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使用“因明”为思辩工具


在晚明的佛教新学风里,《因明入正理论》(注7)的研究,是
伴随唯识学的风尚而展开的(注8)。镇澄亦著有《因明解》一卷,
惜未入藏(注9),无从知道他深入的程度如何?

但他在〈物不迁论〉的论辩中,则应用了“因明”的论式,来判定
僧肇的立论,是“宗似”而“因非”。换言之,他认为僧肇以“性住
”诠释“不迁”的理由是错误的,故不能成立。后来他的一个对手道
衡即指出:镇澄的雄辩滔滔,“虽不下数万言,约其要,不过以其因
非也”(注10)。由此看来,运用“因明”为思辩工具,的确是他的
特质之一。他的整个论证所以有清楚地发展理路,应是和此大有关联

根据佛教思想中发展经验来看,“因明”的出现,是为了理论的
建立更具有说服力量,或更易驳倒异说(注11)。从这个角度看,镇
澄走的是更理智性的治学方式,而非纯靠禅家的内在体验,来决定是
非,毋宁是较具客观性的。此一性质连同其它三种,即构成了他观点
中的四种特质。

页109

注释

第一节

注01 按德清对〈物不迁论〉的“旋岚偃岳”之旨,是读到文中‘梵志
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似昔人
,非昔人也。”而恍然了悟经文所说的“诸法本无去来”的看
法。此见《憨山大师年谱疏》(台北老古事业文化公司,1984
年),页29。以下简称《年谱》。

注02 按《年谱》三十一岁条,提到庐山彻空师到五台山,与其共住
“法云庵”的事。是所谓早年共患难之至交。而七十一岁时,
途过庐山自当一祭。 见《年谱》,页 36,页 106。

注 03 同前注。

注 04 见德清,《肇论略注》,收在《卍续藏经》第九十六册,页
577下-591上。

注05 《年谱》,页128。

注06 福征之言见《年谱》,页129。

注07 见《年谱》,页124。

注08 《肇论略注》,《卍续藏经》第九十六册,页590下。

注09 同前注。

注10 见德清,《与月川法师》,收在《憨山老人梦游集》(台北:
新文礼出版公司,1983年,再版),卷十三,总页649。底下
简称《梦游集》。

注11 按此段澄观之文,将在本章第二节第六项“澄观与镇澄思想异
同分析”,有详探。

注12 《梦游集》 ,卷十三,页652-652。

注13 按镇澄将此书,称〈海印大士来书〉,收在《物不迁正量论》卷
下,载《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52。

注14 同注04、注08、注09。

注15 慧浸之〈后跋〉,载于德清的《肇论略注》之后,同《卍续藏经
》第九十六册,页653下-654上。又本文第五章第二节第六项
,亦有讨论,故此处不详引。

注16 镇澄,《物不迁论正量论》卷上,《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
页730上。

注17 关于镇澄使用因明论式的问题,见本章第二节的讨论。

注18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28下-729上。

注19 按此语见诸道衡著,《物不迁正量论证》,收在《卍续藏经》
第九十七册,页724上。

注20 同注18。

注21 同前注。

注22 镇澄,《物不迁正量论》,同前引书,页740下。

注23 同前注。

注24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29上-下。


第二节


注01 按《杂华钞》,即唐代清凉澄观所撰的《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凡九十卷,是澄观又依据其注八十卷本《华严经》的《华严
经疏》六十卷,详为疏解,敷衍而成的。据近代沙门持松法师
的〈重编华严疏钞序〉所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是在赵
宋之世,才由“晋水法师,录《疏》以注《经》;妙明比丘,
会《钞》而入《疏》”。由于经过多次抄录,原文的编排、衔
接,不尽理想,且有被删节的情形。迄民国后,由徐蔚如发起
重治,蒋维乔、李圆净、黄幼希等继之,创“华严经疏钞编印
会”,分任其司,才克完成全书。现台湾流行的,台北华严莲
社重刊的十册版精装本《华严经疏钞》,即是民国后蒋百里等
整编的版本。 另外,日本佛教学者,在《大正藏》第 106 册
和《卍续藏经》第八、九、十一等册,也都刊有澄观的《华严
经随疏演义钞》的全文。但本研究主要参考的,依华严莲社的
十册版,因字体大,印刷清晰,便于找寻资料也。

注02 澄观被封“国师”之号,约在唐德宗容贞元十五年( 799 ),
他是因在内殿为德宗妙演华严宗旨,使宗喜悦、折服,赐以“
清凉国师”之号。 澄观世寿甚长( 102 岁),又义学渊博,
成就甚大,故德宗之后,顺宗、宪宗等帝,亦皆封赐其“国
师”之号。对中国的传统社会环境来说,帝王是权力和荣耀的
根源,出家沙门能受帝王仰慕赐号。是甚希罕的荣耀,何况澄
观在唐代曾为七帝讲经,“国师”之名,可谓达于荣耀的顶峰
了。因此,“国师”之号,几成了澄观的专属代名词。但“国
师”的荣耀,并不等于世俗权力的拥有。在中国的佛教史上,
“国师”而兼享政治权力,有二种情况:一是兼管天下沙门,
即作为中央的最高僧官;一是蒙元统治天下的喇嘛“国师”合
政、教为一,以适应蒙藏地区的特殊状况。澄观在贞元十五年
,亦曾受“镇国大师”号,进加“天下大僧录”仍然属宗教上
的荣耀,并不等于世俗权力的有拥有。在中国的佛教史上,“
国师”而兼享政治权力,有二种情况:一是兼管天下沙门,即
作为中央的最高僧官;一是蒙元统治天下的嘛喇“国师”,合
政、教为一,以适应蒙藏地区的特殊状况。澄观在贞元十五年
,亦曾受“镇国大师”号,进加“天下大僧录”仍然属宗教上
的荣耀居多。后代僧人不察,以为“国师”之设,即僧人参预
朝政之列,可谓昧于史实。---- 灿腾附注。

注03 此段批评,见《华严经疏钞》(华严莲社版),第三册之卷二
十一,页40。有关内容的详细讨论,请参考本节第六项澄观与
镇澄思想异同的部份。

注04 见《卍续藏经》第十七册,页730上。

注05 参考霍韬晦: 《佛家逻辑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 1979
年),页 21-34。

注06 所谓“异质问题”,指佛教不同的理论体系如“性空系”、“
唯识系”和“如来藏系”等,这些不同的内涵,有其不同的发
展史,也有相互的诤议。在中国的隋唐时期,是透过“判教”
的方式来解,但都被视为佛陀一生的不同阶段的说法形态。近
世以来,文献学的发达,已推翻此观点,而是放在长期的历史
构来理解。不过晚明时期,依然是隋唐观点的沿袭,故镇澄不
以为异。有关近世的研究,可参考宇井伯寿,《佛教泛论》(
东京,岩波书局,1970年,第四刷);望月信亨,《佛教经典
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1978 年,第二刷); 前田惠学
,《原始佛教圣典成立史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66
年,第二刷);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
社,1988 年)。

注07 僧肇的著作,传统上是认为一、〈宗本义〉,二、〈物不迁〉,三、
〈不真空论〉,四、〈般若无知论〉,五、〈答刘遗民书〉,六、〈涅
槃无名论〉,都属《肇论》的内容。其中〈宗本义〉是合诸论内容
为一纲要,思想混淆,可能非僧肇 之原作。可参考汤用彤《汉
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书局,1982年,三版),
页329-331。

注08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928下-929上。

注09 参考霍韬晦,〈陈那以后佛教逻辑的发展〉,收在《佛家逻辑研
究》,页 137-163。卢愚,〈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收在张
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四十二册,《佛教逻辑之
发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年),页 1-58。以下
逻辑史说明皆同,不一一加注。


页111


注10 “比量”是因明的用语,即推论之量。又作“真比量”,乃“
似比量”的对称。在因明推理中,“比量”是用已知之因(理
由),比证未知之宗(命题),而获得正确的智识。可参考《
佛光大辞典》( 2 ),页 1481-1482。

注11 “现量”是因明三量之一。“现量”即感觉。以尚未加以概念
的活动而由感官摄取的外界材料,作为知识的来源和依据。其
较详说明,可参考《佛光大辞典》( 5 )页 4729-4730; 以
及霍韬晦著,《佛家逻辑研究》,页 121-128。

注12 佛陀的教言,是佛教徒仰为佛法的最高准则,称之为“圣教量
”,或“圣言量”。依《佛光大辞典》(6)“量”条解释:
“圣教量”又可作“正教量”、“声量”、“圣言量”即笃信
圣者之教说真实无误,而依靠“圣教量”来量知种种意义义。
(原书页5294)。镇澄在其文中,处处强调及援引经论以证成
已说,正是典型的“正量论”。

注13 此一反省和检讨的层面极广,但在思想上,不外返归正统唯识
学----以“支那内学院”为代表;返归正统龙树学和原始佛教
----以印顺法师为代表。可参考蓝吉富,〈现代中国佛教的反传
统倾向〉一文,载《普门》杂志,第123-124期,(1989年12月、
1990年元月)。另拙作〈吕澄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一文,预
定刊载1990年《东方宗教研究》第三期,亦可参考。

注14 按僧肇的此句引文,在《道行般若经》第九卷,《摩诃般若波
罗蜜道行萨陀波伦菩萨品》第二十八,其原文是:“空本无所
从来,去亦无所至。佛亦如是。无想本无所从来,去亦....。
”经文一再重复刊举,连“野马”的名词亦用上。见《大正藏
》第八册,页 473 下。

注15 按在《华严经》里两处提到:“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
见《大正藏》第九册,页464中;第十册,156下,页818下。

注16 镇澄在〈序〉中说:“尝试思之,法无去来义,遍诸圣教,乃吾
法之玄纲也。而性住之谈,果能尽之乎?窃自疑焉。于是考
诸圣言....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 728 下 -729 上

注17 按唐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经》里,共有三处提到“色自性
空”,但并无“非色坏空”的语句。见《大正藏》第五册,页
17下;第七册,页11下和33中。另外,关于“色性空”的经文
,在《大般若经》亦有两处,见《大正藏》第五册,1364中;
第七册,页247下。显见镇澄的引文,不尽符合原经文。

注18 参考中村元原著,结构群中译,《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印度
篇》〈台北,万里书摊,1989年),页3-128。翻译者由英文翻
的,全书还包括《中国篇》和《日本篇》的大部,并非全译本

注19 按僧肇所引的《放光般若经》,有两种译本,一种是西晋太康
七年(286)竺法护所译《光赞经》,另一种是稍晚五年的无罗
叉译的《放光般若经》。以经文来说,是引后一种本,即《放
光般若经》卷五,《衍与等空品》:“诸法不动摇故,诸法亦
不去,亦不来。亦无有住处。”见《大正藏》第八册,页32下。

注20 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句子。不论是唐玄奘的译本,或
法月的重译本,以及般若共利言等的译本,皆有“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的经文。见《大正藏》第八册,页848下;页849中
、下。

注21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0上。

注22 按此句经文,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一,是这样的:
“色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见《大正藏》
第五册,页347中。类似的经句,在《大般若经》中,可谓不
在少数,皆一再重复,可参考卷四二一,《第二分无边际品第
二十三之二》,《大正藏》第七册,页113-118。

页112


注23 “色即是空”的经句,在《大般若经》中,有十二处之多,不
一一具列。但一般最为人熟悉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经
句,可见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奉□品
》第二,载《大正藏》第八册,页 221 中; 卷三,《集散品
》,页 235 上。 唐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尤其为
人广知,亦载《大正藏》第八册,页 848 下。

注24 见僧肇,〈物不迁论〉,收在《卍续藏经》第九十六册,页62上。

注25 见《大正藏》第八册,页473下。

注26 同前注:页475上。

注27 龙树的原著名为《中论》,但中国人传统用《中观》名之。可
参考蓝吉富,〈汉译本《中论》初探〉,收在张曼涛主编《现代
佛教学术丛刊》第四十八册,《三论典籍研究》,页1-72。

注28 僧肇的引文,不同龙树的《中论》之文。唐代元康在《肇论疏
》已提出`这一疑点,并推测是用原书的〈观去来品〉之类似句子
,以转换之。《卍续藏经》第九十六册,197下-98上。

注29 此即元康所指的句子。同前注。又,龙树此句的现代解释,可
参考印顺,《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76年,
七版),页84-85。但我认为印顺的解释,只是第一层次的字面
意义而已,我不能满意,而更有发挥。

注30 按这是出《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一》,原文是:“眼耳
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妄心分别。”《大正藏》第
十册,页66中。

注31 这也出自同段经文:“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长流转
,无有能转者。”同前注。

注32 按此段经文,是出自《华严经》卷十九,《升夜摩天宫品》第
十九。见《大正藏》第十册,页101下。

注33 同前注。

注34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0下。

注35 按“如来藏”较具本体论的色彩,且唯心论的倾向很浓。例如
前述《华严经》的引文,虽然最后仍归结到“蕴性无生”、“
其性本空”但原段经文,开头是这样的“一切切众生界,皆在
三世中。三世诸众生,悉住五蕴中。诸蕴业为本 诸业心为本
。心法犹事物幻,世间亦如是....。”讲的是由“心”“幻”
造“三世诸众生”,故“世间”虽然如“幻”,仍有“众生”
流转。并非纯是讲“性空”理论。另外,关于“如来藏”和“
性空”之区别,请参考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章
〈中观大乘 ---- “性空唯名论”〉和第八章“如来藏”与“
真常唯心论”,有相当清楚的说明。

注36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六册,页 62 下~ 63 上下。以及第七
十九册,页 730下。

注37 同注3、4。

注38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1~下。

注39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1上。

注40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1下。

注41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3上。

注42 按此段引文, 见昙无谶( 385-433 )译的《大般涅槃经》卷
三十,《狮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载《大正藏》第十二册
,页 546 上。

注43 按镇澄的《中论》引文,最后一句,和原文有出入。今依鸠摩
罗什的译本,其文句如下:“去者则不住。不去者不住。离去
不去者。何有第三位?”见《大正藏》第三十册,页4下。

页113

注44 按此句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名句”,禅宗六祖惠能
(638-713),据说闻五祖授此句经文而有悟。见《坛经校释》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页20。另《金刚经》原文,
见《大正藏》第八册,鸠摩罗什译本,页749下。

注45 龙树的“空宗”思想与《大涅槃经》等的“佛性”思想,性质
差异而要互容的问题,早在南北朝时期,北凉昙无谶(384-433
)继鸠摩罗什的弟子慧观,即用“二教”(顿与渐)和“五时
”(三乘别教、三乘通教、抑扬教、同归教和常入教)来解决
。其中“三乘通教”即第三时的 《般若经》时期。见《三论玄
义校译》(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页120。其后像吉藏
(549-623)的“三论宗”、智顗(538-597)的“天台宗”、
法藏(634-714)的《华严宗》等,皆有类同慧观的“判教”,
以解决思想歧异的问题。因此为佛教史“常识”,不拟在此多
论。

注46 镇澄的此一引述经文,虽注明是“《涅槃》十二”(见《卍续
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2下,但经查《大般涅槃经》卷二十
,并无此经文。但在卷三十三,《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则
有类似经文:“佛性是,三世不摄。三世若摄,各为无常。佛
性未来以当见故,故言众生悉有佛性。”载《大正藏》第十二
册,页562中。

注47 这是说明“如来藏”的“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
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见《大佛顶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九册,
页114上。镇澄的末句引文,字序有点不符。

注48 此段经文,不详何卷?镇澄引文,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
,页734上。

注49 同前注。

注50 资料出处,同前注。

注51 这段说明,是镇澄特别著重的区分,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
册,页735上。

注52 同前注。

注53 同前注。

注54 同前注。

注55 同注47。

注56 可参考宗密( 780-841 )撰, 《大方广圆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卷上二,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九册,页 537 中 - 下。镇
澄文,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 737 上。

注57 镇澄的评述,用“如来藏”的思想来统摄,实际上,已非僧辈
的理路。但,晚明的〈物不迁论〉战,却是环绕著「如来藏”的
思想而展开,可以说为其最大特色(同前注)。

注58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方便品》,提到:“是法住
法位,世间法相常住。”见《大正藏》第九册,页九中。

注59 按即《华严经疏钞》的观点,其讨论,详下一项“澄观与镇澄
思想异同之分析”。资料分处,同注3。

注60 在唐代的《华严宗》,通常有“五祖”之称,即(一)杜顺
(557-640)、(二)智俨(602-668)、(三)法藏、(四)
澄观、(五)宗密。参考《中国佛教总论》(台北,木铎出版
社,1983年),页316。高峰了州著,慧岳译,《华严思想史》
(台北,弥勒出版社,1983年),页107-226。

注61 在晚明佛教界,曾阅读并发挥关于“常住”著作的,计有:
(1)德清,尝敷讲《华严玄谈》(案:系澄观《疏钞》的导论
):又著有《华严经纲要》八十卷 ---- 德清在《年谱》中及
此书:“每念华严一宗将失传,清凉《疏钞》,皆惧其繁广,
心志不及,故世多置之。但宗“李通玄”《合论》。因思清凉


页114


.... 但取《疏》文, 提笔大旨,使观者易了题曰《纲要》。
( 2 )雪浪洪恩( 1545-16083 ), 则“尝三演《大疏》,
七讲《悬谈》。”见《中国佛教总论》,页 32。( 3 )云栖
袾宏在《华严经感应略记》、《阿弥陀经疏钞》里都受澄观著
作的影响。( 4 )华山祖住( 1522-1587 )“从松、秀二法
师受清凉之学,在京口万寿寺敷讲《大疏钞》。”(见《中国
佛教总论》,页 319 )。 其次关于李通玄的著作,则有:(
1 )李卓吾( 1527-1602 )喜读李通玄的《华严经合论》并
著作《华严经合论简编》四卷(见《卍续藏经》第七册,页
377-470 )。 ( 2 )方泽著,《华严经合论篆要》三卷(参
考《中国佛教总论》,页 320 )。( 3 )紫柏真可撰,〈方
山李长者家前自卜出处疏〉(见《紫柏全集》卷十三,《卍续
藏经》第 126 册,页 870 上),可见他对李通玄的崇拜。至
于曾经将澄观和李通玄的著作,合而为一,仅有为霖道霈之作
(台北:新文礼出版公司,1977 年,台一版),共三册。

注62 指冢本善隆编的《肇论研究》(京都:法藏馆,1955年),其
中牧田谛亮的,〈肇论?流传????〉(原书,页 272-298
),也未重视。

注63 同注3。

注64 《华严经疏钞》(华严莲社版)第三册,卷二十一,页34。

注65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34-94。

注66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48。

注67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37-38。

注68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38。

注69 同前注。

注70 可参考《华严经疏钞》(华严莲社再版)第一册,卷一〈疏序〉
,页1-14。

注71 《华严经疏钞》,第三册,卷二十一,页39。

注72 同前注。

注73 澄观在《疏钞》中说:“今四喻中,但用水风,无彼火地。”
见《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4。

注74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六册,页62下。

注75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40。

注76 《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38。

注77 同前注。

注78 按澄观所指的这段文字,可见世亲原著,玄奘译,《阿毗达磨
俱舍论》(三十卷)之第十三,《分别业品》第四之一的“偈
颂”。在此段“颂”文之前,尚有两段解释产生“众生世间”
和“器世间”的差异之由来,“颂”文说:“世别由业生。思
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此身语二业。俱表无表
性。”在解释的主题中,是要分析意、语、身这三种业,到底
是怎样形成的?意是在先;身、语在后,而此身、语二业皆为
“表、无表性”。然后世亲提出批评及本身观点。此即是澄观
在《疏钞》所引之“颂”文。 载《大正藏》第二十九册, 页
67 中、下。澄观之文,则出处同注 75。

注79 世亲VASUBANDHU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唯识思想家之一,也是
小乘佛教论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大名及影响,是佛教史
的“常识”,故不多介绍。

注80 按正量部,梵名 Sammatiya或Sammitiya,是小乘佛教之一派,
教理接近犊子部,而主张生灭论有主、客二个是其特色。参考
《佛光大辞典》(3),页2000,正量部。

注81 世亲指谪:“论曰:由思力故,别起如是身形,名身表业。有
余部说(案:即正量论),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
----为被此故,(我世亲才)说:非行动。以一切皆有刹那故
。刹那何谓:得体无间灭。有此刹那法,名有刹那。如有杖人


页115


名为有杖。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从此处
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若有
为法皆有刹那,不至余方义可成立。诸有为法皆有刹那,其理
极成。”这些话意指为何?按佛教为解释众生世间的形成与差
别,需要就人的行为动机及其结果影响,提出一些说明,否则
既无以建立自家学说,亦难以通达解脱之道。在世亲早年写《
俱舍论》为时期,“阿赖耶识”的容摄与转化的理论还未出现
。因此对业的自性问题,虽分为意业及其产生的身语业二类,
但意业因本身即思虑的发动者,不易论断其属性为何。于是改
由观察外表的行为来判断。而既然观察的身语业,是表现出来
的,便称之为表业。可是人之身语业不但有动机,也有前后记
忆的关联性,甚至引起或大或小的身心变化,此潜在影响力如
何解释?因其可藉表业逆推其存在,故表业之外,尚须承认有
“无表业”----未显示但存在的“业”。而世亲和正量部的诤
论是在“身表业”的性质为何?这主题上(就澄观引文而言)。
又因诸行无常,刹那变化(生灭)是佛教建立“无我”的理论
基础。世亲认为“身表业”是由“思力”产生,虽有种种形态
出现,皆受变化的因果律支配,刹那生即刹那灭。并且对任何
“有为法”皆然。可是在正量部的主张则不同,认为“身表业
”是由“业动”产生“身动”,因此“行动”可构成“身表业
”的主体。世亲则根本反对此种说法。其理由如下。见《大正
藏》第二十九册,页67下。

注82 世亲的分析理念,在于“有为法”皆有“刹那”;而“刹那”
是由“后必尽”来推知。既然如此,“诸有为才得自体,从此
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换
言之,就其刹那,变化的本质而言,是达于时空分割之极致,
不容有“迁移”的“动身”为例外。澄观和镇澄都用此“刹那
变化”,来看僧肇的〈物不迁论〉,因此有种种批评。读者须
知:我们经验的知识,往往受限于感官的功能,故未藉其他工
具来突破原有感官验以前,就如单用眼晴看月,很难意会望远
镜之下影像。世亲之上述理论,须得就其可能的指涉角度来理
解,才不致误解。此亦是佛教语言稍异之处,不过世亲的此种
刹那生灭的分析法,虽可说明法无自体可迁,却未指明其为“
性空”。故在理论上仍相异于“空宗”的;当然也不同于“如
来藏”思想。而澄观和镇澄却是承袭“如来藏”思想,其不尽
推崇世亲之说,亦属当然。

注83 见《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40。

注84 按僧肇另有〈不真空论〉一文,以“缘生性空”之义,强调“象
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而豁显“不真空义”。可参考冢本
善隆编《肇论研究》,页20-21。

注85 澄观的此文,见《华严经疏钞》,卷二十一,页40-41。

注86 同前注。

注87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42上。

注88 《法华经》自鸠摩罗什的译本问世后,便成为中国人最喜研究
和奉信的大乘经典,历代不衰。见□本幸男编,《法华经?中
国的展开》(京都:平乐寺书店,1975 年)各篇。

注89 智者大师于陈后主祯明元年( 587 ), 在金陵宅寺讲《法华
经》文句, 隋文帝开皇十三、十四年( 593-594 ),在荆州
玉泉寺讲《法华经》玄义,这两本著作和《摩诃止观》由弟灌
顶笔录成书后,构成了天台宗的立宗根本典据,是影响中国佛
教思想最深远的佛书之一。见《中国佛教总论》,页 284。

注90 见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收在《大正藏》第九
册,页9中。

注91 可参考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
年,六版),页14-16的说明。

注92 像《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都是著名例子,近代著名佛教
学者如梁启超、欧阳竟无、吕澄、罗香林等,都讨论过这个问
题;另外日本佛学者如常盘大定、望月信亨等,亦辩论激烈。
可参考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三十五册,《大
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台北:大乘出版社,1978年。)


页116


注93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册,页739上。

注94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册,页737下-738上。

注95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册,页738上。

注96 同前注。

注97 是“真如”的异称。真如为诸法安住之位,故称法位。永明延
寿的《宗镜录》卷七说:“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论
》说:‘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异名。’”见《大
正藏》,第九十八册,页455上。转引《佛光大辞典》(4),
页3349中,“法位”条。

注98 同前注。

注99 同前注。

注100 玄奘译,《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第四》:“诸法相
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有执相;二者、依他起相;
三者、圆成实相。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的谓一切法名假安立,
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载《大正藏》第十六册,页
693 上。按照经文中所说,“遍计”是用心意识周遍计量:兼
指能遍计的心意识和所遍计的法相同。因此这些法相,皆属假
名安立,及假名安立的自性、差别,以及随之而用语言表达的
种种。总而言之,是指非究竟的认识心和认识的内涵。所以镇
澄将诸法的有无生灭去来等,这些生活中能感受的变迁现象,
都称之为“妄想遍计”:指其非“实相”真如也。

注101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8下。

注102 饿鬼的梵语是PRETA,巴利语是PETA,“五道”或“六道”之
一。指前生造恶业,多贪欲者,死后生为饿鬼,常苦于饿渴。
在佛教的经典里,如《顺正理论》卷三十一,举出三种饿鬼,
其中第一种“无财饿鬼”,虽常限于饿渴,若偶获食物,于将
食时,又化作火焰,无法下咽。可参考《佛光大辞典》(7),
页6366下-6367上的“饿鬼”条说明。

注103 此处是以水体自若,喻真如。

注104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9上。

注105 关田喜一著,曾桂美中译,《坐禅的理论与实践》,收在蓝吉
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四十三册(台北:华宇出版
社,1987年),页215-216。

第三节

注01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29上。

注02 这是李天麟在《正量论序》中所说的。同前引书,页728上。

注03 镇澄认为这是“如来最后抖搜枯肠,尽情露布。”同前引书,
页748上。

注04 此可参考二节注47、56的说明。

注05 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5上。

注06 可参考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
1987年,六版。)页14-16。以及印顺,《印度之佛教》,(
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重版),页270。

注07 见唐、玄奘译,《因明入正理论》,(台北:新文礼出版公司
,1983年),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注08 参考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87年
)页208-214。

注09 释圣严,前引书,页213。

注10 道衡,《物不迁正量论证》,收在《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
页723上。

注11 参考霍韬晦,《佛家逻辑学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
1979年),页11-19。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