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浮屠:印尼的金字塔
行走
婆罗浮屠酷似一座佛教“金字塔”,以精美的“长城”浮雕著称,历史甚至比吴哥还早上300年。但它历经千年的美丽和寂寞,至今还没人真正能懂。
同样名列“东方四大奇迹”,但在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和柬埔寨吴哥的盛名之下,婆罗浮屠显得不事张扬。
“山丘上的佛塔”是婆罗浮屠的梵文解释,但有意思的是——这座世界上最宏大超群的佛塔并非诞生于佛教之邦印度,而是“远渡重洋”到了“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隐身在遥远得像“九霄云外”的爪哇岛。
从建筑风格及浮雕上的古爪哇文字推测,它大致建造于公元8到9世纪,即爪哇最强盛的王朝——夏连特佛国统治时期。夏连特王朝神秘消失后,中爪哇先后成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天下,婆罗浮屠因此惨遭遗弃,独自咀嚼了数百年的寂寞风霜。
所有的历史典籍都没能为这个奇迹留下只言片语,婆罗浮屠因此成了现代人“千年等一回”的难解之谜。
身世之谜悬念越多,引发的诱惑也越大。我们不远万里辗转来到爪哇岛寻访这个佛教古迹。
这天从印尼爪哇岛的历史名城——日惹市西出40公里后,我们有了第一个意外发现:婆罗浮屠的藏身之地竟然是在“莫拉比火山”的一个山丘上。莫拉比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活火山之一,看那终年烟雾缭绕的火山口,感觉随时可能引发灾难。
当地的印尼向导说:婆罗浮屠正是由火山岩建造而成——莫拉比火山的喷发无意中成就了这座佛塔,可也无情地把它覆盖在火山灰下800年,直到18世纪被西方人发现才得以重见天日。
终于寻到密林深处的小山丘上,我们有幸亲睹了婆罗浮屠的容颜——似塔非塔,似庙非庙,像极了人间的“坛城”。
婆罗浮屠建造在占地1.23万平方米的正方形台基上,塔高原有42米,顶部主佛塔的尖端遭到雷击损伤后,残高变成了35米。建筑呈梯形金字塔状,由下向上逐层缩小,终结于最高处的主佛塔。
只见婆罗浮屠塔身上下果然布满了灰黑色的火山岩,但神奇的是——
垒砌起来的200万块石块之间不着任何黏合剂,依然契合得浑然天成。
婆罗浮屠的“坛城”布局象征着大乘佛教的宇宙观,十层佛塔代表十级正果。而佛塔下方上圆的结构表示地方天圆。如果从四方的“茫茫大地”一级级登上金字塔圆顶的“苍苍天宇”,就意示着凡人修炼成佛、走向圆满的历程。
我们以佛教徒的路线开始攀登,与藏地转山一样,从东面进入,按顺时针方向绕行。
按照佛教的划分,人的一生被划分为“三界”:欲界(地狱世界)、色界(人间世界)和无色界(天上世界)。婆罗浮屠也按照这样的“三界”来安排结构,把十层佛塔分成了三个部分。
婆罗浮屠的第一层就代表地狱世界,但这层1973年到1983年在联合国协助大规模修复时,为避免倒塌,已经充作地基而埋在地下。于是我们从第二层“人间世界”开始转塔。
刚步入回廊就发现自己陷进了一个灵动的浮雕世界。这里每一层回廊的左右壁面均刻有精美的叙事浮雕,一幅接一幅,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细腻动人,好像连环画一般引人入胜。
第二层浮雕讲述的是释迦牟尼佛从王子涅槃成佛的经典传奇,逐层而上,又变成了以弥勒佛、如来佛等众佛祖为主线的佛教史诗。虽然佛经教义对我来说还过于深奥,但游走在这4公里长连绵不断的“石头画卷”里,谁也禁不住为它的精巧构思和鬼斧神工而折服。
或许,婆罗浮屠对今人的意义就像是一本巨大的佛学圣书,而它在石头上镌刻的2700幅浮雕“连环画”不就是阐释佛教真谛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吗?
在这本佛学圣书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还有那无所不在的佛。
据说婆罗浮屠有504尊千姿百态的佛像,“人间世界”有432尊,都盘足坐在四方平台外侧的石壁佛龛里;“天上世界”有72尊,大小如真人,隐藏在圆形平台的小钟塔内,即使通过镂空的菱形或者方形塔孔透视,依然难辨全貌。据说钟罩内的神秘佛像也形态各异,他们按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别作出“指地”“施与”“禅定”“无畏”“转法轮”等手印。
一路上丰富繁多的浮雕与佛像,给我们不时带来惊喜和迷惑。难怪向导也说,婆罗浮屠的石雕石像复杂得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即使对照着佛教经典,它们当中也只有20%可以说明含义,而80%依然难以解答。
最后爬上第九层,我们站在了“天上世界”的中心。这里最高处也是最大的一座主佛塔,它被脚下72座小钟塔簇拥着,犹如众星捧月一般。
主佛塔也是钟钵型,直径10米,高16米,但与72座小钟塔不同的是——塔身严实得密不可风,但塔内却空无一物!
这就是佛教涅槃的完美境界吗?
此时我身边随处可见披着长袍的穆斯林游客,当年婆罗浮屠的没落多少与宗教冲突有关,而现在爪哇岛早变成伊斯兰教的地盘。
登临塔顶我们的视野都变得开阔,目光跳过崇山峻岭,一下便触及烟波浩瀚的印度洋!
大家不约而同围靠在主佛塔旁,面朝大海,微笑无语,感到内心不再彷徨。
流行:攀上桥拱看日落
作为澳洲地标的悉尼海港大桥,不仅能看,能走,还能爬!这是一段非常特别的旅程。
攀桥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沿着狭道,攀上楼梯,直达桥顶,浏览悉尼城市风光;另一条路线则是带你到大桥内部的桥拱,围绕桥的结构组件参观,然后登上接驳两座桥拱的陡峭楼梯,让你从内部探索这个地标背后的来龙去脉。
攀桥分黎明、日间、黄昏和晚上几个时间段。如果选择下午5点到7点这个“黄金时段”,爬上去时可以看到悉尼港的日落,下来时又能欣赏到夜景。攀桥之旅价格不菲,根据时间段不同要支付220~295澳币不等,儿童有优惠。
演出:话剧舞台上的《红与黑》
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早已为中国观众熟悉,而话剧《红与黑》则是诞生170年来首登中国的舞台。
该剧是女导演雷国华继《牛虻》以后第二次执导经典名著改编的话剧。她没有简单地把该剧处理成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感情戏,而是让于连在选择中处于两难、彷徨,始终和命运抗争的境地。导演对整出剧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演员几次很有张力的表演把气氛推到了一个个高潮。
影视剧明星李宗翰把该剧最重要的角色——于连演活,十分出彩。尤其当最后“于连”被送上绞刑架,摘下面具对着台下大喊“永别了,法兰西”时,不少观众都被打动,纷纷落泪。
时间:2008年1月17日~1月18日
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海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