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智禅师广录》心得
《宏智禅师广录》心得
释妙元 - 慈光禅学院
上了几段《宏智禅师广录》,对于宏智禅师的禅法及境界,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太高深了。不仅望尘莫及,简直连尘都望不到。
宏智禅师的禅法以默照禅著称,其入手工夫,《广录》中较明白提到的,如:
“田地虚旷,是从来本所有者,当在净治揩磨,去诸妄缘幻习,自到清白圜明之处。空空无像,卓卓不倚,唯廓照本真,遗外境界。”
“真实做处,唯静坐默究,深有所诣。外不被因缘流转,其心虚则容,其照妙则准。内无攀缘之思,廓然独存而不昏,灵然绝待而自得。”
“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直是诛锄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体前,直得光滑净洁,著不得一尘。”
“学佛究宗家之妙,须清心(泳-永+替)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像,如水涵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湛无垢,本来如如,常寂常耀,其寂也非断灭所因,其耀也无影事所触。”
从这几段文字中,可见其初入手,主要在揩磨田地、去诸妄缘、枯寒心念、休歇余缘等,乍看之下,似甚简易,但此工夫一转,马上即进入亡像、彻见法源之境地。从休歇余缘到彻见法源、泯除一切对待差别像之用心过程,似未有很明确的说明。
引文中有言:“须清心(水+替)神默游内观”,所谓内观,当如何观?《广录》中常提到默究,体取、体究,其实际用功方法,是否先建立身心山河无隔越等概念,再经过忘缘息念之工夫,而后直下体取(非思惟分别),将一切差别对待想消融泯除,方能本光自现。
《广录》中处处可见自他一体、内外无别乃至放光、神变之言,对宏智禅师来说,此等境界乃极其平常与自然,或许正因此,其语录中才会短短几句妄缘息念之后,就切入彻见法源之境界;此就如同我们在对初学的人讲止息妄念时,因平日对妄念的止息已熟悉,所以不觉得太困难,然对初学的人而言,尚得透过种种的方便对治法,将躁动的心念止息。
默照禅从字面可知,其重点在“默”而“照”,如前文所言,入手工夫主要在去诸妄缘、休歇心念,此应非只是一般的止息妄念而已,重点乃在泯除一切的对待差别想。唯能照了、体达空性,无一切对待差别想,才能彻底止息妄念、消融一切执著,而达到根尘融、理智混、自他同、心法一,乃至放光神变之境界。
默照禅的高深,如果不经过讲解及永嘉禅的基础,则《广录》的文字,可能就像无字天书一般不可捉摸,有缘得见、得闻永嘉集及广录,是吾等莫大的福报,可惜根性鲁钝,无所体会,但一入耳闻,永为道种,相信只要细细体会、默默努力,总有那么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