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惟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一)
  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
  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是无诸障碍、大富大贵的。
  而要如何才能
  使自己的命运光明、富贵呢?
  --------------------------------------------------------------------------------
  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是无诸障碍、大富大贵的。而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命运光明、富贵呢?就必须要确实了解因缘果报与命运的关系了。
  命运包括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涵盖了生命、生存及生活三个层面。第一、生命,如果明白生命的真义,则生命是无穷尽的。第二、生存,要想获得生命的真义,就必须思惟如何生存?生存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生活,我们从早到晚,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之中,所发生的种种行为,就是生活。而生活除了物质以外,还有精神上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每一个家庭、公司、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全世界的命。而命有好、有坏,这其中,与“运”有很大的关系。所谓“运”,就是运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始终不停地流转不息。而生存、生活、生命,就是如此周而复始,不停的运转,有时候好、有时候坏;个人是如此,家庭、社会、国家也是如此。
  现在科学、交通发达,整个世界时空的距离缩短,所谓“天涯若比邻”、“拔一毛而动全身”,所以,全世界的命运,与每个人都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
  若希望全世界的命运光明、安乐,
  每个人就要先从自己做起,
  从这一念心做起;
  心就是因,
  有因即有果,
  因缘果报与命运有著很大的关联。
  人与人之间的命运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体的。例如现在科技高度的发展,透过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对全世界的情形即了若指掌。明白此一道理,除了爱护自己的生命,也同样要爱护他人的生命;自己的生活很安乐,也希望他人的生活很如意,能够如此,全世界就能和平、安乐。
  众生的命运是一体的。假使突然爆发战争,每个人心里都不安、担忧;众生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若希望全世界的命运光明、安乐,每个人就要先从自己做起,从这一念心做起;心就是因,有因即有果,因缘果报与命运有著很大的关联。
  因缘果报,是由这一念心所感召;这念心,起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因,这个因将来就会形成一种果报。假使这念心起了善念,将来善业成熟,一定获得善报;假使这念心起了恶念,将来恶业现前,就要承受恶报。念头虽然微细,但影响却很大,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这念心不能妄动。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三)
  以慈悲心关照社会、关照一切众生,
  就是一种善缘;
  善缘成就了,
  就有福德,
  就能够成就世间、出世间的善业。
  古德云,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不仅心中要向往善法,还要如理思惟,然后付诸实行,采取行动,若能将善法确实成就,将来就形成一种善业、善报。 然而同样具备善念、善行,但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缘”。有因,还要有缘;缘是外在的缘,佛法言“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想要证道、成佛、普度众生,先要与众生结善缘,不能结恶缘,一旦结了恶缘,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别人都会讨厌。
  善缘的范围很广泛,例如以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处处为人著想;对父母尽孝、对师长尊敬、对朋友节义,对一切众生慈悲为怀。《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故知,大悲心是成佛的根本。
  以慈悲心关照社会、关照一切众生,就是一种善缘;善缘成就了,就有福德,就能够成就世间、出世间的善业。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四)
  以慈悲心、平等心修布施行--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欢喜,
  诸佛自然就欢喜,这即是一种善缘;
  具足诸多善因、善缘,事业、道业才能够成就。
  以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关照一切众生,众生就会欢喜;佛经云,并不是烧一支香拜佛,佛菩萨就会欢喜,就能得到佛菩萨的护持;而是“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以慈悲心、平等心修布施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欢喜,诸佛自然就欢喜,这即是一种善缘;具足诸多善因、善缘,事业、道业才能够成就。
  以同样的智慧、体力、经济环境,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甲能够成就,乙却无法成就?因为甲在过去生中种了善因、善缘,所以经常会遇到善人相助,不会遇到恶人障碍,这就是善缘。如果没有结善缘,纵使有智慧、财力、有奋斗的意志,可是因缘不具足,遇人不淑,事情便不容易成就,这就是过去生的福报不够。而过去生的福报,是由广修善法、广结善缘而来的。
  过去生的福报不够,现在就要努力广结善缘、广积福德资粮,如此便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重新开创出一番天地。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五)
  古德云,山中无衲子,人间无宰相。
  这就是因果的道理。
  假使前世没有福德,今世亦未种善因,
  反而用种种不正当的方法,
  巧取豪夺,不择手段,
  既使得到富贵,
  也会失去。
  佛法浩瀚无边,无所不包。如释迦牟尼佛,有时讲医学,有时讲生理学、心理学或天文学,讲过去、现在、未来…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佛为什么有这么深广的智慧?因为佛知因识果,生生世世都在修行,都在广修善法、广结善缘。具足善因,善缘,作什么事情,都能成就。
  古德云,山中无衲子,人间无宰相。这就是因果的道理。前世有福德,今世只要继续努力,就能遇到好的因缘;假使前世没有福德,今世亦未种善因,反而用种种不正当的方法,巧取豪夺,不择手段,既使得到富贵,也会失去。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缘果报之理,是真实不虚的。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六)
  社会上,有很多人想修行、成道,
  但是方向走错了,
  想生天,不但升不了天,反而下地狱;
  不但成不了佛,反而成了魔道众生。
  这是什么原因?
  就是不知道因缘的道理。
  任何人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法则。
  修行者希望成道,须要因缘具足;发心成佛的心愿,是因;还须要外缘具足,要亲近大善知识,经过明师指导,知见、修行的方法都很正确,又很精进,才不会走错路、走远路,这是一种缘;另外,还需要很平静、清净的地方;衣、食、住、行等等,都要有善信发心、护持。种种的因缘具足了,再修行、打坐,就能够开悟、证到三昧。故知,修行证果,亦离不开因缘和合的法则。
  社会上,有很多人想修行、成道,但是方向走错了,想生天,不但升不了天,反而下地狱;不但成不了佛,反而成了魔道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就是不知道因缘的道理。
  所以,想要事业、学业、道业成就,在平时就要努力,要结种种善缘,千万不能结恶缘,否则任何事情都不易成就。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七)
  既使是得到博士学位,但见解不正确,
  不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
  不知道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
  只求现实、求利害,完全只为自己著想,
  这样才是痴。
  假使有这些痴心,
  家庭一定不和乐,社会也不平静。
  因缘有善、有恶。贪、嗔、痴三毒,是恶因;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善因。希望成就世、出世法之善法功德,应时时观照自己是否起三毒烦恼:
  一、贪心,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贪心一起,就是恶。
  二、嗔心,遇到一点不如意,就发脾气,引发很多烦恼,就是嗔心。
  三、痴心,就是不明白人生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不了解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就如儒家也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佛法上讲痴,不是像世间上所认为的,没有读书、没有大学、硕士学位,叫做痴;佛法认为,既使是得到博士学位,但见解不正确,不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不知道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也不知道中国的文化、伦理、道德,只求现实、求利害,完全只为自己著想,不择手段扩张自己的名利、权势,这样才是痴。假使有这些痴心,家庭一定不和乐,社会也不平静。
  能将贪、嗔、痴三毒的恶因,转为戒、定、慧之善因,于世、出世间,方得安乐、无碍。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八)
  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侥幸得来的,
  完全要靠自己努力。
  佛法讲因果,
  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前有一位博士到灵泉寺,说:“师父,佛法实在很好,但是希望师父以后弘扬佛法的时候,不要谈因果的事情,讲因果的道理,好像很俗气。”
  这就是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我们这个世界,因果就是一种定律、一种法则;因果也不是形而上的学问。譬如,早晨到公园运动,虽然彼此都不认识,但是你看到人,就向他微笑,对方马上就会跟你点点头;你微笑是因,他向你点头是果,这即是因果的道理。
  现在努力是善因,将来的成果一定是善报,所以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因果之法则。修行也是如此;修行,现在精进用功就是因,不但白天要精进,上半夜、中半夜、后半夜,亦不断地精进用功,则道业一定会成就。就如古德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就是因缘果报的道理。
  不但佛法讲因果之理,儒家也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藉外面的境界来磨炼自己,先从因上著手,有因,一定有果报。
  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侥幸得来的,完全要靠自己努力。佛法讲因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九)
  因为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
  就能尊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尊重过去的祖先流血流汗遗留下来的种种财富;
  有这种尊重心,就知道要报恩。
  因为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就能尊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尊重过去的祖先流血流汗遗留下来的种种财富;有这种尊重心,就知道要报恩。
  例如,台湾现在很安定,即是过去的努力。过去政府初到台湾,生活非常困苦,便提倡克难运动,上下一心,默默的耕耘,终于经济复苏、发展。经济发展后,年青人就不知道过去先贤,受多少辛苦!所以不知道珍惜、爱惜目前安乐的福报;有人不但不感激,反而还说过去不好,假使没有过去,怎会有现在的台湾?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过去纯美的道德及良好的制度。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知恩、感恩、报恩,社会一定愈来愈富乐、光明。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
  天堂、净土就在我们的心中,
  心清净,就是净土;
  心中时时刻刻都充满光明,就是天堂。
  人生有三世因果。所以有的人修行,希望完全放在未来,为了要生净土、生天堂,现在才努力做善事;如果没有未来,现在就不会努力。佛法当中,除了生天堂、生净土之外,还要更进一步知道天堂、净土在哪里?
  天堂、净土就在我们的心中,心清净,就是净土;心中时时刻刻都充满光明,就是天堂。白天修六波罗蜜,精进不断,晚上作梦,就梦到七宝宫殿,梦到佛菩萨摩顶受记,即一般人所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切法不离这一念心。白天对某件事物不断思惟,晚上就会作梦;如果作恶梦,第二天早晨,就会烦恼、忧愁不安;如果作好梦,第二天精神就很欢喜、愉快。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修行,第一步不要作恶梦,这就必须不起恶念。第二步,要作好梦,必须起善念、修善法。第三步,最高的境界——不作梦,以不生灭心为因,不生灭心为果,这念心不著两边,即能达到所谓“圣人无梦”的境界。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一)
  所谓不执著,
  就是心不生挂碍,
  不将一切事物当作是真实的,
  否则即会心生挂碍、烦恼,念念不忘,
  因而造业。
  智慧高的人,深明佛法是真理,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不生执著。所谓不执著,就是心不生挂碍,不将一切事物当作是真实的,否则即会心生挂碍、烦恼,念念不忘,因而造业。
  要以不生不灭心为因,不执著过去、现在、未来,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将来就成就无上菩提佛果;世间有世间的因果,出世间也有出世间的因果,诸法皆以这一念心为根本,人人皆可成佛。
  佛经中有一则记载:有一位白净比丘尼(女众出家受具足戒者,称为比丘尼,男众称为比丘)。出生时,身上即裹覆一张白净的毯子。这即是白净比丘尼过去世中,至诚供养如来所感召的殊胜果报。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二)
  白净比丘尼出生时,
  即裹覆一张雪白、净洁的毯子。
  出家之后,
  那张雪白净洁的毯子就化成了袈裟。
  没多久就证悟罗汉果的境界,
  阿难就问释尊,
  白净比丘尼为什么有这么殊胜的福德?
  白净比丘尼出生时,即裹覆一张雪白、净洁的毯子。长大之后,身相端严,她的母亲便准备为她选择一位夫婿;但是白净比丘尼宿世有善根,不愿结婚,希望出家修行。母亲见其心愿坚定,便成全了她出家修行的请求。
  白净比丘尼出家之后,那张雪白净洁的毯子就化成了袈裟。释迦牟尼佛指示白净比丘尼向大爱道比丘尼学习,没多久就证悟罗汉果的境界。此时,阿难就问释尊,白净比丘尼为什么有这么殊胜的福德?佛就告诉阿难,白净比丘尼有其前世的善因:在过去毗婆尸佛住世时,白净比丘尼的前生,名为谭依伽,她非常的贫穷,家徒四壁,甚至连衣服都没得穿,惟一的财产只有一张毯子。谭依伽夫妇平日靠乞食维生,因为仅有一张毯子,所以只能轮流披覆这张毯子裹覆身体外出乞食。
  两夫妻就是过著这么贫苦的生活。
  一天,有位比丘至谭依伽的住处化缘。此时的谭依伽非常贫穷,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供养;比丘就告诉谭依伽:今生的穷困,是因为过去世没有布施、供养,所以现在更要发大心,想办法布施,方可不再贫穷困苦。
  谭依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供养比丘,种无上福田。想来想去,身上只有一张赖以维生的毯子,但是这张毯子如果布施了,两夫妻就无法外出乞食,届时,连生命都很难维持。既使如此,她还是不愿放弃这么难得的机会。与丈夫商量后,两人便决定既使牺牲生命,也要修福报,才不至于生生世世皆无法解脱贫穷、烦恼。于是,就很虔诚恭敬地将毯子供养比丘。
  比丘受供回去时,毗婆尸佛正在为皇帝、文武百官等王公贵族开示说法,比丘就将这张毯子转供养毗婆尸佛,佛很欢喜地接受了供养。
  当时,与会听法的王公贵族,见到毗婆尸佛接受又脏又臭的毯子,都觉得很纳闷,心想:如此臭秽的毯子,一般人也不愿接受,尊贵的佛陀怎么会接受呢?
  毗婆尸佛知道大众心里的疑问,便言:这张毯子的施主,以至诚恭敬心布施,是无上、清净的大布施,功德实不可思议!毗婆尸佛说明之后,大众议论纷纷,都希望看看是什么人,可以将生命、财产全都布施?
  于是,毗婆尸佛就派弟子,请谭依伽夫妇前来道场;王公贵族们十分赞叹他们在如此穷困的环境中,竟可发这么大的心愿!便将身上的金银财宝,与谭依伽夫妇结缘,谭依伽夫妇当下即转贫为富。此诚如佛法所云:“舍一得万报”。
  接著,毗婆尸佛向大众开示布施的道理,夫妇两人闻法而生大欢喜心,深感佛法之殊胜难得,便发心生生世世皆愿恭敬供养三宝。乘此布施供养功德,所以谭依伽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生而感获净洁白毯覆身的果报,并出家修行,得证罗汉果。
  此即白净比丘尼布施获福的例证。可知佛法所云:种善因、得善果,因缘果报之理真实不虚。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三)
  修布施行,若能具足此两种心愿:
  至诚恭敬心、无相布施心,
  即是无上殊胜之布施,
  必定感获无上殊胜之善果。
  布施,就是修善法,以至诚恭敬心布施,即是无上功德。佛法云:修布施行,若能具足两种心愿,功德即不可思议:
  第一、 至诚心布施。如谭依伽夫妇,以至诚恳切之心布施供养,虽然所布施之物微不足道,将来的果报却是殊胜无比。
  第二、无相布施。所谓无相,即是“三轮体空”。布施之物、布施之人及受施者,称为三轮。了知三轮皆是缘起、性空,就是无相布施。
  有些人错解无相布施之义,以为作功德、修福报之后,不留名作记,才是最殊胜的无相布施。这种想法,亦是一种执著,无相也会变成有相。所以古人云:“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无心为恶,其恶不罚”。有心、有相,即有执著。
  是故,修布施行,若能具足此两种心愿:至诚恭敬心、无相布施心,即是无上殊胜之布施,必定感获无上殊胜之善果。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四)
  因缘果报,是由起心动念所感召的。
  不论是佛法或是世间法,
  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道理。
  希望善报广大无边,
  即须在日常生活上修一切善法。
  古人云:“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无心为恶,其恶不罚”。因为有心、有相,即有执著。
  “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是指做善事时,并非真正以慈悲心为社会大众做事,而是有预谋,动机不纯正,希望从中获取利益,完全是为了自己。如此,虽然做了善事,也没有功德可言。
  “无心为恶,其恶不罚。”虽然是做了一件坏事情,但是并不知道这是坏事,没有预谋,没有作恶的心念,这就不算过失,无须因此而受罚。
  例如,“二十四孝”中,有一位孝子丁兰,丁兰对母亲很孝顺,母亲往生后,为了感念母亲生养之恩,便用木头刻了一尊母亲的雕像,日日供养。有一次离家做生意时,就交待妻子,每天要上香、供饭、供水,以表孝心。但是他的妻子非但不供养,不知孝敬,反而以针戳刺木像。说也奇怪,丁兰返家后,礼拜母亲木像时,却看到木像身上都是血。质问之下,才知道妻子每天以针戳刺母亲的雕像。
  丁兰知道妻子每天以针戳刺母亲的木像后,认为妻子实在太忤逆不孝,就写了一纸休书,不愿再同她作夫妻。有时邻居会向丁兰借钱,丁兰都会先到母亲的木像前祷告,如果母像面露微笑,就借钱给他;母像不笑,就不借钱给他。有一天,一位邻居借贷不成,知道是木像的缘故,便怀恨在心,趁丁兰外出时,就用斧头将木像劈成两半。
  由于丁兰始终将木像当作母亲生前般侍奉,发现木像被邻居劈毁,就好像是有杀母之仇一样,气愤之下,就将劈毁母亲木像的人杀死了。丁兰因为杀人,被判处了死罪;后来,皇帝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丁兰是位难得的孝子,便赐他无罪开释了。
  丁兰的故事,即是“无心为恶,其恶不罚。”的例子。
  因缘果报,是由起心动念所感召的。
  行善布施,也必须要因缘和合才能成就。布施时,无心的功德最大;行善而不执著于善,完全是基于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去行善,没有任何心机,因此所产生的果报也最大。无心是入了平等法界,是在实相当中,实相是没有边际的;所以在实相当中行善,善报也是广大无边际的。
  除此之外,至诚心也很重要;虽然达不到无心的境界,但是对于任何事,皆以至诚心去做,当仁不让;若以此至诚心行善,善报也是广大无边。不论是佛法或是世间法,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道理。希望善报广大无边,即须在日常生活上修一切善法。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五)
  历史即是一部因果史,
  朝代的兴衰存亡,
  皆有其前因后果。
  无论是佛法,或是世间法,皆离不开因缘果报之理。
  现在种善因,将来能够得善果。例如富贵之后,若失去了正确、朴实的人生方向,富贵就不能永久。相反的,若拥有权势富贵,能本著慈悲心、无我心,来爱护人民、保护社会,广修一切善法,当下就是菩萨化身,权势富贵便能持久,前途也会越来越光明。
  历史即是一部因果史,朝代的兴衰存亡,皆有其前因后果。就如台湾在艰困的时候,大众皆能刻苦奋斗、修善积福,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济渐渐复苏,社会平静安宁,这就是“多难兴邦”之理,也是种善因、得善果的因缘果报之理。
  以上所言,是属于世间因果的道理;进一步,还要提升了知出世间因果的道理。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六)
  所谓出世间,
  不是离开我们这个世间,
  去寻找另一个极乐世界;
  而是在当下的生命去提升。
  世间是无常的。物质世界,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凡是有形相的事物,乃至于人的生命,到最后终究会毁坏。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从世间上的因缘果报,提升到出世间的因缘果报。所谓出世间,不是离开我们这个世间,去寻找另一个极乐世界;而是在当下的生命去提升。
  提升自己有两种方法,一是渐修,一是顿悟。所谓“渐修”,即是修戒、修定、修慧。从凡夫位渐次提升到贤位,进而从贤位提升到圣位。“顿悟”,即是契悟当下不生不灭的这念心,如一般人所云:“人老心不老”。读幼稚园、小学的时候,能够知道是非善恶;读中学、大学,乃至七、八十岁时,也能够知道是非善恶。故知人会老化,但是这念心是不分老少的。能够契悟此理,生命便无止尽。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七)
  修行,一是动、一是静;
  在静中,
  一念不生,不想过去、现在、未来,
  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
  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般;
  动的时候,
  广修一切善法,并且不生执著。
  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但是因为这念心的作用染净不同,故有众生心、畜生心、圣心等差别。
  心念有善有恶、有是有非,善恶、是非夹杂其中,就称为“众生心”。
  众生心的下一层即“畜生心”;畜生心充满了贪心、嗔心、痴心,时时刻刻都是为自己著想,这念心堕入三涂恶道,即一般人所讲的“兽性”。
  若能经常保持这念心觉照不失,时时观照、检讨反省,恒持善念、定力、慈悲,渐渐杂念减少,心光现前,这念心就具有灵感;若能进一步保持无念,持续不断地在这念心上用功,动、静皆如此,就可由众生心提升为圣心。
  高峰妙祖师云:修行,一是动、一是静;在静中,一念不生,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般;动的时候,广修一切善法,并且不生执著。如此就可由众生心渐渐升华为圣人的心。即所谓:“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此为修行的要领。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八)
  希望生活富足、安定,
  甚至超凡入圣、成佛作祖,
  就要明白世间、出世间因缘果报的道理,
  并且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圣贤中,有证悟深浅的差别;如罗汉有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菩萨有三贤、十地。此皆是因为这念心染、净之差别,而有位阶上的不同,所以《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出世间的因果。
  此外,人类、动物、植物等,也都离不开世间因缘果报的法则。例如,埔里的气候、土质、空气等自然环境的条件很好,不仅适合人们居住,所生产的水果也又香又甜,这就是因为有好的助缘。如果将同样品种的果树,移植到气候不佳、土质贫瘠的地方,所生产的水果则会又酸又涩。这就说明了“缘”的重要性,“因”虽然不变,若“缘”有所改变,结果便不尽相同。是故佛法云: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
  希望生活富足、安定,甚至超凡入圣、成佛作祖,就要明白世间、出世间因缘果报的道理,并且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如此,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便能提升,生命也就无有穷尽。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十九)
  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很重要;
  要结交良善的朋友,并且亲近大善知识;
  如人行于雾露之中,
  衣虽未湿而有所润泽。
  佛法云:诸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因”虽然不变,若“缘”有所改变,结果便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社会不安定,就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虽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当中也产生了一些后遗症。例如,有一位居士,将孩子送到美国念小学;一、二年后,对于父母的话竟然充耳不闻,母亲一气之下,打了孩子一耳光;没想到,这个小孩竟跑到警察局去告母亲一状,结果,小孩的母亲就被警察抓去关了三天。
  这个例证说明了外缘的重要性;因为东、西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产生的果报即不相同。
  禅宗祖师言,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很重要;要结交良善的朋友,并且亲近大善知识;如人行于雾露之中,衣虽未湿而有所润泽;虽然在道德、学问上,无法等同于大善知识,最低限度,也能给予自己好的榜样与启发。同样地,儒家亦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因缘和合的道理。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
  佛法讲善,
  有许多不同的层次,
  有世间善、出世间善、中道第一义善,
  这当中的因缘果报都不一样。
  一般人讲:信不信佛没有关系,也不一定要吃素,“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只要心善就好了;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观念。其中所谓的善是以什么为标准?譬如,台湾认为是善,其他国家不一定认为是善;你认为是善,他人并不一定认为是善。
  中国有句俗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外国就不一定认同这种思想。例如,父亲和儿子到餐馆吃饭,各人付各人的帐,外国人认为这是一件很平常事情;但在中国人看来,就会认为儿子不知道知恩、报恩,不知道尽孝,不孝的名声马上就传扬到左邻右舍。所以,同样是一件事情,由于每个人善与恶的观念不一样,产生的思想就不尽相同。
  佛法讲善,就有许多不同的层次,有世间善、出世间善、中道第一义善,这当中的因缘果报都不一样。所以,希望提升自己、增长智慧,就必须深明因缘和合的道理,并且亲近佛法,亲近善知识。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一)
  明白佛法及因缘的道理,
  便能改变、提升自己的命运;
  并且,学业、事业、道业皆能成就。
  因缘的道理,是人生的真理。
  古德云:“有因有缘事易成,有因无缘法不生。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青。”
  “有因有缘事易成”,希望做任何事业都能成就,就要先修身、修心,这即是因;还要有好的外缘,即是要有慈悲,多关心员工的需要,若员工在工作上有了烦恼,就要主动去化解,这就是结善缘。善因加上善缘,事业一定会成功。
  “有因无缘法不生”,虽然自已有天大的本事,可是外缘不具足,也无法成就。
  “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青。”如果不相信这些道理,不妨看看河边的柳树;冬天很寒冷,柳树的叶子全都凋落了;但是,春天来临时,春风一吹,柳树马上又发芽。同样是柳树,因为外缘、时节不同,就有不一样的展现。一般人亦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些都是说明: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所生。
  所以,明白佛法及因缘的道理,便能改变、提升自己的命运;并且,学业、事业、道业皆能成就。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二)
  社会上有一些人
  以为请地理师或算命仙看看地理方位及卜算生辰八字,
  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些错误的知见,
  即是因为不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
  社会上有一些人以为请地理师或算命仙看看地理方位及卜算生辰八字,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错误的知见,即是因为不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
  例如,以前一位居士有栋房子卖不出去,希望师父加持,使房子顺利卖出去。师父问他:“为什么要卖房子?”他讲:“有位朋友告诉我,好运来时,就要赶快去保运;要找一块风水好的地方,在人尚未往生之前,就将自己的衣服、头发、指甲、出生年月日,葬在这一块地里面,称之为生基;如此才能保运,不会退运。所以我现在要卖房子,请地理师作生基。”
  社会上,这类的人不少,常因为听信地理师或算命仙的话而心生恐惧,产生种种的障碍。
  佛法讲因缘果报之理;种善因,将来一定善业成就;种恶因,将来一定恶报现前。只有从因上努力,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三)
  佛法教人知因识果,
  使人具足智慧、慈悲及定力;
  对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全世界,
  实具有重大且正面的意义。
  曾经有一位女居士,她的先生是上校。有一天这位女居士到寺里问师父:“关西有位算命仙预测,我和先生会在三个月后离婚,而且先生将有血光之灾。请师父告诉我该怎么办?”师父就告诉她:“不要因为这种忆测之词而起烦恼,应该相信因缘果报的道理,夫妇一起受三皈、五戒,经常检讨反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如此定能增长福慧、化难呈祥。”但是她对算命仙的话仍然半信半疑,并未完全依照师父的指示去作。
  过了三天,这位女居士又告诉师父:“前天因为此事失眠,就打了一通电话给算命仙,结果,算命仙竟教我先缴交十万元,并且不可以将此事泄露,这样他就可以帮我改变命运。我想了半天,觉得不太对劲,所以请师父开示。”
  师父就告诉女居士:“幸好你有些智慧,才未受骗。希望改变命运,应于日常生活中种善因;例如,为人妻者,要将家庭、孩子照顾好,善尽自己的责任、本份。种善因,才有善果。”
  经过三、四个月,这位女居士和先生一同到寺院向师父道谢;此时,女居士的先生已经晋升少将,夫妇两人也未如算命仙所忆测的彼此离异。
  佛法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无论学业、做人做事,或是修行,都从因上努力,将来的成就,一定步步高升。菩萨知因识果,知道因即是果,所以绝对不会离开因,而另外找果。
  有些人等待升天堂、净土,却不知道从因上努力;所谓“心净佛土净”,心清净了,将来的果报,自然就是净土。若不从这念心上努力,则天天都在烦恼之中,心患得患失,我慢贡高,如此不但无法成就净土的果报,将来还会堕入恶道。
  心即是因,因即是果;从因上观照自己,将来就越走越光明。假使每个人都能如此,家庭一定很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国家都能安宁;进一步而影响全世界皆能和谐、安乐。
  佛法教人知因识果,使人具足智慧、慈悲及定力;对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全世界,实具有重大且正面的意义。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四)
  人心纯净,实为社会安定的基石,
  佛法净化人心,是先从自己本身做起;
  个人的人格、福德、定力完备,慈悲心提升了之后,
  就会影响周遭的亲友及大众,
  进而就能使得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有很多人到台湾观光,对于小小的台湾,竟然经济这么繁荣,人心也很安定,觉得很纳闷,就纷纷前来考察。后来发现台湾社会安定,除了是由于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因为宗教发达,佛法日渐普遍的缘故。
  人心纯净,实为社会安定的基石,所以社会各界大多肯定佛法对心灵净化的重要。例如,有一位本寺出家众的兄长,在广告公司工作。未学佛以前,抽烟、喝酒,乃至于种种坏习气都有,生活很不正常,终日醉生梦死,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参加禅七之后,他体悟到生命是无穷尽的,整个人脱胎换骨,所有的坏习气全都戒除。他的家人原先非常排斥佛教,但是一看到佛法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所以后来也开始学佛了。
  佛法净化人心,是先从自己本身做起;个人的人格、福德、定力完备,慈悲心提升了之后,就会影响周遭的亲友及大众,进而就能使得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五)
  “格物”即是格除心中的烦恼、妄想、五欲七情,
  希望普度众生,要先从自己做起;
  平时广结善缘,
  无形中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进一步便能使国家社会获得提升。
  希望社会安定,要先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就能影响周遭的人,大众皆如此,社会自然就会平静、安宁。
  佛法讲因缘果报,因就是从自己做起,多种善因、结善缘,自然就会有好的果报。儒家《大学》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即是格除心中的烦恼、妄想、五欲七情,如此即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所以,希望普度众生,要先从自己做起;平时广结善缘,无形中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进一步便能使国家社会获得提升。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六)
  社会上一般人也讲:
  欠钱债易还,欠命债难偿。
  经营茶室、酒家,乃至于赌场,都不属于净业;
  虽然可以赚到钱财,
  但是这种钱财并不清净,
  非份之财,是用不长久的。
  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生活富足、安乐;应当从事正当的职业。
  佛法言,职业中,一是正业,一是净业。“正业”是经过政府法令许可的职业,做这种事业,就不会身蹈法网。但是正业却不一定是净业,“净业”是不会危害众生的清净职业。例如渔业虽然是法定许可的职业,可是杀生害命,将来就会感召不好的果报。社会上一般人也讲:欠钱债易还,欠命债难偿。又如,经营茶室、酒家,乃至于赌场,都不属于净业;虽然可以赚到钱财,但是这种钱财并不清净,非份之财,是用不长久的。
  佛法言:因是自己,缘是外缘。外缘中,要具足正业及净业,朝此方向努力,事业必能有所成就。故知,因缘果报与命运之间确实息息相关,具足善因、善缘,则步步都是光明;积结恶因、恶缘,则人生愈走愈黑暗。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七)
  因果通现在、过去、未来三世,
  有人升官发财,拥有权势、富贵;
  这即是他过去生中所修的福报,现在方有此种善果。
  如果现在不知道修善、再种善因、从光明的方向努力,
  将来福报享尽,恶报就会现前。
  有人问:社会上有些人不守规矩,却仍然步步高升;真正守规矩的人,好像一筹莫展。佛法上所谈的因果,是不是真实的?
  我们应先要知道,因果通现在、过去、未来三世,假使不知道这种道理,心就会忿忿不平,始终在悔恨当中。例如有人升官发财,但是似乎没有做什么善事,却拥有权势、富贵;这即是他过去生中所修的福报,现在方有此种善果,所以不要心生嫉妒。然而因为他现在不知道修善、再种善因、从光明的方向努力,将来福报享尽,恶报就会现前。
  所以古人有句话言:“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下囚。”就是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继续耕耘、修善,现在好像很顺利,未来却不一定能有善果。
  相反的,有些人现在做了很多善事,为人处事奉公守法,但是前途、事业似乎并不顺利。这即是因为他过去造的恶业,今生苦报还没有受尽,虽然现在很精进,可是善业尚未成熟,所以还必须受这种苦报;但是只要继续发心修善,将来一定会愈来愈光明,善报定会现前。
  三世因果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八)
  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运气不佳的时候,
  如果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就知道不要灰心,反而应该更努力。
  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运气不佳的时候,如果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就知道不要灰心,反而应该更努力:第一、要有正当的职业。第二、所选择的职业必须是净业。第三、要忏悔、修善积福,并且要忍耐,直至业障消除、善业成就了,不须等到来世,这一生就能够见到光明,处处都能得心应手。
  譬如静坐时,这念心超越时间、空间,心中一片光明,这就是净土,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现在就能见到阿弥陀佛,就能证到菩提涅槃。这即是从这一念心上努力得来的,心清净,就能消除业障。
  有智慧的人,对因果的道理,一定深信不疑。古德云: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自然就能业障消除、化难呈祥。相反地,如果造了恶业,还不知道惭愧忏悔,将来恶业现前,就要受恶报。
  --------------------------------------------------------------------------------
  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二十九)
  因缘果报的道理,
  即是告诉我们从因上努力,
  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能够确信此理,则处处是净土,
  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
  古德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无始劫以来,众生皆在生死流转之中,过去所造的恶业,没有忏悔清净,则业障始终存在,即使经过百千万亿劫,因缘会遇时,果报仍须自己偿受。例如两人从未见过面,有一天忽然见了面,感觉很面熟、很亲切,这就是前世的因缘;同样的,也有人一见面就互不顺眼,这即是前世没有结善缘,甚至结了恶缘之故。
  假使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从因上、缘上去努力,就能够改变命运。时时刻刻心起善念,口说好话,身做善事,则天天都是好日,时时都是好时,处处都是好地方。如果不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今天去看相,明天去抽签,后天去求土地公,始终六神无主。或者总认为台湾不好,要移民到美国,其实到那里都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法则,在台湾要受报,在美国也要受报。
  因缘果报的道理,即是告诉我们从因上努力,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能够确信此理,则处处是净土,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