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合”即不按先因同后宗同的次序组织同喻体,而是颠倒按先宗同后因同,实质上就是充分条件肯定后件式,用符号来表示就是((A→B) ∧B )→A。因明中如本应说“凡人工所做皆非永恒”,却倒过来说成“凡...因离的次序组织异喻体,而是倒过来先因离后宗离,用符号表示即为:((~B→~A) ∧B)→A。这种过错与传统逻辑学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在本质上所犯的错误是一致的。在因明中如本应说为“凡永恒的皆非...
冯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5138287.html
-
」,都是「心所」)應有遍,因為依據部分的公設故。守方:不遍。 (此為正答)攻方:應有遍!(此時,雙方唯有攤開部分的公設來檢驗:若A是B的部分,則凡A都是B。今經由檢驗,攻方不合公設。攻...守方:不遍。攻方:應有遍!(此時,雙方唯有攤開部分的公設來檢驗:若A是B的部分,則凡A都是B。今經由檢驗,攻方合乎公設,守方不合公設)守方:同意。評解:「※不遍」之處,守方應答「因不成」才對。
◆...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64838425.html
-
一。
部分的公設:若A是B的部分,則凡A是B。
在以上這些嚴格的規範下,攻方便一個論式接一個論式徵詢下去,守方則依據每一論式的正確與否,小心回答,此中的...公設」來檢驗:若A是B的部分,則凡A都是B。今經由檢驗,此處攻方不合公設,應承認確實是不遍;而後攻方另立論式繼續再質詢。
但是「※不遍」之處,守方若答:「同意」,則表示守方尚未掌握「部分的公設」的...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65338430.html
-
第三因不成。
3乙:無為之虛空,應不是滅諦,因為不是別擇滅故。
甲:因不成。(檢驗小前提)
a乙:無為之虛空,應不是別擇滅,因為不是以各別擇慧之力斷除所斷之離繫故。
甲:因不成。
b乙:無為...唯遮礙觸的無遮嗎?
甲:同意。
b乙:無為之虛空,應不是所證得嗎?
甲:同意。
a乙:無為之虛空,應不是以各別擇慧之力斷除所斷之離繫嗎?
甲:同意。
3乙:無為之虛空,應不是別擇滅嗎?
甲:...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70338442.html
-
另外還要遵守一些公設,例如:
自身為一的公設: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是自己與自己為一。 部分的公設:若A是B的部分,則凡A是B。
在以上這些嚴格的...來檢驗:若A是B的部分,則凡A都是B。今經由檢驗,此處攻方不合公設,應承認確實是不遍;而後攻方另立論式繼續再質詢。但是「※不遍」之處,守方若答:「同意」,則表示守方尚未掌握「部分的公設」的意義。
五、...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0438570.html
-
尼泊尔,携入大量经典,形成尼泊尔佛教鼎盛时期。可惜这些经典并未受到完善保存,以致虫蠹腐坏。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英国学者荷吉森( B.H. Hodgson )发现古代梵文佛典,于一八二六年公开发表,震惊学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000939010.html
-
)內,釋尊說: 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譬如比丘!若有士夫轉五節輪,常轉不息。如是眾生轉五趣輪,或墮地獄、畜生、餓鬼,及人、天趣,常轉不息。(T2,p243b) 此處指出,眾生的輪迴...為什麼眾生會存在於三界內一直受苦?釋尊說: 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繫其頸,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T2,p241b) 以上指出,眾生長夜生死輪迴著,這是由於心中存在著無明(錯誤的認識),看不清緣起無...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4240226.html
-
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貪;於其中品、下品境中,貪全不起。如貪,瞋、癡、慢、尋思,應知亦爾。是名薄塵性補特伽羅。(T30,424b) 此中指出,貪增上、瞋增上、癡增上、慢增上、尋思增上等五種不同人性向的...心理學的特色。 三、觀察自己當下的心理狀態 為了要得到內心的解脫,佛陀教導出具體的實踐方法:修習四念住(舊譯四念處),《念處經》(T1,582b)中,佛陀說: 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0340253.html
-
2、L3……分别交R与S于a、b、c……及a′、b′、c′……。从数学的观点,a与a′对应,b与b′对应,c与c′对应……。依此类推,无论R与S是否等长,都能互相找到对应点——这对于「线段是点列」想法...
陈国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1541734.html
-
數目 主張者
42言 慧均、僧正、《華嚴經》、《大般若》;
46言 《方廣大莊嚴經‧示書品》;
49言 《大正大藏經》,84,373b;
...
下面專談四十七言說。《大正大藏經》,84,369c︰“劫初之時,世無法教。梵王下來,授以此悉曇章,根源四十七言”。同上,370b︰引《大唐西域記》之言。同上,372a︰“故知般若菩提所...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344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