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8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宗教学30年

    2001年),马凌诺斯基的《文化论》(费孝通译,2002年),保罗·蒂利希的《文化神学》(陈新权、王平译,1988年),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1987年),约翰·B·诺斯、戴维·...

    牟钟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1965794.html
  • 关于在家戒

    统统都可以吃。”,从这点看来,将动物当作食物,是生灭中一直就存在的活动,人也是从肉食中摄取维生素B群,一般是没有办法去禁绝这样的活动,佛陀制定这条戒律的原由,主要是指无聊的虐杀动物,但是要止息这部分的...

    梵摩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5665991.html
  • 论科学的精神与佛学的精神

    rdquo;(I.B.S.A.)在“进化论和新世界的对照”一书中所说的:“科学家们的学说,岂不是像女人时装一样常要变化,今天被敬仰的,岂不是在明天就可被轻视讥笑么?&...

    李长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3966092.html
  • 论青年学佛运动的再开拓

    佛教学术研究上,开花结果。⑩  除开心理学以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也被纳入宗教研究的范围,以人类学而论,从艾·柏·泰勒(Ed.B.Tylor,1832—1917)到阿·望·吉奈(A.Van ...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5366313.html
  • 论东晋慧远大师对中国文化的回应——以回应本土伦理责难为例

    临没,启予手,启予足。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  B.问日:夫福莫逾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或终身不娶,何其违福孝之行也。  C.问日:黄帝垂衣裳制服饰,箕子...

    张有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1266791.html
  • 云南阿吒力教经典及其在中国佛教研究中的价值

    结合体(此观点为笔者未见阿吒力经典B寸提出)。  人们都知道1956年大理凤仪北汤天写经中有不少阿吒力经典,但因被三个不同的单位保管,大多看不到原件,故不论持何种观点的学者,对阿吒力教经典的认识,一直都...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5266991.html
  • 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通借字刍议

    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通借字刍议  邓文宽  《六祖坛经》一向被称为难读之书。自敦煌本《六祖坛经》问世以来,国际上许多学者,如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和公田连太郎、柳田圣山、田中良昭、石井修道;韩国学者金知见;法国学者凯瑟琳·杜撒莉(Catherine Toulstly),美国学者阎波尔斯基(Phmp B.Yamp01sky);我国学者郭朋、杨曾文等先生,都曾用力整理和研究。迄今为止,英藏敦煌本《六祖...

    邓文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767025.html
  • 唐代的潮州开元寺是密宗寺院吗?(一)

     (18)《金石萃编》卷六十六“唐二十六·《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幢”页8b下  (19)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全唐文》第04部·卷三百四十八。   (20)...

    庄万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5968272.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十)

    正藏》第9册,页386b。  6.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卷第一百)》(大正25.751a)“礼有  三种:一者、口礼;二 者、7.玄奘译,辩机撰,《大唐西域记》...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768463.html
  • 妙云集导读(十九)佛在人间(一)

    药草喻品》(大正9.20b)说:“诸声闻众,皆非灭度。”也就是说,诸声闻众(包括阿罗汉)都没有真正灭度。〈方便品〉说:比丘、比丘尼有增上慢人,认为自己已得到涅槃,所以不再求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至听...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66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