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学分科及其传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吕 澄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予本来久有意思作一佛学通论,终以人事牵连不得安定,无法着手,只能将所有零碎意思分类为题,不拘时日,有空即谈。
  今日所谈,题为“佛学分科及其传承”。佛学之谓学,非如通常所言科学、哲学之学,亦非戒、定、慧三学之谓学。言佛学者,以佛说为本,有其性相、因缘、次第,自成其为学也。
  佛学原是完整,分科之事乃历史上变迁而然。在印度谈佛学,中世有寺学。寺学者,寺院之学也。若有高僧大德在寺讲学,自成一科,成为寺学。从此寺学起后,佛学乃分科也。那烂陀寺(460—540年建成)为印土最重要之寺学。后之谈那寺史者,推之极远,谓龙树、无著、世亲均曾在此讲学,不可尽信。有史可凭者,如奘师《西域记》卷九,载那寺建立次第,则有五王,即帝日、觉护、如来护、幼日、金刚。此中觉护、幼日二王年代可考(谓《西域记》外有材料可考也),时自六朝刘宋孝武(大明,西纪460年)至于梁武(大同,西纪540年),那烂陀寺始得完全建立。当时龙树、无著、世亲(西纪400年)早已过去,而能在那寺讲学者,实为世亲弟子等辈。观夫分科之事,当自明也。
  世亲之学,后人记载有四科传承,如“毗昙”、“因明”、“般若”、“戒律”,其实此外“瑜伽”、“中观”世亲亦传。那烂陀寺中,至少有此六科师承。自奘师(奘在印629—645年)及于义净,数十年中,而此六科均得传入中土矣。毗昙为奘师所传,毗昙中之《俱舍》,在奘师前真谛三藏已移中土成俱舍宗,只以本末未详,故真传者仍当归于奘师。《俱舍》为小乘毗昙,《集论》乃大乘毗昙,亦奘师所传也。因明、瑜伽固奘师所传,而中观奘师亦尝传之。奘师在印度戒贤论师处亦曾学《中论》、《百论》数次,可见其重视中观处。彼所作之《会宗论》,若不娴中观,何能合会中观、瑜伽两论也。所以奘师亦传中观。其所译文,有护法之《广百论释》、清辨之《掌珍论》,均于中观极有关系。讲中观虽自龙树、提婆相承建立,而补充完备建立之功,不在中观直系,而仍归无著。无著《顺中论》初二颂释,将《中论》一切本原抉择无遗,彼如何依于《般若》之处,《顺中论》节节为之说明。《般若》与《中论》最重要义为二谛,《顺中论》亦详为明之。其最精粹者,乃二谛相即义(真俗不一异义)。嘉祥特于此点认识清楚,自有发明,惜不用《顺中论》所补充者,而其失误亦多。所以中观之建立,不在中观直系,而在无著、世亲一派也,故云中观一系亦为无著、世亲所传。《广百论》、《掌珍论》所主张者,仍是世谛即第一义谛。奘师特于前人所译不明白者,处处明白表示,故由奘师所译《大般若经》中去研究,即可知也。
  般若为二家所传:奘译《般若经》,净译《般若论》。至于戒律,小乘为义净所传,大乘乃是玄奘。《地持》、《善戒》虽在奘师前出,而亦不备。是故般若、戒律则为奘、净二家所共传也。即此而知,那寺学完全为奘、净二家传入东土。
  言传承者有二义,一者有师承可考固称传承,二者学说有渊源者亦传承事,不可不知。奘、净二家传来印度各家学科,师承、学说,二者兼备,乃真传承也。奘、净之后,那烂陀寺最盛时期亦已过去,当时政治大起变迁,佛教内部形式亦多更改。言政治变迁者,奘、净留学时代,印度传朝名伐腊毗王朝,又名后笈多王朝。初笈多王朝在中印度势力已衰,西印度伐腊毗王朝起而继之。彼土学说文化亦盛,成极高文化发展。后以外来回教进入,伐腊毗王朝灭亡而波罗王朝代兴,势力亦弱,仅保有东印,可哀也。但是随此王朝而来之密教便从此兴起,兼以国王提倡,变本加厉,将从来一切学说完全淆乱。故后之教乘传入中土者极少,西藏所传者则皆此后之学也。政变以后,教学混乱,故知西藏所传虽亦有其科别传承,而亦不足信征,衡诸我国奘、净所传者便知。
  西藏所传佛学各科略备,黄教寺院所习者通为五科:因明、般若、中观、戒律、俱舍,而以瑜伽摄入般若,以其般若讲弥勒《现观庄严》也。论彼传承一一均不可信者,顺而征之。
  先谈因明。彼言因明、般若、戒律、俱舍为世亲所传,世亲之前为佛、文殊、法救、梅文伽,世亲之后为陈那、自在军、法称,而此传授年代不详。法救为有部四大家之一(世友、妙音、觉天、法救),有部四家在《毗婆沙》编纂之前,《婆沙》传说在迦腻色迦王时,当在龙树之前也,故四家在龙树之前。龙树为汉末、三国时人,世亲乃东晋时人,由法救至于世亲,其间相去二百余岁,无传承可言,乃介以无名闻(不见经传)之梅文伽,而时间亦不衔接也。世亲之前尚如此,世亲之后亦谬也。法称之于陈那学,并非继承,而为旁支。观法称之《量释论》(此中释字非是解释)直是批评,于陈那之《集量论》加以批评,固非直系传承也可知。
  藏地谈因明昧于本末,虽知陈那学出自世亲,而于世亲之书全不知也。世亲因明三书《论心》、《论轨》、《论式》,《论心》疑即《方便心论》,因论轨书即《释轨论》,《成业论》中所引《释轨论》,考之即《论轨》,《论心》当亦《心论》之例称也。此三书全文、断章仍有存者,则世亲因明面貌后学所本者何在,大可一目了然矣。因明论中最重要者,如因之三相,陈那即本于世亲之《如实论》,不见《如实》则此学说不可考也。又知法称学出陈那,而未见陈那之《理门论》,强行推究,而以中土奘译之《入论》代之,复以梵本译出藏文《入论》作旁证,在目录家亦疑之(于旁处所见《理门》引语,在《理门》中寻不出故生疑),但于《入论》初颂定为《理门》之说又不置疑。顾《理门》者立破为宗,所解立破真实义,则以立破为纲;《入论》以自悟、悟他为纲;《理门》摄自悟、悟他于立破,《入论》以立破摄入悟他。夫《理门》以立破为纲有真义,观义净所译之《理门论释论》首段即知。故彼之传承是伪,人事、义解俱不足征也。余义尚多,且止不谈。
  复次般若传承。彼以《现观庄严论》为弥勒之般若学,仍推崇世亲,世亲之后则为圣解军、大德解脱军、胜军遍照、师子贤、大鸠沙利、小鸠沙利、金洲、法称,此不征信。观夫甘丹派所传六部之弥勒《瑜伽菩萨地》、《庄严论》之传承,则为世亲、二解脱军、二鸠沙利、师子贤、安慧、明鹃、牙军。此二传承,显有颠倒。何故师子贤之于二鸠沙利始前终后耶?此师子贤时间之不定也。又安慧何故复次师子贤之后?师子贤在波罗王朝,可知此安慧必别为一人,如内地所传安慧,有安慧、坚慧、坚意等名,梵名安与坚、慧和意其义相同。藏人有时称此安慧为迦湿(北印)班的达,然护法前之安慧为南印罗罗国人,由此知安慧前后定有二人,故彼之传承不可为定者一。复次,既有后安慧其人为甘丹五论之传承,然而格鲁派四论(除《现观论》)传次有世亲、安慧、明鹃、牙军等,是此安慧乃前安慧也,以此四论,《中边》、《庄严》均为安慧释故,又无性《庄严释论》亦本于安慧故。彼不知有二安慧,依甘丹派传接以明鹃、牙军,误其传承,以前安慧为后安慧,而言五论传承者二。又彼五论之《宝性》、《法性》亦为此种传承,当与坚慧有关联,因安慧、坚慧二名常晦,中土《宝性》有坚慧释文,既误坚慧为安慧,又误于瑜伽各传皆将安慧混入,是此传承误于名字者三。彼五论传承,二派各别,混乱颠倒,有此三误,异姓乱宗,而于安慧果为何人,彼仍未悉也。悲夫!
  复次,般若之传承,在人世上考之,已知其伪,若再以义理而言,更不足取也。夫真正弥勒般若学为《金刚经论》(此论以后另讲)。自龙树以来所讲般若,均分二道,即般若道、方便道。经文两分,均有嘱累,极至具体而微之《金刚》亦具两道,论亦如是,故谈般若不当忽此。然而《现观庄严》完全不知于般若道、方便道分界之经义,以不知剖析故,于“顶现观”一分中含混过去。故彼(《现观》)谈般若,实非弥勒,乃假托之也。彼分现观为八分:境三、智行四、观果法身是也。谈四现观行,系仿四加行。其实现观何止加行耶?《显扬论》中之现观,乃弥勒之真现观也。又彼谈四身五智,本于密教之增上法门。四分五凑而成彼论,故其学说无来历也。
  中观传承,上推龙树,下至月称,次第为龙树、佛护、清辨、月称,于龙树六论俱同此说。六论之首为《中论》,此次第来源,以佛护释《中论·观缘品》之首颂破四生义,非用严密之因明组织以释之者也。清辨因而重注《中论》,名《般若灯论》,破斥佛护,纯以因明方法去思择观察立论,所以与佛护所谈完全相反。及至月称,左袒佛护,作《明句论》,谓用因明方法思择之非是,当以随破法处之,自不立宗,随人所立而破之。如此前后三家更相水火,不类师传,传承之说有何理解?复视中土佛学,释《中论》者初有《无畏论》,罗什《龙树传》云是龙树自作,初作《中论》有五百颂,次为《无畏论》十万颂,而《中论释》出其中。但此书失译,只另有青目注,为罗什依《中论》本而译者。当时《中论》注有七十余家,以青目注为最佳。佳处何在?以藏译《无畏论》比之即明。盖青目之注,全依《无畏》而会文绎义也。青目从《无畏》广论配颂而出其注,故罗什于《龙树传》言此《中论》出《无畏》中也。此为汉传《中论》之说,是此青目一家为传承上所不可少,缺此则龙树之《无畏论》不明,而后之注说无所据也。亦如《三十论》之有亲胜、火辨二家,彼亦依颂会文绎义,然而功未可忽也。印度制作有迦利迦(颂也),非释不明。颂体便于记诵,欲识奥义,要须释也。又如世亲《俱舍颂》亦然,迦湿弥罗大众尚不明知,谓为宏护《婆沙》。故颂之疏释,实不可少。青目将《无畏论》疏绎整理,表而出之,为传承所不能缺也,故罗什以龙树、青目为传承。又藏注《中论》有八注二疏之说,八家谓《无畏》(龙树)、佛护、月称、清辨、德慧、安慧,余二家说有不定。是中安慧一家最为重要,藏地独无,亦可怪也。今谈安慧,中土有其《中观释论》,观此而知佛护、清辨等解《中论》,其结构规模本于安慧,尤以清辨承受独多。清辨讲《中论》,以二谛贯全论之思想,实出自安慧。故言传承,安慧又不可少也。从汉传而知青目不可少,依藏传安慧又不可少。于此有疑,即《无畏论》是否龙树自作,为青目、安慧所传?藏中古德亦信龙树自作,及至黄教宗喀巴始反对之。所持理由:一、为佛护等注中,未曾引《无畏论》名,故非龙树作也;二、末品中有引提婆《百论》一颂,师何得援引弟子之书耶?以此二故,推翻旧说。此不然也,佛护所作虽未明言引用,但以二书相比,则知前面文义相通,后之小半即文句亦完全相合,此固不当以英雄之见相同为言也。如此,彼第一种理由不可成立。又在事实上亦有师引弟子之作,况《无畏论》为青目所润色编撰,青目编撰时亦可加入提婆之说,以此故决知其为龙树作也。所以彼土传承之谬,于三家之相反不相承者一;青目、安慧臆改而不次,是其脱落太多者二;不知《无畏》之要三。
  复次,戒律传承,亦据世亲,其次第为优婆离、迦叶、阿难……善见(不明,时代太远也)、众贤、世亲、婆罗门大德、德光等。如是传承,亦不然也。佛学中有史实可考者为戒,小乘部执之可分辨者,亦多出之戒学系统。佛大弟子中传戒学而成派别者,有优婆离、迦叶、阿难、阿奴律、富楼那数人。上座、大众、化地以优婆离为祖,自有明文,如锡兰之《善见律》。萨婆多、有部以阿难为祖,旧说《出三藏记集》依《十诵》家所传,载有萨婆多部师承,祖于迦叶;新说以唐义净所译《有部杂事》四十卷之最末卷,出其系统为迦叶至善见。善见乃佛灭度后一百一十年人,虽有新旧不同,俱无优婆离之混入。学说不明渊源,亦何陋也!结集三藏与传承,有未可混言者在。
  复次,世亲与众贤之关系。世亲出家得度之师,《婆薮槃头传》言是觉友,俱舍家又称如意,是其传承乃由觉友等,何得以众贤为师耶?众贤之于世亲实后辈也,《西域记》中已有明文,谓众贤呈其所作之《雹论》,自称后学。又众贤之师悟入与世亲同辈,同习《婆沙》,何得与众贤为弟子耶?人世颠倒不详如此,谈及学说又岂可据?他不及论,只就德光而言,彼于有部实未达本,律论次第尚且不知,所著律书以十七事为始,后人仿之,然而比类汉译论律均无此例。《毗奈耶》中“广释”(分别)、“诸事本母”、“增一”等为次。“广释”为《毗奈耶〉之本文;“诸事”乃十七事,“杂事”亦在其中;余之“本母”、“增一”等,乃不尽之义,集为“问论”。四律五论,均不以“诸事”置前。然而藏中大藏编辑者仍本德光,以事为第一,次广释,三杂事,四本母增一。讲律学,次第不明,开遮之轻重无由判别。譬如法律,先依宪法,次则刑法,再次为特种法,自成次第,未可乱也。此而创新立异,岂可通哉?
  复次俱舍传承,亦本世亲,其次为迦叶、妙音、众贤、世亲、安慧、满增、施祥、胜友。前之数科传承在阿提沙之后,今则推诸其前。盖彼于有部《杂事》末卷所述文,经律有人结集,独论藏无人,以迦叶自撰,故推之为祖。实不然也。亦如戒中优婆离,结集与传承当不可混,有部本论如“六足”等,无一为迦叶所出,故有部非迦叶所传承。又言妙音,有部四家,世友为主,何取妙音?实不得解。至于众贤,彼则以为俱舍学得自迦湿弥罗,而不识迦湿弥罗讲学大师为谁氏,姑举众贤以应也,再则《俱舍论》文被众贤《顺正论》所订正故。然《俱舍》之于《婆沙》关系密切,可为《婆沙》之提要书,但世亲之学《婆沙》果来自迦湿弥罗耶?奘师门下虽有此说,而真谛《婆薮传》谓在世亲前有婆沙须跋陀罗法师,为阿逾陀人,早在迦湿弥罗学来《婆沙》。彼传亦似云:世亲在阿逾陀学得《婆沙》。可知世亲《婆沙》非自众贤处来也。复次,《俱舍》为众贤订正之说,是亦不然。世亲已著颂论,众贤乃随世亲而改释,亦如法称之于陈那《集量论》也。所以众贤《顺正论》,乃随世亲而作,自成晚辈,何得反从彼学耶?况《西域记》明言众贤称后学乎!可知彼将众贤位于世亲之前之不当也。再者,《顺正论》出,世亲并未理会,安慧乃为文驳之,著《俱舍论释》。安慧为六朝时人,胜友为晚唐人,相去三四百年,只有满增、施祥两传,显有脱漏。
  又藏中俱舍学推重满增、称友两家。满增系统出自安慧,称友出自世友(《光记》为和须蜜),而世友、安慧之师为德慧。藏人置德慧于安慧后,目为功德光之弟子。满增注《俱舍》略本为《随相论》,中土真谛译德慧《随相论》,二著显有相属。故藏地所崇之二家,实德慧之再传也。又《甘露味婆沙》,妙音所作,藏中所无也。《顺正论》藏中亦无。虽类似有《显宗论》之译文,甚不完全。《显宗》于《俱舍》颂文有改,彼全不知,仍本《俱舍》,故全失《显宗》独出之意。缺此种种,又安所详学说之始末乎?
  上来所谈彼方五科传承,无一可信。舍此形式而究义理,亦不得其本原。即因彼之不可信,更见中土奘、净二家之可征信、可宝贵也。故讲传承,当依奘、净。而今盲者,舍近逐远。悲哉!
  有藏地各科传承之不可信,反证内地所传者之可珍尚也。兹再将各科比较言之。
  因明一科,奘师在印度各地所访大师极多,见于传记者有众称、调伏光、戒贤,及南印婆罗门智贤、胜军等。奘师于彼或学因明,或听《集量》,或究《门论》。学成而归,所带梵筴关于因明者相传有三十六种之多。虽只译大、小二论(即《门论》、《入论》),然已可见奘传因明之重要,此外散见于其门人各种章疏者亦复不少。合而观之,可有三种特色:一者出示规范。《集量》奘师早学,译时舍之,只传《理门》,固非《集量》之不能译、不暇译,更非如后来所谓译因明发生诤议停译,实则提示规范有《理门》时,《集量》可缓也。盖因明正义在立破(《理门》讲立破,《集量》不谈此而谈量也),立破为论议之用,此与对法(毗昙)相互为用。通常谈因明者不解此义,以与对法相离而谈。不观印人之教学乎?奘师在众称处,是因明、《俱舍》、《顺正论》同时并学;次在调伏光处,《显宗》、《理门》同学;即在戒贤前,亦听闻对法一遍,《理门》、《集量》数遍。在印度教学,皆因明、对法相关,岂偶然哉!所以因明、对法不相舍离,奘师传《理门》以示其规范。二者严明界畔。因明一科,自有界限,与他科不相混淆,说来极繁,兹将最要者举一以概:如自、共相一义,为因明之根本,因明量谈现、比,而现、比分别即据于此。内明、因明于此自、共相义不可同视,各有界畔,混则二科不立,分则作用互显。观《佛地经论》第六卷中所云:现量为佛智境,能知一切自、共相。但因明常律,现量境为自相,比量境为共相。两种界说互相水火。释家为之会通,或以散定心解,谓因明为散心、《佛地》是定心,或以方便假说通,实皆非也。正义所在,内明、因明二说各异,此为最要。了知两者自、共相之差异,然后内明之现量与因明之现量,自然清楚也。但法称虽曰因明大家,于此尚非了了,而谓自相为实法,与内明相混,况余子乎!三者广其应用。因明三支简别运用极广,护法、清辨所用方法完全出此。可见奘师所传因明之真实,规范、界畔、运用俱备也。
  复次般若一科,兹谈弥勒《金刚经论》与无著《论》。弥勒《论》颂有八千,无著《论》义述七句,世亲于彼皆疏释之。无著《论》为隋之笈多所译,本、释未分,然由义净所言可以推出。盖义净在印土时,已闻有《七句义》,为无著论,有本有释,西域相承云云。今观译文,首段为本,是总释,乃无著论,后配经为释,是世亲疏也。其总释之例,如《法华经论》与《解深密经》等,皆此体裁,由此而知有无著《论》。净师学传那寺,论取二家,弥勒、无著并行不缺,如《菩萨地》之与《庄严》,相关义彰。有斯二论,即能开示般若要门,上探龙树之般若学,终至般若全部(龙树般若只五分故也)学。要门若何,别为题讲,兹仅示纲目,以作管窥。弥勒般若出示三端:一者发趣,所谓发心。言发心者,非忽然顿起,忽焉又逝,乃自始迄终,常恒如是。是心一发,始终一贯也。二者三假(《大品》经云:法假、受假、名假)。般若谈二谛,二谛之本在三假。三者无住。不住于相非究竟,不住于相想,斯为究竟也。弥勒《论》若是,无著《论》亦尔。在二论中,于般若门径特示三点,极为重要,详述另题。此乃真般若学,非只次第科别而为般若学也。
  复次,中观一科,奘、净二家造诣极精。当时那寺学风,于此中观、瑜伽二科并重,奘、净于那寺听受《中》、《百》与《瑜伽》皆三遍。[奘学于戒贤,听《瑜伽》、《中》、《百》各三遍,又于一婆罗门(龙猛弟子)受《经百论》、《广百论》。净师受胜光之《中论》、《百论》,宝师之《瑜伽》,智月诸师等亦往学焉。]奘师留印十七年,净师二十四年,有志向学,学亦鸿富,故其所传均属真实之佛学。奘译虽无《中论》,所出《广百论释》实为当时中观学之根本书也。龙树学无提婆不全,二家有不能分之用在,观夫《中论》注即知。凡释《中论》,要借提婆《百论》然后清楚,自青目至于月称尽尔。月称且谓《百论》之真实,即《中论》之真实。释论所引,皆在重要处见。如《中论》第四品“观五蕴”末二颂,是二颂乃论之纲领,所谓一切空义章中之要门。此之二颂要借《广百论》释之方始明了,从安慧之中观,乃至佛护、清辨、月称所著,同引用之。可知《中论》要须《百论》相助,所言二家不宜分读者是也。故读《中论》,要观《百论》,《百论》有释,护法最佳,此唯奘师传之也。《百论》有略、广,《经百论》是略本,罗什所译。此云“经”者,谓修妒路,此《百论》文为修妒路体,短句略诠,类似格言。《广百论》即《经百论》之大本,颂有四百,故亦名《四百论》。护法释之,分为二部,以前二百颂为“法说百论”,后二百颂为“论议百论”,但就“论议”部为释。云何“论议”耶?谓此乃抉择一切法自性空义故。因此护法特注此分而置前部也。盖前后本可各自为段,护法释之,奘师译传,均谓其能为《中论》之注脚也。护法之时,中观、瑜伽已有诤议,而所诤者,只在中道义之解释差异处,是一、二题之诤也。护法《释论》态度超然,不偏一家,故可解决二家分执,而非调和之论,实真正中观所应尔也。观夫无著《顺中论》以来,皆如是尔。稍偏即非,何能解决二家之执乎?克实言之,所有分执,皆于二谛义解之有差也。二谛之说有何特点?请一明之。言二谛,胜、俗固当解释,即“谛”一字亦必辨明,尤重在世俗之谛。说世俗谛者,谛即实义。此谛有二重意义,谓世俗谛于俗实,于真亦实。若如世人言水即为水、火为是火者,有何言焉?必以俗之实来说真之实,方可为世俗谛,如奘译之《大般若经》云“随顺世俗”是,俗知是谛,随顺于彼也。如云无智无得、本来无智无得,而又说一切智智,又说得无上菩提,毕竟还是无智无得也。(非达一切智智,无智不究竟;非得无上菩提,无得不究竟。佛复何智何得耶?)但与俗人言,以俗之所谓实语之,易语知耳。故顺彼而言真实之实,始称世俗谛。奘师文意“随顺世俗”,即依世俗而说,非孤零零之世俗也。至于胜义谛亦然,于真是实,于俗亦实,《般若》云“安立胜义”是。如是二谛,由言说成。真实之胜义,离于言说,非所及也。故般若上之二谛,是依“言说安立”言,有此二重意义。但二谛虽用言说,而所言只为一事。此奘师以来,所谈中观、般若最精处。盖护法于此特为发明,所以能善解中观、瑜伽之诤。所诤者法,此二谛乃形式,吾人即此《广百论释》以通中观,亦何快哉!奘师在印,已娴二家诤义,故能善合二家而作《会宗论》也,岂如月称辈之偏执乎!
  复次,戒律一科,根本有部义净所传译文二百余卷,古今所无,《十诵》、《四分》仅数十卷而已,此其一生精力,二十余年于印度求学之所在也。有部戒律自来即有地方之争,如中印摩偷罗、北印迦湿弥罗二家之分,《智论》第一百卷中可见。摩律八十部,迦湿减此,是为《十诵》。八十为本,《十诵》为末,二家所据及其传承均不同也。北印传来《十诵》,《出三藏记集》载有末田地一家,义净所传中印度本《毗奈耶杂事》中无此一家。据净师所传,根本有部尚存中印,极为完备。律论则胜友之《律摄》简明扼要,自成一系。律本则净师所译粗备,事理俱来,实为大观。净师初至印度时,北派德光之学亦复称盛,与净同往印者皆往学之,独净师卓有见地,认为彼师学既不全,且非根本,所以于彼方典籍毫不传译。而藏地混然莫辨,以众贤加入传承,复以迦湿零乱残缺之《杂事》、《问论》二部译用(译末跋文谓残缺也)。净师所弃,彼翻取之,毫无抉择。如此,真正传承仍在净师,治斯学者当知所归也。
  复次,俱舍一科,其性质为辨析法相,综合当时北方小乘各派学说之书,而其组织巧妙,有“聪明论”之称。所以者何?本来小乘派别有四系统,谓有部、化地、犊子、大众。前三属上座,派别既繁,久而愈杂。有部、化地、犊子三派,有一部分混成譬喻师。化地、大众二派合成分别论者。是后益为错综,有原派直接传来者,有各派混合传承者,复有由譬喻师发展成经部者。故世亲时北方小乘即有本来有部、譬喻师有部、经部有部,而大众势力已在南方,一分则包容于大乘中矣。看来世亲当时北方学派是相对待,实则悉从有部脱出,故世亲会合各派成此佳作也。复次,是书体裁依《杂心论》。因《心论》之出,已于有部学说有所抉择创建,故世亲依之综合各派学说而成《俱舍》。是书虽非来自众贤,而此书之独立成科,盛传于世,精神表扬,颇与众贤有关。众贤为纯一有部之传,恶《俱舍》中混含其他学说(即譬喻师与经部一分学说),故作《顺正论》破斥,欲保持有部之纯粹精神也。因此一破,世亲弟子辈复释而救之,以理趣为宗,不尚一家之言,精神益见浩大,是书遂盛行当世,世亲之势力亦如浩浩长江也。后来学人无论有志大小乘者,于此一书皆所必学,而那烂陀等大寺中,尚有此科专门讲座之设,可见此书之见重于时也。然而欲完全了达是书亦非易易,必于《俱舍》前后学派源流以及《顺正论》及世亲弟子辈之破斥、转救等书尽为详知,不能济事也,其人则唯奘师而已。奘在印求学,不仅《俱舍》,“六足”、《发智》、《婆沙》以及经部《婆沙》,《俱舍》前之本源无一不晰,复学《顺正》、《显宗》等论(传中可考证),乃至世亲门下之学,在学《俱舍》时已一同学之矣。旧传谓奘师以西印俱舍师义口授普光,有如窥基之传唯识。云西印诸师者,今考之即德慧、安慧、世友等各家。德慧在西印伐腊毗讲学,伐寺与中印那寺齐名。由称友《俱舍释》中,证以普光《俱舍记》,发现极多相似之说,盖称友受之于德慧、世友者,普光亦间接由奘师受之矣。即此而知奘师于《俱舍》后之学派,亦能了如指掌。故奘师俱舍学实称独步也。
  西藏亦谈《俱舍》,错误重重,于旧说、经主说,有部、经部义,时时淆乱。如“根品”辨命根是否异熟果一段文,因辨命根是异熟,而论及罗汉之留寿行命根。罗汉可死,以余方便使之留长。论此问题,而有三说,末有妙音之说。但三说均释命根之性质,至为异熟与否,则由经主(世亲)判之,为非异熟。此一段文,先引三说,次经主判,三说末妙音说。藏人于此章文不能分判,而以非异熟乃妙音所说。彼之不能分开此文者,因无《顺正理论》故也。复次,辨心意识处,有所依为意、能依为识之说,此有部说也。藏人认为与有部常言者不合,误解为经部说。此亦据《顺正论》而知其误也(《顺正》卷十一中有部一家所言也)。如此之事甚多,可知彼无《顺正论》,而于《俱舍》重重错解,于此更见奘师之传为真实可珍也。
  前之数科与藏中相比已识其真矣,此外瑜伽一科,更为奘师擅长之学。观其在国内之所求、国外之所学、归国之所译述,全力尽瘁于此。况那寺上座戒贤大师,为此学之传授尚为之留命耶!是学后来亦有流入藏中者,但不完备。若夫《瑜伽》本论繁富散漫,苟非组织,何能成学?而能组织此论成瑜伽学者,功在《显扬》。《显扬论》中开始数颂表明此义,谓善综合《瑜伽》要义以为《显扬》。至于若何编组方法,已于《藏要》(第三辑)刊定本分疏之矣,兹不复赘。《瑜伽》之学虽曰繁富,要知《显扬》为其入门,《唯识》是彼结晶,则亦思过半矣。唯识之学十家妙义与奘俱来,其弟子门人已分传之矣。故此真传,仍推奘师独步。
  上讲各科传承,比较观之,只有奘、净可靠,至于典籍,亦只此数家可依。今非曰全局限于奘、净,但循此传承依为准则,然后上下前后各家之学,可以贯摄取舍无遗耳。故知奘、净二家所有典籍学说,实可为中土此学之所归也。
  于此尚有余义焉,即各科学法次第若何?学法次第,奘师著中不易见,净师《寄归》、《求法》二传中则具言之。《寄归》卷四谓印度学法首讲声明,乃开蒙识字之事。内地此番不谈,然文字不能清晰,诵持研学亦难也。声明娴熟,致想因明,虔诚《俱舍》,然后函丈传经,多在那烂陀寺,或在伐腊毗等处。声明似小学所学,因明、俱舍为中学学科,中观、瑜伽乃入那寺等最高学府所学也。此意在《寄归传》前后文可考证。以实例言,则如《求法高僧传》卷上有玄照者,忱情《俱舍》,清想律仪,后之那寺就胜光学《中》、《百》,宝师子受《瑜伽》,既尽宏纲,乃受王供。又《求法传》下,智弘既解《俱舍》,复善因明,于那寺披览大乘。又法朗习因明之秘册,听《俱舍》之幽宗,而后虔发五篇(戒律)云云。即此而知印土学法次第略有定则,诸师皆循之也。然此不过知其大纲,可受王供,然而专门如何,未可次第限之也。虽然,初学非此无本,故将各科理次如次:
  毗昙——因明——戒律——中观——瑜伽——般若
  前五有次,般若不次。此不言《俱舍》而言毗昙,何耶?盖毗昙可通大乘,《俱舍》不尔也。至于戒学,从前限于小戒,今则菩萨大戒亦摄归之。科别次第依义净当时印土所示,以理推考,事宜应尔。毗昙、因明为各科基本之学。毗昙云者,《杂集论》说于思择处善巧也。因明者,《瑜伽师》云观察义处所有事也。故毗昙侧重一切所知,即当于何处思择用心耶?谓即于此思择处、所知处用心思择。此乃毗昙事,是所,是法相。因明事则问如何思择,而为各种现、比量,所重是能,是量。此二种学,于大乘中或并为一谈,《集论》其最显者也。
  前二学为基础。有此基础,进谈学行,以戒为先。此戒亦非小乘律行,即六度万行,从发心乃至成佛,何一而非合律之处?故菩萨戒基于六度四摄而遮制也。戒行既立,定慧齐修,此瑜伽、中观之所不可偏废处。善知此意,或谈中观,或说瑜伽,事无不可。以其虽曰偏谈,而义理相照相摄,仍能含贯不滞也。盖此二门本来相通,同于般若生母出故。中观不言而知,出自般若。瑜伽如《中边》首颂谈中,世亲释之,谓符般若。又此二门,义实相通。如中观谈唯假,如梦幻泡影;瑜伽唯了(了别也,此名见《宝生论》),即唯识也。中观说无所得,瑜伽无所缘。中观言缘生,唯识言依他起。中观言无自性(缘生),唯识无自性性。二种看来相对,实为是一。唯假唯了,《楞伽》不分;至于《唯识论》,亦有时通用。又无所得、无所缘,藏译初无所分,仍是通用。又缘生、依起,名义相当。而无自性与无性为性,仍是一字,只有时用处不同耳。梵文性字,名词由动词成,虚作实者加尾语,译为性字,如空与空性,改为实字用,而字义无差也。是故二家名字,处处是通用,但解释有差别也。唯此有了不了之程度,如中观谈唯假,只说一半,尚不明了;若云唯了,是了别所现,则清楚也。此假,为唯识所变故假。无所得者,所缘无境故。于此可知了不了,乃程度上之差异,问题不在本身,而在所对之机(一般人),即悟他之效果而分。所云中观不了义、瑜伽了义,亦以发展上先后时代言也。若能通达中观、瑜伽立义不悖,任取均善,不相违背。
  所云般若不次者,乃由各科均自般若流出,同时亦为各科之归宿处,故可随意安置,无不相宜。安之在前为各科生母,置之于后为究竟归宿,列之于中,明相伴不离,作大王颂,故为不次之学。中观、瑜伽与般若关系,易知不言,兹复于前三科,略一述之。“毗昙”义,《俱舍》释为净慧,即是般若。有部与大乘相待,如一切有部言“一切法体恒有”,而大乘“法无自性”、“自性常空”。《般若》谈空,不但云毕竟空,而并言无际空,义之所示,始得完全。如上有部之言一切法(十二处),大乘则毕竟空之;言恒有(三世),大乘则无际空之。有部以“毗昙”为般若,示般若作大乘所独,自可立异相与对待。大乘不然,处处含容,而谓般若有共不共义,以承认小乘毗昙为与大乘相共般若,此外尚有大乘不共般若,则小乘所无也。然而毗昙不限小乘,《集论》为大乘之毗昙,与般若相关极为明白,所言之法相,于其归结,都空无我也。复次,“因明”又如何会通般若耶?谓般若立足在三假,假之用在名,假之究竟归于离想。名和想有关,名所谓作想也。然而因明之用亦复如是,依于名想,真实比量是用名者,真实现量是离想者,因明大用在以比量引生现量,此即般若也。是故因明无般若为准据,真用不显。而般若之准据若何?又在离想之真现量为标的。是二者之相关也。复次,谈戒当以大乘戒为宗。大戒以六度四摄为极,复以智度为其导首,《般若》经文处处见之。故此三科与般若相关无次,四处塞通。要之,欲通佛学大纲,必须完备上述六科。而此六科诵读,当遵奘、净所传,步西方本来学法次第(藏中所次不顺,颠倒不可据也),研读各种根本典籍,始可言学之发轫也。
  (1938年4月3日讲于支那内学院蜀院,2005年1月肖永明整理于金陵刻经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