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陀观与人间佛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廖吉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陀观与人间佛陀
  ◎妙心佛学读书会“佛陀观”单元研读报告
  文/廖吉健
  一、引言
  依照《妙云集》教学目次,“佛陀观”所讨论的内容有:《佛法是救世之光》一书中的〈佛为救护我们而来〉;《佛在人间》中的〈佛在人间〉、〈佛教的战斗观〉、《佛法概论》中的〈佛法的创觉者〉、〈佛陀的正觉〉;《佛教史地考》中的〈纪念佛诞说佛诞〉。现在就其重点及研读心得略作报告。
  佛教上座、大众的分立,首先由于对佛陀观念的不同。到达佛陀那样的果证,是否为超越人间的,在部派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从大体上说:上座部方面,仍著重于历史的佛陀。关于佛陀的肉体,认为即使具足妙相,种种妙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如:佛陀的色身作用虽然广大,但有一定的限量;佛陀的寿命虽然很长,但有一定的边际。总之,佛陀所以为佛陀,最 主要是在指精神的纯洁与智慧、大慈悲和大自在;而在肉体方面,仍有一定的限制。尽管这样,也丝毫无损于佛陀的尊严。以分别上座为始,这是有部等的上座部派所一致主张的。 
  在大众部派则不然。他们观察佛陀是专从佛陀法性方面,逐渐以色身作为理想化唯一的特色。从《异部宗轮论》看,大众部派对佛陀的基本概念是:“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如来寿量亦无边际。”
  这样,理论化的大众部学者,把佛陀的人格极力提高,把那色身、威力、寿命都进到无边无际的境界。进而认为佛出现人间,唯是为化度众生从兜率天上,示现在人间而出家、成佛、说教,认为都是属于应化身边事,非佛陀的真身。
  总之,上座部派的佛陀观,以应身为基本;大众部派的佛陀观是位于法身与报身之间的。不同的佛陀观,基本上就从这观点分野出来的。(注一)
  二、不同的佛陀观
  在〈佛在人间〉第五节“佛从人间被升到天上”,提到几种佛陀观:
  (1)是照著苦行厌离者自己的想像而复写的:以为佛陀的饥渴寒热,与自己一样,以为佛陀“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以为佛陀的入灭,是灰身泯智的。
  “如来在世间,不言有与无;如来涅槃后,不言有与无”。凡真能获得正见的人,接触到佛陀的生命者,必然有深刻正确的体认,而离却俗见与拟想。但庸俗的人,忘却了“佛身无漏”,以为佛陀的饥渴寒热,与自己一样。佛陀的伟大在功德,但又遗忘了舍利弗“五分法身不灭”的明训,因此说“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把佛陀的入灭,看作是灰身泯智的。
  从“八不中道”中,也可说明不能用一般人的想法与推测来解释佛陀观。在《中论》的篇首说(大正30?1b):“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种概念,是就缘起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实相不相应,而众生把它执著作实在,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诸见中。所以龙树论师对于缘起诸法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否定这些实在论的见解。(注二)
  “五分法身”的名词解释:指大小无学位(佛与阿罗汉)所具备的五种功德,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又作无等等五蕴、无漏五蕴。其中,“解脱蕴”指无学位中与尽智、无生智及无学之正见相应的胜解心所;“解脱知见”者,以已断不复更断,乃至以修不复更修的无生智为体。此二者不是无学位不起,也就是说只有无学位才能体解认知,所以说无漏五蕴为无学位所具。(注三)
  (2)认为世尊是成佛久矣,现在不过是示现:小乘部派中早已存在“如来寿量无边际”的见解,早已成佛的佛陀,在天上身相圆满广大的最高处──摩醯首罗天上成佛。天上成佛是真实的,人间成佛是示现的。起初,天上佛与人间佛的关系,还看作如月与水中的月影。再进一步,在人间成佛的世尊,修行六年,不得成佛,于是非向摩醯首罗天上的佛陀请教不可。在佛陀的本教中,世尊是人天教师,现在是转向天上请教了。
  这一“佛梵合流”的思想,弄得神佛不分,使佛教在印度流于神秘、迷妄,走上了末路!有人认为佛陀“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何必太过分别?是的,不过我们现在人间,我们得认识人间的佛陀。世尊从“佛出人间”,“人身难得”的见地否认这一看法──“天上是净洁的、光明的、喜乐的,而人间却充满了罪恶、黑暗与苦痛”。理智的正觉,解脱的自由,在人间不在天上。所以说:“人间于天则是善处”。(注四)
  《长阿含》卷九、《中阿含》卷二十九,有提到八难,指不得遇佛、无法听闻教法的八种障难,又称八难处。即: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处在这八种情境中的众生,或恒受众苦,或无暇修行善事,故又名八无暇、八不闲或八非时。长寿天(指色、无色界诸天)命报长远,寂静安隐,其中有情多以之为涅槃,不求佛法,无诸苦事,不识佛法,不求出离,故称之为难。(注五)值得一提的是,长寿天是属于乐障,人间苦乐掺半,正好修行,人间反成为天神仰望的乐土了。
  (3)正确的佛陀观:《阿含经》、初期大乘的经典都说到“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的语句。正确的佛陀观,是不能离却这原则的。佛陀是人间的,我们要远离拟想,理解佛在人间的确实性,确立起人间正见的佛陀观。佛是即人而成佛的,所以要远离俗见,要探索佛陀的佛格,来作面见佛陀的体验,就要把握出世(不是天上)正见的佛陀观。这两者(人间正见、出世正见的佛陀观)的相融相成无碍,是佛陀观的真相。
  三、佛在人间
  (1)佛诞日的争议
  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人物,在二千五百 多年前的一个四月八日,诞生在中印度迦毗罗国的释迦族。父王叫净饭,是迦毗罗的国王;母后摩耶夫人。 
  关于佛诞日的争议:这如《般泥洹经》说:“佛从四月八日生:四月八日舍家出,四月八日得佛道,四月八日般泥洹”;所以,旧传以四月初八为佛诞日。从学派说,这是小乘四大系中,大众、一切有、犊子等三系,及大乘佛教所共用。而四月十五日,仅是小乘四大系中,上座分别说系的传说。从教区说,这是中国、韩、日等国家──广土众民所共用,而不如四月十五日的,仅是斯里兰卡、缅、泰所遵用。如从中国佛教来说,这是有著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节日。所以如不是改宗南方小乘佛教,就没有任何理由来改变四月八日的佛诞节。(注六)  
  二十五岁的一个晚上,他坚决的放弃了统治者的地位,离开王宫、父王与心爱的嫔妃,成为一位一无所有、追求真理与自由的人。出家以后,为了真理与自由,参访当时著名的宗教师,过了六年非常刻 苦的生活。但事实的证明,苦行是徒然的,于是乎他的生活开始转变,到摩竭陀国的菩提伽耶,结跏趺坐,发出坚强的誓愿,在四十九天中,运用智力、悲力、无限的精进力,从一切障碍中获得解放,彻底体悟了人生的真谛,成为人间的佛陀。世尊体悟人生的真谛与实践的轨则。
  在波罗奈的施鹿林,为五比丘说法,推动了不共世俗的四谛法轮。法轮的精要,正像阿说示说的:“诸法从缘起,是法说缘生,诸法缘及尽,吾佛大师说”。此后,世尊从事真理的传布工作并组织教团。
  这样的教化,约五十年之久,佛教传遍了恒河两岸。在双林间,为弟子作最后的教诲:“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法身常在而不灭也”!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的中夜,世尊入大般涅槃,结束了一代的教化。世尊的入灭,将永远遗留在佛弟子内心的深处,悲怀恋慕,直到人间净土的完成!(注七) (2)佛教的战斗观
  “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对战争的写实。
  正确的出世观,是要配合世间的净化。世尊从伦理实践的宗教出发,倡导种族平等论,以消泯种族间的歧视、对立,与非法的压迫。抨击侵略者的残杀,而鼓吹无诤的和合。在另一方面,组织起大智大悲的自由集团。和平共存的思想,多少给予当时纷争的印度有效的救济。
  和乐共存,是人类的共同的欲望,是人生历程中的正轨。佛教中并不排除战斗的意义,例如有一回,有一军人在行军前去向佛辞行,世尊说:“汝等之身,受王俸禄,所作当然,佳善”!
  佛法对“正义”的看法如何?〈佛教的战斗观〉有说:凌夺是世间的实相,战斗是人间常事,世尊不否定战争,问题在怎样才需要战争?要怎样战争?  
  为掠夺争霸而发动的侵略战,自然是佛教所反对的。反之,在被侵略方面,世尊本身就曾教他们备战。在心态上,不能以怨止怨,所以唯有“以慈心入军阵”,才能获取胜利。不但决战的胜利,并且要以伟大的真理与自由的同情,消融净化侵略者的野性、仇恨。战争,永远是为和平自由而战。为了慈悲,需要战争,不惜自我的牺牲去努力实现,实现“仁者无敌”,充满了安乐与自由的胜利!(注八)
  这生命中心的世间,佛教是把它作为没奈何的苦恼看。一切在无常变化中,是生也是灭;即生即灭的相续,从生长到安住,从安住到异灭。这生灭灭生的狂流,充满著生存的喜乐与爱好,而生存的实相是苦恼,所以《杂阿含经》说:“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有乐必有苦,有爱必有嗔,你要求生存就不能避免斗争,这是世间的实相。如果是世间,世间永远是这样,除非你能截断要津,破网而游!(注九)如《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说“灭应灭于惑,惑灭则苦灭,解脱于痴爱,现证寂灭乐。能灭苦集者,唯有一乘道。”
  (3)治疗苦恼的良药──四谛
  “爱”是生命的贪恋与世间所有物的系著;“取”是内依自我爱欲的发展而为一切的追求,企图满足一人一家一国的争夺。佛教所说的苦,不单是“老死”,苦痛的解决,在勘破自我的爱取,在改变我们身心的行为。相对的改善,就是世间的救济;根本的解决,就是出世。世间与出世间,并非敌对相反。世间的改善与净化,绝不障碍出世的解脱,反而是接近。
  在《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提到“佛说解脱道,四谛与缘起,甚深诸佛法,由是而显示。”以十二缘起为首的种种缘起说,也就是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三界轮回的一切苦恼,即由于无明、渴爱等烦恼及行、取、有等业因而产生的。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槃。  
  南本《涅槃经》卷十四(大正12.696c):“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生死既已尽,更不受诸有。”  
  四谛的重点放在人生现象上,四谛是治疗苦恼的原理,为了治疗人精神上的苦恼,首先要正确了解苦恼本身的性质,如:必须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无苦恼的理想状态,然后按照趋向理想的方法来实践,以达到理想状态。(注十) (4)佛法的力行
  “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世尊为自我的解脱与真理的掘发,割断自我与世间的爱索,这样的为身才能为大众,忘世才真正的走入人间。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  
  在〈佛为救护我们而来〉一文中提到:“佛的慈悲,不受阶级的限制;佛的慈悲,没有狭隘的偏私性;佛的慈悲,不但是情感的爱,而是通过理智而发动的;佛的慈悲,著重于彻底的救济。”学佛应注重如实的依法奉行,能切实的奉行佛法,自会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难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四、佛陀的正觉与解脱
  学佛的,有的偏重于事,著重法相的差别,于空平等性不信不解,或者轻视它。这种见解,是不能与出世的佛法,尤其是与大乘法相应的,不能成就菩萨道。又有些人,执著本性、空理,醉心于理性的思惟或参证,而不重视法相,不重视佛法在人间的应有正行,这就是执理废事。唯有依据缘起性空,建立“二谛无碍的”中观,才能符合佛法的正宗
  《佛法概论》〈佛陀的正觉〉说:人间佛陀的无上正遍觉,应从真俗无碍,悲智相应中去说明与声闻的差别。  
  想像佛陀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而为任何时代、环境,信众在现实中不能超越的,而推尊为圆满的,绝对的。这是理想的,是自我本质的客观化。了解时空的演变,才能不被情感所美化、遮蔽。
  无论佛陀出现于甚么时代,什么地方,他的知识、能力、存在,必是适应而恰到好的。佛陀的绝对性,即在这相对性中完成!(注十一)
  五、人成即佛成
  世尊是人,与人类一样的生、老、病、死、饮食、起居、眼见、耳闻;这父母所生身,是世尊的“生身”。同时,世尊有超一般人的佛性,是正觉缘起法而解脱的,这是世尊的“法身”。〈佛在人间〉一文里说:“缘起性,是佛陀的法身;和合众,是佛陀的慧命。”缘起性前面已谈过。佛陀的慧命,从佛陀的本质──正觉缘起的内容中,展现活跃无限止的生命,都表显在僧团,因僧团的存在而存在。僧团的组织,可说是法性具体的显现。凡是佛弟子,能在听闻思惟中获得这缘起正法的正见,就是信解见佛。能在定慧的实践中通达,就是证悟见佛。
  佛教,在第一义的理智生活,侧重无常、苦痛;在情意本位的世间法中,却向来歌颂无诤的和合,倡导和乐共存的道德。凡夫学大乘道,以大悲心为动力,以普渡众生的悲心来广学一切。学佛即向佛学习,所以真正的学佛,应发菩提心而学,这才是达到正等正觉的正确道路。从佛出人间的意境中,一重人间,一重佛道。这我们称为人间佛教的,不是神教者的人间行,也不是佛法中的人乘行,是以人间正行而直达菩萨道,行菩萨而不碍人间正行的佛教。从来所说的即世间而出世,出世而不碍世间,所以说即人而成佛,成佛而不碍为人。成佛,是人的人性的净化与进展,是人格的最高完成。(注十二)
  注释:
  一:《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七,页4067a。
  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二,页219b。
  三:《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三,页1021a。
  四:《佛法概论》印顺导师著,页14。
  五:《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二,页195a。
  六:《佛教史地考》印顺导师著,页209。
  七:《佛在人间》印顺导师著,页3。
  八:《佛在人间》印顺导师著,页300-303。
  九:《佛在人间》印顺导师著,页298。
  十:《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四,页1563a-1565a。
  十一:《佛在人间》印顺导师著,页266-267。
  十二:《佛在人间》印顺导师著,页73。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