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123篇,用时4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性教育观初探

    ,13-25页,中华民国学  校卫生学会。  17.晏涵文、李兰、白瑞聪、林燕卿(民81A),幼稚园至国小六年级学生、家长及教师对实施性教育内容之  需求研究,卫生教育杂志,第13期,1-17页,中华...

    陈锡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0351403.html
  • 中兴七塔寺的慈运法师

    开始在数量上形成群体,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不断地产生着深刻地影响。据二十四史及各种人物辞典统计,道光年间(1820-1850)湖南人才在全国人才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古代的不到1%上升到8—9%,人才数量...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3951473.html
  • 谢灵运与慧严、慧观

    的交往及译经活动  慧严长谢灵运二十二岁,慧观长谢灵运十岁左右。谢灵运与他们的交往情况可作这样的概括,即:相会于庐山;复聚于荆州;共译经于建康。  1.相会于庐山  名士谢灵运与名僧慧严、慧观在译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451625.html
  • 谢灵运与“涅槃圣”竺道生

    交往情况,我们所知甚少。目前,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材料做如下推测。  1.初晤于庐山  以道生的行迹看,他“中年游学”的第一站是庐山,从僧伽提婆习一切有部,时间在隆安元年(397)。道生幽栖庐山一共七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551626.html
  • 缘起的生命教育(上)

    的安适,却不知如何自处,也顿失方向。我们经验的世界似乎也一片混沌。专家们可以向我们解释外在世界的任何事情,然而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却愈来愈不足。」〔注1 Leading with Soul,《生命的领航》...

    智中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651715.html
  •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四)

    Grand Lac,是中南半岛的最大湖泊,低水位时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雨季湖面达1万平方公里。﹚北边土地肥沃的吴哥﹙Angkor,梵语是“首都”、城市﹚兴建了吴哥窟﹙Angkor Wat,王者寺,即...

    王 武 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5951753.html
  • 访厚观院长谈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

      答:导师《印度之佛教》〈自序〉曾提到,菩萨真精神可学之处有三:忘己为人、尽其在我、任重致远。1、“忘己为人”是说虽然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等三乘都是共入无余涅槃,同样得解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0851766.html
  • 荒诞意识与超越精神——道佛哲学品味

    荒诞意识与超越精神——道佛哲学品味 冯达文 [广州]中山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7页 -------------------------------------------------------------------------------- 【摘要】 在道、佛二氏看来,俗世生活的一切,仅属“方便施设”,不可以没有,又不可以过分执“真”,面对俗世生活的不“真”...

    冯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2652021.html
  • 谣曲《西王母》与《东方朔》:背景转换与佛道合一

    背景之一。  《西王母》的故事情节是以《汉武帝内传》等汉武故事为基础,但在文词的创作方面 ,仍然可以看到周穆王故事的痕迹。在狂言口开的颂圣部分,就可以看到《太平广记? 周穆王》的痕迹。  1、狂言(口开...

    张哲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2752026.html
  • 日本佛教僧宫称谓的演进

    1308年以花园天皇(1303—1313)追谥圆尔辨圆为“圣一国师”为开端,不少著名禅师受赐“国师”称号,中日两国“国师”封号的内涵遂基本趋向一致。   二、僧官制度的时代变易   1、奈良时代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565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