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美式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朱凯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美式佛教
  □ 朱凯迪 《海外文摘》 2001年第07期
  佛教近年在美国迅速发展,成为白人们的时髦信仰。他们大多是从流行佛教书籍中认识佛教的,着重静坐冥想,却抛弃了佛教原有的大部分仪式和教义,将之变成了“没有教义的信仰”。
  最低限度佛教
  有人认为这种美式佛教改良了传统佛教,能改变美国社会风气;也有不少人批评佛教已被美国文化弄得庸俗不堪。
  这班美式佛教徒一般光顾的佛教团体分四类:修禅中心、藏传佛教中心、静坐中心以及不分派别的佛教中心。他们大多是二战后出生的白种人,全都进行静坐修炼。
  《新式佛教》一书的作者科尔曼指出,美式佛教徒在佛教里添加了平等主义、女权主义及社会关注。但美式佛教最大胆的改变莫过于将佛教变成“没有教义的佛教”(作家巴彻勒语)或“最低限度佛教”。
  颠覆与被颠覆
  什么叫“没有教义的佛教”?照科尔曼的讲法,是指剥去佛教的传统“装饰”,包括穿袈裟的僧侣、繁复的仪式、佛像和参拜献身的行为;不颂经、不烧香、不叩头……除去了这些“装饰”,佛教徒可以做的只剩下静坐冥想和阅读新派佛教书籍。
  科尔曼认为新派佛教是当代美国社会一股“深刻的颠覆力量”,但有不少论者认为情况刚刚相反,所谓新派佛教只是被美国主流文化蚕食了的佛教,被颠覆的是佛教本身。
  哥伦比亚大学佛学研究教授瑟曼指出,不少美式佛教作家宣扬的其实是人本主义,但却将之包装成佛教。有的僧人则认为,极受欢迎的美式佛教“大师”苏里亚·达斯喇嘛是 冒 充 的 佛 教 徒,“照 苏 里亚·达斯的说法,他是在一个‘没有佛教’的世界里当一个‘没有教义’的佛教徒。我想任何跟他学佛的人都应细心想想这句话。”
  “只求抚慰,不求锻炼”
  波士顿大学宗教系教授普罗瑟罗表示,各大宗教在发展到极至之后都会变得非常困难和神秘,它们要求我们爱敌人、放弃自我;它们不会保证事情“比想像中容易”,相反,它们会提醒我们事情比想像的难得多。
  “美式佛教徒却选择了拥抱肤浅,只求抚慰,不求锻炼,将佛教中与当代美国生活相悖的规矩统统磨去,连达赖喇嘛都写出了《快乐的艺术》这类迎合美国人思想的书。”他说。
  除了一些与《心灵鸡汤》相仿的佛教书籍外,出版商亦将佛教思想溶入其他美国主流事物,出版诸如《禅的性爱》《禅与赌术》《禅与剧本创作》之类的书。看来,佛教并没有改变美国金钱与性泛滥的情况,反而被它们同化了。
  默默译经的教徒
  不过,在着重“感觉良好”的美式佛教兴起的同时,也有不少美国白人在当地寺院钻研佛学,进行古典佛经的翻译工作。对他们来说,当佛教徒是整个生活模式的改变,是重回简朴。
  在他们当中,洛杉矶的佛教徒会为了是否应该驾车而烦恼,芝加哥的佛教徒则为是穿棉袄还是袈裟而矛盾。他们没有美式佛教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但要让西方人深刻地了解有2500年历史的佛教传统,他们的努力可能比美式佛教畅销作家更为重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