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法精要(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武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精要(下)
  /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 译
  正 念
  在智慧的培育过程中,有一项心灵的特质最为重要,也是修行的关键所在,它就是正念、注意或反观自照。要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形、我们的真正面目,以及我们身心是怎么运作的,有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法,那就是用心平等地观察一切现象。这种无分别计较、直接观察的态度使万事万物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把注意力摆在当下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身心变化过程的实相。
  佛法是从已知的现象下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不外乎色、声、香、味、触、法以及能认识(或识别)这些现象者。唯有透过毫无拣择的察觉力,方能使我们透视并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比如说,当清醒地在“看”时,并不评价该色尘,而形成好坏、美丑、亲疏等概念;不因“看”而引起任何联想,只是单纯地注意看的过程,看的本身。概念是随著经验产生的,正念是专注于过程发生的当下,而不是用概念反映该事物。要警觉当下以及过程本身,它是认识事物真相的唯一下手处。这种警觉性带来的醒悟会产生智慧、令苦止息,并达成解脱。培
  养正念不仅能使我们透视世界的真相和了解烦恼产生的原因,它还有其他的力量。它令我们远离执著、嗔恚和无明,让我们的心时时刻刻保持清醒而纯净。我们的心在那个时刻是冷静的,因为它对现象界全然注意,不带评判的色彩。培养正念对我们修行所需具备的心灵要素像精进和禅定也有平衡的作用。一旦建立良好的正念时,内心便远离了执著、厌恶和认同,而逐渐消除所有的恐惧,并体会到,一切轮回世间的现象和种种生住异灭的环锁都是平等一如的,既无所得,地无所失无褒亦无贬。最后,我们会体验到,没有一个实体在获得什么,只有过程变化的自然法则,空,无我。
  佛陀入涅槃前最后的教诲是:“精进不懈,保持正念”。精进并不是要努力去改变事相,而是单纯地在每一时刻保持清醒。就在当下——保持清醒。
  慈悲和爱心
  佛陀的基本教法可用两个字来表达——慈悲和智慧。智慧就其消极面而言,是内观透视所有现象的本质,并且导至内心的平衡稳定。慈悲和爱人则是智慧的积极面,它们是对佛法和自然法则深刻体悟之后,在尘世间的流露和展现。
  本书里的修行法强调培育内观,使慈悲随著内观的体验而自然流露。大部分的大师们都知道,直接体悟到无常,不圆满、空性必然会产生慈悲的果实,因此他们的教法都导向体悟身心现象的本来面目。一旦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命的痛苦,对于别人的烦恼也会感同身受,极力为之排解;当这个世界的空幻性展现在你眼前,解脱的感受越形深刻,你会自然地和其他的生命分享你的愉悦与慈悲。无所不在的爱来自全然的无私无我,而所有佛教徒的修行都以消除贪、嗔、无明为目标,拔除内心自私自利的根源。培育正念是所有内观禅修的基础,它事实上就是在培养慈悲,因为正念的意义就是让事物如其本来地存在。无论面临什么情境都清楚地看著它,没有分别计较,不受其左右,也没有自我中心,这是孕育慈悲和智慧的基础。
  虽然本书里的教法强调内观之道,但在佛教的传统里,慈悲和智慧是相互并进的……有些师父由内观用功,有些则从慈悲下手。在日常行持中直接培养慈悲的念头和心境是很有助益的。缺乏慈悲的滋润,智慧之道将显得干涩而理论化;没有智慧的慈悲又容易流于肤浅或误导。虽然有时候慈悲和智慧好像分开了,但一定要联结在一起修行才算完整。
  真正的领悟佛陀个人修行的根本,也是他拿来教化一切追随者,令一切众生皆得自由、解脱之道。凡有助于息灭自私的修行,像仁爱、世间的善行、慈悲观(这些修行是大部份的佛寺所强调的),或者导至最深智慧的内观法门都是属于佛陀修行的一部份。
  随著修持的进展,会更清楚地了解到,个人的解脱与所有众生的解脱息息相关,因为若只追求个人的解脱,即表示仍妄执有一个可以跟别人分开的自我。人们一旦领悟到二元对立的消失以及空性,最深挚的爱将由甚深的智慧中流露,并毫不犹豫地展现他的慈悲于世间。
  目标.无目标
  本书提到了两种不同的修行态度,大部份的禅修都采用其中的一种。
  要精进不懈以获致禅定和开悟。生而为人且能听闻佛法是很幸运的,不要错过此难得的机会。因此,要精勤用功。这是一种态度。
  第二种态度是,修行本无所得,亦无所求。你越努力地想求开悟,智慧反而不能生起,因为智慧不会从欲望中产生。单纯地存在著,舍、观,顺其自然。就在眼前,就在当下。一切本自现前。
  领悟力将随著禅修而深刻,它使我们开始体验到,在生死轮回中各种差别表现底下的统一性。心一旦寂静了,内在经验开发了,那些看来相互矛盾,似是而非的理论也变得可以理解和接受。设法求得开悟和单纯地安住于当下都同样能到达目的,只是各自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如何修行。就某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说智慧是由禅定和内观产生。相同地,我们也可以说,智慧是心的自然状态。当我们舍离蒙蔽我们的习气、欲望、散乱等,智慧就自然产生了。
  选择哪一种修行法就在于个人的根器和业力。对某些人而言,严格的师父和严厉的规条是对的,通常这种方法正好对他们内在训练的缺乏有平衡的作用。而对其他的人,尤其那些以目的为导向的人,他们较倾向于成就的表现,这时修习放下,只是单纯地禅坐和观察,对他们惯性的精进追求同样有平衡之功。
  修行的本质无非要保持内心的平衡,用功或不用功,两者皆可带来平衡。最后,不论采何种方法修行都要舍离,连放下的方法也要舍离。
  密集式和非密集式的修行
  另外两种相互比较的禅修法,是密集式和补充它的非密集式。禅修者依个人的需要和生活型态,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者融合两种。
  非密集式的方法注重融入生活的修行方式,在平常的作息里以自然的步调开发智慧。它强调,修行就是练习存在之道,不需要密集性以及隔离式的用功。这种非密集式的方法藉著每日的静坐和自然的警觉,使我们智慧逐渐增长,它并没有闪耀的内观,极度的喜悦和高深的禅定。若无密集式禅修的辅助,它可能是一种难以遵循的修行法,因为内观智慧的成长长缓慢的,我们或许会感到挫折。何况在忙碌的生活中要保持警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我们自己的欲望、无聊以及日复一日的痛苦会使我们很难继续修行下去。因此,通常要经过很久才能体验到深度禅定的详和与高峰。然而,非密集式的耐力很大,它所产生的智慧是长久持续且坚定不移的,它可避免对高峰经验、喜悦、或者过度禅定的执著。因为修行的终极意义是无所得,也不分时刻—— 唯有当下,而非密集式的修行法就是要达到在每天当中的每个时刻用功夫。
  在特别安排的环境中做长时间密集式的禅修,可以快速地培养高度禅修和深刻的内观智慧。在这段密集式的课程里,有好几天或几个月的期间,禅修者每天持续静坐或经行十五个小时或者更长。当内心趋于平静,而且专注力和警觉性加深时,敏锐的内观慧就产生了。禅修者往往在这段期间经历到剧烈的疼痛、极度的喜悦,等等各种现象,以及使人分心的情境。比如说,他们也许见到光或种种景象,感觉全身膨胀或收缩,或者全身激烈,自然地摇晃。持续的密集禅修常常产生高度禅定和喜乐,并且结合深刻的内观慧透视诸法的本质,加深了修行体验和信念。这种经验本身极为重要,在禅修结束后,它成为日用当中下功夫的稳固基石。事实上,有些大师们强调,唯有经过密集禅修训练,才能透视并且体验到法的实相,以及到达最后涅槃的寂静安详。
  密集禅修法和日常生活中自然的修持法都是佛陀所开示的。这两种都是有效的修行法,我们西方人现在有此殊胜的机会领受到它们的精华。两种方法都能帮助我们使生命和谐,增长智慧,舍离执著。一段时期的隔离修行是很重要的,但不论我们处于何时何地,都是开始相继续修行的时机。
  开悟的要素
  要描述修行,七觉支是最清楚和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们是心的自然本质,佛陀曾开示,七觉支是适当的精神修炼所具备的要素。当这些都完全开发了,并且保持平衡的状态。心就自由解脱了。
  七觉支当中有三项是消极性的,它们是定觉支(或一心)、轻安觉支(或内心安详)和舍觉支(或面对情境变化内心和谐)。其他三项积极性的是精进觉支(也就是想保持清醒的动能)、择法觉支(或寂静地观照诸因缘变化),以及喜觉支(在修行上流露喜悦和浓厚的兴趣)。
  第七项是念觉支,也是修行的关键所在。这项心灵特质一旦开发了,其他觉支将随之自然产生。正念是察觉当下身心的现象,它也有调和其他觉支的功能。
  我们可以拿七觉支来审视整个禅修技巧和精神修炼的道路。本书所讨论的各种修行法门都可以用七觉支来考量,有些法门较快速且强力开发精进觉支,其他的则较易培养定觉支或轻安觉支。我们无须在修行的形式、语言文字和教导的手法上打转,只须检证它们是否能导至七觉支的开发。
  一切的法门终必回归内心,心是所有精神修炼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可以检视那一种法门开发什么心灵特质,以及它是否有助于各项觉支进一步均衡地发展。假如是的话,就采用它。记住,老是在各种不同的法门上评议比较,可能会造成解脱的极大障碍。放下一切争辩吧!修自己的行,并敬爱周遭的人们。
  为什么读写佛教书籍
  在禅修的某段时期,我曾发誓绝不写任何书。写书多么浪费时间!既愚弄自己也愚弄别人!有关佛教、禅修以及精神修炼的书已经够多了,但没有一本能告诉我们真理,因为文字是捕捉不到真理的。
  我喜欢把禅修的书籍想成精神修炼的糟粕,然而蛋壳和葡萄柚的皮告诉了我们,它们身边确实有营养的食物。佛陀的教说对一位云游的修行者而言,只不过是真理的蛋壳,他若能善解其意方可获得宝贝。精髓不存在于文字,而在于体验。
  这本书——一份记录、一只指月之指,试著使西方的求道者能了解当代上座部的教法。在过去,大部份的佛法已经透过刻板的古代经典翻译被描述出来,但今天它们依然活生生地,经由本书,传承里重要大师们的语言被表现出来。我只希望这有助于引导读者们体验到自己内在的佛法。
  本书所谈的修持法门似乎相互矛盾而令人困惑。也许在某个章节里,有位大师阐述了一种特有的修行法,而下一章介绍的大师却刚好跟他持相反的论调。把这些似非而是的论点都写出来,无非要显示条条大道都可通往罗马。读者们若能体认到,“法”不能从佛教相互对比的形式和技巧中找到,它只存在于体验当中,这时才是真正开始踏上修行的道路了。究竟哪一种法门较好、较有智慧、或较快速,不要在这上面多费心思,重要的是,选个法门,找个师父,实际去修。
  有一天,一位著名佛教女学者来参访我的寮国师父。这位女士在曼谷定期教授阿毗达磨和复杂的佛教心理学。在跟我的师父交谈时,她不厌其烦地叙述佛教心理学有多么重要,以及他的学生因为跟从她学习而获得很大的帮助。接著地问我师父,是否同意了解佛教心理学是重要的一件事。“是的,很重要”我师父回答道。她面露悦色,再问我师父是否也有学生在研究阿毗达磨。“喔!当然!”“那你教他们从何处下手,哪些书或论著是最好的?”她进一步追问。“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我师父指著自己的心回答她。(本文摘录 Jack Kornfield: Living
  Buddhist  masters PP.l~19)
  (1994.1.《新雨月刊》第7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