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彭仁波切教言(1)
麦彭仁波切教言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讲授 堪布索达吉口译
前言
当前的世纪中,无论经济与科学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生产力及生活水准空前地提升,资讯信息迅速膨胀乃至爆炸,人们普遍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在此瞬息万变的大时代里,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也不断尖锐恶化,如环保、人口就业、社会暴力、工业布局、周边国家的不平衡发展与地区冲突等等,这些无一不在显示众生的烦恼日益深重,难以调伏以至于此。而调伏众生烦恼最为强力有效的学问与手段乃为佛法,但佛法已走过其辉煌阶段,犹如一位伟人正步履艰难地迈入末法时代。
古德世亲论师曾明确指出:真正的佛法是闻思修。但如今环视宇内,对此引起重视的有识之士寥寥无几,宛如白昼的星辰。大多数佛弟子并不理解闻思修乃续佛慧命的唯一津梁,他们热衷烧香磕头等事相功夫,对佛法的真义弃之如敝帚,仰止佛陀变成了徒具表面形式而已。至于某些有缘者,欲求通过学佛来达到了生脱死等世出世间的目的,就应了达佛陀的密意,而深彻其本源除了精通教言之外,别无他途。那些不闻思教言的盲修瞎炼者,非但茫然不见佛法的光明,且极易堕入漆黑的深渊中,无法自拔。真令我佛见之犹怜,古往今来高僧大德悲泪满襟。
而今,震古烁今的高僧大德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地力挽狂澜,为延续濒临于湮灭之佛法,不断地大转显密法轮,令教证二法太阳的光辉普耀十方法界,滋润千百万人的心灵,使有缘众生都得到旷劫难遇的醍醐妙药。
今年,法王如意宝为数千弟子传授甚深的教言,其间悲智双运,唏嘘之际不胜感慨,对痛切之处大加针贬,忆起上师恩德时老泪纵横,感人之处不一而足。而堪布索达吉仁波切则不辞辛劳地进行同步翻译,使汉族四众弟子共沾法益。欣闻甘露法雨而法喜充满,深感师恩浩荡,虽百死千生不足以报答其一,只有奋进闻思修与度化众生一途堪报深恩于万一。
众弟子已经如法闻受了殊胜无比的教言,但因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器拙劣而无法忆持,更遑论真切行持了,惋惜之声不绝于耳。故我们发心根据录音整理成为小册,在此过程中努力做到忠实法王的教言,不搀杂自己的分别念。于此,上师的所有金刚弟子咸可为证。
本文的每一句教言都是价值连城的如意宝,应作稀有难得之想。希望大家反复揣摩其中的奥旨,善为抉择,痛下苦功,昼夜精进行持,如是,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相续中的智慧、禅定、大悲、信心等各种功德自生,分别妄念自然损减乃至泯灭。愿一切见闻忆触此教言者,暂时获得人天果位,究竟成就一切所欲,恒时不离无变双运大乐,救度普天下所有的众生!
二十一世纪开端
佛历2543年
麦彭仁波切教言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讲授
堪布索达吉口译
具恩根本上师前恭敬作顶礼! 在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前作恭敬项礼!同时也顶礼莲花生大师足下!再顶礼全知无垢光尊者!再顶礼全知麦彭仁波切!
世间所有人与非人注意了,如果你们愿意听受,也请参加这个法会。
为了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在闻法过程中请以如理如法的方式而谛听。
我们现在所传讲的法是一切诸佛智慧的总集文殊师利菩萨亲自显现为善知识的形象——即于我们具有无比恩德的全知麦彭仁波切所作的教言。从显现而言,麦彭仁波切曾亲见至尊文殊菩萨,并在文殊菩萨的加持和授与之下,作了《教言汇集》。这里先讲其中的“智慧宝剑”。这是五柄宝剑之一,即摧毁三界一切魔众的智慧宝剑。通过佛陀的教言,我们知道四魔当中的一个是天魔,包括魔王波旬及其眷属。实际上所谓的魔王波旬就是众生无明迷乱的本性,他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了阻碍人们成就佛果求得殊胜的解脱,而对于皈依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以及其它的众生,经常向他们射去五支箭,就是——嗔心、贪心、悭吝、傲慢和嫉妒心这五支毒箭,这也可以称为愚痴魔王波旬的五种幻变。那么,为了断除这些魔众每日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最为殊胜的对治方法就是证悟一切诸法的本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殊智慧宝剑。
首先在本文顶礼句中,麦彭仁波切向文殊菩萨作了恭敬的顶礼,一切诸佛菩萨的智慧显现为菩萨的形象就是文殊菩萨。在《华严经》中说:文殊菩萨的智慧光明已经周遍于一切众生。由此可知文殊菩萨的智慧是无量无边,通过文殊菩萨的殊胜智慧能断除一切魔众的邪说与颠倒见,所以麦彭仁波切为了断除众生的痛苦,首先对文殊菩萨作了恭敬的顶礼。
作这样恭敬的顶礼,一是为了自己时刻忆念、祈祷自己的不共本尊,二是为了利益众生以及为了遣除造论过程中的违缘,有如是的必要。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麦彭仁波切生生世世的本尊都是文殊菩萨,本来麦彭仁波切与文殊菩萨就是无二无别。根据麦彭仁波切的传记,他一生当中的护法神是格萨尔王,一生当中的本尊是文殊菩萨,所以麦彭仁波切在这里顶礼了自己的本尊文殊菩萨。
在顶礼本尊之后,麦彭仁波切紧接着给我们作了开示,他说,我们每一个人,即使身处梦中都想得到安乐,而不情愿感受痛苦,但事实上世间并没有一个人能够令我们远离安乐。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既有享受无边快乐的众生,也有感受剧烈痛苦的众生,但产生这些痛苦和快乐的原因何在呢?难道这是随我们意愿所变化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无论是谁也不愿去遭受痛苦。
从世间八法的利养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断定:世间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愿意得到财富。但是如果自己的前世没有积累资粮,那就不可能得到今世的利益,即使自己非常渴望而且拚命去追求,但实际上也不一定能得到。
又比如在地狱、饿鬼和傍生等三恶趣当中所感受的痛苦无边无际,但这些痛苦的始作俑者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真的有一个痛苦的作者,那我们对他生起嗔恨心也是合理的,但我们往外去寻找这些令生痛苦的原因,则是徒劳无获。
真正使我们遭受这无尽痛苦的是大魔王波旬,他狡猾地躲藏在我们的视线背后,也就是隐藏在我们自己的心当中,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发现。他和我们非常贴近,但我们却熟视无睹。这个魔王有各种魔术幻变,只要他的箭射进众生的身体里,众生就会受到严重的痛苦。因为这个魔王藏在我们的心中,所以他经常很方便地损害着我们。他对人和其他所有的众生都作极大的摧坏,在他的蹂躏之下,我们就象奴仆一样得不到自在。
实际上,三界轮回的众生都在不断地遭受魔王的各种损害,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众生非常可怜,根本就不知道魔王波旬正在捉弄我们,每天都在给我们作极大的损害。因为无始以来这些众生都不明了这一点,所以在世界上真正能摧毁魔众的人非常地稀少。
这个魔王躲在我们心灵最深处,经常向我们发射的五种箭也叫做花箭,之所以叫花箭,是因为此箭从表面上看很美丽,一旦射中我们的心时,实际上是特别地痛苦。因此从表面上很难发现这些毒箭,但实际上射入众生心里时却是非常的痛苦。所以魔王的这五种箭或者说是魔王幻变出来的五种魔,我们都要加以摧毁。
能把我们扔到很低贱位置的这种魔叫我慢魔。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或者是外面的色声香味触等美妙的事物,如果我们对之生起贪心,那我们的相续就会受到束缚,这叫做是贪心魔。吝啬将我们引入三恶趣,这是吝啬的魔。嗔恨心的魔则使自己和别人的相续全部受到摧毁,这在《入行论》的忍辱品中有详尽的解说。然后自己对别人生起一种竞争心,即希望别人不要拥有名声财富等,嘴上也是经常说别人的是非和过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嫉妒,有嫉妒心的人始终不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这叫做是嫉妒魔。
无始以来,上面的这些魔众就在时时刻刻地损害我们,令我们饱受无量的痛苦。他们确确实实经常对众生带来巨大的痛苦,难道我们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假如我们明白上面所讲的这个道理,那我们一刹那也不愿与这些烦恼的大敌共处。
实际上,愚痴魔是以上所讲五种魔的根本,但我们若睁开智慧的双眼,就可以完全消除愚痴魔的无明黑暗。我们在下面先用智慧的宝剑把魔王的五种幻术全部砍断,这时愚痴的大魔王再也站不起来,也就无力反抗了,就在他自己的床上,我们把他摧毁无余。这不管在显宗还是密宗,如果我们能真正证悟自心的本性,那所有的魔众也就会自然消灭。
按《俱舍论》的观点,产生烦恼的三种因缘是接近对境、没有断除自己的习气及非理作意。有了这三种因缘,贪等很多烦恼自然而然就会生长起来。下面我们通过对能贪的补特伽罗和所贪的外境进行透彻的观察,就会知道他们全是因为缘起而显现。通过智慧来观察,烦恼的本性并不存在,这时烦恼自然而然就会灭尽。
不管是外面的有情法还是无情法,我们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外面一切能让我们生贪心的事物,都可观察它的本体,即从粗法分析成为细法,再由细法抉择为无分微尘,这样外境就没有什么可贪的了,它们就象是水泡一样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
上面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贪心的对境本来不存在,然后我们再观察自己的心。当我们用智慧来分析内心的意识体时,它们也是同样不存在,甚至我们用五种神通的智慧来观察,贪心等也是找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仔细观察时,好象自己的心真实存在,但是认真去剖析,就会发现它是刹那性的,然后再对这刹那性的前后时间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始终犹如虚空,了不可得。
如果以中观宗和唯识宗的各种理论来观察,自己的心是空性离根的;如果用大手印和大圆满的方法,以上师的加持而了知身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一样,所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彼时自心起念空,譬如直视前虚空,必得坚定之深解。”
因此所贪的外境不存在,能贪的心也没有,那怎能生起贪心呢!然后我们对能贪的补特伽罗个人来进行观察,他是有实还是无实?若是有实,贪执外境不可能;若是无实,生贪心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没有观察贪心时好象是客观存在一样,当你对某个人生起猛厉贪心的时候,如果是在一个有证悟智慧的人面前,虽然表面看来是生起贪心,观察贪心的本性却是丝毫也不存在,就象幻化变现的士夫一样。
如果贪心等烦恼不存在,那它的住处没有,其来源和去处也是同样不存在,所以能境和所境全部是刹那、无常的本性。在内道声闻乘,他们承认第一刹那实有,到第二刹那就已经灭尽了,但是我们大中观、大圆满则认为每一个法在其产生时即已灭尽。
因此又有谁会对犹如闪电一样的无常法生起贪心呢?实在是没有生起贪心的理由。以上简单地观察了贪心,然后对其它的如吝啬等烦恼,也是可以依此类推。
上面所讲的能境和所境,也就是说一切法在究竟上都不存在,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和他人怎么会存在呢?这也不存在,是空性!当然我们对空性也不能贪执,因为无实的空性也不是“我”,无实就象虚空一样,象石女的儿子一样,我们对这个无实法又怎能生贪心呢?
有实和无实所摄的一切林林总总的万法都是空性,这即可称为无我,无我可分人无我和法无我。印度的中观大德月称菩萨说:首先我们为无明所染而执著自己,这就是人我执,然后有了人我过后,对外境就自然产生了我所执,这就称为法我。当然内道各种宗派对我和我所执的解释方法迥然而异。
总之,要达到断除这两个我执的目的,我们必须依靠殊胜的智慧。用胜义谛的理论来观察时,我们所见闻的一切都犹如虚空,没有丝毫所缘,但是凡夫由于各种分别念而遭受许多无意义的痛苦。麦彭仁波切在另一个窍诀论中说:“分别念就象是虚空中的云雾,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的,一旦我们去分别执著,那对我们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九乘之巅大圆满所要断除的是这个能破立的分别念,即作破立的分别念必须断除,而没有破立的这种分别念则不是大圆满的所断。我们在修行无上大圆满时,应以各种殊胜的方法将心安住于无缘当中,如此自然安住于无分别念之中时,一切外境就象云雾消于虚空一样自然融人法界当中。
本来一切诸法是没有的,为什么我们仍在贪执这些法呢?这确是非常令人遗憾。我们本来认为外面的色法等是一种客观事实,但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对外面这些无实有的法产生贪心。
虽然贪、嗔、痴之中贪心的范围还是很广大的,但人们通常所讲的贪心是指狭义范围内的贪心,即男人与女人彼此之间的贪爱。
当我们真正作观察的时候,身体是非常污秽不净,根本没有任何一部分值得贪恋。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身体都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如各种脓血、粪尿和骨肉等等,此外,我们的身体内还寄居着成千上万只小虫,我们到底贪著的是身体的哪一个部分呢?
若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确实无法找到可以贪恋的东西,如果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能贪和所贪全部都象虚空一样,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可贪了,所以我们怎么会生起贪心呢?如果真的存在值得贪恋的地方,我们应该能非常明确地把它指出来。
贪心非常严重的众生,总是不由自主地堕入三恶道,去承受无量痛苦的蹂躏。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存在许多悦意美好的事物,但是如果去执著并追求它,其后果不堪设想,无疑就会堕入恶趣,所以我们一定要舍弃所有能生起贪心的外境。
这并非说明我们已经无法生起贪心,而是说我们应该从定解上对它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只要有贪心那还是不行的,我们还有必要认识它的本性。
其次讲吝啬。有些人甚至连自己也舍不得享受财物,对别人就更舍不得布施,但这种人在临死的时候,吝啬会对其修行和解脱产生很大的障碍,甚至转生到饿鬼当中去,即使转生为人,那也必然长时感受贫穷的痛苦,所以我们必须励力断除这种必然导致极大痛苦的吝啬心。
再次阐述观修慈悲心。在无始无终的历史长河中,以前都曾经当过我们父母的这些众生,在以前作母亲时,先是含辛茹苦地让我们住在胎中,生下我以后,这些母亲又尽自己最大的慈愍心来哺育和抚养着我,并且将自己所拥有最珍贵的财物全部赐与我。
象这样对我恩重如山的母亲们的业力现前,或者说以自己前世的各种因缘,现在已经变成了怨敌。这些无始以来慈爱的母亲,如果她们真正有能力,她们的内心肯定都不愿意舍弃自己的骨肉亲人。但她们并不具足这种能力,所以一直漂泊于六道轮回之中。
根据教证与理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十方世界中所有的有情众生,以前都曾当过自己的母亲。这些母亲都愿意享受安乐和远离痛苦,但不幸的是,现在这些母亲失去了快乐,真是非常可怜!虽然她们以前曾经长时间精心哺育过我,但后来已经互相失散了,如今母子重逢,而她们已经完全把我遗忘了,根本不知道我以前曾当过她们的儿子。
可是依靠佛经论典,我知道这些众生以前曾当过我的母亲,所以当这些母亲对自己作损害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对她们抱怨。这些母亲们的心就象已经疯狂了一样,因为得了嗔恨心的病,一方面她已不认识我,一方面她还用各种方法加害于我。她们在心里既然已遭受如此严重的病,我也是非常地可怜她们!
因为这些无有依怙的母亲长时漂泊于难忍痛苦的三界轮回大海当中,那么当这些众生伤害我的时候,只要是具有少许智慧的人,谁又能不以慈悲心来孝养她们呢?因为她们非常可怜,我们应该对她们慈爱而不应该生起嗔恨心。
总之,我们对任何众生非但不应生起嗔恨心,而且应该象母亲对待亲生儿子一样观修慈悲心。比如一位仁慈母亲的儿子若已生疯狂病,那不管儿子的行为是多么地粗暴与不尽人意,而母亲对他都是非常地悲慈爱护。同理,世间上的众生虽然对我加以损害,我不但对他们不生嗔恨心,而且内心也要发愿让这些众生心中的疯狂的病早日得到康复,应该如此祈求上师三宝加持并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其次讲嫉妒心。我们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本来众生们的财富和地位应该由我来给予,但他们现在以本身的福德力获得了一些名闻利养的时候,那我又怎么会对他们生起嫉妒心呢?比如作为儿子本来是需要父母的关怀与照顾,但现在儿子依靠自己的能 力获得了大量的财富,父母对儿子也就不应该生起嫉妒心和不满之心。因此当其他的众生在财富、声誉、权势等方面比较圆满的时候,我们实在不该对他生起嫉妒心,如果我们生起了嫉妒心,那就表明自己已经是着魔了。
我们之中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别强烈,若别人获得名声和利益的时候,内心就会特别难受,就好象别人把自己的福报抢走了一样,而实际上别人所拥有的名声、地位和财富,并非是从我的身上抢走的。因为如果别人不拥有财富,那我也是无法得到,如果他已经功成名就,那我仍旧还是得不到。所以别人有名有利的时候,并不会把我的名声和财产夺走。
比如在我们五明佛学院,三、四百个堪布活佛彼此之间并没有嫉妒心,大家还互相赞叹功德,如此作为个人也会相应地得到一些名声——无论是住在这里,还是到了别的地方,都无疑会得到的。但如果是一个小寺院的一个小堪布,那么寺院当中对他也不会很尊重,假如离乡别井,周围的人们根本就不会认识他。所以在我们五明佛学院如果只有一个堪布而别无其他的堪布,那你也不会得到任何名声,但实际上即使有这么多的堪布,也同样可以得到名声。但有嫉妒心的人,如某些高僧大德认为别人的声誉如日中天,就会是对自己的名声有妨碍,好象自己的名声就隐没了;或者以为别人名誉扫地或销声匿迹,那就好象自己就会名声鹊起一样,但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全世界所有的众生都得到圆满的功德,那对个人的名声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害,相反若全世界的所有众生都饥寒交迫,穷困潦倒,那自己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名声,所以我们不应该生起嫉妒心,而应该对别人的福报生起欢喜心,这就是随喜心。
傲慢也如此,所谓傲慢就是对自己的学问和财富等各个方面生起一种满足之心,并且在自己的身语中也表现出来的一种恶行。
实际上现在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才华等一切,都是以前自己做善事的一种果报,如果自己耽著于此而夜郎自大,那么这不但会把以前的善果全部摧毁,而且自己的相续中再也不会生起功德,所以有傲慢心的这种人真是可怜,我们应该对他们生起悲愍之心。
有傲慢心的人自认为智慧出类拔萃,或者以为自己的才华可傲视群雄,但我们认真去观察比较之后就会明了,或许他连毫毛许的功德都不具足。在短时期内和某个特定的小区域内,你可能确有过人之处,但这并不值得恃才傲物,因为无论从智慧、才华或学问、青春等各方面,在这个世间上都有无数的人千百万倍地超胜于你。即便自己具备某些在凡夫中无人能及的功德,但在圣者当中肯定是有超过你的。并且自己这种所谓的功德也并非永存,它也是因缘聚集而生的一种刹那法,具有无常性。
比如当年我在石渠求学的时候,其中有大善知识秋吉堪布和班泽堪布。对于秋吉堪布,虽然不太了解,但当时我自以为在智慧方面已超胜于他;对于班泽堪布,他曾在我面前听过包括五部大论等许多的法。但如今看来,这两位堪布的功德和学问都非常的不可思议,我觉得他们不管是从清净戒律方面还是智慧成就方面都已远远超胜于我。
如秋吉堪布,终其一生都在修持甚深的法,他在临圆寂前还在为弟子们传授佛法,他是以闻思修行圆满了自己的一生。至于班泽堪布,以前曾听说他的人格和智慧都是非常好,当时我以为他已经老了可能糊涂了,但二年前我和他相遇时,发现他没有丝毫的傲慢心,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地认真,而且他的人格也很贤善,那一刻我想真正的修行人就应该象他那样所以我自以为年轻时的智慧已超越他们,但时至晚年,他们的智慧却已经远远地把我甩到后面去了。
因此所谓的功德也是暂时性的,我们不应该对此生起傲慢。比如我们现在一些持戒清净的人,日后遇到违缘时是否还能无垢持戒就很难以说了。还有一些人现在具有高深的智慧、贤良的人格或是利益众生的一些善行,暂时他们也是在饶益众生,比如说对十几个人传授佛法的这些行为,但这些人也不太可靠,以后也是不一定能长期保持下去。
从我当年在石渠求学的情况来看,当时在至尊上师托嘎如意宝的身旁,确实有象天上繁星那么多的智者和守持净戒的人,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已经堕落到了极为卑劣的地步。反而当时有些戒律不是很清净、智慧比较浅薄的人,现在却成了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回顾这些历史可看出,即使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了暂时的智慧和清净的戒律等功德,这些也并不是恒常不变的,我们不应该以此轻视他人。
就象鲜花的香味可以熏染任何物质,谁都可以得到同等的功德。贪嗔痴的烦恼既可以染污我们的相续,智慧和清净戒律等功德我们同样也可以得到,然后许多出世间的功德也可以产生,故所谓的功德和过失都是暂时性的。所以自己获得稍许功德和智慧的时候,不要立即就生起傲慢心,千万不要轻视他人。
别人心相续中隐含的功德,我们既没有证得他心通,也就不一定能现量见到。比如有些人的言行举止都不太如法,虽然我们在管理纪律时候不得不严加管理,但实际上他们的相续中说不定正具足如海一样广大的功德,对他们也不应生起邪见,所以我们对任何人都不能轻视与傲慢。如果我们内心相续有傲慢等烦恼的过失,那我们生生世世就只有沉沦于轮回的大海和痛苦的波涛之中,无有出期。
我们有漏的智慧和功德中搀杂着许许多多的烦恼,就象是污秽的粪便混和着妙药,自己对此有何可满意的呢?一方面自己可能有少许的功德,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相续时,贪嗔痴五毒烦恼就象乌云充满了虚空一样,自己的心甚至连安住一刹那也是很困难。想一想你在念经持咒的时候,自己的心能不能离开散乱。可能有时生起贪心,有时生起恭敬心,有时生起无记心。所以当自己稍微具有功德时,千万不要滋生傲慢之心。
一些具有无比殊胜的功德、远离一切过患的高僧大德,象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他们对所有众生都是一视同仁、慈悲地对待。仲敦巴尊者曾说过:“在整个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尊者对凡是穿著僧衣的人,都是恭敬地作顶礼、合掌、脱帽等。象仲敦巴这样的高僧大德尚且对僧人如此地恭敬,那么凡夫如我们又凭何道理对别人不恭敬呢?以前阿底峡尊者说:“自己若有学问,对别人也是特别谦虚。”既然我们有多如星辰般的过患,又有什么道理生起傲慢心呢?这也正是别人所讥笑之处。
如果在自己的相续当中有稍许功德时,就生起傲慢之心,则相续中有高比须弥深如大海般的贪嗔痴等过失,那自己为什么不生惭愧之心呢?如果相续中真正没有一丝一毫的傲慢心,那是非常了不起,那时你应该生起傲慢;但如果在自己相续中有很大的傲慢,那整个世界上哪里还有一个比你更卑劣的人呢?我作为五蕴聚合的无明业障深重的凡夫,是一个有着种种过患的人,自己为什么还要生起傲慢!
你认为自己具有不共的功德,其实每天都是受到魔王五种幻现的邪加持,故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骄人的功德,应该学会谦虚。恭敬别人就应该象调驯过的骏马一样,对每一个众生都应该好好地恭敬。而作为骏马,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让他骑在自己的身上,恭敬地为别人做事情。
在胜义中,一切诸法犹如虚空,没有任何贪嗔烦恼,在名言世俗谛中,一切诸法也是如幻如梦。这样,我们以大圆满的窍诀来调伏自己的相续是非常的殊胜,即在胜义之中,一切诸法修持为无实有性,自己的所见所闻全已变成大空性;本来一切诸法就是空性,但就在空性当中,具足因缘的时候,整个轮回还是可以显现,所以在名言之中应该以幻化八喻来对待一切诸法。
这就是大圆满和大中观的观点。中观应成派在名言中讲幻化八喻,但在中观自续派来说,如幻如梦则已经属于胜义谛。这也是文殊菩萨大悲心所显现的智慧宝剑,通过这把智慧宝剑,我们就能断除我执烦恼,进而所有的无明愚昧全都能摧毁。
如果已经断除了一切的无明愚痴,就象三个脚的架子其中断掉了一个脚,则其它二个将无法支撑,从而天魔蕴魔等四种魔全部都能摧毁。真正能摧毁这四种魔的就象是雪山的狮子,能威慑镇伏所有的野兽。一旦我们的自相续中若生起这样的智慧宝剑,那就犹如雪山的狮子,所有的外道野兽都无法危害我们。
下面讲“甘露滴”。甘露是指天人的甘露,此甘露不管谁饮用以后都能治愈自己的一切病苦。同理,听到这个法后自己身口意中的贪嗔痴烦恼痛苦全部能清净。
在此世间中有一个寂静地方,有些人能自在地享受殊胜的甘露水,如在天界中享受圆满的甘露妙味。但在同一个地方,不少众生却经常饮用燃烧的铁水,感受无量的痛苦。天人的快乐与恶趣的痛苦,众生的业感犹如幻化一样,幻现出众生各不相同的苦乐。
比如在如今我们五明佛学院,有些人丰衣足食,也有闻思修行的机会,今生幸福,来世也安乐。可是极少数人却衣食无着,然后经常懈怠,闻思修行也不能行持,不仅自己不能受持善业,而且还障碍别人持戒和闻思,今生痛苦来世也痛苦。
又比如我们家有三个人,虽然每个人的食物都相同,但各自显现的苦乐却不尽相同。有时候,某个人晚上做梦也吉祥,身体也健康,但另一个人则可能梦境不佳,身体也不适,心情也不愉快。所以即使我们大家生活在一起,也不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在整个三界轮回中,一切苦乐感受全是幻化。那上至天人善妙欲乐,下至地狱饿鬼的各种痛苦,是否有一个真正的作者呢?
象这样一个痛苦和快乐的作者在外境上根本不存在,其实真正的作者就是我们的分别念,除此以外在外境上无法找到。
若我们的分别念中生起慈悲心和信心,那我们将获得解脱和安乐,只要具有真正无漏的智慧,无疑我们就会达到圆满究竟的佛果。如果我们经常生起贪心嗔心而造了恶业,所感受的就只有是地狱饿鬼等恶趣的痛苦。
据此我们明了分别念是一切苦乐的根源,那就一定要好好地修持妙法,暂时断除—切恶念,最后灭尽所有妄念而获得圣果。
月称菩萨说过:“经说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释迦牟尼佛在佛经当中也曾指出:“心为一切诸法之源,故名为普作王。”为什么称为普作呢?因为它既能作清净的涅槃,也能显现不清净的轮回。萨[日/阿]哈尊者说:“心乃涅槃之根。”
如大幻化网中对心和智慧所作的分析,这里所说的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根本,是一种明现。由此,我们知道不清净轮回中的一切显现实际上是不清净心的自现,同样清净的涅槃和智慧的显现实际上也是清净心的一种显现。我们若详加观察外面的一切显现,将无法真正找到一个实有的事物,所以清净和不清净的根本,都是自己的心。
心能显出轮回和涅槃的一切诸法,如果自己的心能转到善法方面,那将获得善趣和究竟的解脱,如果我们不通达心的本性,也不能调伏自心,经常会造贪嗔痴等各种恶业,结果必定会堕入三恶趣,因此一切万法的作者就是心。
在天界有悦意的外境,而且天人的身体也象皎洁的月光一样明净可爱,周围也经常有很多的天子和天女恭敬供养。但将来他们也同样会受到恐怖的死魔阎罗王的危害,到那时,天子自己没有丝毫自在,因业力而堕到燃烧的铁地上,鬼卒持着各种兵器不断地砍刺他的身体,为无量的痛苦所煎熬。可见天人的福报也并非完全可靠,如果我们不造无漏的善业,将来必会堕入恶趣受苦。
比如用开水煮米,米粒在整个锅里面沉沉浮浮,同样的道理,众生在轮回中也是漂泊无定。有时候造了白业到善趣中去感受安乐,有时候造了黑业到恶趣中去感受痛苦,这样我们在沉浮无定的三界中不断地漂流。
就象瓶中的蜜蜂一样,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在轮回中沉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在三界中轮回的根本是什么?如何才能断除三界轮回的根本?有智慧的人应该对此作详细的观察。
比如从我个人而言,一方面我自孩提时代起就依止了善知识行持佛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是比较有善根和有福报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从小至今,我的身体就很孱弱,经常遭受各种病魔的危害。此外,我在这一生中也曾遇到过无吃无穿等各种困境。有时候我认为自己的修行不错,也作了不少难忍的苦行,但有时我在思维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呢?这一点连我自己也无法确定。对如今的我来说,吃穿都已不成问题,名闻利养等都相应地得到了许多,所有的弟子对我也特别恭敬,由此一方面我感到很安乐,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又是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因为即使到大经堂下面,我也是无法独立走下来,即便在一天当中,我身体状况也几乎完全没有健康的时候。一二年前我也曾这样想过,麦彭仁波切是在五十岁时患上了重病,然后圆寂于六十七岁,而我也发愿六十七岁时往生,但后来以多种因缘,我的寿命也稍为延长了。这时,我们应该深入观察,自己感受了怎样的快乐与痛苦,若想以后得到快乐而不情愿忍受痛苦,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以前在这些问题上曾经运用了多少的精力和智慧呢?望大家对此深思!
听闻到佛的教言并修持善法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经典有各种不可思议的功德,而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的所有高僧大德和圣者的论典,虽然不是佛亲口宣说的语言,但若与佛的密意相吻合,那我们也应该尊敬论典如同佛说,《宝性论》也有此教证。
当然若自己并不通达佛教经论,却故意宣讲佛法、著作论典,这便成了徒劳无益的事情。在佛教内道中,造论者必须具足三种条件之一,上等的条件为造论者必须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中等造论者是面见本尊,下等者则精通五明。
对这种得地菩萨所造的论典有没有辩论呢?当然还是存在不少辩论,比如宗喀巴大师、米拉日巴尊者以及还有觉囊派、萨迦派等许多初地以上的高僧大德所著的论典都存在辩论,这在末法时代的今天还是有辩论的,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凡夫人对圣者菩萨是没有对其进行辩论的资格,就象乌鸦想伪装大鹏鸟一样。如果想去与米拉日巴尊者等圣者教言作辩论,自己也是不可能得到胜利,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若自己决定造论,不要存有追求名闻利养的私欲心,无论传法、辩论或是闻思修行都应该如此,否则外表上伪装行持善法也并无太大的意义。如果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经常闻思佛法或为别人传法,那它的功德就象天人的甘露一样,能够遣除一切违缘。
麦彭仁波切在此宣说,六道轮回中暂短的安乐就象是闪电一样,丝毫也不稳固可靠,有正知正念的人都应对此问题作认真地观察与缜密地思维。
现在我们已经得到这个宝贵的人身,并依止了恩重无比的善知识,又遇到了即身成就的无上密法,这样最下等也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这一点我们自己也应该有一定的把握,所以我们应该精进修持,就象华智仁波切所说:“舍弃天灵盖!”意思是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执著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应该象把自己的天灵盖永远舍弃了一样地精进。
但非常可怜的是,在我们之中还有些人好象是认为自己恒常不会死亡,对死亡一点也不害怕,经常谋求的是今生当中的各种名闻利养。有些人不但不闻 思修行,而且整天都是吃喝玩乐,如经常听录音机、打球、摆龙门阵,丝毫也不把解脱和因果放在心上。
经常放逸散乱的这种人在临终时,会有各种恐怖的死神把他的身心全部摧毁。就象打猎一样,当死魔阎罗君无情地夺走我们生命的时候,根本无法预计,它是突然性的。可怕的阎魔王于何时何地将会在自己面前出现,谁也没有这个把握。因此希望大家好好地思维一下自己曾经造过的罪业,从今以后应该改头换面,认真精进修持善法。
死魔阎罗王令人非常恐惧,他以一副威猛凶残的姿态,瞪着圆圆的大眼睛,时时刻刻都在审视着我们。当死魔阎罗王手执黑绳来见我时,平时对我非常慈爱的那些亲朋好友也围绕在身旁,此刻无论他们怎样声嘶力竭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和痛哭流涕,即使因悲伤过度而昏厥倒地,死魔阎罗君也丝毫不会含糊,绝对不会有商量的余地。在《入菩萨行论》中也有相似的教证:“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这时即使与阎罗君辩论、抗争亦犹如竹篮打水一样——毫无意义,在依依不舍之中,自己还是不得不离开人间,走上凄凄惨惨的中阴路。当亲戚朋友们看到这个人已经回天乏术时,他们也都会失去希望。
我们在不远将来的某个时候,必定要永远离开这个幻化无常的人间,永远离开自己的亲友,所以我们对今生的名闻利养不能过于执著。但我们不愿目睹却又出现在面前的是,有些出家人既秉承出家人的事业,又在操持在家人的琐事,表面上穿着出家人的僧衣,但实际上他内心没有生起一刹那的悲心与善心。
经常沉缅于吃喝玩乐和世间法的这些人真是很可怜!那么这种人在来世会不会得到少许安乐呢?绝对不会的!龙猛菩萨说过:“即生当中造此罪业的人,他的前途必定是黑暗。”这些人的前面已经准备的非常齐全,正在等待着他们奔赴去感受各种剧烈难忍的痛苦。
地狱中的大锅正冒着熊熊烈火,许多面目狰狞的阎魔狱卒手中也拿着斧子等各种兵器刑具在迎接他们,到那时再也找不到一刹那享受安乐的机会,纵使千百万的佛菩萨来要救度这些人也无能为力。一旦众生的业力真正已经成熟现前的时候,佛和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能力也成为有限。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当下为安乐的因而精进修持。
同样,转轮王的福德非常圆满,在整个世间上除了佛陀以外,再无其他人具有这么大的福德。即使是如此超类绝伦的转轮王,如果他没有修持正法,那到临死时也是无依无靠,必定会堕入恶趣之中。
转轮王身旁有大象、骏马、步兵等四大军队经常拥护着。当他居住在富丽堂皇的王宫时,周围有许多美妙的王妃对他作恭敬承事,她们还具有林林总总的功德,美丽异常。象这样的王妃在人世间也是难以找寻,她们的笑靥就象皎洁的月亮一样楚楚动人,她们以娇媚的姿容经常围绕着转轮王。
转轮王就是这样享受着全世界的各种妙欲和荣华富贵,其心目中也认为在整个四大部洲自己的福报是无与伦比的。
转轮王威势赫赫地端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当其他的国王大臣来晋见他时,就象是一般的野兽来到狮子面前一样,非常畏惧。有些高官、上师坐狮子座的原因,是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坐在狮子座上在世间上是表示崇高的地位。藏传佛教中用诗学来赞叹某些高僧大德时,经常也用狮子座来进行衬托。
纵然是傲视天下群雄的转轮王,临命终时也同样有很多可怖的鬼卒用脚踢着他的头,他刚才还沉浸在光明和快乐之中,现在一瞬间就被阎罗王强迫带到那黑暗地狱的无尽痛苦当中。
同样,我们的名声、身体等都不是永恒不变,比如某些青年男女,肤色就象白莲花一样白里透红,英俊可爱,但即使美若天仙,一旦人老珠黄,就象一截焦木一样异常老丑,这时哪怕是看到自己的身体也会心生厌烦,只有在心里留恋着已匆匆逝去的黄金岁月。
象我们这些上了六十岁的老年人,有些年青人看见我们的身体也会生起厌烦心,这时候大家宁愿看年青人而不愿看我们这些老朽的身体,但是这些年青人在不久的将来,曾经健美挺拔的身体也一定会变成象我们一样丑陋不堪。
无论我们处在这个世间还是任何一个世间,没有生老病死的例子始终无法找到,即使象转轮王和帝释天那样的身体到最后也会显示无常,我们在末法时代的这个肉身难道不会衰败坏灭吗?我想聪明的人肯定明了。故我们一定要精进修持佛法,如果我们修持大圆满在今生中没有得到成就,那至少我们也一定要依靠往生的窍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不仅我们有情世界是无常性,而且三千大千世界也是无常。根据《俱舍论》的小千、中千、大千世界的推算,所谓的大千世界共有十亿个四大部洲,那么这十亿个四大部洲中有着各种不同的环境、颜色和形状。不用说大千世界,仅就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美国、中国等国家来观察,就会看到高山平川、城市乡村、大漠戈壁等各种形形色色的地理环境,既有悦意的地方,也有险恶的地方,但所有的这些最后都会因为地水火风的摧毁而全都象彩虹一样消于虚空当中。
既然到每个大劫的最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会变成象虚空一样,那我们现在的亲朋好友以及自己的身体又有什么值得依恋的呢?就象风中的蜡烛没有一点可靠,不管是器世界还是有情世界,都没有任何常有不变的东西,所以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亲朋好友们,都不要生起贪心。
在这个浩瀚无垠的大千世界中,虽然显现各种不尽相同的痛苦与安乐,但这些宛如天空中的闪电一样,全都是无常。可是愚笨的人还十分执著于虚幻不实的身体、财物以及亲友,然后就为了这些而造下弥天罪业。一旦到了临死之时,那些犹如海市蜃楼一样的声誉、财富以及亲友都不会跟随自己,跟随自己的只有这一生中所造的善恶业。
总的来说,在这个世间中的一切都是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真正究竟的安乐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往生之后再也不会有任何痛苦,就连痛苦的名字也无从听到。
当今时代一些不喜欢闻思的人,他们得过且过,整天在浑浑噩噩之中虚掷光阴,也不发心为自他利益做事情,并且经常窜门、胡吹乱侃,还谣言中伤别人等障碍他人修持善法,这种人真是很可怜!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还会再度来到这个世界中度化众生。虽然在度化众生过程中,会显现形形色色的痛苦和快乐,但在直接的感受上是不会有,就象是有神通的人明了别人的痛苦一样,我们可以在无漏的快乐当中以幻化游舞来度化众生。
《宝性论》指出:“圣者远离一切痛苦和生老病死”,《经观庄严论》说:“已证悟空性的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就象观赏花园一样,没有任何痛苦。”因而在表面上那些大菩萨们也有可能患病、生烦恼等,乃至显现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幻化,可是在他们的自证境界当中一点也不存在这些不清净的法。还有些大菩萨为了度化某类特定的众生,有可能会显现如同世间一般的愚夫愚妇,也会受到世人的污辱和诽谤。
所以我们对圣者不能随便诽谤,我在这里顺便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大成就者名叫晋美彭措炯列,他的行为十分不如法,在每年夏天,他常到石渠那一带去化缘,当地有一个名叫帝加家的姑娘和他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一次当他给数千的信众作大灌顶时看到帝加家的姑娘也来了,就把宝瓶放在虚空中,毫不忌讳就抱着那姑娘坐在法座上。因为他的前世闻名遐迩,故在前半生别人对他都比较恭敬,但他的行为不太如法,到后半生别人对他大不如前了。后来在他圆寂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因为行为显得更加疯狂,即使在他自己的寺院也无法呆下去。当他临终的时候,沉疴难起,但弟子们也不悉心照料,他一直在非常痛苦地呼喊:“他们自己都会很难为情,在上师圆寂时还敲打着乐器。”他圆寂后,人们去请教大德多钦则仁波切,多钦则仁波切让他们不要告诉任何人,然后拿了一把小手枪,在晋美彭措炯列的脚掌下射了一枪,他的头顶上冒出了青烟。过后,多钦者仁波切说:“大菩萨在圆寂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圆寂,这样打枪之后,他才清楚地知道自己圆寂了,现在他已经重新安住了。”
后来,有一个名叫单贝宁玛的人,他承认自己是格尔的转世活佛,但不承认是菩提金刚的转世活佛。有一次,他见到了晋美彭措炯列的空行母,当时他就认出来了,他说:“我前世的空行母现在已经上了年纪,但姿色还不很衰老。”后来他又说:“我只能回忆起自己前世的空行母,而其它的一切都不能回忆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就是这样经常对自己开玩笑,由此可知单贝宁玛的前世就是晋美彭措炯列。
当年晋美彭措炯列的许多行为不太如法,故受到人们纷纷的诽谤,但是这并不一定表明他真实具有众多过失,所以我们不能诽谤高僧大德。在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也是充满诽谤的一生,但实际上他是在众生面前幻化游戏,就象是跳舞时有各种引人人胜、变化莫测的舞姿一样。
有时这些大菩萨显现毁犯戒律,有时好象又在装疯卖傻,但他们的内心中肯定有常人难以揣度的密意,所以我们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要对他们生起邪见。
在闲暇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历程,曾经造过几许恶业,吃过多少苦头,遭遇如何痛苦,这些生老病死的痛苦我们都能真实感受。只要我们仔细去思维这些道理时,就会发现在修法的道路上并没有任何退路,只能勇往直前,不达目的——成佛,誓不罢休。我们以前都是在家人,现在成了出家人,来世就不应该堕入三恶趣,不应该再去感受以前的那些痛苦,所以我们现在已经遇到了旷世难遇的上师和具有各种善妙功德、高举正法宝幢的道场,就一定要精进修持。
修法也并不象某些愚人所以为的高不可攀,如最下等的人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比较简单的吧!对阿弥陀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自己一心一意地发愿往生,然后也不造五无间罪和舍法罪,若能依教奉行,则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曾亲自给我们保证过:一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圆满成熟所致。
以前曾有一个喇嘛在外面宣扬:“色达堪布说念一百万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完全是一种妄语,往生极乐世界并非那么简单。”这个人可能不太熟悉教理,我色达堪布(指法王如意宝本人)所说的实际上是依据弥陀经而说,并非色达堪布从分别念中杜撰出来的。所谓一百万名号的界限,是因为我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观音上师以及多额单比尼玛活佛等曾明白地告诉过我说:“将来你若能发动信众念一百万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我个人的品行怎样卑劣,也不会拿这个来欺诳世人,我有佛陀与上师的教言为证,所以希望大家应该好好地祈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自己的心应该逐渐转移到善法上面来,不要再造恶业与无记业,一定要趣入善业。我们将来必定会死亡,那时所有的名声、财富、亲朋好友都不会跟随自己,哪怕是一针一线也不可能携带,甚至儿女成群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利益。对于这一点,我们虽然都明白,但一定要认真思维功德与过患,对自己今生后世具有利益的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如履薄冰、精进修持,珍惜当下的每一刹那。
作为居士和出家人,希望大家不要业际颠倒!而什么是业际颠倒呢?比如不努力闻思修行,而经常破坏戒律,失毁自己的誓言,那么这种人就是业际颠倒。又如有些人非但不情愿学法,而且不断跑到外面各地去化缘,营谋私利等世间法,或一些人非常恋家而返回故里,协助家人搞世间法,这都属于业际颠倒。如返回家中,自然就会生起贪嗔等各种烦恼,因此作为居士和出家人,无论是谁都应该注意要稳重,不要经常回家。
有些人刚一修学佛法,家人从此就经常对其造违缘。母亲、父亲、儿子等亲人就会很虚伪地对他说,你要经常回家,不然我特别想念你,外表上也伪装在悲泣。有些母亲则会对儿女说,你应该回来一下,否则我白天想着你,晚上做梦也见到你,我是多么地想你啊!但如果这些意志比较薄弱的人回家以后,希冀再专心修法就确确实实成了问题,这也是业际颠倒。所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不要业际颠倒。
无论是在家或出家修行人,一定要守持清净戒律,我想如今守戒并不困难。我以前在课堂上也再三强调,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期间,受持清净戒律是非常的困难。那时候如果有人受持清净的戒律,在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会心惊胆战,人人都以为他不识时务,是牛鬼蛇神。当时我的阶级成份虽是贫牧,但因为我的戒律清净,别人都不敢接触我,也就根本无人和我说话,每一次开会时我都战战兢兢。
在那个时代要想受持清净戒律确实不容易,但时至今日,社会环境也比较宽松自由,并且上师也经常谆谆教诲。在释迦佛的律部经典中对此宣讲得非常详细,管家们也经常强调戒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劝大家受持戒律。持守净戒的人会得到人天共赞,你们要是有心的话,肯定会遵守戒律。
某些尼姑注意了,你们也应该反躬自问,当初你们出家时是怎么想的,当时不管家里人是如何劝阻,你们也义无反顾地跑来出家,但现在却整天思恋着一个男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希望跟他碰面和谈天说地,就象六世达赖在一个情歌中所唱:“虽然身处僧众当中,但内心一直想着他的朋友。”处于这样一种想入非非的状况,真是可怜悯者。我希望你们一定要制止这种以身试法的行为,而从善如流。作为男众也请自重,不要破坏出家人的戒律。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不善感诸苦,恶趣亦如是。”那么远离烦恼所感的果与前恰恰相反,实际上就是快乐。在我们所造的业中搀杂有贪嗔痴成份的都是恶业,断除贪嗔痴以后都变成善业。此窍诀的中心内容就是说明贪嗔痴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如果真正断除了贪嗔痴,暂时和究竟的安乐都能一一得到,因此断除贪嗔痴对于凡夫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
广义的贪心是指对轮回中色声香味触等一切诸法的贪执。前面已经屡次指出,不管是有情世界中的帝释天或转轮王等,或是器世间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是无常的本性,因此轮回中诸法都为痛苦和无常所摄,我们对轮回中一切盛事、妙欲等都不能生起贪心。
传统说法中所谓的贪心是指青年男女对异性所生的贪染心。其实这也不一定都是青春少年,不少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也会生起贪染心,特别是早年熏习比较严重的老人,则其贪心也象烈火一样炽盛,藏族有一种说法叫:“虽然已经老态龙钟,但他还是喜欢美丽的姑娘。”但是,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身体,都不值得依赖,都是空性,都属于痛苦和无常,是不清净的法,所以没有任何值得可贪的。
男人与女人之间互相吸引贪著,这贪欲是一切祸害的根本,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并没有进行认真缜密的思维。假如一个出家人还俗成为在家人,就会丧失现有的自由和快乐,他就不由自主地为饮食等生活各个层面去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实际上,正是贪心这个魔束缚了三界中的一切众生,而使之无法获得到解脱。因此,若谁人离不开贪心,他实际上就已被痛苦的镣铐束缚了,这种人水远也不会拥有安乐静谧的生活。
无论是希求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获得阿罗汉的果位,有世俗贪心的人是不可能靠近更不能达到这种目标。贪心炽盛的人,完全不可能忆及极乐世界的功德,比如一个年青的男人正苦恋着一个女人,这时死魔突然来到其面前,他根本不会观想、祈祷阿弥陀佛,而是一直贪恋着女友,在此痴迷不舍的心态中死亡、趋入中阴,然后转世。虽然已经隔世,但在贪执心的束缚与驱使之下,那么他的来世就很可能会变成是女友身上的小虫,重来这个苦难世界感受无量的痛苦,这种人是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因果毫发不爽。
贪心也是一种颠倒的心态,只要作详细的观察,人类的身体实际上是一切不净物的来源,它经常产生和排泄的都是一些肮脏污秽的物质。如果身体每天产生出美食、甘露等洁净的东西,我们也还可以贪著,但是人类身上的九窍流出的东西全都不洁净,不论是头上的垢屑、口中的唾液、面上的鼻涕,还是身上的汙垢以及肛门流下的污秽粪便,并无一丝能够分析为清净,所以人的身体本来就象是一个不净物的滤器。人类的身体也是由血、肉、肠、骨、髓、鼻涕、口水和大小便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如果里里外外详详细细加以观察,除了不净物以外,再无清净可爱之处,根本不值得拥抱、亲近。
男人和女人,不论穿著的衣服如何华丽,如藏人穿的是氆氇或羊羔皮,并以珊瑚、松耳石等宝贝作装饰,并在脸孔上也是涂脂抹粉,这样外表看起来虽然好看,但如果其身体被戳一个洞,那洞中流出的物质就能把她全身的衣服都污染;又如把一个人的内脏掏出来,那么旁边所有人的妙衣都会被搞脏,如以一个人的不净粪染污了清净的衣服,作为正常人谁也不愿意再穿,所以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样的污秽不净。由此,你们认真想一想,对人的身体有何可贪可喜的呢?不管是对男人还是女人的身体,真正要做详细的观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为之贪恋。
如果我们特别欢喜异性的容貌,就象从前一个婆罗门女对一个男子生起了不可抑止的贪心,结果这贪心使她濒临死亡。众多经典中讲,一般女人的贪心比较强烈。但男人的贪心有时也不可以想象。他们之中也可分为上中下三等,如释迦牟尼佛曾讲过他的眷属当中难陀的贪心比较深重。
譬如有些女众,看到一个长得比较可以的男人,就无法自控地欣赏他的一举一动,如果你特别喜欢他的脸孔,那将他的鼻子割掉后,你也应对其余部分生起贪喜心,但这时你为何不再贪爱他脸上的其他部分?如果他的脸是有那么好看,那么割下鼻子、耳朵后,你也就不再喜欢看到他,甚至一想他就会恶心、呕吐。这时,对身体的其它部分你为什么就不贪了呢?同样,女性不净的身体,男性对之也生起贪心。如果是真正的五部空行母,其身体中自然散发俱生的妙香,而世上一般的女人却只能在身体上涂抹香水,可是某些贪心比较大的人嗅到女人身上涂敷的妙香时,也会油然生起贪心。如果你真正喜欢妙香,那你应该去享受大商场中陈设的各种高级香脂。你为什么只对女人身上所涂抹的妙香会生起特殊的欢喜心呢?实际上几百个女人坐在一起也是臭哄哄的。
男性与女性之间喜欢互相注视,但如果你经常喜欢看异性的容貌,觉得他的脸是那么好看,那我们可以把他脸上那层比较细薄的皮肤削开,这时皮肤没有之后,那你还喜欢看吗?同样,如果你喜欢他的身体,那把他身体外面的皮肤削开,再把他里面的内脏掏出来,这时再看看自相续中到底贪的是什么。如果把外面皮肤削完过后,再把这个血肉模糊的身体放在你面前,那你这时会感到非常恐惧,根本就不会生起贪心。既然这样,我们现在知道你是对如莲花花瓣般非常细薄的皮肤生起了贪心,因为对整个身体的内内外外进行了观察,除了不净物与薄皮以外,就没有什么别的了,所以你可能是贪着男女外面的这层薄皮。如上分析,既然你对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对境生贪心,那确实是很不值得,确实是一种颠倒和愚痴。
如果男人对自己的女朋友生起了欢喜心,或者就象那些结了婚的人一样,自己有了一点儿财产时,就会为自己的妻子买很多的珊瑚等珠宝首饰,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没有对她好好承侍,那就害怕她被别的男子抢走,所以有些人为了使他的女朋友生起欢喜心,会对她做很多的事情,但他们这样辛辛苦苦承侍是不值得的,因为实际上他所喜欢的这个女人,除了外表和装饰等微尘组成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贪恋。
贪欲心的本性是始终无法得到满足,越享受欲乐越会增上贪心,犹如干柴上的烈火。从未经历过男女间贪欲的人,虽然心中会有贪欲,但是不会严重到不可抑制的程度。但如果你享受一次贪欲后,就会越来越希求继续享受,结果不断地增长贪心,始终没有满足的时候。
有些人很天真地认为自己只享受一次贪欲就足够了,但这样断绝贪欲无疑是异想天开,如同饮用盐水一样只会越喝越口渴,越享受贪欲越增上,永远也无法满足。
如果在世间上享受贪欲会得到满足,按实际上在我们一生曾经享受过数以千次的各种妙欲,在这个无始无终的轮回中,我们也享受过无数次的妙欲,可以确切肯定并不存在一个不曾享受过的贪欲。以前享受过了但今日我们的贪欲还在不断增长,不能斩草除根,故我们应该依靠佛教的对治法来加以断除。
六道众生中除了地狱众生外,其它的众生如傍生和人等都作不净行,即使如世间上那些渺小的动物也同样追求贪欲,但欲壑难填,看到它们也是非常可怜!所以无论有情转生到三界中的哪一个地方,愈享受世间贪欲,将来愈无法满足,对此我们应该依靠有效的对治法来断除之。
其实我们认真去观察贪欲时,男欢女爱乃至于世间上最诱人的妙欲都是有为法,是无常的性质,无有任何意义。即使一生之中都沉浸在不净行之中也无法得到满足,最后得到的苦果却需要多生累劫去承受,这种诱人的贪欲除了把众生引入地狱外,对往生也没有任何的助益,依赖贪心,不但所得的安乐非常少而短暂,而且今生和来世获得的痛苦却是特别多而漫长。比如拉马车的牲口,它为了在路边吃一口草,却遭受到不断地鞭挞。所得的利益只有一口草那么少,但自已却感受巨大的恐怖与痛苦。享受时非常甜美,但得利少,苦更多,世间贪欲就是如此。
享受世间妙欲犹如服食甜蜜的毒药,吞下肚后却会丧失宝贵的生命,结果与当初想象是相反的。只要已经享受过任何一种贪欲的快乐,其业力一定会与之形影不离,这种痛苦的果报纵经千百劫也必定会成熟。贪欲实际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我们在世间享受如白马过隙一样短暂的决乐,但痛苦却是遥遥无期。比如两个出家人触犯了淫戒,他们当时所获得的安乐不足挂齿,但将来遭受的痛苦却是无穷无尽。他们不但违犯了别解脱戒而且毁坏了密乘戒,即违越了密乘十四根本戒中的第五条根本戒。
我们贪着世间的妙欲,就如野兽贪着琵琶的妙音时被猎人趁机射杀,同样如果我们贪着世间妙欲则会危在旦夕之间。我们所贪爱的色声香味触等妙欲,实际上是把我们引入地狱的因。如果我们能无误通达各种痛苦的果报,如亲见地狱阎罗卒执持利器追杀那些业重众生后,那我们就不会再去造恶业,也绝对不敢再对异性生起贪恋之心。
痛苦的果报一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但我们却仍然恍惚迷离,因此世间人是愚不可及、非常的可怜。无始以来,正是贪心把六道众生束缚在轮回中无法得到解脱,因此我们现在若不运用殊胜的智慧来对治贪欲,那么将来也会同样感受无有休止的痛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贪欲具足各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过患,同时也对世间上贪欲粗重的人生起无比的悲心。我们也应该这样观想:凡夫为了享受这短暂的安乐,其代价却是三恶趣的痛苦,内心深处自然对他们生起强烈的悲心。我在一个作明佛母的赞歌中曾这样唱到,业力深重的人将非常珍贵的戒律也换成一刹那的淫乐,这种人真是可怜!
清净戒律是一切功德宝藏的根源,是一切暂时与究竟解脱之基,是无以伦比的装饰,以这样庄严饰品的戒宝来换取暂短的欲乐,如人买椟还珠一样可怜。本学院近八千人戒律特别清净,但如果男女互相破戒了这是造了近五无间罪。这种不可救药的人真是天见犹怜,我们应该对他们生起悲心,千方百计去饶益他们。可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管家,要想真正饶益他们,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他真正已经把戒失毁了,那么在今生中我们也无法挽救这种人。
假如他仍可以与僧众共住,今生或许还有希望,但相对他而言,破戒后就再没有权力享受僧众的财物,也不能再使用经堂,在经堂中跨上下步也不允许,因为破戒之人若再继续享受僧众的财物,来生会感受无量的痛苦,因此我们开除这种人也实在是迫不得已。释迦牟尼佛的教典中指出,破了戒的人必须摈除。
这些不守戒律的出家人一旦被开除,到社会上各自作世间法而造恶业,看起来这种人的堕落也是一种必然,非常可怜!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大悲观世音菩萨对这种人并非不发大悲心,并不是不愿意摄受,他们虽然可怜,但对他们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救度。
这种破戒者必须离开道场,不能染污僧团,当他离开僧众时,此情此景对我个人来说感到特别心痛,为此我曾经多次给管家们咐嘱过,如果要开除破戒的人时,最好不要让我知道,否则我心里特别难过。因为虽然这些破戒的出家人依止了我,但我也无法饶益他,没有使浪子回头,故内心里非常痛苦。
堕入五无间地狱的众生,其罪业在一刹那一刹那地损减,过了一段时间后,罪业自然会越来越轻。但是有些贪欲特别强烈而破了戒律的人,他的罪业却是越来越增长,所以在这里造恶业的人,还不如堕五无间地狱好。
尤其男女众之间的戒律作为一切戒律的根本,我们应该用出世间殊胜的智慧来对治贪心,本着强烈的大悲心来对待那些犯过戒的可怜众生。如在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专门有一个大愿就是愿这些破戒的众生不要堕入恶趣,宗喀巴大师也曾如是发愿。
希望汉藏居士也要持守清净的戒律,即必须要守持圆满的居士戒。居士不要对出家人的修学和戒律造成损害与不良的影响,否则来世在地狱中遭受剧苦时,已追悔莫及。依靠对治贪心的智慧和对贪心者生起的大悲心,能够断除一切贪欲,圆满一切世间的功德。
如果在一瓶清凉的甘露中放进少许不净粪,由此甘露也即刻变成令人不悦意的不净物,那么再也无人问津了。同理,如果一个人心中隐藏着极猛烈的贪欲,则终其一生也无享受快乐的机会。麦彭仁波切在其它教言中讲:“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已经被女人所控制,别人也会时时传扬他的过失,自心也不可能转移到善法方面来。”贪欲粗重的人对别人传讲佛法,别人也不会依教奉行。因此古印度的一些大成就者,在即将接受空行母之际不会再传法,然后就会趋向荒无人烟的寂静处,象野兽一样过生活。
我们要弘扬和行持佛法,其前提必须护持清净戒律,否则无法摄受他人。在从前,格鲁派高僧大德的戒律非常清净,只要是拥有空行母的人,无论他是谁也没有资格坐金刚上师的法座,在格鲁派中,每次开法会都如是按规矩办理。但在宁玛派中存在一些不如法的作法,好象破戒律的那些人却十分傲慢地坐在高处。宁玛派大德华智仁波切曾严肃地指出:“你们应当跟随前辈大德学如法的,不应该学不如法的”。当今出现一些末法时代的现象在此就不用再提了。
如甘露瓶中有了一滴不净粪,那其中所有的甘露都被污染了,同理若一个僧团中出现一个破戒之人,则整个僧团都被他污染了。如果自己经常持守清净的戒律,能够知足少欲,远离一切贪欲,那么这种人就象远离了一切传染病一样,自己心里会得到殊胜的快乐。如某种病(麻疹),患过一次后就再也不会得了,同样的道理,我们断除贪心后就象种子烧焦后不能再出生芽果一样,贪欲就不会重生。
月亮,犹如乌云中清净的甘露。行者如皎月般自在的生活,实际上是三门离贪的行为,或者可以说,知足少欲的修行人如同虚空中皎洁的月亮一样自在,是天上人间的庄严。
具足净戒离贪者的今生来世一切愿望都能如意圆满,就象面前生长有一棵如意树一样,只要向它祈祷就可以随心所欲。这种人今生充满快乐,来世也将会决乐,希求暂时和究竟的果位都可以无欺得到。就象从前一首道歌中所唱:“清净戒律者,今世获胜乐,诸天洒鲜花,来世生净土。”由此可推知离贪者的来世也必定是光明,就如《亲友书》中所说,从光明至于光明。如同为干渴所困的旅行者遇到了一个有朵朵莲花装饰的甘露海,离贪清净者的一生是在快乐悦意和满足自在中度过。
有些男众可能会这样以为,我破了一次戒后将来可以重新再受一次,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以别解脱戒自宗来讲,今生中破一次戒后就再也没有恢复的机会。虽然在藏传佛教中有各种迥然不同的说法,但在真正的别解脱戒自宗是不存在恢复戒体的可能性。对男众来讲,也是不能恢复别解脱戒体。有些人认为今天我把戒破了,其后享受贪欲,将来再加入僧团,这种做法是业际颠倒的具体表现。
男众在真正接近破戒时,自己舍戒,日后还可以恢复,可是女众在其往后的一生中再也没有恢复的机会,佛经中是如此指出。但是我个人以为,在犯戒人当中,有些是故意的,也有是无意的,就象在饥渴交迫时偷了一些食物,对我本人而言是不敢叫他恢复戒体。虽然在大乘中说法是并无很大差别,但在藏传佛教中没有这种传统,因此我比较执著。同理类推可得知,如果男众有权恢复戒律,那女众也应该可以恢复,按照我的看法,在这一点上应该没有任何差别,如果依据别解脱戒,则无论男众还是女众都不能恢复戒体,但按菩萨戒来讲,男众可以恢复,那女众也可以恢复,但这在我们学院却不能开这个历史先河。
其次讲嗔心,如果自己怀有嗔恨,则自心始终得不到自在,也不存在一个快乐的机会,别人更不会恭敬自己。嗔心是烧毁自相续的猛火,能在一刹那之间就将自己所有的善根都摧毁,故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嗔心更严重的过患了。
在轮回中的一切众生都曾作过自己的父母,虽然我们对今生的父亲母亲能够特别生起孝敬心,实际上他们在前生曾经作过我们怨恨的敌人。而今生作为我们怨恨的敌人,实际上在前生他们曾作过我们慈爱的父母。在佛陀时代的嘎达亚那尊者在一首偈子中曾如是明确指出:“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现在是我们怨恨的敌人,但在前生肯定曾做过我们慈爱的母亲,那首先是十月住胎在她的怀中,给母亲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在此方面,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和莲花生大师传记中都讲得非常详细。我们在住胎期间,母亲以其身体的精华来哺育着我们。待胎儿一天天地长大成形,最后胎期圆满可以降生时,有些母亲可能因为难产而死亡,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死于难产的母亲也为数不少。虽然有些母亲并未真正死亡,但痛苦的程度已接近于死亡。我们在还没有来到人间之前就已经给母亲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和痛苦。
等呱呱落地以后,母亲就以柔和温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把他扶起来,虽然生产的剧痛还未过去,但她还是立即就去看看这个娃娃是男还是女。然后,母亲马上把婴儿抱起来;就象自己的心已经落到了地上一样,对亲生骨肉生起了非常强烈的悲愍心,之后她就以这种慈爱的目光一而再、再而三地凝视着自己的孩子。
有些母亲以为,若生下的是一个女婴,等自己日后衰老时她会善待我。所以无论生下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母亲总是一直以双目关注着婴孩,就是一刹那也不愿意离开,就那样慈爱地一直抱着他,一刻也不愿意放在地上。
之后,母亲用尽所有上品的饮食来喂养着他,美妙的衣服给他穿,包括母亲自己舍不得吃和穿的东西都给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全部的家财也都是为了抚养小孩。
如此的母亲,我未能报答她的恩德,而她一直流转在轮回中。今天母亲患上了嗔心的病时,好象已经发疯了,思维至此,心中不禁有落泪的感觉。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