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教育学制的课程与学制的规划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僧教育学制的课程与学制的规划
  如悟院长:
  圆光创办二十年来,从小班制教育开始,因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学上产生相当大的困难,也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在惠空法师担任教务长时,坚持走学制路线,故开始设有高中部、大学部乃至研究所,聘任的师资及课程日渐增多,以戒、定、慧三大纲领为主轴,但能担任佛学授课的师资相当少,所以在课程设计上采取以师资为主的弹性方式,也因此使各年级的课程环结无法衔接,这依旧是目前困扰之处。
  廿一世纪的时代,佛学院不只是接受佛学教育,应该接受多元化及加强语文教育,所以学院增加日文、英文、电脑、东西方哲学及现代的社会理念等课程,聘请课座老师演讲,使同学更能了解佛教在现代社会所应扮演的角色为何。如果一个宗教脱离社会,不问世事,不为社会所了解肯定而产生排斥毁谤,这个宗教肯定是失败的。佛陀出世本怀是让众生开示悟入,得到佛法利益,净化社会人心而成为人间净土,所以僧教育必然要将佛学教育及社会学问洽适的调合,切入佛教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弘法利生,利于国家、社会、人间。圆光创校过程虽非顺利,师资并非齐备,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目前学生亦来自十一个国家,相信只要大家继续扶持僧教育,必能为佛教培育出好的人才。所以台海两岸能够有机会一起探讨僧教育,对于未来佛学院走向将更有帮助。

  惠空法师:
  今天座谈主题是“僧教育学制课程的规划”,个人投身僧教育近二十年,发觉不管汉传或南传佛教,虽各有一些深度的课程规划,然犹不足。课程规划中最大难度在于“禅修课程”,因根器的差距及学习的差异性,根器基础深厚者闻深而好乐,浅薄初基者无法会意,因此在课程规划上就显得相当重要。
  办学者的眼光必须著眼于未来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绝对不可以有“办三年、五年,就有人才了!”的心态,因此呼吁教界要朝大思想家的课程去规划。
  时代的变迁,让佛教意识到与社会结合的重要性,可是面临汉传、南传、藏传宗派的差异性,以及众生业感的问题,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去察觉佛教将会面临哪些困难?这就必须更有系统地栽培大思想家、大禅师,或是对整个教团具有前瞻策略眼光的领导阶层干部,这除了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作更深度的调整外,唯有在禅修、思想上突破,才能够承担佛教重大的责任,作为未来佛教僧团重要的支柱。对于课程的规划,必须取法乎上,可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民斯滥矣。”以前印度那澜陀寺一万个出家人中,约一千个人通达二十部经论,二百个人通达三十部经典,十个人通达五十部经典,这是整个学力提升再提升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朝著大思想家的课程规划去培养佛教真正的人才,相信在未来就会有很多的人才及大思想家出现。

  印空法师:
  感谢惠空法师的安排及如悟院长的热烈接待,能到圆光佛学院感到非常亲近,更让彼此有学习交流的机会。我是江西人,很希望在江西能办好僧伽教育的工作,所以创办江西尼众佛学院,因为地处高山,不管在建校或办学过程都相当辛苦,当然克服了许多环境上的困难,学生从最初的三、四十个到目前一百多位,在师资方面经由我到各地请托,也承蒙很多法师的支持不惜辛苦的到江西上课,才逐渐步入正轨。
  至于内部师资的培训非常不容易,因为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去常住,很少能留下来接受各种训练,加上学生的素质差异性太大,所以僧教育的工作及课程对我们来讲非常需要作长远的规划。

  顿成法师:
  江西尼众佛学院在九四年创办,创办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和疑惑,当时印空法师近八十岁,而我年纪也轻,想要找寻有关的资料非常困难,大陆虽然也有佛学院,但成功或失败之处都没有明确的资料,在一个机缘下获得圆光佛学院建校十年的刊物,其办学的大方向非常明确,所以这份刊物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
  大陆的佛教在重建寺庙、恢复道场进行得差不多之后,诸山长老把重点放在培养人才,要培养人才就要办佛学院,想要培养能挑起佛教大梁的人才,并不是佛学院两、三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就可以解决的。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常常念了二、三年,最多四年就被常住给要回去,这主要是僧源问题。大陆虽然人口多,因文革法难,出家人断层,复兴佛教的工作落在了二、三十岁这一代的身上,所以在佛学院担任职事的出家众,年纪通常都很轻,能够讲经说法的法师毕竟有限,而一般道场都忙于维系寺务为多。
  大陆佛教一般是农禅并重,特别是江西佛教,印空老法师是虚云老和尚临济宗的法子,所以严格遵守丛林“冬参夏学”的规矩,冬天最少打七个禅七,夏天学戒,学戒分九年完成。佛学院分基础、初级及中级三个班,预计以后发展建大金山,成立一千人的大道场,且课程方面要拉长,因为从毕业的学生中发现,他们回到常住二、三后,因为应酬、诱惑太多,影响了僧材的培养,特别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岁正是学习的黄金时代,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培育他们,实在是很可惜的事,因此学程不拉长无法解决僧教育的问题。
  江西尼众佛学院是以静坐参话头为主,平时除了运用出坡来调整心性之外,特别注重禅修,主要在养成学生平时即能有禅修功夫,平时四枝香,禅七时则是万缘放下进禅堂精进,所以大陆的道场也许在师资、馆藏资料方面缺乏,但是在修持方面,很多道场基本上都还严格遵守祖师丛林清规的,学生都要学习规约,这些规约对出家众有它的作用。由于人口多,僧源没有问题,但是师资跟不上,所以目前三年招生一次,若是师资跟得上,必然每年招生一次,给更多出家众求学的机会。
  大陆法师因历史所造成断层的原故,不是岁数很大就是年轻化,四五十岁的很少,所以很多佛学院的教务长都很年轻,办学经验不足,但也获得许多长老的支持,如惠空法师投入大陆僧教育的推动,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由于大陆各地确实很需要佛法,在此也呼吁台湾的法师们能多到大陆共结法缘。

  能净法师:
  我主要是来参学的,目前担任湖南长沙市湖南佛学院的女众部教务长,本学院是一九九九年才由国务院宗教事务组国家教委会批准成立,有男众和女众班,男众班设置在圣辉法师住持的麓出寺,女众部则设在开福寺。开福寺启建于后唐天成二年,由于文革期间的法难,所以道法青黄不接,但在1994年则由国务院批准成为比丘尼道场,目前有一百二十几位出家众。由于开办佛学院也是自食其力,经验上相当缺乏,所以这次特别到台湾来学习。

  惠谦法师:
  这次交流以僧伽教育为主,请两位教务长对贵佛学院实际课程的安排作些细致深入说明。

  顿成法师:
  学院早上三点半起板,准备到禅堂礼坐,四点进入禅堂挂钟板,扬板之后排班上早殿、诵金刚经,再进入禅堂静坐十至十五分钟,然后排班过堂,过完堂再回到禅堂,接著出坡、上第一堂课。各班学生课程分开,夏天七月十五之前,初、中级班学生每天坐二支香,基础班坐早晚香。一般而言,早上课程安排三堂,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十一点钟搭衣到禅堂静坐等齐扬板过堂,下午二点安排二堂课,坐早板香的人是早上八点到九点,午班香是二点到三点。下午每个人就到自己的菜地或各自出坡。常住配合佛学院的作息,而学生对所有的职事都要学习。晚上中级班上二堂课,包括常住的师父和居士,之后坐二支香,其他班级则有四支香的打坐时间,十点钟打止静板。七月十五以后,每个班级晚上都打四支香。农历十一月份打七个七,打完就放一个月寒假。假期长,学生的心容易散乱,所以暑假由于也是安居期间,学生就留在学院不放假,平时一星期放一天。
  每个人都须学习戒律,禅宗经典则有《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往往一门课都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讲完,接著再换另一门。课程常因师资的关系而作临时调动,所以在培育师资方面以全面性的方向来著手,使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尝试不同的课程。

  能净法师:
  湖南佛学院也是三点半起床,然后到禅堂准备上殿,上殿的时间大约四点,每天诵一卷《法华经》,之后念观音菩萨圣号到斋堂,用完早斋再回到大殿作回向。因为地方很大,面积大约60多亩,所以学生或常住人员就要共同负责大量的清洁劳动及培育花草的工作。八点上课,上午四堂课,下午三堂,晚上基本上学生自习,常住人员则在念佛堂念佛。暑假学生也不放假,主要不希望学生荒废道业,加上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路程来回都相当远,所以依照佛教的规矩不放他们回去;寒假过春节如果常住没有要求要他们回去,我们一样留学生在学校,父母亲如果要来看学生,在客堂上登记,每天收十块钱,主要是不希望他们常来打扰学生。
  湖南佛学院的僧源很稳定,佛学方面的师资主要是我们自己的老师,有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成佛之道,遗教三经、佛学概论、唯识学等等,有的老师是从外面请来的,以教汉语、历史、英语为主,目前并没有中国佛教会统一发的教学纲要。
  因为开福寺往来的人潮相当多,多少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常住和学生都相当辛苦,我们现在准备建一座像样的教学楼,希望真正把佛教的教育事业办好。

  现场提问:对惠空院长刚才所提大思想家或禅师的教育必须花几十年的时间,应该如何确实的培育?另请教大陆法师,对女众学生在心性及精神思想上的调教是否能多说明?又廿一世纪是开放的时代,如何不用强制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佛法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惠空法师:
  一位思想家的培育绝非五年、十年可以办到,而要三十年、五十年才有可能,这当中师资是谁?就是“释迦牟尼佛”,只有释迦牟尼佛可以教导。首先,要建立出家人有想要成为大思想家或大禅师的心愿及力量,非读三年、五年佛学院或拿到社会世俗的硕士、博士文凭以后,就万事OK去当住持、院长了,必须他们在心里很清楚自己要在佛法的领域上一直的前进,这是首要建立的基本观念。第二、培养他们深入经论自学的能力。只要有系统地培育,对于一个中上资质的出家众,相信只要十年的时间,就能培养出他独立阅读藏经、独立修禅、独立研究经典的自学能力,剩下的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只要继续往前走,纵使不成为大思想家,至少能成为大学问家。
  所谓大思想家,是具有高度天份,能够开创跟时代相应的理念;学问家是能把所学很本份实在的表达出来,让后面学习的人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如果有很多通达十部、廿部经典,有自学能力的学问家产生,彼此又能在重点上多切磋,吸收更多的经论,这样的环境塑造出来之后,可以把整个僧团的力量提升,这就是长远僧教育的规划。有了这样的理念和规划,未来佛教的每个出家人,只要到四、五十岁都能通达几部经典,思想理路都是属于思想家的格局,不是偏向于学识而已,整体佛教的思想内涵就提升上去,对于整个社会的感染力也绝对不同。所以出家众如果能确立自己未来的方向、花十年功夫培养独力学习的能力、建立团体学习的环境,未来就能够成为像印顺导师这样的大思想家或大禅师,这就是佛教未来应走的理念与方向。

  顿成法师:
  关于用强硬性的制度,会不会将年轻人拒于佛教之外?我们可以看到佛法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在修行上产生懈怠,主要就是没有作强硬性的要求,学生如果有犯错,我们也适时利用出坡或坐香给予必要调整,偶而每一届也会有一两个退学,主要是个人业障现前,而不在出坡量的多寡或体制严格的问题,所以在学习上不断给予调整是有必要性的。

  李飞秘书长:
  我非常赞同二位院长的意见,僧教育怎么作,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学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必须分不同年级与阶段来教导,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师资:佛教的课程必须由出家法师来教导,但这牵涉到出家师父的素质,大陆师资欠缺,很多道场可能先由一、两位僧众独撑几个课程,其它则只能外聘,再慢慢由内部培育师资,但想要培育出高素质的师资则非常困难。大陆佛学院有分初级、中级和高级,如大学的研究生一样,各佛学院将好的学生送上去培养,再培养,回来再担任老师,这样会比较好。第三、课程的安排:大陆佛教目前尚未有一套对佛学院课程的规定,惠空法师所举办的几次两岸僧伽教育交流,对于大陆来讲,能学习到台湾佛教各佛学院的成功处,是一项很好的学习课程,当然有许多的东西仍旧须要多方的探讨研究。

  如悟院长:
  圆光佛学院虽拥有都市文明的优点,也有很多缺点,台湾学生因为物质丰富,吃不了苦、耐不了劳,人性也较容易堕落。经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充分了解到,学习的过程都须要靠自己努力,为了佛教及自己的道业,虽然不能当思想家或知识家,但最起码要能掌握自己的前途,能掌握自己的前途,佛教就有希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