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菩提心影:法教篇(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慈航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提心影:法教篇(四)
作者:慈航法师
三一、《楞严经》的题旨

  《佛说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其题旨今可分作五义言之即:
  (1)境智为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2)机益为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3)性修为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4)要妙为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5)因果为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第一“境智为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悉怛多”的意义是“白”,“般怛啰”的意义“是伞盖”,加上“大”就是“大白伞盖”。“白”为众色之本,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如同“心”一样,心本清净,四圣六凡,无漏有漏,染善得善,染恶得恶,所谓“一切唯心造”是也。
  “伞盖”是名词,如地藏王菩萨头顶有伞盖,从前大官出行也有伞盖。伞的意义为遮,遮的作用有二,一是遮日,怕热;一是遮雨,怕湿。怕热是火,心火烧尽功德而生瞋恨。怕湿是水,由爱生贪。而瞋贪是因痴而生,名之曰三毒,又叫做三恶根。如无三恶根,则一切恶法都不能生起来。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盖”是在“函”的上,例如茶壶、皮箱之类,有函有盖。盖的作用是怕失,有盖即不失。遮是遮恶,盖是盖善,是盖一切的功德。所以伞盖二字,就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果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真心”,唯真心才能如此。故伞盖的意义就是讲真心。
  “印”是印证,如签名盖章,表示是真的。平常的印或系木质、石质、铜质、金质,乃至玉质,这些都是有上印。例如玉质在金质以上,金质又在铜质之上。现在讲的无上宝印,是无有比这个印质更上的。这个印也是指真心。佛经上说的“印心”或“心印”,就是这个意思。初祖传二祖是传心印,五祖传六祖亦是传心印。担保盖印,是有真心的。佛担保众生成佛,是因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能担保成佛。真心不但一佛二佛俱有,就是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诸佛都是一样的,诸佛学了经,所以才能成佛。故此经是清净海眼,也可说是佛眼。
  “佛顶”是佛的头顶,佛有三十二相,顶上有无见顶相,是表明最尊无上,最妙无见。“大”是表明其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例如云“大慈大悲,大智大行”,更可作为称赞的词句。
  以上都是讲的 “真心”,有境有智,境是理(体),例如宝石。智是照(用),例如宝石的光。如表:
  (图缺)
  境——理(体)——例如宝石。
  智——照(用)——例如宝石的光。
  真心是包含太虚,量周沙界的。众生的心为无明遮蔽,以致反为色身所包。其实山河大地虽然都在虚空里面,而真心却是在虚空外的。如图:
  以上所讲:“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是讲真心的“境”;“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是讲真心的“智”,所以叫做“境智为名”。
  第二“机益为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救”是救济,“护”是保护,“因”是对果言,“果”是佛果。未成佛以前,经过三大阿僧只,叫做因地,前生是狗是牛或是其他动物,必有父母,这是因地的亲人。佛要度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都是前生的父母,所以成佛后,要度因地的亲人。
  “性”有本性和石性两种。“本性”是“佛性”,例如摩登伽虽是私娼之贱,但本性不失。“石性”是“爱性”,摩登伽深爱阿难,就是石性,不是她的本性。
  阿难与摩登伽是多劫的夫妻,所以爱如石坚。假如不是佛嘱文殊师利以咒语救出,阿难是会堕落的。此经为什么以阿难与摩登伽做主角呢?因为阿难是佛的亲弟,随佛在空王佛前同时发心,阿难喜多闻,不专心修行,所以未成佛。盖修行人必须自修自证,他人绝不能代替。以佛的神通,兄弟之亲,尚不能替阿难代修代证,何况凡夫?摩登伽是一个最下贱的女人,见佛修行,即证三果,她是无心学佛,犹证三果,吾人若稍用心修行,自然可超过她的成就。所以此经用他俩做主角,就是这个原故。
  凡人都有“心”,但不是“菩提心”。菩提者,觉悟也。只要学佛觉悟,就是菩提,就是救护亲因,就可度脱阿难,佛无所不知,是正遍知。“入”有二义,一曰“悟”入,二曰“证”入。“海”,深广无涯,所谓“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以上所讲“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是讲的“机”;“得菩提心,入偏知海”,是讲的“益”,所以叫做“机益为名”。
  第三“性修为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因为人都有真性,但不知道,故曰“密”,有真性而不去修行,就不能证。好像镜子有尘垢一样。
  “了”的意义有三:其一为“明了”,其二为“显了”,其三为“完了”。
  修则明,明则显,不明不显就未完。假如无真心,就不能成佛。如同磨砖不能作镜,煮沙不能成饭。但有真心而不去修行,也不能成佛。修德有功,则性德方现。众生同佛一样者是“性”;而所不同者是“修”。众生同具“佛性”,“性”是真平等的。众生不照“佛修”,“修”就有差别了。
  以上所讲“如来密因”是“性”,“修证了义”是“修”,所以叫做“性修为名”。
  第四“要妙为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大方广”、“妙莲华”,都是经名。经中之“王”有二:一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一为《妙法莲华经》。此经包括了这两部经,讲明真心。
  华有七种:一华多果,多华一果,先华后果,先果后华,有华无果,无华有果。以上六种华,如同凡夫,外道,小乘。莲华则不同,是华果同时的。所谓:因赅果海,果彻因源,这是菩萨因果,是大乘的。
  十方诸佛由心所生,“心”就是“佛母”。十方诸佛由“陀罗尼”成佛。陀罗尼者,即总持之义,“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有一字陀罗尼,少字陀罗尼,多字陀罗尼,及无字陀罗尼。举例如下:
  一字者,如唵、哑、哞等字。
  少字者,如往生咒等。
  多字者,如大悲咒等。
  无字者,即真心。
  咒即经,经即咒。有能解释者曰经,不能解释者曰咒。所以经是显咒,咒是密经。
  以上所讲,大方广妙莲华王是叫 “妙”,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是“要”,所以叫做“要妙为名”。
  第五“因果为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灌顶章句”,是说从密部五部中之灌顶部而出,菩萨以智慧灌顶,奸像印度国王以四大海水灌太子的顶,行礼接位成王。“诸菩萨”者,即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至等觉,五十五位。“万行”者,广修六度而行佛事也。“首楞严”,即一切事究竟坚固。楞严大定,无出无入,无去无来,无动无静,无一时不在定中,即是真心。
  以上所讲,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是“因”,首楞严是“果”,以万行之因华,庄严一乘之佛果,所以叫做“因果为名”。
  本经于七卷半中,文殊请问佛,当何名此经?佛告以上五种名字,今概言其“题旨”如是。(慈引记)

  三二、圆觉经的答问

  甲、文殊启请
  “世尊!请您老人家,同我们说说:‘(1)一切诸佛最初怎样用功?(2)一切菩萨发心修行的时候,要怎样才能够没有毛病?(3)将来的众生,如果求大乘的话,要怎样才不会堕落在邪见里面?’”
  “啊!文殊!你问得很好啊!我来告诉你:十方诸佛,有一个总持法门,它的名字叫做‘圆觉’。很奇怪的!一切清净的真如,以及菩萨的智德、涅槃的断德,乃至六波罗密等,都是从这‘圆觉’的真心中所流出,用来教授一切菩萨。所以你问到一切诸佛最初怎样修行的话,那就是依托这个‘圆’照清净的‘觉’相,要永远的断除了‘无明’,才可以成佛。
  怎样叫做‘无明’呢?就是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的时候,‘种种颠倒’。这好像一个迷了路的人,把东西南北的方向都弄错了一样!妄认这一个坚湿暖动——地水火风——四大假和的臭皮囊当做‘身’,又把那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缘过了的影子当做?‘心’;这真真好像患了火眼的人一样,看见虚空中有许多五彩的花色。又好像用手指去捏目一样,看见有两个月亮。试问虚空中是不是有花呢?实在是没有!不过是由害眼病的人,虚妄所见。如果你一定要执着虚空中有花的话,那不但是把虚空的体性迷惑了;同时,以为有实花的生处也搅错了!所以,我们众生妄有轮转生死,这就叫做‘无明’——‘不觉’。
  文殊!这个‘无明’,你不要以为实在有一个甚么东西的体性。这就好像一个眠梦的人,正在眠梦的时候,一切所见的人物,好像是实有;如果一到了醒的时候,又完全没有了!这又好像病眼一旦好了,花也就从虚空中灭了。其实说起来,不可说有一个决定的地方,是空灭的处所,甚么原因呢?因为虚空中根本就没有‘花’生出来,既然不能生‘花’,那怎样可以说甚‘花’灭呢?
  明白了上面这个譬喻,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有一切的众生,都是在‘无生’中,妄见生灭,所以方叫做‘轮转生死’啊!
  文殊!你不是在前面问过我“十方诸佛最初怎样修行”吗?我老实告诉你吧!佛在因地修圆觉的时候,就是‘知是空花’这四个字的捷诀。我们如果能够同佛一样,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同空花一样的不实,那就不会‘起惑,造业,而受生死轮转的苦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不但是知道了这个‘身心’是没有生死可受,连这一个‘知’字,也是虚妄分别,同空花是一样的!然而又不可以说‘没有知觉性’,所以,说‘有’固然不对,说‘无’也是不对。必要到了‘有无俱遣’,而‘遣之又遣’,这就叫做‘随顺清净圆觉’的境界。甚么原故呢?因为我们的‘真心’,和虚空是一样的无形、无相、广大、普遍、圆融、包含、无碍,并且是常恒不动不变的,在真心的如来藏中,那里还有甚么起灭呢?还有甚么妄知妄见呢?试问这真心有多大呢?那好像十方法界一样的体性,岂不是究竟圆满而普遍到十方世界吗?能够明了这‘真本有,妄本空’的道理,这就是过去诸佛最初修行的捷诀——方法(答第一问),而现在一切菩萨也照这样去修行(答第二问),就是将来末世的众生,能够照这样去修行,当然也就不会堕落到邪见里面去(答第三问)!”这是“顿悟顿证”的利根众生所用的方法——“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八个字了结。
  乙、普贤疑问
  “世尊啊!承蒙您老人家这一番——知是空华——慈悲的大开示,我们在会的一班弟子,都听过了;然而对于这‘圆觉清净的境界’,我们怎样去修行呢?”
  世尊!假若这一班众生,明白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如幻如化,不但是‘身’是幻。连‘心’也是幻,那岂不是用幻化的身心,去修幻化的功行吗(这是第一种疑问)?既然是幻化,那当然是有灭尽了的时候,设若幻化的体性,一切都灭尽了的话,那当然连‘心’也就灭尽了!试想想看,心都没有了,那末,将甚么东西去修行呢,怎样又说连修行也是如幻呢?(这是第三种疑问)如果众生又不去修行的话,那末,永远的岂不是在生死幻化海里打滚吗?迷昧的凡夫,向来就不知道是幻化的境界,执为实有,‘起惑,造业,受报’,怎样能够使令一般迷昧的众生,把这妄想心而得解脱呢?(这是第三种疑问)弟子们愚痴,智慧不够,所以,请您老人家同我们解释这三种疑惑!使将来一切众生,用甚么方法,而慢慢去修学,今一班人,能够永远离了这幻化不实的境界呢?”
  “普贤啊!你很好!你能够代表一班同学以及将来的众生,来请问关于怎样修习菩萨‘如幻三昧’的方法和次第,使令这一班众生,能够得离了一切幻化的境界。好!我来慢慢的告诉你,望你要留心听啊!
  普贤!你首先要知道,一切众生种种幻化迷昧的境界,还是离不了一切诸佛圆妙的真心。‘幻境’好像空花一样,‘真心’好像虚空一样。幻化的身心和世界,总离不了各人自己的真心所现,这就好像空花离不了虚空是一样的意思。知道了空花既然是依空而有,那末,如果病眼好了的话,空花当然也就没有了!然而空花虽然是没有了,而虚空的体性,还是照常的没有坏。这譬喻就是说众生的幻心,当然还是依幻而灭;然而一切幻化的身心世界,虽然是通通都灭了,而圆觉的真心,还是照样不动。其实,这还是方便说的,如果真实的说起来,凡是依幻所说的觉,那是有对待的;既然是对待,这觉也就不是真觉,也叫做幻化了!可见设若说了一个有觉,还是没有离幻;说有觉既然不对,那我就说无觉对不对呢?老实告诉你,说无觉也是一样的不对!哎呀!说有觉也不对,说无觉也不对,那究竟要怎样才叫做对呢?那第一步要远离幻化的境界,第二步又要远离这幻化的心念,第三步再远离幻化的智识,第四步还要远离这幻化的远离,一直要到无所离的时候,那才真可以叫做除幻。这好像用木头钻火一样,两根木头被烧了,连灰也飞了,烟也灭了!如果明白了这个譬喻,那‘以幻修幻’的意义,就是这样。幻境、幻心、幻智,幻离,虽然是通通灭尽了,然而圆觉的真心,仍是丝毫不会断灭的。
  我现在老老实实来告诉你,‘知幻即离’,用不著作其余的方便!(这是答复第一种疑问)‘离幻即觉’,也没有甚么渐次的阶段!(这是答复第二种疑问)一切现在修行的菩萨,以及将来发心的众生,就照上面所说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八个字去修行就可以了。”(《文殊章》是开示顿悟、顿证;《普贤章》是开示顿修、顿证;学者们应当具慧眼,方不负如来的苦口婆心。再没有比这两章更捷径的方法了。)
  丙、金刚再疑
  法会中有一位菩萨,名字叫做金刚藏的,他发生了三个疑问:(1)“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2)“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3)“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这三个问题,我从三十七年来台湾以后,就逢到几个人这样的问我,现在就请我们的“释迦老师”来答复你吧。)
  “金刚藏啊!一切世界,甚么成了又坏,坏了又成;始了又终,终了又始;生了又灭,灭了又生;这样的前前后后,有有无无;聚呀!散呀!起呀!止呀!乃至于念念生灭相续,回圈的往复——来来去去,一切迷昧了的众生,种种取舍,都是在轮回里面!既然没有能够超出了这个生死的轮回,来辩论这个圆觉的真心,那这个圆觉的真心,也同生死一样的流转了!在生死大海里面,要想免了这个轮回,那决定没有这个道理!我们就拿四个譬喻来说吧!好像湛澄的水本来是不动的,因为自己眼睛乱动,他还说是水动,此其一。又好像定眼一样,定本来也是没有动,因为他自己手里拿了一把火,在那里转来转去,他还说是眼睛转动,此其二。本来是云驶,他说是月运,此其三。本来是舟行,他说是岸移,此其四。上面这眼动、火动、云动、舟动,都是譬如妄心妄境妄见的。而澄水呀!定眼呀!月亮呀!河岸呀!是譬如我们的真心,可见真心本来是不动,而所动者是妄心;因有妄心,才有妄见;因有妄见,才有妄境啊!可见动相未息以前,一切事物的住相,尚且不可以说,何况我们凡夫轮转的时候,生死的垢秽心还没有清净,来观佛的清净圆觉,也变了有转动了!所以你才有上面这三种迷惑!
  金刚藏啊!我现在真真实实的来告诉你吧!好像一个人眼睛上有了翳病一样,所以才看见虚空中有许多红红绿绿的空华,如果这眼睛上的翳病好了的话,当然就没有空华了。然而你不可以说:‘这肾病虽然是好了,不知道那一天再生起翳病来呢?’甚么原故呢?因为眼睛上的翳,和虚空中的华,不是两个实有的东西,互相对待。这好像空华在虚空中灭了的时候,你不可说:‘虚空中甚么时候再生起空华来?’甚么原因呢?虚空中本来就没有华,既然没有华,那怎样可以说它有起灭呢?生死就好像起,涅槃就好像灭,然而我们的妙觉圆照的真心,本来是离开了华翳——妄境妄心。
  金刚藏啊!你们应当要知道,虚空的本性不是暂有,也不是暂无。有漏的虚空尚且是如此,何况如来清净的圆觉,本来是随顺的,而为虚空平等的本性。
  好像销金矿一样,金本来不是因销而有,但是已经成了纯金之后,那决定再不会成为矿了;就是经过了无穷无尽的时间,金的体性是永远的不会坏了。不应当说金性不是本来成就,如来清净后的圆觉心,就同这个譬喻相似。
  金刚藏!一切诸佛,妙圆觉的清净心,本来就没有甚么叫做菩提,也没有甚么叫做涅槃!既没有甚么成佛不成佛,也没有甚么轮回非轮回!因为一班小乘人的境界,以为真有甚么生死可了,涅槃可证;他们的身心语言都断灭了,所谓‘灰身泯智’,‘沉空滞寂’,所以不能亲证佛的境界,以为有甚么实在的涅槃。小乘的圣人尚且是这样,那何况我们凡夫,用这有思惟的虚妄分别心,去测度如来圆觉真心的境界,那岂不是好像用萤火,去烧须弥山一样,那怎样可以呢?
  用生死的轮回心,而生起生死的轮回见,要想证入如来的大寂灭海,无论怎样,也是不能到的!所以我说一切菩萨及将来末世的众生,还是先把无始以来生死轮回的根本断除了才可以。
  金刚藏啊!你要知道,凡是有作思惟,都是从有心而起。为甚么会起心呢?这就是因为攀缘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而后留下了这习气的种子,这就叫做妄想,不是真心的实体。已经同空华一样,用这种思惟心,去辩论佛的境界,那真好像空华而结空果是一样的愚蠢;辗转妄想,那里有这种道理!?所以凡夫的心,都是虚妄不实,许多的邪见,所以不能成就圆觉的方便,因此你上面那几种问题,根本就不对!你如果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慢慢的去思索一下就会领悟了。”
  我们的释迦本师这样的开示,总可以破除我们的愚痴吧?

  三三、源远流长
  ——由弘一律师出家发出一个感想

  时光过得真快,弘一律师的圆寂,就到四周年了。佛教公论,准备为弘一准备一册圆寂四周年的专号,向我征文;因此,我来写一点感想,表示哀思。我记得自己在儿童时期,随先父读书的时候,读了一篇魏征作的《谏太宗十思疏》,上面一起头他就这样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旨者是言!现在就做一篇“源远流长”的文,来纪念弘一律师吧!
  近来一般对于佛教痛痒相关的人,都以为中国僧伽所以腐败的原因,是由于教育水准不够;因此,有人建议,以后出家者,最低的限度要有高中以上的程度才可以。他们的意思就是说,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的来出家,当然是天地悬隔。这种逻辑是:
  大前提——凡是受过了高等教育的来出家者都是好的。
  小前提——弘一律师是受了高等教育。
  断 案——故弘一律师来出家决定是好的。
  这个意思乍看很对!不过细细分析起来,就知道不合逻辑。因为不敢说,凡受过了高等教育者都是好的;亦不敢说, 凡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都是坏的。例如二次大战时,“日、德、意”的凶首,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假定他们这一班人来出家都会好吗?
  所以问题不在受了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要知道受教育与没受教育是一件事,而好和坏,又是另一件事,不可混为一谈。没有受过教育的,坏的有,好的也有;受过了教育的,好的有,坏的也有。
  或问:“照你的意思,又是怎样呢?”我以为不必严格的规定,无论受过教育的也好,或没有受教育也好;受过了教育的出家,是先有了普通知识,然后来佛教中学法求道,如快马加鞭,顺风扬帆,自然事半功倍。至于没有受过教育的来出家,虽然缺乏普通智识,但佛教本身就是教育,除了学法求道以外,对于普通智识,一样可以学得。所以我的断案:随便怎样都可以。例如李叔同(弘一律师)、尤惜阴、张居士(观本法师),像他们这三位出家后,不但是在家时曾受过了高等教育,就是出家后也是可作人天师表。我再进一步把我的密意说明显些,就是希望范古农、蒋维乔、谢无量、王恩洋、王小徐、李圆净、黄忏华,这几位法门龙象、人中豪杰,都来发心出家,我敢担保,他们出家后一定能光大佛教,法门有赖!
  说到这里,我又有一个感想,就是中国佛教号称大乘八宗,而每宗都有人在极力提倡,前者如禅宗、天台宗、贤首宗,后者如净土宗、密宗、唯识宗,先后光大;唯有南山一宗徒存躯壳,而独称天下第一戒坛之宝华山,亦不过是以焰口、水陆、唱念、开堂的仪轨,高出人天一头而已。真能继道宣律师之遗志者,恐如凤毛麟角!这有事实俱在,并非捕风捉影,亦非吹毛求疵!尝读《灵峰宗论》,蕅益大师以持戒自居,尝谓欲得二三同志,尚不可得;二三尚不可得,况多人乎!?故参禅、学教、修净土,或真言者多,而学律者鲜也。学律尚鲜,况持律者乎?盖他宗兼研教理,能引人而得兴趣;枯燥无味之戒律,处处说“不可犯,不可犯”,谁肯似蚕作茧自缚,不得自在乎?试看慈舟法师办学训人,只一持午戒,已令学者叫饿连天!结果,真能常随受学者能有几人?故民国以来,创办佛学院者多,而律学院者少,纵有人力竭声嘶,高唱戒学,而附和者究有几人?明知欲须佛法久住于世,非僧伽持戒律不可,而吾人行为上又适得其反,非不知为,亦非不愿为,盖不易为,而力不胜任故也。遑论比丘二百五十戒,只一沙弥十戒已足令人头痛,试观能有几人手不执钱?不卧高广大床,过午不饮浆,不歌舞游戏及不往观听,只好以大乘戒一语了却!况比丘不踏生草,不自炊爨,不与女人屏处说话,在中国佛教徒尤其是僧伽看来,真是不易做到!何怪乎蕅益大师云“欲得二三同志,不可得”乎?我初由印缅回国时,太虚大师嘱我在南京郊外之护国寺集五六同志专持小乘戒律(即手不执钱,及过午不饮浆),且托钵乞食,并指定福建之宏宣法师、河北之法航法师二人,为我的左右伴,可见大师殷望我们学子之心如何恳切?后法航法师示寂,宏宣法师入岐途,现只留我一人在这阎浮海中漂荡无依,思之诚可愧煞!
  李叔同先生(弘一律师),系中国有名之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之座师,亦即中国有名之文哲学家,夏丐尊先生之挚友;未出家时曾于苏浙各学校掌教,一般时人尝称之书画音乐大家;又在北京曾演过茶花女名剧,其多才多艺由此可见!不知何缘而走入佛门出家,真奇事也!出家后非但律己,并兼化人,即夏丐尊及丰子恺二先生之信佛,都是受了他的影响。
  近代佛教尝称有六大泰斗:虚云老和尚为禅宗泰斗,印光老法师为净土宗泰斗,谛闲老法师为天台宗泰斗,月霞老法师为贤首宗泰斗,太虚大师为唯识宗泰斗,而弘一律师尊为律宗泰斗。最可怪者,其他宗师,各有传承,唯律学一宗,如道宣、蕅益、弘一、慈舟诸师,皆一人唱独脚戏。可见戒学一门,为佛教徒之至要,又为佛教徒之最难履行者。
  我非亲炙弘师,乃私淑他的人。二十四年由仰光回沪过厦,谒南普陀之母院,得广普法师之引导,参弘师于功德楼,见其道貌,似苍松古柏,其慈祥又如慈氏,人称其书法未有烟火气者,诚非虚语。其时将讲比丘戒相于闽院,闻之不胜欢喜,乃自约参加法会,回沪后诸事牵绊,未果成行!老人尚未忘怀,并托广普法师寄信通知我,可见老人爱护后学之心,无微不至!今老人逝世,闻已四周年,向慕僧俗固多,而能继其志,律己化人,是何人斯?我虽有心,而恐无力;意欲回国时,或在香港,或住家乡,据一山寺,招集律学同志,专研律藏,穿黄服,执应器,手不执钱,过午不食,一切律仪全合南方佛教僧伽制度,我行我素,诽誉任人;凡有志同道合者,万众不为多,一人不为少,开中国佛教千余年来之纪元,此身不死,斯愿常存,虽属梦想,确系成佛之正因,我深深相信,欲冀中国佛教大兴,非弘扬佛陀律藏不为功!如果说我的主张是开倒车,当有明眼者鉴,将来若见其事实,方信我言之不谬。恭献一办心香,伏愿弘师于常寂光中慈悲加被,以完成我的志愿。

  三四、佛学与科学

  甲、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分科研究的学说。例如天文学、地质学,生理学,……乃至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军事学,卫生学等等学术,都要分科去精密研究,不可以笼统言之,这就是科学的定义。其内涵的原则有三——(1)科学第一个原则,就是要重实验。例如眼能见到的色,耳能闻到的声,鼻能嗅到的气,舌能尝到的味,身能感触到的冷暖痛痒,所谓五官能直接感觉到的东西,不参加丝毫意识在内,这就是科学。如果五官真不能直接觉到的,那只好请仪器来帮忙!例如看不到的微生虫菌,利用显微镜来验明;见不到的过远景物,利用望远镜来显现;其余听不到的声音,利用电话和收音机;甚至国防上用雷达网,医疗上用X光镜,世间一切不能解决的事情,都可以利用科学的仪器来帮助。真正的科学家,他不肯随便的武断说永远的没有,他一定会说:“我正在研究,等我研究成功了,我一定会向大众报告。”这又是科学家的态度。
  (2)科学第二个原则就是要能分析。例如好好的一个人,他可以用化学来分析,说人是由十四种原素所构成的。因为一件事物,如果要得到实验的目的,不能不用分析法;不然的话,一样东西也实验不出来。例如说地球是由许许多多“分子”所成的,而分子又可分析成“电子”及“原子”等的一再分析。而所谓细胞、毒菌、微生虫、……这许多东西,都算是细中之粗了。
  (3)科学第三个原则,就是要有系统。因为单用分析,还是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不然的话,这样一个散巴巴零碎的东西,怎样可以成立一个名物?所以要有系统的推求与考据,方算正确。例如:你不要以为是一个散巴巴的林姓,如果由“曾孙”而推至“孙”,由“孙”而推至“子”,由“子”而推至“父”,这样一代一代的推上去,必定是有最初的始祖。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有本有源。人是这样,而树木由根而干、而丫、而枝、而叶、而花、而果,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所谓省、市、县、区、乡、镇、里、邻、户,又何尝不然。尤其是每一个人身上血脉筋络的系统,那更是丝毫不乱的啊。
  乙、佛学中含有科学
  有人问:“佛学中有没有科学呢?”答曰:“有。”例如佛学中有天文学,佛学中有地质学,佛学中有政治学,佛学中有法律学,佛学中有经济学,佛学中有卫生学,佛学中有生理学,佛学中有伦理学,佛学中有论理学,佛学中有心理学……。这不是我乱开名单,我们可以聚集许多的专门学者,把佛教的藏经分门别类来研究,你就会发觉,佛教的文献不但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万有文库”呢!这有佛教的《大藏经》可以证明,不是由你我可以随便的说一句“是”或“不是”的。
  在近代科学中发明的显微镜和天文台,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呢?那知在二千年以前,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就告诉我们,一钵水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细虫。谁人看见?那不是迷信吗?天上除了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星球,而星球里面也有人,你相信这些话吗?可是现在科学的发达,由天文台上已证实,火星里有人,这又有谁敢反对呢?
  佛教有一部《瑜伽师地论》,把宇宙万有一切法,分门别类的归纳起来,一共有“六百六十法”,还有一部《百法明门论》,束成为百法,还有人身上是三十六物组合所成的。可见说到现在科学上的分析方法,佛学上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说:“科学是属于唯物的,而佛学是属于唯心的。”那完全是片面观,只是一种偏见。要知道从前“科学是在哲学里面的”,所以哲学就包括了科学,而哲学的范围甚广,所谓培根、洛克、休谟等的经验派,是属于主观唯心论。一到了黑格耳,他们又主张客观唯心论,而康得、叔本华又说是意志唯心论,詹姆士等又主张经验唯心论,而柏格森等又说是直觉唯心论,还有康得、爱因斯坦的存疑唯心论,到了现在的罗素,又有新实在论的发现。因为这样一来,唯心论既然交给哲学家专门去负责,所以是科学附属于哲学。而现在又是哲学附属于科学中去研究,这不是同天文学,地质学……一样的去专门研究,可见科学里面是包含了哲学,那里可以说科学是单属于唯物而没有心法?试观没有心的人,怎样去研究一切的科学呢?
  至于说到佛学是唯心而不是唯物,那更是外行!不知道佛学上所讲的世间法,不出“三科”、“七大”,而“五蕴”中的“色蕴”,“十二处”中的“五根”和“六尘”,“十八界”中的“十界半”,“七大”中的地、水、火、风、空前五大,那一样不是说的物质?所以说科学是唯物,说佛学是唯心,那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说到佛学上系统,就是一部《俱舍论》已经用不了,世间上一切学说的组织法,也不能再比它好,这都是有书籍可据,并不是说自己的生姜比别人辣。
  丙、佛学能辅助科学入正轨
  科学给我们人类的利益,平心而论,不能不感谢它的恩惠。从前油灯如豆,现在电灯似日;从前人力及土车,现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交通方面实在是便利得多,只好说一句“物质文明”罢了。然而从前关云长那样利的刀,一天卖力的能杀死几个人呢?薛丁山那样的眼力放箭,一天能射倒几个人呢?而现在的炸弹,尤其是原子弹,以及将来的新武器,不但五分钟就可以消灭整个的人类,连禽兽草木也要同样的遭殃。试问世界上人类和这许多历史上建设同科学有甚么冤仇,而必须把他破坏毁灭呢?这些光顾,难道也要感谢科学的恩赐吗?恐怕不肯吧!怪科学不好吗?不是,这正如飞机、轮船、汽车、火车,它们本身上只有利人而没有害人。科学本身,本来是给我们人类生活上能有美满的受用,然而无情的人类即利用此来作杀人斗争的工具。还有一些人总以为学佛是迷信,无补于世界及人类。唯有伟大思想家的 国父孙中山先生,他说:“佛学能补科学之偏。”“佛学是救世之仁。”“佛学可以辅法律所不及。”这真是所见远大啊!
  吾人研究与使用科学,多偏在物质之竞争,而失了“仁慈之心念”。以致科学越发达,人类越受苦,则又何贵乎有此科学!?是故欲救科学之弊,必须有仁慈心的人,主持使用之,方不致盲目出轨。
  丁、科学与佛学的不同点
  (1)科学是向外研究的,而佛学是向内精修的。
  (2)科学是世间上有漏聪明,而佛学是出世间的无漏智慧。
  (3)科学是借用仪器,而佛学是借用内心——戒定慧。
  (4)科学只是物质建设,而佛学却是心理建设。
  ⑸科学经二人发明之后,大家便可照样去模仿制成;而佛学却是各做各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功夫境界,实由各人自信、自解、自行、自证,而各各不同,非可以替代而冒充的。

  三五、佛制不食肉的原因

  佛陀为甚么叫我们不要食肉呢?有没有甚么原因?当然是有的。他老人家在《楞伽经》上,四十一段之中的最后一段,曾告诉他的大弟子(大慧)道:
  “大慧,我叫你们不要食肉,其原因有下面几种:
  (1)你们如果不相信有生死轮回的话,那当然不必谈;如果相信有生死轮回,那这许多的猪羊鸡鸭鱼虾等等,未必不是你从前的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子女、眷属等等。如果有宿命通的人,怎样肯忍心去食自己最亲爱的……父母子女们的肉呢?故经云:‘一切众生,从本以来,辗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
  (2)在印度当时有一种风俗,当屠夫的不但是杀猪、羊、鸡、鸭,连驴呀、骡呀、骆驼呀、狐狸呀、狗呀、牛呀、马呀,甚至连人肉都有得买(其实在我国北方,食驴骡、骆驼、牛、马,也是很平常的事;而生番野人食人肉,也是司空见惯的)。这样,人肉和禽兽肉放在一个地方杂卖,有仁慈心的人看了忍心吗?所以,也应当不要食肉。故经云:‘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
  (3)猪羊鸡鸭……无论甚么肉,只要他是有血肉的东西,都离不了一种精血腥臊的气分。试想一想,大凡讲究卫生爱好清净的人,怎样肯去食肉呢?所以应当不要食肉。故经云:‘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
  (4)食肉的人,众生闻到腥气,心里就生起恐怖。好像杀狗的人,狗见了他就大嚎大吠。打猎的人,禽兽见了他就飞奔,这是一件事实。学道的人是要摄化众生,所以,不应当食肉。故经云:‘众生闻气,悉生恐怖,旃陀罗(刽子手)及谭婆等(卖狗肉的人),狗见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
  (5)杀心和慈心,好像‘明暗’、‘水火’、‘黑白’一样,完全是相反的。杀心重的人,慈心当然就生不起来;我们学道的人,是要有慈心,所以,不应当食肉。故经云:‘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
  (6)‘肉食者鄙’。食肉的人多是世间上的俗人,所以他们欢喜食肉腥;设若我们学道的人,也去食肉,那不是和俗人一样吗?徒然使他们不信佛的人诽谤:‘你看!名字叫做修行,实际他们仍同我们一样地食肉,凭甚么要恭敬礼拜供养他们呢?’所以,修清净梵行的人,实在不可以食肉。故云:‘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
  (7)学道修行的人,他一定念佛,诵经,或者持咒,无非是想求得解脱的胜果,或在山间、水边、林下、冢间去修禅定;但为了食肉的原故,一切功德都被它障碍而不得成就,所以想求得胜果的人,是不应当食肉。故经云:‘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
  (8)食肉的人,食惯了,他一见了就要想食,既想食,就要想杀它。这好像好酒、好烟、好色的人一样,一看见就想要。试想想,学道的人,爱护众生本同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怎样可以一看见众生就想杀它来食呢?所以,应当不要食肉。故经云:“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着故,不应食肉。”
  (9)圣人所食的是法味,鬼神所啖的是荤腥。你现在舍弃了圣人的法味,而来食众生的血肉,这样,岂不是夜叉和罗刹来常常亲近你,而天人和善神倒要离开你。试想想看:我们应当食肉吗?故经云:‘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
  (10)畜生的腥血,同烧死尸的臭味,一样的难闻,怎样可以入口。一旦食了,满口都是臭的,若用充满臭气的口去念佛菩萨的圣号,以及念经、持咒,自己想想也感到不对的,所以不应当食肉。故经云:‘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
  (11)食肉的人,杀心是增胜的,连睡梦都不安宁,所以在梦中,常常梦到许多恶境,连身上的毫毛,都惊怖得竖起来了!一个学道求心安的人,怎样可以食肉呢?故经云:‘多恶梦故,不应食肉。’
  (12)食肉的人,一定会令善力减少,所以如果住在旷野,或山林中,一定有许多魔鬼来扰乱他,连虎狼狮子,也要来害他,想食他的肉,令他不得安稳,所以想安稳的人,切切不可以食肉。故经云:‘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
  (13)贪食肉的人,因为他食不知足,所以增加他的疾病(医生往往劝病人都要戒口);因此,讲卫生的人,尤其是不可以食肉。故经云:‘饮食无节故,不应食肉。’
  (14)我们所以要学道修行,其目的要出离生死,见到一切的饮食,都应作药石想,心中唯有系念圣道。凡食东西,不过是因为要养护这个身命好修行。既如服药想,以疗饿病,不应当贪味,如果生起了贪着,那就不肯厌离生死,所以学道厌离生死的人,那更是不可以食肉。故经云:‘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
  上面佛陀寥寥的说了这十四条,最后他还说:“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这就是说,我们求净命,啖于净食,尚应作六亲想,作食子想,如有病观,作服药想,何况食肉!?所以有许多人,说食肉是佛从前已经许可的,是没有这个道理。不过佛经上虽然是这样说法,然而一般人还有下面这许多疑问,所以现在再附加几则问答:
  ①问:食素,固然是好;然而,营养料不足,于身体健康如何?
  答:食荤的人都是身体好,而食素的人身体都是不好吗?请你仔细的想想对不对?科学家明明的告诉我们,一切营养料大多数都出在豆类、疏菜、和生果之内,可见食素并不妨碍健康。
  ②问:假定全国的人都食素,那末,猪、羊、鸡、鸭的蓄养,和海里的鱼虾这一笔经费,国家岂不是会受到大大的损失吗?
  答:不养畜,不捕鱼,就不能做其他的工作吗?农、工、商,那一件事不能出产。况且养猪,养鸡,养鸭,是不是拿人所食的米谷去养它们!?孟子说,这才是“率兽食人”,“厩有肥马,野有饿殍”,还谈甚么经费?
  ③问:如果不食畜生的话,将来岂不是越弄越多,反过来它还要食人吗?
  答:猫和狗就没有人食它,为甚么不会越弄越多呢?也不见它来食人,你以为它是老不死,是不是?
  ④问:假定豺、狼、虎、豹、毒蛇、猛兽来食我们,我们到底杀它不杀它?
  答:究竟猪、羊、鸡、鸭都没有食你,你为甚么又要去杀它?你这岂不是欺善怕恶,弱肉强食吗?
  (5)问:上帝创造好了的鸡鸭,给我们人食,如果不食,岂不是辜负了上帝的盛意?
  答豺、狼、虎、豹,也是上帝创好了给我们食的,我们不但不敢去食它,反而被它食,难道也要感谢上帝的盛意吗?
  (6)问:你劝世人食素虽然是好,奈何我们不听你的话又怎样?
  答:父母有病,明明知道他要死,难道做儿女的人,就任他死去而不去医他吗?死和医是两件事。一切宗教家劝人为善就是尽心而已,信不信那是由你。

  三六、一个食肉的问题

  有许多人把食肉当做问题,尤其是佛教徒更把它当做问题。他们的问题就是说:“我想学佛,可不可以食肉?食了肉算不算犯佛教的戒?”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几方面来说:
  甲、约经典方面说
  当然啰!佛教徒能不能食肉,那是要依佛说的经典为根据。在小乘经律论里面,根本上就没有看到食肉有没有犯戒的话。但在大乘经上说,尤其是在《楞严》和《楞伽》这两部经上说得更明显,佛劝人不要食肉。
  乙、约佛本人当时的生活说
  我们是佛弟子,当然要以佛的行为来做标准。佛当时在印度每天的生活是托钵,就是到了将要食午饭的时候,大约在十点的光景,佛和许多弟子统统去托钵,这当然是人家供养甚么食甚么,那里来拣别甚么荤素,同时佛说食三净肉——(1)不见杀,(2)不闻杀,(3)不为己杀。五净肉再加上——(4)自死,(5)鸟残。可见佛当时的生活是不避食肉的。
  丙、约现在各处的佛教说
  现在最发达的佛教国家,要算锡兰、缅甸、逻罗这三个地方,和尚到现在还是依照佛当时的制度去托钵不拣荤素。在我国的西藏和蒙古这两处的和尚也是食肉的。日本和尚也有食肉的,这可见和尚食肉是很普通的事。
  丁、约中国说
  传说中国和尚食素,是从梁武帝的时候起,在他以前和尚也是食肉。在当时还有许多有学问的和尚上奏章和他辩驳,弄得梁武帝没有办法,他说:“我不问你们有理没有理,住在我的国家里面,你们就老老实实就食素好了。”如果你们和尚真要食肉的话,那只好出国。这话是不是传说,那要待考查,总之中国和尚食素食惯了,也算是一种美德。
  戊、约环境和习惯说
  明白了上面这些事,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是在锡兰、缅甸、暹罗、西藏、蒙古、日本的和尚,食肉是天经地义的不算甚么一回事。如果在中国大陆上向来的和尚,若是大啖其肉,你的声望和道德就是和印光、太虚、虚云,这些老和尚一样的伟大,人家也是照样的轻视你是食肉的和尚,可见这完全是环境和习惯的问题。
  己、约理上说
  我以为佛教徒应该不食肉。因为学佛的人,就是学慈悲,岂有慈悲心的人,而忍大食众生的肉呢?无论约过去,约未来,约轮回,约平等,约博爱等等的意义上说,都以不食肉为美德。因为一切众生,佛说都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子女眷属,岂有讲平等,说博爱的人,而肯食自己的父母兄弟等的血肉呢?况且人死为畜,畜死为人,这样的你杀我,我杀你,请问究竟杀到何日为止?所以,免得还肉债,总以不食肉为妙。
  庚、约事上说
  我们说话,不要说得太高,所谓“过犹不及”。所以我的主张,若以“人”来做本位,那老虎、毒蛇、毒菌、强盗、匪谍是要杀,也是应当杀,不然的话,把人统统去做牺牲品,在理上就不合,在事上又不通。所以,害人的东西是应当杀的。但猪、鱼、鸡、鸭是不应当杀,它们没有害我们,然而人总是欺善怕恶,弱肉强食,这又有甚么办法?其实就是植物及细虫之类,也是主张爱护的,所以经上说“比丘不踏生草”,“比丘不斩树木”,“比丘要观水虫”。我以为佛说的话固然是对,因为要保持仁慈之心,然而行起来就不容易。因为水里的细虫,怎样能够时时刻刻去救护它呢?同时救它到甚么地方去呢?结果都免不了一死,我以为这些难行的事只好自宽自解吧!
  辛、约医药卫生方面说
  照现在健康生活上来讲,食素是大有利益的。在好的方面说,一切的营养料,各种米、麦、豆、蔬叶等没有那一种缺少,可以说超过肉类。在坏的方面说,可以灭少毒素、疾病,这有何乐而不为呢?况且素食超过荤食的美味,且又经济,所以素食会百利而无一害,是以素食为善。
  壬、约人的方面说
  不学佛的当然不谈,就是学佛的,也有出家和在家的分别,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佛没有一概禁止他们食肉,所以你的问题——“佛教徒不可以食肉”,我很简单的答你:“你自己欢喜不欢喜食素?欢喜就食素,不欢喜就食肉,佛既然没有勉强,那么还是听你自便吧!不过,在可能的范围内,还是吃素好。”
  十 约我个人来说
  我是十八岁出家,今年是五十九岁,吃了四十多年的素,现在不但不能食肉,连嗅也不嗅了,像肉、鱼、葱蒜、酒、烟,一嗅到就要退避三舍,那里还敢说再想食它呢?可见这是“习惯”问题,请诸位也来试一试食素吧!

  三七、佛教是迷信吗

  在一般对于佛教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徒是理智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然而,还有一部份对于佛教没有认识站在门外的人,却以为佛教是迷信。因此我来解答“佛教是迷信吗?”这一个问题。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科学发达的时代,科学是事事讲实验的,凡不能够实验只有言论而没有事实可以证明者,都可以叫做迷信。宗教家说的甚么上帝啦,神啦,天堂啦,地狱啦……这许多“名词”只可以假说,不可以实验,这不是迷信是甚么?佛教既然也是宗教,当然也是迷信,这是一种人的看法。
  又有一种人说,拜偶像的是迷信。这种说法不但是非宗教徒,一班用科学洗过了头脑的人,也有这种说法。就是宗教徒,尤其是基督教,他们的“十诫”上就有一条不拜偶像的教条,他们公开的告诉人们,凡拜偶像的都是迷信,这一来佛教徒是最明显的拜偶像者,所以佛教是十足的迷信。
  还有一种人,看见中国人,死了人最欢喜烧钱纸,烧锡箔。还有许多有钱的人家扎纸屋,纸屋里面的用具,各式各样,可算应有尽有;现在还有扎汽车,扎飞机,扎轮船,扎火车,从前还有冥洋钱,现在还有冥钞票。这样花了许多有用的钱,去做那毫无意义如同儿戏的事,这不是迷信是甚么?尤其是佛教徒最欢喜做。
  因为佛教有偶像,所以好一点的,如关公、岳飞、文昌、妈祖,当然是佛教的。次一点的,如阎王、判官、城隍、土地;再次一点的连白无常、黑无常、牛头、马面、邪神、邪鬼,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只要它是有面孔的东西,统统都放在我们佛教的垃圾桶里来就好啦。以这许多莫明其妙鬼神的假面具来恐吓人,是不是迷信?
  还有庙里面的签筒、圣告,以及和尚看相、卜卦、算名、拆字、看地理,请问这许多东西,在科学时代算不算迷信?一般人说佛教是迷信的话,大约不出这些口实。然而我们佛教徒对于他们这种说法,赞成不赞成呢?假定不赞成的话,又用甚么方法呢?所以有下面几种解答的必要。
  第一,宗教不是迷信的,也不和科学相冲突。因为如果宗教是迷信的话,除了□□集团的国家之外,其余的民主集团的国家,宪法上为甚么有一条“信教自由”的规定呢?假定是不好,是对于国家人民有害的话,应当禁止信教才对啊!为甚么反过来还要加上“自由”两个字?你们见过宪法上载有强盗自由,杀人自由,鸦片自由……的规定吗?
  说到科学发达的话,莫过于欧美,这是大家公认的吧?然而,宗教最发达,也莫过于欧美。试看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是由欧美传播到各处,可说欧美人十个中有九个都是信教,这也是事实吧?这是依一般人所说的凡是宗教都是迷信来说的。其实“佛教并不是宗教”。假定你一定要把佛教勉强拉进宗教圈来的话,那佛教不是他们那种神能创造,神能主宰,神能祸福的宗教。佛教是包含了哲学,科学,文学,论理学,理智的宗教,你能说这些也是迷信吗?这是第一点要认清的。
  第二,佛教有偶像,我们是承认的。然而,偶像是单指“木偶”呢?还是连金像,银像,铜像,铁像,石像,纸像……凡有像的东西,都叫做偶像呢?当然啊。那末,天主教有圣母像,基督教有耶稣像和十字架,孔子有木头牌位,我们的 国父有遗像,先烈也有牌位和遗像,我们还有祖先的神主和遗像,这些又是怎样说法呢?你只好自圆其说:“是纪念他的功劳啊!崇拜他的道德啦!尊重他的人格啊!”那末,我们佛教徒纪念我们的教主,崇拜他的道德,模仿他的人格。是迷信吗?请仔细去想一想,至于其余的偶像——阎王、小鬼、城隍、土地,根本不是我们佛教的像;连妈祖、文昌、岳飞等神像,也不是我们佛教的像,我们佛教只大教主像,教主弟子像,教主护法像,所以一般人,把神啦!鬼啦!统统都拉到我们佛教中来,真是冤哉,枉哉也!他连“佛、菩萨、罗汉”,“神、鬼、妖、怪”都不分清楚,还说人家迷信,其实是自己先迷了。这是第二点。
  第三,至于烧钱、烧纸、烧箔、烧金、烧船,那根本是民间的陋习,佛经上绝对没有这件事,而正信的佛教徒也不会去做,并且非常的反对,你们为甚么也拉在我们佛教里来?你不要以为和尚去念经才有,其实和尚不去念经,他们一样烧钱,烧箔,你是不是报告员警去干涉他们呢?所以民间的陋习希望以后不要统统套上我们佛教徒头上来吧!这是第三点。
  第四,签筒和圣告,当然不是佛教本有的东西,是中国人神佛不分的流弊!至于看相、卜卦、算命、拆字、看风水,那种人根本就不是和尚!你不要以为他头上剃光了,穿起了和尚衣服,就算是一个和尚。那很容易,请你从今化装,不也成了吗?这是要怪佛教团体本身组织的不健全,不能够去指责他,也只是佛教制度不良,希望加以改革,但这毕竟不是佛教本身上的事啊!这是第四点。
  上面解释了这四点,是因为一般人对于佛教的误会,所以除了解释之外,还希望我们佛教徒本身上去努力指导改革,免得遗害我们的佛教,也就是报佛的深恩。
  (1)正信的佛教徒,尤其是僧尼,不要住神庙。大殿正中无论怎样,是不能供神像,免人误解佛教就是多神教。
  (2)正信的佛教徒,自己固然不应烧纸扎的东西,并且还要宣传转劝他人,免得人家说我们佛教徒太不理智。
  (3)最好能把签筒和圣告拿走,对于我们既然没有多大的利益,反而给人家批评,其实,没有签筒和圣告,虔诚的善男信女,还是照样的来烧香拜佛,那又何必多此一举,来贻害佛教呢!?
  (4)再希望一班看相,卜卦,算命,拆字,看风水的先生们,请你还是穿上在家衣服,不是一样的生意兴隆,又何必穿上和尚衣服呢?假定你真是名符其实的一个和尚,那我们全佛教团体向你请求,不要这样给不信佛的人来诽谤我们佛教,老先生,你觉得怎样?
  这一次“台湾佛教”要出一次“正信与迷信”的专号,所以我拉杂地写成上面这许多反面的文章。在佛教的正面,又是怎样?
  (1)世界文献最多的,莫过于佛教,单就中国来说,就有几千本,内容包括了天文学、地质学、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论理学、政治学、法律学、卫生学、医学、经济学、体育学……这还是约世间人所要知道以为有关于人世的。至于华严大教,法华大观,般若大体,唯识大用,密宗大果,净土大量,那更超过了一切人间的学说,这有文献可以打开来证明,你怎样可以说他是迷信呢?
  (2)佛教由印度从最初到现在,将近三千年的历史,试问:全世界那一种宗教,能和佛教相比呢?假定是迷信的话,老早就消灭了,还能够到现在吗?
  (3)全世界的宗教:道教只在中国本土,印度教只可以在印度,回教在阿刺伯一带,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欧美一带,可是佛教整个的“东南亚”——锡兰、缅甸、暹罗,它一直伸过安南、中国、日本、朝鲜,尤其是中国的西藏和蒙古,现在的佛教,又跨到欧美去了。有许多人以为科学发达的时代,佛教一定会衰败,殊不知再过一百年,整个的地球都是佛教国。因为五大洲从前只有“亚洲”人信佛,现在已发展到欧洲、美洲、澳洲、非洲,都在研究佛学,宣传佛教。他们以为要救原子能的残杀,唯有拿“佛能的大慈大悲”的方法,才能得救。如果能用欧美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佛教,佛教以后是兴是衰,大家想一想:佛教是迷信吗?全世界的人都是大呆子吗?
  (四)佛教二千多年来,出了多少高僧大德、长者居士、信佛的男女,他们所得的利益可说比恒河里面的沙数更多,这是事实,我们真可自豪的说一句:“佛教真伟大!”凡受佛教所化者,皆能得“离苦得乐”,怎样可以说他是迷信!?
  朋友!你有心要想加入佛教团体来吗?我很真诚的告诉你几个方法:
  (1)先研究佛学里面的教理。
  (2)然得照佛学里面的说的去实行;
  (3)先把自己的道德人格立起来,
  (4)然后再努力去劝化一切人信佛。
  我写上这四条,做这一次“正信”学佛的人士,一个永远的纪念。
  ——写于汐止弥勒内院之法华关

  三八、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

  佛教的教理虽然不可说它是宗教,而佛教的仪式却没有完全脱离宗教,因此,佛教可说是最高的宗教。而宗教的第一个条件厥在“信仰”。然能信仰者即人民,所信仰者即教主。然则教主何故而致人民信仰?当在德学。其德学又何故能令人尽知?当在典籍。斯即一般人常称之“佛法”,亦即是“佛”与“法”。然“佛”久已灭度,所有者只土、木、金、石之形象矣;“法”虽载道,然必赖人弘。弘法之人,虽可云佛门四众,然在家二众各有私事,不能全其责任;尼众质弱,更非力胜。故佛法之兴衰,关于僧伽,至重且大!吾人不欲弘扬佛法则已,如欲弘法,僧伽应如何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发奋图强,努力以赴。何以言之?盖宗教既曰在于信仰,故信仰者多,宏扬自易。信仰者少,建树无从。然欲令人信仰,必须有可信之人,及所信之事,此则僧伽之“德学”是也。故今后之佛教兴衰,全凭僧伽有无“德学”为判断?吾人思及于此,凡为僧伽者,不寒而栗!故“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其法有三:
  一曰“戒” 佛法能否久住于世,须看僧伽戒德之有无?戒之分类,大分为三,即戒体、戒德、戒相是也。然戒体无形,既属无表,焉能可见?戒德在身,属于自觉,他人不知其有无!故吾人所见者,厥在戒相。故今后之佛教,必须重整僧伽之戒相,教授之,研究之,讨论之,实践之,方能救现时中国佛教积重难返之沉屙!中国佛教向以大乘为标榜以自豪,其名则曰我是比丘,其实二百五十戒则不知为何物?可谓“佛法衰微,达于极点”!
  若再不扶律谈戒,则宗风必至扫地!此事关系至大,决非一二人所能影响!必须全中国僧伽共同策进,方能成办,回观过去印光,弘一诸老,苦心孤诣,可为一证。吾故曰:“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应以弘扬戒学为第”。
  二曰“定” 佛法所以称之为佛法,与其他之宗教及学说不同者,其特长之处在于实验,决非信口开河,虚张声势,玩弄玄虚所可比。其重要之点在于禅定,故佛陀在世,各授弟子一法门,以为修持之本,试读《楞严》二十五圆通,方知不虚。虽云八万四千法门,实则四科七大无不摄尽,观佛换舍利弗二弟子“数息观与不净观”之故事可知。决非今日中国唱念之佛教,“打车而不打牛”之怪现象!故日本人尝问中国僧伽是何宗,殊不知中国佛教无宗,何以知之?如答曰:“净土宗。”则可进问之:“净土宗之宗依、宗史、宗义?”如答曰:“禅宗。”则必问:“禅宗之宗依、宗史、宗义。”则必瞠目咋舌,愕然无以对。其实答云净土宗者,是否一心行持宗事?恐系指早晚两堂课诵,随众起倒而言。若曰禅宗,则是否真修实践,恐系指曾进禅堂住过一两期两已。余尝笑今之号称“临济宗第几代”、“曹洞宗第几代”者,若问其何谓临济,何谓曹洞,则必堕在五里雾中,莫明其妙!故今之中国佛教,徒有躯壳,早已无灵魂矣!况又遭狮虫内腐,专作无耻之事,给外人观望,正所谓“穿佛衣,食佛饭,而破坏佛法者”,即此辈波旬之流也。书至此,不觉心痛!吾故曰:“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须打破唱念之佛教,而各人专修一法,为毕生修持,今生克期证果,以证佛法之不谬,信有可征,故禅那居其二。”
  三曰“慧”。古德云“五夏以前,专修戒律,五夏以后,听教参禅”,其言之有物故也。今之僧伽舍“戒定”而专尚“口头”,其为无根之草,信之必灭;又如空中楼阁,决无其理。故在戒定之后,方谈慧学。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发慧,虽则老生常谈,然实行者,万无一二。今后有心振兴佛教者,当于此大声高呼!为今后中国佛教之救命针!其修学次第,小学以“十宗常识”为标准,以“国学”为修习基础。中学以《因明》、《俱舍》、《唯识》、《中观》、《道次》五部为标准,以学及一种外国文辅之。大学则分三位:“学士位”以《婆沙》、《瑜伽》、《智度》、《华严》、《宗镜》五部为标准,以新学及两种外国文辅之。“硕士位”以十宗经论全通为标准。以国学和新学及三种外国文辅之。“博士位”以“三藏十二部”全通为标准。所谓“三藏法师”。能如是,每个僧伽内以“戒定严身”,外以“般若化世”,把僧伽德学造至最高峰,领导社会“文化、教育、慈善”三大主流,可以说,国家有一日无僧伽不可之势。故“今后僧伽应走之途径”,应以般若为归趣。说自利,可以现生证果。说利他,可令国家平治。僧伽德学提高,人民自然信仰,佛法亦自然兴隆!世界亦自然安定,一举数得,在僧伽努力为之!虽然,若不将现时中国佛教教度整个推翻,则吾此说将成为呓语,今因佛教公论出版十周年,书此数言,聊为纪念,以作后起之俊秀,弘法利生之参考也可!

  三九、中兴佛教讲话

  提到中国佛教重兴的问题,我也不揣简陋略谈数语,而对现前的我国佛教,作一种热情抱负和感想!现在先分三段来说:
  甲、原始佛教
  佛教最初是产生于天竺,由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就是我们信仰的释迦牟尼佛),见生、老、病、死诸苦,而觉悟人生是无常,因此舍离高贵皇宫出家,五载云游参学,六年雪山苦行,最后在摩竭陀国,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悟道。从此佛教就产生出来了,佛成道后,先游鹿野苑度五比丘,其次至各国说种种法,度无量众生,最后至拘尸罗国双林树下,入无余涅槃。一共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这是佛教的大概经过。
  当时佛要修行,照我们的理想,在皇宫后花园里也可以建舍自修,为什么佛不在皇宫修行,而跑到云山去用麻麦充饥,受芦茅穿膝的苦呢?
  佛成道后,教化各国时,得到十六大国王的信仰,这个时候佛若建立寺产,不论在那一个国都可得建立,为什么佛不建立寺产而实行托钵呢?
  我们要知道,众生的生死根本,就是贪、瞋、痴,因为有贪、瞋、痴,所以不能解脱生死。当时佛若在王宫里修行,那末,就有贪着皇宫的快乐了。因为要断生死的根本,所以跑到雪山去修行,以为后来修行人的模范。又佛成道后,假若设立寺产,佛在世时,有佛制度则可以,若佛灭度后,那末,诸弟子必生贪着,由有贪着,就会发生诤斗,这样就不能修行办道了,佛因为要令后来的行人断贪欲故,建立托钵乞食的制度。
  佛制托钵有三种的利益:(1)能令现在的人远离贪欲,(2)无论贫富老幼的人民皆得种福,(3)能使后来的行人断贪欲心。有此三种利益的原故,佛才实行了托钵制度。以上是原始佛教的大概。
  乙、世界佛教
  佛灭度后,佛法流传世界各国,但是各国的兴盛,行持各有不同,大约可分两方面来说:(1)南方佛教。(2)北方佛教。
  南方佛教就是现在的暹罗、缅甸、锡兰,这三国的佛教,皆是没有寺产的,其出家人皆是依佛制,托钵,手不拿钱,个个戒行精严。由此能感动国王、人民,都信仰佛教,凡见到和尚,全要五体投地的恭敬,好像佛在世的样子,现在可算是南方佛教最兴盛,但是其所传的佛法唯有小乘法,经即是《四阿含》等,律即是《四分律》、《小乘律》等,论就是《俱舍论》等。
  北方佛教就是西藏、中国、日本等,北方佛教来比较南方的佛教就大不同了。例如中国的佛教,就有寺产建立,乃至出家人穿的衣服,也就大有不同的,日本的佛教与中国的佛教相比,又有不同的地方,日本的和尚多有娶妻食肉种种,看起来日本好像有佛教存在,究其实体,早已没有佛教的灵魂,不可算有佛教了。北方佛教虽然传有大乘的教典,但是对国家社会的反映,沉寂得很,现在可以说衰败到极点了。
  丙、中国佛教
  说到中国的佛教,现在分三段来说:(1)唐代以前的佛教,(2)唐代至今的佛教,(3)今后将来的佛教。
  (1)自汉明帝梦金人,佛法初流入中国,也是没有寺产丛林。出家人或住树下,或住茅蓬小庙等;后至唐朝,有马祖道一禅师,才建丛林,百丈怀海禅师,方立清规,古人有两句话:“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由此我们就知道:唐代以前是没有丛林的,但是中国佛教最兴盛的时代,就是唐代。
  (2)自唐代马祖建立丛林之后,经过了宋、元、明、清,乃至现在,都是没有什么盛兴。
  (3)丛林的好处,略有二种:①可以安心办道,②免受寒冷之苦,因为有了丛林住,就不必去遥远的地方托钵,板响就跑到斋堂里去吃饭,日间即可以安心的修行,晚间又有房子住,既不要托钵,又不会受到寒冷的苦,这是有寺产丛林的好处。
  说到不好的地方,就是因为有了寺产,大家都会生贪着。最不好的,就是过去佛教那些腐败的现象,例如有剃度派,……传法派……等到有权的住持或当家归西后,他的大法子、二法子、三法子……或大徒弟、二徒弟、三徒弟……他们不约而同地就争夺起来了,因为他们的眼睛里,把祖传的寺庙财产干脆当作一块肥肉,因为要争分这块肥肉,甚至兄弟们就打起官司来。或有寺产多的出家人,经济丰富得很,养尊处优,气派很大,或喝酒,吃肉,吸鸦片,看戏,看电影,赌钱,玩女人;胡作乱为搞得一塌糟,弄得世间的好人,当地的长官,心中恼厌,把寺庙拿到社会办教育,建学校。弄来弄去把一块肥肉弄掉了不算,整个的佛法前途,由此渐渐的衰落下去,讲到现在,可说衰败到极点,那真是可怜啊!
  现在要重兴中国的佛教,还就有寺产方面来说:必须要用“化私为公”四个字,将各寺庙所有的财产,都拿出来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以一县为单位,各县要建立剃度寺一个,沙弥寺一个,菩提小学(最少四个)、医院、孤儿院等等。二、以一省为单位,各省要设立比丘戒寺一个,菩提中学(最少二个)、长老院、图书馆、报馆等等。三、国都要设立一个中央佛教会,统辖各省县分支各教团。再设菩萨戒寺一个,佛教大学一个,佛学研究院等等。又把各县所聚寺庙财产分为三级制,一份留在各本县作为宏化事业费用,一份送到省会,一份送到中央,都来办佛教事业。果若照这个方法去进行,那末,将来的佛教,决定能够重兴。但是,实行初步,非请政府帮忙,不能成功。假使这个方法不能进行的话,要用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用佛教无产的“三民主义”去刻苦自励,宏法利生。
  ①无钱主义
  有产的佛教,既然不能重兴佛教,那末,就要用无产主义了,大凡能使令人争斗的,多是因为钱财,我今用无钱主义,手里不要拿钱,那末,他就作怪不得,由此可以精进办道,宏法利生了。
  ②无住主义
  既然不要钱,也就没有楼台殿阁式的大丛林,及奢华美丽的居屋,目的是要把佛法带到民间去。凡是一个出家人,都能随着时代新潮流每个漩涡里来度化人,那不真成了理想的建设人间佛教吗?
  ③无位主义
  既然不要钱,又不要住,那末还要什么位呢?到那时出家人自然不要做方丈,不想做当家,个个严持自己的律仪,学教弘法,解行并进,自然僧格素质提高,那些狮子虫畏怕早躲得远远的,苦闷的民间都希望得到无上甘露法水来灌溉,这就能够达到重兴佛教的目的。
  再说这个“无产主义”,是遵照佛陀在世制度来实行,必须要托钵行化。但是我们中国是处于地球寒带的地方,到冬天的时候,占我们一大半版图,要滴水成冰,又怎么能忍受过着托钵的生活呢?这又有两种说法:a.当时佛在托钵,佛曾制夏三月安居,是因为印度是热带的地方,夏季地上虫蚁纷行,恐怕踏伤了他们的生命。又印度人到热天的时候,便露体出入,出家人有种种不方便,所以结夏安居。
  像我国寒带的地方,就可以结冬三月安居,不要出去托钵,这样就不会受到冻指裂肤的痛苦。b.还有一种说法,在家人到冬月里也要出去作业而谋生,他们不是忍着寒冷吗?我们出家人一日只要托钵一回,比他们轻松得多,能这样想,冬天行乞也就不感觉苦,就把怕冷的事解决了。
  若能照这样方法来实行,何患僧格不能提高,社会不肯援助,人群不受感化,佛教不会振兴呢?此是我对改革佛教的一点中心思想,仰望高明的大德长老指教是幸!(亚航记)

  四○、我对于改良佛教的一点意见

  甲、教徒的统一
  我们试看每一个国家有力没有力,就看那一国的人民统一不统一。假如一个国家的人民,好像是一盘散沙一样,那么无论是有多少人民,也是没有力量的;设若这一国的人民能够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够会发出很大的力量。就以中国整个佛教徒来说,不能说是不多,所缺的地方就是全国的佛教徒不能在统一线上合作,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反过来可以去看看那耶软和回教比一比,就不同佛教徒那样的散漫了。现在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如果真能做到统理全中国的佛教徒,那是中国佛教兴盛前途的预兆。
  乙、教会的毅力
  中国的佛教,民国以来什么佛教会的名称,不能说是没有,但是在事实上真能够站在中国佛教中去做一点惊天动地济世利人的工作的,这实在是微乎其微,也可说就是一种有名无实的象征了。而且缺少了严密的组织,这个原因是:一者,因缺乏新的人才;二者,也是一班腐旧的固执份子在那里障碍。所以真要做到彻底一点,非需要有政治保障的力量来帮助不可!中国佛教会,这一次加上了一个“整理委员会”的头衔,若再不能整理一个头绪出来,那可说“中国佛教”是永无振兴的希望了,除非是转轮圣王出世来护法不可。
  丙、调查僧众的数目
  现在全中国究竟有多少的僧侣,这却是还没有得到一个确实的报告,不过都是说:“大概是这样吧。”试试看每一个国家,当他要刷新的时候,怎样免得了可以不去调查户口的事情,在佛教如果要有一番纠正整理,对于僧尼的数目,不可不首先从事去调查,然后实行刷新佛教一般工作及召集才能者,莫不从调查僧数下手。
  丁、组织弘法委员会
  中国现时的高僧大德,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但是所缺乏的是没有统一的性质,都是各行其是,所以发展弘化的力量,成绩就很微,这是因为没有团结的帮助。我以为最好的办法,是首先大家将所知道的当代弘法大师,在各处弘法的人才,先得到一个统一的数目,不但是一方面可以联络,而且另一方面又可以一致的,所以应该要有组织弘法委员会之需要,这是整理中国佛教的第一步工作。
  戊、设立佛学研究所
  现在已经在各处弘法的大德们固然是不少,但是还有一班半生不熟的人才,还是多得很!这种僧侣,你说他不懂,他对于佛理又知道了一点半点,但是真实叫他出去弘法,他们的力量又不够。因此需要创办一个佛学研究所,可把这一班有用的人才,到那儿去加速训练,预备好继续前者之工作,不然的话,老的死了,小的又没有生出来,岂不是要无形中断绝了佛种吗?
  己、改良各种现行制度
  中国佛教的教理,可算是完全,无论是大小乘的三藏,以及密宗典籍,都有翻译。中国佛教徒的缺点,就是因为几种制度不良,如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把十方寺院变做了自己子孙变态的家庭;传法不是传法,变做了传庙的生意经;经忏佛事,变做了营业的主义;海单却变成了逃亡所。这许多实在是不如法的制度,倘若不去彻底改革,那就是弥勒佛出世,也是不会发达的!现在再把几种施设的需要,讲在下面:
  (1)创立各宗的专寺
  在佛当时说法,虽然是没有专宗,但是一到了中国和日本,就变成了各宗各派,中国佛教古有十三宗,现在所流行的,所谓大乘八宗、小乘二宗,但是现在的中国,除了禅宗和律宗有一二家专修寺以外,其余的都没有专宗寺了,最好,是把全中国划若干寺院为某某宗专寺,如天台宗寺,唯识宗寺,这样的可以使一班专修学业的僧人,有所依托,学成了的可以出外弘法,未学成的可以在专寺修学士泛种有系统的组织,对于学业是有很大的成就的。
  (2)剃度的统一
  我以为中国佛教最不好的现象,就是滥收徒众,没有严格的考察。结果,把一个清净的僧团,变成了一个垃圾桶!凡是社会上淘汰了的渣滓,通通都逃到佛门来了。所以要正本清源,还是要先整理剃度一项为第一步骤。我以为收徒剃度,最好由团体负责,以县为单位,这样,一则有严格的检查,二则又免党同伐异的弊病;若要把中国整个佛教徒去整理得好好,非先从剃度去改革不为功,不然的话,乱草斩除又生,不知到何年月才能够根底清净呢!
  (3)受戒的定制
  佛法能否久住于世,这是要看僧侣们戒德之有无?这在佛说遗教经中最后的垂训,说得非常清楚。说到中国佛教徒的受戒,三坛大戒一齐并受,这实在是有名不符其实之过!不问他是八天,或是十八天,就是四十天,除了礼念之外,有几个人能够把“戒条”“戒相”通通弄得清楚!还说什么“戒体”“戒德”呢?所以我以为受戒不是和读书那样拿了文凭的饭碗性质仿行:第一,受戒不是别人压迫的,是要随自己的志愿,或受沙弥戒,或受比丘戒,或进受菩萨戒,这样都是随人自由的愿意,使其达到名符其实,不过把制服和职志分一分就可以。
  (4)学戒的年次
  我以为先学沙弥律及行事,三年满,再受沙弥戒,如小学毕业一般,给以沙弥戒牒,名为职僧,可在僧团中担任各种职务。如须再进受比丘戒,必须再学比丘律三年,毕业后,再给以比丘戒牒,名为修持僧,实行此丘的修养,为求圣果,故不任教职,亦不弘化,专以修行为己任,佛法住世,却重证道。如欲再进受菩萨戒,须再学菩萨戒三年,将菩萨弘化之事,应先学习,毕业后实行教化,以弘法利生为职志,这才叫做名符其实的菩萨僧!
  (5)僧侣的程度
  僧侣的知识来源,种种不一,或有曾受过高等教育者,亦有一字不识者,如此,则僧侣程度参差不齐,久之就会变成了名不符实之和尚,盖和尚译之为亲教师的意义,目不识丁的僧伽,自己尚不能教自己,又何能去教别人?亲教的意义已经就失掉了,我意以为凡为僧侣的,无论职务僧,修行僧,或弘化者更妙,否则,须在佛教学院中去补习之,使一般僧侣的知识既齐,程度相等,将来无论自利利他,皆有相当能干的工具。此则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
  (6)佛事的改良
  中国僧侣,靠做经忏生活,大约可说是占了一大半,这种弊病的结果,一则裨贩如来,一则废弃学业,中国和尚,大多数的光阴,都费在学唱念方面,所以经律论三藏圣典,只好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以为这是不兑现的钞票,学佛废学,实在是一种最可耻的事!他的原因,最初是为人祈福,最后法久弊生,把三藏文献,当做故纸了!我以为这种替代,还是恢复佛陀在世本有的制度,“请法饭僧”,一方面可以令施主增加福慧,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去僧侣的贪心,同时又可以增进僧伽的学业,因为要说法,不得不去研究佛学,“人以食施我,我以法施人”,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这也是弘扬佛法的一种好方法。
  (7)海单的改革
  在佛陀当时的制度,一班僧侣日常的课程,就是“托钵”、“坐禅”、“闻法”,自佛法一流传到了中国,因为天气和风俗不同,所以祖师建立丛林,是给我们安心办道的,不是给我们当作躲懒偷安之所,在僧侣的工作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修,另一方面是弘法。在自修方面是念佛、持咒、诵经、坐禅,所以必定要安定一个意志。在挂单的人,他们就不是这种观念,除了上殿过堂随众起倒之外,他们什么事都不管,油瓶倒下来也不去扶,东挂几天单,西挂几天单,什么参禅学教,好像都没有他们的责任一样,所以社会上一班人见了这般情形便说:和尚总是寄生虫,这实在是受了上述那班僧人的影响。其实挂单这种生活,实在也是苦的,上客堂变成了下客堂,我以为最好是改成招待所,少则一二日,最多不过七日,因为挂单的宗旨,是利便行人的住宿,免同俗人一样住客栈,不是给人们永远可在云水堂里面吃饭和睡觉的,而且寺院设立的宗旨,本来是给人办道的,并不是给人们在里面放逸偷安,大家要想佛法兴隆于世,可从僧伽“求学”、“修行”、“弘法”这三大方向去努力,希望有心改革中国佛教的先进们来领导。本来改良中国佛教的事情还多得很,本文只提出了几点,作一个抛砖引玉罢了,希望高明者指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