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元明间与中国有关之西藏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法尊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元明间与中国有关之西藏佛教


  西藏民族,是中华五大民族之一,而所以联系西藏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不用说,自然要推佛教是第一个因素。讲到西藏佛教和内地的关系,可以分作两个时期:第一是唐代,第二是元明清三代。而元明的关系,尤其切要,西藏现行的法王统治制度,就开始于元代初年的发思巴帝师,以后递传到迦举派和黄教。但是当时西藏佛教的情形和派别,很少谈到。现在特别摘出元明间和内地有关系的教派,略为申述一下。二
  西藏佛教,有名叫‘尼玛瓦’的一派,尼玛翻作旧,就是西藏前期佛教流传下来的古派。这一派起自唐朝初年‘松赞岗薄’王朝 (王生在陈宣帝元年,死在唐高宗元年),大成在中唐时代的‘墀松得赞’王朝(王生在唐玄宗天宝元年,死在德宗初年)。 此王迎请静命论师、莲花生大师等到藏宏法、译经、建桑耶寺,最初度七人出家,这个是西藏有僧人的开始。当时由莲花生大师等传授观音菩萨莲花部法和摩诃瑜伽、阿尼瑜伽、阿底瑜伽等三部瑜伽法。继由法称、无垢友、佛密、静藏等,译传金刚界曼荼罗等密法,这个是西藏旧派佛教的完成日。后来到了唐武宗时候,西藏的藏王名叫朗达玛的,嫉恶佛教,大事摧毁,前期佛教,于是被他所灭。到宋朝,后期西藏佛教新兴的时候,旧派的佛法也随著渐渐的恢复了一部份。到了元明清朝,也有一部份的学人,随著萨迦、迦举、黄教的大德,来内地宏法的,但是他们都不大著名,所以史书上记载的也很少。三
  西藏佛教,另有一派叫做萨嘉的。这一派起在宋仁宗时。初祖名叫宝王 (生在宋仁宗十二年,死在徽宗三年), 原来是旧派佛教的信徒,后来因为看见旧派的许多衰败情形,乃改从大译师释迦智和廓枯巴拉则等,广学新兴的佛法。晚年在后藏萨嘉地方建立一座宏扬佛法的道场,就是萨嘉寺。宝王的儿子,名叫庆喜藏的,从小便从他父亲宝王和法然、扎拉然、光明等,广学释迦智所传的欢喜金刚大法全部教授。又从盛藏、宝称、盛幢等学习对法、中论、因明等显密教法。所以他在二十岁以内,就成了萨嘉派的法王了。现在西藏通称的萨嘉五代祖师,就以庆喜藏为第一代。他的儿子名叫福顶的(生于宋高宗十六年),十六岁以内便学完了他本派所有的一切密法教授,后来又到前藏从法狮子等广学因明、中观等显密经教。后来回萨嘉寺继任住持。宋孝宗十年时,把寺事付嘱给他的三弟名称幢,他自己就在曲弥茅蓬里行道了。名称幢是庆喜藏的第三子,接兄位后住持寺事四十余年,这个是萨嘉派五祖内的第三祖。庆喜藏的第四子名大吉祥光,光有两个儿子,大的名叫庆喜幢(宋孝宗二十年生),幼年从他伯父名称幢,广学历代所传下来的显密教法,二十三岁的时候,值遇印度释迦室利大论师到藏,便从他学习五明,得到班枳达(大博士)的称号。世人于是称呼作萨嘉班枳达,或者简称作萨班。他二十七岁的时候,从释迦室利受比丘戒。前代诸祖,都是居士身,到萨班才出家受比丘戒。此师的学问道德,都为当时所归仰,著有《三律仪论》等,广破末代邪执,住持佛教最为有功。六十三岁的时候(宋理宗二十年)受西凉廓丹大王的迎请,到西凉地方宏法布教。同行的有他侄儿发思巴和萨嘉、迦举各派的大德。萨班在西凉住了七年,七十岁的时候就圆寂在西凉了。发思巴,原名慧幢,生在宋理宗十一年,三岁时就能背诵《欢喜金刚仪轨》,人都称他希有。萨班尤其器重,说此子将来必出在一切人之上,于是叫他作发思巴,意思是圣或者胜出。十岁时依著萨班出家受沙弥戒,侍从到西凉,萨班的一切显密教授,都瓶泻的传给发思巴,令他成了金刚大阿阇黎。起初元世祖居潜邸时,久闻萨班的学德盛誉,很想见他,到萨班示寂二年后,才遣使到西凉,请于廓丹大王。王告使者,师已入灭,其侄年十九名发思巴,深通佛法不亚其师,于是令随使者赴都晋谒。世祖问:‘师之佛法比叔何如?’回答说:‘叔之佛法如大海水,吾所得者如以指点水于舌耳。’世祖很高兴说:‘师年虽少,种姓不凡,当传朕戒法。’不久就拜他为师,并且从受欢喜金刚灌顶。于是把西藏十三万户作为供养,由帝师派人管理。此后凡七十余年,西藏的政教全权,都归萨嘉派所统治。又在宪宗八年的时候(即理宗宝佑六年),道家者流,刊印《老子化胡成佛经》和《八十一化图》,引起佛道的争辩。宪宗令僧道二家同到世祖潜邸中辩析,时帝师也在座,质问道家:‘汝所信奉之《史记》中有化胡之说否?老子所传之《道德经》中有化胡之事否?离此以外,老子更传有何经耶?《史记》和《道德经》中既皆无老子化胡之事,则汝书之虚妄明矣。’道家词屈,就令道士樊志应等十七人削发为僧,焚伪道经四十五部,天下佛寺前被道家所占据的二百五十七所,都令归还佛教。元朝和内地最有关系的西藏佛教,要推萨嘉派为第一了。后来元世祖至元二年的时候,帝师奉旨制造蒙古新字,至元六年,字成颁行。世祖又把前后藏和西康,整个供养给帝师,并且由帝师派遣大德和弟子辈,在内地和蒙古等地随宣教化。这时萨迦盛况,可谓无以复加了。至元十三年帝师返藏,翌年在后藏曲弥仁摩寺,召集康藏大德七万余人,建大法会讲演佛法,以元世祖为施主,其法会之盛,真是空前所未有的。帝师四十六岁在后藏示寂,这就是萨嘉的第五祖,也是元朝的第一代帝师。后来帝师的侄辈,也多承袭帝师之位的。汉藏的感情,就由此联络日趣亲密,以至融成一家。所以在汉藏的关系史上,这一派占最重要的一页。四
  西藏佛教中,能和萨嘉派并驾齐驱的,又有叫做迦举的一派。此派后来,衍成许多支系。其中和萨嘉派抗衡帝庭,连出数代国师的,是迦玛迦举系。在元顺帝十七年时,夺取萨嘉派统治西藏政教全权而代替的,是帕摩主巴系 (也就是迦举派嫡系)。所以关于这一派的来源和演变,也应当摘要叙述。
  迦举,义为语传,就是重依止师长语传的教授而修行的意思。初祖姓玛巴,名法慧,罗扎地方的人,宋真宗十五年生,幼而聪敏,天资颖利,但是禀赋刚毅好胜,常和友辈争能。十五岁的时候,初从大译师释迦智学声明,便怀大志,誓自往印度求法。善习声明以后,就筹措经费赴尼泊尔,住了三年,学习四座等密法,后进印度,亲近[奴+手]热巴、智藏等当代大德,广学欢喜金刚、集密、大幻网等密法。经费不支时,暂返西藏筹措,不久仍往,如是三次,所学得显密教授无算,更得南印度吉祥山萨惹哈(印度八十成就者之一)的加持,证悟万有一味的境地。回藏后往居罗扎卓窝垅,广宏法化,八十六岁示寂。他的入门弟子无量无数,其中有四大上首,名叫福幢、法金刚、粗自在、闻喜(即弥拉惹巴)。前三人多得讲解经典的教授,闻喜独得修行的重要教授,所以在迦举派中,实以闻喜为嫡传。
  弥拉惹巴,后藏哦日地方人,姓弥拉,名闻喜,因修密法中猛利火的法门,证得内身的暖相,不用穿皮棉等衣服,终年只披一布片遮体,便能御寒,所以又叫惹巴,惹即是布,巴是主词,意思是人,就是披布的人。宋仁宗十八年生,幼年父亲便死了,他的母亲很弱,又有一幼妹,家产全被他伯父和姑母所侵夺,受尽人间饥寒的痛苦,后年渐长大,于是立誓学咒术报复他的积怨。咒学成时,一日杀死他伯父亲友三十五人,后来深悔他的罪过,励修忏法,到三十八岁的时候,往罗扎亲近玛巴大师七年,尽得玛巴的教授,后来回后藏上大雪山专修九年,由内身的风息获得自在,成就神通,发真实智,亲证大手印的究竟道理。宏化到八十四岁示寂。升堂的弟子,不可以数计,尤以岗薄瓦为继承胜业的最上首高足。
  岗薄瓦,姓尼瓦,名福宝,前藏娘地方的人,宋神宗十二年生,幼年学医道,二十六岁的时候才出家,先在达薄地方,从罗敦喇嘛学胜乐金刚大法,又往前藏北部,从贾宇瓦和女绒巴、芒惹巴等,学习阿底峡尊者所传的迦当派教授,能入定经十三日。到了三十二岁的时候,闻知弥拉惹巴的德誉,又往后藏,从学猛利火等密法,住十三月,即得高深的证德,为师所印可。后来承师命仍回前藏,在达薄地方建寺摄众宏法,把他终身所学的各种教授,糅合为一,著书传给后学,名叫俱生大印法门。从此便成了迦当迦举混合的一种学派,也叫作达薄迦举系。以后迦举派的各种支流,都是由此系分出的。岗薄瓦活了七十五岁,所传的弟子也很多,内中当推帕摩主巴和都松钦巴为上首。二人都是西康人,又同生在宋徽宗十年。帕摩主巴十八岁进藏,先依止贾玛瓦学中观和因明,二十五岁时受比丘戒,又赴后藏学习萨嘉派的道果等密法。最后归入岗薄瓦门下,尽得达薄迦举系的一切教授,成了岗薄瓦的不共嫡派弟子。后在帕摩主地方建寺宏法,弟子常有七八百人,就成了帕摩迦举一系。帕摩主巴有弟子名叫凌惹的(名莲花金刚),后来宏法摄众就成了主巴迦举一系;有名叫宝祥的,宏法于止贡,就成了止贡迦举系;有名叫吉祥德,后在达垅地方广宏迦举派教法,就成了达垅迦举一系。后来帕摩本寺的住持有名叫称慧的,其兄名叫悉底菩提幢,在元顺帝二十二年时候,乘萨嘉派的衰颓末运,便起来夺取了西藏的政教全权,占据前后藏八十多年,这时候的西藏佛教,也要推迦举派为最兴盛的了。五
  岗薄瓦的另一个大弟子名叫都松钦巴的,出家的名子叫吉祥法称,二十岁的时候,赴前藏朵垅地方,从贾玛和法狮子等,学习中观、因明。继又从霞惹瓦,学修菩提道次第教授,也曾从金刚狮子,学习萨嘉派道果等。三十岁后,归入岗薄瓦的门下,只修习迦举派的教授九日,便能引生暖乐,不怕寒冷的侵袭了。又曾亲近弥拉惹巴的第二大弟子惹穹瓦,广学印度[奴+手]热巴和弥勒巴所传下来的各种教授,依方便道获得乐空俱生智,也就是大印法门中的最高境地。五十岁后回西康地方宏法,常时有一千多人随学,又建立粗朴寺和迦玛寺,摄受大量的门人行道讲法,就形成了迦玛迦举一大系统。都松钦巴的后生,名叫迦玛拔希,生在宋宁宗十年,初从都松的上首弟子绷札巴,广学迦举派历代传下来的秘密教授,学行都到了最高的境地。当发思巴帝师在内地宏法时,拔希亦仰仗发思巴的引进谒见元世祖,深得帝心,也拜为国师,赐给金缘黑帽,于是叫做黑帽迦玛巴。此师曾经在内地、蒙古、西康等各处,宏化很久,并在西康一路上建筑了许多属寺,八十四岁示寂。
  迦玛拔希转世,名叫自然金刚,第四世叫做游戏金刚,也都是元朝的国师,常时在内地、蒙古、西康等处宏扬法教。所以在元朝一代中能够和萨嘉派抗衡帝庭的,就要算这一系为最有力了。
  第五世得银协巴以后,仍能承袭前烈,作明代的国师,或者佛子。到了清代,仍不失其为一大胡图克图。六
  迦玛巴第三世自然金刚,有一大弟子叫做名称狮子,随从自然金刚学法多年,尽得迦举派的一切教授,学问修行到了高深境地,也得到元朝的封赠,赐给金线红色僧帽,摄受徒众,遍在内地各处宏法,实在不亚于其师的势力。历代转生承袭原位,于是又成了红帽迦玛巴的一大系统。直到前清乾隆时候,因为红帽迦玛巴胡图克图法成海勾结廓尔喀军队劫掠后藏扎什伦布寺,才被乾隆捉来斩首,焚毁其寺,不准再找转生的继承人。这才斩断了红帽一系的传承。七
  到了明朝的时候,除了上述各派以外,更有新兴起的一派,就是黄教。这一派和明清两代所发生的关系,远非以上所说各派所能及。黄教开创的始祖,名叫善慧称,是青海宗喀地方的人,所以普通都称做宗喀巴大师。大师生在元顺帝二十五年,八岁出家,十六岁进藏,遍参学于迦举、萨嘉、迦当、觉曩等各派大德之门,对于显密教理,身心修证,无不到达最上乘的境界。又慨于末法的凌夷,各家的流弊,深思施以救疗,以起沉疴的末运。于是把毕生所得的各种教授,编成一定的修学课程,提倡学行、显密并重的楷则,简除各派已流行的恶风。崇向戒律,深研教理。凡有志复兴佛教的人士,无不风从云集,于是蔚成了超出一切教派之上的黄教宗风。明永乐远闻大师的德誉,屡次遣使劝请,皆未能来内地。永乐七年又派四位钦差迎请,并且说万一自己不能自来,也请派遣一位足以代表大师的高足,用慰渴望。大师于是派上首弟子释迦耶协,代表晋京,成祖看见他学德巍然,就封为法王,德号大慈,广在内地和蒙古等处宏扬法化。历代转世,就是国人所共知的章嘉国师。
  宗喀巴大师的另一高足弟子,名叫僧成的,就是第一世达赖喇嘛。建立后藏札什伦布寺,宏传黄教,宗风普被后藏各地。他的第三世,名叫福海,生在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岁时,就继任哲蚌寺的住持,统理全藏黄教的教权,成了僧俗所归仰的究竟依处。万历七年,受蒙古俺答王之请,渐次游化西康、青海、蒙古等处,建立理化、塔儿等寺,宏扬黄教大法。万历十六年在蒙古示寂。第四世达赖名叫功德海,就生在蒙古图鲁汗族,万历三十年时入藏,承继达赖法位,统理黄教大权。后来因为蒙古人民的请求,又选派哲布尊丹巴做蒙古掌教的大喇嘛,种种灵异,极为蒙古人所信服归仰,历代转生,就成了住持蒙古佛教的教主了。八
  总上所说,在元朝时和内地最有关系的西藏佛教教派,就是萨嘉和迦举两派。萨嘉第五祖就是元世祖的帝师,迦举派中的黑帽红帽两系迦玛巴,也都是元帝的国师。所以对于西藏的教政大权,也都因著和内地关系密切的力量,而互相争著掌握了。进入明朝以后,萨嘉派的势力日益消沉,迦举派的气焰便更形增高。但是因为黄教一派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大慈法王的地位,再加上历代达赖喇嘛,都能够善卫自宗,抵御外侮,到第三世便成了全藏人民信仰的中心,更感得藏古俺答王等的礼敬崇奉,黄教也和内地发生了不可分离的关系了。末后转入清朝,第五世达赖统治了西藏的教政,班禅常住后藏,章嘉国师常住在京师,哲布尊丹巴宏化在外蒙、青海、甘肃等处,更有土官、绛漾耶巴等各大呼图克图,分别宣化。所以造成和内地成为一家的形势,进而和其它民族合成一个中华民族。(原载《文史杂志》1944年第四卷第九、十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