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01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初探敦煌壁画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据王伯敏先生的考察,“莫高窟的早、中期壁画,几乎都有配合经变的山水画。比较重要的洞窟,有如8、9、12、18、23、36、54、79、112、145、148、156、159、172、209、...一些山水画里,还反映了古代敦煌人试图将沙丘“改造”为青山绿水的美好愿望。如莫高窟第23、103、217等窟壁画中所绘的山的形状,据王伯敏先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认为这些壁画与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有关,...

    胡同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744696.html
  • 妙境法师台湾行履

    随后到慧济寺、大佛寺,与慧观法师、能定法师略叙。   3/22(星期六)上午拜访苗栗铜锣大兴善寺。之后由王德旺居士驾车,至溪头一游。   3/23(星期日)晚间到台中林格薇居士之佛堂略说念佛之道。...

    妙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3844769.html
  •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

    多闻有关。(注 23) 另一方面,律典中的组合次序及内容,极不一致,有时与阿含的次序相同,有时却不一样。例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就载有多种不同的五法,兹将其内容及次序分别列出如下: ...,页956c (《苾刍迦尸迦十法经》)。(注 23) 讨论“五种利益”者,见《大》第22册,页442;第23册,页 1031b等。“十成就法”见第22册,页457c, 533c;第24册...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90.html
  • 梁武帝“皇帝菩萨”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1)

    居士的看法,慧远同意桓玄的说  法,在家居士应向君王礼拜。〈沙门不敬王者论在家第一〉  :“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  天属之爱,奉主之体。”(注23)但是,出家的沙门则为方外... 23)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五  ,页30上。  131页  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  。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  不失其敬(注24)...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245413.html
  • 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

    菩薩觀諸煩惱即是佛法是則名為淨諸業障23。 基於此煩惱體性,等同虛空之理,才能對諸法實相理觀通徹,而達懺罪清淨。亦如《普賢觀經》所說:「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24。」 可見,...之嚴淨,都有清楚地說明。此外,於諸多經典中常見的修法為: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等四法,例如2、4、8、29、33、34、43等經所示。另編號23,東晉‧佛陀跋駝羅譯之《觀佛三昧海經》,以及...

    釋大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445588.html
  • “安那般那”初探

    俱舍论》对安那般那念,作了更详细的解说。它将“持来持去”及“入息出息”合在一起,解说为持息入及持息出。《俱舍论》卷23云:  言息念者,即契经中所说阿那般那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及《顺正理论》卷23并不认同“持来”为“出息”,“持去”为“入息”的说法。如《论》云:  谓将生时息风先入,息风入已名为已生。…有余师说:临欲生时息风先出,息风出已名为已生。…评曰:此中前说为善。(大...

    释空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245668.html
  • 读《洛阳伽蓝记》论佛教对河洛地区社会生活的影响

    。[23]洛阳城南的招福寺和正觉寺也是官员所立。三公令史高显洛在利民里地下挖出黄金百斤,根据黄金上的铭文,“遂造招福寺”。[24]正觉寺是“尚书令王肃所立也”。王肃是南齐归附北魏的大臣,“肃在江南之日...》。  [20]《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  [21]《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22]《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23]《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24]《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

    薛瑞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945796.html
  • 唯识观行略探─以《摄大乘论》与《成唯识论》为主

    进而观事与理不离心识。故《唯识章》云:  虽观事理皆不离识,然此内识有境有心,心起必托内境生故,但识言唯不言唯境。[23]  也就是说,此识所变有境有心,即是相见二分,心的生起必托内境的相分才能生起。...703上27)  [21]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大正45,358中20~23)  [22] 《摄大乘论释》卷六(大正31,417下23~24)  [23]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大正45. 358下...

    释会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845914.html
  • “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

    23 )。 《奘译》“诸善男子!是故菩萨若欲勤修严净佛土, 先应方  便严净自心。所以者何?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是如是严净 佛土”(大 14,559c23...所说︰“佛土者是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 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是名 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 ”(大 25, 7086b23 )...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845925.html
  • 中国佛教的灵鹫山

     智(538—598)俗姓陈,河南颖川人。幼年聪明过人,7岁随母入佛寺,有僧口授《法华经·普门品》一遍,他即能通。17岁投湘州果愿寺从法绪大师出家,受沙弥戒。又从慧旷律师学律。20岁受具足戒。23岁...

    王修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14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