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师的六种造像
“没有上师之前,就无佛陀之说;千年佛陀之果,源自上师之因”。正是由于视上师为佛陀的传统文化观念,上师或祖师像成为藏传佛教造型艺术当中最为普遍,最具特色的一种题材。不论是唐卡,壁画等绘画艺术,还是石刻、泥塑、木雕、金属等造像艺术,上师像都是题款最多的一项作品,这将十分有助于后人辨认他们的具体身份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宗的造像风格。
本图中造型类别最多的当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造像以写实像、美化像、扎西多卡玛、师徒三尊、五种应身像、持寿瓶等几大类别最为常见。
写实像
写实像。这幅甘丹寺内的壁画传说是宗喀巴大师
在这里面壁修行时映照在墙壁上的影子描画而成的。
顾名思义,写实像是指造像师完全按照上师生前的相貌特征绘制或塑造的身像。西藏苯教和佛教所拥有的绝大多数上师像基本上都属于写实类。一般情况下,宗喀巴写实像的特点是大师头戴黄色通人冠,双目有神,大耳垂下,大鼻突前,面相饱满而略带微笑,显得格外慈祥;身披三法衣,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并捏青莲花茎;左右肩花分别托起经书和智慧剑,象征着宗喀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此外,与很多西藏各宗派的上师一样,宗喀巴也依照自的品相亲手建造了其泥塑像,藏语称之谓“杰阿扎玛”(rje-nag-vdra-ma),也属于写实类。
美化像
镏金的宗喀巴美化造像。
美化像藏语里称之为“ 嚓古”(mtsar-sku)其中“嚓”意为美丽,而“古”为敬语就是指人或神仙的身体或宗教造像。这是比较少见的一种造型类别,除了概念和造像本身,笔者还从未见过任何有关出现此类造型的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文章,故而也无法肯定地解释其具体缘由。但是依笔者看来,这可能与藏传佛教造像度量经规定的三十二相,八十毫等塑造佛类型像的审美标准应有直接的关联。如上所述,在西藏信徒把自己的上师视为佛陀尊奉后,以佛陀的完美相貌标准,重塑自己信奉的上师形象就不足为奇。我们可以仔细欣赏下图,这是一尊铜质镏金的宗喀巴美化造像,其面貌特征完全超脱了人们熟悉的宗喀巴写实像,而塑造出了信徒心中完美的尊者形象,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扎西多卡玛
“扎西多卡玛”像。
扎西多卡玛是一种宗喀巴的泥塑像,据传这是宗喀巴大师与八大弟子,在山南宛扎西多卡闭门修行时,艺人用泥土塑造的七尊宗喀巴像,并以当时宗喀巴闭关修行完成之后剪下的头发装藏。后来这七尊宗喀巴泥塑像被称之为杰扎西多卡玛,视为极其珍贵的造像。经笔者调查,现在确切知道的宗喀巴扎西多卡玛像只有两尊完整地保存在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内,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据知情讲,杰扎西多卡玛的造型特点为双手结禅定印并持焰宝。这一名称在藏文文献里经常出现两种不同的写法,即扎西陀卡玛(bkar-shis-du-khama)或扎西多卡玛(bkar-shis-rdokha-ma)。写法仅有一字之差,却在意思上天壤之别:一是扎西陀卡玛“扎西”为吉祥之意,而“陀卡”是被烟熏的意思,传说当时工匠把泥塑像建造之后,就开始烧火烘干,以免变形。正在被烘干的宗喀巴泥塑像被浓烟熏得实在难忍,便开口讲:“陀瓦卡琼”(du-wakhag-byung),是被烟熏了的意思,故而这七尊宗喀巴像被取名为扎西陀卡玛。
另外一种叫法是扎西多卡玛,则取修行的地名来,来历比较简单,但似乎更符合客观历史事实。
师徒三尊像
甘丹寺内的师徒三尊像。
寺院里最为常见的造型,即宗喀巴(格鲁派创始者,第一任甘丹赤巴)、贾曹杰(第二任甘丹赤巴)、克珠杰(第三任甘丹赤巴,后被追认为一世班禅)。在大多格鲁派寺院里,都被供奉在主要位置,体积较大,其中中间显著位置是宗喀巴,头戴黄色通人冠,身着僧衣,双手胸前结说法印,左右肩花托举经书宝剑,金刚跏趺坐于莲花或三层墩垫上;大师右侧贾曹杰身披三法衣。左侧克珠杰,左手、右手皆持经书。这类造像在唐卡、壁画等绘画艺术都能见到。
五种应身像
五种应身像之一。
五种应身像之二。
五种应身像之三。
五种应身像之四。
五种应身像之五。
五种应身像是宗喀巴师圆寂之后出现的,多见于绘画作品当中。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宗喀巴圆寂之后,其弟子克珠杰遇到了一些涉及中观及生圆次第的难题。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克珠杰既怀念上师,又珍重地祈祷能够解疑释惑。这时在克珠杰的梦幻中出现了上师的尊容,助其解除疑虑,随后分别显现了五种不同的宗喀巴应身像,并流传至今。下面笔者将通过布达拉宫的一套精美唐卡藏品分别介绍宗喀巴五种应身的具体造型。宗喀巴头戴黄色通人冠,面相饱满慈祥,双手胸前结说法印,身着三法衣,半跏趺骑着象行走在祥云之上,其前后两天女分别托举宝伞和智慧剑五种应身像之一。宗喀巴应身像束发高耸,左右长发垂肩,面向文静,眉间白毫右旋且显眼突出。佩戴五叶宝冠、耳坠、项链、手镯,草绿色帔帛,上身袒露皮肤呈黄色,双手胸前结说法印,下着裙,侧身骑着仰头狮子,左右肩花分别托举经书、宝剑,为典型的菩萨装。若不是以组套形式出现,极易与骑狮文殊造型相混淆五种应身像之二。这是最为普遍的宗喀巴造型,唐卡中央彩绘的大师头戴象征格鲁派的黄色通人冠,面相年轻,身着三法衣,双手胸前结说法印并捏青莲花茎,左右肩花托举经书宝剑。宗喀巴大师金刚跏趺坐于莲花、月亮座上。其左侧站立的天女面朝大师,手举大扇;右侧站立的天女则双手供奉盛满甘露的钵五种应身像之三。五种应身像之四中,宗喀巴束发高结,戴骷髅冠,弯眉大眼,留有络腮胡(虬髯);佩戴硕大耳环、项饰、手镯、臂钏、脚镯等各种饰物。特别是宗喀巴上身袒露、从右肩到左腋下斜披圣带,右手高举宝剑,左手胸前紧持盛满鲜血的头盖骨(法器),骑着十分凶猛的老虎,整体上表现为比较夸张且典型的古印度大成就者造型。五种应身像之五造型基本上与之三一致,所不同的是,在此宗喀巴面相略显老气,右手胸前捏着托起智慧剑的莲花茎,左手放在膝盖并捏住托举经书的莲花茎,半跏趺坐于莲花及月亮座上,整体造型显得格外放松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绘画还是泥塑、金铜等造像艺术,宗喀巴五种应身像必须以组套形式完整出现。
持寿瓶像
持寿瓶像。
这在宗喀巴造像里属于比较罕见的一种,因为宗喀巴大师双手结禅定印并握长寿瓶,故而称其为持寿瓶宗喀巴。笔者见过的这类造型大多属于泥塑造像,除了持长寿瓶外,与其他造型并无大的区别,左右肩花分别托举经书与宝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