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故 敬禮無所觀
不分別世間故C12[C12]
不分別世故 敬禮無所觀
36
至心歸命禮 真如法身佛
p. 108
37
諸法猶如幻 而A18[A...36[B36]中無相 已B37[B37]無二故亦無三
今照我塵無自性 迴向無住C28[C28]涅槃城
今日始悟心無生 昔來迷昏自生障
68
唯一乘B38[B38]真實理 與B39[B...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443920.html
-
、345中)所以菩萨发心持戒的精神如《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云:“何谓菩萨能奉禁戒?佛言:常能不舍菩提之心。”(大正15、37中)十善之所以可成为菩萨戒,必须与三心: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相应,才能名为...深入诸法实相,“罪、不罪不可得故”,断我法二执,持戒才能牢固不退转。如《大智度论》卷六(大正25、107上?108上)说到《文殊佛利本缘》[37] 言:有位喜根法师不赞少欲知足,不赞戒行、头陀行,但说...
释悟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845984.html
-
册八八,37b1。 (注 19):(诸根明利)和(诸根更利)这两句,奘、什、藏译三本中都没有,但是在藏译“般若合论”和Conze 英译本中却可发现有如 213页 下相对应经文:?(诸根明利)...而言,没有这四个字反较恰当。 (注 20):此二句引文见注一八引书,38b2及38b4。 (注 21):此句引文乃宗喀巴之意述,并非原文;原文见注一八引书,37b8~38a1。 (注 22...
陈玉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0946318.html
-
佛教的“终极目标”也可以从生死的看破处来定立,即回到根本佛教[36] 四圣谛的基本体验上来说。傅伟勋指出四圣谛是佛教最胜理法与终极目标,也是整个大、小乘各宗教义的起点或基点[37] ,一直是佛教自始至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佛教。 [37]) 傅伟勋,〈四圣谛的多层义蕴与深层义理〉(《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页196。 [38]) 同注4,页153。 [39]) 傅伟勋,〈(禅)佛教、心理分析与实存分析...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949425.html
-
佛教义理的正确悟解放在修行之始,“依正解以立正行”,本来是佛教各家各派共通的应有之义,但是在中国佛教史上,像智者大师这样把它特别突出地强调出来以警示学人者,实在也并不多。37 佛教的修习必以对佛教...46第10页中。 7 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藏》卷37第187页上。 8 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藏》卷37第187页上。 9 智顗《摩诃止观》卷一上,《大正藏》卷46第6页上、中。...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950940.html
-
如是,是名行十恶业生十恶处。(注37)这段论文告诉我们,凡行十恶业中的任何一项,都会招致下堕三恶道的果报之苦。三类恶道的地狱道,又依所造恶业之轻重,而有八等,最重的罪报,是生阿毗地狱,又名无间地狱,最轻...斯众善法,白净十业道,悉能修行者,必得生天上。(注38)(2)《杂阿含经》卷20,第548经有云︰行十善业迹,离杀生,乃至正见,当生何所?......当生善趣。(注39)(3)《杂阿含经》卷37,第...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460068.html
-
佛社造像活动经久不衰。龙门石窟有关北朝佛社最晚的记载,见于北齐武平六年(575)都邑师道兴合邑人等造释迦像记,以及邑师僧宝、邑中正巩舍合邑造释迦像记。在搜集到的37条佛社造像材料中可以看到,北朝佛社...“邑中正”等。 佛社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从事造像。在笔者搜集到的37则北朝佛社造像记中,从事造像的就有34条,几乎占到92%。由此可见佛社的主要活动是造像。 佛社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社规,是一个松散团体。...
李文生 孙新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3362128.html
-
题材32 第二章 “第一义空”与“涅盘”的界定 本章目次 35 第一节 前言36 第二节 第一义空的界定-37 一 第一义空在文法结构上的界定- 37 (一) 从文法结论上解析来界定-37 (二) 从文法结论上的界定来剖析三佛典之第一义空37 1. 〈第一义空经〉的第一义空38 2. 《大般若经第二分》的第一义空40 3. 《大般涅盘经》的第一义空-40 (三) 从文法结构上来...
曾惠田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2063709.html
-
。 36、陈来着,〈熊十力哲学的明心论〉,《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1981。 37、陈德和着,〈“体用论”与“明心篇”管窥〉,《鹅湖》月刊,125期,1985。 38、黄...唯识无境”的现代争论〉,《法法杂志》,第56期,1994。 37、陈宗元着,〈护法在《成唯识论》的立场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 第七期,1994。 38、陈一标着,〈真谛的“三性”思想--以《...
裴春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871139.html
-
T37.268a)
由此可见,因为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把“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解释为“光所及处,偏蒙摄益”,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只摄取念佛的众生。因此,法然根据...者”。其中的“亲缘”是这样说明的:“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T37.268b)
法然...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67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