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1)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注1)
杨郁文
提要
印顺导师杰作〈空之探究〉一书,畅谈“阿含”、“部
派”、“般若”乃至“龙树”之空;引导学者对“空”之认
识,启发作者重新阅读《四部阿含》及《五尼柯耶》有关空
之教示,而有本文之著作。印师抉择发明:‘阿含的空,是
重于修持的解脱道。’亦以此为重心发挥灼见;兼及空之法
说、义说;有关空之类集,则依印度佛教之发展,分述于部
派之空及般若之空两章中。由此等启示,本文拟对《四部阿
含》及《五尼柯耶》有关空之法说、义说作整理,并且加以
讨论。
首先,以“圣典 (`pali`) 语《尼柯耶 (`Nikaya`) 》
中‘空’之字义”及“汉文《阿含经》中‘空’之字义”对
“空义”,引《经》列举叙述。其次,《阿含经、尼柯耶》
中已有“内空、外空、内外空、世间空、大空、第一义空、
究竟无上清净之空”等名相之“分别施设”或“类集广摄”
;为修心、为认识实相、为智见清净、为证涅槃作种种开示
、说明。如是“空名相之原义”至部
────────────
(注 1) “初期佛教/初期佛法(`adi-/Early buddhism`)”
指以北传《四部阿含经》及南传《五尼柯耶》所示
之佛法;避免有所诤论之“根本佛教”、“原始佛
教”等名相。
“法说(`desana`)”指佛陀说法中,开示真理
、实相、修行次第者。“义说(`vibhana`)”指佛陀
说法中,分别、解说真理、实相之内容及所施设修
、证之义理、义利。
因此,由佛陀之“法说”,弟子得“法饶益”
;由“义说”,弟子得“义饶益”;由“法说、义
说”中有关修行之“法次法说”,弟子得“梵行饶
益”。
参阅:《杂阿含298经》见大正.2-85上中;《
杂阿含404经》见大正.2-108中;《长阿含10十上经
》见大正.1-56上。
122 页
派佛教、大乘佛教有“衍绎原义”,乃至“开发新义”另立
名相;是等“衍义”、“新义”仍有脉络可循,探其根柢,
出自何等《阿含经、尼柯耶》。
因篇幅所限,今文引用《经》《论》先行处理上述诸端
,陈述心得;后文拟证明原始佛教结集《增一阿含经》时,
“以‘空’代替‘无我’之演变”。有关“空三昧、空观之
如法修习”及“其他有关空之教说”,则殿后报告。
123 页
一. 空之字义
(一) 圣典(`Pali`)语“空”之字义(注 1)
1. “`Sunna`”
(1)作“形容词”用──[相当于梵语'sunya']
甲. 空虚的、empty,如“`sunnam Brahma-vimanam`
(空虚的梵宫;见(注 2)DⅠ.p.17 l.-4)
乙. 无人居住的、uninhabited,如“`sunnam
arannam`(无人居住的闲林;见 SⅠ.p.180
l.-1)
丙. 无实在性、devoid of reality、unreal,如
“`panc upadana-kkhanda..sunnato..yoniso
manasi kattabba`['ti].(当如理作意五受阴
....是空─无实在性;见 SⅢ.p.167 l.-9f)
丁. 无实体的、unsubstantial,如“`sunno` loko
(空世间、无实体的世间;见 SⅣ.p.54 l.+3)
戊. 无、空缺、void,如“`sunnam adun-
titthayatanam antamaso saggupagena`
(乃至以生天﹙来说﹚,彼(非作业论者)外道
之所依处是空缺=不信亦不作十善业之外道,
无有生天者;见 MⅠ.p.483 l.8f)
(2)作“中性名词”用──[相当于吠陀梵语(Vedic)
`suna`]
空无、emptiness,如“ (注 3) *`Nirodha- sunnani
va tini`; ( 或者,[苦、集、道]三 ( 谛 ) 是灭空=在
苦、 集、 道之中无涅槃 (`Nib=bana = Nirodha`); 见
Vism. p.513 l.9)
───────────
(注 1) “内空、外空、内外空、世间空、一切法空”之“
空”字,巴利语为“`sunna`”、梵语为“`sunya`
”。其“语源”可能如是:`sunna=sunya
hollowness(中空、空虚、无实)。
参阅 M.Monier-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p.1085;col.Ⅰ.“`suna`”;p.1106,
col.Ⅱ.“`svi`”。
参考中村元:“空之意义”见〈佛教思想6空 (上)〉
pp.9~10。
(注 2) DⅠ.p.17 l.-4:指长部经 卷一 页十七倒数第四行
;D=长部经、S=相应部经、M=中部经、A=增支
部经。后出同例。
(注 3) *“*”米字号,指《`Panca nikaya`(五部)》以外
出现之名相。
124 页
2.“`Sunnata`”
“形容词”[由形容词 `sunna` 之从格(abl.)`sunnato`
→用作形容词主格(adj.nom.)`sunnata`]
往往与其他名词组成片语、名相,例如:
`sunnatanupassana`(空随观;见《无碍解道》`Pts`
Ⅱ.p.43 l.9)、`sunnato samadhi`(空三昧;见 D Ⅲ.p.219
l.-4)、`sunnato phasso` (空触;见 S Ⅳ.p.295 l.13)、
`sunnato vimokkho` (空解脱;见《无碍解道》Pts Ⅱ.p.36
l.6)等等。指以“无我、无我所”为观之业处(=空随观),
进入心一境性(=空三昧)之状态;倘若从灭受想等至
(`sanna-vedayita-nirodha-samapattiya`) 出定,尔时,
心无“我、我所”之心行(=空触);由空观、空三昧之修习
,成就“无我、无我所、无我慢随眠”,即心解脱、慧解脱
(=空解脱)。因此,`sunnata`从描述“无我、无我所、无
我慢随眠”之形容词从格`sunnato`,转作主格使用,构成
名词片语,专指观照“无我、无我所”、等持于“无我、无
我所”乃至处于“无我、无我所、无我慢随眠”之状态。
3.“`Sunnata`”
“女性名词” [ 由形容词`sunna`抽象化所成 ]
指心处于“无我、无我所”乃至“无我、无我所、无我
慢随眠”之状态,亦即:“无贪、嗔、痴、烦恼,无有漏业
”之涅槃境界; 例如:`ajjhattam sunnatam` (内空;见
M Ⅲ .p.111 l.7f)、`sunnata -vihara` (空性住、 心处
于空之状态过日;见 M Ⅲ. p.104 l.15)。属圣者所体验,
对凡夫来说,乃是想像之境界。
4.“`Sunnatta`”
“中性名词”[ 由形容词`sunna`抽象化所成 ]
与女性名词 `sunnata` 同指心处于“无我、 无我所”
乃至“无我、无我所、无我慢随眠”之状态,亦即“无贪、
嗔、痴、烦恼,无有漏业”之涅槃境界;后后代之论师、文
法学家喜欢以“中性名词”表示各种原则、原理。 `sunnatta`
一字出现于《`Atthasslini`(法集论注) 》 DhsA.p.221
(注 4)
───────────
(注 4) 圣典 (`Pali`) 语“空”之字义──参阅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717。
125 页
(二)汉文《阿含经》中“空”之字义(注 5)
汉译《阿含经》中,依“经文脉络”可证实“空”字义
、同义者,先列表如下,再循序举“经证”于后:
┌────┬─────────────────────┐
│ │ 1. 无所有 │
│ ├─────────────────────┤
│ │ 2. 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
│ ├─────────────────────┤
│ │ 3. 空虚 │
│ ├─────────────────────┤
│形容词用│ 4. 无常、不恒、不住、不坚固、磨灭、变易法│
│ ├─────────────────────┤
│ │ 5. 不自在、无独存 │
│ ├─────────────────────┤
│ │ 6. 无我、无人、无寿者、无命者、无士、无夫│
│ ├─────────────────────┤
│ │ 7. 无贪、无嗔、无痴 │
│ ├─────────────────────┤
│ │ 8. 涅槃(无贪、嗔、痴之状态) │
├────┼─────────────────────┤
│ │ 8. 涅槃(无贪、嗔、痴之状态) │
│ ├─────────────────────┤
│名 词 用│ 9. 空寂 │
│ ├─────────────────────┤
│ │10. 空界、空识住、空遍、空无边处 │
├────┼─────────────────────┤
│副 词 用│11. 空徒劳 │
└────┴─────────────────────┘
───────────
(注 5) 汉文“空”之字义:
(一) 汉文“空(音崆 ㄎㄨㄥ)”字义产生之途径为“
形声”及“会意”。甲骨文“空”字阙;钟鼎
文“空”与小篆“空”略同。小篆“空”:从
“穴”、“工”声,本义作“窍”解, (见说
文许箸) 乃窟窍之称;以其中虚类穴,故从穴
。又,戴侗氏谓:‘古之居室,始于营窟,故
工官之长,掌邦土居四民 曰“司空”。 ’工
乃善营窟以居者,故“空”从“工”声。“空
”之“训义(本义、别义)”及“词性(九品词)
”于字典里有:
1.作“名词”用──(1)天曰空
(2)虚而无物之处曰空
(3)虚无所有者曰空;
2.作“动词”用──如“使之空”;
3.作“形容词”用──(1)空无人的,如“空村”;
(2)空无物的,如“空函”;
(3)虚而不实的,如“空论”;
(4)妄诞的,如“空华”;
4.作“副词”用──(1)表凭白,如“兵不空出”;
(2)表穷匮,如“空居”;
(3)表诚恳,如──“空空如
也”。
(二)汉字“空”字之“破音字”与“本音”音“崆
ㄎㄨㄥ”或同义或另有别义:
1.音“控 ㄎㄨㄥˋ”
2.音“孔 ㄎㄨㄥˇ”
(参阅正中书局印行〈正中形 音 义综合大字
典〉pp.1208~1209)
126 页
1.无所有
(1)《增一阿含第49品第4经》:“观外道异学,如观
空瓶而无所有;今察内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
今如来正法亦复如是。”(注 6)
(2)《中阿含14.罗云经=M.61.`Rahulovada`Sutta.》
:“汝复见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注 7)
(3)《佛说水沫所漂经=S.22,95.`Phena`.》:“世
尊告曰:‘此沫聚若有目士,谛观察之、思惟、
分别──空无所有、无来、无往亦不坚固;此水
聚沫何可依怙!’”(注 8)
(4)《杂阿含102经》偈言:“....实空无所有,而轻
毁智者,愚痴为利故,当知领群特。”(注 9)
(5)《杂阿含567经=S.41,7.Godatta.》:“贪者(有)
所有,恚、痴者(有)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
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
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注 10)
“空”作形容词用,形容人、物、境界之无所有状态;
如人无智,头脑空空;如空瓶无水;如泡沫只具空壳而无内
容,非如真珠有实核;证涅槃之无诤者,贪、嗔、痴一切烦
恼已无所有,无“我、我所”之见、执。为初期佛教最主要
之“空义”。
南、北传《佛经》中, 出现甚多与“空 (`sunna`) ”
结合之名相;例如:空野(见大正.2-318中)、空地(见大正
.2-128中)、空泽(见大正.2-284上)、空林(见大正.1-69上
)、大正.2-313上)、空车(见大正.2-318上)、`sunnagara`
(空屋,见 SⅠ.p.219)、`sunna-geha`(空舍,见 S Ⅰ
.p.106)、`sunna-vimana` (空宫,见 D Ⅱ.p.356)、
`sunnagama`(空村,见 S Ⅳ .p.173)。 以上所指境界内无
人或禽兽等,非指无旷野、无大地、无沼泽、无森林....乃
至无车辆;空井
───────────
(注 6) 见大正.2-797上。
(注 7) 见大正.1-436中;MⅠ.p.414。《M.61》空水器作:
`udakadhanam rittam tuccham`(空无、空虚之水盘
)。
(注 8) 见大正.2-501下;SⅢ.p.140ff 空无所有作:
`rittakam`(空无)。
(注 9) 见大正.2-28下;《杂阿含102经》≒Sn.《经集》
1,7.(vasala贱民)领群特。
(注 10) 见大正.2-150上;S Ⅳ.p.297无诤作:不动心解脱
(`akuppa cet=ovimutti`);空于贪作:`sunna
ragena` 。
127 页
(见大正.2-6下)、空钵(见大正.2-288上),以上所指无水、
无食物等,非指无井洞、无钵器。
如是“空义”之把握,如实观察限定之境界内无人、物
, 非无境界.... 乃至缘起命存之身心六处漏尽,空欲漏、
空有漏、空无明漏,欲漏、有漏、无明漏无所有,非无身心
六处命存。 被称为“行空 (`sunnata viharena` 以空性住
)”。释尊于《中阿含190小空经=M.121.`Cula-su=nnata
sutta.》(注 11)有所叙述,为“空观(`sunnatanupassana`)
”之主要方法之一;拟于〈续篇〉详细讨论。
2.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1)《别译杂阿含269经》:“尔时,世尊赞天曰:‘
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观欲空无实,
修于念觉意;……”’”(注 12)
(2)《杂阿含 265经=S.22,95.`Phena`.》:“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
明目士夫谛观分别时,(聚沫是)无所有、无牢、
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色...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是)
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
如刺、如杀,(是)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
何?色无坚实故。....’”(注 13)
(3)《杂阿含 335经》:“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
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
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
(注 14)
五欲无实、五蕴无坚实、六根不实等等,“无实、不实
”指无‘实体(dravya)’,于圣义乃名为“空”;(注 15)
“空”即指无“自有、非缘起之绝对常、一、自主之我”。
初期佛教言:“无我”、“空”,是于第一义谛而言──“
无实体我”、“实体我是空”;然于世俗谛是承认有“空相
应、随顺缘起之相对常、一、自主之我”,亦即有“人格的
、身心统合的‘主体(`nayaka`)’”,是于世俗谛承认──
“有主体我”。立体的观察(Stereoscopical view)有情、
众生,所言──“无我故空”,即是于胜义谛否定“实体我
”,而于世俗谛肯定“主体我”;倘若于世俗谛
───────────
(注 11) 见大正. 1-737上中下;MⅢ.pp.104~109。
(注 12) 见大正.2-468下;《杂阿含1270经》作:“五欲悉
虚空,正智正系念。”(见大正.2-349上)。
(注 13) 见大正.2-68下~69上;SⅢ.p.140ff无实
(`tucchakam`)、无有坚固(`asaraka`)。
(注 14) 见大正.2-92下。
(注 15) 参阅〈本文§二.(七)〉“第一义空”。
128 页
, 否定“主体我”即为“恶取空者”、“断灭见者”。
(注 16)
3.空虚
(1)《中阿含187经》:“色盛阴非果、空虚、不可欲
、不恒有、不可倚、变易法;……(觉、想、行、
识亦复如是。)”(注 17)
(2)《增一阿含第24品第10经》:“所谓空者,观一切
诸法皆悉空虚,是谓空三昧。”(注 18)
所言“空虚”指五阴乃至一切诸法无“实体
我”,无“常、恒、永住、不变易”法。
4.无“常、恒、住、不变易法”
(1)《杂阿含 273经》:“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
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
我所。(注 19)
(2)《杂阿含80经》:“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
,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
;观察彼(五)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
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注 20)
诸行空、五阴空,所说“空”皆指无“实体我”。“诸
行”、“五阴”皆随顺缘起;诸行无常、恒、住、不变易法
,五阴亦无常、不坚固、变易、(终归)磨灭之法,故诸行、
五阴皆“空─无实体我”。
5.不自在、无独存
(1)《别译杂阿含108,109经=S.6, 1,4.Bako `Brahma.
`》:“时,婆迦梵生于邪见(注 21)言:‘此处
常、坚实、不坏,不复往来于其生死,若有过此
不往来者,无有是处。
───────────
(注 16) 立体的观察有情,拟于〈续篇〉详论。不明第一义
谛而执“有我”则堕“常之边见”,不明世俗谛而
执“无我”则堕“断之边见”;此等二种邪见,于
道德上所患过失有轻、有重。如《俱舍论》所引
`Kuma=`ralabha` 所说颂:“观为见所伤,及坏诸
善业;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
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
(见大正.29-156上)
(注 17) 见大正.1-732中。
(注 18) 见大正.2-630中。
(注 19) 见大正.2-72下。
(注 20) 大正.2-20中。
(注 21) 大梵之邪见,《梵动经》:“我于此处是梵、大梵
,我自然有,无能造我者,我尽知诸义典,千世界
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
生父,我独先有,余众生后来,后来众生我所化成
。”
129 页
....’”“佛告梵天:‘此处无常、空、不自在。
’”(注 22)
“无常、空、不自在。”《S.6,1,4.》作:“`Yatrahi
nama an=iccam yeva samanam 'niccan' ti vakkati`,
(实因此﹙无明﹚故,即其无常者言:‘常也。’)
`adhuvam yeva samanam'dhuvan'ti vakkati`,
(即其非恒者言:‘恒也。’)
`asassatam yeva samanam'sassatan'tiva=kkati`,
(即其非永住者言:‘永住也。’)
`akevalam yeva samanam'ke=valan'ti vakkati`,
(即其不独存者将言:‘独存也。’)
`cavana-dhammam yeva samanam 'acavana-dhamman'ti
vakkati`.
(即其变易法者言:‘不变易法’也。)……”(注 23)
“`akevalam`(不独存)”相当于《别译杂阿含经》
所译“往来”(见大正. 2-412中)。
(2)《小义释》:“由二行相观察世间空:(一)由
不自在之等观 (`avassiya-pavatta-sallakkhana`)
,又,(二)由空无行之正观
(`tuccha-sankhara-samanupassana`)。”(注 24)
“实体我”──如大梵天,自以为独存且具绝对自在义
;然世间无有如是自在者。《小义释》引《S.22, 59.`Panca`.
》〈§3~11〉:“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于色不应病苦
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
有病、有苦生,亦不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用以证明五阴世间无我、不
自在,故“空”。(注 25)有情无“实体我”;《清净道论
》证明“无我”言:“……对[生、住、老]三处之任何
(处)皆无自在。即以此自在力是空(`Sunna ten'eva
vasavattanakarena`);又,空 (`sunnato`)、非主
(`assamikato`)、不自在 (`avasavattito`)、 我之反对
(`attapatikkhepa=to`) 故无我 (`anatta`)。” (注 26)
6.无我、无人、无寿(者)、无命(者)、无士、无夫
(1)《别译杂阿含284经》:“知身空无我,观名色不
坚;不著于名色,从是而解脱。”(注 27)
───────────
(注 22) 见大正. 2-412中~413上。
(注 23) 见 SⅠ.pp.143f;参阅大正No.99(11950; No.100
(108)。
(注 24) 见 CNd p.246。
(注 25) 见SⅢ.p.66f;CNd p.247f。
(注 26) 见VM p.618。
(注 27) 见大正. 2-473上。
130 页
(2)《增一阿含第13品第7经》:“一切所有皆归于空
,无我、无人、无寿(者)、无命(者)、无士、
无夫。”(注 28)
(3)《增一阿含第35品第10经》:“无我者即是空也
。”(注 29)
初期佛教处处说“无我”,亦以“空”说无我;无我者
即是空,空者即是无我。然大乘佛法强调“空”,或以如实
知“空”胜过如实知“无我”;此番说辞有待商榷!
7.无贪、无嗔、无痴
8.涅槃
(1)前文〈§(二)1.之? 〉所论:无所有是空义,
“空于贪、空于恚、痴”。
(2)《杂阿含890经》:“云何无为法?谓:贪欲永尽
、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
如无为,如是....无所有、涅槃亦如是说。”
(注 30)
“无所有”是“空”义,“无所有”是“涅槃”义,故
“空”具“涅槃”义;然“涅槃”乃是佛弟子“观空”、“
空行”之究竟目标、目的。 如《杂阿含110经》:“世尊觉
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
静,究竟涅槃;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 ”(见大正.
2-37上) 空=无所有=涅槃=处于无贪、无嗔、无痴之状态
。 后代论师如觉音(Buddhaghosa)尊者即以中性名词 `sunna`
(空)指“涅槃”。(参阅〈本文§一.(一)1.之(2)〉)
9. 空寂
(1)《杂阿含1179经》:“毗梨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
晨朝买牛未偿其价,即日失牛,六日不见;时,
婆罗门为觅牛故,至大林精舍。遥见世尊坐于一
树下,仪容挺特,诸根清净,其心寂默成就止观,
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见已,即诣其前,而说偈言
:‘云何无所求,空寂在于此,独一处空闲,而
得心所乐?’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若失若复
得,于我心不乱;婆罗门当知,莫谓彼如我,心
计于得失,其心不自在!’”(注 31)
(2)《杂阿含262经》:“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
爱尽、离欲、涅槃。”(注 32)
───────────
(注 28) 见大正. 2-575下。
(注 29) 见大正. 2-702中。
(注 30) 见大正. 2-224上、中。
(注 31) 见大正. 2-318中。
(注 32) 见大正. 2-66中。
131 页
心空寂无所求,无得失心、心不乱,但心自在;甚至,
心无我、我所见,三渴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欲爱、有
爱、无有爱)灭尽,离诸贪欲,贪、嗔、痴永尽,一切烦恼
永尽──涅槃。
10.虚空
(1)六界之一,如空界(见大正. 1-562下)、空持(
见大正. 1-815中)、空种(见大正. 1-266下)、
`akasa-dhatu`(空界,见DⅢ.p.247)。
(2)七识住之一,空处住(见大正.1-52上)、“有诸
有情从一切色想之超越、诸有对想之灭没、种种
想之不作意,(而只作意):‘虚空是无边也。’
(之概念),如是,空无边处(`akasanancayatana`)
具足住;此是第五识住。”(见DⅢ.p.253)。
(3)八解脱之一,住空处解脱(见大正.1-52中)、“
从一切色想之超越、诸有对想之灭没、种种想之
不作意,(而只作意):‘虚空是无边也。’ (之
概念),如是,空无边处具足住;此是第四解脱
也。” (见DⅢ.p.262)。
(4)九有情居之一,“有众生空(无边)处住,是(第)
六众生居。”(见大正. 1-52下;DⅢ.p.263)
(5)十遍处之一,空一切入处(见大正. 2-143上)、
空普(见大正.1-241上)、`akasa-kasina`(空遍
,见DⅢ.p.268)。
名辞之“空界”,在印度哲学体系为组成宇宙元素之一
(注 33);为超越物质之干涉,虚空作为有情识住之行境,或
居住之境界;观察虚空遍一切处,可作为禅那之“业处
(`kammatthana` 修定用心之手段)”,成就初禅乃至第四禅
。(注 34)
11. 徒然
《长阿含2.游行经》:“诸末罗(族人)来共举床,皆不
能胜;时,阿那律(尊者)语诸末罗(族人):‘汝等且止!勿
空疲劳!今者,诸天欲来举床。’”(注 35) 相当于“空疲
劳”而作“形容词”用之巴利语有“mogha”一字──空虚
、empty,徒然、vain,无效、 useless,愚痴、foolish
等义;同字之受格(accusative)则可作副词用。
“空”作副词用,表性态;凭白、白白、徒然、无效、
无益、无作用等。
───────────
(注 33) 参阅 中村元:“空之意义”见〈佛教思想6空
(上)〉p.35。
(注 34) 见清净道论 VM p.175。
132 页
(三) 总结“空”字义
1.“空”主要作形容词用,形容“无所有”、“无实
”、“空虚”:
(1)形容无“我、我所”、无“常、恒、住、不变
易法”、无“自在、独存者”、无“我、人、
寿者”,亦即指无“实体我”;
(2)形容无“贪、嗔、痴”、“贪欲、嗔恚、愚痴”
永尽──涅槃;
(3)形容限定之境界内无“人、物”,非无境界。
2.名词用之“涅槃”、“空寂”、“空界”、“空识
住”等等。
3.副词用之“空疲劳”,如上已述。
(四)译作汉字“空”之 圣典(`Pali`)语
巴利语 `sunna` 汉译作“空”之外,尚有 ritta,
rittaka, tuccha, tucchaka, `akasa`, mogha 等字亦汉译
作“空”。(注 36)
二、“初期的佛法 (`Adi`-/Fundamental buddhism)”空名
相之“原义”以及“发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注 37)空名相之“衍义、新义”及其脉络
《阿含经》已有“内空、外空、内外空、世间空、大空
、第一义空”,《尼柯耶》亦有“内空、外空、内外空、世
间空、大空、究竟无上清净之空”等名相;为修心、为认识
实相、为智见清净、为证涅槃作种种说明。例如:为成就“
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应当多“行空─于空作意
(manasikaroto `sunnataya`)”;然欲多行空者,彼当持内
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当念外空...当念内外空...。
(注 38)例如:《杂阿含230经=S.35,68.Samiddhi.》以六根
、六境、六识、六触、六受施设“世间”,(注 39)而众生以
“五阴世间”为我、我所,或以“器世间”为我所;然
───────────
(注 35) 见大正.1-27下;相当之《D.16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第六诵分§14节〉并无“空疲劳”
一句。
(注 36) 参阅(注 7)及本文〈§一.(二)之 10.及11.〉
(注 37) “发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指
“部派佛教”之《阿毗达磨论典》及“大乘佛教”
之《大乘经典、论典》所示之佛法。
(注 38) 见《中阿含191大空经=M.122.Maha-sunnata sutta》
大正. 1-738中下;MⅢ.pp.111f
(注 39) 见大正.2-56上中;SⅣ.pp.39f。
133 页
世间是“危脆败坏法”,(注 40)世间是“空─常、恒、不
变易法空,我[、我]所空”参阅本文〈§二.之 (五)〉
例如:为说明“甚深、明照、空相应、随顺缘起法”,对“
空”给予“大空”、“第一义空”之尊称;或对次第专精禅
思而成就真实、空、不颠倒之智见清净,心解脱三有漏,无
漏、无为之状态,称谓“究竟无上清净之空”。
《杂阿含110 经》:“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
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
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注 41)
《杂阿含270经》:“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
顺得涅槃。”(注 42)
《杂阿含23经》指出平等慧如实观“一切色、受、
想、行、识,一切眼、耳、鼻、舌、身、意,一切地、
水、火、风、空、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知
、如是见者,“于此我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
所见、我慢使系著。”如是者,断爱欲缚、转去诸结、
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注 43)
《增一阿含第37品第10经》:“无我者即是空。”
(注 44)
如是, “平等慧如实观阴、处、界无我(非我、不异我
、不相在)=观空→无‘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涅槃”
是早期诸圣弟子修行之重心;为解脱贪、嗔、痴、一切烦恼
,而对“空观”之重视,推动“空义”之开展。复次,从《
阿含经》中有关“无所有”、“无我”“空”、“涅槃”之
教说中,衍绎旧义乃至开展新义,施设种种“空类名词”,
方便“如理作意、如实观想、法次法行”,乃至自作证“空
解脱、无我、涅槃”;表现于后出“发展的佛法”之《南、
北传经、论》者如:
───────────
(注 40) 《杂阿含 231经=S.35,82.Loka.》:“危脆败坏法
名为世间。” (见大正. 2-56中)SⅣ.p.52
“`'Lujjhati'ti kho bhikkhu tasma 'loko 'ti
vuccati"ti`. (哦!比丘!‘破坏之。’因此,被
称谓:‘世间也。’)”
(注 41) 见大正. 2-37上。
(注 42) 见大正. 2-71上。
(注 43) 参阅《杂阿含23;199;465经》见大正. 2-5上中;51
上;118下~119上。
(注 44) 见大正. 2-715下。
134 页
《无碍解道》(注 45)《舍利弗阿毗昙论》(注 46)《施
设论》(注 4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注 48)《大毗婆沙论
》(注 49)《大智度论》(注 50)《杂阿毗昙心论》(注 51)
等等有种种空之类集。例表如下:
┌───────────┐
│ 种种空 之 表解(一) │
┌────────┴───────────┴─────┐
《阿含经》《无碍 《舍利弗《施设论》《摩诃般若 《杂阿毗
解道》 阿毗昙 《大毗婆 波罗蜜经》昙心论》
论》 沙论》《大智度论》
1.内空 1.世间空 1.内空 1.内空 1.内空 1.内空
2.外空 2.空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3.内外空 3.行空 3.内外 3.内外空 3.内外空 3.内外空
空
4.变易空 4.空空 4.有为空 4.空空 4.有为空
世间空 5.最上空 5.大空 5.无为空 5.大空 5.无为空
一切空 6.相空 6.第一 6.无始空 6.第一义空 6.有为无
为空
大空 7.镇伏空 义空 7.本性空 7.有为空 7.无事空
第一义空 8.彼分空 8.无所有空8.无为空 8.第一义
空
究竟无上- 9.正断空 9.毕竟空 9.空空
-清净之空10.安息空 10.无始空
11.出离空 11.散空
12.内空 12.性空
13.外空 13.自相空
14.俱空 14.诸法空
15.同分空 15.不可得空
16.异分空 16.无法空
17.寻求空 17.有法空
18.摄受空 18.无法有法空
19.获得空
20.通达空
21.一性空
22.异性空
23.忍空
24.确立空
25.深解空
26.正知者为永断流转一切空性中之胜义空
───────────
(注 45) 见PⅡ.p.177~184。
(注 46) 见大正. 28-633上中;姚秦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
译。
(注 47) 法护译《施设论》并非完本,只有“因施设”而已
;西藏译《施设论》尚有“世间施设”及“业施设
”。今汉译本《施设论》并无“十种空”之资料;
引用自《大毗婆沙论》卷 104。(见大正. 27-540
上)
(注 48) 见大正. 8-250中~251上;后秦 鸠摩罗什译。
(注 49) 见大正. 27-540上;唐 玄奘译。
(注 50) 见大正. 25-285中~296上;后秦 鸠摩罗什译。
(注 51) 见大正. 28-925中下;宋 僧伽跋摩等译。
135 页
( ※“阿拉伯数字”表示,在同一《经》或《论》类集一处
之“次序”;此“种种空”之依次分列,表达某些意义──
宜顺序作观,乃至以“胜义空”或以“空空”等殿后,表示
究竟之空。而各《经》《论》之间,所类集之次第互有同、
异,正表示对空观之进行、空之认识、空之现观,相互间因
修、证之经验而部分或同或异?。※参阅〈本文§二.(七);
§二.(九) 〉 )
以下,先对《阿含经》固有“空之类集”以及“空之名
相”,引用经典先行解说;其次,叙述“后出《经》、《论
》”所类集“空之名相”在《阿含经》之出处,以及如何“
衍绎旧义”、“开展新义”。至于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空
之类集”有关诸问题,请参阅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p.110
~116、宫本正尊〈根本中?空〉pp.556~570。
(一)内空(`ajjhatta sunnata`;`Sk.adhyatma-sunyata`)
1.《大空经》:“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当持内心住止
令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注 52)
2.《M.122.`Mahasunnatasuttam.`》:“`Ayam kho pan',
Ananda, viharo Tathagatena abhisambhddho`,(阿难!
且说,此住是如来所现等觉,)`yadidam sabbanimittanam
amanasikara(即此:由不作意一切相,) ajjhattam sunnatam
upasampajja viharitum.'(成就内空而住之。)”(注 53)
“多行空(`sunnataviharena bahulam viharati`)”指
每日,多以空性住而过日;(注 54)“空性住(`sunnatavihara`
)”指处于无“我、我所见”亦无“我、我所”执之状态。
“内空”之“内”《中部注》指“`idhaniyaka' jjhattam
attano pancakkhandhesu nibbattanti attho`.(此乃关于
自身、个人、自己之五阴所生[概念]义。)”(注 55);又
,《D.22. `MahAsatipatthana-suttanta`=中阿含98.念处
经》:“ `Iti ajjhattam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立念在身;...)”(注 56)关于
内身 (`ajjhattam kaye`)之“内”,《长部注》:“`'Iti
ajjhattam va'ti evam attano va assasapassasa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如是或‘内’”云云,实指于
───────────
(注 52) 见大正. 1-738中。
(注 53) 见MⅢ.p.111。
(注 54) 参阅大正.1-737上;MⅢ.p.104。
(注 55) 见MA Ⅳ.p.161。
(注 56) 见DⅡ.p.292;大正. 1-582下。
136 页
‘自己之’出、入息身,成为随观身者而住之。)”(注 57)
所以“内空”或“内身”之“内”指“个人”、“自己”、
“自身”;且“内空”乃指关于自身、个人、自己之五阴无
我、我所见亦无我、我所执。六内处与“自己之五阴”相同
,指有情个人之身、心;《无碍解道》《舍利弗阿毗昙论》
《杂阿毗昙心论》《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皆以六内入处无我、空,名为“内空”。(注 58)
“内空”在“空之类集”除《无碍解道》外,其他《经
、论》均列于类集之首,表示“内空”一向作为“空观”之
始基;由内而外,推己及他,遍观一切无我、无我所。且“
内空”→“外空”→“内外空”之次第类集,各《经、论》
皆一致。
───────────
(注 57) 见DA p.765
(注 58) 一.《无碍解道》:“`Katamam ajjhattasunnam`?
(云何是内空耶?) `Ajjhattam cakkhum`(内(自
己)之眼,)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 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nnmadhammena va`,( 以我、我所、常、
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 `ajjhattam sot=
am sunnam..pe.. ajjhatam ghanam sunnam
ajjhatam jivha su= nna, ajjhatam kayo
sunno`, (内之耳....乃至....内之鼻[....]
内之舌[....]内之身[....])`ajjhatam mano
sunno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 va madhammena va`(内
之意,以我、我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
是空。) `Idam aj= jhattasunnam`.(此是内空
也。)”(见`Pts` 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内空?如比丘,一
切内法、若一处内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变易
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内空。”(见大正. 28-633上)
三. 《杂阿毗昙心论》:“内空者,谓内入空,作
无我思惟。”“内法”、“内入”均指个人、
自己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入”
。(见大正. 28-925中下)
四. 《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曾对
十八种空作分别,部分与《阿含经》及《阿毗
达磨论》义说相同,部分则作新解。(见大正.
8-23上下及250中下)此二经都以六内处空作为
“内空”。
五.《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见大正. 27-37上:“
萨迦耶见是十种空近所对治,所以偏说;十种
空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
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
空。”又,引《施设论》说:“空有多种,谓
: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
边际空、本性空、无所行空、胜义空、空空;
如是十种空,如余处分别。”(见大正. 27-540
上)。论文曾言:“如是十种空,如余处分别。
”但,二百卷之《大毗婆沙论》找不到十种空
之分别;汉译《施设论》并非完本,无十种空
及其分别;《大毗婆沙论》所引用者,可能是
《施设论》之〈世间施设〉或〈业施设〉部门
,而不在〈因施设〉部门。很遗憾,不能认识
《施设论》之十种空之分别。
137 页
(二)外空(`bahiddha sunnata;Sk.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191 大空经》:“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空
,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
,彼比丘当念外空。”(注 59)
2.《M.122.`Mahasunnatasuttam`》:“`Evam santam
etam Ananda, bhikkhu evam pajanati`:(正如是时,阿难!
斯比丘如是知:) `Ajjhattam sunnatam kho me manasikaroto
ajjhattam sunnataya cittam na pakkhandati nappasiati
na santitthati na vimuc=catiti`.(哦!作意内空之余,
心于内空并不雀跃、不信喜、不确立、不(胜)解。) `Itiha
tattha sampajano hoti`.(实如是,于此时彼是正知者;)
`So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彼作意外空
!....)”(注 60)
“外空”之“外”,《中部注》:“`Bahiddha ti parassa
panc=asu khandhesu`.(所谓“外”,[此乃]关于他人之五
阴[所生概念义]。)”(注 61);《长部注》:“'Bahiddha
va'ti parassa va assasa-passasakaye`.(“或‘外’”云
云,实指于‘(自己之外)他人之’出、入息身,[成为随观
身者而住之。])”。(注 62) 所以“外空”指关于自身、
个人、自己之“外”,“他人”之五阴无“实体我、我所见
”,亦无“实体我、我所执”。他人“无实体我”,如前文
所述,指任何他人无“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无碍
解道》《舍利弗阿毗昙论》《杂阿毗昙心论》《放光般若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皆以六外入处无我、空,名为“
外空”。(注 63)
───────────
(注 59) 见大正. 1-738下。
(注 60) 见MⅢ.p.112。
(注 61) 见MA Ⅳ.p.161。
(注 62) 见DA p.765。
(注 63) 一.《无碍解道》:“`Katam bahiddhasunnam`?
(云何是外空耶?)`Bahiddha rupa sunna`
..pe..((自己以)外之色,....乃至....[声、
香、味、触]....) `bahiddha sunna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 外之法,以我、我
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 `Idam
bahiddhasunnam`. (此是外空也。)”(见Pts
Ⅱ.p.181) 六外处指个人之外,他人之五阴及
器世间。
二.《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外空?如比丘,一
切外法、若一处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变易
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外空。”(见大正. 28-633上)
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何等为外空?外法名
:色、声、香、味、触、法。色,色空,非常非
(断)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声,声空;香,香
空;味,味空;触,触空;法,法空,非常非(断)
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外空。” (见大正.
8-250中)
138 页
(三) 内外空(`ajjhattabahiddha sunnata;Sk.adhyatma-
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191 大空经》:“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外空
,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
,彼比丘当念内外空。”(注 64)
2.《M.122.Mahasunnatasuttam.》:“....`So
ajjhatta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
彼作意内外空!)”(注 65)
“内外空”之“内外”,《中部注》:“`Ajjhattabahiddha
ti kalena ajjhattam kalena bahiddha`.(所谓“内外”,
[此乃]时而内[有关自身、个人、自己之五阴生我、我所
之概念],时而外[关于他人之五阴生我、我所之概念]。)
”(注 66) 《D.22.`Maha-satipatthana sut-tanta`.》“
`ajjhatta-bahiddha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比
丘观内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注 67);参阅《长部注》:
“`'Ajjhattabahid-dha va'ti kalena attano, kalena
parassa assasapassasakaye`. (或‘内外’云云,[此乃
指]时而于‘自己’,时而于‘他人’之出、入息身,[成
为随观身者而住之。])”(注 68)
所以“内外空”指时而观察自已之阴、处、界无“实体
我、我所见”,亦无“实体我、我所执”;时而观察他人之
阴、处、界亦无“实体我、我所见”,亦无“实体我、我所
执”。此乃作观时,“内空”与“外空”非同时观察;时而
观察自己无我故空,时而观察他人亦无我故空。
然《无碍解道》以“`dubhatosunna`(俱空)”代替“
内外空”专精禅思之过程,可有惟观内空,惟观外空,时而
观内空、时而观外空,或观内外俱空、内外双方皆空。
《无碍解道》《舍利弗阿毗昙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杂阿毗昙心论》《大智度论》(注 69)皆以观察六内、外入
(处) 无我故言:“内外空”;相当于“一切空
───────────
四.《杂阿毗昙心论》:“外空[者,谓外入空,作
无我思惟;]亦如是。”(见大正.2-925下)
(注 64) 见大正. 1-738下。
(注 65) 见MⅢ.p.112。
(注 66) 见MA Ⅳ.p.161。
(注 67) 见DA .p.292。
(注 68) 见DA p.765。
(注 69) 一. “云何是俱空耶?内(自己)之眼、外之色,我
、我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内之
耳、外之声....乃至.... 内之鼻、外之香
[....]内之舌、外之味
139 页
”。参阅〈本文§二.之(六)〉。
(四) 大空(`Sk.maha-sunyata`)
1.《杂阿含 297经》名谓《大空法经》,是杂阿含经中
少数具有“经名”之一经;其主要内容如是:
“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
苦聚集。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
死属谁?’彼(被问者)则答言:‘我即老死;今(
“今”拟作:“或”),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
’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
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
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彼]梵行
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
、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
、识、行,缘无明故有行。’若复问言:‘谁是行
?行属谁?’……乃至……所谓:‘缘无明行。’
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此等疑问)‘彼谁老
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乃至…
…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
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大空法经》。”(注 70)
本经为《中论》不一不异缘起之《经》证。以缘起之“
老死”支来观察,非梵行者起邪见──或认为“老死”即是
“我”,或不认为老死是我而认为“老死”属
───────────
[....]内之身、外之触[....]内之意、外之
法,我、我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
此是俱空也。”(见`Pts`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内外空?如比丘,
一切内外法、若一处内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
、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
不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
。是名内外空。”(见大正. 28-633上)
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何等为内外空?内外
法名内六入、六外入;内法,内法空,非常非灭
故;何以故?性自尔。外法,外空,非常非灭故
;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外空。”
(见大正.8-250中)
四.《杂阿毗昙心论》:“内外空[者,谓内外入空
,作无我思惟;]亦如是。”(见大正. 2-925下)
─────────
(注 70) 见大正. 2-84下。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