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72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四川的佛教道教文化

    58—75年)曾为江州(今重庆市,巴子国都)令,后隐居学道。顺帝时代(126—144年)他偕弟子修道鹤鸣山,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 ,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天师道” 。当时天师道的传播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0855259.html
  • 诗话.话禅:解读《清诗话》中的诗禅交涉

    北京大学,1995年),第3册,卷126,页1474。  [17] 【宋】惠洪:《石门文字禅》(台北:台湾商务,1975年)。  [18]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载【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廖恒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61255520.html
  •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2)

    智果不现前位,彼缘异熟识起法我见;后通一切如来相续,菩萨见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126]  在“末那三位”中,前二位是有漏位,第三位是无漏位。在有、漏二位中,第一位...31,60b。  [125] 《成唯识论》卷5,《大正藏》卷31·23c -24a。  [126] 《成唯识论》卷5,《大正藏》卷31,24b。  [127] 《宗镜录》卷50,《大正藏》卷48,71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35155698.html
  • 《阿含经》之禅定──以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

      (五)第四禅的一心状态 126  五、四禅总结 127  第二节 禅定次第进升的讲究要领 130  一、修定需抱持百折不挠的态度 130  二、禅定次第进升的讲究要领与操作后的处境 132  (一...

    罗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44155728.html
  • 从佛教之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

    :〈龙树学说〉,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出版。及同注(11),页126,〈龙树的思想〉,页127~128。   [18] 《杂阿含》第十六︰「如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台北︰...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3855798.html
  • 《法华经》(方便品)之探讨

    的一品,更是阐明大乘思想中,容受二乘回归佛乘,主张人人皆可成佛的“一乘道”思想,所以本品亦可说是整部《法华经》的核心思想。  【注释】  见《大乘妙法莲华经》(方便品)页 122-126。台北:佛教...

    释见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0455851.html
  • 康德美学的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

    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40) 柏拉图:《斐德若篇》,《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26-127页。  (41) 雪莱:《为诗辩护》,《19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0155886.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2)

    一帙尔”[125];著名诗人杨万里从张浚问学,而张浚亦曾与宗杲书信往来[126];诗人葛天民称杨万里“赵州禅在口皮边”[127],即宗杲教人参究的赵州从谂禅师“狗子无佛性”等话头;严羽在《答吴景仙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觉悟与救恩佛教与基督宗教的交谈

    126 谓“佛的神性”概念, 却进而将它转化成众生皆有的“佛性”概念。 如此一来,就转向强调内在原则。此种想法一旦引进中国哲学之中, 就逐渐地影响中国哲学,发展成各种的内在哲学。 其后无论是中国各宗...

    沈清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356520.html
  • 人生指南《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法界梵音》(1)

    邪淫罪业 123  (三)忏悔恶口、妄语、绮语、两舌罪业 124  (四)忏悔对三宝所造恶业 125  四、忏悔报障 126  第五章 去妄心存真心 129  一、菩提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35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