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77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论》解脱思想之论证逻辑

    21 Bugault(1983,22)。  22 Fenner(1990,117)。  23 中村元(1954,227) 。  页11  出《中论》某些地方明显引用到排中律,24如〈二.8〉:「去者则...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3570786.html
  • 黑水城出土西夏弥陀画初探(2)

    至夏州。先是僧善称等九人至京师贡梵经、佛骨及铜牙菩萨像,留京三月,仁宗赐束帛遣还,抵夏州,元昊留于驿舍,求贝叶梵经不得,羁之。由是西域贡僧遂绝。」(〔清〕吴西斋,《西夏书事》卷十二,页117)《宋史》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3770820.html
  • 吉藏与大乘《涅盘经》

    参阅《大正藏》卷45,页5中─6中和卷37,页5下。  12. 吉藏对这四宗的记载见《中观论疏》卷1,《大正藏》卷42,页7中。  页117  以上所出的三教五时和四宗之判教分类,前者把《涅盘经》归入...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370826.html
  • 《传灯玉英集》卷十四补阙和研究

    宝志禅师婺州善慧大士  天台智顗禅师泗州僧伽大师  万回[41] 法云公天台丰干禅师  天台寒山子天台拾得  明州布袋和尚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  p. 117  图一:原《传灯玉英集》卷十四残阙之目次  ...〉雕印考释及目录还原》,页176。   [27] 参其卷117,本数据来源为《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28] 蒋唯心之论文为〈金藏雕印始末考〉,此文部分内容可见于椎名宏雄〈『传灯玉英集』の基础...

    黄绎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070850.html
  • 罗锦堂:佛典中的“观”与“念”(1)

    十善  。  页117  收回,返照到头上来,化为一座大如须弥山(Sameru妙高山)的金台  ,便在金台上,现出了清净微妙的十方诸佛国土。有的是七宝合成,  有的是遍地莲花,有的庄严华美,犹如自在...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870855.html
  • 妙禅佛寺的建筑艺术

    系列(四),新竹文化中心出版,民国 87 年 4 月。  注 10:见陈清香 " 台湾佛教史上的艺僧 ", " 台湾佛教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 ",页 117- 136, 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  教基金会...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5570886.html
  •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清净 (2)

    7卷第1期 (1997年3月), especially pp. 117-118.   注16   「云何名为无生法忍?谓令一切烦恼不生,微妙智慧常无间断,及观诸法毕竟不生,是故名为无生法忍。」(p. ...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3571037.html
  • 陈英善: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2)

    》第 81 期,1995),页 65。  (注108)〈杨文〉,页 117 之 (注 15)。  (注109)如《法华玄义》以十如、 十二因缘、四谛、三谛、二  谛、一谛,乃至无谛等来论境妙 (参《大... 相反者为经验的知识,此仅后天的可能,即仅由经验  而可能知识。(注 117)  而智者的三因佛性,是指不即一切法不离一切法,不即故,  与自性下之一切法不相应;不离故,即于一切法随缘而显之  。此...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771102.html
  • 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

    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  故宫博物院书画处 李玉珉  艺术学  第一期(1987.03)  页91-117  ?1987 艺术家出版社  台北市  --------------------------...百千。」[117]无论是绘画或是雕塑,艺匠们均无法表现冠中之百千万佛,故仅以一尊坐佛来传达同样的观念。  上面言及,除了善跏倚坐的姿势外,交脚坐姿亦是弥勒的一大图像特色。可是在隋唐作品中,除了“弥勒上...

    李玉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4971116.html
  •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作者: 裴春苓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199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文章作者】裴春苓   【指导教师】林安梧   【文章页数】117页  ----------------------------------...

    裴春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87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