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率直磊落的生活智慧——释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尊(释迦牟尼)是佛教的祖师,就从他开始说吧!

  然而,虽然是从释尊说起,如果只是随便谈谈释尊的生平,又未免太对不起读者了,毕竟本忌的主旨是要带领各位进入[禅之国]的。更何况禅之所以能够俨然成为佛教的代名词,必定有其引人入胜的地方,如果地无视于此,而光是谈一此些释尊生平云云,那就是笔者的怠慢了。

  不过,话虽如此,有关释尊生平和记载中,也有一些话是可以做为我们学禅的指引。

  下面我所节录的话,是融合释尊、禅与佛教为一体的。同时因为是佛教的原始经典《阿含经》(注一)所记载的佛陀弟子们所说的法,因此对引导各位去理解佛教教义上也有莫大的助益。这样,笔者就不处算是怠慢各位了。

  不过,这段话听起来也许显得有些过于严肃,老实说,内容并不太有趣。原本我也想在开头的地方学学禅师们先来大[喝]一声,展现禅悟之心的多方妙用,以便引起读者们的阅读兴趣,然后再慢慢导入较深的话题。只是脑子里虽拟出这样的大纲,实际却没有按著所想的进行。所以还是请各位读者稍为忍耐一下:

  比丘(注二)众啊:寡闻的凡人有情愫感受,有闻的弟子亦有情愫感受,那么有闻的弟子各寡闻的凡夫有爰不同的地方呢?……

  释尊在开始说法时,总会先提出问题来做为开场白。这段话就是有关他当天说法的主题。这时有一位弟子回答说:

  [我们都是信奉世尊(释尊)教诲的人。世尊啊!请教导我们吧!]

  于是释尊便开始他的说法。这是原始佛教常用的教学方式。

  说到有闻的圣弟子与寡闻的凡夫,所谓的[闻],是聆听教法,也是学习的意思。究竟学佛的弟子们与没有不佛的凡夫有何差别之处呢?两者不是都有感受作用吗?释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如果将感受作用以佛教教用语来说就是[受]字。例如在白雪覆满大地的早晨,当我们一睁开眼就看见周遭是这样雪白的银色世界,而天空又是那样地湛蓝澄沏,不禁发出惊呼:[啊!好美!]这样的感觉就是[受]。

  当然,[受]不光是这种快感而已,也包括了拥护的公车上被人踩了一脚的那种不愉快的感觉。另外还有一种不苦不乐(无记)的感觉。以佛教语来说。快感称为[乐受],不快之感称为[苦受],无记之感则是[非苦非乐受]。这三种受无论是佛弟子或是凡夫都同样感觉得到。这么说,到底佛弟子和凡夫有何不同之处呢?

  释尊如下教示:

  众比丘们!譬如以箭刺人,先刺一箭之后再刺以第二箭。众比丘们!如是这人遂有二箭之感受。相同的,未修习教法的凡夫,在感受不舒服的苦受时,不是忧愁、恼怒和悲伤,就是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此等到凡夫同时有二种觉受,亦即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痛苦。

  众比丘们!如以箭刺人,先刺一箭后再刺以第二箭。众比丘们!如是之人唯有一箭之感受。相同的,已修习教法的圣弟子们,在感受到了不舒服的苦受,并没有忧愁、苦心和悲伤,也不会手胸顿足,嚎啕大哭。圣弟子们只有一种觉受,亦即只有肉体上的痛苦,而没有精神上的痛苦……。

                     《相应部经典》三六·6<箭>(注三)

  释尊以箭来譬喻我们瞬间的感受作用。在每瞬间,我闪所感受到的痛苦、美好、嫌恶、喜好、冷、热、漂亮、丑陋等等,就好比被感觉的[箭]刺中一般。

  这些感受,无论是开悟的人也好,未开悟的人也好,都是完全相同的。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关键就在中了箭了后。通常凡夫在中了第一箭以后,继之又会中第二支箭。例如,在客满的公车上被踩一脚时:[好痛!]当脑中这一念闪过之后,接着又起了第二种念头:[什么混帐东西!王八蛋!你要死啦!]像这样生起对对方憎恶的心情。又如走在马路上,看见路旁开著美丽的花朵,心里想:[嗯!好美!]之后,还随手将花儿摘下,带回去插在花瓶里。这就是凡夫所受的第二箭。有直觉地喊:[好痛!]如此罢了,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差别,使得圣弟子与凡夫之间有如天壤之别。

  各位读者应该还记得我们在第一节里所介绍的[枯木寒岩]的故事吧!我曾经提到对清僧感到不以为然的话。也许各位当初不甚了解我的意思,那么现在应该明白我何以对他感到不以为然了吧!

  因为他连[第一箭]都否定了。看见美女直觉感到:[好美!]这是第一箭。这支箭无论凡夫或圣弟子理应感受到的。

  尽管如此,他却连这种当下的感受都打算否定掉。也许在他认为,身为一个出家人,甚至连第一支箭都不能受吧!这实在是完全错误的见解。释尊并没有这样说过的。见到美女觉得[美],这是理所当然的。只要不再受第二支箭就好了。

  话虽如此,那么该怎么做才不会再感受到第二支箭?这就是重点所在。当美女说:[来嘛!抱我嘛——]这时到底抱还是不抱?从何时为止是第一支箭?又何时开始才算第二支箭呢?

  有这么一则故事:

  一位禅师带着徒弟数人云游四海。某日,一行人在一条河的岸边碰见一名女子。这名女子想渡到对岸去,却因为求助无人而困坐愁城。当女子看到了禅师一行人,便向他们请求帮忙。 

  [哦!好的!好的!]

  禅师毫不迟疑地一把抱起了女子,不慌不忙地渡过河去。

  [还是师父你干脆俐落!]女子发出诱人的嗲声一边说,还一边与禅师嬉闹着,就这样渡过河以后,女子才道谢离去。禅师一行人则继续他们的行程。

  稍后,其中有位弟子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师父!您刚刚那样做对吗?我们一向都很尊敬师父的,但是方才看见师父的言行,实令我们感到非常失望。]其他弟子们也纷纷表示了不满,全都很激动向禅师诘问:[刚才师父的言行,实在有违您平常对我们的教诲……]也难怪他们会责难。原来他们从渡河到现在,便一直为这件事耿耿于怀,所以才会如河决堤一般,各种诘责一发不可收拾。

  禅师听到他们如此的指责,反而笑了起来。

  [啊!哈哈……什么!你们到现在还抱著那个女人啊!我早就把她给放下二支箭。对于禅师而言,他并没有感受第二支箭。

  释尊所指的,开悟者与凡夫之间的差别。正是这第二支箭。由于我们只是凡夫,所以不免会受到第二支箭。即使我们急于想要避开也是无能为力的。执著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是最愚蠢的人。能够认清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而不去执著它,这才是佛教 的教义。不过,至少我们要通史去分别第一箭和第二箭的差别所在,以合在受到第一箭时能够自觉。

  [啊!自己现在正感受到第二箭……。]

  能够这样认清自己,那就没有问题了。日久功深,一旦生活中遇到问题必然能够迎刃而解。或者说,一旦认清了自己,那么问题就不会如想像中那么严重了。因为问题之所以产生,多半生由于不能认清自己的本心所使然。

  注一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经典的总称。其中包括了《阿含经》、《法句经》、《经集》等经典。

  注二  泛指剃度出家,且受了具足戒的男子。女子则称为比丘尼。

  注三  见《南传大藏经》第十五卷(三二二——三二五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