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汉传佛法>> 教理释疑>>正文内容

佛学疑问解答: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来源:   作者: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学疑问解答: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

  目 录

  代 序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1)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2)

  附一、对*轮功等邪教和假佛法诸问题的看法

  附二:驳斥“修密法不需要灌顶”等谬论(代后记)

  代 序

  作者: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藏传佛教:人类文明园地中一束瑰丽的奇葩(代序)

  世界佛教三大体系之一的藏传佛教是七世纪到十一世纪由印度引进的大乘显宗佛教和金刚乘密宗佛教思想文化在号称“世界屋脊”的中国青藏高原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是具有广泛思想文化内涵和显明地方与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信仰体系。

  作为佛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南传小乘佛教之间在基本教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点,但佛教本身是一个思想文化的广阔海洋,由于对教乘信仰重点的选择和所尊经典、教义传承不同,对教义的研究理解深浅程度不同,信教民族各自的思想文化背景和心理素质不同等原因,在佛教内部各大体系和教派之间形成了千差万别、万紫千红的不同特色。佛教各系各派的特色,不仅表现在生活习俗、服饰、饮食起居、礼仪、典章制度、建筑佛画、造型艺术等外部文化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哲学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和心理素质方面,而这后者才是本质特色。

  藏传佛教有以下主要特色:

  一、藏传佛教全面地接收了佛陀的三乘教义。南传佛教纯属洁身自好、自求解脱的小乘佛教;汉传佛教虽属利益众生为目的的大乘佛教,但只有显教,没有密教;只有藏传佛教全面地接受了佛陀的教义,本身虽属大乘,但并不排斥小乘,而且在僧戒方面效法小乘僧戒,正如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所说:“一切教乘并行不悖,一切佛言均属教诲。”认为三乘四续显密佛法都是应机教化的方便法门,无一样无价值,无一样不重要。所以藏传佛教坚持大小乘并生,显密结合,外持声闻戒,内修菩萨行,密修二次第(无上密法),闻思修并重,戒行与正见并重,修德与修慧并重,度众和自度并重等教义原则。

  二、藏传佛教拥有佛陀教义中的两大精华。俗称“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两宝”,这“地上两宝”就是指佛教智慧的精髓——中观正见和金刚密法。

  世界上的所有发达宗教都有自己的做为教义基础的指导思想的一套哲学体系,但佛教更重视理性和智慧的开发,在佛教中哲理不光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开悟的终极目的——理性之顶峰大彻大悟为佛。

  在佛教中共有分别、经论、唯识、中观四大哲学体系,其中龙树开创的辩证中观哲学,代表了佛门最高智慧。前苏联科学家院院士沏尔巴茨基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们在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龙枝的辩证法之间可以发现更大的亲切的类似”。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足见佛教哲学发展的高度。

  在藏传佛教中哲学思想分应用知识性和最高世界观、人生观原则性两种,前一种包括分别派、经论派、唯识派的理论,后者为龙树和月称的辩证中观思想。在中观思想向更高深的层次发展方面,藏传佛教历代大师,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获得了“说空百代宗师”的称号。西德波恩大学藏传佛教专家布莱克教授说:“当今世界上,藏传佛教最有吸引力的有两点,一是它的深邃哲理,一是造福于一切生命的崇高的价值观念。”

  密法是佛教精华中的精华,宝中之宝,是打开宇宙和生命奥秘的宝钥,是促进生命和智慧进化的尖端法门。只有站在佛教理论的最高顶点上才能认识到:佛理宝塔的尖端是密法。故宗喀巴大师说:“金刚乘比佛更稀有珍贵。”日本人空海大师也曾说:“整个佛教的终极妙理在于密教。”英国佛教学者约翰·布洛菲尔德说:“我把金刚乘视为人类思想发展最绚丽的花朵之一。”

  佛教密法中的下三部中的一部分事部和行部密法,曾在汉传佛教中传播,后来汉地失传,流传到了日本和朝鲜,世称“东密”。但无上密和下三部中的大部份密法属藏传佛教独家所有,并根据密法的种类和传承系统,修炼重点,在藏传佛中形成了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希结、觉囊等大大小小的几十个教派,在密学的研究和修证实践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藏传佛教代表佛教思想理论发展的高峰。佛教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中,一代又一代成千上万的佛教学者,对显密经典教义,进行了接力赛跑式的前仆后继的研究总结工作,直到今天已达到百常高深精细的程度。藏舆论旨意全面继承印度显密佛法的学统,并将印度无数佛教大师研究达到的高峰作为自己的起点,不断努力攀登,继续向前发展。在11世纪中叶,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就赞扬说:“佛教在蕃地的发展,已超过了佛教故乡印度。”从11世纪俄大译师在桑普寺建立辩经学院、设立学位制以来,噶当、萨迦、格鲁诸大教派在各地建立了上千座辩经学院,把寺院办成了学习研究佛学、培养人才的十明学院,造就了多如繁星的大学者,把佛教显密经典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写出了浩如烟海的学术著作,以最绚丽的思想研究成果的花朵,给世界佛教文化乐园增添了壮丽的春色。

  四、藏传佛教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佛认为人生是无穷的苦海,苦的根源是无明(愚昧),因此,消除苦根、脱离苦海的唯一办法就是开发和增长智慧,消除无明。“佛”的含义也只是消除无明,获得最高智慧的境界而已,并不是“上帝”和“造物主”的同类语。因此佛教十分重视知识学问。藏传佛教认为:一切知识均能增长智慧,是开悟成佛之因,是利益众生的手段。因此,藏传佛教对知识持最开放的态度,广泛吸收,充分利用,为成佛和利众的目的服务。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藏传佛教在形成的过程中,除学习、翻译、引进印度三乘四续显密佛教经典内明外,还从印度、尼泊尔、大夏、土厥、木雅、蒙古和汉地引进了许多珍贵的世俗文化艺术,和藏民族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的外明文化体系。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历史、文学、逻辑、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历算、风水占卜、雕塑绘画、土木建筑、制造工艺、音乐舞蹈、戏剧、体育、吉庆丧葬礼仪、饮食服饰、生活习俗等等。同时通过寺院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这类知识和学问才得以完整保存和发扬光大。因此,藏传佛教这个概念,已远远突破了陕隘的宗教范畴,和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藏族文化变成了同一个概念。

  五、藏传佛教具有完整的目标体系的高尚的价值观念。南传小乘佛教的追求目标是脱离轮回的涅槃,汉传佛教净土宗的追求目标是往生佛国净土,禅宗追求的是开悟见性。从佛教整体的目标体系来看,这类目标都是阶段性目标,不是佛教的终极目标,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成就佛果。藏传佛教根据龙树、弥勒的深广般若体系和阿底峡的传承理论框架,建立了三士道目标体系:下士道修善业,争取死后不堕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获得生存条件优越的人身或天人身;中士道修戒、定、慧,争取从轮回中解脱;上士道发成佛心,修菩萨大行,并以密宗修持法缩短进程,争取即身或数世以内成就佛果。下士道和中士道追求目标属阶段性目标,上士道目标属于终极目标。价值体系也是根据目标建立的。藏传佛教的最高价值观念是佛陀的舍身饲虎和割肉喂鹰的慈悲利生精神,认为人的自私欲望是万恶之源,为众生的幸福着想,为众生服务是成佛的目的,也是成就佛果的主要因缘。善恶的主要标准就是从众生的利害关系上衡量,“把自己的幸福给于别人,把别人的苦难拿来自己承受”的发心和举动是藏传佛教菩提心的主要修法,人活着不但要为别人安乐幸福着想,死后的肉体也施舍给饥饿的鹰群,这就是藏传佛教价值观念的体现。在这种利众道德价值观念指导下,藏传佛教中制定了许多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禁止杀生、偷盗、淫乱、欺诈等一系列精神文明法规。这类道德法规,对青藏高原的其他信仰区的草原、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和民俗民风、社会风尚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特别对藏族的德性修养,性格心理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藏传佛教的覆病历面遍面世界各地。藏传佛教的缔造者,主体民族是藏族,但也不能否认其他民族的积极参与、共同缔造的功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带徒传授知识、帮助译经的印度人、尼泊尔人和帮助赤松德赞引进和振兴佛教的桑希达等汉人译师。通对周连民族之间的相互来往和文化交流,藏传佛教传到了除穆斯林以外的国内各个民话当中,其中影响较深的民族有蒙古族、土族、裕固族、满族、纳西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汉族等等。其中对蒙族和满族的影响,仅次于藏族。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亲自主持将藏文大藏经译成满文和蒙文,在蒙古草原和清朝皇宫周围,建起了星罗棋布的藏传佛教寺庙。

  本世纪以来,由于信息交通日益发达、藏人外流诸多因素,藏传佛教已扩散到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德国、瑞士、瑞典、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几十个欧美西方国家。将很多藏文经典译成了英、俄、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在许多欧美风格的建筑群中,也出现了赭红色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仅美国就有三十多座藏传佛教寺院,各地可以看到穿着红色袈裟的不同人种肤色的男女信徒。在其他教的教民信徒中改信藏传佛教的人也越来越多,它的影响正在全世界不断扩大。

  写于1994年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

  作者: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1、什么叫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就是以藏民族为信教的主体民族,藏语文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佛教。从公元七世纪初引进到现在,藏传佛教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初传、中兴、鼎盛、走向世界四个阶段。从七世纪初松赞干布主持译经、建立佛教法规到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藏传佛教的初期传播阶段。从十世纪末大译师仁钦桑布译经,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进藏传法到十四世纪格鲁派诞生前为藏传佛教中兴期。噶当、噶举、萨迦、宁玛、希结、觉囊、绰普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藏传佛教教派都在这一时期相继诞生,在学术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从十四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教派起到二十世纪中叶,为藏传佛教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拉萨三大寺为首的数千座大大小小的学院式喇嘛寺在甘、青、川藏地区的蒙古草原相继建起,在佛教显密教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空前未有的严密精深成就,产生了很多学术贡献卓著、名载史册的大善知识。二十世纪中叶藏传佛教逢到了特殊历史机遇,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它特有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价值观念和精深的哲理,特殊的修持密法,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博得了物质财富富裕,精神财富相对贫乏的西方世界广大民众的喜爱,在短短半个世纪以来,藏传佛教在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兴盛局面。在这种新的信仰冲击波的影响下,港台和内地各阶层人群中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因此,藏传佛教虽然产生于中国藏区,但它并非藏族独有的信仰。它从国内多民族共同信仰,发展成了覆盖面波及全球的国际性的宗教。

  2、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一、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皈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于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槃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大同中的小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佛教是大乘显教。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而且早已绝传。有人将净土宗划为密宗,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中虽有多种成就的修法,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

  二、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真理。汉传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都持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六祖《坛经》解说事理契合中观,但后期禅家轻视经教,虽言重理,但下学经论而所得之“理”,也很难说清是什么样的“理”。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家认为:理深解微,末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愿力,往生净土易行之道,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由于这些原因,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信众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不同,因此,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虽然有以上这些不同点,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只表现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

  3、“藏传佛教”和“藏密”有什么不同?

  “藏传佛教”和“藏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藏传佛教包括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两部分。显宗以“三藏”经典为主,教授戒定慧三学,成就显宗四身佛;密宗以“四续”经典为主,教授四部瑜珈,成就密宗双合七支持金刚佛。虽然藏传佛教从总的方面来讲,都主张先显后密,显密结合,但各教派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噶当派主修菩提道,不提倡学密;萨迦、噶举、宁玛等主修密法;只有格鲁派才主张显密并举,双翅齐飞。因此,以“藏密”称呼“藏传佛教”,并不确切。

  4、有人说:“红教重修持,黄教重教理研究。”这话对吗?

  所谓“红教重修持”,言下之意是说:“红教不重视教理学习”;所谓“黄教重教理研究”,其言下之意是说:“黄教不重视修持”。这种说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以理管事,以事证理。任何一种高层次的修持,都不能不以掌握相应的高深理论来进行指导;同样,一个重视研究,掌握高深教理的教派,也不可能不懂得解行并重的道理和学习教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要知道正确的修持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高深的理论,必然伴随着相应的高层次修持。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辩证道理。实际上,宁玛派的真正的大德高僧都是解深道高的善知识,宁玛的大圆满、车确、托嘎的修证离不开教理正见的指导;同理,格鲁派不但在经典教理的研究上独占鳌头,在密法的修持方面也不博采众长,荟萃精华者。只能说是未涉足深海的人,不知海底有宝藏罢了!

  5、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的不同点在哪些方面?

  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各个教派所修法的经典、法的种类、教授传承不同,形成了各自的修学重点和特色。

  二、对正见的认识方面各教派之间存在分歧。自古以来佛教内部各教派之间在皈依三宝、持戒、行善等事法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但在涉及空有等哲理正见方面,存在众多分歧。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上的原因,理谛是高度抽象的认识境界,是超思维和语言的境界,故言“真实理谛非分别思维对象”。从主观上讲,人类的一般分别思维对超理性的真理很难理解,再加上人们的认识能力,粗浅的研究和深细的研究、学识等方面的差别,对同一句经文、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产生了他空、自空、非空非有、非思言境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是各教派相互争论不休的主要焦点。

  6、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入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真心喜爱,并坚信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执著追求。这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智为主”。龙树还在这本书中指出:“以贪心归趋,嗔恨心归趋,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故称佛为“正等觉”、“遍知者”。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宇宙万物无常和生命轮回之苦的本质。“无常”是指“诸法无常”,即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兴衰不定、即生即灭的运动变化规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处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和生命短暂无常之苦。

  由于这种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祸福不定,兴衰相伴的无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具有理智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会寻找出路,当认识到佛法对世界万物和人生的认识及其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和无比优越性时,就会自然地皈信佛教。因此说:“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动力是信念。”

  7、佛教大乘和小乘有什么不同?

  佛教大乘和小乘,在教义、度化对象、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小乘也叫声闻缘觉乘。小乘的度化对象主要是智力低下,胸怀狭小,缺乏大慈悲心,只求自己除去烦恼,获得断灭涅槃的小机众生;而大乘教的度化对象主要是具备大智慧、大慈悲心,具有利众精神,胸怀博大,追求成佛的菩萨种根基的大机众生。乘是运载工具之名,如车船。大乘不同于小乘的有七大特点。(一)大境界——具有境界广大的大乘法;(二)大作为——自利和利众的大作为;(三)大智慧——彻悟人无我和法无我;(四)大精进力——精进不息,完成三个无量劫的漫长过程;(五)大方便——以大悲心利乐众生,虽入世但却一尘不染地根据一切众生的不同情况,方便度化众生;(六)大成就——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等佛陀独有的无比神通;(七)大功用——佛以无识无为、自然遍及一切的利众功用。大乘如万吨轮船,运输众生量大,故称大乘。大小乘的主要区别点在方便度,故宗喀巴大师说:“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发心。”

  8、怎样皈依佛教?

  皈依佛教有两种皈依法:一种是受戒皈依,一种是信念皈依。受戒皈依就是皈依者寻找一个懂得戒律、自身受过相应的戒且保持戒行清净的戒师,按律部的仪轨,请求传戒。信念皈依就是经过学习,对佛法产生信念,立志皈依三宝,并按皈依要求行事。若无坚定的信念,不坚持三规五戒和十善戒,只参加受戒仪式,从形式上取得一个三宝弟子的“资格”,不能算真正的皈依弟子,何况,现在有很多戒行不清净的传戒者,不按戒规行事者,搞所谓“遥控传戒”、“卖皈依证”等,还有进行违法活动的江湖骗子也不少,皈依者必须当心上当受骗。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上的皈依,信念上的皈依。这种皈依表面虽然没有皈依的标志,也不搞什么形式,但信念产思想行为符合佛法的标准,就是真正的皈依弟子。

  皈依的前提是对佛法有所了解,并产生正确的信念,立志以佛菩萨为做人的榜样,佛法为行为准则,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如何认识三宝、皈依三宝应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等,详见拙作《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中《三宝原理与皈依法》一文(甘肃民族出版社)。

  9、举行皈依仪式、取得皈依证件就算皈依吗?

  上问中已说过,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信念深处的皈依,按律举行受戒仪式,取得三宝弟子的资格,仅仅是一种形式皈依。这种受戒皈依的传戒师和受戒者的要求若符合佛律的规定,当然无可非议。若不符合戒规,受戒者思想上没有正信,那么这种皈依当然是无效的。皈依证真假难分,不足以证明持证者的思想信念和戒行。

  10、修佛道的男女信徒必须要出家吗?

  佛家受戒弟子有出家在家两种。出家的分男女比丘、男女沙弥、正学女等五类;在家的分终身持戒的男女居士和定期持戒的男女近住两类。佛教除了受戒的男女弟子,还有未受分别解脱戒而信佛的大量善男信女。

  “出家”的本意是“出世”。出家要改换姓名和仪容服饰,改变贪嗔痴妒慢邪见等世俗思想意识,受戒持戒。僧戒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梵行,即戒除男女事,同时若犯了杀生戒、淫戒、偷盗、妄言等,就不能称作出家人,也无资格穿僧衣,不能向别人传戒。出家人必须是思想上出世,若思想不出世,虽身在寺中,也和在家俗人没有什么区别。若身穿僧衣而不守僧戒,做假僧人,享受信徒供养,其罪更深重。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指的就是这类假僧相僧。

  出家是为了脱离世俗的繁杂事务,保持身心清净,更重要的是心性清净。若能做到心性清净,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一样。佛法要求人们像莲花生在泥中不沾泥那样,品行脱俗。放弃利乐众生的事业而为求自己解脱逃避现实,并非大乘佛教的本义。尤其是修金刚乘密法,更不需要一定要出家。如玛尔巴大师、萨迦初祖和印度许多大成就师都是在家密法师,仅从在家出家论优劣,并非智者所为。

  11、在家的人可以向别人灌顶吗?

  对灌顶师的要求,在《时轮续》中说:“具足戒者为上。”但又说:“在家灌顶师,除无僧人的标志(袈裟等)而外,一切戒行要求与比丘同。”这说明灌顶师以受具足戒的僧人为上,但并没有排除在家的法师。而且从密法传承上看,印藏的很多历代密法传承师都是在家的“白衣”居士,有家室,但当灌顶法师必须具备灌顶的资格:一、必须受过有关本尊的入坛灌顶,而且所受灌顶一定要有纯真的口耳相传的法脉,否则无效;二、向别人所灌的某一本尊的顶,必须是自己经过闭关修炼,并完成诵咒的数量和补缺烧食供;三、必须是密戒戒行无瑕疵;四、必须掌握灌顶的有关知识和仪轨,具备灌顶师的“双十”条件。

  密宗灌顶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传授密法活动,学问、戒行、密法修持缺一不可。合法的灌顶,对师徒都有法施和学法的功德,如果乱来,就会师徒两败俱伤,绝无好结果。因此乱传法、乱灌顶会使师徒双方造恶业,堕金刚地狱,或受到护法神的严惩。

  12、讲经传法的上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讲经传法的上师必须具备弥勒《庄严经》中说的十个条件:一、具戒学;二、具定学;三、具慧学;四、学识高于教学对象;五、勤于二事(自己学修和利益众生的事业);六、博闻经论;七、证悟法性真理;八、善于演说;九、富有慈悲心;十、诲人不倦。其中具戒定慧学是指三学修证实践经验和德性行为,不是单指三学理论知识。以上十条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两版权法,即精通佛法理论,思想品质优秀。若不具备这两条,就没有讲授佛法的资格。

  13、开坛灌顶的上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开坛灌顶的金刚上师需要具备《上师五十颂》中所说的十三种德相和双十知识。十三种德相是:一、严守戒律;二、具大智慧;三、具足忍德;四、思想诚实;五、无欺诈行为;六、掌握用密咒和药物消除邪魔的法术;七、对众生有慈悲心;八、精通三藏义理;九、掌握“双十”知识;十、会塑造绘画坛城;十一、善于解说密法;十二、对佛法,特别是对宗乘信念坚定;十三、保持五根清净而心情温和。

  “双十”知识分内外密知识各十种。内密知识十种是:一、善于观护轮破除邪魔;二、善于制作护身咒轮破除邪魔;三、懂得瓶灌顶和密灌顶之法;四、懂得慧灌顶和第四灌顶之法;五、懂得仇敌与其保护神的隔离法术;六、懂得祀食运作法;七、掌握诵咒的七种诀窍;八、掌握加速修持的各种特殊方法;九、掌握安神开光之法;十、懂得修供坛城之法。

  外密知识十条是:一、精通制作坛城、观修坛城;二、懂得观修各种瑜珈;三、懂得各种手势印;四、懂得各种站立腿势;五、懂得各种不同坐势;六、掌握各种诵咒法;七、懂得烧供法;八、懂得各种敬供仪轨;九、懂得作法的诀窍;十、懂得迎送、收消诸法。除这些条件外,各续部还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14、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什么?

  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宝皈依法是三乘佛教的入门法,也是包罗万象,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的根本法。三乘佛法,归纳成一句话,说是“皈依三宝”。但这个“皈依”并不初入佛门的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粗浅意义上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括的本源、道路、目标等在内的深层次意义上的思想信念的皈依。所以许多藏传佛教大师曾说:“佛教从入教、发心到成佛的整个儿过程都是皈依。”真正皈依的标准是:诚信三宝,归靠求助三宝,一切思想言行符合佛法的要求,以佛为导师,以圣洁的僧众为修行的榜样。

  15、有人说:“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这话对吗?

  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来世是今世的继续,今世是过去世的来世。三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三世”代表生命流转的全过程。佛教所关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转的一般过程和部分众生从流转中解脱升华的特殊过程。“整体”观念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那种只考虑今世利益而不考虑影响到来世善恶结果,只考虑今世的苦乐处境而不追溯过去世的因缘,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局部观念。世俗观念的阶段性和支离破碎性就表现在这类问题上。佛教来世的幸福并不是一种虚幻的追求,而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为基础上的造福行为。这种造福的高尚道德行为,利已利众行为,本身是立足于现实,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今世见效行为。如人的高尚行为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利乐和人类道德的堕落所引起的犯罪行为对自己和社会造成的祸害。可惜世俗的眼光只觉察到这种今世的利害现象,认识不到长远的利害关系,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16、有人说:“佛教是偶像崇拜”。这种说法对吗?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教本质的一种最大的误解和歪曲。

  佛教供奉佛像,有两种意义:一是纪念意义,一是观想意义。纪念意义就是看到诸佛的光辉形象,联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慈悲功德,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做人、做佛。认识层次较高的人,可以从各种佛像的象征意义,得到精深丰富的佛教哲理的启示,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观想意义,就是修禅定的人,经常眼观佛像,在大脑中形成佛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修定过程中,思想集中观想佛像,以观佛的一念,代替纷繁的杂念,获得入定成就。对佛像的供奉除此二义,别无他义。佛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超感觉的理念境界,并非一种凝固的、静止的、可见的物质形象。所以在《金刚经》中说:“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以及“佛性本空”、“理佛无相”等等。不了解本质,只从表面现象上断定其性质,只能证明其无知和浅薄。

  17、有人说:“佛教密法来源于印度教,非佛说,不是正宗佛教。”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从教义上讲,“显法”和“密法”是大乘佛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缺乏任何一部分,都将显得残缺不全,理论和修炼上都不完备。从大乘佛法的整体结构上看,显法是密法的基础,密法是显法的究竟高峰。如像二乘人最终进入大乘道一样,显乘学人最后破除最细分所知障时,必须进入大密金刚禅的境界,舍此,无力破障。因为,在显宗中只讲破细分所知障,但从来没有听过破细分所知障的相应的细分意识;另外,佛法是最大的方便法,既然是最大的方便法,就应适应一切众生,如果佛法只是一显,一禅,一净,怎么满足所有众生的要求呢?比如,如何化度浊世的大欲、大恶之人?以无量劫来计算修道进程的普通道路,是否适应一般众生?寿短福薄的浊世众生能不能一生成佛?在显法经典中找不到答案,难道佛教的方便仅仅是一种有限的方便吗?只知道佛法有一宗一派,或禅,或净,不知道《华严经》中的“不可思议的法门”是何义,少见多怪,极力排斥密法,这不是智慧通达之相,也非戒德圆满之相。

  “密法”在佛在世时,只传于乌杖焉和香巴拉等国王和雪山中隐居的密修士等宝器弟子,没有向不适应修密的声闻弟子传。直到龙树时代才公开。就像一般老百姓不知道国家高层机密一样,声闻弟子不知有密法,但不能因此断定佛在世时没有密法。从梵文翻译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部中占一半以上都是密籍,有什么根据可以证明“密续”不是佛经呢?无上密部很多本尊,脚底下都踩着梵天、湿婆、毗什奴、因陀罗、时间女神等印度教的最高神灵。而且,胜乐续中明示,此法是“镇压湿婆及其部下众神之法。”大乐法与印度教性力派的“内供法”也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在观法上立足中观,破斥印度外道的常、断二边,这类思想文化特征,足以证明密法的纯佛教性质,那么凭什么理由来证明密宗不是佛教呢?在佛教文化方面有许多古老印度文化的特点,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佛教的思想体系完全是和印度外道思想对立的,若不懂这个特点,只能说对佛教哲学体系所知甚少。

  另外,这种说法纯属对密宗佛教所知甚少,而抱有严重偏见的说法,毫无站得住脚的事实根据。在历史上曾有过“大乘经典非佛陀所说”的否定大乘教的谬论。弥勒在《庄严经论》中对这些小乘人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对《般若》、《华严》等大乘经典和小乘《律部》同期演说进行了论证。佛教界历代学者对“大乘经典是佛经的精华,是佛亲说”不持任何异议。现在却有些人仍接受小乘人的偏见,说什么“大乘佛教是佛灭度后,借佛的名伪造”。照这种观点,佛说法45年,只讲了《律部经》和《四谛经》,其余经典都是龙树等佛弟子们的伪造?对佛法的诬蔑诽谤,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但他们除了任意篡改佛教经典,制造自圆其说的理由外,拿不出任何可信的证据。我不知道他们挖空心思,贬低佛法的目的究竟何在?又有些对佛法一知半解的人说什么“密法非佛陀所传”,“散见于《华严》、《般若》等经中的密咒,皆属后人伪造”,“密宗来源于印度教”;甚至还说什么“佛教中的‘禅定’、‘瑜珈’之类都来源于印度外道,是佛所反对的,是后人加进去的”等等,他们以佛门“高僧”和“善知识”自居,对公开否定、诽谤大乘佛法都不当一回事儿,怎么会不否定更高层次的金刚乘密法呢?只要是不在他们所能理解的层次上的不可思议的高深经典和密法都说成是“非佛说”、“后人伪造”、“外道邪法”。只有全方位掌握佛教的精神实质,从大小乘和显密的内在关系和深层联系上进行研究,方能清除以上那些浅薄的偏见和可笑的谬论。

  18、佛教中的“手印”一词是指手势动作吗?

  “印”所指的是一种思想原则和事物的法则。前者如: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被称作四法印,后者如“大手印”是指诸法性空的法性、法则。瑜珈部的三昧耶印指观想,业印指手势,法印指咒法,大印指空观。在无上密部,业手印指业身明妃,慧手印是指已成佛的真空行母,大手印是指性空正见。所以“手印”一启有多种含义,有些人把“大手印”当成手势动作,那是大错特错。

  19、“大手印”是噶举派特有的心传密法吗?

  “大手印”是密法中对性空正见的称谓。但对性空正见的修法,藏传佛教各教派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如萨迦派称“明空无执”,宁玛派称“大圆满”,达布噶举称“俱生合璧”,香巴噶举称“宝盒”,止贡噶举称“五支法”等等。但从米拉日巴传下来的噶举派,总的称作“大手印”。大手印修法并非噶举派独有,格鲁派也有此修法,称“格丹大手印”。但格丹大手印在四世班禅以前属耳传绝密,四世班禅时将此法写成密芨,传授范围略有放宽。此后有很多密宗大师,著有修此法的方法与心得的文书,在内部秘密传授。但外界至今鲜为人知。所以外界只以为“大手印”是噶举派独家所有密法。

  20、修密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先决条件?

  大乘显乘和密乘是大乘佛教的不可分割的两大组成部分,显法是基础,密法是上层建筑。所谓“无显不入门,无密不成佛”就充分说明了显密二法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密法所以被称作“快速成就法”,不仅密法本身具有许多殊胜方便修法,而且,对修学者的智慧品行素质要求很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藏传佛教界有一句俗话说:“法的层次高,要靠人的层次高”。

  学修密法首先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一、必须信仰佛法,诚心皈依三宝。若不具备这一版权法,是教外之人,连显教之门都未入,哪里有进入密教门的资格!二、必须具备显教的学修基础。否则,学密如空中楼阁。显教的学修基础就是阿底峡《道灯论》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中指示的三士道修法。如无学习菩提道全部内容的机会,最低限度要学修出世心、菩提心、性空见等佛法三根本。必须在充分认识人身无常,世间充满弊病,业报不爽等中、下士必修法的基础上激发出世心和慈悲发心,修舍、戒等般若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修缘起性空大智能慧,打好坚实的显教基础。三、学修密法前必须经过合格的灌顶。“灌顶”一词所代表的含义是授权、传法。传法包括传菩萨戒和密宗戒、传授修炼程序和具体方法等。“合格”指合格的灌顶上师和合格的法脉传承、合格的灌顶程序仪式等等。在得到合格灌顶的基础上,严守戒律,在上师的指导下,严格依法修持,才能获得世间和超世间法成就。现在学密者多如牛毛,得成就者少如晨星,其原因就是不重视、不具备上述条件,一昧地好高鹜远所造成的。法不骗人,但对人自骗和人骗人的问题不能不认真对待。

  21、什么叫灌顶?

  灌顶是学修密法必须的第一道程序。“灌顶”一词的梵藏文含义是“授权”、“传道”、“培育”等意思。分下密灌顶和上密灌顶两种。前和种有水灌顶、佛冠灌顶、铃杵灌顶、名号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灌顶;后一种有瓶灌、密灌、慧灌、语灌、殊胜灌顶等等。灌顶内容分入坛、宣戒、传法加持三个部分。

  换句话说:灌顶就是传密戒、传授密法的义理和全部修炼程序,对密弟子的身言意进行与本尊三密相应的特殊加持。

  22、灌顶有哪几种类型?

  灌顶有授权灌顶和随许灌顶两种类型。坛城中主本尊有授权灌顶,一般本尊和护法类只须随许灌顶。授权灌顶分下密和上密两种灌顶。前者有水灌顶、佛冠灌顶、法器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后者有瓶灌顶、密灌顶等四类和五类。

  随许灌顶也称三密灌顶,灌顶程序比较简便。

  灌顶方法上有一次性灌顶和阶段性灌顶。前者是对一般弟子的加持性灌顶;后者是对学修弟子,结合修炼,按修炼进度分段传授灌顶。想获得殊胜成就的弟了,必须要得到后一类灌顶。

  23、“闭关”是什么意思?

  “闭关”是身居密室,集中修炼的一种方式。闭关的要求是身居密室或深山岩洞,断绝会客,清净眼耳等六根,集中精力修持瑜珈行、观想、诵咒,完成规定程序,获得相应成就。从闭关时间分,有七日到二十一日的“日关”,有一月到五六个月不等的“月关”,还有一至三年的“年关”。在闭关环境分,有在不见光的暗室中修的“黑关”和露天阳光下修的“白关”;有室内修的“内关”,和野外鹰葬场、泉头等处修的“外关”等等。

  24、“烧供”是什么意思?

  烧供、火祭,音译为“护摩”。是在绘有坛城花纹的祭坛上,堆起柴火,浇上酥油,燃起熊熊烈火,将数十种植物子实供品,伴随着诵咒,逐个投入火中,进行烧食供养的一种祭祀方法。根据其目的作用分为息灾消业烧供、增生兴旺烧供、收摄归服烧供、杀伐邪恶烧供等四种。对各类烧供的祭坛形状、颜色、柴火的木料和供品的种类数量,以及主持烧供的法师的修持条件都有不同的规定。

  25、“安神开光”是什么意思?

  “安神开光”是按照密法仪轨,对塔殿、佛像等圣物进行的一种装藏开光的加持活动。按照密教的说法,新造的塔殿佛像在供奉前必须经过装藏、安神开光等符合仪轨的加持,否则,形同摆设,不具备三密教应和加持灵气,甚至还会邪气附体,产生副作用。“装藏”就是在立体像中按佛像的不同种类装进经过特殊处理的经卷、咒文和舍利等圣物,在画像的背面书写经文和咒文。安神开光法包括驱邪、洗秽、观佛、迎佛、供养、诵咒、化形、安神、开光、加持、散花祝福等内容,仪轨有繁简多种。

  26、修密法需要受持哪些戒?

  修密法必须受持三种戒,即三皈戒,菩萨戒,密宗戒。

  修密法不一定要受沙弥、比丘等僧戒,在家的弟子也可以修。但修密首先必须是皈依三宝的佛门弟子,否则就没有修密的资格;其次,密法的基础和核心是菩提心,若没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一切密法的成就都无从谈起,所以修密法者必须受持菩萨戒;第三,事部和行部密法,除了菩萨戒没有特殊的密戒。但瑜珈部和无上瑜珈部还要受持五佛戒和十四条毁根戒,八粗堕戒以及胜乐、时轮的特殊禁戒等等。

  密续经中说“持戒是成就之源”,足见修密中受持戒律的重要性。

  27、密法“悉地”是什么意思?

  密法“悉地”就是修习密法获得的成就。密法成就分世间和超世间两种成就。

  世间成就是修炼初级阶段的成就,包括四事成就和八大成就。

  四事成就是:息灭病灾、增生福寿、收摄归服、镇降诛杀的禅功咒能。

  八大成就是:炼丹、明目、透视地下物、飞剑、飞行、隐身、长寿、除病消灾。

  超世间成就就是指解脱成佛的终极成就。如:无上密的幻身和光明智慧双合成就。超世成就是无上密部圆满次第的修习成就,下部密无此成就。

  28、密法的“光身”成就和“幻身”成就是否一回事?

  “光身”成就和“幻身”成就不是一回事。“光身”成就是修光身密法的得成就者在临终时肉体缩小,灵体放光,甚至有的灵体化为光体面消失的一种成就。“幻身”是指无上密圆满次第中细分心气幻化为佛陀报身的一种成就,并非俗眼可以看得见的光化身成就。“幻身”如梦境之身,属自证境界,并非色相。只有同等层次的高成就者才能感知别人的幻身和光明心成就。将可见“光身”和不可见“幻身”混为一谈,是对密法所知甚少的表现。

  29、“密法”和“密宗气功”是不是一回事?

  佛教密法中有类似气功的修炼法,但密法是一个规模相当庞大而内容又十分丰富的综合佛法体系,绝非气功一词所能代表的东西。首先,佛教密法是解脱生死轮回的大法,并不是气功之类的世间神通和健身修炼法;其次,密法修的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神、智慧境界,并非单一的气脉和肉体功能的锻炼;第三,密法要遵守严格的传承理法,绝不允许世人自创;第四,密法要信守戒律,以修德为本,不重法术;第五,密法中把气功只当作打开脉结的一种特殊手段,并不把它当作破悟大法而占用大量的修炼时间。还有一点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密宗气功”指的是出自密续中的气脉明点特殊修法,不是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借佛法名义胡编乱诌无根无据的伪气功。

  30、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不是一回事?

  根本不是一回事。佛教无论显宗、密宗,或者禅宗,所谓“开悟”,指的就是见道开悟,即见性开悟,是经过修资粮道、加行道,破除见惑、明见性空的超世第一智初生境界。这种定中智是无色相如虚空无分别境界,也就是无色相意识境界,并非眼睛看到什么东西。所以,经论中称见性开悟境界为“无相虚空”境。外道和气功师宣称的所谓“开天日”或“开慧眼”指的是一种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的特异功能。因为他们宣称所谓“开悟”的标志是“看见特异景物和光,听见特异声音”。既然“见光”、“闻声”就不是无意识、无色相虚空境界,怎能和佛门的“见性开悟”相提并论?

  31、有人说:“‘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听到‘特殊的声音’。”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说法,是对“开悟”一词概念的严重歪曲。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所谓的“开悟”,指的均是修禅修慧,达到分别心息灭,无分别真智突然生出的开悟,见性是指在定中见到万物的理谛“空性”,犹如虚空,在经论中说“定中所见如虚空(无色无相),定后所见如幻相(色相如幻化,无真实感)。”所以在开悟见性的境界中,无任何色相,也无任何视觉和听觉分别意识活动。光和声音无论是一般的和特殊的,都属于色蕴。声色是分别意识的感知对象,属世俗谛范围,绝非超世见性智慧的感知认识对象,这是佛教理论中最基本的常识之一。“开悟”是佛教独有的术语,在佛教经论中,只有上面所说的一种解释,没有其他的解释。把开悟和视听觉神通混为一谈,正说明连基本的佛教常识都不懂。

  32、只修抛瓦法,就能往生佛国吗?

  “抛瓦法”俗称修往生的捷径,但用抛瓦(转移意识)法,求往生佛国净土,并不是不需要其他条件的。抛瓦法转识需要具备“三乘”和“五力”。三乘是:乘念力、乘气力、乘愿力;五力是:意向力、修持功力、铲除业力、种植善根力、信愿力。三乘五力,归结起来是三点:一、一生中不间断地悔罪行善,培植善根;二、如法修持,达到能够转识的修炼程度;三、具有诚信和菩提发心为根基的愿心。如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只想用转识法术往生佛国,只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不仅如此,如果缺乏消业行善和其他方便修持诸缘,只修抛瓦法,还会损寿而发生突然暴死。因此,奉劝那些凭好奇心乱学抛瓦法的人们,珍惜难得的人身,爱护自己的生命,应该寻找那种比抛瓦法更稳妥的上师引度往生法。

  33、大乘显宗有单独的修行法吗?

  有。小乘声闻、缘觉,通过修习小乘戒、定、慧,达到四圣果的破悟境界;大乘菩萨以菩提发心入道,修六度,即福慧双资粮,达到破悟的最高境界——成佛。显宗的修法就是弥勒《现观庄严论》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所开示的那些道法。汉传佛教净土宗,也是一种显宗的修法。

  34、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在佛教中的“密法”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与广行般若波罗蜜多(行法)相对的深密般若波罗蜜多(观法)称密法。这种密法指的是性空真理。只有锐根高慧之人才能认识这种真理,普通弟子不但认识不了这种妙理,反而会产生顽空,堕入虚无主义而毁掉善根,因此,佛律禁止向普通弟子讲性空妙理。在这种情况下将性空之理称作深密。如《解深密经》所说的“深密”就指这种情况。“禅宗”顾名思义,重点是修禅悟真,所谓的“悟真”和“见性”的“真”和“性”就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万法的本性,就是般若经所开示的中观妙理。这种妙理虽属深奥难解之密义,但从法理上讲,仍然属于显法,并不属于金刚乘密法。因为真正的密法,有一套与显法截然不同的根、道、果解行系统。35、有人说:“禅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禅”是梵文“禅那”之略称,意为“止息妄念,心往一境。”。禅学与戒学、慧学统称佛六三学,经、论、律三藏分别解说三学。“禅宗”又称佛心宗,明见真如佛心为其宗旨。坐禅开发真知、明见真如佛心是大乘显密教乘证道的共同特点,并不能说修止观是“教外别传”,禅门独具的特点。其法自印度传来,从大迦叶到二十八祖菩提达摩都是印度高僧,其修定开悟之法,都来自佛经,有据可查。禅家启发开悟,多用比喻的方法,在佛经中到处可见,也并非禅家独创。因此,禅是中国人发明创造之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36、“见性成佛”这句话对吗?

  来自禅宗的“见性成佛”这句话并不完全对。应该说,“见性”是成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因为成佛必然见性,见性未必成佛。理由是:

  一、“见性”就是指明见诸法性空之理,“性”指人和万物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空性,如六祖《坛经》所说:“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这种“见性”成就,在见道位就可以获得,见道也称见真性之道。但见道只能破断见惑,断不了深层的修断烦恼、所知二障,要成佛在见道的基础上还要经过十地修道。

  二、“见性”的“见”是指智慧正见,它只是成就佛的断悟智慧法身的因缘,而不是报身、化身的因缘。所谓成佛,不但要有断悟法身成就,还必须要有报身、化身成就。这报、化身的因缘是施舍、持戒、修忍等广大利益众生的福德资粮,如果修不够色身因缘福德资粮,虽然见性,也永远成不了佛。这是一切大乘经论所持的同一观点。

  三、声闻、缘觉二乘的证道者,也能得到见性成就,否则就成不了四圣果。但如果二乘人要成佛,还必须从大乘资粮道修起,修得福慧双资粮圆满后,才能成佛。所以说,“见性”只能成半个佛。修福慧二种资粮,成就佛的色法二身,这是大乘佛教的共同规律,禅宗既然是大乘佛教,就不可能违背这条基本成佛规律。

  37、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为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为恶。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法执等邪见,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恶;无贪心、无嗔恨心、无无明邪见、知羞耻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爱护众生心等都属于善心。

  从行为方面讲,杀生、盗窃、淫乱、说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拔弄是非待违犯道德和法律,危害社会和众生的一切行为都属于恶行;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于社会安定、繁荣、昌盛、众生幸福快乐的一切行为都属善行。

  小乘和大乘佛教在善恶的标准方面有所不同,小乘认为:不伤害别人的行为为善行为;大乘则认为不伤害别人并不等于有利于众生,善的标准应该是有利于众生,使一切众生得到幸福和快乐。

  38、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佛法能解决别的法解决不了的大问题。这大问题包括自己获利和一切众生世界获利,即自利利他两种。从利益的性质分,又可以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种。

  遍知一切的佛陀认为,人生的祸患、苦难的根源是愚暗无知和由此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行为,因此,消除祸患、苦难,创造幸福快乐的唯一妙法就是驱除愚暗的智慧,由此而产生正确的思想行为。在寂天《菩萨行论》中说:“众生都不愿吃苦,但却恰恰寻苦吃,愿得利乐因愚痴,毁坏利乐和仇敌。”这就是说:消除苦难、祸患,创造幸福快乐的心,人人都有,从国王到乞丐,从人到动物,从生到死,苦苦追求的目标也离不开这个宗旨。但却往往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希望和行为结果相反,希望得到的却得不到,不愿逢到的却离不开。发生这种情况的总根源是愚暗无知和由此产生的错误的想法和错误的行为。佛法教人正确认识人生和世事、正确对待自己和众生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即美德和慈悲善心,开发明察事物本质的真智和正确处世为人的方便智慧,达到利已和利众的目的。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和作用。

  39、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迷信?

  佛教是一种实证经验为基础的思想信仰体系,它要求人们培养美德,开发真智,用自己的智慧气抉择是非,认识对错,反对盲目迷信。佛曾对弟子们说:“众比丘,善知识,你们要像煅、切、磨、试黄金以鉴别其真假那样对我的教言进行鉴别,不能因尊重我而盲目信从。”

  迷信是经不起研究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许人们怀疑,要求绝对地信从;不让人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徒越愚越好。因为迷信说不出合乎逻辑,合乎客观规律的教理,因此,说要借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手法博得一些头脑简单的群众的信仰。佛经中的有些说法,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中已得到了证实,如元子论、相对论、事物缘起论、无常论等等。有些原理虽然用感性为基础的实验方法解决不了,但却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得出合理的即合乎逻辑的证明。所以有人说“佛教是科学的宗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赞美之词。

  40、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学法要想获得成就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信为善源功德母”,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信念。

  二、“求师为入道之门,尊师为成就之本”,要寻找投靠一位品学兼优的上师,依法敬奉求学。严格遵守上师的教导。

  三、“守戒守誓是获得成就之本”,要严守戒律誓言,把守戒守誓当作修法者的第一生命。

  四、“成功来源于精进”,要有勤学苦练,奋斗不息的毅力和决心。

  具备上述四条,学修必获成就。

  41、有人说:“藏传佛教格西学位是化钱买来的,不是靠学习成绩取得的。”(见《西藏佛教·密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9月)这种说法对吗?

  这是深抱偏见,有意诬蔑藏传佛教的胡说八道。藏传佛教授予格西学位的大寺院,不仅仅是拉萨三大寺,还有甘、川、滇和内蒙古、蒙古等不下数百座寺院。虽然攻读格西学位的具体年限有长有短,有的十三四年,有的十六七年。但攻读的科目都一样,要读完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论等五部大论,经过答辩考试,方能取得拉然巴、多然巴、嘎居等相应的格西学位,佛教这个清净园地,在过去还从没有听说过有走后门、拉关系,以钱买学位这样的歪风邪气,若看一看藏传佛教史上成百上千的著名格西的著作和传记,所谓“以钱买格西学位”这类谎言说会不攻自破。

  42、学佛的人多拜佛,广求学问,是不是违犯戒律?

  佛教中没有只能皈依一师,学习一法,不能多拜师、广求法这样的“戒律”。佛是具有遍知一切智慧的觉者,佛教是教人们修养善德,多学知识,开发智慧,求得遍知,以利众生的圣教。历史上的高僧大德都是拜师广求学问的典范。如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大师阿底峡尊者拜佛153位,宗喀巴大师也有30多位上师。试想,一个不拜有识之师,孤陋寡闻,只会念几卷经,念几条咒语的庸僧、相僧,能成为遍知一切的佛吗?诚如萨迦班智达说的:“倘若不学成遍知,因果之说其非妄?”

  43、有人说:“藏传佛教活佛的地位是靠花钱买来的。”(见《西藏佛教·密宗》)这种说法对吗?

  这纯属胡说。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始于噶玛让雄多吉(公元1284-1339),后来各教派中陆续产生了转世活佛,至本世纪50-60年代蒙藏地区已有大小活佛数千个。

  每个活佛的第一世都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有学问,有声望,对建寺、传法、授徒有突出贡献的高僧学者,如一世班禅克珠杰,一世DL更登珠,二世Gmb噶玛拔希,一世嘉木样阿旺宗追,一世项唐根登彭措,一世热振阿旺却丹,一世吉尊丹巴达罗那他等等都是藏传佛教中的第一流大学者。

  这类大德高德,或建立了寺院,或主持寺院建教传法有功,或有很多弟子,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他们圆寂后,生前建立或主持的寺院和亲传弟子、教区群众要求转世,请求有声望的大德高僧预示有无转世,转生的生辰八字、区域方位、住地山水和父母特征等等。根据预示的方位、特征、年龄段,进行寻访登记,然后将登记到的儿童名单,装进面团,或写在竹签上,经过摇面团或摇签筛选认定,有的还要考验灵童认识前世遗物和验证身体特征等取得信众的认可,然后进行正式坐床仪式。如元朝国师噶玛拔希临终时接受乌见巴等大弟子的请求,表示乘愿再来,并预示了转世的地点。噶玛拔希去世一年后在预示的地点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五岁时自称是Gmb,经过乌见巴考察,确认为噶玛拔希转世,这就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个转世活佛。又如,十六世Gmb去世时留了一首预言诗。后来根据预言诗中暗示的方向、山水特征、降生时的特异征兆等,寻访认定了十七世Gmb。在这种严格的转世认定制度下,以钱买取灵童资格的徇私舞弊行为是很难得逞的。至于佛位的高低也不是金钱决定的,是每个活佛各自弘教的贡献,宗教中担任的教主、法座、堪布职位,朝廷加封的国师大喇嘛等名分高低决定的。数千个活佛转世系统的历史资料和各个活佛的各世传记都是有力的证明。一切强加的诬蔑不实之词,都歪曲不了历史事实。

  44、有人说:“藏传佛教寺院是靠钱求学的,没有钱的人学不了法,只能当苦工。”(见《西藏佛教·密宗》)情况是这样吗?

  这是歪曲藏传佛教学制的宣传,没有比这种说法更可笑的。在藏传传教的历史上有过许多赴印度、尼泊尔寻访高僧、献金求法的事例,但并不是那些高僧贪财卖法,而是为了显示密法的珍贵和引起世人对黄金换取的密法的重视。但在藏传佛教寺院里,对学生从不收费,学僧拜见上师的见面礼,也只是一条哈达。进入各寺院闻思学院的学生的老师,根据学僧的水平,都由寺院安排,不能自己选择。学院外的传法灌顶师,可以自己选择,但并不要花钱。有些社会地位高、供养多的上师,不但不收学僧的供养,反而拿出供养钱,资助学僧求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是靠钱求学,类似宗喀巴、一世嘉木样、米拉日巴等靠行乞求学的千千万万僧人永远也登不上大善知识和大成就师的宝座。要想了解藏传佛教寺院的学制和学僧求学情况,就要查阅各大寺院的历史文献和活佛名僧的传记,不能相信这类别有用心的歪曲和宣传。

  45、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佛教处世为人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即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快乐让给别人,别人的痛苦自己承受,视别人的乐为自己的乐,视别人的苦为自己的苦,发菩提心,为别人创造快乐,以慈悲心对待别人,以平等心尊重别人,以忍心忍让别人,宽容别人等等。佛门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为根源的爱恨、喜怒、自尊心、自私心、虚荣心等感情,发挥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若出现矛盾,学佛的人首先应该从自身找根源。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心法》中有这样一颂,应常记心中:

  “放下追求一已之乐的冲动,

  给予他人更多的欢乐,

  即使众叛亲离,

  也要责备自私,承担责任。”

  46、学佛的人如何对待社会职业?

  学佛的人做任何事也不能违背佛法要求的处世为人原则,即佛门道德原则。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为利乐众生着想,为众生的利益做无私的奉献。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不能违背利众的原则,要有为社会和一切众生无私做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所从事的职业,处处以美德饰身,事事以智慧抉择,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些都是佛法所提倡的做事原则。

  47、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要遵纪守法,要讲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众,危害社会,凡经商都是为了谋生和营利,没有营利不会经商。但佛教徒在营利方面要把握一个道义上法律上允许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则就会变成恶业,招来恶报。

  48、信仰佛教的人必须要念经拜佛吗?

  真正的信仰是思想上的信仰,即意识形态信仰,而不是表面形式。因而说:“上智修心,中智修身,下智修口。”所谓“上智修心”,就是指思想意识的修养。佛和魔,凡人和佛菩萨的根本界线是“心”,即思想意识,不是外形、表面。而且这外形表面,可以伪装,不能当作信与不信的标志。真正的佛指的是慈悲、智慧等思想境界,不是有形的东西。八万四千法,显密与禅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去染还净”。即清除思想上的烦恼污染,显现本净佛心。“中智修身”,就是指守持清规戒律,修习身德、言德、戒恶行善。“下智修口”,是指念经、诵佛号咒语。但这并不是说念经没有功德或者不需要念经,而只是说明三种修法的不同层次和适应对象。即使是念经、念咒也有个高层次的念法和低层次的念法。高层次的念经是口念经文,心思经义,以求思想行为和经义相合;低层次的念经只是念经文,不想经义。高层次的念咒是心观口念,一心不乱;低层次的念咒是心不在焉,只是心念而已。

  49、念佛必须要吃素吗?

  佛教是以慈悲为本,禁止杀生的宗教,从道理和禁戒的角度上说,不应该吃众生的肉,应该吃素。不但修显宗的人应该吃素,修下三部密,特别是修观音、度母法的,按续部禁戒藏传佛教也要求吃素。有人也许会说,藏传佛教为什么不禁止吃肉?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藏族大部份聚集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气候寒冷的青藏和康藏高原上,它的生存需要食物中的足够的热量。

  二、藏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以“乳酪为饮,畜肉为粮”的从事畜牧业的民族,长期以来以畜肉和乳酪为主要食品。这种特殊环境和畜牧业生产决定了藏族的饮食结构。人首先需要生存,然后才能信仰。所以在藏传佛教中要求吃素是很难办到的。

  三、佛律中并没有完全禁止吃肉,而允许吃“三净肉”,“三净”就是眼净、耳净、心净。“眼净”是没有亲眼看到杀牲的情景;“耳净”是没有听到宰杀的情况;“心净”是心中没有杀牲吃肉的念头,也没有为专供自己食用而所杀的嫌疑。

  四、无上密中需要酒肉供品,有将五肉化为甘露的加持法,并不禁止吃肉。有此种种原因,藏传佛教中只要求部分吃素。但从佛教教义上讲,应该吃素,不应该吃肉。

  50、俗家弟子和还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吗?

  穿三衣、剃须发、起法号是受戒僧人的标志。因此,佛陀三衣,只有戒行清净的僧人才有资格穿,没有受戒的俗人和只受过居士五戒、八戒的男女居士,以及破了戒的沙弥、比丘都没有资格穿佛陀的圣洁的三衣。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中有家室的修行者只穿白色的袈裟,不允许穿红黄二色袈裟。汉地在家居士,穿红黄袈裟是违律行为,因为红黄袈裟是戒体清净、不沾男女之事的象征。现在有些人乱穿僧衣,就像小偷穿警察服装一样,是一种亵渎神圣的行为。有些骗子穿僧衣,就是为了冒充僧人,进行诈骗行为,是严重的违律行为。

  51、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佛法是一种应机教化超度的方便法,没有一种固定的修持模式。把佛教的修持理解为几种狭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条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佛教的修行原则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调服心性三条。净化心灵,彻底清除贫、嗔、痴、慢、邪见等心灵污染,达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佛。修行的方法有千万种,其目的只有追求幸福快乐的人身和成佛两条。智者可以从目的上选择一种最佳修持方法,在家的学修者不能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这要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环境和家庭等情况决定。有的人可以从阅读经书,加强思想修养入手;有的可以静坐,修定,修慧,走开悟之路;有的可以专心诵经念咒;若要想迅速获得修证成就,就要按修密程序求密法,坚持修习。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修哪种法,都要有上师的指导和清净的法脉传承。不能凭书本自学,不能相信不符合佛教经典教义的乱传乱说,更不能相信那些打着佛教旗号的邪门外道,巫婆神汉,以及形形色色的装神弄鬼自称“佛菩萨”行骗的伪气功师之流。

  52、凡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

  在修佛的道路上拜师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中称拜师是道本,作了详细的论述。尊师重教是文明社会的美德,对学佛的人来说,对上师的尊敬和一般意义上的尊师还有所不同,应将具德的上师视为代佛传道的佛的化身和三宝合一的皈依对象。因此,对上师尊敬与否,忠诚与否,就会成为学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不能不重视师道,在拜师之前要十分慎重,不能“见庙”就烧香,要从品德、学问、教派传承各方面对投拜对象进行了解,慎重决定取舍。上师的品德、学问必须按佛教的标准衡量。不能靠商品社会的虚假广告,要经过可靠的途径了解。经过慎重选择而决定投拜皈依的上师,就应该看作入道之本,加持之源,尊敬供奉,不能有三心二意。只要上师所做所为,合乎教义,就应服从支持。如果有些上师的行为不合教义法规,弟子应该像子女对待父母的错误那样,善言奉劝改正制止。这就是《菩提道次第》中指示的对待上师错误言行的态度。这有以下经典根据:《律》中说“所说背离教义,应制止。”《宝云经》中说,“对善法行,应随从奉行,对恶行为应当背弃”,这就是说,对上师的服从并不是无条件的。

  53、不放弃五欲能不能学佛?

  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欲,在佛经中称五欲。贪恋五欲是众生堕落受苦的根源,因此,节制五欲是心性净化成佛的主要手段。但佛教是一种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的灵活方便法门。对于小机人适应戒欲离欲的方法,对大机人并不适应戒欲的消极方法,而适应更积极的以欲制欲的方便法门。毒药对不同的人的作用并不相同,有的人吃了毒药就会丧命,有的人吃了毒药也不会中毒,甚至有的人吃了毒药会变得更加强壮。学佛也有这样三种根器的人。第一种人无抗毒能力,只能远离毒害;第二种人不怕毒害,没有必要采取防毒措施,可以顺其自然;第三种人可以以毒攻毒,化毒为自身的高能营养;这三种人依次是学显宗小乘,学菩萨乘,学无上密的根器。这样大根器的人犹如食毒的孔雀。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行法》中有偈云:

  “孔雀在毒草中昂首阔步,不顾盼周围的香花奇草,孔雀不喜欢香草美味,他们却因吃毒草而体壮羽美。”“欲乐犹如毒草叶,惟有如孔雀的勇士方能依其茁壮,若是如乌鸦的弱者去尝试,势必因贪得无厌而丧命。”这里说的很清楚,若无孔雀似的化毒为营养的能力,绝不能贪恋五欲之毒草。

  54、什么叫传承?传承共有哪几种?

  传承是真法口耳相传,一脉相承,从未间断的法脉传递系统。主要有戒脉传承,经学传承,灌顶随许传承等。经学传承又分经论阅读传承和讲解传承。如《菩提道次》,有三个经学传承:一是世尊、文殊、龙树一脉相传的深密正见传承;二是世尊、弥勒、无著一脉相传的广大菩萨行传承;三是持金刚、文殊、大勇金刚一脉相传的修习加持传承。这三个纯真无瑕的菩提道经学传承传到了宗喀巴大师,大师将以上三个法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旷世之作《菩提道次第广论》。传承必须是口耳相传,不能用文书相传,也不能由不具备传授资格的他人代替。传授戒律的戒师,也必须是戒行清净,具备戒体的僧人。有破戒行为的任何人都没有传戒的资格。灌顶上师除具备从持金刚以下代代具德上师传承未断的法脉外,还要具备修持实践和作金刚上师的“双十”条件。经典阅读、讲解,也有严格的师传,不能望文生义,任意理解,随意发挥。否则,就成世俗见解,不成其为深奥的佛法。

  55、学习藏传佛教应从何处入手?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系统完整精密的知识理论基础上的理性信仰,对佛教的起信、入道、证果,不能靠神灵的启示,不能靠盲目迷信,也不能靠几条咒语和盲修瞎练的幻觉,而是靠系统正确严密的教理和修证理论的指导。因此,无论是藏传佛教或汉传佛教,无论是密宗还是禅宗,只要是佛教,他的正确的入手处,理所当然的是拜师,学习掌握系统的教理,按闻思修程序进行。由于这个原因,《菩提道次第》开卷第一章就是“亲近善知识”。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成就师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模式,寻师求法——艰苦修持——获得成就——收徒传法,著书立说。也许有人会说:禅宗不立文字,不主张经教,怎能说所有的佛教都从拜师学习教理入手呢?我认为这是对正宗禅门教理的严重歪曲,否则,六祖《坛经》中的“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忏悔品第六)这段话如何理解?既然“不立文字”,“坛经”难道不是文字吗?既然不需要经教,数万言《坛经》讲的不是经教,又是什么呢?中国的禅宗走上偏禅的道路,其最根本原因是轻视经教,舍本求远所造成的。

  56、对别的教派应持何种态度?

  对待教派问题有两条原则。

  一、对佛教任何教派都不应该抱有偏见。

  二、信仰贵在专一。

  就第一个问题来讲,佛教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禅宗、净土,就藏密而言,无论萨迦、宁玛、格鲁、噶举、希结、觉囊,都是佛教这棵大菩提树上的大小枝干,尽管它们各自花色不同,但它们同出于一条根,结同样的果,这一点是相同的。“花色不同”是说各教派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泛称八万四千法。只要有利于众生,能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法都是好法。我们不能站在世俗的立场上为贪嗔所驱使,抬高一派,贬低一派。如有人站在原始小乘立场上说大乘“属后出,非佛说”;有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密宗出自印度教,非正宗佛教”云云,仿佛唯有自己才是一切佛法遍知者似的。这种人如果是佛教徒那他就犯了一个可怕的诽谤佛法罪,他的三皈戒性也将荡然无存。对任何教派都随喜、恭敬是五佛戒的戒律之一,对此应持正确态度。

  第二个问题是信仰贵在专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皈依哪个教派是信仰环境和自己的机缘所决定的,有的人经过理论研究以后,也有改信别教的可能性。“信贵专一”就是说无论信仰哪一个教派都要信心专一,不应该像“乞丐的面袋”——各种成分混杂在一起。“专”才能“精”,作学问和学佛都是一样的道理。作学问所谓“广”,只是指所掌握的知识面较广,但真正的学者都有自己的绝货专长。如有的人谈起佛法来,三教九流,儒道基督,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似乎他们样样精通,实际上正好暴露了他们的信无专信,学无专长,浅薄无知。当触及关键问题时,他们采取的则是一种闪烁其辞的回避伎俩。有的人自吹自擂,说他萨迦、噶举、宁玛、格鲁的大法样样精通,但内行一目了然,他什么也不懂,他自己表明了他是一个小小的“杂货摊”,而不是学有专长的“专业公司。”

  不仅如此,信仰不专一的还会遭到护法的惩罚。因为各教派的护法神都是以保护各教派的法脉和教徒的信仰和戒行为已任的。如果法脉混杂、教徒的信仰和戒行不纯,就会激怒护法,遭到可怕的报应。在藏传佛教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事例和大德高僧的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绝不可等闲视之。

  57、有人说:“格鲁派教理研究方面功底深,修证成就差;宁玛派教理研究功底差,修证成就高。”这话对吗?

  这话本身就有严重的逻辑矛盾,如果前半句是真,后半句是必然是假,也就是说,如果“教理研究功底深”是真,那么“修证成就差”一句必然是假,如果“修证成就高”是真,那么“教理研究差”必定是假。因为从佛教来说,教理研究和修证成就是密切相关的。教理研究不能脱离修炼实践,很多教理要通过修炼实践来体会验证非理念性的真实性空等;同样,以思想意识、精神境界彻底转变为主的精细复杂的修炼程序也离不开精深的教理指导。因此,教理的掌握和修持紧密相连,是不能脱节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所谓不掌握精湛教理的高深修证成就,和所谓没有修证成就的对深层教理的掌握理解都是十分外行的说法。实际上格鲁派不但具有重视教理研究和良好传统,也具有经续中所说的那种共不共修证高深成就,只有格鲁派戒律严明,密修成就严格按密戒保密,不向外办公开宣扬而已,看看历代格鲁派大德高僧的密传记载便知。同样,宁玛派真正的大成就师都是精通显密教理的大善知识,决不是不学无术,盲修瞎练,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浅薄密咒士。

  59、有人说:“我对宗喀巴的佛学思想,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赞成的是他对戒律的重视和示范作用,不赞成的是宗喀巴确立的过于庞大近乎戏论的佛学体系,这种佛学体系从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佛学本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对于宗喀巴大师的很多佛学观点,我也非常不赞同。”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对宗喀巴的教义,有的赞同,有的不赞同,并不奇怪。不赞同的有四种情况,一是外道门不赞同;二是受教派偏见的影响,说不出正当理由的不赞同;三是对佛教教理的认识不同而持不同观点,表示不赞同;四是不学无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己认为对的就赞同,自己认为不对的就反对,除了“自己认为”,拿不出任何合理的理由。这类在佛教中称“无知狂徒”。从此人除肯定宗师的重视戒律,其余一概否定反对的说法来看,此人属于第二类和第四类,也有第一类成分。第三类是属于学术问题,表示赞同或者不赞同者应该是有一定知识学问的学人。但从上面所引的说法中,有几点表明持此观点的人并非精通佛理的学者。

  一、如他说“宗喀巴大师所确立的过过于庞大的近乎戏论的佛学体系”,佛学中的“戏论”一词指的是分别见,思维活动,语言表达对象,相对存在等等。按佛教理论,见道以下的认识思想活动、言论无一不是戏论。见道以上圣人的定中智慧的无分别虚空境属无戏真空,定后智慧中所现出的虚幻色相均属戏论。佛教教义理论都是思想活动的表现,都是借语言文字表达的,学的人也是通过分别思维活动认识,这些本来都属戏论,还说什么“近乎戏论”,难道还有非戏论的教义吗?

  二、三乘显密佛教本来就是一个包罗万象,囊括一切精神和物质性相的庞大思想体系,将这庞大佛法大海经的精华妙理概括为显密合一的教义,随机度化,这正是宗喀巴成为“第二佛陀”的真正原因。有智者怎么因教义理论体系庞大详备而反而进行诽谤呢?难道说没有精深详备的教理,只凭盲目崇拜的就是科学的宗教吗?难道说不学无术,盲目修炼就可破除所知障,获得遍知的大智慧吗?这种“遍知”难道说就是不经播种的凭空收获吗?我想稍懂一点“困果规律”的人就不会有这种违犯因果规律的想法。

  三、又说,“这种佛学体系从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佛学本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这里所谓的“佛学体系”显然是指宗喀巴的显密佛学体系。宗喀巴的这种完善的佛学体系完全是根据龙树、无著和阿底峡的思想理论体系建立的显密学修体系,这个体系是总结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经过几十代具有学修证悟成就的人们的研究和实证成果,提炼显密佛法精华妙理形成的,是代表显密佛法发展最高峰的佛学体系,它具有最精密完整的经学理论体系和完全按照佛陀的了义教导建立的修证实践体系。对于根据佛教教义自身规律建立的学修体系的评价,应该以是否符合佛陀教义,是否符合逻辑为标准。所谓“体系”的“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究竟是指什么呢?“原有”是指那些轻视经教的盲禅呢?还是指不学不修,希望凭空“开悟”、“成佛”的幼稚的空想主义呢?还是那些无信仰,不守戒,混饭吃,甚至胡作非为的佛门败类呢?如果指这类“灵活性”,不但宗喀巴的教义中不允许,就是任何一种正宗的佛教中都是不允许的,因为对这种离经叛道行为的许可、灵活,就意味着佛教的毁灭。如果“灵活性”是指“方便度”,那么这种“方便度”在宗喀巴教义中有更大的拓展。因为宗喀巴教义显密合璧。在密教中有不放弃五欲,以贪嗔为道,度大恶,消大罪业,即身成佛等显教所没有的最大方便,以彻底实现一切众生速证佛果的方便大愿。对这种大方便为基础的教义,怎么诽谤为“没有灵活性”呢?对宗喀巴教义的毫无道理的轻狂的指责诽谤,就可以证明这类人不是精通佛理的学人,而只是一些充满无知偏见的狂人。

  59、有学者考证,《现观庄严论》非弥勒菩萨所著。请问藏传佛教界对此有何看法?

  首先,要了解清楚这“考证者”是什么时代的人?是教内学人,还是教外世俗学人?其次,要搞清楚他的否定此论非弥勒所著的根据是什么?不能只凭某些人的所谓“考证”,就对经论产生怀疑。作为世俗人的弥勒存在不存在与此论无关,因为真般若并非世人的悟境。作为获得法身智慧体、佛菩萨类的弥勒的存在就和文殊、观音、地藏、虚空藏等大菩萨的存在一样,要否定就得全盘否定大乘佛教。

  在藏传佛教中对《现观庄严论》等弥勒五论的弥勒从未当作肉身人,而是当作和文殊、观音同类的慧身佛、菩萨看待的。除了肉身释迦牟尼,不承认报身、化身的佛陀和菩萨,是小乘教前期论师普遍的弊病,现在有些人仍以小乘小智人的眼光和顺世外道的立场怀疑诽谤大乘教和密教,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在汉传佛教中过去没有《现观庄严论》和圣解脱军、解脱军、狮子贤等印度《现观庄严论》诸论师的《疏解》的译文,故有人以未见汉译本为理由,说《现观庄严论》非弥勒所作,这是站不住脚的。藏文翻译的《现观庄严论》疏解,共有二十一种。在狮子贤、仙岱瓦、阿毗格若等印度论师的疏论中均提到《现观庄严论》为弥勒菩萨的作。《现观庄严论》是浩若烟海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的唯一的权威经典著作,其中说到的大部分现证境界均非凡夫俗子所能达到,以此证明,这部解经非凡人所作。

  60、何谓业印,何谓智印?

  “业印”指具有业力形成人身的具备修密条件的女子;“智印”指已证智慧法身的真空行母。

  61、有人认为《俱舍论》中说的器世界状态与现代科学证实的器世界不一样,应以科学证实的现量为准;又有人说《俱舍论》中的器世界并非凡人的现量所见的器世界,而是断惑证真的佛的境界。对此问题如何看待?

  对器世界存在状态有多种说法,大乘经典中的说法与小乘经典中的说法不一样,密教经典中的说法又和大乘显教经典中的说法不一样。《俱舍论》中的器世界学说是佛教中比较普遍流行的小乘教的说法。第二种影响较大的是华严世界说,此说认为宇宙广大无边,根据众生的业力所现的器世界也形状各异,多如微尘。为个娑婆世界属于无量世界中的华严世界。华严世界体系主体是雪海遍照如来,在此如来的每个毛细孔有亿万世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雪海遍照如来手心中的一个微尘世界的亿万分之一的更小的微尘世界。第三种是出自密续的时轮世界说,时轮的大瞻部洲,形状与地球有相似之处,时轮天文日月蚀测算结果与现代天文完全一致。

  根据上述情况,藏传佛教认为俱舍世界说,只是不同众生业力所现的各种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状态,世俗智既无法肯定,也无法否定其说,只是众说中的一说。

  62、有人说:“汉传佛教以性相二宗为主流,藏传佛教以深观、广行为车轨,实则相同一味,差别唯在次第。”这种说法对吗?

  藏传佛教的深观、广行与汉传佛教的性相二宗并不相同。藏传佛教的“深观”指智慧正见,“广行”指除智慧正见,“广行”指除智慧正见以外的一切善行,包括慈悲、发心、六度中除智度以外的五度,以及境、行、果、五道十地断悟进程等等。佛法虽广,但其核心和精华是《般若经》,般若称“佛母”是因为声闻、缘觉、菩萨、圆觉佛等从般若中生,离开般若智慧无法解脱成佛。对《般若经》的解释在印度出现了两个大的学派,一是以龙树为首的深见般若学派,一是以弥勒五论为依据,解释般若的以无著为首的广行般若学派。前者称中观学派,后者称弥勒学派。《弥勒五论》中分前二论《佛心论》、《现观庄严论》和后三论《庄严经论》、《辩中边论》、《辩法性论》。在前二论中开示了中观见,后三论中开示了唯识观。无著、世亲兄弟二人根据弥勒“后三论”,开创了唯识学。藏传佛教各教派在智慧正见方面以龙树学说为主,学修中观。境、行、果地道建立等广行般若以无著的弥勒学为主,但对无著、世亲学说中的唯识部分,持批判态度。汉传佛教性宗和空宗属中观学派,法相宗属唯识学派。法相宗除了正见以外,其他的都和藏传佛教显教的内容相同,有差别也只是对其理论的认识上的差别。另外,藏传佛教是显密合一的佛教教派,与汉传佛教单一的显教在整体教义理论和修行实践方面有很大差别。

  63、汉传系大多认为般若空行行为三乘之母,当摆在学修之首,待彻悟空性证得解脱,再依空起用,广行利他事业,藏传系列大多认为必须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佛之基石,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究极,彻悟深观。究竟哪一种看法正确?

  真假二谛,智慧方便二道,色法二身果是两两相对的,每一组法,都是统一对立,互为前提,互相依靠,失去另一方另一方也不能独立存在。“般若空性为三乘之线”这看法是正确的。那么小乘法不能成佛,大乘法能成佛的真正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很显然不在智慧,而在方便法。方便法指除智慧以外的一切善行,如起信,修慈悲心,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等等。《现观庄严论》中说小乘罗汉入菩萨道,必须从大乘资粮道发心进入,无法从更高位进入,其主要原因是福德资粮不足,因而其开悟和程度也受福德资粮不足的影响而受到很大的限制。唯识派与自证派中观家认为小乘罗汉悟不到法无我,因此,悟不到性空。应承派中观家认为,要彻悟人无我,必须首先悟到法无我(法指五蕴身)。既然证得罗汉位,就理应悟到法无我空性,但因其缺乏大乘无量方便法门,其悟性并不圆满。又如获得具足良缘的人是修佛的基本条件,获得具足良缘的人身,获得生存生活条件的前世因缘是守净戒、行施舍。人生无常,生命短促,若不修福德,甚至让恶业滋长,只修小乘似的空慧,假若在没有开悟前死去,下世连人身都得不到,还有开悟的机会吗?再从入道的角度讲,如果真正生出大悲心为基础的利众菩提心,把身边的众生视为堕入火海的父母亲人,放下火海的父母不救,心安理得地还会修自我开悟吗?如果没有急切救度众生的菩萨心,光靠智慧永远也入不了菩萨道。再者,破二障也不能光靠智慧,要靠雄厚的福德资粮做后盾。智慧如钢刀,福德如持刀的大力士,若福德资粮不足,就像虚弱的病号,无力举刀,面对强大的烦恼敌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方便和智慧是体和用的关系,方便为体,智慧为用。方便出生智慧,智慧见于方便。离开智慧的方便善行如盲人骑瞎马,变不成解脱成佛的因缘。同样,离开方便善行的智慧如有眼无足之人,寸步难行,只能待在原地。——这些都是藏传佛教根据了义经典,得出的正确结论。那种先修慧证得开悟,再修福德资粮的说法,是割裂智慧方便二道,轻视慈悲善行的一种错误观点,照此做下去,别说菩萨道,就连声闻缘觉道都无法进入。

  64、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次第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比如捉贼,对贼人的形相特征都不了解,肯定会抓不到,甚至会抓错。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完全一样。起信修法的过程也是个认识过程,认识必须从有形的现象入手逐步达到无形的本质。“有”和“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世俗智的认识境界是事物的现象“有”,超世智(圣智)的认识境界是物自性、法性——“空”,若不承认以世俗智确立的一切存在,轮回、解脱、因果业报、四谛、六度、根、道、果等理论无从建立。因而,佛和佛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真假二谛也是对立统一体,若无假谛的“有”,也就无从谈起真谛的“空”,悟“空”的真境是没有“有”、“空”分别见的“无戏境”。在菩萨戒中对信念和认识条件达不到的弟子宣谈空理也是犯戒行为。原因是根基差的弟子往往是错误地理解空义而否定一切善行,反而遭到下堕的恶报。宗喀巴在《菩提道次论》中,把修止观放在上士道的最高修道位上,除了六度的先后次序和认识上的难度外,也有理解空心出偏,反受其害,待到思想成熟再开示之义。

  65、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和其他宗教有什么区别?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的高度概括是“四法印”,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的“行”指一切有为之法,因缘形成的一切事物。有形的色法和无形的心法皆属行法。“无常”粗分讲,有生就有灭,变化无常;细分讲,任何事物都无一刹那的恒常,在一刹那之间起着生灭的变化。前一刹那的我,已非此一刹那的我。生即是灭,生中包含着灭,生与灭之间,没有刹那的间隔。任何事物若有刹那的不变状态,就意味着“常恒”。“有漏”的“漏”指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烦恼是诸苦之根源。大海行船,就怕船上漏水,漏水的船,若不及时堵塞漏洞,定会沉船。人的烦恼,就是使人下堕之因,下沉苦海之因。凡受烦恼心影响的任何思想行为都结苦果。诸法无我的“我”,指一切事物的不依因缘的独立自性和实际存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都是众缘形成之物,并无任何自性(我)实际存在的规定性,所以是诸法无我。“涅槃”是指生命消除烦恼,脱离业力轮回的自由平静状态,是苦海的彼岸,是世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恶业报不爽,珍惜难得的人身,皈依三宝,戒恶行善,下世求得人天之身,享人天之乐,——这是下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得人天之乐,也终究无常,要想常乐,就要出离苦海。因此,修德修慧,追求脱苦涅槃,——这是中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轮回无穷的生命逻辑中得出一切众生曾经是自己的父母的结论。为报父母之恩,放弃自己的苦乐,尽心尽力,为众生的利益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利乐众生,一心一意追求成佛——这是上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佛教共分大小二乘,小乘的价值观是约束自己诸恶莫作,大乘的价值观是无我无私,奉行诸善,利乐众生。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别的宗教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生命和万物的创造者,造物主,人类的拯救者,救世主,一切苦乐靠上帝。佛教认为众生的业力创造世界,也创造自身。世界上没有造物主,生命自己是自己的创造者、拯救者,觉悟要靠三宝的启示,离苦得乐要靠自身努力。

  66、有人说:“有些密法,不经过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照样可以自修并修出成就。”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不符合续部教义,决不可相信。

  被称作雪域三大持法宝王之一的萨迦班智达在《三律明辩论》中曾痛斥过这种违背金刚乘教义的说法,他说:“有人说有些密法虽然未经传授灌顶,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修出成就,因为信心是入法之门。照这种说法,只要有信心,虽不受戒,也可以自己持戒,成为僧人,因为信心也是出家受戒之门。这等于说,只要想吃到粮食,虽不播种,也可以在田地里长出庄稼。”又说:“密修的成就都是守誓持戒的结果,故言‘持戒是成就之本’。”不经过灌枯就得不到密戒的传授,若不受戒,虽自己如法持戒,也无效,如同僧戒。若不守誓持戒,就不具备获得密成就的必备因缘。因此,这种所谓的不经过传授灌顶,也可以修出密法成就的说法是恶魔的害人咒语,人们要当心。

  67、不受戒,但依戒修习,能否成佛?

  “佛法”的“法”,也含“法规”和“法则”。要想修佛道,必须按经典法规办事,一般情况下没有变通之法。经中说:“善戒如大地。”万物生长离不开大地,世与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于戒地,依于戒地。无戒地一无所成。因此,进入佛教之门是皈依受戒。无论大小乘共有的分别解脱戒,还是大乘菩萨戒,密乘密戒都要经过受戒的程序。八类分别解脱戒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弥戒,男女居士戒,正学女戒,一日戒等必须按律仪法规,在具戒德,合乎传戒条件的戒师面前受戒,否则,无戒脉传承,不生戒体。不经过接受的自动持戒行为在律中称作非善非恶的“中性法”,不具备善戒的功德。对于菩萨戒唯识和中观两派主张完全不同。唯识派主张,受菩萨戒者必须先受分别解脱戒,不具备受分别解脱戒资格的众生,理所当然地无资格受菩萨戒。中观派传承,没有先受分别解脱戒的先决条件,授戒的对象也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愿意发心者均可受菩萨戒。在不具传戒师的特殊情况下,可在佛像前按仪轨自己发心受戒。密戒必须经过灌顶,在上师与佛坛前受戒,恢复坏戒也必须在佛坛前进行自入灌顶。无论显密教,不受戒而持戒,别说成佛,就连入道也没门儿。这些都是经续中的规定,除了佛陀,谁也无资格随意修改法规,也不能随意解释,搞变通。

  68、究竟何法是成佛之法?

  从总的方面来说,一切佛法都是成佛之法,但有些是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主要法,有些是从属法;有些是快速成就法,有些是常速成就法。要想成佛,掌握成佛的方法,首先要认清什么是“佛”。简单地说,“佛”是心续消除烦恼所知二障,达到彻底纯净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法身。法身如太阳的光明本质,报身如太阳的本体,化身如普照的阳光。三身合称色法二身。二身的成因是智德两种资粮——色身的因缘是福德资粮,法身的因缘是智慧资粮,二资粮缺一也成不了佛。福德资粮指的是大悲心引起的菩提发心和舍戒忍等般若大行,智慧资粮是悟缘起性空,修二无智。简而言之,真正成佛之道只有两条,即菩提心和二无智慧,具备这两个条件就能成佛,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成不了佛。《文殊亲教》中说:“成佛之道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只有三条。即出世心,菩提心,性空智慧。”这三条是全部佛法的精华。想成佛就要修这三根本道。离开这三根本道,再好的法也成不了佛。

  69、有人说:“学佛应从读经入手,不应从读论入手。”此话有道理吗?

  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是对佛教缺乏深入了解的人。初学佛的人直接读佛经,无法掌握佛法的宗旨和精神实质,会把特定环境下对特定对象所说的法,当成普遍原则;会把字画的意思当成精神实质,会把局部当做全面。犹如瞎子摸象,会把象鼻当作象身,因而会产生许多偏见,如终得不到佛法的全貌和要领。原因是,佛是对不同层次的度化对象说不同的法,如良医治病,对症下药。因此,对一个事物,有时说有、有时说空、有时说非空非有;对同样的行为有时肯定、有时否定;有时戒行,对有些人严格禁止,对有些人放宽或开许等等等等。不懂佛法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就会对佛法产生不正确的看法,如有人说:“佛说话常自相矛盾”。要想真正懂得佛法,首先必须学习龙树、弥勒、无著等总结归纳解释佛经的疏论。在全方位理论的指导下,再读佛经就不至于迷失方向,混淆二义。如弥勒《现观庄严论》把全部般若经的内容总结为八事七十义是对佛法理论的高度概括。若不懂《现观庄严论》,而直接读般若经,虽读得头白纸黄,也只有读经的善功德而已,对般若深广义理的理解却没有任何效果。除非有龙树、弥勒、无著的博学天才,和与他们相同的证悟地道位。

  70、有人认为:“因明等形式逻辑其作用只能判别世俗谛范围的事物,不能论证中观深义,如椤伽等经对五支论法有所批评,唯识家也有‘真如无同喻’的说法,也说是说若不能依于即空缘起论理法,不能算作是论究竟真理,也起不到破邪显正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一、世俗谛和胜义谛是相对的存在,一方若不存在,另一方也将不存在,如瓶与瓶的法性,若无瓶,瓶的法性何在?“中观深义”、“真如”指的就是这种不依名相而存在的法性真理,并非虚无缥缈的空想。这种胜义谛法虽非世俗谛,但对法性的认识必须依靠世俗谛范围的真知,如要知道什么是色的法性空性,首先必须认清楚什么是色。色也有真假之分,色的真假的分辨离不开世俗智,这种世俗智反映的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存在,就需要用因明形式逻辑的方法进行判断。所以龙树说:“不靠世俗谛,胜义不可知,若不知胜义,涅槃不可得。”

  二、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凡人和开悟了的圣人的两种智慧境界,凡人只有世俗智。如果世俗智无法认识真如法性,那就等于就凡人永远开悟不了,成不了佛;既然凡人开悟不了成不了佛,那么,那些开悟的圣菩萨、佛陀从何而来?

  三、真如法性虽然是一种直觉体验境,非思维语言表达的境界,但如果没有语言和思维,怎会有佛法?难道八万四千法不是语言文字吗?难道没有思想和语言的动物也能学到佛法吗?既然一切事物的名相,包括佛法的存在都是思想和语言形式的存在,就离不开思维逻辑和语言规律。就连“真如”、“法性”也是语词所表达的法相。“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一不异”这个中道八不推理法,也是根据因明推理的方法建立的,难道这八不法起不到“破邪显正”的作用吗?

  四、既然一切佛法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通过思维形式改变和提高人们的思想的一种教化方式,那么它的存在就离不开因明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它的真假对错的分辨,也离不开因明逻辑,那些否定因明逻辑的作用和世俗谛的人的最大错误之处,就是他们犯了一个彻底否定佛法的愚蠢的错误。

  71、有人说:“因明逻辑起不到破邪显正的作用,如用某种方法破斥他人,他人也可以用同一理由来反驳你,命题始终无法成立。比如,佛弟子用‘无常’破斥外道的‘常’,外道也可以用‘常’来破斥你的‘无常’,各有各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种说法对吗?

  这是十分错误的说法。错就错在:一、对因明的真理标准缺乏正确的认识;二、对辩论中的理由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缺乏认识;三、犯了一个自己没有是非标准的错误。由此才产生了以上这种看法。事实上,因明的真理标准是客观实际,凡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否则是错误的认识,如在天空中看到一个月亮是正确的,两个月亮是错误的。辩论的对方,谁的理由符合客观实际谁就有正确的理由,否则是不能成立的。其次,辩论的双方都要讲出自已的证据和理由,不是随你说“无常”,他说“常”,就能相互破斥。佛家说“无常”,因为一切事物发展变化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是无常。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客观证据。建立论式如:一切事物都无常,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成之物,凡因缘生成之物都是无常之物。若要举例,一切存在物都可以做无常的例子。若对方说:“诸法是‘常’(永恒不变)”,佛家会说:“请你拿出证据,摆了理由。”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常”物,因此,说“常”者拿不出任何合乎实际的证据和理由,若双方争执不下,就请愿书位科学家裁判,“常”和“无常”哪种观点合理不就清楚了吗?再次,因明逻辑是属于世俗智范围内的思想认识理论,但世俗智认识范围内也有个真假对错之分,也有真假对错的分辨标准,并非各有各的理由,分不出是非对错。因明就是分辨这种是非对错的科学。并不是“破不了邪显不了正”的无用知识。否定因明逻辑作用的人,在佛理的研究上不可能深入到微言妙理的境界。

  72、有人说“佛经是文字般若,对开悟没有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文字般若是指佛经和一切讲解般若义理的佛法论著和说教言论;道般若是指修证般若的实践过程、五道、十地等;实相般若是指佛陀独有的遍及一切的最高智慧。文字般若如地图和地理知识,既不是行走和实践,也不是达到目的地的真景实物的感受。但如果不掌握地理知识,没有地图,怎么确定方向、距离、路线?怎能保证不入歧途而顺畅到达目的地?文字般若和言教虽不是真般若智慧,但它都是开发、培育真智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轻视或放弃文字般若等于想去大海彼岸的人轻视船筏一样的愚蠢。

  73、在学法途中,闻、思、修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龙树在《致国王书》中说:“合理的闻思,使驱入正修。”学佛是一种改变思想认识,改造心理本性,提高品德素质,开发真善智慧的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工程。学佛不能单靠盲目的信仰和热情,要靠闻思修的智慧和相应的实修行为。学佛的修炼实践要依靠复杂高深的知识素质,这种知识不是来自神灵的启示,也不是来自不学无术的盲修瞎炼,而是来自合乎规律的闻思途径。闻指读书学习,思指反复思考。通过合理的闻思修可以生出闻得智、思得智和修得智等三种智慧。这三种智慧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修得智生于思得智,思得智生于闻得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正确的闻得智和思得智,也将不会有正确的修得智。因此,对真正学佛的人来说,在闻思修三个环节中缺乏任何一个环节,也实现不了解脱成佛的愿望。

  74、因明学在“十明”中单独列为一门学科,与内学(佛学)相对,这说明因明并非内学,从因明本身看也是一门佛教和外道以及世俗学界都可以通用的学科,为何藏传佛教将因明列为内学五部之一?

  正因为因明学是佛教、外道、世俗学界通用的思维规则和推理思辩的科学,所以佛教才能充分利用它的共同承认的推理思辩规则,论证教义,批驳邪说,以理宣教,以理服众。因明的一些基本规则,虽非佛门独有,但在因明学理论的完善和提高方面,印度的陈那、法称,藏地的萨班、宗喀巴、贾曹、克珠等佛教学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他们将因明的推理思辩方法用在了佛教教理的论证方面;其次陈那的《正果经》和法称的《释量论》等因明七论著对佛和佛法的正确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起到了破除邪说,维护正见的作用。正如克珠杰说的那样:“如果说因明学中有理辩性的内容,因而不属于内学的话,那么大部分佛经也将不属于内学了,因为大部分佛教中含有理辩性的内容。”所以,藏传佛教认为因明学是内外通用学科,离开因明的思辩推理方法,无法进入唯识和中观深奥哲理的思辩境界,故将因明列为《五部大论》之首位。

  75、续部的“续”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母续”?什么叫“父续”?

  续部的“续”是连续和续流之义。“根续”是指净化的对象众生的心续;“道续”是指净化的方法途径即生圆二道;“果续”是指佛的果位。开示根、道、果三续的经典,以其开示的内容为名,人称“续部”。

  “父续”和“母续”的区别是,以幻身成就作为主要修道方法和续部称作父续部;以修光明心大乐智成就作为主要修道方法的称为“母续部”。不偏重一种法,将父续部和母续部的法门平等结合的续部称作“无二续”部。

  76、禅宗的“见性成佛”和密宗的“即身成佛”有什么不同?

  禅宗的“见性成佛”单就“见性”二字讲,指获得性空正见。获得性空正见是成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佛不但要有见性智慧,还要有福德资粮为因缘的报身化身,即色身。单一的见性智慧是大小乘共有的,只能破除粗分的烦恼障,获得小乘的四圣果。成佛还要完成大慈大悲心和利众成佛心(菩提心)为动力的六波罗行,即菩萨大行。见性真智是破除见惑获得的成就,在见道时就可以获得,但其圆满在佛道,即无学道。见性到成佛,中间还要经过一地到十地的修道,按《现观庄严论》的观点,从见道到十地,要经过两个阿僧祗劫的修持。所以说,成佛必然见性,见性未必成佛。密宗的“即身成佛”是“今生今世成佛”,这“成佛”指的是成就破除二障、具备色法二身的真佛,而不是指单一的“见性”。一生能完成相当于三个阿僧祗劫的福慧资粮,这正是密法的不可思议之处。但即身成佛并不是一切密法的特点,在四部密法中,只有无上密才有即身成佛的殊胜法门。虽然无上必有即身成佛之法,但修无上密的人未必都能成佛,原因是即身成佛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并不是随便念念咒,观想观想就能成佛。正如宗喀巴大师说的那样:“密法光靠法的殊胜不行,还要修学密法的人的根器殊胜。”又说:“具备显法三根本修证基础的修密弟子成就的速度比单修显法的人快,不具备显法三根本修证基础的修密的人成就的速度反而比修显者慢。因为,显法虽然成佛的速度慢,但可以成佛,单独修密法成不了佛。”

  77、所谓“自创的佛法”,算不算佛法?

  佛法是指佛陀所传之法。佛法分显密两个部分,显法佛经称“三藏”,即经、论、律三藏;密法佛经称“四续”,即事、行、瑜珈、无上瑜伽等四续经。三藏、四续都是佛陀所说,或大菩萨所说,而佛陀亲自认可之法,是佛祖开寂后,由菩萨、阿罗汉大弟子经过数次结集,整理成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后来又翻译成各种文字的。凡是显宗佛法都有三藏经典和龙树、弥勒、无著、世亲等佛陀亲自授记解经的大菩萨所作的经论的经典根据;凡是佛弟子所作的论释,都是佛经的解说,没有一样是自己新创的;凡是密法都有密续部佛经的根据。“佛法”只有立教、宣传的教主佛陀才有资格说,因为佛法是断二障,证四身,获遍知的无漏大法,只有亲断二障,亲证无上果位成就的佛陀才有现量经验和说法的“四无碍”和“四无畏”智慧,别说无明覆盖的凡人,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创造佛法的资格。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那些所谓“自创”、“自悟”之法,都是魔入心窍,弄虚作假,乱法害人者的所为,一律不可信奉。若三宝正信弟子,信奉宣扬此类“人造佛法”,虚假佛法,就会违犯三皈戒律而毁坏善根。

  78、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凡是有点分辨头脑的人,从此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自吹自擂,不知羞耻的德行,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出此狂言者是否具佛德、通佛法。凡是有一点佛法常识的人都知道,凡是佛法,都是揭示万物终极法性的无碍智慧,万物现象虽有千差万别,但万物的共性、法性只有一种。佛法就是揭示这一种终极法性的。因此,佛法从本质上说也只有一种。佛经中说:“此法是一切过去佛所说,现在佛在说,将来佛都要说的如来大法。”“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佛虽然多如恒河沙数,但佛无大小之分,佛法无高低之分。分高低大小,争强好胜是世俗的无明心态。一切佛都是成佛资粮平等,证量法身平等,利众事业平等,故称“三平等”。佛法分八万四千和三乘显密,都是根据不同根器众生的心理素质所设置的智慧方便法门。犹如投药治病,药无好坏,只有对症与不对症之分别。佛法就是佛法,所谓“高于佛法的佛法”这种说法本身不合逻辑。若是佛说,就不能“高于佛法”,若“高于佛法”就超出了佛法的“概念”范围,就不是佛法。比如说颜色,只能说红色、黄色或杂色,不能说“高于红色的红色”,“颜色”的概念大于“红色”。但“颜色”不是“红色”,这是正常人所要具备的最起码的逻辑常识。连一个概念都无法表达清楚,无法摆脱逻辑矛盾的人,是否比佛陀更高明,不是一目了然吗?其次,佛陀思想的博大精深,佛陀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所占的崇高地位是以他的思想遗产和历史事实为依据的,东西方思想文化界共认的客观事实,现代科学的发展,从正反两方面对佛教思想的正确性提供了例证。著明的现代物理学家F·卡普拉说:“我们将会看到《华严经》这部古老的宗教经文与近代物理学的模型和理论之间有着最为惊人的相似之处。”(见F·卡普拉著《物理学之道》中文北京版P.89)在这本书中他还发出感叹说:“虽然人类和知识有了莫大的增强,但是两千年来并没有变得聪明多少。”与佛陀时隔两千多年的今天,仍有人在繁华的都市耗资亿万元,建造起他的一座座宏伟的金像,这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佛陀在世人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但佛陀思想的崇高地位,不是凭佛陀自己吹出来的,也不是一群狐朋狗党和无知愚民瞎捧出来的。佛陀是人类美德的典范。他非常谦虚,他把傲慢看作使人性变得丑陋的“五毒”之一,他从来没有过“超人一等”、“高人一头”的妄自尊大的言行,始终以一个低人一等的乞食者的身份,行乞度化,并对众弟子说:“众比丘,善知识,你们要像煅、切、磨试黄金以鉴别其真假那样对我的教言进行鉴别,不要因尊重我而盲目信从。”他还说:“我所行者为三世一切如来之道。”而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智慧见解“空前绝后”。佛陀思想的深得人心,流传久远,凭的就是佛陀真善美的德性和言行一致的作为,当今世界上想学佛的思想精神的人越来越多,但自不量力,妄自尊大,自吹超过了佛陀境界的,除个别利令智昏,丧心病狂者而外,凡理智健全,心理正常的人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口出如此狂言?!

  79、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所谓“学佛”就是指“学习佛法”,“学习佛陀为人处世的思想行为。”佛经包括佛陀演讲的教理和大菩萨解说的疏论两个部分。佛教经论是一切学人研究佛陀思想的根据,是佛门弟子学习佛法教义的教科书。不学佛便罢,倘若学佛,必须从拜师求法,学习佛教经论开始,因为修得智生于思得智,思得智生于闻得智,所谓闻得智,就是学习佛教经论所获得的智慧。若无三学三智,怎会入道、证道、修成法身真果呢?佛法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智慧的明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地区、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环境、任何民族都需要聪明智慧,都追求美好的愿望,因此就像阳光和雨露那样,佛教的理想和智慧受到普遍的欢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物理学领域粒子物理及量子力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佛教哲学的普遍真理。当今世界是上真是无奇不有,有些神汉巫婆,粉墨登场,冒充“佛陀”、“观音”,打着佛六的大旗,大放厥词,说什么“佛经是过地黄历”,只有她(他)们口中吐出的才是“字字甘露”,“句句法宝”,闻声便能解脱成佛。但打开她(他)们的所谓比佛法更高超的“开示录”、“演讲集”之类的东西一看,别说“精通佛理、高于佛理”,这些信口开河的“仙姑”、“大师”们就连佛学基本常识的脱盲水平都远未达到,在可笑之余也令人产生对其空虚无知的可怜。在现代科学的最高发展领域对佛陀的超前智慧奏出一曲曲美妙赞歌的同时,一些“文盲”和“法盲”层次的巫婆、神汉却做着“超越佛陀”的美梦,梦呓着“佛法的过时”。天底下哪有比这更可笑而又可悲的事呢!

  80、有人自称是正宗密法传人,但其法肪只有两三代人的传承,此传承可信吗?

  佛陀释迦尼出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最迟的年代也在距今2544年到2624年之间。佛陀在密宗中称金刚持,是一切密法的总源头,密法的传承或者直接由金刚持传,或者金刚持传给文殊等大菩萨,由诸大菩萨传给第一代修密弟子,在这种情况下,佛陀金刚持就是间接传承之源。佛祖释迦之王在世时,在其成佛的第二年,应香巴拉国王月贤王的请求,在印度南部的海岛上米堆塔下空中化现吉祥星宿坛城,地上化现法性悟自在坛城,举行以时轮为首的众多密法灌顶,并宣讲了时轮等续经。又在灵鹫山给众菩萨和声闻弟子演讲大、中、小《般若》。同一时期,佛陀应邀驾临印度西部乌杖焉,为国王恩札菩提为首的胜器弟子传授《密集本续》,赐灌成熟之顶。从此,乌杖焉的男男女女都修密法,乌杖焉变成了地上空行之国和众密法的发源地。又在须弥山顶,佛祖化现胜乐金刚,传《胜乐主续》。佛陀亲授的四续部经典中很大一部分续经传了下来,译成藏文,至今完整地保存着,并有代代相传,法脉未断的传承。由于佛陀在世时明传显法,暗传密法,严格要求密法弟子守持密戒,隐居岗底斯山等处进行密修,密修瑜珈师的足迹鲜为人知,直到龙树时代密法才逐步向外传播。因此,有密法出现于公元二、三世纪之说。就从公元二、三世纪密法外传算起,至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正宗的密法传承,从源头上师算起至今都有三四十代,四五十代传承,每部密法仪轨和传承录中,印度和藏地的传承师名单都有长长的一大串,传承历史源流,脉络清楚,有据可查。人的正常年龄只有七八十岁,最多只能活百岁,越百岁者极少有。所以,那些所谓活了“三五百岁”,“七八百岁”,甚至说数千岁者都是神话传说,其可信系数几乎是零。要知道佛祖释迦牟尼才活了八十一岁。难道他的法流的弟子就能活到三五百风,上千岁的?如果活不到至少五六百年,怎么会有两三代传承的密法呢?“正宗法脉”而只有两三代,三五代,甚至十代、八代传承自诩者,很难自圆其说也。

  81、有人搞“遥控灌顶”、“远距离传戒”,这种做法合法有效吗?

  这种做法纯属骗局。“灌顶”是设坛传戒、传授密修方法的一种形式,无论是授权灌顶或三密随许,都需要按续部的仪轨进行。灌顶分因位灌顶、道位灌顶、果位灌顶。因位灌顶主要是开坛授戒,培育成器的灌顶;道位灌顶贯穿全部修炼;果位灌顶是共不共成就的获得。按续部的规定,灌顶的上师和接受灌顶的弟子都需具备最基本条件。密法的灌顶和受僧戒一样,必须是具人身的上师亲自面授,化身和亡灵、佛菩萨现神传法灌顶之类一律视为无效。正规灌顶,都需要设坛城,坛城共分积沙、彩绘、身坛、定中化现坛城四种。对入密弟子举行灌顶只限于积沙、彩绘两种坛城,后两种坛城只限于自修和具特殊成就的上师对特殊弟子示现灌顶,对普通人无效。菩萨戒有具戒上师亲传和佛像前发心自受两种,密戒必须能过开坛灌顶受戒,僧戒和居士三皈五戒、八戒都必须在僧众和戒师面前受,密戒和僧戒必须由具戒体的上师、戒师亲传,没有任何变通的余地。这是自佛祖到现在佛教界统一遵循的法规,凡是入佛门受戒三戒、求灌顶者,无一例外地要按规定进行。戒律法规的制定权属于教主佛祖,其他任何人无权修订、改变。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无信仰,不懂佛法教规,品行恶劣的人,打着佛教旗号,进行招摇撞骗,传假法,搞假灌顶,搞什么“遥控灌顶”、“远距离传戒”、“密法函授”之类的名堂,纯属欺骗无知群众、诈骗钱财的违法行为,人人需要提高警惕,免得受骗上当。

  82、密法可以函授吗?

  搞所谓的“密法函授”之类名堂,纯属诈骗行为,绝不能上当。

  在学习密法方面搞清两个问题:

  一、得到密法法本、教课书,不等于得到密法。密法必须要有上师传承。

  二、密法仅仅有人传授还不行,传授的密法要有传承的法脉。若不具备这两条,不但学密不会出成就,往往还会产生可怕的反作用。密法经书总分两类,一类是密教教理书,一类是修证仪轨书。前者属于理法,后者属于行法。行法中只讲修行仪轨,不讲教理;理法中只讲教理,不讲实践之法。而且教理中也加了许多特殊术语,了义不了义,撤散、隐藏等多种保密措施,若无通人指点,犹若观看天书,这是光靠书本得不到密法的第一个原因。其次,注重法脉法流的传承,法脉如人体的血脉,法流如河流、电流。法无传承犹如僵尸无血脉,电线无电流,干河无水,哪有活力?哪有实效?所谓“密法可以不灌顶”,“可以无传承”,“可以自修”甚至“可以函授”之类的说法,都是违背教理的外行骗子的说法,看看《密宗道次》等经典,便知此类“新创”不可信的道理。

  83、有人自称“亲自得到过佛菩萨的传法灌顶”,这话可信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个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

  从佛教历史上看,有很多佛菩萨现身的记载,也有个别现身开示密法、解答问题的记载。但这是修炼到较高层次的一种特殊经验,绝不是五毒未除、净慧未生的凡夫俗子的境界。达到佛菩萨、本尊亲自授记,亲见佛菩萨慧身的修法士,在慈悲品德,智慧行为诸多方面都有不同凡俗的证悟征兆。在这种修证综合条件已具备的情况下,方可相信其亲见慧身的特殊感受。但真正达到亲见慧身菩萨本尊成就者,绝不会宣扬这类感受,真成就师的此类特殊感受,一般都在身后知情弟子撰写的密传中才能看到,在世时不泄露。另一种情况,就是修炼人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幻觉。这种幻觉,真假难辨,很不可靠,生出真慧眼的层次上才能分辨真假佛魔,在此以前分辨不了,见佛菩萨是凶是吉也很难确定。但即使是真正见到慧身佛菩萨,受过佛法灌顶,也不能作为有效的法脉传承的根据,只能看作修证者自己的感受。所以,藏传佛教正宗教派,对神灵现身传授之法不作正法对待,所传之法必须要有真人上师的传承和经典根据。

  现今社会上流传的所谓“佛菩萨亲传之法”,所谓“亲游佛国、亲闻佛语”之类,从那些所谓“亲见佛菩萨、亲闻佛语”的人的品德,智慧素质,欲望就可以断定全是造假技术并不高明的人伪造的欺骗群众的谎言。佛菩萨怎么会对贪得发疯,妄言欺众,无信仰而继续造恶堕业者现身说法呢?不可忘记“观其行而信其言”这句金玉良言。

  84、佛教修证成就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佛教修证成就从总的方面讲,就是戒、定、慧的修证成就。“戒”的修证成就是,戒恶行善的行为。戒恶就是戒除自己污染清净心性的贪心、嗔恨心、无明心、骄慢心、怀疑心、不相信善恶报应之类邪见等恶行恶习气;行善就是以慈悲心、利众心为基础的无私无我的利众善行。“定”的修证成就是心情平静,排除散乱思想不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干扰驱动,应用自如。“慧”的修证成就是,获得无分别的直觉自然功用,智慧如日当空,光明普照。佛教修心成就主要看戒、定、慧的修证成就。普通的学佛弟子学佛有无成就,就看思想行为符合不符合戒恶行善的原则,能不能在利害得失面前表现出超然解脱的姿态,能不能做到诚实和言行一致等等。至于五眼、六通之类,只是定慧的一种境界标志,不是学佛追求的目标。若无菩提心,神通再大也进入不了菩萨乘之门。若无菩提心,神通再大也进入不了菩萨乘之门。若无真诚皈依信念,虽有神通,也无法超越世间有限神通的范围,改变不了下堕恶道的命运。神通犹如泥像镀金,只是表面的富丽堂皇;菩提心如纯金,做成任何形状,都不失去黄金的价值。

  85、神通是不是修炼成就的标志?

  神通有先天性的和修炼所得的两种,前者如生来就有的儿单的特异功能和许多动物的本能性的特异感觉功能之类;后者如修炼禅定瑜珈产生的五眼、六通之类。神通佛教有,而且瑜珈外道,如印度教,道教,气功也有。不但佛菩萨和佛门禅定修士、密宗成就师有,而且恶魔外道、歪门邪道之士也有。因此,一般世间神通是人和动物共有、佛魔正邪共有的现象,只有超越世间的神通,才是佛门独有的神通。高级神通都是修炼禅定的结果,是连续多少世修炼的结果。对佛门来讲,神通只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手段,不是追求目标,而且一般的神通也证明不了具神通者的证悟层次和德性层次,正如阿底峡尊者说的那样:“若无菩提心,不修福德资粮,只修神通,避免不了堕地狱、转畜牲道的恶运。”佛门戒律,严禁宣扬神通,更不允许把神通当作捞取金钱名利的资本和宣扬自己、滋张骄傲虚妄心的手段。如果把神通用在上述这些不正当的方面,就会遭到下堕地狱,转生畜牲道的报应。当今世上,无论是真神通,假神通,很多都是用在哗众取宠,捞取金钱名利的不正当行为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多一份神通,就多造一份恶业,有神通有什么好处呢?

  86、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佛教学问。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是无所不知,佛教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的顺缘。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精进学习。不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因此,佛教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观点,不可轻信。但佛教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不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佛教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行。因此,佛教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因此,“善知识”这个佛教中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

  成就指的是学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佛教的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珈型两种类型,瑜珈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师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法的条件。

  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划等号。

  87、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

  学佛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佛教有信仰的人,从信仰的角度学习佛法,一种是研究知识学问的人,从了解学问知识角度学习佛法。有信仰的人通过深入学习佛理,可以克服盲目的信仰,树立起理性的信仰。从研究学问知识角度学习佛法的人,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在学习佛法之前受过反佛思想教育,思想上已形成顽固的偏见,不能客观地对待佛教,这类人根本无法获得佛教正见,无法精通佛理;一种是虽然受过各种邪说的影响,但智商很高,有分辨能力,有受邪说的影响,一进入佛学之门就会认识到佛教哲学的合理性,自然而然皈信佛法,这类人能正确客观地对待佛教,能掌握佛理的奥妙;还有一种既无信仰,也无理性思维的辨别能力,学点佛教知识,只是为了装潢自己的门面,读书不求甚解,只能记几条佛教术语。当今世上这类人冒充佛教专家学者的最多,但实际上这类人连佛教常识的考分都很难及格,更谈不到精通。总之,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只凭读书无法达到真正精通,作为重实践的学问,佛学更是这样。

  88、佛教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恶思想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把佛教的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混为一谈是十分错误的。厌世思想或叫遁世思想都是悲观厌世,逃离现实的一种避世思想,其根源是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自己缺乏处世的勇气和责任感。这种厌世避世思想缺乏度众悲智的小乘人有之,教外隐士之类有之,生活处于逆境中的人也有之,但这和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不同。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建立在对虚幻假象掩盖下的无常苦空世界本质的觉悟和对常乐我净彼岸的追求的理想基础上的,大乘的出世思想原则是悲不弃世,智不堕世,就是说,要认识世界的无常苦空、虚幻不实的本质而放弃一切贪恋之心,但需要有济世度众的大慈大悲心,不能放弃苦海众生,自求彼岸的涅槃寂静(堕入寂灭)。虽然破除了粗细两种转世因缘,对虚幻的世界没有丝毫贪恋之心,但为度化苦海众生,需要处在世上,与众生同甘共苦,承受众生苦难,直到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在处世期间,由于慧心常明,不会堕落为贪嗔痴诸惑的奴役,如像莲藕,虽在泥中,却能保持洁白如玉的品质,即生在泥中而不染。大乘出世思想的本质是消除无明贪恋之心,并不是厌恶和逃避现实,自求净乐。身处五欲之中而以智慧常保清醒,不贪恋荣华富贵,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出世思想。在成佛之前需要无数世的双资粮成熟期,在这期间脱离不了粗细两种生死,想出世实际上出不去,仍须处在世上,既然避免不了转世,就要积极创造转世殊胜人身的福德因缘。在诸福德资粮中发利众菩提心,行利众诸善,戒自身诸恶行是最主要的。因此,悲观厌世,放弃利众善行,自己单独寻求离世寂灭常乐是违背大乘教义的。

  89、认识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和“见性开悟”有什么不同?

  从理论上认识缘起性空的道理是理性上的分别作用,“见性开悟”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经验。前者是世俗智达到的境界,后者是自生圣智的境界。理性分别作用是抽象的思维,如分别到思维认识“蜂蜜”,只是概念性的抽象的认识,无法真实体验蜂蜜的滋味,也得不到真实的蜂蜜,在没有蜂蜜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蜂蜜,在这种情况下,“蜂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或称直感经验是没有思维活动,也没有任何名称概念,犹如口尝蜂蜜,亲自体验到蜂蜜的滋味,无论知道不知道“蜂蜜”的名称和蜂蜜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尝到蜂蜜的滋味都是一样的,这种体验又是具体的感受,并非语言概念所表达的抽象的共相。世人对蜂蜜这种具体的实物来说,即可以用抽象思维来认识,也可以具体地感受,亲口尝到蜂蜜的滋味。但对于心性、物性之类的法性本质,世俗智慧只能达到概念性的理解和想象的接近,所以世间道的最高位,对空性的认识仍然无法超越概念性的认识。只有见道中出世第一智,即圣智才能达到直觉现观,对空性的直觉现观,称作开悟见性。从世俗分别智境,达到无分别现观圣智境界是一种智能类型的转变,绝非一般的认识程度上的差别。这是一个佛教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语言表达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的很大难题。所以被称为非思议、非言说境。据当代物理学家说,量子、粒子研究领域,就碰到用理性思维无法想象,用语言无法精确表达的近似佛教所说的非思议境界。

  90、靠书本能不能学到佛法,修出成就?

  佛陀的思想言教都以经典书本的形式留传保存了下来,所以学佛不能离开经典理论学习。一切轻视经典理论学习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错就错在忽视了闻、思、修三种智慧之间的因果必然关系。闻、思、修三智的因果关系是修得智生自思得智,思得智生自闻得智,无其前因便无后果。“闻”就是求学经典理论,但佛教研究学者传承,修有规范,“传承”指师传,只靠书本自学,无法得到理论和修正经验融为一体的法脉传承。佛教经典种类繁多,文词歧义甚多,且经文分了义、不了义、显义、密义等,不能直接从字面了解经义,这又是靠书本自学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题。有些显宗经典,凭借历代大善知识的疏解之文,还可以阅读,但密宗续经,若不掌握打开密义的特殊“钥匙”,只凭经文的字面意思,虽然具大智者也难掌握之义。更何况,修密法必须要有师传法脉和符合续部规定的灌顶受戒,绝不能轻信教外之人的所谓“密法不需要灌顶,可以自修”这类的胡言乱语。古今中外,许多世俗学问尚讲师承、流派,以博大精深而著称的佛教经学、密学怎能不讲传承呢?禅家轻视所谓“文字般若”,是其一大错误,但今世有些人又把文字般若视为真般若,以为靠阅读经文就可以证道,这是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的错误。排除上述两个极端,寻找一条中间的道路,才是正道。显宗菩提道观寻师求学为入道之门,密宗视重师道为成就之源,具慧眼者从这个问题上,就可以对经学密学传承的重要性得到认识。

  91、佛教利乐众生,除了行善教化而外,有没有别的办法?

  佛教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众生。佛教认为众生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无明愚暗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教化,点燃众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灯。由于众生心态各异,根器不同,为了适应一切众生的心态、根器,在开发真智,消除无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设置了种种方便之教。所谓方便,就是不拘一格,以症下药,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净土、实教、权教、渐门、顿门、在家、出家、修德、修慧、世法与出世之法,以佛教的形式和非佛教形式,离欲修行之法和不离欲修行之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恶之法,修世间快乐之法和修出世成佛之法,等等。一切利众和度众之法,不拘一格,都是佛教的方便之法。佛教的这种适应一切众生心态、根器的大方便,包含着佛陀的无滞无碍,深明圆通的大智慧。拘泥于一经一说之人,怎知佛门是无限大方便。外行所谓“佛经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就是不懂佛门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误解,佛教度化的对象如果只限于一种心态,那么,对机之法也只需要一种,其余诸法与此一法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无量众生有无量心态,每个众生各得其所,有什么矛盾呢?

  92、在高科技社会佛教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所谓“和平”是指人类的和平生活,人类的和平生活,要靠人类自己维护。和平的反面是暴力和战争,暴力和战争的根源是人类的自私贪欲和嗔恨,若不彻底改变人类的这种自私贪嗔本性,暴力和战争的消除,只是一种善良人们的愿望,很难实现。“发展”总的来说,指人类社会的综合条件,即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但西方世界的精神和物质分离的哲学思想误导下产生的纯物质主义的自然科学,虽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增强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创造杀伤性武器等方面产生了后果严重的副作用。现代科技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产生了物质富裕,精神贫乏,犯罪和暴力活动日趋严重的不良后果,近几十年来有许多社会学家和自然学家已开始认识到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副面影响,西方知识社会对经济、科技比较落后,但精神文明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哲学开始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和现代物理亚元子领域、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研究,证明了古老的佛教哲学观点的正确性。佛教的非暴力思想,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爱护动物,视众生为父母兄弟的慈悲心和利众奉献精神才是幸福之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共鸣。人们对佛教的养生益智,开发智慧潜能,调解心理失衡,消除精神疲劳,摆脱内心烦恼,提高精神品质,优化心灵状态等许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藏传佛教在西方各国遍地开花是佛教在科技社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证明,有人对佛教在现代科技社会得到发展感到不解是受了宗教邪说的影响造成的。佛教在西方世界为什么倍受欢迎呢?道理非常简单,口渴的人们需要水喝。如此而已。

  93、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众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如来的出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阅读佛教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佛中学习佛的慈悲心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在家的人修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至于念佛、坐禅,不需要仿照什么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便原则,可以不拘任何形式,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都属于外表形式问题,不必一律强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法为准则。

  94、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佛教是社会科学,是人学,是人生哲学,是生活哲学。佛教的主要对象是人,是人的精神属性,而自然科学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界,是物质。

  二、自然科学所关注、所研究的是有形的物质,采取的是实验的研究方法。在佛教的研究对象中有物质和非物质的两种,对物质方面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但也不排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佛教的天文学,物质结构论,万物无常规,因果观,相对论等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提供了实验证明,特别是在原子世界量子场研究中佛教的哲学观点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在精神世界的研究方面,佛教与哲学有许多经验两种方法,与自然科学没有可比性。从涵括的范围讲,佛教是包罗万象的学问:大至宇宙无量世界,小至基本粒子结构,从有形的现象世界到无形的理念世界,从数字、天文、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命学等自然科学,到文学、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学学等社会科学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因此,自然科学被包括在佛教之内,佛教中的自然科学部分,也可以包括在自然科学的范畴之内。佛教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是:把物质和精神,即五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物质和精神截然分开,要么否定物质,肯定绝对精神,要么肯定物质第一,否定精神的主体作用。中观哲, , , 学是一种最客观的哲学,它把物质和精神看作是对立的统一体,小至人体,大至宇宙都是互为前提,互相关联的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体,是众缘和合之存在。物质和精神截然分离是观点,不但从社会科学的观点看是错误的,就从自然科学量子场和粒子物理的研究证明也是不符合客观存在的。

  95、有人说:“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东西。”这话的道理吗?

  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宗教是不是唯心主义的问题,一个是唯心主义是不是错误的世界观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宗教”一词包括的内涵极广,是包括信仰在内的观念形态和人类文化现象,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和不受宗教影响的民族文化。人类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探本寻源,也和宗教有着直接关系。“宗教是艺术之源”,“宗教是哲学之母”,这两句话是学术界共认的学术结论。对这样一种内涵十分广阔的人类观念文化,扣上一顶简单的,只适应于哲学分类的名词——唯心主义的帽子,不但是一种简单粗浅的作风,也是一个无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学性概括。凡思想方法严谨的学者对这类十分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会做出简单轻率的评判。对其他宗教是不是唯心主义,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姑且不论。就拿佛教来说,内容包罗万象,有的问题可以用哲学思想来衡量,有的问题不能用哲学思想衡量,如佛教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怎能有唯心、唯物的尺度来衡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来衡量其优劣。我记得马恩的著作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说仅仅适用于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时候,不能乱套、乱用。就佛教的哲学思想而论,就有毗婆论、经部、唯识、中观四个不同的派别。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标志,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主张来衡量,除了持“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观点的法相唯识宗一派可以划入唯心论范畴以外,其余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宗都无法划入唯心论范畴,因为这三派都承认独立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并认为心因境生,无境心不生的观点。“境”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心”指主观意识。中观论将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视为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对立,互为依存,有则俱有,空则俱空的对立统一体。按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衡量,毗婆沙和经部属于唯物主义,中观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怎能把佛教简单地划入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呢?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应该是,佛教哲学中既有唯心论成分,也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一口断定是“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究竟唯心主义是不是全是错误的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凡是一种哲学思想都有通过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必是错误的;在宏观世界中看来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领域也许会变成彻底的错误。如经典物理万有引力理论,在原子以上宏观物质领域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纪以来由于亚原子领域以及量子场的发现,却遭到推翻。物质的实在性原则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产生了怀疑(详见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在四维空间时空连续体的理论中三维物体已成了相对的存在。

  在美学领域,唯心论的观点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贝克莱、休谟、托马斯、叔本华、尼采、胡塞尔、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柏格森、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许多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和优秀的学者,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统统倒向唯心主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不懂科学,还是精神不正常呢?我觉得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对他们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在多样化的世界和多极化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一定道理,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是不存在的。

  96、有人说:“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这话有道理吗?

  大乘佛教讲“空”,但“空”的含义是什么,不但教外之人不了解,教中一般人也只能从字面上粗浅地理解,难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甚至,连那智商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的究竟意义。因此,很多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的人,甚至许多学术界的人士,都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不足为奇。正因为“空”的意义深奥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而反造恶堕之业。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

  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能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认识到的事物,称做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作理谛或胜义谛。事物的现象或现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标准,全部承认其有,事俗谛如三界六道,器世界和六道众生,苦集灭道,生死轮回,业力受生,因果报应,世间法与出世法等等。不能说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内,在世俗谛中无法否定它的实际存在。若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家最反对的。事物的“自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称谓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树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为有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相互混淆,才名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对这类“物自性”,佛教从来不否定,那么“空”是指什么呢?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特殊自性”是指一种依赖任何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实际情况是,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这“自性”不就是“空”吗?——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不是空有的对立,而是“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的空有统一境界,这是思辨智慧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性空的难悟也正在这里。总之,“缘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

  97、有人说佛教是“无神论”,但佛教中有众多神佛,对此问题如何解释?

  “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所谓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或“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大梵天、湿婆、上帝之类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毁和人类苦乐命运的神。佛教不承认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和创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张业力创业,因此,佛教的基本精神属于无神论,“业”指行为活动,指人类的各种活动。但“业”是有意识的活动,即意识支配下的活动。众生共同的环境器世界是共同的业力形成的,个体的五蕴之身是各自的业力形成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环境和生命均属业力的造化,故说“三界唯识”。“三界唯识”的“识”是指众生的“意识”,因为造业离不开意识,所以,只说业的主体意识,不说业力——这是中观家对“三界唯识”这句话的解说,唯识宗对“三界唯识”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若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就会滑向外道的“神我观”和“绝对精神”的错误的深渊。

  佛教中有无数的佛菩萨和诸佛菩萨化身,也有众多欲界、色界、天人、阿修罗、无色界天、饿鬼道众生、药叉、世间众神、幽灵等等。有的可见,有的肉眼不可见。这类生灵构成了非人类的隐形生灵世界,其中除佛菩萨的化身外,都是众生。有的人不承认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们这种看法正确的话,非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宇宙线、电磁场、引力线、只有头发丝的亿万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维以上的空间等,都要统统否定,这岂不可笑?

  98、有人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这话有道理吗?

  这种说法不是全对,也不是全错。

  如果把“宗教”理解为纯粹的信仰组织,或者信仰文化,就不能包括佛教的内容,因此,可以说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宗教。汉语“宗教”一词,从佛教的“教门”和“宗门”而来。佛教称“圣教”,从“佛教”的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思想教育体系,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信仰”二字概括不了它的性质和全部内容。如果从纯思辨哲学的角度看,佛教不全是哲学。但说“佛教不是哲学”也不对,因为佛教教理是建立在高度思辨哲学基础上的,与思辨哲学无法分开,但佛教思辨哲学是从世俗智的角度解释事理二谛的一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把思辨中认识到的东西,变成直觉经验。思辨只起到认识真理的媒介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讲,佛学不全是哲学,哲学只是佛教的一种认识工具。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佛教是宗教,但又和一般的宗教不同,佛教中有高度思辨的哲学,但佛教不全是思辨哲学。

  99、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把死亡看作解脱苦难的机会和进入天堂的机会而盲目乐观,或采取愚蠢的自杀行动。“死”是人的生命结束,离别家庭亲人,放弃一生所有东西的可怕的遭遇,没有一个人不怕死亡。说不怕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佛祖教导人们认识生、老、病、死苦,立志摆脱生死轮回,积极战胜死魔。在未能摆脱生死,因业力取得人身时,要懂得得到人身不易,生命短促无常,要懂得珍惜人生,以人生无常为动力,积极向上,多做利已利人之事,勿做损人利已的缺德事,临终时没有恶业的沉重包袱,没有内疚,轻松愉快,顺其自然地闭上眼睛,这是一般人的死法。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恶行善,诵经念咒,消掉业障,临终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积德,修习禅定胜观,死时入定坐化,化骨出现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习梦瑜珈,死亡中阴瑜珈等,将死亡和证道相结合,生前死后,出现异乎寻常的各种奇异征兆,以示成就。这只是粗略的分类,细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类。总的修行人死亡,没有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和表现,可以得到善终善逝。而且,苦乐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就可以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100、生命转世之说,如何证明?

  生命转世、无始无终的观点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也是佛学的思想基础。若转世的观点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础就会产生动摇。因此,对生命转世的问题,要从逻辑推理和现实证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现介绍《因明逻辑》论证生命转世的方法。

  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质因,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缘是“因”,事物本身是“果”。事物从本质上分两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物质实体都是物质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质众缘和合体,精神意识是以极短的时分为单位的生灭连续不断的“意识的续流”,如河流、电流,前一刹那的意识是后一刹那意识的同质因,后一刹那意识是前一杀那意识的同质果。刹那意识,前后相续,因果接连不断,便形成了生命意识之流。瓜种生不出豌豆,石头变不成花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事物无因不生,异因也不生。人的意识,也是无因不生,非同质的异因物质也无法生出意识。意识和物质,虽然相依,却非同质。意识中生不出物质,物质中也生不出意识,因果同质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从因果必然同质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识的前因必然是意识而不是物质。既然人的意识的前因是同质的意识,人在母胎中形成时的第一刹那的意识的前因是从何而来呢?作为人的有形的物质肉体,其同质的物质因,来自父母的精血,与肉体相连而性质完全不同的意识,不会没有同质先前因,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后一刹那意识,还会有什么呢?

  二、续流先前因。意识不是物质分子集合体,而是先后相续不断的续流——意识流。既然意识是续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灭亡,而是一种与时间相同的无始无终的生灭连续过程,既然是前后相续的过程,怎么会没有先前之流和后续之流,只有现时之流呢?以现实的意识为例也能证明意识先后相续的道理。如识别作用和回忆都离不开先前意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先后意识连续不断的证明。意识续流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总体意识续流的一个时段,现时生命,从生到死,这一时段也是生命自身总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时段,并非全过程。

  三、习性规则。生命活动中的每一种重复的实践,会变成习性。这种习性,也称本能。牛犊和象仔刚生下几分钟就会寻找母乳吃奶,人和动物的异性相求,也不需要谁来教。这都叫作本能。这种本能习性,若无先前的实践活动,怎么会形成呢?机器人为什么没有本能?本能习性是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幼儿和初生动物身上现出的本能习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实践活动。若有先前的实践活动,初生生命的先前实践活动,不在前世,又怎么可能在今世呢?

  四、前世回忆。“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的事件的回忆。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不会有回忆。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回忆起前世的儿童,有许多根据回忆认定前世住址、家庭、亲人的国内外事例,古今中外的传说记载,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认定中回忆,也无法断然否定许多儿童凭回忆认定前世的实例。通过逻辑推理和现实事例,完全可以证明生命转世理论的正确性,能证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样可以证明,生命定有后世。

  101、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天堂”和“地狱”之说,佛教中有两种说法。小乘佛教主地域说,大乘有“地狱”说,也有“心态”说。地域说认为,大地底下有地狱,须弥山有四天王天,须弥顶峰有三十三天,虚空中有四重欲界天和十八重色界和四重无色界,整个虚空中充满群星和悬浮的微尘似的无量世界。地狱非一处,天国也非一个,因众生的业缘,各得其所。大乘“心态说”认为,六道众未必是异地、异体。苦乐是思想意识的感受,六道虽同体而感受各异,同是人,因业力感受的差别,可以有六种心态,心中有乐无苦者为天,苦乐参半者为人,有苦无乐者为地狱生命,贪得无厌、处于饥饿状态者为饿鬼,心甘情愿情暴燥、好斗、好战者为阿修罗,智力低下者为畜牲。认为“天堂、地狱是虚构”的人,只是承认眼前事实的一种顺世派观点的拥护者,对这类人可以讲“心态说”。对持万物性空观的大乘佛教来说,承认天堂地狱的存在也是一种顺世权宜之说,在没有任何实有的情况下,虚设有何不可呢?有益的“虚设”比有害的“虚无”观,也许更高明。

  102、真实存在都能看到,看不到的东西,怎能证明是存在的呢?

  真实存在用“看到”和“看不到”进行衡量是没有理性知识的一种粗浅的看法。如果根据这种观点,除了有形有色的物质以外,其余存在就该一律否定。以“看到”与“看不到”论存在与否,像抽象的规律、共性、思想观念、人的意识等属于精神范畴的存在,没有一样能看得到,从物质的角度讲,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太阳七种光、宇宙射线等看不到,电磁场、量子场、粒子世界肉眼看不到,时空相隔的存在,如过去和未来世的事物,远距离的事物和隐蔽事物都看不到,四度以上高维空间也无法看到,但谁也无法否认以上事物的存在。然以佛法而论,存在分世俗智感知对象的存在和非世俗智感知对象的存在,有有形事物的存在和无形事物的存在,有物质的存在和精神意识的存在,有感觉经验的存在和非感觉经验的理性认识领域的存在。因此,不能把看得到和看不到当作存在与否的标准。《因明释量论》中说“未见未必不存在”,就是针对上述这种观点说的。

  103、“命由心造”这句话符合佛教的观点吗?

  这句话不完全符合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人的身世命运是自己的业力形成的。“业”指身言意的行为动作,人的行为动作受思想意识的支配,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意识即“心”在造业上起主导作用。但“心”在造业过程中起动机的作用,在身业和言业上,若只有思想动机,没有身言实际行动,就构不成造业行为,如有杀人心和行淫心,不等于杀人、行淫,也构不成比丘的毁堕犯戒行为。“业”是“惑”与“行”结合形成的,虽有感(思想意识),若无行(实际行动)造不了业。如未破除思惑的登地菩萨,虽有思惑,但有真智护持,不产生造业的行为,故不会形成业力转世和堕落。“命由心造”,若只从字面含义理解,还会造成“心能改变现时命运”的误解,实际上光靠心想是改变不了命运的。若靠心的想象意念能改变命运的话,处在饥寒中的人,心想得到衣食就该得到衣食,穷人心想金钱就该得到金钱,这真能办得到吗?所以“命由心造”这句话,若无合理解释,就会变成空想主义的同义词。

  104、有人说:“一真法界,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无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动。”这话对吗?

  这种说法,与理不通。“一真法界”一词,指的是万物的“法性”。万物的“法性”,若不与万物同在(万物俱),怎么能称作万物的“法性”呢?具体地讲,“法性”是指“共性”。一切法具有的共性,每一法都该具有,若一法不具其共性,就不成其为一切法的“共性”。这一切法的“共性”,在佛教中被称作“法性”。“法性”是终极真理,无生无灭,遍及众生万物。“如如不动”是法性不变之义。“遍及一切”成为万物的法性,从具体的事物讲,人有人的法性,瓶有瓶的法性。若人无人的法性,就不能成为人,若瓶无瓶的法性,就不能成为瓶。“生灭无常”是具体存在的属性,不是抽象存在属性。人有生死指的是个体的“人”,具体的“人”。人的法性指的是一切人类,共性的人,抽象的人。作为共性的人,抽象的人,是一总体的抽象的存在,不生也不灭。又如瓶中的虚空,与瓶俱在,依瓶而有,瓶破,瓶中的虚空也不存在。法与法性的情况也同瓶与瓶的虚空一样,法与法性,相依并存,不一不异。“不一”是说,法与法性不是一个东西,法是现实实有,法性是本空。空有性质怎么会一样呢?“不异”是说,法与法性并非异体,法不离法性,法性不离法。如“色”是法,“色空”是色的法性。故“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如法性的存在,只是与事物现象对立的存在,并非实有存在,故“空也空”。在大乘佛教中,“法界”无一例外都指“空性”,从究竟义上讲是“法性本空”。把“真如法界”看作与“万物”相离,相异的存在,是非常错误的,几乎可以说是对法性空理一窍不通的表现。

  105、“僧人”与三宝中的“僧宝”是一回事吗?

  并非一回事。

  一、佛、法、僧的“僧”指四个比丘以上的僧团,至少要有四个比丘。

  二、“僧”和“僧人”不一样,“僧”指集体,“僧人”指个体。在僧人中,又分“圣僧”和“凡僧”两类。“圣僧”指见道以上的僧人,“凡僧”指从入道到加行道位的僧人。还有戒性纯真的真僧和戒性有瑕的相僧之别。作为供养、求戒、求法对象的僧人,凡是僧团和具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都是僧,都可以,但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是指见道以上的圣僧。见道以下僧人,无资格称“僧宝”。这个概念不能混淆。

  106、“万法唯心”这种观点能说得通吗?

  “三界唯心”是佛陀在《八椤伽经》中说的一句话。但对这句佛语的解释上中观论师和唯识论师有很大的分歧。中观家认为这句佛语是权变之说“不了义”,唯识家认为是究竟“了义”。

  中观家为什么认为这句佛语是不了义呢?因为按了义角度解释,就要犯否定客观外境存在,堕入外道数论派“神我”说的邪见,但佛是遍知者,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佛说这句话是针对外道造物主创世说的一种权变之说。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界并非神造,而是心造。”“心造”就是“业造”,因为无心不会有业,业是虚妄意识操纵下的善恶和中性行为。唯识家认为,“三界唯心”这句话是究竟了义,并非权宜之说不了义。以佛陀的这句话为根据,建立了“境空识有”的唯识观。对“三界唯识”这句佛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此话,认为这句话是“业创世”说的同义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器世界和众生都是众生共同和各自的业力形成的,业是无明心支配下的行为,从业的发生根源上说主体是心,故说“三界唯心”。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解释,并不排除与意识相对的客观存在。另一种是从存在本质的角度上解释此语,认为“三界”的本质是观念性的存在,没有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前一种解释出于中观派,后一种解释出于唯识派。但对观念性存在中的“观念”,究竟是指集体观念还是个体观念呢?从经典唯识派的意向来看,是指众生的个体观念。例如在《菩提心疏》中说:“虽然是一物,各见所不同,甲见为美色,乙见却相反。”对同一事物,美丑各见不同的事实,是唯识派否定客观存在的主要论据,众生各见不同,也说明了唯识的“识”,指的是众生个体的识,个体的观念,并非集体的“共识”和“共同观念”。若承认众生“共识”和“共同观念”,就不可能产生对同一对象美丑所见各不相同的情况,若众生有“共识”,对同一事物,大家所见相同,也就无法否定客观存在,因而,唯识说也就难以成立。但从承认客观存在的中观派看来,没有个体意识为基础的所谓“集体意识”,“共同意识”是不存在的,把一切存在说成个体意识的反映和个体观念性存在也是与理相悖。不妨举个例子,例如说外境客观存在,仅仅是一个个体人的意识外观,或者观念性存在的话,那么,某甲未出生前和某甲死后,某甲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山河国土等是否存在呢?若存在,怎能说是某甲的“意识外观”或者某甲的观念性存在呢?如果说不存在,就等于说某甲死亡的同时,整个世界也毁灭了。这符合事实吗?难道某甲未出生之前,某甲的父母亲也不存在吗?如果说,众生的意识是同一个意识,某甲、某乙个体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共同”观念世界的存在的话,也避免不了更大的违背事实的过错。假若众生是“同一个意识”的话,一人快乐,就该大家感到快乐,一人觉悟成佛,就该一切众生同时成佛,一人有杀人之心,众生都有了杀人之心。这符合实际情况吗?现在有些讲唯识的人说什么“三界充满了我们的心”,“除了我们的心,什么也不存在”。这种说法离经典唯识论的观点更远,和外道数论派的“神我观”走到了一起。我们称这种唯识观为“庸俗的唯心主义”。因为,经典唯识论在唯识观的解说上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思辨理论,有它解释得通的理由,但现在的庸俗唯心论就连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与经典唯识论不可同日而语。

  107、佛教中有占卜预测之术吗?

  佛教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宝库,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占卜预测是古代人类历史文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甲骨文和敦煌古藏文书简中发现了大量的占卜卦象记载和占卜方术。在藏传佛教中流传下来占卜术的书籍资料也很多,如甲骨卜、绳卜、线卜、骰子卜、飞禽走兽鸣声卜、数算、星算、命相“黑算”、地理风水观测、附体预测、历算等,种类名目甚多。正规的佛法中不提倡搞占卜之类的活动,但佛教对利乐众生的方便之法,随顺世俗,并不坚决反对。所以,各民族的佛教文化中有了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物色。但佛教对世俗文化统统视为“外学”,与“内学”佛学有主次之分。

  108、有人说:“细菌是下等植物”。这话对吗?

  有情识的生物和无情识的植物在佛教中有严格的区别。佛经中说:“人的肉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这“微虫”指的就是“细菌”。僧律中规定僧人食用的水,要经过纱布过滤,就是为了防止伤害水中微生物细菌。从现在克隆技术的成功来看,“人的从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的佛语,应有新的解释。人体中的“八万四千微虫”,不单指人体内的“细菌”,也应包括“精虫”和人体“细胞”,因为佛经中的“因陀罗网”能预言亚原子领域的物质结构,“微生物房舍人体论”,同样可以看作是人体生物结构深部秘密的洞察预见。

  109、植物有生命,也有灵感吗?

  植物能生长,有生灭过程,与含识生命在表面上有某些相似点,但本质上完全不同。众生有意识,所以称“有情”,称“含识生命”,植物没有意识,不属于有情类。把花草树木归入有情类,宣扬花草树木有灵识,是典型的外道观点,佛教从来不承认这种观点。在《因明释量论》中对把植物视为有情类的邪教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驳。植物若有情识,植物就该轮回转世,植物应有迷悟,因为“转世”和“迷悟”是有情众生的基本特征。主张植物有灵识的人,若能提供植物轮回转世,在迷在悟的有力论证,佛教界当改变以往的观点,若提不出有力的证据,仅凭神话、迷信和信口开河说“植物有灵”,是站不住脚的,对这类说法只能看作无稽之谈。

  110、有的法师说:“杀蚊虫不算杀生。”这话符合佛法吗?

  蚊蝇蛐虫蚂蚁,均属含识类微细生命,既然是含识类,杀害就犯杀生之罪,怎能以其微小而排除在含识之外?佛律杀生之罪分轻重,杀智性高,爱生意识强,死的痛苦重,体格大的有情罪过大,智性和爱生意识弱,死的痛苦小,体格小的罪过小。由于人的智性最高,爱生意识强烈,死的恐惧和痛苦深重,体格大,而且人身极难得,所以杀人罪最重,其次是牛马大象和大型的兽类、鱼类,再次是小动物、鸟类、鱼虾类,又次一等是蚊蝇、蛐虫、蚂蚁和微生物类。从人到微细生物,按智性和体格大小,分杀生的罪过轻重。杀牛羊的罪和杀蚊蝇之罪,虽罪有轻重,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因此,绝不能以罪小而忽略,更不能视为无罪。佛家律制,比丘出门行乞须持锡杖,锡杖的造形象征法理,杖头系十二个铁环,象征十二分教。持锡杖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走时响环琮作响,以响声驱散脚下的虫蚁,使其免遭踩踏;春夏秋冬,僧房点灯照明,规定要罩纱罩;饮生水,要经过袋过滤,这都是为了防止蚊蝇、蛐虫受害。虽然这些是小事,但从这类小事上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平等慈悲性。

  111、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

  诵经阅经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从经典范得智慧受到教益,这也是佛教要起到的作用。因此,诵阅经典时,必须全神贯住,思想集中,字字句句,领略思考,拨亮慧灯,驱散无明。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经义是修定,领略思考经义是修慧,通过阅读经典,获得定慧成就,这才是诵经的真正利益。佛经中说了解一句经义,胜诵十万卷,怎能提倡阅经不应深究经义呢?诵佛经,闻佛名众生获益,真实不妄,但闻佛经获益的“益处”,主要是闻声达义,获得正见,绝不是另外的什么加持力。对只会诵经,不懂经义的低层次诵经者来说,除了周围的有形和无形的众生获得教益而外,对诵经者自己,可以获得抑制散乱心,抑制烦恼心的禅定成就,但若不思经义,不解经义,无法得到智慧成就。修定的目的是为了生慧,若不修智慧而单独修不思不想的禅定,与外道邪禅还有什么区别呢?故“阅经不应深究经义”之说是十分错误的。

  112、有人说:“三法印乃小乘,大乘只一法印。”这话对吗?

  “法印”如皇帝的印信,表示一种不变的原则和绝对的权威。在佛教中有一法印,三法印,四法印的说法。一法印指“万法性空”的空性法印,藏传佛教中的“大手印”,也指此意。四法印是:诸行无常印、有漏皆苦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三法印,是将四法印中的前二印合而为一称诸行无常印,加上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共称三法印。密法中的“法印”、“四印”等有不同的含义。但在显宗经典中出现的法印,不出上述诸类。

  在佛经《律经》中有“三法印”,但以此断定“三法印是小乘教的”是十分错误的说法。在印勒的《大乘经庄严论》中,明确提出“四法印”并对四法印义作了详细的论述。历代大乘佛教善知识,都将四法印看作区别佛教和外道门的最主要的判断根据,即凡承认四法印者为佛教徒,不承认四法印者为外教徒。所谓的“一法印”即“性空法印”,和四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印”意义相同。如果说,大乘佛教只承认“一印”而不承认其它“三印”的话,就等于说“大乘教不承认诸行无常苦谛,不承认涅槃灭谛”。不承认“四谛”,也能算佛教吗?所以,所谓“三法印乃小乘,大乘只有一法印”的说法,既无佛经根据,也违背一切大乘经论,纯属胡说。

  113、既然诸佛依法成佛,那么最先佛依什么法成佛?

  依法成佛,佛又说法,无法众生成不了佛,无佛众生也说不了法。佛生于法,因此,将般若法称作“佛母”。诸佛出世,第一大事是说法,因此,法生于佛。“佛法”,虽然是佛说,但不是某一个佛的发明创造,而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佛法从本质上说,是万法本具法性的揭露显观,因此在《金刚能断般若经》中说:“无论佛出世与否,万法的法性不变。”法性是终极真理,佛只是终极真理的发现者。

  在佛号中称第一佛者,有文殊、普贤、时轮等,贤劫第一佛是灭世佛。但这些“第一佛”并非最初第一佛。文殊之被称为第一佛是从智慧第一的角度说的,普贤之被称为第一佛是从愿行第一的角度来说的,时轮之被称为第一佛是从持金刚本初佛的角度说的,灭世佛被称为第一佛是从贤劫千佛的首佛说的,但并非“最初第一佛”。从逻辑上说,找不到第一佛,也就和找不到第一个人一样。佛生于法,法由佛说,若有第一佛,此第一佛之前有没有佛法呢?若无佛法,这“第一佛”无从生出,若有法,必有说法之佛,因此,这“第一佛”便不能成立。其次,佛与众生是相对的存在,众生无始无终,因此,佛也无始无终。若众生有始,第一个众生将成为“无因”的众生,这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众生从总体而言是无始无终,流转不息,从众生的个体而言是“无始无终”,若个体的众生无有终,众生成佛的理论便无法成立。

  114、有人说:“烦恼是菩提”,“烦恼是佛法”。此话有道理吗?

  烦恼是菩提的说法有经典根据,有合理的解释,“烦恼是佛法”这话闻所未闻。这话本身与理不通,具有严重的错误。

  关于“烦恼是菩提”这句话,在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有合理的解释。“菩提”是觉悟之意,与无明烦恼相对立,有无明烦恼者为众生,破除无明烦恼者为“菩提”。“菩提”是觉悟,烦恼是“迷暗”,“菩提”和“烦恼”中间只有“一念之差”,迷时现烦恼,觉时化“菩提”。这也是像空有一样,对迷者“色”是有,对觉者“色”是“空”,空有是迷悟之差,并非自性差别。但这并不是说,烦恼和菩提性质一样,如果那样理解就是大错特错。只是说同样的烦恼,对迷中众生来说是病源苦根,是巨毒,但烦恼对觉悟的佛菩萨来说,已起不到中毒危害作用,虽身处世间烦恼之中,也如白莲出泥不染,但并不是烦恼从本质上变成了觉慧。对此问题,若理解不当,就会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至于“烦恼是佛法”纯属谬论。佛法如阳光,烦恼如黑暗,学佛就是用佛法的阳光,驱散心中的烦恼黑暗。烦恼是佛法,犹如说“黑暗是光明”,这能说得通吗?如果“烦恼是佛法”的话,世间充满烦恼,世人有的是烦恼,一切愚昧无知,罪过深重的众生不都是佛了吗?何必要佛法?把烦恼当佛法的人,也肯定把地狱看作天堂了。对佛法的宣传没有比这更错误的说法。

  115、有人说:“大乘佛教属后人伪造”。此话有道理吗?

  这纯属顺世外道及其追随者极力贬低大乘佛教的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

  一、正如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所说那样,大乘经和小乘经是同一时期说的。如佛祖示现成佛后不久,就在灵鹫山对菩萨众和大迦叶等声闻弟子宣讲了《般若十万颂》等般若部经典,临终前讲了《大涅槃经》。《般若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总纲,可以说离开《般若》便没有什么大乘佛法。并且,任何人都提不出《般若》与《律经》、《四谛经》非同时说的任何反证。

  二、佛陀的三乘思想是统一的体系,无法截然分开,不但在大乘经典中包含小乘的思想体系,而且被视为纯小乘经典的《四谛经》、《十二因缘经》、《律经》中也包含着佛法的大小乘整体思想,如“四法印”和“缘起性空”等学说在大小乘经典中只有详略之分,没有有无之别。对此问题,历代大乘论师早有定论。

  三、从理解的角度讲,无法否认大小乘思想同时产生,同时存在。首先,佛陀和菩萨这个名称,佛陀在世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佛陀对众声闻弟子以什么身份说法?以什么身份制律授戒?若一开始就有“佛陀”“菩萨”的名称,声闻众弟子不会不知道,“佛陀”和“菩萨”不是小乘的果位,小乘的圣人,不会不知道如何成为菩萨?如何成为佛?如果说那些声闻罗汉弟子,连佛菩萨的来历都不知道,恐怕不合情理,是小看他们的智慧觉悟。若说了解佛陀、菩萨的名称含义和来历,佛菩萨是大乘佛法的代表,是大乘的道位和果位圣人的名称,怎能说不知道“大乘法”?怎能说声闻不知大乘法?其次,小乘阿罗汉,若不知有佛菩萨,不知有大乘法,与破除三界无明烦恼的阿罗汉的智力层次相符吗?如经中所说,大小乘道人,智慧上无差别,只是大悲心和发心上的差别。小乘罗汉的智力层次与七地菩萨相等。因此,小乘声闻阿罗汉,不知有大乘法之说如何能解释通?且声闻之名由“亲闻佛法”而得,若未闻佛说大乘法,声闻如何得知大乘法的呢?那些宣扬“大乘法非佛亲说”的外道学人,应对这些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116、有人说:“佛只有法身说法,报身、应化身就不了法。”这话有道理吗?

  这是违背大乘教理的说法,说这种话的人肯定对佛法教理一窍不通。若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法身”指什么?报身、应身指什么?在弥勒《般若现观庄严论》和《大乘经庄严论》中对佛的四身的定义、性质、作用和形成因缘都有详细的解说。《大乘经庄严论》也是法相唯识的最主要经论,讲唯识的恐怕也难以超出这个“四身”理论的框架。佛的“法身”一指“二净断德”,一指智慧法身。“二净”指“本净和始净”,即破除二障的无生寂灭境界,这与法界空性相同,无任何作用,只是心性本寂之相。佛的四身中唯有这法性身才是恒常身。智慧法身指的是佛的慈悲和智慧。《现观庄严论》中,智慧法身分类共有二十一类。都是说的悲智属性。以上法身都是无形的。“报身”是修福德获得圆满,常住色究竟天,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看得到的妙色身。应身是从报身化出的无量化身。“报身”如太阳,“化身”如阳光。报身应身都是色身,都是续流不断之身。“法身”是佛的“自利身”,是佛的断证功德,报、化身是利他身,是佛的说法、度众的主体。凡人的色体和心,成佛时分别化为色身和法身,人做工作,离不开思想智慧,但思想智慧本身做不了工作,做工作还要靠有形的身体和语言,佛为什么要报、化身呢?因为法身是无形无口,说不了法,说法必须靠报、化两种色身。因此,才把佛的报、化身称作利他身、他用身。懂得这个道理后,就会知道,所谓“法身说法,报化身不说法”的错误。

  117、有人说:“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这话有道理吗?

  这是一种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说法。首先“法由心造”这句话是唯识派的观点,并非佛家的共同观点,这句话若从字面义理解,就会陷入种种矛盾。(请见前106问)“法由心造、心就是法”的说法,更是逻辑错误。“法由心造”因此“心就是法”,这种说法如说“人造房子,房子就是人;人修路,路就是人”一样,能说得通吗?“心”是能感能知的意识,“法”除了心法还有色法和不相应法,“心”能认识“山河大地”,但“心”不是“山河大地”,即使是把外境客观存在看作主观熏习物质意识外现的经典唯识论,也不会犯这样的逻辑矛盾。“佛由心作,心也是佛”的说法,同样是错误的。“佛”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心作”,因为发心、修行都离不开心的作用,但“心也是佛”这句话是说不通的。如果说“心是佛”的话,六道众生都有心,六道众生不都成了“佛”了?学佛还干什么?“心”有佛心、魔心,但心本体既不是佛,也不是魔。如果心的本性是“佛”的话,就没有众生,就不必要修佛;如果心的本性是“魔”的话,学修也改变不了本性,学佛也等于白学。“佛心”的真正的含义指的是心的可塑性,说人经过学习心可以变好,可以成佛。这就是说,玉经过雕琢,可以变成珍贵的玉器。但不能说:“玉就是玉器,玉就是玉佛。”这中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佛法是建立在理性思辨基础上的精细智慧,不能随意乱说。

  118、藏传佛教有“中阴成佛”之说,但有人说“那是胡说”,你对此有何看法?

  “中阴成佛”和“即身成佛”是无上密特有的说法,显宗没有这种说法。少见多怪,不知佛法中有“中阴成佛”之说,并不奇怪。但把自己不了解,没有听说过的一律作为“胡说”,至少是一种孤陋寡闻的表现。凡成佛离不了两种情况,或者活着成佛,或者死后成佛,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死亡心只有一刹那,如电断灯灭,然后进入中阴。“中阴成佛”指的是在熟练掌握和控制死亡和中阴生命规律的基础上,将中阴身转化为佛身的一种特殊修证法。在死亡过程中粗分意识消失,最细分意识显现之际,是转识成智的绝妙机会。这类妙法,正是密法成为无价之宝的珍贵处,学显的人知此类密法,正说明他们没有得见如来家珍的缘分。

  119、有人说:“佛教是向往来世,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这话是否有道理?

  这是外人对佛教缺乏了解的不适当的评价。

  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佛教是“立足现实,追求长远”的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性宗教。佛教的目标体系有世间和出世两类。世间目标是脱离畜牲、饿鬼、地狱三恶道,争取转世人天二道和人天之中的富贵、快乐的人天之身。出世目标又分无苦无涅槃和成佛两种。佛教是因果论者,任何一种目标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因缘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来世的优胜转世和解脱成佛的目标都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为基础上的。信教徒的一切行善利众的道德行为目的虽然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和永远离苦得乐,但善行道德本身影响到今生今世的生活行为。如利众行为,目的虽然是来世的幸福,但行为本身对现实社会和众生有利,也与行为人本身有利,如行善利众之人,在生活中倍受人们的尊敬爱戴。只关心眼前利益的“近视眼”,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目标,因此也处理不好眼前的事情,如为眼前的经济利益,疯狂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带来长远的危害和不相信死后的善恶报应而肆无忌惮地进行危害人类社会的犯罪行为等都是愚昧短见的现实例子。目光远大的人,为长远利益着想,会放弃眼前利益,佛教徒为来世和永世的幸福,为众生的幸福,淡化和放弃自己眼前的利益,正是佛教伟大的价值观的体现。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有益无害的价值观念被视为“消极”的话,那么什么是“积极”的呢?难道像野兽似地残酷争夺生存空间,不择手段地在名利场上进行竞争,才是值得提倡的积极的价值观吗?善恶、是非颠倒到如此地步时,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120、“学佛以心为本”的说法和“万法唯心”的说法,意思是否相同?

  “以心为本”和“万法唯心”含义完全不同。

  学佛“以心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同一观点,而“万法唯心”只是唯识派一家的观点。

  “以心为本”的观点,并不排除思想意识以外的一切的法,即客观世界的存在,但“万法唯心”的观点,排除了除思想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即“境空识有”。因此,不能把这两种说法混为一谈。佛教从本质上来说,是以“脱苦得乐”、“去染还净”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意识形态体系。“苦”与“乐”是思想感受,“染”与“净”是心性的状态。因此上说,学佛的根本是“心”。又因,生命流转的本质是苦,受苦根源是烦恼和造业行为,而“烦恼”是受染心的心理活动表现,造业行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身言活动。二者又离不开“心”,学佛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心明”才能分辨是非善恶,“心善”才会弃恶扬善,“心诚”才能精进学修,“心慈”才能利乐众生。“入定”是散乱心的排出,“见性”是心智功能的质变。“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是两种“菩提心”的结果。事事处处离不开心,受心的影响,所以说,“修佛以心为本”。“以心为本”这句话只是点明了心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并没有否定“心法”以外的“色法”、“不相应法”和“无为法”的客观存在。但“万物唯心”指的是哲学上一种见解。这种观点认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识中的境识的显现,犹如梦中境物,心物无二。正宗的唯识论,对境空识有,识境无二等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思辨方法。不像当今的庸俗的唯心说那样,公然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把山河大地都说成是自己心识的显现。这种观点不但违背科学,就连佛教中的中观、经论派、毗婆沙派都不予承认。这种观点,经不起考察辩论,只是对那些无理性思辨能力的普通信徒,故弄玄虚地说说而已,若略做考察,便见漏洞百出。

  完稿于1995年5月12日,兰州

  附一、对*轮功等邪教和假佛法诸问题的看法

  作者: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打着佛教旗号,传邪法、假法,进行诈骗活动的很多邪魔外道,对此佛教界非常气愤。各地佛教徒给我寄来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请我鉴别真假,问我是不是真正的佛法,符合不符合佛教的教理?在此我对此类问题作一概括的解答。

  打着佛教旗号,诈骗钱财的邪魔外道,都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一、他(她)们都伪装成一副佛菩萨的样子,自称是佛陀,某菩萨,某活佛、莲花生,掘藏师,过去佛和现在佛的某某声闻弟子等的度众的化身或转世者;

  二、伪造得到佛门高僧传承、修炼获得最高成就的经历。有的自称去过佛国,见过佛面,有的自称去过藏地的某某寺院,得到某某高僧、活佛的传授,有的自称亲见神佛菩萨显灵传法,有的自称梦中获得佛菩萨显灵传授,有的自称已开悟成佛,更有甚者自称是最大的佛,是救世主;

  三、文化素质低下,对佛理一窍不通,只凭胡编乱诌,吹牛撒谎的邪本领,愚弄群众;

  四、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利用魔术、骗术和最新科技手段等,伪装神通,欺骗头脑简单的群众;

  五、巧立众多名目,高额收费,骗取钱财,以供自己挥霍享受。

  从以上五方面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判定,这类人不是真佛教徒,而是假借佛教名义,牟取暴利和施展其他野心的一伙人。

  将这类邪门外道的言行,放在正法的照妖镜下,就会看出他们的原形真貌。

  一、佛教中所谓的佛陀和菩萨都有经典中所说的那种相好庄严标志,如肉髻,白毫,人人都可以看见的光焰,真实的神通等。佛教历史上被称为佛菩萨化身者,都是别的更高层次的高僧以其智慧、道德、悟性为依据而认定的,或者是身后被追认的,没有一个是自称、自封为佛菩萨或佛菩萨转世化身的,因为佛菩萨是已破除贪欲、我慢、世俗名利地位观念的圣人境界之称,并非五毒未除、争名夺利、世俗德性低下者之称。藏传佛教中的转世活佛,是经过佛教中的领袖人物和高僧按转世活佛认定程序认定,皇帝、政府加封、批准,经过严格的寺院教育培养形成的,具有共认的、合法的地位。从来没有一个自称自封为活佛的。就连五世DL喇嘛在自传中也说,“我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孩子,智商也并不高,只是转世制度将我推上了DL的宝座”,而后世各教派共认为文殊化身的宗喀巴大师,在他写的《缘起理赞》中,也自称是“一介比丘”。并说我自恨受无知之害,对这无上功德宝藏,虽然皈依时日已久,胜德点滴也未认识,但在临近死神之前,趁此生命一息尚存,对您(佛)产生一丝真信,我自庆喜缘分不浅。看看他们是何等谦虚!正是他们的无欲,无我慢。虚怀若谷的伟大的精神品格,才使他们变成受亿万人民尊敬的伟大人物。和佛教的这种情况做一对比,现在这些,许多自称、自封为“佛”、“菩萨”、“悟道圣人”、“转世化身”的人,究竟是什么货色,不是一目了然吗?像李洪志,自称是“最大的佛”,但他自己的卑劣行为和后果是给自己作了最好的注解,难道还要别人鉴别吗?

  二、佛教中佛国净土,只是一个理想境界,并非肉身人可体验之境,现在有人竟然妄称自己就亲自去过极乐世界。佛菩萨的法身非有形之物,故在《金刚经》中说“不能以相见如来”,报身和智慧化身,也非凡胎肉眼可见之物,历代高僧成就师的密传中,亲见佛菩萨的传闻记载,还有所见者的许多与之相应的破障断惑的品质德性和为悟性标志的契经合理的言行为有力的佐证。现在的那些自称证悟高成就的人,除了自称、自吹,还能向世人提供离欲、无私、无我、平等利众的高尚品德和契经合理、智慧通达的言行等与证悟相应的佐证吗?在藏传佛教中所说即生成佛,中阴成佛者都是圆寂后高僧们认定,也没有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就自称开悟、成佛,若那样自称为开悟士或佛者就会被别人看做“骗子”和神经失常者。在佛教中所谓经学传承和密法灌顶传承都是指肉身人作为上师的真实传承,对所谓佛菩萨显灵和梦中传授灌顶之类一律视为无效,对“伏藏”也有真假的区别,并非一律承认。藏传佛教界具传法灌顶资格者有闻经笔记和同期学友和寺院众生的证明,单凭自称自说是无效的。同时,具有信仰,受皈依戒的弟子打诳语是严重犯戒行为,被视为道德的严重败坏,其中妄称得法而传假法又是永世不得超脱的最重的堕阿毗地狱罪,没有一个敢犯者。现在社会上以糊口敛钱为目的的传法者,别说具真信、守戒,就连起码的做人品德都不人备,别说伪造传承,即使是有过真传承,也被贪欲和坏戒的行为所污染而不具备传法资格。有些人自称去过藏地寺庙,受过活佛高僧的传授灌顶,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藏区寺院的高僧和具资格传法的活佛都是用藏语传法,据我所知,至今还没有一个把全部仪轨译成汉文而用汉语传经灌顶者。那些自称得到藏地传承者是否各个都精通藏语呢?否则,他们是如何听懂传法、灌顶内容的呢?连语言都听不懂,就能得到经学密法的传承,岂不是天方夜谭式的谎言吗?

  其次,藏区等佛教教区,听经、受灌顶的人多如牛毛,但并不是凡听过经,受过灌顶的人都有资格传法灌顶。犹如受过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当教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一定能当讲师、教授。在学法修行人中具传法灌顶资格者连万分之一都很难达到,就藏区大寺,如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拉卜椤寺,塔尔寺等有几千僧人的大寺,具传法灌顶资格者,在每个寺院中,在一代人中也只有三五人。现在内地,传法灌顶的“法师”,比羊粪蛋还多,真法师能有几人呢?

  三、佛教中传法、传戒、灌顶的法师都受过寺院几十年的经学教育,都具有高深的佛学知识,修证经验和高尚的人品道德,在教内外具有良好的声誉。讲经说法都讲究契经合理,绝不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当今社会上打着佛教旗号,传假法,骗钱的江湖骗子,大多数都是文盲和半文盲,是不懂佛法的“法盲”,不懂科学的“科盲”。他们造假、撒谎、吹牛,都凭的是“画鬼”的伎俩。什么叫“画鬼伎俩”呢,过去有个传说,有人曾问一位画家,说什么最好画?画家说:“鬼相最好画,为什么呢?因为谁也没有见过‘鬼’是什么长相,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画,谁也提不出缺点”。一切骗子使用的都是这种“画鬼”的伎俩,往往都是在文化素质低下,不懂佛教,不懂科学知识的人群中开辟市场,信口开河地谈天说地,讲佛论道,但稍有见识,懂佛法和科学的人,就不难看出他们伪装和假冒的昭昭如日的痕迹。如*轮功教徒称为“尊师”的李洪志,虽然自称“从小受过佛教高人的传授”,“修炼已得最高成就”,“是最大的佛”,但他的许多言论、行为本身揭穿了自己伪造的谎言。既然受过佛教高僧传授指点,就不会不知道佛无大小高低之分、一切佛成佛资粮(条件)平等,法身成就平等,利众事业平等的“三平等”教理。若知佛理,就不会说出自己是“大如来”、“佛中最大的佛”这种违背佛教常识的说法。若受过高僧指点,就该晓得“佛”是脱离生死的精神境界而并非身体高大之意这个简单常识。也就不会说出“我是最大的佛,许多佛为了看到我的面孔,一个佛踩着另一个佛的肩头向上攀登,结果有许多佛摔了下去,被摔死了”这样荒唐的笑话。如果懂佛教就不会散面地球爆炸的谎言,因为佛教主张在本劫的大地住世期内,释迦牟尼是第四佛,以后还有九百九十六个佛陀要陆续出世,大地毁灭期还相当遥远。而据佛教认为大地的形成和毁灭,有其自然规律,任何神佛造物主都无法改变宇宙规律。佛经中并没有“一切疾病生于业力”之说,佛经中说人的患病种类共有404种,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疾病和业力有关系,佛经中载有很多药物方剂。佛教从不反对药物治病,自称“最大佛”的李洪志,若懂佛学,稍有慈悲心,就不会施骗术,反对治病,使许多人导致家破人亡;李洪志如果受过佛教高人指点,就不会不知道,佛教反对救世主,主张众生自已是自己的救星的科学宗旨,就不会像天魔式地妄称自己是“救世主”;若受过高僧指教,已证最高“佛位”,就不会变成贪鬼欲魔,诈骗钱财,吸取民脂民膏;若是真佛,就不会犯杀盗淫妄四重罪,就不会造假伪装,撒谎吹牛,骗钱害人。看他们的这些行为哪一样符合佛法?哪一样是佛菩萨干的?总之,李洪志之类的假法师,真骗子,他们自己所谓真善的假面具,被他们自己的言行给全部揭穿了,天下竟有这样愚蠢的表演。对这类骗子信奉得五体投地的人,不但可怜,也叫人可笑。

  四、佛教无论显密都有实实在在的神通,如五眼、六通、共不共密法神通等。神通完全是假的观点,不符合实际情况。但佛教的核心是慈悲心和无我智慧,不追求有相的神通,而且神通之类邪魔外道也有,对求解脱成佛者起不了任何作用,故在佛律和正宗的密教中严禁显示神通和舍本求末地去学习神通。佛教密法中精气脉的修法是修完生起次第,进入圆满次第时,才起作用的方便法,初学之人一生也很难达到这个层次。现在有些学修素质低劣的人,为了迎合无知遇众的好奇心,不传基础法就乱传乱修所谓的“高深密法”,不但得不到正成就,反而会导致难以补救的副作用。这类不正常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和佛教理论修养素质有关。真正的佛教徒把信念和品德、戒行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决不会伤风败俗,见利忘义,胡作非为,造十恶不赦之恶业。对现在那些胡说乱搞,弄虚作假,装神弄鬼,愚弄群众,贪利骗钱的人,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招牌,穿着什么样的衣服,都不能轻易相信,落入圈套。

  五、佛教以施舍为六度万行之首,菩提道中上士道的宗旨是舍去一切对自身利益的贪心,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佛教讲无私奉献,讲法施,财施,无畏施。佛教中传法、灌顶都是法施活动,不允许进行卖法活动,以传法为手段牟取暴利。在三宝皈依戒中规定卖法牟利是违犯皈依法的戒律。佛教中供养上师三宝,供养贫困众生是一种慈善行为,但这种供养完全出自于自愿,量力而行,不允许摊派,强求,巧取豪夺。在藏传佛教中拜师、求法的礼品是一条哈达,家庭富有的施主也有向寺庙、上师、活佛奉献金银财宝和牛羊牲畜的,但完全出于自愿,丝毫不允许有强求的成分。对活佛、上师供养的钱财,都用于修寺庙佛塔,斋僧济贫,用于公共福利,慈善事业,决不作自己享受之费用。看看历代高僧活佛传记,便知其情。藏地高僧活佛讲经、传法灌顶,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十万人不等,但从来没有卖门票收费的,只有上师、活佛资助弟子和僧众学修的惯例,从来没有向弟子收取拜师费、供养费、学法费等榨取弟子血汗的恶劣作风。是否贪财牟利,这是辨别佛教和邪教、真佛徒和假佛徒的最主要的一条标准。现在搞游泳业,许多名山大寺高额收取门票,寺庙变成了富翁游乐之地,穷人入不了寺,拜不了佛,释迦牟尼在天之灵对此情此景不知作何想?有的为了发财致富办“法会”,卖罗汉、菩萨果位证等,巧立众多名目,盘剥民脂民膏,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当高僧腰缠万贯,佛寺变成“财神殿”的时候,佛教的精神早已荡然无存了,这样的寺庙佛像,这样的佛教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佛教自身门风败坏,再加上假法师,假喇嘛传假法,诈骗钱财,内忧外患,佛教正法正传承已濒临灭亡的边缘。是否阎罗王等那些出世,在世诸护法现在都变得无能为力了?真正为佛教着想的志士仁人对这种情况不能不认真考虑了。

  真佛假佛,真法假法本来是一目了然的,但由于广大群众不懂佛教知识,听不到真传正法,给邪魔外道的横行,诈骗犯罪分子的招摇撞骗,飞扬跋扈,造成了有利的机会。解决这种非正常现象的唯一途径,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加强国家执法的力度,彻底取缔和严厉打击各种邪教和各种披着宗教外衣,打着佛道旗号进行的诈骗等各种非法活动;二是广泛宣传利国利民、培养高尚思想品德和改善社会不良风气为宗旨的大乘佛教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善恶真假的鉴别能力。追求正当的信仰,是人们的正常现象。若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人们就会吃“野菜”、食“毒草”,这是一般的规律。对精神垃圾的清除,毒草蔓延的抑制,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填补思想空虚的办法,光靠禁令是难以奏效的。

  附二:驳斥“修密法不需要灌顶”等谬论(代后记)

  作者: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大乘佛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在普贤利生五百大愿中,位居众愿之首,包括其他愿的“愿海”是弘扬圣教愿。因此,在一切众生善业中,最大的善业是正确解说如来之教义,教化众生步入正道。诸恶业中危害众生之恶业是最大的恶业。危害众生之恶业有多种,其中最大的恶业莫过于误导众生堕入歧途。杀人放火是危害众生的恶业,但它只伤害一世的生命和破坏一时的幸福。人身难得,如因误导,使其堕入歧途,是危害万世的生命,因此,误导众生堕落之罪比杀人放火严重千万倍,岂可忽视?那么,怎样才算正确解说如来教义呢?佛祖释迦临终前,众弟子请问佛祖辞世后由谁来主持僧团?由谁来执教?佛说:“以律来主持僧团,以法来执教。”又问:“如何区别佛教和非佛教弟子?”佛说:“行为合于律,观修契于经,言说不违论者,是我教弟子,否则,便不是。”佛祖的这些教导,就是辨别佛教与非佛教、真佛教弟子和假佛教弟子的唯一标准。

  密续属于经部,密戒经属于律部,龙树等大菩萨的续疏等属于论部,不另立密教三藏。凡密教金刚乘的基础先行法教理必须符合大乘经论,密教本法的教理仪轨必须符合大乘经论,密教本法的教理仪轨必须符合续部的教理,不能越雷池一步。正如萨迦四祖公嘎坚参说的:“佛教仪轨的制度权属于佛陀。”道理很简单,未脱离二障的众生,智慧无法超过佛陀,因此,也创造不出比佛陀更高明的解脱之法。对佛教弟子来说只有完整、准确、合理地继承发扬光大三世一切如来之教的义务,没有用世俗有漏智慧随意解释、发挥、篡改的权力。不但如此,还要对那些乱法、坏法言行作斗争,以维护佛教的纯真圣洁。有些人说什么:“佛弟子以与人不争为美德。”但这要看对什么不争。要是对离经叛道、扰法坏法的邪说谬论不争,就是对众生缺乏慈悲心和抑恶扬善责任感的糊涂表现,也是违犯佛律的行为。佛在《宝箧经》中说:“对破坏教义的言行应予以破斥,对其不进行破斥者非我弟子,对其进行破斥者是我弟子,是我声闻。”著名的大格西喜饶嘉措大师在《龙树庄严驳论》中说:“对释门中人来说,没有比分辨是非对错更重要的使命。”

  当今国内外信仰佛教,特别是信仰藏传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的藏传佛教教义的宣传介绍和经典翻译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伪法邪法冒了出来,便很多缺乏分辨能力的人蒙受欺骗,藏传佛教的形象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甚至有此人指责藏传佛教是“邪教”。有些对藏传佛教知甚少的人,也只凭道听途说,便著书撰文,大谈“藏密”,起了很坏的误导作用。为了维护藏传佛教的纯真教义,为了帮助广大信众找到正确的途径,我们遵循佛教“坚持真理”、“依法不依人”的学术原则不得不对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和辩驳。

  近年来,各地学藏传佛教的人,向我写信、打电话提出了有关藏传佛教的很多问题,有的还寄来了一些涉及佛教问题的书报刊手,让我对有此说法进行鉴别。我在业余时间抽空,对所提出问题中一些带普遍性,且比较简单,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问题,陆续写成了这本有120个问题的问答体读手,付诸出版。其中小及一些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准备分类专篇阐述。这篇驳论是其中的一篇。

  先说定这篇驳论的起因。有人向我提问说:“有的书上说‘学藏传佛教密法,要有师傅传法灌顶’;有的书上说‘有些密法用不着灌顶,可以自学’。究竟哪能种说法对?”最近我又在一些佛教刊物上看到“公开的密法,不必灌顶,可以自修”之类的说法。我想这样严肃的问题怎么可以随便乱说呢?佛教的宗旨是利众,即使不能利众,也不能误导害众。所以我觉得对这种观点需要澄清。

  藏传佛教的一切字修程序和法规都是严格按《四续》部的金刚乘教义教规制定的。自引进至今一千多年来,以雪域众生纯深坚定的信力,较完整地继承保存了佛法宝库中价值最珍贵的金刚乘这颗光焰如日的瑰宝。密宗在藏区的弘传过程中形成了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八大修持传统和二十多个大小教派,每个教派都对持金刚殊胜道的继承发展做出了值得金笔书写的贡献,在每个教派中都出过众多优秀的学者和悟境高深的成就师。在比深一千三百多年的藏密发展过程中,教派传承法流虽呈现千姿百态,但有一条共同的基础的共同的准则把各教派紧密的地连结在一起,有力地维护了持金刚胜道的纯洁性。密法的共同基础有四条。如《密法入门六十颂》中说:“此门总根本,三昧行四条:要具有正见,不背离三宝,要有菩提心,不放弃灌顶。”贡珠《知识总汇》引用《文殊本续》文如下:“佛子记住:入我殊胜密教门的誓言行概括起来有两种,即:根本和分枝。不放弃灌顶是根本;分枝有三:若无正见,不会精进修持;若不皈依三宝,就不是我教门中人;若不发菩提心,入不了菩萨道,犹如不灌顶得不到密修士资格一样。”接着又说:“欲进入四续部中任何道次都不能缺少这四大根本誓言行。”“誓言行”即“三昧耶”,《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三昧耶者即是欲得果者不应违越之事。”密宗四部各教派的共同行为准则,是坚持佛陀金刚持的三昧耶行。《密宗道次第广论》引《律生经》云:“若求上成就,宁舍于命根,纵至于死殁,当护三昧耶。”“如说宁舍身命,当护律仪及三昧子,应如是行。”“若不守护律仪,纵复勤修多劫也无成就。”密法的这些基础的准则是佛教密法不同于外道密法的根本区别,也是修密道获得成就的根本保证。上述修密的基础,也就是修密的先决条件。这些先决条件,用通俗的话来就,就是学修藏密,首先必须是虔诚皈信三宝弟子,就是说对三宝无信仰的人不能学修。对三宝的正信、深信,对佛道的修证目标的追求,必须具备正确的见解,合理的见解;其次,佛教密法是大乘佛法,是利乐众生为目的的方便大法,欲修这种密法必须具以大悲心为体的菩提心,这个条件排除了求自利,缺少悲心的小乘人;第三,修密法能不能获得成就,能不能获得正成就,高成就,主要靠修密者本身的条件。就如宗喀巴大师说的:“密法的殊胜,在于修密根器的殊胜。”“根器”就是思想心理素质。佛教讲因缘,不讲天生的优劣。因此,根器的条件是学习培养的结果。世间的任何一种严肃的、高难度的、严格按程序进行的工作,都对工作人员有素质条件方面的严格要求。学佛修道不是随便的游戏,而是要求修出成就,因此在《菩提道次》中教导说“亲近上师是入道之门,”亲近上师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清净法脉传承和修证实践指导。密宗是更深层次的法门,为了保证得到清纯真髓,保证道不出差错,果不致虚妄,更需要亲近金刚上师求授教、求灌顶。灌顶分因位灌顶、道位灌顶、果位灌顶。其中作为人密道之门的灌顶属因位灌顶。这种灌顶称“成就灌顶”,意思是根器未成熟者使之成熟的灌顶。也称“育种灌顶”,意思是把普通种子培育成金刚佛种,使这种种子发芽,成长良好,硕果有望。在《知识总汇》中说:亲近继承佛事业心的金刚上师,可以破除心中的无明障。这是一切密法的命脉,绝对动摇不得,故亲师为不动金刚成。

  现在有人造舆论,提倡“不必灌顶”,“可以自修”是毁坏佛教密法根本的行为。这种观点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其客观效果只能使伪法、邪法滋长,其法败坏灭亡。

  提出这种观点的都是些“学有传承,修有成就的‘大师’”自居者,或者是“学富五车,才具八斗,精于密学的‘专家’,‘学者’”自居者。所以,他们散布的这种观点在藏传佛教知识空白带的人群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对他们的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有理由 ,是否根据可靠、理由充足,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他们所说的这类密法是否佛教密法等问题,不可马虎,必须澄清。

  他们所谓“不必灌顶,可以自修”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以下四条:

  一、已公开的密法不必灌顶;二、学密法必须灌顶是旧习惯,现在时代变了,密法应随时代变,不必墨守成规;三、过去曾经传过某法的上师可代替某法的亲传上师,不必有现实的亲传上师;四、现实中难找到有成就的上师,与其拜无成就的上师,不如不拜的好。上面这些理由能不能成立,逐条予以研究分析。

  一、破“忆公开的密法不必灌顶”论

  他们说:“近百年来,藏密的流传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七十年前,不丹诺蒲喇嘛已将大手印及六成就法公诸于世,锡金达瓦桑杜格西喇嘛翻译成英文,说是为西藏以外的人民而译。本世纪30年代,康藏各大德相继到汉地弘法,把许多密法渊源公诸于众。数十的来,在海外传布更广,欧美尤甚,一些有成就的金刚上师亦嘱受法弟子辗转传人。因此当今流行密法多为成就上师所公开,属于普传性的密法。所谓‘密无师承,不得滥学’,这在百年前也许如此,到了近代,已起变化,许多公开的密法都出版成书,或西方人早已将他们译成英文而流行全世界,已无机密可言,也无所谓盗法之嫌。”云云。从以上的这些说法可以看出,第一,他们把密法的“密”仅仅看作是机密之“密”,保密之“密”,根本不了解密法真正的含义;第二,他们把密法传承和密法经典法本当作一回事,认为得到法本就等于得到密法,第二,认为灌顶传授是泄密的防范措施,即已公开,也就无密可言,无盗法可言故不必灌顶。

  第一,把密法的“密”,仅仅当作机密之“密”,保密之“密”,是不了解密法真正含义的表现。

  密法之“密”,除了有“非器不宣”和“密修密证”含义外,还有“甚深法门”和进入“空性深理境界”,认识身言意因续之“密理”,掌握道续之智慧方便金刚“密法”,证得果续之不可思议的“三密”功用,以及无始以来的本净“密续”去染还净的“密证之法”等多种含义。如果将密法的这些含义,全部按“机密”、“保密”义解释,很难解释得通。如果按保密讲,身言意“三密”,性空“密理”之类是谁在保密?向谁保密?法性密理,自身的如来藏“密续”,非证不悟。难道这也是自己给自己保密吗?未悟已悟,难道也是自己“盗”自己的“法”的结果吗?因此,把“密法”的“密”,仅仅理解为机密、保密的“密”,实难恭维其“高明”。

  由于对密法性质的认识错误,就导致了“已公开的密法,无机密可言,因此,不需要按密法仪轨灌顶”这样的错误观点。

  密法的密是它的性质决定的,无论公开与否,都是密法。并非密法公开就成为显法,显法保密就成了密法。如果是那样的话,“性空之理”从来就是公开宣说的,就不应该称作密理,也不应有《解深密经》。在藏经地区,除了死人、哑巴和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人人会念六字真言,而且在墙壁、岩石、兽骨、旗幡等到处可以看到六字真言。但藏传佛教界从来没有把六字真言排除在密法外,放弃其传授灌顶。而且,“公开”与“不公开”也只是相对意义。任何密法,对具备修密法素质条件的人从来都是公开的,只是对不具备修密素质条件的人不传。这在密法戒规中,叫作“非器不传”。这“非器不传”并非故弄玄虚,或者搞“垄断”、“专利”,而是有它自身的重要原因。

  密法属于高难度的解脱成佛之法,在宁玛掘藏大师玖美林巴著《功德宝藏》中说:“修密法士眼前只有两条路,或者成佛,或者随地狱。”佛教的目的是利乐众生,如造成对学修的无效、无利、有害等结果,是违背佛教宗旨的;如果变成毁灭佛法的原因更是不允许的。“非器不传”就是为了防止这种反作用。不具备诚信,不具备正见,或动机目的不良,或慧根不足,无灌顶传承,不守持密戒,其结果大致有三:(一)修无成就,使修密的失去学修信心,甚至怨恨诽谤佛法,造成现世和后世的恶报;(二)无传承、无亲师指导的情况下自修,因无密诀和经验而出差错,轻则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或智力减退和变得痴呆,重则气入心脉,精神失常,眼瞎耳聋,甚至会脉断气绝,口鼻流血而暴死等恶果;(三)缺乏信仰与上师的传授指导,不受三昧耶戒,不按程序修,不修生起次第而直接修“那若六法”之类的圆满次第,出一些低次气脉成就就像素质低下的气功师那样宣扬神通等。自已本无传承,本来就没有受过灌顶却又给别人传法灌顶,制造假法、假传承、假灌顶等(当今国内外这类实例不少)。有的人借密胡作非为,引起社会上对密法的严重误解,对佛教密法产生严重的破坏、毁灭作用。那些没有信仰,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只会把密法当作玩具和气功之类的法术,不考虑滥传滥学的严重后果,对造成危害众生,破坏佛法的行为结果,在道义上和法律上有没有责任呢?

  第二、把密法的经典法本和密法传承当作一回事,认为得到密法经典法本就等于得到了密法传承。应该这么说:经典法本是“死”的,传承是“活”的;经典法本是“水管子”、“电线”,传承是“水流”、“电流”;经典属于“教”法,传承属于“证”法。得到戒本皈依证,不等于受戒皈依,这本来是基本常识,但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比如说,任何人都可以请到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只要懂藏语文都可以阅读,但大藏经的传承不是随便可以得到的。藏传佛教无论显密都讲师承、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法脉法流,没有传承的人,也无资格传法。传承又分经文传承(藏语称“隆”),解说传承(藏语称“赤”),灌顶传承(藏语称“旺”),秘诀传承(藏语称“丹木鹅”)等。“解说”和“灌顶”又有内部详细分类。汉传佛教现在只有戒脉传承,不讲经学传承,导致经学绝传,唐密绝传,产生了不分了义不了义,只从经文的文字表面理解解释的浅薄弊病。但汉传佛教历史上并非没有经学传承。

  显宗经典,即使无传承,一般的经典也可以读得懂。但密续部,一开始就加上了“四法”“六印”专用词、假代词等许多周密的保密措施,无师上示,如读天书。因此,公开密法经典法本,绝不等于“公开密法”。若以翻译出版密籍为公开标志的话,藏传佛教翻译、传播藏文密法经典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将它译为满文、蒙文,在满蒙地区和元、清宫廷传播也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比不丹的诺蒲喇嘛和锡金的达瓦桑杜等早几百年,但藏传佛教界不认为密法经典的翻译、传播、出版、推广就意味着密法的“公开”和“无密可言”,也没有因此而认为“不要传承”、“不要灌顶”。这道理也和出家在家的比丘、居士虽然有戒本,仍需要在具戒的比丘前受戒的道理一样简单。禅宗的轻视文字般若和现代“密法专家”以文字代表密法的观点各走一个极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真想学禅、学密的人,绝不能走这种错误的路。

  第三、把灌顶和传授当作泄露防范措施,认为“已经公开,也就无密可言,无盗法可言,故不必灌顶、传授”的观点更是错误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是不了解密法的性质和灌顶传法的性质作用引起的。把灌顶理解为灌顶师举起水瓶,在弟子的头上浇点水并念咒加持加持是大错特错。灌顶的原文是“Abukenza(阿布肯咱)”,其义包括:净化、授权、播种、培育成器等义。“净批”是净化身言意的各种习染障蔽;“授权”是授予解说密续,修习共不共两种成就的权利;“播种”是播下佛陀四身成就的种子;“培育成器”是指培养提高修密弟子的素质,使其条件成熟之义。将这样一个多义词,译为只有“净化”之义的“灌顶”,有词义不周达之过,应看作翻译上的错误。藏语“旺”是权利之义。阿底峡尊者解释灌顶有八种作用:(一)消魔;(二)除障;(三)清除小乘习染;(四)成熟诵咒之器;(五)成熟观修之器;(六)增加息灭等四事能力;(七)增补菩提心;(八)结下将来佛陀亲自灌顶之因缘等(见贡珠《知识总汇》)。《四续总义密法入门》中说:“灌顶有成熟之法因位灌顶、解脱之法道位灌顶、已脱成就果位灌顶三种。灌顶受三昧耶戒是因位灌顶;修习生圆二次第是道位灌顶;现证四身成就及双位是果位灌顶。”修密的根器成熟法有二级,第一级是显密共行道修习,是指学修菩萨道的出世心、菩提心、性空正见等解脱三根本法;第二级是成熟灌顶和受三昧耶戒。这是学密的共行道,无论学何种密法都没有变通的余地。请看《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怎么说的:“为知续义,故需听闻,为求听闻,知已修行,则需先受清净灌顶,如法护持三昧耶戒及律仪,以三昧耶等是金刚乘之道基故。”“欲成闻修大密之器,要得清净灌顶,是故灌顶就是成就根本,若无灌顶纵能了达教义,精进修习,终不能得殊胜悉地,非但有不得大悉地之失,纵得诸小悉地,师资亦俱堕孔夫子洛迦(地狱)。”《大印空点》第二云:“无灌顶不成,如压沙无油,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职工,师徒纵成就,死也堕地狱,故应勤精进,从师请灌顶。”《佛顶经》第三云:“比如家无子,死后便空虚,如是无灌顶,诸如皆虚无,犹如琵琶琴,无弦不可弹,如是无灌顶,咒定不能成,实无有灌顶,愚妄说云有,乃至佛在世,师徒堕地狱。”《佛顶经》中的这段说是说,若无灌顶,如家中无子而绝嗣断种,如弹无弦的琵琶,弹不出声音;若未灌顶而妄说灌顶乱修乱传,虽佛祖在世,也挽救不了他师徒同堕地狱的恶报应。《金刚蔓经》云:“灌顶为主要,诸悉地常住,我说如实意,故先应正听,若具慧弟子,先正受灌顶,于满次瑜珈,尔时成法器。若无正灌顶,虽了达教义,行都师弟子,俱堕大地狱。”以上是《密宗道次第广论》引用的续部的经文。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格鲁派的主张,别的教派是怎么说的。在宁玛派掘藏大师玖美林的《功德宝藏》中说:“入法之门是灌顶,解脱之法二次第,顺缘三昧耶三行。”“首先不受灌顶无成就,如像沙中提炼不出油,闻法勤修也会堕地狱,受灌顶都便入佛子流。”萨迦四祖公嘎坚参在《分别三律仪论》中说:“佛说未受正灌顶,修客会成恶堕因。”“觅师救取四灌顶,以此圆满三律仪。”当今噶举善知识堪布次南著的《噶举史略》中说:“对于可以传授金刚乘的善器弟子,先让入坛,接受有分别心灌顶或无分别心灌顶的金刚智灌顶,使其成熟,然后传授大手印是我噶举最胜法流的统一规则。”藏传佛教各派在正见方面,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密法的道基和入门的看法上完全是一致的,没有哪个教派敢于随便破坏持金刚法规,如果谁破坏了这个法规就被判为破坏三昧耶的异教徒。从上述灌顶作用的解释就可以看了灌顶并非可有可无的加持仪式,而是贯穿因、道、果密修全过程的教证实践。锐器从灌顶过程中就可以悟出密法修证次第和二次第义,一般根器的也能获得密修次第知识,凡参加灌顶的人,只要不犯戒,虽不修,也能在十六世前获得解脱。如果对续部的这些说法不相信,还是最好不要学密的好。灌顶是修密的入门、道基和贯穿因道果全过程的法脉续流,不要灌顶就等于不要金刚乘,反过来说,没有灌顶的修密,就像没有播种而奢望丰收一样荒唐可笑。

  二、破所谓“时代变了,不必灌顶”论

  他们认为:“学密法必须灌顶是旧习惯,现在时代变了,密法应随时代变,不必墨守成规。”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这种说法似乎很科学,很有顺应潮流的时代感,很能博得现代人的赞同。但实际上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灌顶是密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说旧习俗,全部密法乃至整个佛教都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了数千年的“旧习俗”,以时代变了为理由要破,就该全部破掉。没有理由把密法基本的东西分成“新”、“旧”两部分而舍“旧”取“新”。随着时代的变化,佛教也在某些外部形式和传播方式方面会有新的变化,但它的本质性内涵不会变,也不能变,京戏了就不能称其为佛教,也会失运它与佛教本质相关的作用。比如,马的品种可以改良优化,若不失去作为马这种动物的特殊性,仍然是马;如果推动马的特殊性,变成骡子和驴子之类的动物,就不会有人把它继续当马看待了。灌顶和法脉传承,不是密法的外部形式、传播方式,而属于密法的规定性内涵。就像菩提发心是菩萨道的本质性内涵一样。如果时代变了,不灌顶可以进入密道的话,就应该不皈依三宝也可以进入佛道,不发菩提心就可以进入菩萨道,因为这三门的作用是相同的。

  其次,如果说学密必须灌顶是墨守成规的话,这个“陈规”也是佛陀金刚持制定的,就和杀、淫、妄四根堕戒是佛陀制定的一样。对不信佛教的人,佛教戒律是不具备任何约束力的。若入佛门,必须守持佛的戒律,不能因为时代变了,入佛门可以不守戒律。同样学密法必须持戒。因此,首先要灌顶受戒,不受戒无戒行可言。如果认为这种灌顶法规不合时宜,要修改,其戒律法规的制定、解释权只属于佛陀,除了佛陀,任何人都没有修改佛陀法规戒律的权力。

  第三,他们认为近几十年来,有些藏传佛教的法师在国内外公开传过一些密法,也翻译出版了很多密法,就此断定凡公开的密法不需要灌顶,这是站不住脚的说法。(一)如前所述,如果这种情况算公开的话,密法的传播和经典的翻译公开不是从七十年前或三十年代开始,而应从藏传佛教的引进时算起。但藏传佛教的传播,并没有对密教教义法规产生破坏的作用,没有因此而取消灌顶或法脉传承,因为公开不公开和灌顶传随没有任何关系;(二)如果说诺蒲喇嘛和根桑上师没有说过“学密不需灌顶”之类的话,从他们传法行为是无法得出从此不需要灌顶的结论;(三)如果说他们说过“不需要灌顶”之类的话,那么他自已会向别人传法灌顶同时又主张不需灌顶的自相予盾;(四)如果他们真的宣扬过“学密不需灌顶”这种主张的话,那么就从他们这处违犯密法根本戒律和密法教诉的言行,就可以判定他们是些坏戒者,无信仰者。缺戒德无信仰的人无资格传法灌顶,虽传虽灌也被视为无效。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所传的这个法脉是不清净的,因为,这个法脉是坏戒者和无正信之人所传。

  三、破所谓“过去曾经传过某法的上师,可代替某法的亲传上师,不必有现实的亲传上师”的谬论

  传法灌顶、授三昧戒、授分别解脱胎换骨戒的法师戒师必须是现实中存在的具肉体的活人,不能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人(包括已成佛的大成就者),或佛菩萨之类非人“现像”代替。从信仰的角度看,历史上曾经有过人、佛菩萨之类的应化身和加持之力是一种存在的事实,在修炼的较高层次上,也会获得这类非人身佛菩萨灵感的感应和加持。但这类佛菩萨灵异之类,并非世俗常人的感知和视听觉对象,很多人不承认这类存在。凡这类非人灵异现象都不具备世俗公认的条件,从逻辑上无法证明这类现象的真实性,也无法排除它的虚假性。因此,正确的逻辑论必须建立在六识现量的基础上,否则就无效。所以,佛教无论显宗密宗,在教理的论证和传法、授戒、灌顶、学修行为、成就的真实性认定上都是以六识更量,以现实存在为标准的。这就是佛教不同于见神见鬼的迷信和虚吹瞎说的伪气功师的最主要特点。佛教中的天堂、地狱、善恶报应等只有圣教量可以证明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也必须合乎现量、比量的认识,否则也是无效的。自古以来的灵异现象有真有假,真假难辨,这也是迷信存在的一个主要根源。藏传佛教中也曾有过佛菩萨“现灵”、“传法”、“授记”之类的事,但正宗的密法教派是不承认这类神传之法的。因为无法证明神传是真是假,是佛是魔。凡是佛法的法脉传承,其源头一定是佛陀金刚及其续经传承人,绝不是传承系列的某个人;凡是佛法必须要有经续部的佛言根据。佛法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真正的佛法,传承也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会有一长串传承师的名单。因此,汉地流传的那种只有两三代人传承的所谓“密法”之类的真实性便可一目了然。藏传佛教密法传承系列中莲花生、玛尔巴、卓弥、克珠琼宝、阿底峡等是藏地的密法源头,但在他们每个大师的前面还有一长串印度的系列传承师,直到佛陀,对每个学法、修法的人来说,亲近依止对象是现实中直接传法灌顶、授戒的人,不是不在世的历史人手,或虽在世而并没有直接传法灌顶的某个法师,也不是非人类佛菩萨慧身。也就是说具有传法、灌顶、授密戒和分别解脱戒有效上师必须是现实中的真人,非现实的人和佛菩萨之类的非人神灵都不能代替这种作用,也是无效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的“亲教师”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讲的“灌顶师”都是指现实中的真人,“传法”、“灌顶”也指的是真事。假若某个历史人物或神灵可以替代“亲师”和“根本师”的话,藏传佛教历史上的那些不直接向佛陀持金刚、文殊、观音、莲花生、德洛巴、那若巴等不在世的佛菩萨和大成就师祈祷显灵传法、灌顶、授戒,为什么都要千里跋涉,吃苦受累去寻找活着的上师求法、受戒呢?法本、戒本谁也可以找到,拿着法本、戒本自己给自己传法,自己跟自己授戒,或者观想祈祷任何一个死人和神鬼精灵传法、灌顶、授戒不是更方便省事吗?假若观想意念传法,灌顶,和真实的传法、灌顶效果一样或更好的话,观想的大饼定能充饥,意杨的老婆定能生孩子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要人学会观想就什么也不用干了。那些工人、农民、商人,也可以凭观想意念发家致富了。这是多么奇妙和现代密法呀!——这是从他们的观点推演出来的。因为他们说:“凡经成就上师公开之密法密咒,均不需灌顶,因行者精勤修持其法,公开密法之上师自会加持行者。”从他们的这种说法,可以看出他们的主张显然是:(一)密法不需要有传承,有法本就等于有了传承;(二)不需要有亲师、根本师,可以以死人和神鬼代替亲教师、灌顶师;(三)加持等于灌顶;(四)受戒不需要具戒行戒脉的上师、戒师传戒,可以自己给自己授戒,或者说根本不需要受戒和持戒;(五)观想灌顶不但可以代替真实灌顶,而且“尤胜于真实灌顶”;(六)完全可以否定“上师为加持之本”,“持戒为成就之本”。这六条观点并不是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完全根据他们的观点按逻辑规律推导出来的。其中第一条、第二条看了他们的文章便一目了然;第三条“加持”等于“灌顶”的观点也是从“凡经成就上师公开的密法密咒均不需要灌顶……持其法公开密法之上师自会加持行者”直接得出的。本来灌顶中有三密随许加持的项目,但加持不等于灌顶,加持不能代替灌顶,这是最基本的密学常识之一。但就连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都混淆不清,我不知道这密宗专家是怎么当的。请看萨迦四祖公嘎坚参在《分别三律仪论》中是如何说的:“当今有人用亥母加持之法充灌顶,以此作为入法门,观修烈女火之类,此事续中未开示,先贤论中无根据。”在续经和经论中没有根据的东西,显然是乱法行为,怎能用加持代替灌顶呢?第四条,受戒不需要具备行戒脉的上师传戒,可以自己给自己授戒,或者根本不城要受戒持戒的结论是从他们“不需要灌顶”,不需要亲师的观点得出的。因为密法的三昧耶戒和僧戒一样必须要有具戒的活人真人传授,而且三昧耶戒必须通过灌顶授受,否则就无戒脉传承,被视为受戒无效。既然说不需要灌顶,也就等于说不需受三昧耶戒,即然不受三昧耶戒,就无戒可持,就等于说不需要持戒。如果说不需要亲教师灌顶也可以受戒的话,就等于是说,可以从死人或神鬼精灵的加持下获得戒脉。但要知道,他们在这里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因为人死了戒不存在,所以在受戒时有“尽形寿持戒”的誓言。如果人死了还有戒体的话,比丘死了中阴身仍然是比丘,再转人和动物仍然是比丘,还需要重新受戒吗?既然人死了,戒体戒脉都不存在,那么不在世的上师,怎么会传戒呢?无论显密,所谓“法脉传承”,无一例外地都是指一代代活人的传承续流,既不是指死了的灵魂传给活人,也不是指经文法本。这个佛学基本概念应首先搞清楚。显宗和密宗都把具体的亲传上师当作证道根本,而不把后象的无形的本尊护法当作根本自有它深刻的道理,这也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一个重要分界线,也是它的科学之处;第五条:“观想灌枯不但可以代替真实灌顶,而且尤胜于真实灌顶”的观点,也是从他们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在一个所谓“藏密心要”的书中说:“自授灌顶可作为师授灌顶的补充,亦可替代师授灌顶,从其加持力及证量而言,往往尤胜于师授灌顶。”这里所谓的自授灌顶显然指观想三昧灌顶。认为用自己观想的三昧耶灌顶可代替真实灌顶,甚至夸大其作用,说什么“尤胜于师授灌顶”,纯属外行之言,绝对不能成立。首先,作为密法的培器成熟,传法授权的灌顶是指上师给弟子的真实的传法、灌顶、授戒行为,观想上师和观想本尊灌顶都是代替不了这个真实的灌顶和真实传法授戒的。如果看到过《密宗道次第广论》和《密学入门》之类正宗密续经论的话,也不至于提出这种荒唐可笑的说法。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明确指出:“欲求灌顶,须先入曼荼罗。此复先应修习所入之曼荼罗。……此说分绘像、彩土、身曼荼罗三种。又以有情差别,说静虑曼荼罗。故人曼荼罗时之坛,总有四种。”“又先未曾受灌顶者,不可即于身曼荼罗灌顶,于静虑曼荼罗灌顶,亦须师资俱胜相。”“续及解释诸大智者,多说最初灌顶依彩土曼荼罗。是故总说弟子所人之曼荼罗,是指彩土之所绘者。”这里说的非常清楚,(一)欲灌顶需要先举行入坛仪式,(二)给弟子灌顶的坛城(曼荼罗)共有四种:1、绘画坛城(即绘像曼荼罗);2、彩沙堆积坛城(即彩土曼荼罗);3、上师身体观想坛城(即身曼荼罗);4、上师在定中化现坛城(即静虑曼荼罗)。在以上四种坛城中按续部规定,给弟子灌顶最初需要彩沙坛城(如时轮等几种大法必须是彩沙坛城)。不具备彩沙坛城的情况下,可用绘画坛城。第三种身坛城,只有胜乐密集等极少几个本尊才具有身坛修法,即使是有身坛的本尊法,也只能在彩沙、绘画坛中经过灌顶后才能授受身坛灌顶。第四种静虑灌顶即定中显现坛城,灌顶师必须是具备定坛灌顶的大成就师,接受灌顶的弟子也必须具备可以真实受到定坛感应教益者,即“师资俱具胜相”者,并不是普通上师和普通弟子都可以做得到的。那么所谓“自授灌顶”是属于哪一类型的灌顶呢?不懂密学的人如果认为“自授灌顶”就是“静虑灌顶”的话,那是大错特错。静虑灌顶是指上师定中给弟子灌顶,并不是弟子观想佛本尊给自己灌顶,若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混在一起,这只能说明密学知识的贫乏、可怜了。我们还要对这些所谓“自授灌顶尤胜论者”提出如下的问题:既然自授灌顶,尤胜于师授灌顶,那么师授灌顶为什么会起到授戒和破戒者复戒的作用,而观想三昧耶灌顶(即所谓自授灌顶)只能起到消业和防止恶业再生而起不到受戒和复戒的作用呢!如果连这点密学常识都不了解的话,我们除了遗憾还能表示什么呢?如果说懂这个道理,那你们的所谓“尤胜”又指的是什么呢?从上述的五条观点可以推出,持这种观点的人们的最根本的观点是(一)完全否定“上师为加持之本”的观点;(二)完全否定“持戒为成就之本”的观点。既然把藏传密法最根本的两条都否定了,那么还有什么藏传密法可谈呢?

  四、破所谓“现实中难找到有成就的上师,与其拜无成就的上师灌顶,不如不拜的好”的谬论。

  这种说法实际也是和上述那些观点一脉相承的,是借口有成就的上师难得,而达到否定亲师灌顶作用的目的。

  关于灌顶金刚师的条件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引用《金刚曼经》第六十四品云:“善息灾等业,知咒瑜珈轨,此师可称赞,行施住静戒,具最胜忍进,昼夜勤修行,有慧善工巧,具师长德聚,说明阿阇梨,内爱乐集密,外作声闻行,以如是教授,转教诸弟子,当知为大师。”《上师五十颂》所说金刚师德相共十三条:1、具净戒,2、具智慧,3、具忍德,4、正直,5、无狡诈,6、精于咒续中消灾法,7、富有慈悲心,8、精通三藏,9、具双十知识,10、会制作坛城,11、精于密学教授,12、信念坚定,13、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所说灌顶师必备三相是:(一)受过圆满灌顶,能持三昧耶戒;(二)亲见师长传承规则,知十事,懂灌顶仪轨;(三)闭关承事,灌顶获得本尊允许,或未制止。这里所说的“双十知识”和“十事”内容相同,是指掌握灌顶、安神、修坛、观修、供奉、运作等密学知识。将上述经续中的金刚师德相归结起来,只有三条:(一)具戒行品德;(二)具有专业知识;(三)有传承,有修习实践经验。密法“成就”是指二次第内证境界。灌顶传法的上师具备内证成就当然更好。但人的内证成就,即修证地道层次,一般从人们的外表思想行为上是无法判定的。因人都善于伪装,表面像佛,未必是佛,表面愚痴也未必愚痴。佛菩萨常有亿万化身度生,但未必都是佛菩萨形象,故,表面上道貌岸然,具神通慈悲大成就相者,未必是真有成就者;表面普普通通,甚至德慧低下,受人歧视者也有深藏不露内证成就的可能性。因此,佛陀曾说:“我和我相同者,可判定人的性相境界。人与人无法相互判定性相境界,若判定,就会犯过错。”这就是说,只有遍知一切的佛,才能把握人的精神性相,二障未除的人,把握不了别人的精神性相。若自作聪明判定别人的性相,就会犯过错。俗话所说:“不能以貌取人”非无道理。人的内证成就无法把握,因此在经续中对金刚师的必备条件中并没有提到“须有成就者”。不知“灌顶师必须要有成就”这条规定从何而来?这“成就”指的是什么?如何判定成就?又说什么“未成就上师如浊水,愈洗弟子愈浊”。说这种话的人听说过没有“自已的心不净一切不净,自己的心净一切净”这句佛教名言?可曾听说过善星和提婆达多挑剔佛陀之事否?

  在末法时代,要想找到经续中规定的那种德相完备的金刚师是很难的,一般都是有德也有过。只要具备灌顶应具备的有传承、未犯根本戒、曾经过闭关修持、掌握必要的灌顶知识这些条件,缺点不大于优点者就可以当金刚师。因此,《密宗道次第广论》引用《胜义承事论》曰:“浊世师长德失杂,难得全无过失者,善观何师德增上,弟子就应亲近彼。”(“增上”是德胜于失之义)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作为学法弟子来说,应着眼师长的长处,不能挑剔短处。在《金刚手灌顶续》中说:“应想师长德,勿想师长过,想德获成就,想过毁成就。”圣提婆在《消除心染论》中讲到弟子对待上师的态度时说:“如像净水落石出剂,澄清混浊水。要用清净观,澄清自己心。”这意思是说清浊不在“水”,在于自己的“心”。萨迦三祖说:“以佛待师,获佛加持;以人待师,不得加持。”如果以末法时代没有具成就的上师为理由,不觅师求法,甚至持“与其投无成就的上师,不如不投的好”的错误观点,将永远也得不到正法流传承。又以“无明师”、“无成就师”为理由,主张自学自修,不需要传承,不需要亲师灌顶,不需要受密戒持密戒,无论其动机是好是坏,但这种认识观点,是违背金刚乘教理法规的,其结果将是毁密乱法,绝传断流,使利乐众生为目的的大乘佛教中的宝中之宝,会被无信仰、无戒行、不具备悲心正见的非器劣众以好奇之心,或别有用心地乱修瞎炼,导致种种恶效应;为神汉巫婆、伪气功、邪教所利用,变成满足种种邪恶欲望的廉价奴婢,伤风败俗,骗钱害人,损坏佛教形象,直到被视为文化垃圾,送上历史的垃圾车——这并非不可能的结局。乱写乱说,乱传乱修这类构成最坏结局的先兆,已昭然可见,如此下去,其结果也将为期不远。但值得庆幸的是从当今国内外流行的密法宣传读物中可以看出,落入摊贩手中叫喊拍卖的,只是些皮毛拾零,他们还根本未能进入密法内宫。这也证明真正的藏密善知识们,还没有在金钱社会中完全丧戒失德,虽然翻译了不少密法仪轨教本,但还没有把开密的“钥匙”交出去,保持了一条重要防线,于教于社会还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我希望为众生利益护持正纯法脉的同道,应时时拭目并高瞻远瞩,为佛教的前途着想多做。

  一九九九年一月六日脱稿于兰州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