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僧史所载两位高僧对爱情问题的处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曹仕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僧史所载两位高僧对爱情问题的处理
  曹仕邦
  贝叶
  第八期
  页52-53
  --------------------------------------------------------------------------------
  页52
  梁释慧皎高僧传序称出家为僧是一种「辞荣弃爱」的高尚行为,所谓「辞荣」,指辞谢了一切世俗的荣华富贵;而「弃爱」,指舍弃了父母子女的伦理之爱或男女间的情感之爱。然而话虽如此,出家人究竟不能全部都潜迹深山去修禅,为了弘法利生,总得活动于人群之中,于是许多尘世的引诱便如「魔绕大乘」地嗣机侵蚀出家人的身心,钱财容易诱人,美色何尝不易诱人,僧人本身固可坚守媱戒,但设若女子主动追求,如何应付?以下两则,便是僧史记载高僧如何处理此类问题的故事,谨将其内容大意译为语体文,叙之如下:
  第一则见于高僧传卷四晋东莞竺僧度传:「竺僧度,俗姓王名晞,字玄宗,东莞(按,在北方,古属徐州,非现在广东省的东莞县)郡人,十六岁已长得超卓不凡,事寡母尽孝,为乡邻所羡。他求婚于同郡杨德慎家,杨家是衣冠之族,其女名苕华,容貌端正,又有学问,而且与王晞同年,两家一说即合。但当尚未举行婚礼,杨苕华的父母亲相继身亡,而王晞的母亲又跟着去世,王晞乍逢大变,目睹生命无常,忽然感悟,乃出家改名僧度,躲开未婚妻到外地去游方参学。及至杨苕华小姐三年服毕,想到已配夫家,希望能够完婚,乃致书僧度,说发肤不可伤毁,祖宗的香灯不应断绝,并赠诗五首,其中一篇为:
  大道自无穷,天地长且久。
  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难数。
  人生一世间,飘若风过牖。
  荣华岂不茂,日夕就雕朽。
  川上有余吟,日斜思鼓缶。
  清音可娱耳,滋味可适口。
  罗纨可饰躯,华冠可曜首。
  安事自剪削,耽空以害有。
  不道妾区区,但令君恤后。
  僧度回信给她,大意说:服官佐君王治理一国,那比得上弘杨佛法以济万邦?成婚尽孝不过使一个家庭延续,那比得上弘杨佛法以济三界?而且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般若,其乐趣并非王公的华服、八珍的美味等可以交换的,人心之异各如其面,你不喜佛法,正如我不爱尘世,我们的万世因缘现在已绝,你还年青,赶快另找对象罢,不要再把我这出家人放在心上,致坐失青春。又回报她五首诗,其中一首为:
  机运无停住,倏忽岁时过。
  巨石会当竭,芥子岂云多。
  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
  不闻荣启期,皓首发清歌。
  布衣可暖身,谁论饰绫罗。
  今世虽云乐,当奈后生何。
  罪福良由已,宁去已恤他。
  杨小姐知僧度志不可改,竟被感悟而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第二则见于宋高僧传卷二十六唐上都青龙寺光仪传:「释光仪姓李,本来是唐朝的宗室,父亲封琅琊王,由于武则天纂夺了唐朝的天下为帝,琅琊王与越王起兵谋恢复,战败,武则天族诛琅琊王家。当时光仪仍在襁褓中,乳母负着他逃走。数年之后武则天微闻琅琊王还有一子在民间,下重赏紧急搜捕,乳母带着他逃到扶风郡(在今陜西省),替人缝衣为活。到了光仪八岁,长得相貌不群,而且聪明绝顶,乳母生怕由于这小孩子的贵胄仪
  页53
  表而泄露身份,更因风声紧而极忧疑,于是缝一件腰间可藏钱的布衫,带他到桑林下换上,给他一些钱,告诉他现在搜捕极急,与其一起被捕处死,不若各自逃生,你很聪明,一定可以照顾自己的,将来一旦有富贵之日,不要忘了我这老婆子。说罢彼此对泣,光仪哭得很利害,乳母含泪悄悄地溜走了。光仪茫然独行,至一旅舍,与一群小孩子玩在一起,这时适有一位郡守的夫人前往丈夫的任所,途中在这旅舍歇息,见到光仪在众儿童中特别显得标缀,看来不像属于这群孩子的外来人,生了怜爱之念,把他召来问道:郎君一个人来这里玩,你住在那里啊!光仪不敢直陈,骗她说:我的村庄就在邻近,我闲时过来游戏而已。那位郡守夫人给东西他吃,又给了一些钱,光仪把钱藏到衣内隐闭的藏钱地方去。到了黄昏,光仪溜离这旅舍一带,正想找一村落过夜,却遇到一位老僧喊他:你这小子已经家破人亡,全族都死光了,你还有那里可去?光仪乍闻此言,惊愕得登时呆住不动。老僧又说:出家的生活空闲,而且又不再有麻烦,小伙子你愿意吗?光仪说:那就最好不过了。老僧乃携着他的手到大树阴,令他礼十方佛,归依佛、法、僧,之后把他头上的小髻削去,给他穿上袈裟,指着东北方说,顺这方向走数里有一伽蓝,你直接找它的主持,说我叫你拜他为师吧!说毕,老僧忽然不见,光仪才知道遇上圣僧。依言前往那伽蓝,主持闻言大骇,乃依圣僧所嘱收留光仪为徒。过了十年,光仪已深明经律,而武则天也将帝位退还给唐中宗,唐室复兴之后,下敕寻求忠贞的琅琊王的后人,光仪乃对寺僧说明身份,众僧大骇,带他到扶风郡的李使君──光仪的众叔父之一──处,李使君安置他在家申,正要上奏,光仪坚持不允。这时李使君有一女儿,年纪跟光仪差不多,对仪一见钟情,多方示爱,光仪极力规避,那知有一天,李使君夫妇都外出,这位多情的小姐马上靓妆丽服,带着一大群使女前来,围逼光仪跟她要好,光仪百般解说坚拒,还是痴缠不休,光仪只好哄她:我身体不清洁,让我先洗个澡再答应你吧:女的答允了,替他在房中备好热水。那知女的一离开房间,光仪马上关紧房门,女的在门缝窥看,原来光仪正拿着削发用的刀(按,古代僧徒自携剃具),口中说道:完全是为了这「根器」才有今天的情欲之遇,我若自动切除,她那里还会再逼我呢!女的闻言大惧,恳求他万勿如此,孰知说时迟,那时快,手起刀落,登时「失势」,光仪把那切除的器官仍到地上,自己也痛得昏倒,女的欲开门往救,但无法启户,及李使君夫妇回来,女儿赶忙以实情禀告:李使君破门进去,光仪已渐苏醒,李使君乃延医来救,命人把他抬进培育幼蚕的温室中,烧火保温,在光仪身上沃以苦酒,再用药膏敷伤(按,这是中国过去替男子施手术使成「太监」而能保性命所用的传统方法),月余始愈。李使君奏闻君王,中宗皇帝把光仪召至首都长安,慰问有加,并下诏命他袭父爵为琅琊王,光仪誓不接受,力表仍愿为僧,中宗乃任他选择寺院居住和授徒。」
  上述两则故事,都是年青沙门坚戒自守,不为情欲所陷的故事。竺僧度十六岁订亲,乍逢亲人相继物故而出家,同年龄的未婚妻杨苕华三年丧毕,求度公还俗成亲,这时彼此都是十九岁。杨小姐的要求多少以嗣续为重,她本人也知书明理,故僧度婉劝一番,她也感悟,并且成了佛教徒,可说是圆满的解决。
  释光仪则不然,他遇到的是一位任性的帝族小姐,李使君的女儿竟仗势求欢于这位出了家的族兄:光仪是个聪慧的人,观乎他八岁逃亡时应付那位郡守夫人的镇定从容,可见他甚有机智,可惜是「秀才遇着兵」,百般解说坚拒,那痴情的贵女还是不依,不得已采断然手段,利刃一挥,把问题根本消灭!按光仪八岁遇神僧指点而出家,经十年后遇上这情欲之劫时应是十八岁,这正是血气方刚的怀春之期,而仪公勘破色空,舍身全道,实在难得!加上他不允袭爵为王,完全实践了慧皎所称的「辞荣弃爱」的基本出家人精神。这两位高僧的表现是好榜样,故特为文提出颂扬!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