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9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清末民初五台山的普济及其教团

    演戏者)。他在光绪十八年入籍升平署,开始参与宫中演出[52]。他是个旦角,虽不是主角,但也略有名气,名列〝内廷供奉〞。[53]  从侯俊山的经历来看,他决不可能影响朝廷,他的妻子也不可能是慈禧侄女,通过...页77、82-87,《支那佛教史学》4卷4号,1941年。同氏著<五台山と普济和尚>页75-82,《日华佛教研究会年报》第五年,1942年。小野胜年&日比野丈夫<五台山の现在と过去>页53-54,《...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1158572.html
  • 沩仰宗概观(2)

    若干势以示学人,谓之仰山门风也……”[53]这位韦胄(宙),在《旧唐书》卷一九七有传,他于唐大中十二年(公元八五八年)出任江西观察使,咸通三年(公元八六二年)由岭南节度使改任岭南东道节度使。南昌的那个...岳麓书社一九九六年版《祖堂集》三九九页~四00页。   [52]参见上海古籍一九九0年版《全唐文》三七九二页上栏。   [53]参见《大正藏》五0卷七八三页中栏。   [54]参见《大正藏》五0卷七八三页...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558610.html
  • 论净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

    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更是提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朴子·对俗》,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页)在道教看来,“学道...

    孙亦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1558710.html
  • 祖师禅的精髓:生活禅

    学人要自我承当,不必外求。第53条:“问:‘时人以珍宝为贵,沙门以何为贵?’师云:‘急合取口。’学云:‘合口还得也无?’师云:‘口若不合,争能辨得?’”  这些都是赵州禅师关于本心的开示,本来的心也就是...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3459003.html
  •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之校译与研究

    body",in The Eastern Buddhist 6,no.1:25·53。   Habito,Ruben L. F.   1985 "On ...

    伍启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4559016.html
  • 佛教中的时间观念

    1,《大正藏》第25册,pp.65b-66a。  [3]《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大正藏》第32册,p.158a。  [4] 参Atharva-veda,ⅪⅩ,53,Sacred ...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4659118.html
  • 弘一法师(李淑同)的生平、音乐创作以及书法艺术

    ,所书《华严经十回向品初回向章》,含宏敦厚,饶有道气,被太虚法师推为近数十年来僧人写经之冠。  他53岁时工严精整写就的《佛说阿弥陀经》,笔意上一洗原有的沉雄,而变为清拔:用笔的挺劲、转折的圭角的圆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5259244.html
  •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的事迹

    悉。但是,他特请求不担任第悉一职,暂时得到了达 赖喇嘛的应允。27岁时(公元1679年,藏历土羊年),桑结嘉措在也无法推托 受命担任了第悉。现将他从27岁(公元1679年)至53岁(公元1750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1959402.html
  • 阳明后学所产生之诸问题

    根源或基础所在,社会则是枝干或外层结构。”53 王艮认为自我和社会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而且根源与基础在于自己,并不在于社会或外在环境。因此,对广泛百姓宣说平民化教育的理念,便须具有人格整合、增强社会良心、...页841-83。  52 参阅石锦:〈略论明代中晚期经世思想的特质〉,载《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4期,1972年,页203-219,尤其页203。  53 Wm. Theodore de Bary...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
  • 念佛禅--一种思想史的读解

    这种“初心学作禅者”的方便法门,是有所批评的,并特别强调说,对于坐禅时所出现的一切境界,如各种三昧、光明、如来身相等,都应看成是“妄想而见”、“摄心莫著”,以空观谴之。[注53]  应该说,弘忍禅师...正藏》第四十八册。  [注52] 道绰,《安乐集》卷上,《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三册。  [注53] 《最上乘论》引述的这段文句,与《起信论》讲止观“不住见相”的一段文句和文义都非常相近。 ...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35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