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僧会对佛教中国化的推进/51 四、三教一致论的最早提出/54 第二节 两晋佛教与玄佛合流/55 一、佛教在玄风下的进一步发展/56 二、佛图澄与北方佛教/58 三、玄佛合流与六家七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2761378.html
-
闽南佛学院成立“大觉学社”,为学僧演讲
《阿含讲要》,然后补充改编为《佛法概论》初稿。[51]
3、把人间佛教的种子撒在香港
1949年下半年印顺来到香港,...》。[54]1951年(四十六岁)出版了《佛灭纪年抉择谈》、《净土新论》、《大乘起信论讲记》三部。[55]1952年(四十七岁)出版了《中观论颂讲记》、《胜鬘经讲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56...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561387.html
-
,现在相、未来相绝不罣碍,到大有入处,便是担当宇宙之人。[51] 2. 简论禅的“不即不离”在禅的画论上的运用 关于禅的“不即不离”在禅的画论上的运用,皮朝纲说:“中国古代绘画也很讲究在画面上留白...一画”,作为禅画的悟的基本原理。石涛说: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55]。...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5961418.html
-
“饮食可绝也,富贵崇高之势可让也,而中庸不可去也。其诚其心者,其修其身者,其正其家者,其治其国者,其明德于天下者,舍中庸其何以为也。亡国灭身之人,其必忘中庸故也”(注51)。 ...道”来阐释“中庸”,益见其儒化思想之至大且深。契嵩复曰: “中庸之道也,静与天地同其理,动与四时合其运,是故圣人以之礼也。则君臣位焉,父子亲焉,兄弟悌焉,男女辨焉”(注55)。 中庸乃...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
-
《般舟三昧经》的影响。如“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51)由念佛可以得般舟三昧的思想,得般舟三昧即得见弥陀的思想,是净土宗提倡称名念佛的原因之一。从原始佛教的六念至大乘佛教的祈求加...、P.3839, (55)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校对。现收录在《大正藏》卷八十五,1266页。全文共六十句,五言一句。文中突出了两个主题,即禅净一致与唯心净土。为了研究方便,现据《大正藏》卷八十五将赞文抄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561505.html
-
虽观生灭,不别于不生不灭。所以者何?以纯归不异故。…声闻经言:无常即是苦,苦即是无我。若无我则无我所,无我所者,则为是空,不可受著。若不受著,则是不生不灭。[51] 二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虽以...受,若不尔者,同在生死,彼我无异,便不信受。[55] 对菩萨自身而言,广学诸法更能方便接引众生;对所度众生而言,见菩萨早已学习过自己所行之法,且能为己开示此法门的浅深,便容易听从菩萨的引导。因此菩萨...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
-
唐尚 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注 51 )。 《道藏》〈云舨笈签〉卷 四, 道教相承次第录有李靖之名,李靖不仅是个道士,而且 是太上老君嫡传第三十八代弟子李淳风的... 关于李靖和哪吒父子形象之衍变,柳存仁及台静农先生 于著作中阐发甚明(注 55 )。大致说来,从“汗漫无归依 之佛教传说,而建立以李靖为中心,三吒为其羽翼之华化佛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0061819.html
-
影响不无关连。[51] 因此他认为,我质疑他没有把“现代禅与印顺法师论辩的内容作完整的考察”是文不对题,我应该把重点放在上述二个概念的因果关系之说明上才是切题。他说:“而温先生似乎在此着墨不多。”但...提出来的要求。”[55]我认为,一般性的历史因果描述当然须要有事实作为根据,但是也无可避免地包含着主观的认定。因此,我不可能把历史的因果关系说绝对化。林先生说:“温先生认为印顺法师贬低修证,是导致佛教...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3261854.html
-
了心智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不但为万物取名,[50]而且可以“修理看守”上帝的造物[51],“管理”世间万物并“治理”整个世界。[52] 值得注意的是,圣经一方面肯定人有心智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并未仅仅...good and evil)绝不象在现代汉语中这样只表示道德评价中的“好坏”,即“善良”与“邪恶”,[55]而首先是表示本体论或存在意义上的“好坏”,? 部梢运凳强凸凼挛锏摹昂谩庇搿安缓谩保?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1961986.html
-
[51] 花冈永子,《宗教哲学の根源的研究》页 186。 [52] 出自永嘉玄觉的<证道歌>。慧能亦说「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见佛地」,《佛光大藏经》禅藏《六祖法宝坛经》 (...《六祖法宝坛经》 (般若品),页25。。 [55] 背面相翻的方式,如一铜板之两面,背面相翻,而共成一铜板,两面喻绝对与相对,如空和色,而铜板本身喻绝对。背面相翻的方式是天台佛学所反对的别教的「相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66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