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如《杂阿含经》“296经”说:“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大正2,84b)缘起、圣谛的因果法则,是本来如是,...b)这部经所描述的甜种子──“正见”,就极像上面所说的法住智。因为其中只是缺少亲证的经验,在知见上可以说方向已是非常确立了。 此外,同经(大正2,204c)亦有一著名的偈颂,那就是“假使有世间,正见...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0.html
-
。
方式B:深入禅定,追求平静
释尊接着寻师,找到了歌罗罗仙和水獭仙二位老师,深入禅定,《破僧事》上说:
(1)诣歌罗罗仙所。既至彼已,合掌恭敬相对而坐,问彼仙曰:汝师是谁?我欲共学...,其后才能进入四禅。在进入初禅之前所出现的魔王和魔女,不外代表内心的贪瞋习性,在禅修的未至定阶段,常会以「禅相」的形式出现。释尊最后的降魔是以慈心化解了瞋心。
B证得宿命通
依据《破僧事》...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347805.html
-
1990︰39-40)
1.宣化事业:宣化事业是指为宣布教义、发扬教旨以达到社会教化目的所经营的事 业,计有(A)出版社(著书宣化);(B)图书馆;(C)演讲集会(佛学讲座、净化 社会公益讲座);(D)电视、电台媒体弘法。
2.宗教性事业︰系指有关宗教性质的相关活动,计有(A)菩萨生日庆典;(B)传 戒受戒;(C)法会;(D)共修会、禅修、佛七;(E)朝山、拜山、造塔、拜忏;(F )动物...
王顺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747908.html
-
37cm,交河故城出土,27行; 5.T II Y 54b,写本残片1叶,24×35cm,交河故城出土,25行; 6.T I D 100,写本1叶,14. 5×23cm,高昌故城出土,16行; 7.T II Y 59b,写本残片1叶,11×15cm,交河故城出土,11行; 8.TII Y 59d,写卷1叶,14×20cm,交河故城出土,13行; 9.T II Y 63b,残片1叶,15×...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050265.html
-
、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大正2,84b15~26,《相应部》12,20 paccaya﹚ “缘起法”是“缘此故彼”的法则,以十二缘起支为例,如为何会有“行”﹙...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往后知涅槃。《杂阿含》卷14﹙大正2,97 b~c﹚ 从佛告须深经的内容可知:知缘起之流转,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缘无明而有行、缘行有识的支支...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5950558.html
-
民族语文》2000年第3期; ——《叙利亚文文书中回鹘文部分的转写与翻译》,《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1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卷研究》,...2001年第4期; ——《敦煌莫高窟北区B159窟出土回鹘文〈别译杂阿含经〉残卷研究》,《民族语文》2001年第6期、《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 ——《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5550982.html
-
。旁遮普(pa~nja-b)省之名,即由五(pa~nj)河(a-b)的古波斯语而来。印度的名,即由印度河(Indus)而来,泛称为信度(Sindhu),即是水或海的意思,首先仅用於称呼印度河流域,后来...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5251508.html
-
品定有性:因法确定存在于(某些---乃至所有---)同品中。 (2b)唯于同品有性:因法仅只存在于同品中(,而不存在于异品)。 根据对陈那《正理门论》“九句因”说的一种理解方式,第二相意谓著同品(...研究中心学报第七期(2002.07) 但是,同喻和异喻乃至它们所显示的肯定与否定两面向,在陈那理论里还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有人可能以为,在逻辑上“凡A是B”与“无非B是A”依质位同换法(...
何建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952295.html
-
之理也。”【《高僧传合集》,231b~c。】 知所谓“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属于教的理论思考,行入是属于禅的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四行”指“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顺物教护”【同上书,231b。】。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习禅篇》末评价达摩禅法:“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同上书,284a。】 可见无论在达摩自己心目中还是在世人眼中,壁观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55553482.html
-
后以谁为师?佛言:以戒为师。”T40, p0181c。 [②]《四分律》 卷一; T22, p0567b。 [③]《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六; T09, p0433b。 [④] 六和:一是身和同住...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015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