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林崇安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提要
本文先探讨正法的内涵及特色,接著引经说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此中强调实践的重点要落实到身心
现象上,时时觉知诸受无常、无我的特性,而不生起贪嗔的习性反应,如此才是走在菩提道上。
关键词:1.正法 2.三十七菩提分法 3.菩提道
页50
一、前言
佛法是佛陀所发现的正法,是适用到所有众生的一个普遍的法则,是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今日
要想复兴正法,一方面要了解什么是正法,什么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一方面要知道如何去实践正法,如何去实
践三十七菩提分法。以下先探讨正法的内涵及特色,而后分析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此中,引用释尊的核心
教导──《杂阿含经》──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以此经的本母《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以及《大毗婆沙论》
来解释经义。文末并探讨了菩提道的次第以及道果。
二、正法的内涵及其住世
正法的内涵有那些?这要依据世俗与胜义的不同标准来说明。《大毗婆沙论》卷183说:
世俗正法,谓名句文身,即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胜义正法,谓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
[1]
由此可知,世俗正法指的是经、律、论三藏;胜义正法指的是圣者心续中的无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为了使正法久住,必须有人传递下去,由于传法者有凡圣之别,因而有“持教法者”与“持证法者”的不同
,前论说:
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素怛缆等。持证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
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彼若灭时,正法则灭。[2]
由此可知,读诵及解说经、律、论三藏,可使世俗正法延续下去,但要使胜义正法住世,则必须修证无漏圣道
,也就是说,要证得无漏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等菩提分法。至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四念住、四正
断、四神足是否归属在正法之内?前论说:
念住、正断、神足皆亦摄在此所说中,谓四念住即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
[1]《大正藏》册27,页917下。
[2]同上,页917下。
页51
见所摄。四正断即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勤所摄。四神足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所摄。[3]
因此,三十七菩提分法都是正法,而且必须有人去修证,才能使胜义正法住世;若无持证者,正法就灭了。
正法住世多久呢?依据《中阿含经》卷28、《五分律》卷6及卷29、《毗尼母经》卷3、《大毗婆沙论》卷
183的记载,释迦牟尼佛所传的正法住世五百年。[4]
从印度佛法的演变看来,在印度本土确实只有五百年存在著胜义正法。阿育王时期(佛灭二百多年)佛陀的正
法传往锡兰、缅甸等国,并且延续下来。前后延续多久呢?于《善见律》卷18中有一个看法:
于千年中得三达智。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
须陀洹学法。(复得五千岁)于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年学而不得道,万岁后经书文字灭尽。[5]
依此看法,胜义正法可以住世五千年。而真正衡量正法住世的标准,便是在于有情是否能持证无漏的五根、五
力、七觉支、八圣道,因此,释尊说:
我之正法不依墙壁柱等而住,但依行法有情相续而住。[6]
由以上的说法,可以看出正法的存在与否,在于人们能否具体地实践三十七菩提分法。实践后会有什么具
体的效果呢?以下便先探讨实践正法所显现的特色。
三、正法的特色
正法有正法的特色,奉行正法后,这些特色就会明显地呈现出来,在《杂阿含经》中,相关的经文如下:
[3]同上,页917下。
[4]分别见《大正藏》册1,页607中;册22,页45上及页186上;册24,页818下;册27,页917中。
[5]《大正藏》册24,页796下。
[6]《大正藏》册27,页917下。
页52
1.世尊说现(见)法、说灭炽然、说不待时、说正向、说即此见、说缘自觉。(215经)[7]
2.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550经)[8]
3.念法功德:于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热恼、非时、通达、缘自觉悟。(554经)[9]
4.受持如是具足净戒,宿业渐吐,得现法、离炽然、不待时节、能得正法通达、现见观察、智慧自觉。
..具足如是智慧,新业更不造,宿业渐已断,得现正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生自觉智。
(563经)[10]
5.圣弟子念于法事,谓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槃、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848经)[11]
6.如此现法、永离炽然、不待时节、亲近涅槃、即此现身、缘自觉知者,为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912经)
[12]
7.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法、缘自觉知。(931经)
[13]
8.我今于现法中,已离炽然、不待时节、能自通达、现前观察,缘自知觉。(1078经)[14]
其他相近的经文有:
9.云何念法?如来所说胜妙之法,等同庆善:现在得利及获得证、离诸热恼、不择时节、能向善趣、现
在开示,乃至智者自知,是名念法。(别译杂187经)[15]
[7]《大正藏》册2,页54中。《杂阿含经论会编》(以下简称《会编》)上册,页263。
[8]《大正藏》册2,页143下。《会编》下册,页439。
[9]《大正藏》册2,页145中。《会编》下册,页444。
[10]《大正藏》册2,页147下。《会编》下册,页455。
[11]《大正藏》册2,页216中。《会编》中册,页460。
[12]《大正藏》册2,页229中。《会编》下册,页596。
[13]《大正藏》册2,页238上。《会编》下册,页625。
[14]《大正藏》册2,页281下。《会编》下册,页21。
[15]《大正藏》册2,页441中。
页53
110.白衣圣弟子念法:世尊善说法、必至究竟无烦无热、常有不移动、如是观、如是觉、如是知。(中阿含
128经)[16]
以上十段经文,明显示出正法的六个特色:[17]
1.现见(现法、现在得利):修习正法后,自己就可在此世亲见烦恼的不断减除;在此时此刻就可得到正
法的利益。
2.离炽然(灭炽然、无炽然):修习正法,终必灭除烦恼。
3.不待时节(应时、非时):修习正法,没有时节限制,任何时候,于行住坐卧中皆可修习。
4.通达涅槃(引导、正向、亲近涅槃):修习正法,顺著道果,必可一路走向涅槃的标的。
5.即此见(唯此见、现见观察):唯有遵循正法才能走向涅槃,此一道路于一切外道、一切天趣诸见中不
可见到。
6.缘自觉知(内自所证、智者自知):正法必须最后自己去亲证,不可只停留在闻、思的阶段,要远离信
他、远离欣乐、远离行相周遍寻思、远离随闻所起、远离见审察忍,因此《杂阿含》313经说:
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18]
此中的“异”就是远离的意思,经文明示出自己必须亲证涅槃,如实知道自己已无贪嗔痴,已不受“有漏业力
”的牵引了。在前面引用的《杂阿含》912经中,也明确指出八圣道就是正法。因此,凡是正确地实践菩提分
法(内含八圣道)必然具有上述正法的六个特色,否则,就不是走在正法的道上。而这六个特色,并没有任何
教条、盲信在里面,任何人只要依循著正法,就必可一步步地走向涅槃的标的,途中每一步的成效都是当下就
显现的,是立竿见影的,是可验证的。为何能如此呢?因为正法是立足于身心现象上,是直接体验个人五蕴生
灭无常、无我的特性,并没有想像、自我暗示等成分在内,因而能有上述六个特色的显现。三十七菩提分法完
全是立足于个人的身心实相上,这一点便是修行的枢纽;只有立足于身心的实相上,正法的六个特色才可一一
呈现出来。
[16]《大正藏》册1,页616下。
[17]见拙作〈人间净土的达成〉,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1997年7月。
[18]《大正藏》册2,页90中。《会编》上册,页402。
页54
四、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以及无上菩提所必修的,如《大智度论》卷19中说: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也不说三十七助道品独是小乘法。[19]
故知任何走在菩萨道上的行者都必须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然而如何实践呢?
首先,对妄想纷飞的凡夫必须使其心安静下来,因此释尊开示出一些前行方便,而后才依次修习四念住、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以下依次来探讨这些主题。
(一)前行方便
由于众生根性的不同,或偏贪、偏嗔、偏痴、偏慢、偏寻思,对他们要有不同的对治方便,《瑜伽师地论
》卷26引用释尊对颉隶伐多长老的开示如下:
若惟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于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若唯有嗔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
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
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20]
此中,“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合称作五种净行所缘,分别对治贪行、嗔行、痴行、
慢行及寻思行。在前行阶段的(1)不净观,(2)慈愍观,(3)缘性缘起观,及(4)界差别观这四种修法,
都是运用理智的思惟:(1)以不净观去思惟内部朽秽不净(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
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膏、肌髓、脑膜、洟
、唾、泪、污、屎、尿等三十六物)、外部朽秽不净(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啖、变赤、散坏、骨、锁
、骨锁、屎所作、尿所作、唾所作、洟所作、血所涂、脓所涂、便秽处等十七项),(2)以慈心去思惟无苦
无乐之有情,欲与其乐;以悲心去思
[19]《大正藏》册25,页197中。
[20]《大正藏》册30,页428上。
页55
惟有苦之有情,欲拔其苦;以喜心去思惟有乐之有情,欲庆其乐。(3)以缘性缘起观,去思惟身心相续中,
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只是因果相续而已。(4)以界差别观,思惟身心不外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
及识界组合而已。
至于阿那波那念(入出息念)则不是运用思惟,而是直接去观察鼻端附近呼吸的出入,经由持续不断的觉
知,使心专注於呼吸而达成奢摩他(寂止)。由于所观察的是个人身心当下的实相,因而,“阿那波那念”便
是释尊时期所传授的禅定法门的根本。[21]以此为根基,接著就去修毗(金皮)舍那(内观),所修的就是三十
七菩提分法。
(二)四念住的实践
四念住旧译作四念处,释尊说:
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如是比丘!于此四念处修习满足,精勤方便、正
念、正知,应当学。[22]
对此四念住必须修习满足,修习时要“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就心观察心”、“就诸法
观察诸法”,也就是说,要直接观察身心的实相。此中,心中所呈现的种种思想、念头等等,称作“法”,身
上所呈现的苦、乐等等,称作“受”,这些都不外是个人的身心现象。在实践四念住时,必须(1)精勤方便,
不断地用功,(2)正念:对自己的身心现象要时时保持觉知,(3)正知:对身心现象要时时彻底了知其无常
、无我的特性。不断地修习四念住,依据这一条清净的道路,才有可能达到涅槃的标的,因此,释尊说: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23]
为什么四念住是走向灭苦所必经的道路呢?《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解释如下:
又四念住,由欲、精进等修习加行,方得圆满。应知除此四种念住,更无有余不同分道或所缘境。由此道、
此境,能尽诸漏,获得涅槃。由无第二清净道故,说纯有一能趣正道。又此纯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缘,能令有
情究竟清净:
[21]见拙作〈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页125,1997年。
[22]《大正藏》册2,页171上。《会编》中册,页236。
[23]《大正藏》册2,页171上。《会编》中册,页236。
页56
一思择力故,二由修习力故。....于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择力超度愁泆。由依世间修习力故,得离欲爱,弃
舍忧苦。依出世间修习力故,超度一切萨迦耶苦,亦能证得八支圣道及圣道果,真实妙法。[24]
由此可知,在修习四念住的加行时,以思择力及世间的修习力,就可将世间八风所产生的愁泆、忧苦去除;进
入正行时,以出世间修习力就可灭除身见之苦(萨迦耶苦),证得八圣道以及真实妙法(如实法),因此,释
尊说:
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则不
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25]
此处明显地指出,若不修习四念住,就脱离了圣法,根本就不能了生脱死。而且,修习四念住,才能成为大丈
夫,释尊说:
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心得离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受、心、
法法观念住已,心离贪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26]
因此,必须修习四念住圆满,达到心解脱后,才配称作大士(大丈夫)。要证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以及无上
菩提也都必须修习四念住,释尊说:
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如净众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
,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说。[27]
因此,修习四念住,可使凡夫(未净众生)成为有学(令得清净),已得“有学位者”成为无学(令增光泽、
鲜白)。声闻阿罗汉及独觉、诸佛就是三种“无学位”的
[24]《大正藏》册30,页859中。《会编》中册,页236。
[25]《大正藏》册2,页171上。《会编》中册,页237。
[26]《大正藏》册2,页172上。《会编》中册,页250。
[27]《大正藏》册2,页176上。《会编》中册,页268。
页57
圣者。众生要能修习四念住,才能自护、护他,释尊说:
云何护他、护自?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
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28]
由此可知,要想真正的利益别人,必须先修习四念住,断除自己的烦恼,而后才能不伤害他人并且利益他人。
在修习四念住时,必须亲自体验身心现象的刹那生灭,释尊说:
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
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如是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如是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灭法观
受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都无所取。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
灭法观心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
、随集灭法观法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29]
此处详细示出修习四念住的要点:直接观察身受心法的缘起过程,由于四食(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而
有“身”,由于根尘接触而有“受”,由于名色而有“心”,由于作意(忆念)而有“法”;整个身心现象由
于缘起而存在,在刹那变化中,没有“我”及“我所”,在未来、过去及现在三世中,不断生起灭去,因此,
〈摄事分〉中说明如下:
又瑜珈师,了知身等因缘生已,复于三世身等诸法,住无常观。由住如是无常观故,于诸后有,终不依止后有
爱住;又现法中,于一切行,若内若外,都不执取我及我所。又于未来,当知安住集法随观;于过去世,当知
安住灭法随观;于现在世,生已无间尽灭法故,当知安住集灭法随观。[30]
因此,在整个四念住的实践中,对于身上产生的受,以及心上产生的法,都要了了分
[28]《大正藏》册2,页173中。《会编》中册,页257。
[29]《大正藏》册2,页171中。《会编》中册,页238。
[30]《大正藏》册30,页859中。《会编》中册,页238。
页58
明于其缘起的生灭过程,身心的每一刹那,即生即灭,虽然非常快速,但仍必须持续地觉知其无常的性质,如
此,随集法、随灭法、随集灭法来修四念住。对“无常”有深切的体认后,就不会对“后有”产生任何的贪爱
了,同时,也不会对身心现象执著为“我”或“我所”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一直要对五蕴(特别是受蕴)
不间断地观察,离开观察就会被身上的“诸受”所牵引,而生起“爱、取、有”等,因此,必须连续地以平等
心去观察诸受的生灭无常。[31]唯有断除对身上诸受所生起的贪嗔反应,才能灭除爱取,这便是缘起法则中,
“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的重要过程。
(三)四正断的实践
四正断是(1)律仪断,(2)断断,(3)修断,(4)防护断。《瑜伽师地论》卷29说:
由于已生恶不善事,应修律仪令其断灭,不应忍受,由是因缘,名律仪断。于其未生恶不善事,为欲令彼不现
行断、为欲令彼不现前断,为断故断,故名断断。....由于善法数修数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故名
修断。....由于已得已现在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习圆满,防护已生所有善
法,能有所断,故名防护断。[32]
由此可知,四正断的实践,在于使“未生恶”不生起,“已生恶”令断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不
忘失,对以上四项要殷勤策励、精勤努力,不到圆满终不歇息,因此又称四正勤,释尊说:
我于二法依止多住。云何为二?于诸善法未曾知足,于断未曾远离。于善法不知足故,于诸断法未曾远离故,
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终不舍离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于劣心生欢喜,常乐精
进,升上上道。如是精进住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33]
因此,四正断便是积极的灭除“恶不善法”以及增长“一切善法”,然而,什么是“恶不善法”以及“一切善
法”?《瑜伽师地论》卷29说:
[31]见拙作〈受念住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页35,1996年。
[32]《大正藏》册30,页443上。《会编》中册,页280。
[33]《大正藏》册2,页257上。《会编》下册,页794。
页59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谓欲缠染污身、语、意业,是身语意恶行所摄,及能起彼所有烦恼。....云何名为一切善法
?谓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34]
由此可知,由于贪欲所染污的身语意的行为,以及会作出这些行为的烦恼,都是恶不善法。能对治恶不善法、
烦恼、五盖的,就是善法。要如何对治呢?不外是精勤地修习四念住。因此,将四念住不断地精进实践,便自
然而然地实践了四正断,并非别有其他项目要修。时时刻刻体认身心现象的无常、无我,在四念住的观照之下
,贪嗔的习性反应就日渐消减,身语意的不善行为也渐灭除,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昏沉掉举盖、疑盖等
五种盖也就被对治了,善法也就日增了。
(四)四神足的实践
四神足是(1)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2)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3)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4)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分别简称作(1)欲神足,(2)勤神足,(3)心神足,(4)观神足。此中,
由于实践八种断行而使四种三摩地(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圆满成办。什么是八种断行
呢?《瑜伽师地论》卷29说:
何等名为为八种断行?一者欲,谓起如是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
所有随眠?二者策励,谓乃至修所有对治,不舍加行。三者信,谓不舍加行正安住故,于上所证深生信解。四
者安,谓清净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粗重。五者念,谓九种相,于九种相
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摄持故。六者正知,谓毗(金本)舍那品慧。七者思,谓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
造作其心,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八者舍,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
平等性。[35]
由“欲断行”生起希欲断除恶不善法,由“策励断行”勤修对治恶不善法,由“信断行”对所证深生信解,由
“安断行”心生欢喜而止息恶不善法的粗重,由“念断行”于止品所摄的九种相(内住、等住、安住、近住、
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安住其心,由“正知断行”住于观品所摄的慧,由“思断行”造作
其心,行于随顺止观二品的身业及语业,由“舍断行”于恶不善法,心无染污而能保持平等
[34]《大正藏》册30,页442上。《会编》中册,页277。
[35]《大正藏》册30,页444上。《会编》中册,页284。
页60
心。由上述八断行,对恶不善法不断对治,对善法不断增进而生起心一境性,证得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
摩地及观三摩地,圆满成办时,便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及观神足。为什么称作神足?因为“足”代表能
行走到目的地,“神”代表世间殊胜之法,出世间法则是“最殊胜之神”,由于四神足能行走到世间及出世间
法的殊胜处,因而称作“神足”,经过这一条道路就能达到涅槃的目的地,阿难尊者曾对一位婆罗门说:
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以一乘道净众生,灭苦恼、断忧悲。何等为四?欲定断行成就如意
足、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如是圣弟子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
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修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
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婆罗门!于意云何?此非边际耶?
婆罗门言:尊者阿难!此是边际,非不边际。[36]
此段经文,是求那跋陀罗在西元440年左右译出,“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的旧译,“欲定、精进定、心定、
思惟定”即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的旧译。此段经文指出,四神足是一条通往灭苦
的道路,到达目的地时,爱尽、烦恼尽,此时欲、勤、心、观就自然止息了,因此,整个修行的过程是有边际
而可达成的。在修行过程中,什么是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呢?《瑜伽师地论》卷85说:
有五离系品界:一者断界,二者无欲界,三者灭界,四者有余依涅槃界,五者无余依涅槃界。谓见道所断诸
行断故,名为断界;修道所断诸行断故,名无欲界,即此唯有余依故,名有余依涅槃界;此依灭故,名为灭界
,亦名无余依涅槃界。....又于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厌。于无欲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
诸行修离欲。于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灭。[37]
于卷92又说:
[36]《大正藏》册2,页147中。《会编》下册,页453。
[37]《大正藏》册30,页775上。《会编》上册,页13。
页61
未得断界,于其断界正希求时,名依远离。未得无欲界,于无欲界正希求时,名依离欲。未得灭界,于其灭
界正希求时,名依于灭。弃舍下劣修觉分故,回向胜妙修觉分故,名弃舍回向。[38]
由上述二段论文,可以知道“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就是玄奘所译的“依远离、依离欲
、依于灭、弃舍回向”,是对断界(断除见道所断的烦恼)、无欲界(断除修道所断的烦恼)、灭界(无余涅
槃)等三界的希求,以及弃舍下劣、追求胜妙菩提分的心理。故在整个修行的道路上,要对诸行(身心五蕴)
不断地修厌、修离欲、修灭,步步上升而得究竟的解脱。因此,四神足的实践,仍是承续著四念住的修法,将
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现象上,使不善法减除,善法增长,在希欲及信解的力量下,将禅定(止)及智慧
(观)不断地加强,对顺逆的感受保持平常心,不再生起贪嗔的习性反应,那么四神足就渐次地圆满了。至于
修四神足时,由于禅定的达成,相伴的许多神通也会出现,这些只是修行的副产品而已,重要的是心灵的净化
。
(五)五根与五力的实践
五根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及慧根。五力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及慧力,都是菩提道上所要
具备的,释尊说:
若圣弟子成就信根者,作如是学:圣弟子无始生死,无明所著,爱所系,众生长夜生死往来流驰,不知本际?
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无明大闇聚障碍,谁般涅槃?唯苦灭、苦息、清凉、没。[39]
又说:
有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为信根?谓圣弟子于如来所起信心,根本坚固,诸天魔梵、
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法)所不能坏,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谓四正断。何等为念根?谓四念处。何等
为定根?谓四禅。何等为慧根?谓四圣谛。此诸功德,皆以慧为首,譬如堂阁,栋为其首。[40]
[38]《大正藏》册30,页823上。《会编》上册,页378。
[39]《大正藏》册2,页183下。《会编》中册,页300。
[40]《大正藏》册2,页183下。《会编》中册,页300。
页62
以上说明五根及其意义,并指出慧根为最胜:先由思择知道唯有“苦灭、苦息、清凉、没”而无涅槃者,并对
如来生起正确而坚固的信解,以此信解为基础生起精进,而有四正断;并对身、受、心、法等所缘境如实地觉
知其无常的性质,而有四念住;对所缘境专注一趣,达成四禅;对四圣谛如实观察,生起智慧。因此,整个五
根的实践,便是立足于对自己身心现象的如实观察,以如来所教导的方式去如实地体验,在智慧的引导下,终
至涅槃的到达,痛苦的止息。五根与五力,其内涵并无不同,释尊说:
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
者,当知是四圣谛。[41]
又说:
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断。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
者,当知是四圣谛。[42]
于如来所起信心,深入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同法所不能坏,是名信力。[43]
以上就五根与五力的内涵相比较,并无不同,只是在实践的阶段上,五力比五根较纯熟而已。此处四不坏净是
对佛、法、僧的净信以及圣戒的成就。释尊说:
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维、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
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44]
由此可知,一方面依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此二属外在),一方面依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此二属内在)
,才能具足五根五力中的信根信力,而有四不坏净,由此才能进入圣道之流。
[41]《大正藏》册2,页183中。《会编》中册,页299。
[42]《大正藏》册2,页185下。《会编》中册,页311。
[43]《大正藏》册2,页188上。《会编》中册,页321。
[44]《大正藏》册2,页215中。《会编》中册,页456。
页63
(六)七觉支的实践
七觉支是(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轻安觉支(旧译作猗觉支
或猗息觉分),(6)定觉支,(7)舍觉支。此七觉支修习满足,终必灭除痛苦,释尊说:
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嗔恚、睡眠、掉悔、
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
,智者谓慧解脱。....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
。是名比丘断爱、转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45]
此中指出,专精于听闻正法后,就要去断除五盖,修习七觉支。经由修习,可以证得心解脱及慧解脱?什么是
断爱、转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说:
有学有二清净说句:谓于后有一切行中,由不现行道理,名已割贪爱,及转三结。无学有二清净说句:谓正
慢现观(故),及一切苦本贪爱随眠永拔除故,名已作苦边。[46]
由此可知,修习七觉支,证入有学圣位时,贪爱已不现行(断爱),并且拔除了“有身见”、“戒禁取”、“
疑”等三结(转结),最后圆满无学圣位时,我慢完全根除,称作正慢现观(慢无间等),并且贪爱的随眠也
完全灭除了,称作已作苦边(究竟苦边)。如何由修习四念住衔接到圆满七觉支呢?释尊告诉萦发目犍连说:
比丘如是是顺身身观住,彼顺身身观住时,摄念安住不忘,尔时方便修习念觉分,方便修习念觉分已,得念觉
分满足。于彼心念选择于法,觉想思量,尔时方便修习择法觉分,方便修习择法觉分已,逮得择法觉分满足....
逮得精进觉分满足。勤精进已,生欢喜心,尔时修习方便欢喜觉分,修习欢喜觉分已,逮得欢喜觉分满足。心
欢喜已,身心止息,尔时修习猗息觉分,修习猗息觉分
[45]《大正藏》册2,页190中。《会编》中册,页333。
[46]《大正藏》册30,页778上。《会编》上册,页34。
页64
已,逮得猗息觉分满足。身心息已,得三摩提,尔时修习定觉分,修习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谓一其心,贪
忧灭息,内心行舍,方便修习舍觉分,方便修习舍觉分已,逮得舍觉分清净满足。受、心、法念处,亦如是说
。如是修习四念处,七觉分满足。[47]
由此可知,修习七觉支(七觉分)时,其观察的对象与四念住完全相同,都是针对个人身心所摄的身、受、心
、法,不断努力地观察、觉知五蕴的生灭无常、无我,在止观下,生起喜觉支、轻安觉支(猗息觉分)、定觉
支,再继续观察身心最微细的生灭变化,仍然保持平等心,将贪嗔痴的习性一层层地根除,因而圆满了七觉支
。在修习七觉支的过程,也是要层层上进,释尊说:
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
欲、依灭、向于舍。[48]
因此,与前述四神足一样,要依次“依远离、依离欲、依于灭”来证得断界、无欲界及灭界,并往上修至圆满
菩提为止。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对个人身心五蕴的观察。首先,对五蕴之苦,生起脱离之心,这是“依远离
”;对产生五蕴之苦的爱欲,起脱离之心,这是“依离欲”;而后看清楚灭苦是修行的目标,这是“依于灭”
;最后,对灭苦之道,不断实践,往上修至圆满,这是“向于舍”。由此也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不外是修习著
“苦、集、灭、道”四圣谛,而这些都是立足于个人身心之上的。
(七)八圣道的实践
八圣道是(1)正见,(2)正思惟(旧译作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
(旧译作正方便),(7)正念,(8)正定。由于此八圣道(八正道)合乎正理,因此被称作“法”,释尊说
:
有非法、是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非法、是法?谓邪见非法,正见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
法。[49]
[47]《大正藏》册2,页77下。《会编》上册,页375。
[48]《大正藏》册2,页196上。《会编》中册,页355。
[49]《大正藏》册2,页202下。《会编》中册,页387。
页65
既然八圣道是正法,当然就具有正法的特色:(1)现见(2)离炽然(3)不待时节(4)通达涅槃(5)
即此见(6)缘自觉知。其具体的成效,便是此世就可灭除自己的烦恼,释尊说:
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50]
由此可看出,大乘必须立足在八圣道上,也就是说,必须具体实践八圣道以灭除烦恼。然而要如何实践呢?
释尊说:
何等为修八圣道?是比丘修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
念、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修八圣道。[51]
此处也相同于前述四神足、七觉支的实践方式,都是依远离、依无欲、依于灭、向于舍(弃舍回向)往上证得
断界、无欲界、灭界而圆证菩提。也表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从四念住到八圣道是前后呼应的,是整体一贯的
。例如,观察感受的受念住,也要配合八圣道的修习才能完满,《杂阿含》第759经记述如下:
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受,无常、有为、心所、缘生。何等为三?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诸比丘白佛:世尊!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否?
佛告比丘: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
何等为道?何等为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
佛告比丘: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52]
此中,三受为何是无常、有为、心所(指思所造)、缘生?〈摄事分〉说:
灭坏法故,说名无常?诸业烦恼所集成故,说名有为。由昔愿力所集成故,名
[50]《大正藏》册2,页200下。《会编》中册,页380。
[51]《大正藏》册2,页200中。《会编》中册,页377。
[52]《大正藏》册2,页199下。《会编》中册,页375。
页66
思所造。从自种子,现在外缘所集成故,说名缘生。[53]
因此,三受本身是刹那生灭,且由往昔的业、烦恼、愿力所集成,并且以触为缘而产生。但众生对三受却不断
地生起执著,以为是“我”或“我所”,对乐受生起贪心,对苦受生起嗔心,对不苦不乐受生起痴心,因而形
成了“受缘爱、爱缘取”,而有生老病死之苦。为了脱离此苦,就必须对八圣道修习、多修习。如何修习、多
修习呢?不外是对身心五蕴(特别是受蕴或三受)时时了知其无常的性质,释尊说:
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
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54]
所以,以无常想的不断修习,来去除一切欲贪、色贪、无色贪、掉、慢、无明。处于“思所成慧”时,称作
“修习”,处于“修所成慧”时,称作“多修习”。对八圣道的修习、多修习,便是要对身心五蕴(特别是受
蕴)先思考其无常、有为、思所造、缘生的性质,接著要亲身去体验其刹那的生灭,以得到修所成慧,如此才
能对自己的身心不再起执著,因而正语、正业、正命等八圣道便能完成,同时对于三受的执著也全部断除了。
五、菩提道的次第以及道果
众生由轮回痛苦中想要解脱出来,就必须不断地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释尊说:
若比丘修习随顺成就者,虽不欲令漏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心得解脱。所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
?谓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如彼伏鸡,善养其子,随时荫卵,冷暖得所,正复不欲令子方
便自啄卵出,然其诸子自能方便安稳出壳。[55]
因此,不断地修习四念住(念处)、四正断(正勤)、四神足(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便是
走在菩提道上,终必破除无明壳,得到究竟的解脱。在这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四念住属下品资粮道,四正断属
中品资粮道,四神足属上品资粮
[53]《大正藏》册30,页792上。《会编》上册,页129。
[54]《大正藏》册2,页270下。《会编》上册,页77。
[55]《大正藏》册2,页67中。《会编》上册,页58。
页67
道,五根属加行道的暖位及顶位,五力属加行道的忍位及世第一位,七觉支属见道,八圣道属修道,以“金刚
喻定”灭除最后的无明就进入究竟道(无学道)。以上以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的次
第,方便说明菩提道的内容,就实质而言,不外是以戒律为基础,不断地修习禅定与智慧。禅定与智慧的修习
也就是奢摩他(寂止)与毗(金本)舍那(内观)的修习。而止观的修习重点,不外是时时观照自己的身心实
相,特别是觉知自己的呼吸以及身上感受刹那刹那的生灭无常,经过一而再、再而三地修习,终必亲身体验五
蕴自性皆空的真谛,并超越身心的范畴,亲证涅槃的究竟实相。因此,在菩提道上的每一步,必须落实到自己
身心的实相上;对自己五蕴的无常、无我,要以觉知与智慧不断地直接观察,不可落入想像、臆测、自我暗示
的陷阱中,那么,将依次由资粮道、加行道,进入见道、修道,到达究竟道;同时,见道所断的烦恼以及修道
所断的烦恼也依次根除了,而断界、无欲界以及灭界也依次证得了。总之,走在菩提道上,不外是对自己的身
心现象要时时觉知其无常、无我的特性,因而不再执著为“我”或“我所”,往昔的贪嗔习性也就不断地拔除
,终至从所有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在这整个净化的过程中,慈悲心也自然地渐形增长,对众生的关怀与照
顾,也因为自己的成长而加强,而有“自利利他”的圆满达成。整个菩提道的过程,可用七种清净[56]来说明
:
1.戒清净:具足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心便无悔,适于修习正定。
2.心清净:依次修习正定,调柔自心,安住不动,适于修习正见。
3.见清净:止观双运之下,于四圣谛证入现观,断除见道所断诸惑,获得无漏有学正见。
4.度疑清净:得正见故,于四圣谛、佛法僧永断疑惑,超度犹疑。
5.道非道智见清净:得正见故,于正见前行之道,如实了知是为正道;于邪见前行之道,如实了知是为非道
;远离非道,行于正道,以此断除修道所断诸惑。
6.行智见清净:如实了知随道之四种行迹:(1)苦迟通,(2)苦速通,(3)乐迟通,(4)乐速通。
7.行断智见清净:如实了知“苦迟通”应全断除,“苦速通”及“乐迟通”一分应断,依“乐速通”永尽诸
漏,于现法中获得无造究竟涅槃。
以上以七种清净来描述修行者其心净化的过程,所证得的涅槃,则是超越了身心五取蕴(经文作五受阴)
,释尊说:
[56]《大正藏》册30,页838上。《会编》中册,页86。
页68
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
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
,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
,诸漏已尽、所作己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57]
此中先指出五取蕴(五受阴)各别的自相种类(如,色蕴是四大及四大所造)、共相过患(如,色蕴是无常、
苦、变易之法),了知此种的智慧称作“法住智”;若进而了知此五取蕴应永断无余,起厌逆想,并于涅槃起
寂静想,此种智慧称作“涅槃智”。《瑜伽师地论》卷83解说经中永断无余、究竟舍、离、尽、离欲、灭、寂
、没的意义如下:
无余断(经文为永断无余)者,谓是总句。永弃舍(究竟舍),诸缠断故。永变吐(离),随眠断故。永尽者
,过去解脱故。永离欲者,现在解脱故。永灭者,未来解脱故。永寂静者,由见道故。永灭没者,由修道故。
[58]
同卷又解说不相续、不起(无取)、不出(无生长)、爱尽、离欲、灭(尽)、涅槃的意义如下:
不相续者,谓死殁已后,余识不生故。言无取者,谓无所住识,无有趣入名色事故,自体永不生故。无生长者
,谓无有名色更增广故。....言爱尽者,谓不希求未来事故。言离欲者,谓无现在受用喜乐故。所言灭者,谓余
烦恼断故。言涅槃者,谓无余依故。[59]
因此,对身心五蕴不再执取后,烦恼、随眠依次弃舍,心得解脱,牵引到来世趣入名色的有漏业力已止息了。
有余依的阿罗汉,虽有身心与六境接触,但不再生起贪嗔,不再被感受所束缚。在无余依涅槃中,则超越了身
心世界。至于阿罗汉的意义,《瑜
[57]《大正藏》册2,页15下。《会编》上册,页95。
[58]《大正藏》册30,页766中。
[59]《大正藏》册30,页766上。
页69
伽师地论》卷87解说如下:
又与四种义相应故,当知是名阿罗汉相:一者自事已究竟,应作他事义故。二者应得自义,一切遍满道理义故
。三者未来行因已永断灭,应证现法乐住义故。四者超有学地,入无学地相应义故。[60]
因此,阿罗汉已完成了自利,进而利益众生;未来的五取蕴之因也已完全灭除,不再受生死业力的牵引,于此
世证入禅定,得现法乐住,且处于无学地。至于无上菩提的证得,其道次第又如何呢?释尊在《杂阿含》第11
77经中,以譬喻来解说如下:
众多罪人(喻愚痴凡夫),在于河中(喻处于欲爱、色爱、无色爱之中),随流漂没。中有一人,不愚不痴、
聪明黠慧、乐乐厌苦、乐生厌死(喻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今何缘在此灰河(喻三恶不善觉及三爱),
两岸极热(喻内外六入处),又多利刺(喻五欲功德),在闇冥处(喻无明障闭慧眼)随流漂没?我当以手足
方便逆流而上(喻精勤修学),渐见小明(喻得法忍),....勤加方便,遂见平地(喻持戒),即住于彼,观察
四方(喻四圣谛),见大石山(喻正见),....即登而上,复见清凉八分之水(喻八圣道),....大山上见七种华
(喻七觉支),....复上石山,见四层阶堂(喻四神足),即坐其上。见五柱帐(喻五根),即入其中,敛身正
坐(喻习气无余离系),种种枕褥,散华遍布(喻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凉风四凑(喻四种现法
乐住),令身安稳,坐高林下,高声唱言(喻转法轮):灰河众生!诸贤正士!如彼灰河,两岸极热,多诸利
刺,其处闇冥,求出于彼。[61]
在这段经文中,指出菩萨摩诃萨具足智慧与悲愍,从无明黑暗中,精进修学;于生老病死法,正审观察,而得
法忍;以禁戒为依止,能证得四禅八定;而后,以自力观察四圣谛;并使正见现前,终于证得八圣道及七觉支,
〈摄事分〉解释菩萨见道及修道的过程如下:
所有正见渐次胜进,先已远离下地诸欲,乃至上极无所有处,当于圣谛得现观时,便证无漏四念住等,乃至最
后八圣支道所有一切菩提分法,举其最后,当
[60]《大正藏》册30,页787下。《会编》上册,页98。
[61]《大正藏》册2,页316下。《会编》上册,页348。
页70
知亦摄前位一切。....为欲无余永断有顶所系烦恼,故复勤修纯无漏道,所谓修习无上觉支,是名进修无上修道
。由此修故,无学地中六种修法究竟圆满。一者修圣神通,究竟圆满。二者修净五根,究竟圆满。三者证得烦
恼并诸习气无余离系,究竟圆满。四者证得四种现法乐住,究竟圆满。五者证得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究竟圆满。六者证得名身、句身、文身,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宣说正法,究竟圆满。[62]
由此可知,菩萨摩诃萨在证得圣谛现观,于见道位便证得无漏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
、八圣道等三十七菩提分法。而在修道位,则要修习“无上觉支”,在此要修“圣神通”及“净五根”,此二
项的名目相同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四神足”及“五根”,只是此时更为深入、更为广大,〈摄事分〉中解
释无上修道中的五根如下:
修净信根究竟满者,谓于涅槃意乐净故。修精进根究竟满者,谓能勇猛造作一切有情义利,善清净故。修习念
根究竟满者,谓三念住、无忘失法,善清净故。修习定根究竟满者,谓于圣、天及以梵住,善清净故。修习慧
根究竟满者,谓十智力,善清净故。[63]
由以上二段论文的解释,可以看出,在菩萨道上,必须证得三十七菩提分法,而且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在修道
时,要修更深更广的四神足以及五根,并使诸习气完全拔除,圆满四种现法乐住及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
至,且能于名、句、文身自在,因而能够大转法轮。故知,在整个成佛的道上,菩萨所修的内容,也是不离戒
、定、慧或三十七菩提分法,只是为了达成圆满的无上菩提,所下的工夫要更深更广,如此而已。例如,佛位
的三念住,是佛陀对三类弟子(一类恭敬听法、一类不恭敬听法、一类有时恭敬有时不恭敬)都保持完全的平
等心,不起爱恚,这便是四念住的延伸:在修习四念住时要以平等心去面对苦受、乐受与不苦不乐受,时时了
知其无常的特性而不起贪嗔;今则是对众弟子的平等心。
六、结语
今日要复兴佛陀的正法,就必须落实到个人的身心实相上,具体地实践三十七菩
[62]《大正藏》册30,页820上。《会编》上册,页351。
[63]《大正藏》册30,页820中。《会编》上册,页352。
页71
提分法,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觉知五蕴的无常、无我,不断灭除对自我的执著,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建立起安
详和谐的关系,人间净土自然也就可以达成。[64]是否走在正法的道上,是否真正在实践三十七菩提分法,要
以正法的六个特色来检验:自己实践正法后,烦恼是不是日渐减少了,效果是不是很明显?是否行住坐卧中都
可修习?此方法是否合乎佛陀缘起的教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要检讨自己错误之所在。最后,总结三
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如下:
1.在戒律的基础上,观察自己的呼吸,使心专注于当下的实相上,这便是禅定的训练,以此作基础去训练
观察身心实相的智慧。
2.心中呈现诸法(如思想、情绪)的同时,身上也必生起种种感受,要以平静的心去观察受蕴的生起灭去
,时时觉知身心无常的特性,这便是四念住的实践。
3.对心中善法、不善法的生起,不断地觉知当下受蕴的无常而能保持平等心,因而恶不善法渐减,善法渐
增,这便是四正断的实践。
4.对身心实相的不断观察,以“八断行”不断对治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而生起心一境性,圆满成办欲、勤
、心、观三摩地,这便是四神足的实践。
5.对身心实相如实地观察,生起无常、无我的信解,于佛、法、僧、戒起四不坏净,精勤于增长善法,纯
熟于念住及禅定,不断观察五蕴的无常、无我,这便是五根与五力的实践。
6.于身心的范畴下,观察五蕴的生灭无常,始终对诸受保持平等心,灭除五盖的障碍,因而体验到超越身
心的境界,拔除了有身见、戒禁取及疑等三结,这便是七觉支的实践。
7.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不断觉知身心五蕴的无常、无我,而能保持正知正见,言行举止不被贪嗔习性所牵
引,心灵不断地净化,慈悲不断地增长,这便是八圣道的实践。
总之,整个菩提正道是立足在对个人身心现象的不断觉知,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苦受不起嗔心,对乐受不
起贪心,时时体验其无常、无我的特性,如此才能拔除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也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灭苦的究竟
标的,并且自利利他,过著安详和谐的生活。
[64]见拙作〈人间净土的达成〉,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1997年7月。
页72
Practice of Dharma and 37 Bodhipak.siiyadharma
Lin Chung-an
Professo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Summary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harma are studied first. Then Sutras are quoted to explain the practice of 37
Bodhipak.siiyadharma.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practice should be directly based on our mind and body phenomena with
the awareness of changing and selflessness, and without react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sensation with craving or aversion. This
is the only path to enlightenment.
Key words: 1. dharma 2. 37 Bodhipak.siiyadharma 3. path to enlightenment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