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试以中道义阐述众生皆有佛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霭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前 言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佛,为大地众生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佛教缘起法的特质而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佛法的根本理则。佛教缘起法的理则是佛教各宗各派所共识与共许的,更是不容忽视的佛法要义。缘起法是以呈显“中道实相”为主要的核心,所以中道实相是佛法有着不共世间法的本质,具有不变性的法则。因此,中道义为佛教各宗各派所重视。

我们都听过了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然而在修学过程中是否已经清楚明白的认知此一佛法观念呢?

有情众生是五蕴的和合相,既然是五蕴的和合相,也就是缘起所生法,既然是缘生法就没有自相的实体性(註一)。众生相亦是假合相,同样的“佛性”亦是众生一念之觉所成的,所以佛性又名为觉性。佛性的彰显是为遮遣有情的执著,所以在《杂阿含经》中佛陀为说“无我”显示空义,以因缘所生法,所以是空性,因为是空性,才会因缘假有而不是自性实有。

从修证的过程中,了解五蕴和合的我,是缘起的假合相,而非是实有自性的自体相,因此中道正见是修学佛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有了中道正见才能引导修行的正确观念。缘起法是佛教各宗派所共识的法要,基于此一思路,本文将探讨从“中道义”阐述“众生皆有佛性”的论题,进一步厘清佛法所彰显的修道义。(註二)

二、正 文

何谓佛性?根据《大般涅槃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註三)经文中说明佛性就是第一义空。《大智度论》亦云:“一切法不离第一义,第一义不离诸法实相,能使诸法实相空,是名为第一义空。”(註四)。第一义空即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实相即是不偏执任何一边,也就是中道。何谓中道?依据《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註五)这就是中道。依缘生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缘起假名有,而中道就是离有无两边。所以,缘起性空即相融无碍,称之为中道实相。换言之,中道义就是一切法的全貌相,并不是离空、有之外,另有中道。以中道义阐释众生皆有佛性,其所要彰显的理趣是什么义涵?对于此,本文回归缘起法的理则,正观思维一切法为无自性,诸法因无自性故才能成就一切法作用性,一切法都非自性实有的自体相。若法有自性实体,就无生灭的现象,无生灭就会把世间一切相,误以为固定且为实有,若实有自性实体的法,就无因缘所生的道理,如此一来会破坏掉诸法的作用性,是自性实体的法,就无生灭可言,无生灭就无法体证无常、苦、空的修行经验,更无法体证到诸法实相。

印顺法师云:“佛所以说缘生法是空,如《智度论》说:“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目的在使众生在缘起法中,离一切自性妄见;以无自性空的观门,体证诸法寂灭的实相。所以一切法空,而不能以为胜义实相中,有此空相的。这即缘起有的性空,亦是中道义。经中说:“为菩萨说不可得空”;不可得空,即空无空相的中道第一义空。(註六),印顺法师同样的认为,中道实相即是缘起性空,又佛性是中道,中道与佛性是道本圆通相融无碍。

假若从生灭现象而言,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的,从世俗谛的立场而言,一切相对待的现象都是缘起的相貌,若从胜义本性来看一切法,一切法都是自性本空的。这只是在同一事物上有两种不同角度的看法,意义是相同而且是没有矛盾的,说空是在说明自性本空,也就是方便说明诸法非实体不变的法,不是一切都是顽空,更不是拨无因果的空,是为了方便施设说明一切法的自性空。

假若以说“有”的角度上,是为了阐明缘起法的作用性,有着权宜方便施设的方法引导,一切法是不会从自己而生,也不会从他人生,也不是自他和合而共生,更不可能是无因生,也就是自己自然而生的,缘起法是否定一切有自性的实体相(註七)。看似两件事,其实就是一个,诸法是缘起幻有才能显发诸法自性空。自性空与假名有二者是融通且不相碍,世间的轨则是缘起世间相所呈现的如实状况,是不能拨无因果的,所以必须说假名有,而不是在说有实体的自性存在,能这样的去认识假名有,才不会在方便施设的法义上起执着,因此缘起法是假名有与自性空的关系。一切法皆待缘生而有,是故有生灭的现象,所以,佛法有着假名有的权宜施设,因此,众生也不是实有的独立个体,众生同样是因缘的和合相,体同无自性。反观佛性亦非一因一缘而独存的自体相,若佛性是已存在的自性实体,众生又何必依修行而成就呢?已经存在的佛性自体就不需要再去成就它。相对的道理,在修行中,并非再造另一法,叫做成佛的法,然后众生再去成佛,而是依本有的佛性缘成佛的。法若是实有,众生同样也是实体的法,若众生法都是自性有的实体相,又如何能相融呢?唯有缘起无自性才能相融。之所以为凡夫,是因迷恋这一切的缘起现象为实体。佛法之缘起观是诸法无自性,一切法皆待因缘而成,所有万物不能单以一因一缘的孤立存在,更没有一法是无因而自性实有的,这只不过是它们的一种相对待关系的假名有概念,我们应当认知并深解其义。

佛性即是觉性,只因众生不觉故而迷昧佛性,迷昧佛性即不觉中道。为什么众生都能有成佛的可能性呢?众生若保持一份觉性,相续不断就是佛性,觉性佛性即是中道。所谓的“中道义”之观念,就是要破除众生无始以来的执取性,有情因为执著了一切缘起相为实体自性有,然而不知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因此常以习惯性的执著概念,看待世间的缘起相,众生的心念同样是因缘和合所生故,佛性也是基于此观念,而不是离开众生相,另有一个佛性可成,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缘起性空的关系是“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一切法唯有空性才能造就而成,不论是觉或不觉者,都要待缘而成,众生相也是因缘所生,佛性也是众生一念之觉所成的。透过中道实相观,才能离开一切的对待相,以此思维“众生皆有佛性”,倒不是说众生本具有实体的佛性,而是中道义即是佛性,是所有众生皆有的因缘法,以众生皆有佛性的机感为因,佛菩萨的应化为缘,来成就佛道,就是中道义。不要把世间法限定为实有相,若把世间看为实有,就无法跳脱无明的执取性,更无法体会世尊所开示的真实义。一切法都要立足于空义的思维中,才能体证佛法的妙用。换句话说,佛性是在中道义上立足的,而众生是离不开中道义的,所以说众生都可以有佛性,时机成熟时,得起妙用。

三、结 语

《华严经》云:“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碍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愚痴众生颠倒想覆,不知不见不生信心……观察一切众生,观已作如是言: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于身中,而不知不见,我当教彼众生,觉悟圣道,悉令永离妄想颠倒垢缚。”(註八)世尊是悲智圆融的觉者,说明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佛陀护念众生的本怀。从时间相与空间相而言,也不能固定为实有体,若把这两者看为实有体,则一切法都成为实体相,包括世尊在菩提树成佛亦然,这只是佛陀方便示现的法,佛久远劫已成佛,法性遍一切处,若将佛法谬误使用,就无法体会自性本空的真实义理。印顺法师云:“一切有情有解脱分;一切有情有佛性。谁也有止恶行善的可能,我为什么不能?人人应努力于身正心正、自利利他的德行,圆成崇高的圣性。”(註九)

空是佛法的特质,空是寂灭义。不论是立足于何种立场,都不能离开空义,而另立一法为空性。若了空只是为了破除那份的执取性,转化为清净正觉的人生,而非否定一切缘起相的作用,更不是抹煞一切法,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无明覆盖的道理,是相同的。

註解

註一 : 所谓自性是指自体相,自体相是不待缘而能自己独立存在。依印顺法师云:自性有三义:

一、自有,就是自体真实是这样的,这违反了因缘和合生的正见。

二、独一,不见相互的依存性,以为是个体的,对立的。

三、常住,不见前后的演变,以为是常的,否则是断的。”详见印顺法师著,《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八月修订一版。p.22。

註二 : 目前学界对于“中道”与“佛性”等相关研究颇多,本文碍于篇幅的关系难以详尽,本文仅以印顺法师之《中观论颂讲记》,《佛法概论》等著作,为论述较有可取之处。

註三 : T.12, p.523b。(T.12表《大正藏》册数,p.523表页数,以下皆同此例。)

註四 : T.25, p.288c。

註五 : T.30, p.33b。

註六 : 印顺法师著,《中观论颂讲记》,页470。

註七 : 《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T.30, p.2。

註八 : T.9, p.624a。

註九 : 参见印顺法师著,《佛法概论》,台北: 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八月修订二版。页178。

摘自《圆光新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龙树菩萨
下一篇:走进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