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第二节 造像铭所见的唐朝佛教 55 1.造像纪年铭 55 2.西方净土信仰和观音像 61 3.天皇、天后 66 第三节 玄宗朝的佛教政策 68 1....
[日]砺波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373652.html
-
12月落成,明年即孝宗干道 5年(1169) 7月21日,沐浴书偈,跏趺宗寂,年55。敕封普庵寂感妙济真觉昭贶禅师谥号。 后世,元代成宗大德 4年(1300)重谥大德慧庆,明代成祖永乐18年(...,号普庵。祖师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 〔1115〕11月27日,南宋孝宗朝道五年〔1169〕 7月21日,享 年55岁。 祖师在世时,于江西省袁州府之南泉山宣扬引法,设置道场...
吴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073970.html
-
十力」比配之事,[54][55] 可知古德已看出两者之间有所关联。唯有诸佛能够了达诸法实相,这种智力的发用表现为化导众生的十种智力,《大智度论》中佛陀自言: 我有诸法实相智力,是力有十种用,是十种智故,能作如是感动变化,亦能过是所作。以是故言欲得十力,当学般若波罗蜜。[55][56] 如来出现世间的根本目的是要度化一切众生,诸法实相智力的运用方向,就在于兴作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以感动众生,...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3074004.html
-
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瀁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55]。 对照《...册,273页。 [53] 《大正藏》第11册,第278页。 [54] 《大正藏》第12册,第9页。 [55] 《大正藏》第12册,第277页。 [56] 所谓劫水,劫的意思是极为久远的时节,...
白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574434.html
-
[52] [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卷一“中原雅音”[M].
[53] 钱谦益.列朝诗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9.
[54] 草木子卷二原道篇[M].
[55] 张星烺...。摩洛哥历史家拔都在杭州游运河时,曾见有“奏乐者”和“歌唱者”,其所唱除中国歌外,还有阿剌伯歌和波斯歌。随他同游的总督郭儿台之子特别喜爱波斯歌,要唱者一唱再唱。[55](P201)
昆吾师曾说,...
王福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0176960.html
-
关中疏》、《净名经关中释抄》、《净名经科要》九种《维摩经》注疏,涉及55号《维摩经》注疏写卷,著录内容包括写卷的千字文号、文字起迄、用纸、存行及品次,并写有附记; 在第十四帙的《绪考诸经》中,陈垣又考...55册收入了斯坦因所劫斯1-斯7599号图版,其中收录的《维摩经》注疏图版有《维摩经抄(钞)》(S.1310)、《维摩五更转》(S.2454)、《维摩诘经提文书》(S.2661)、《维摩唱文纲领一卷》(...
曾晓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3478767.html
-
指出《大集月藏经》根本找不到同样的文段,即使以慧净法师编译的《安乐集要义》推断,认为是“卷五五意”[55],但《大集经》卷55的可能文段,与道绰在《安乐集》中的诠释相比,显然被曲解了。笔者曾指出:“在...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579197.html
-
有一定的深度.而殷浩正是擅长才性论者,此方面支公则力有不逮.
〈文学〉第55条
支公对於《庄子》的领会不仅止於〈逍遥游〉,且看〈文学〉第55条:
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奇拔固是支公所长,或亦因此於清谈名士间得居一席之地.於此同时也表示出支公对於《庄子 渔父》的精熟与领会.
而在玄学方面,〈文学〉第55条及第51条两条资料提示了,支公虽作为一个东晋时期玄佛交融...
洪嘉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279227.html
-
、101卷,所译的经典偏重大乘瑜伽系的学说。[17]《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的翻译时间,《历代三宝记》(T49.45a)和《大唐内典录》(T55.269b)记述为普泰元年(531),《开元释教录》(T55...“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就能“得入莲华藏世界”。如果注意到《大经》、《小经》所描述的,发起欣乐愿生之心,所谓“于我所起清净念”[55]、“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56]、“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57...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1879285.html
-
法尊,〈西藏后弘期佛教〉。西藏学丛书编委会主编《西藏佛教史论集》,台北:文殊,1987b页55-78。
昌愿,〈从中观看康德的理性二律背反〉。《内明》杂志第210期,页3-9。
原田觉作,许明银译,〈西藏佛教的中观思想〉。《华冈佛学学报》第七期,页301~327。
郑学礼,〈中观、康德与维根斯坦〉。《哲学与文化》第十六卷第十二期(1989:12)页42-55。
...
刘婉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238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