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如是而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艾雅珂玛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行其实不过是关乎我们整个身与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只是自我本身而已。

性灵的修道通常都被误认为是件非常特殊的事

情;事实并非如此。修行其实不过是关乎我们整个身与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只是自我本身而已。许多人因而想到禅坐啦!或是某些特殊时节时,在一些场合里所须做的仪式、仪轨和唱诵。或者联想到一些需要特殊人士的教授,否则,无法成就等。诸如此类的看法和观念,将使你一无所成。

若从最好的情形来看,结果会变成三心二意的修行;最糟的话,会造成自己支离破碎,使原本就不完整的自己,更加分散成二、三乃至四个人。也就是说:俗人的你会去从事世间种种杂事;而同时的另一个你有时会因不同的修行方法而变得很超俗。尽管我们的生活中可添加禅坐、仪式、仪轨、唱诵、某种场合、某些人物等种种事物,但这一切却皆非精神生活的本质。

我们的修行只在於持续不间断地净化,别无其它。最终,我们的思考过程与感觉中,除了慈爱以外,还将充满智慧,进而能造福自己与他人。

这是一种目标的指示罢!虽说如此,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确认自己的立足点。否则,我们如何开始这段旅程?很多人在修道上不停地打转,不是过於夸大自己,就是太过於看轻自己。两者皆不利於初阶的自我认识。

我们须要质询内心所产生的任何不悦。假设你正盘坐在蒲团上,类似这样的姿势会使你愈来愈疼痛。你会想办法解决,还是会这样继续坐一辈子?任谁都会想逃避或尽快减轻生理上的疼痛,那心理和情绪上的不快又该怎么办呢?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我们又为何时常感到不适?在肮脏、杂乱的家里,任谁都会觉得不自在。同样的,当不善的念头在我们内心生起,诸如:排斥、厌恶、恐惧、觉得受逼迫、忧虑过去或未来等等,我们又怎能自在呢?

唯有在我们觉悟自己才是种种不悦的罪魁祸首时,才会有改变的可能。如果我们依然深信都是他人、环境或不受重视、不被赞扬、不被爱和没有机会等外在因素的过错,就表示我们还没有开始修行。

我们必须回到起点,如果我们要赛跑的话,必须先找到起点。我们必须先在自己的内心里找到修行的出发点。只要有心增长精神生活的人,便能找到内心基础,从这个基础上,心灵的增长才能孕育。

修行,必须整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而不是几个时辰的打坐,浪费时间胡思乱想就好。相反地,是须要时时刻刻全心全意地投入修行中,最后才能得到净化。

修行不能光靠口说,必须实际行动。我们内心里的不适、痛苦、恐惧和忧虑,都是自己造成的。唯有如此,我们的心田方能为转变而敞开。当下的接受和觉悟,改变了我们整个的世界,因为,从今以后,我们终能够开始为自己生命做点事了!在这之前,我们都还只是个无助的受害者。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和其他人——我们连狗的行为都很难改变,可是,我们却有能力改变自己。如果我们只相信这点,却不去做的话,就等於仍未修行。既使我们禅坐,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产生不了结果。

修行是开始於内心的柔软、愿意接受和适应。我们要去接受周遭的人们和环境。假如我们依然认定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继续好恶生活环境中的某些部分,就表示对自己内心的反应还不够敏锐。柔软、接受、敏锐的结果可能是剧痛,但这是修行的一部份。然而,就是因为痛苦,所以常被我们排斥。这种处理方式便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摔断腿却因为疼痛而不做复健的话,就要注定一辈子跛脚了。这等於是在寻找一种会麻醉的觉醒,使我们处在半昏迷状态的麻醉药。

因为我们大家都具备了贪、嗔、痴和与之相对的布施、慈悲、智慧这六个本性,而且时时都会有其中一种显露出来。慈悲与嗔怒,贪著与布施几乎是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具备的。而痴,是隐匿在所有情绪活动下的要素;至於智慧,却是稀有的。事实上,我们恨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可恨,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愤怒在找一个出气桶泄恨。这是人类最不合理的其中一点,但却少有人觉察到这个能改变我们一生的简单真理。当我们愤恨时,并不是因为事物的可恨或可恶,而是因为愤恨本身须要发泄。

上面所说的不快乐的人,就是嗔恶的人。这个负面的情绪就好像是一根我们想用来伤人的刺,但是,拿起它的人,必定会先被刺到,这是自然的法则。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却都忽略了它。我们在界限划分中过一辈子:右边是我们所喜欢的,左边是我们所厌恶的。在我们的意见中,某些性质与特性不是善就是恶。有时候事情不能如愿时,我们却不肯调整我们的标准界限。这种生活方式并不自在。我们将成为一个快乐不起来的人,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我们喜欢的人或物。因为存在界没有圆满的存在,所以这种反应是不可能快乐的。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事实竟还懵懂无知。许多人曾谈过和写过,但它终究还是精神修道上的范畴。

要点重述:第一我们知道自己是造做者,对任何内心所生起的念头都有责任。第二,我们有能力转变,因为我们觉悟到,不喜欢、憎恨、恐惧和担忧会给我们造就苦。

转变是需要代价的。因此,我们便能珍惜禅修的训练,在这当中,我们必须不断地以专注呼吸来替代思考。因为,对於一个不禅坐的人而言,前念接续后念是一个无法掌握的因素。对一个性灵修道毫无所知的人而言,要将恶念转成善念,几乎是个无法置信的理想。

在成熟阶段的下一个步骤,是去认知自身的“苦”。一件彷佛很简单的事,总是让人想不透为什么这么难做到。如果我们跟别人一样有苦,我们可能会是第一个责备他人或事情的人。我们会开始对人,然后对事,甚至包括对自己感官所接触到、嗅到的一切;要责备的对象的无数的。可是,当我们耽溺其中时,就会去否决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是去否认我们要为此负责的事实。如果我们矜持这个理解,往后对“苦”就会开始有了不同的看法了。也就是说,我们开始了解,“苦”是人类的一部份;“苦”,是普遍性的,不是一个属於个人的真理。总而言之,当我们厌恶苦受,而不愿接受自己便是罪魁祸首的事实时,就会去寻找一个代罪羔羊。这是个非常普遍的方法,更何况能代罪的人是无数的。一旦我们记得自己正是造就苦的人时,才算又回到了修行。当我们厌恶“苦”时,憎恨之心同时也就生起,最后变成“双重的苦”。

以内观彻入自制的苦当中,做为我们的下一个步骤。如此一来,我们便有机会将内在的不适,从厌恶、憎恨至少转成接受。最后,对自己感到自在的感觉,终会生起,然而,没有禅坐,这一切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审视和经历的基本部份。性灵上的修持包括了整个个体与反应的深究,以及长养对他人的敏锐和能够随顺一切逆境。我们会开始领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某些学习机会,如果不善加利用的话,我们会永远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若回顾一下,我们也许能看见相同的情况曾数度发生。它们会持续这样好几世。除非有朝一日,我们去改变它。

修行,绝不只是坐在蒲团上就好,更重要的是打开心灵,正视内心实际的情况。如果在我们起身的那一刹那,心便阖上了,就表示我们的禅坐并未真正地成功。禅坐并不强调专注呼吸或感觉的时间长久,而是在於我们有多觉知与清醒。接下来,我们就能将觉醒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反应与思考过程中。笛卡儿有一种看法:“我思,故我在。”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我在,故我思。”除非我们能将思考过程中的念头与情绪化反应,好好整顿一番,否则,我们将继续扮演毁坏自我内心的角色。

要觉悟苦的根源就必须了解,厌恶苦并无法驱走苦;唯有放下想要苦消失的念头,也就是去正面地接受它,苦才会有消失的一天。能够接受自己,也就能够接受别人。接受别人之难,难在於他们形同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自己的缺点。像这样的一面镜子是多么有用啊!当我们与他人同住时,便能够像看镜子里的影像般地看到自己。最后,我们会学习去融合,如同牛奶与水一般地完全融合。融合与否就操纵在自己的手上,假如我们期待他人先开始,就不是修行。这是一件很难著手的工作,不过却很重要。最后,我们终将造就一个内心的自在,进而扩大我们的意识与觉醒,达到一种宇宙的领悟。

大千世界忙碌非常,以至於被外在的事物所束缚,我们的内心世界也相当忙碌,但我们至少有解决之道,可以将心安静下来看清楚一点。修行之道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关於整个身与心罢了!

摘自眼中微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佛法不共世间法
下一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