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思想初探
慧能思想初探
作者:吴平
《坛经)是慧能一生说法的记录,也是他思想的集中体现。(坛经)被尊为禅宗的宗经,是中国僧人著作中唯一称“经”的重要典籍,这是禅宗僧人突出中国祖师学说的典型表现,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坛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意义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坛经)是慧能树立的新的佛教理论旗帜,它通过自己独特的佛教思想体系,不仅引起了中国佛教的革新,而肯影响到其它思想文化领域,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不可不读的重要典籍。本文依据宗宝本六祖(坛经),对慧能的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即心即佛”的佛性论
佛性论是谈众生能不能成佛,怎样成佛的问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大乘佛教一般把佛性看作是众生觉悟之因,是宇宙的本体真如,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众生是否都有佛性问题上,有入主张“一阐提”人(指作恶多端的人)没有佛性,大乘有宗还主张一种“无性有情”的人不能成佛。东晋竺道生首倡“一阐提”人有佛性,为当时僧众所不容,被逐出僧团。后来《大般涅经)译出,果然有“一阐提”人也可成佛之说,才逐渐被僧众所接受。
慧能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这和他世界观上的“真如缘起论”是分不开的,从世界观的高度说,佛性就是真如。在《坛经)中,佛性的异名很多,有真如、本性、自性、人性、法性、法身、净性、真心、本心、法相等等。在涉及到宇宙本源外境万象时多以真如来表达佛性。也就是说,超自然超时空的最高存在,从作为世界本原说,叫做“真如”,而从作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根据来说,又叫做“佛性”。
自性清净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前提。慧能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竞,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认为自性(佛性)清净,就像蓝天一样。只是由于“无明”烦恼的干忧,被妄念的浮云盖住了。他以日月常明形容智慧,以浮云覆盖比喻世人的心境,暗喻“无明”烦恼。并说如果能得到“善知识”(具有较高的道德和学问的佛教徒)的开导,生起智慧,去掉妄念,就会内外明彻,豁然开朗,顿现清净自性(佛性),自成佛道。
既然世人性本清净皆有佛性,那么这种佛性自然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慧能第一次见弘忍时,就说出了这种佛性平等的思想:“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这说明佛性是天生的,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级僧侣,都同样地具有佛性,因而也都有成佛的可能。慧能的这种佛性平等的思想,为禅宗争取了更多的信徒。
为了说明人人皆可成佛,慧能还打了一个比喻:“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坛经.般若品》)这就是说佛性对于众生就像雨水滋润万物一样,一无遗漏,机遇均等。
慧能的佛性论是建立在心、性统一的基础之上的。慧能认为心就是性,性就是佛,自性就是自佛(佛性)。慧能说:“佛者,觉也。”(《坛经.忏悔品》)“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正因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所以人人皆有佛性,所谓“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坛经.般若品》)因此,慧能反复强调:“我心自有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坛经.付嘱品》)这样一来,慧能就把心和佛等同起来了,提出了“即心即佛”(《坛经.机缘品》)的观点,这是他佛性论的关键所在,也是他对中国佛性论的一大发展“即心即佛”就是说明心佛不二,抽象的佛性与具体的人心共为一体,慧能就这样逐步将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原真如,变成一切众生成佛的根据,最后又化作当前现实的人JC、。
佛教其他宗派在谈论佛性问题时,一般都把佛性和人性分开,甚至对立起来,认为人们必须经过不断修行,用佛性取代人性,才能成佛。这虽然增加了佛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却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有碍于佛教的传播。慧能的佛性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但认为人人皆有成佛的本性,而且把佛性和人性完全统一起来,去掉了佛的神圣灵光而增添了生机盎然的现实人情味,把佛性看成是人的唯一本质,看成是人心的主宰。慧能的佛性论扩大了成佛对象,反映了下层百姓要求在成佛问题上机会均等的愿望,使佛学有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有助于佛教的传播。
慧能的佛性论是一种性善论,他提出佛性本有之说,即佛性内在地、先天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是一种天赋的观念。因此,慧能认为成佛的方法只有从内心下功夫,“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疑问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想见到佛,不能到身外去寻找,只能从自己的内心里去寻找,到自己的内心里去见自己的本性,因为自己的本性就是佛,如果不到自己的内心里去见自己的本性,就永远见不到佛,因为身外无佛。慧能这种身外无佛、心就是佛的观点,突出了自我意识,强调个性的自由自在,反对偶像崇拜。慧能的这种“即心即佛”的命题,承认众生自心是佛,从而缩短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导致了佛性人性化的根本转变,为以后的一系列佛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既然佛性就是人性,为什么会有佛与众生的区别呢?慧能认为佛与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觉”与“迷”,“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这种“觉”与“迷”就是佛性的觉悟不觉悟。“自性”指个人的心,也叫“自心”。在慧能看来,“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于个人的心中。“自心”不觉悟,即使是整天念经、拜佛、坐禅、营造佛寺,也不过是凡夫而已。慧能把实现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上来,提倡内求于心,这就是他的“顿悟成佛”的出发点。
慧能把大乘佛教讲的“一切皆空”,归之为心中一切空,把空观引向内心的世界,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性真空”说。慧能的所谓佛在心中,不是说佛性作为一种实体住在心中,而是说“自性真空”,即心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空心静坐,念念思空,而是心中不存在任何观念,连空的观念,甚至成佛的念头都不追求。慧能认为意念不定住在任何一点上的这种情神状态,就是佛的境地,也是人的本性。只要靠自己的“灵知”,一刹那间领悟到心本来的空,就可达到佛的境地,这就叫“顿悟成佛”。慧能的得法偈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道得法偈对物质世界作了彻底否定。心空一切空,当然“菩提”、“明镜”也就是“无树”、“非台”、因为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慧能认为人人本来具备已经觉悟了的主观信念,这种信念不像外界的树或明镜,需要时时拂拭。慧能讲的“无树”、“非台”,就是“本来清净”、“本无一物”,是对自性的觉悟,也就是所谓“顿悟”、这是最方便、最简易的的迅速成佛法门。这一法门正符合弘忍的要求。弘忍认为断绝一切虚妄之念,就可达到真如境界,即所谓“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人的自性虽然是空寂的,却不免要受到外界的种种污染,产生形色声味、喜怒哀乐、烦恼痛苦等观念,这些都是成佛的障碍,如何扫除这些障碍而成佛呢?慧能用“心性本觉”来解决这个问题。印度佛学是讲“心性本净”的,传到中国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大乘起信论)用“心性本觉”来解释“心性本净”,实际上是用“心性本觉”来代替“心性本净”,慧能接受了这种理论,并运用到成佛理论上,使他的成佛理论别具一格。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又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以上皆见《坛经.般若品》)这就是说,佛性就是本心,心性相通,而本心即具有菩提的智慧,也就是一种先天的智慧,它包括诸佛和佛理。人一旦认识本心,觉悟到佛理,就可以解脱成佛。这就论证了人人皆可成佛的内在原因和同根据。
印度佛教认为“心性本净”,只是由于“客尘所染”要想成佛就得去掉客尘,恢复本净的心“净”就是清净,如同白纸一张。本净的心怎么能自己去掉客尘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样一来,成佛就相当困难。所以印度佛教各派都把成佛说得很难,主张长期修行。而慧能讲“心性本觉”,其中“觉”具有主动、能动的意思。“心性本觉”的意思是说依靠自身的觉悟,把“妄念”去掉,一旦去掉“妄念”,本来觉悟的心性便显现出业,从而达到佛的境界。这样一来,修行成佛就很快。只要一念与佛法相应,就可以成佛,这就叫顿悟。
顿悟还是渐悟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与以神秀为代表的禅宗北宗两派思想的主要分歧点。北宗主渐悟,认为须通过长期修习才能逐步掌握佛理而觉悟成佛。神秀的得法偈说的就是渐悟,“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他认为成佛要经过长期的修习功夫,这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传统说法。而慧能的顿悟说则正好相反,他认为人人自心本有佛性,所以不需要长期修行,不需要施舍大量财物,不需要许多烦琐的宗教仪式,不需要背诵浩如烟海的经卷。只要自己认识自己的本性,就可以“顿悟成佛”。
慧能的“顿悟”说,不仅完全继承了竺道生的“顿悟”理论,而具有更大的发展。竺道生的“顿悟”说,主要是就悟解方面而言,并不是指修行成佛的宗教实践。而慧能的顿悟主张,则是一条截心源的成佛途径,一种最重要的宗教实践方法。这种方法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点,使人心成为吞吐宇宙、涵盖乾坤的神灵。
在慧能看来,“众生”(“凡夫”)与“佛”之间,并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关键在“迷”与“悟”。而迷悟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是非常短暂的,往往就在刹那之间,一念之间。他说: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地。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以上均见《坛经.般若品》)
在慧能看来,只要达到“顿悟”,就可进入豁然贯通的境界,破除长期积累的廖误、愚昧、即刻把握“真如”本体,获得全部真理,实现“成佛”的愿望。这种“破”与“悟”是在一刹那间实现的,“众生”的本心只要一念相应,自己认识自己的本心,就可成佛,这就大大缩短了“众生”到达佛国彼岸的时间与距离。当然,慧能所讲的佛已经不是如来佛,而是自来佛,即以内在佛代替了外在佛,以中国佛代替了印度佛。
“顿悟成佛”是禅宗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的基本学说,它一方面对于过着地狱般的生活亟需摆脱现世痛苦生活的劳苦大众来说,能给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另一方面,这种顿悟理论,对于那些不劳而获、过着享乐腐化生活的统治阶级以及为非作歹者来说,能给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另一方面,这种顿悟理论,对于那些不劳而获、过着享乐腐化生活的统治阶级以及不非作歹者来说,可以不用累世修持,不必布施赎罪,只要一念觉悟,过去干一切坏事都可以一笔勾销。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点,自然受到这些人的热烈欢迎,此外,这种顿悟理论强调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可以在短暂瞬间与人生本性乃至永恒的宇宙本体相契证,领悟我即佛、佛即我,佛、我一体,从而获得经过长久追求和执著之后突然而至的解脱快感,这对于士大夫来说,是符合他们的精神需要的。
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在“顿悟成佛”论上,慧能的主要见解是悟与迷的关键在于是否“见性”。众生觉悟到自己的本性,众生即佛;心有迷惑,佛即众生。因此,慧能认为学佛之紧要者,莫过于明心见性。所谓明心,就是明了一切诸法皆从心生,皆自心出。所谓见性,就是发现自己本具佛性,自性本来是佛。明心与见性而所谓见性就是明了自心本来是佛。
怎样才能做到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呢?慧能认为唯一的实践方法就是无念、无相、无住,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坛经.定慧品》)“无念”不是说对任何事物都不想,万念除尽,而是说在与外物接触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也就是所谓“于念而无念”。“无相”不是说不要与外界接触,而是在与外界的接触时不产生任何表象,以保持本心的虚空寂静,也就是所谓“于相而离相”。“无住”就是不执著,也就是说心不执著在外境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思念和留恋它的形色声味。例如,眼睛看到美色,心却不停住在美色上,而不是闭眼不看它。慧能认为能够做到这些,即使是处在尘世之中却无染无杂,来去自由,毫不滞碍,精神上得到了解脱,这就是“极乐世界”,也就是天堂。与此相反,心受外境的影响,追求形色声味,念念不忘相,必然无限烦恼,这就是地狱。因此慧能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般经品》)这就是说,此岸和彼岸,凡夫和佛的区别在于一念之间,一念不著境,不著相,当即就可成佛。。
“无念、无相、无住”是慧能向弟子们开示的一种修行方法,三者是一个整体,构成完整的系统,而不是想互割裂的。慧能认为无念是宗旨,无相是本体,无住是根本,三者同等重要。但是实际上从顿悟成佛的角度看,慧能给予“无念”以特殊地位。这首先是因为顿悟是以世人“念”的存在为起点,而以真如起用的“无念”为关键而实现的。这种真如起用的“无念”,不是去思念真如,而是真如自己显现自己。真如是心的本性,原本光明清净,一旦心除去污染,真如自然显现。其次,“无念”禅法的提倡,开拓了一条在日常生活中悟道成佛的新路。慧能不仅抛弃了初祖达摩以来的冥想枯坐的禅法,而且批评了神秀北宗的静坐凝神的禅法。神秀为了发见本净的心,要求弟子们除却心念,不动不起,结果使人像死灰枯木一样没有灵性。慧能则认为心念活动是人的天性,他所说的“无念”不是止息一切心念,而是要使心念自由自在的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执著一切心念,自然而然地体悟真如本性,这样的心念就是所谓“顿见真知本性”之念,也是一种自我体验。这种自我体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修行,完全是在日常生活中放松自己,一旦豁然有悟,便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在行住坐卧、运水搬柴中实现了解脱。这表明慧能的南宗禅法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并日渐表现出它的生命力。
“无相”、“无住”是与“无念”密切关联的两个观念。由于“无念”主张排除一切杂念,而排除杂念的根本要求是不能执著一切事物的相状,也就是“无相”:排除杂念还要求不在任何事物上定住,执为实有,也就是“无住”。
总之,“无念”、“无相”、“无住”、是围绕着顿悟成佛而展开的一种全新的修行方法,它提倡直觉能力的自然发挥,简化修行成佛的顺序、步骤,以般若之智悟见自心佛性,顿入佛地。这表明慧能将成佛的理论化为普通信徒的具体实践,使成佛的道路简捷易行。
如果撇开这种修行方法的宗教内容,从哲学的角度看,它其实是慧能思想中的认识论。“无念”就是不动任何念头,停止理性思维活动。慧能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坛经.定慧品》)心与境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所谓“不著境”和“不著相”,是说主观(心)不受客观(境)的决定,主观不反映客观,在同客观事物的接触中,主观永远保持独立自主的境地。慧能还说他之所到立“无念为宗”,是由于“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坛经.定慧品》)这是认为一切思维活动(念)只能导致“邪见”和“尘劳妄想”。慧能主张要“念”就只许“念真如本性”。这等于说认识是以心念心,把认识局限于认识主体、认识自己的范围之内,没有它的客观对象,这样,一切概念、判断、推理,思维也就不成其为思维了。
“无相”是排除感觉表象。“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于相”是还承认有“相”,虽然有“相”,却要求抛弃它,这就是所谓“离相”。慧能说:“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想即佛。”(《坛经。机缘品》)意思是说“一切相”不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是人心造成的,人心造成“相”,也能脱离“相”,只要脱离到在思想意识上与外界绝缘的地步,也就成佛了。
“无住”是不容许意念定住在某一点上,这是综合“无念”、“无相”而发展起来的极端神秘主义。人的自性本来是念念不住的,前念、今念、后念是边续不断的,如果一旦停留在某一事物上,那么就不是念念不住而是念念即住了,这样“心”就被系缚住了,“心不住法即通流,住即被缚。”如果能对一切事物念念不住,过而不留,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这样就不会被系缚。
胡适曾将《坛经)列入“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当中,钱穆也认为《坛经)是探索中国文化必读的典籍之一,还说《坛经)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白话文作品。由此可见,《坛经)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典籍,也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因此,探讨(坛经)中的慧能思想,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