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郁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注1)
杨郁文
提要
印顺导师杰作〈空之探究〉一书,畅谈“阿含”、“部
派”、“般若”乃至“龙树”之空;引导学者对“空”之认
识,启发作者重新阅读《四部阿含》及《五尼柯耶》有关空
之教示,而有本文之著作。印师抉择发明:‘阿含的空,是
重于修持的解脱道。’亦以此为重心发挥灼见;兼及空之法
说、义说;有关空之类集,则依印度佛教之发展,分述于部
派之空及般若之空两章中。由此等启示,本文拟对《四部阿
含》及《五尼柯耶》有关空之法说、义说作整理,并且加以
讨论。
首先,以“圣典 (`pali`) 语《尼柯耶 (`Nikaya`) 》
中‘空’之字义”及“汉文《阿含经》中‘空’之字义”对
“空义”,引《经》列举叙述。其次,《阿含经、尼柯耶》
中已有“内空、外空、内外空、世间空、大空、第一义空、
究竟无上清净之空”等名相之“分别施设”或“类集广摄”
;为修心、为认识实相、为智见清净、为证涅槃作种种开示
、说明。如是“空名相之原义”至部
────────────
(注 1) “初期佛教/初期佛法(`adi-/Early buddhism`)”
指以北传《四部阿含经》及南传《五尼柯耶》所示
之佛法;避免有所诤论之“根本佛教”、“原始佛
教”等名相。
“法说(`desana`)”指佛陀说法中,开示真理
、实相、修行次第者。“义说(`vibhana`)”指佛陀
说法中,分别、解说真理、实相之内容及所施设修
、证之义理、义利。
因此,由佛陀之“法说”,弟子得“法饶益”
;由“义说”,弟子得“义饶益”;由“法说、义
说”中有关修行之“法次法说”,弟子得“梵行饶
益”。
参阅:《杂阿含298经》见大正.2-85上中;《
杂阿含404经》见大正.2-108中;《长阿含10十上经
》见大正.1-56上。
122 页
派佛教、大乘佛教有“衍绎原义”,乃至“开发新义”另立
名相;是等“衍义”、“新义”仍有脉络可循,探其根柢,
出自何等《阿含经、尼柯耶》。
因篇幅所限,今文引用《经》《论》先行处理上述诸端
,陈述心得;后文拟证明原始佛教结集《增一阿含经》时,
“以‘空’代替‘无我’之演变”。有关“空三昧、空观之
如法修习”及“其他有关空之教说”,则殿后报告。
123 页
一. 空之字义
(一) 圣典(`Pali`)语“空”之字义(注 1)
1. “`Sunna`”
(1)作“形容词”用──[相当于梵语'sunya']
甲. 空虚的、empty,如“`sunnam Brahma-vimanam`
(空虚的梵宫;见(注 2)DⅠ.p.17 l.-4)
乙. 无人居住的、uninhabited,如“`sunnam
arannam`(无人居住的闲林;见 SⅠ.p.180
l.-1)
丙. 无实在性、devoid of reality、unreal,如
“`panc upadana-kkhanda..sunnato..yoniso
manasi kattabba`['ti].(当如理作意五受阴
....是空─无实在性;见 SⅢ.p.167 l.-9f)
丁. 无实体的、unsubstantial,如“`sunno` loko
(空世间、无实体的世间;见 SⅣ.p.54 l.+3)
戊. 无、空缺、void,如“`sunnam adun-
titthayatanam antamaso saggupagena`
(乃至以生天﹙来说﹚,彼(非作业论者)外道
之所依处是空缺=不信亦不作十善业之外道,
无有生天者;见 MⅠ.p.483 l.8f)
(2)作“中性名词”用──[相当于吠陀梵语(Vedic)
`suna`]
空无、emptiness,如“ (注 3) *`Nirodha- sunnani
va tini`; ( 或者,[苦、集、道]三 ( 谛 ) 是灭空=在
苦、 集、 道之中无涅槃 (`Nib=bana = Nirodha`); 见
Vism. p.513 l.9)
───────────

(注 1) “内空、外空、内外空、世间空、一切法空”之“
空”字,巴利语为“`sunna`”、梵语为“`sunya`
”。其“语源”可能如是:`sunna=sunya
hollowness(中空、空虚、无实)。
参阅 M.Monier-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p.1085;col.Ⅰ.“`suna`”;p.1106,
col.Ⅱ.“`svi`”。
参考中村元:“空之意义”见〈佛教思想6空 (上)〉
pp.9~10。

(注 2) DⅠ.p.17 l.-4:指长部经 卷一 页十七倒数第四行
;D=长部经、S=相应部经、M=中部经、A=增支
部经。后出同例。

(注 3) *“*”米字号,指《`Panca nikaya`(五部)》以外
出现之名相。
124 页
2.“`Sunnata`”
“形容词”[由形容词 `sunna` 之从格(abl.)`sunnato`
→用作形容词主格(adj.nom.)`sunnata`]
往往与其他名词组成片语、名相,例如:
`sunnatanupassana`(空随观;见《无碍解道》`Pts`
Ⅱ.p.43 l.9)、`sunnato samadhi`(空三昧;见 D Ⅲ.p.219
l.-4)、`sunnato phasso` (空触;见 S Ⅳ.p.295 l.13)、
`sunnato vimokkho` (空解脱;见《无碍解道》Pts Ⅱ.p.36
l.6)等等。指以“无我、无我所”为观之业处(=空随观),
进入心一境性(=空三昧)之状态;倘若从灭受想等至
(`sanna-vedayita-nirodha-samapattiya`) 出定,尔时,
心无“我、我所”之心行(=空触);由空观、空三昧之修习
,成就“无我、无我所、无我慢随眠”,即心解脱、慧解脱
(=空解脱)。因此,`sunnata`从描述“无我、无我所、无
我慢随眠”之形容词从格`sunnato`,转作主格使用,构成
名词片语,专指观照“无我、无我所”、等持于“无我、无
我所”乃至处于“无我、无我所、无我慢随眠”之状态。
3.“`Sunnata`”
“女性名词” [ 由形容词`sunna`抽象化所成 ]
指心处于“无我、无我所”乃至“无我、无我所、无我
慢随眠”之状态,亦即:“无贪、嗔、痴、烦恼,无有漏业
”之涅槃境界; 例如:`ajjhattam sunnatam` (内空;见
M Ⅲ .p.111 l.7f)、`sunnata -vihara` (空性住、 心处
于空之状态过日;见 M Ⅲ. p.104 l.15)。属圣者所体验,
对凡夫来说,乃是想像之境界。
4.“`Sunnatta`”
“中性名词”[ 由形容词`sunna`抽象化所成 ]
与女性名词 `sunnata` 同指心处于“无我、 无我所”
乃至“无我、无我所、无我慢随眠”之状态,亦即“无贪、
嗔、痴、烦恼,无有漏业”之涅槃境界;后后代之论师、文
法学家喜欢以“中性名词”表示各种原则、原理。 `sunnatta`
一字出现于《`Atthasslini`(法集论注) 》 DhsA.p.221
(注 4)
───────────

(注 4) 圣典 (`Pali`) 语“空”之字义──参阅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717。
125 页
(二)汉文《阿含经》中“空”之字义(注 5)
汉译《阿含经》中,依“经文脉络”可证实“空”字义
、同义者,先列表如下,再循序举“经证”于后:
┌────┬─────────────────────┐
│ │ 1. 无所有 │
│ ├─────────────────────┤
│ │ 2. 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
│ ├─────────────────────┤
│ │ 3. 空虚 │
│ ├─────────────────────┤
│形容词用│ 4. 无常、不恒、不住、不坚固、磨灭、变易法│
│ ├─────────────────────┤
│ │ 5. 不自在、无独存 │
│ ├─────────────────────┤
│ │ 6. 无我、无人、无寿者、无命者、无士、无夫│
│ ├─────────────────────┤
│ │ 7. 无贪、无嗔、无痴 │
│ ├─────────────────────┤
│ │ 8. 涅槃(无贪、嗔、痴之状态) │
├────┼─────────────────────┤
│ │ 8. 涅槃(无贪、嗔、痴之状态) │
│ ├─────────────────────┤
│名 词 用│ 9. 空寂 │
│ ├─────────────────────┤
│ │10. 空界、空识住、空遍、空无边处 │
├────┼─────────────────────┤
│副 词 用│11. 空徒劳 │
└────┴─────────────────────┘
───────────

(注 5) 汉文“空”之字义:
(一) 汉文“空(音崆 ㄎㄨㄥ)”字义产生之途径为“
形声”及“会意”。甲骨文“空”字阙;钟鼎
文“空”与小篆“空”略同。小篆“空”:从
“穴”、“工”声,本义作“窍”解, (见说
文许箸) 乃窟窍之称;以其中虚类穴,故从穴
。又,戴侗氏谓:‘古之居室,始于营窟,故
工官之长,掌邦土居四民 曰“司空”。 ’工
乃善营窟以居者,故“空”从“工”声。“空
”之“训义(本义、别义)”及“词性(九品词)
”于字典里有:
1.作“名词”用──(1)天曰空
(2)虚而无物之处曰空
(3)虚无所有者曰空;
2.作“动词”用──如“使之空”;
3.作“形容词”用──(1)空无人的,如“空村”;
(2)空无物的,如“空函”;
(3)虚而不实的,如“空论”;
(4)妄诞的,如“空华”;
4.作“副词”用──(1)表凭白,如“兵不空出”;
(2)表穷匮,如“空居”;
(3)表诚恳,如──“空空如
也”。
(二)汉字“空”字之“破音字”与“本音”音“崆
ㄎㄨㄥ”或同义或另有别义:
1.音“控 ㄎㄨㄥˋ”
2.音“孔 ㄎㄨㄥˇ”
(参阅正中书局印行〈正中形 音 义综合大字
典〉pp.1208~1209)
126 页
1.无所有
(1)《增一阿含第49品第4经》:“观外道异学,如观
空瓶而无所有;今察内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
今如来正法亦复如是。”(注 6)
(2)《中阿含14.罗云经=M.61.`Rahulovada`Sutta.》
:“汝复见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注 7)
(3)《佛说水沫所漂经=S.22,95.`Phena`.》:“世
尊告曰:‘此沫聚若有目士,谛观察之、思惟、
分别──空无所有、无来、无往亦不坚固;此水
聚沫何可依怙!’”(注 8)
(4)《杂阿含102经》偈言:“....实空无所有,而轻
毁智者,愚痴为利故,当知领群特。”(注 9)
(5)《杂阿含567经=S.41,7.Godatta.》:“贪者(有)
所有,恚、痴者(有)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
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
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注 10)
“空”作形容词用,形容人、物、境界之无所有状态;
如人无智,头脑空空;如空瓶无水;如泡沫只具空壳而无内
容,非如真珠有实核;证涅槃之无诤者,贪、嗔、痴一切烦
恼已无所有,无“我、我所”之见、执。为初期佛教最主要
之“空义”。
南、北传《佛经》中, 出现甚多与“空 (`sunna`) ”
结合之名相;例如:空野(见大正.2-318中)、空地(见大正
.2-128中)、空泽(见大正.2-284上)、空林(见大正.1-69上
)、大正.2-313上)、空车(见大正.2-318上)、`sunnagara`
(空屋,见 SⅠ.p.219)、`sunna-geha`(空舍,见 S Ⅰ
.p.106)、`sunna-vimana` (空宫,见 D Ⅱ.p.356)、
`sunnagama`(空村,见 S Ⅳ .p.173)。 以上所指境界内无
人或禽兽等,非指无旷野、无大地、无沼泽、无森林....乃
至无车辆;空井
───────────

(注 6) 见大正.2-797上。

(注 7) 见大正.1-436中;MⅠ.p.414。《M.61》空水器作:
`udakadhanam rittam tuccham`(空无、空虚之水盘
)。

(注 8) 见大正.2-501下;SⅢ.p.140ff 空无所有作:
`rittakam`(空无)。

(注 9) 见大正.2-28下;《杂阿含102经》≒Sn.《经集》
1,7.(vasala贱民)领群特。

(注 10) 见大正.2-150上;S Ⅳ.p.297无诤作:不动心解脱
(`akuppa cet=ovimutti`);空于贪作:`sunna
ragena` 。
127 页
(见大正.2-6下)、空钵(见大正.2-288上),以上所指无水、
无食物等,非指无井洞、无钵器。
如是“空义”之把握,如实观察限定之境界内无人、物
, 非无境界.... 乃至缘起命存之身心六处漏尽,空欲漏、
空有漏、空无明漏,欲漏、有漏、无明漏无所有,非无身心
六处命存。 被称为“行空 (`sunnata viharena` 以空性住
)”。释尊于《中阿含190小空经=M.121.`Cula-su=nnata
sutta.》(注 11)有所叙述,为“空观(`sunnatanupassana`)
”之主要方法之一;拟于〈续篇〉详细讨论。
2.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1)《别译杂阿含269经》:“尔时,世尊赞天曰:‘
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观欲空无实,
修于念觉意;……”’”(注 12)
(2)《杂阿含 265经=S.22,95.`Phena`.》:“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
明目士夫谛观分别时,(聚沫是)无所有、无牢、
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色...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是)
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
如刺、如杀,(是)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
何?色无坚实故。....’”(注 13)
(3)《杂阿含 335经》:“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
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
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
(注 14)
五欲无实、五蕴无坚实、六根不实等等,“无实、不实
”指无‘实体(dravya)’,于圣义乃名为“空”;(注 15)
“空”即指无“自有、非缘起之绝对常、一、自主之我”。
初期佛教言:“无我”、“空”,是于第一义谛而言──“
无实体我”、“实体我是空”;然于世俗谛是承认有“空相
应、随顺缘起之相对常、一、自主之我”,亦即有“人格的
、身心统合的‘主体(`nayaka`)’”,是于世俗谛承认──
“有主体我”。立体的观察(Stereoscopical view)有情、
众生,所言──“无我故空”,即是于胜义谛否定“实体我
”,而于世俗谛肯定“主体我”;倘若于世俗谛
───────────

(注 11) 见大正. 1-737上中下;MⅢ.pp.104~109。

(注 12) 见大正.2-468下;《杂阿含1270经》作:“五欲悉
虚空,正智正系念。”(见大正.2-349上)。

(注 13) 见大正.2-68下~69上;SⅢ.p.140ff无实
(`tucchakam`)、无有坚固(`asaraka`)。

(注 14) 见大正.2-92下。

(注 15) 参阅〈本文§二.(七)〉“第一义空”。
128 页
, 否定“主体我”即为“恶取空者”、“断灭见者”。
(注 16)
3.空虚
(1)《中阿含187经》:“色盛阴非果、空虚、不可欲
、不恒有、不可倚、变易法;……(觉、想、行、
识亦复如是。)”(注 17)
(2)《增一阿含第24品第10经》:“所谓空者,观一切
诸法皆悉空虚,是谓空三昧。”(注 18)
所言“空虚”指五阴乃至一切诸法无“实体
我”,无“常、恒、永住、不变易”法。
4.无“常、恒、住、不变易法”
(1)《杂阿含 273经》:“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
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
我所。(注 19)
(2)《杂阿含80经》:“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
,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
;观察彼(五)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
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注 20)
诸行空、五阴空,所说“空”皆指无“实体我”。“诸
行”、“五阴”皆随顺缘起;诸行无常、恒、住、不变易法
,五阴亦无常、不坚固、变易、(终归)磨灭之法,故诸行、
五阴皆“空─无实体我”。
5.不自在、无独存
(1)《别译杂阿含108,109经=S.6, 1,4.Bako `Brahma.
`》:“时,婆迦梵生于邪见(注 21)言:‘此处
常、坚实、不坏,不复往来于其生死,若有过此
不往来者,无有是处。
───────────

(注 16) 立体的观察有情,拟于〈续篇〉详论。不明第一义
谛而执“有我”则堕“常之边见”,不明世俗谛而
执“无我”则堕“断之边见”;此等二种邪见,于
道德上所患过失有轻、有重。如《俱舍论》所引
`Kuma=`ralabha` 所说颂:“观为见所伤,及坏诸
善业;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
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
(见大正.29-156上)

(注 17) 见大正.1-732中。

(注 18) 见大正.2-630中。

(注 19) 见大正.2-72下。

(注 20) 大正.2-20中。

(注 21) 大梵之邪见,《梵动经》:“我于此处是梵、大梵
,我自然有,无能造我者,我尽知诸义典,千世界
于中自在,最为尊贵,能为变化,微妙第一;为众
生父,我独先有,余众生后来,后来众生我所化成
。”
129 页
....’”“佛告梵天:‘此处无常、空、不自在。
’”(注 22)
“无常、空、不自在。”《S.6,1,4.》作:“`Yatrahi
nama an=iccam yeva samanam 'niccan' ti vakkati`,
(实因此﹙无明﹚故,即其无常者言:‘常也。’)
`adhuvam yeva samanam'dhuvan'ti vakkati`,
(即其非恒者言:‘恒也。’)
`asassatam yeva samanam'sassatan'tiva=kkati`,
(即其非永住者言:‘永住也。’)
`akevalam yeva samanam'ke=valan'ti vakkati`,
(即其不独存者将言:‘独存也。’)
`cavana-dhammam yeva samanam 'acavana-dhamman'ti
vakkati`.
(即其变易法者言:‘不变易法’也。)……”(注 23)
“`akevalam`(不独存)”相当于《别译杂阿含经》
所译“往来”(见大正. 2-412中)。
(2)《小义释》:“由二行相观察世间空:(一)由
不自在之等观 (`avassiya-pavatta-sallakkhana`)
,又,(二)由空无行之正观
(`tuccha-sankhara-samanupassana`)。”(注 24)
“实体我”──如大梵天,自以为独存且具绝对自在义
;然世间无有如是自在者。《小义释》引《S.22, 59.`Panca`.
》〈§3~11〉:“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于色不应病苦
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
有病、有苦生,亦不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用以证明五阴世间无我、不
自在,故“空”。(注 25)有情无“实体我”;《清净道论
》证明“无我”言:“……对[生、住、老]三处之任何
(处)皆无自在。即以此自在力是空(`Sunna ten'eva
vasavattanakarena`);又,空 (`sunnato`)、非主
(`assamikato`)、不自在 (`avasavattito`)、 我之反对
(`attapatikkhepa=to`) 故无我 (`anatta`)。” (注 26)
6.无我、无人、无寿(者)、无命(者)、无士、无夫
(1)《别译杂阿含284经》:“知身空无我,观名色不
坚;不著于名色,从是而解脱。”(注 27)
───────────

(注 22) 见大正. 2-412中~413上。

(注 23) 见 SⅠ.pp.143f;参阅大正No.99(11950; No.100
(108)。

(注 24) 见 CNd p.246。

(注 25) 见SⅢ.p.66f;CNd p.247f。

(注 26) 见VM p.618。

(注 27) 见大正. 2-473上。
130 页
(2)《增一阿含第13品第7经》:“一切所有皆归于空
,无我、无人、无寿(者)、无命(者)、无士、
无夫。”(注 28)
(3)《增一阿含第35品第10经》:“无我者即是空也
。”(注 29)
初期佛教处处说“无我”,亦以“空”说无我;无我者
即是空,空者即是无我。然大乘佛法强调“空”,或以如实
知“空”胜过如实知“无我”;此番说辞有待商榷!
7.无贪、无嗔、无痴
8.涅槃
(1)前文〈§(二)1.之? 〉所论:无所有是空义,
“空于贪、空于恚、痴”。
(2)《杂阿含890经》:“云何无为法?谓:贪欲永尽
、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
如无为,如是....无所有、涅槃亦如是说。”
(注 30)
“无所有”是“空”义,“无所有”是“涅槃”义,故
“空”具“涅槃”义;然“涅槃”乃是佛弟子“观空”、“
空行”之究竟目标、目的。 如《杂阿含110经》:“世尊觉
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
静,究竟涅槃;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 ”(见大正.
2-37上) 空=无所有=涅槃=处于无贪、无嗔、无痴之状态
。 后代论师如觉音(Buddhaghosa)尊者即以中性名词 `sunna`
(空)指“涅槃”。(参阅〈本文§一.(一)1.之(2)〉)
9. 空寂
(1)《杂阿含1179经》:“毗梨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
晨朝买牛未偿其价,即日失牛,六日不见;时,
婆罗门为觅牛故,至大林精舍。遥见世尊坐于一
树下,仪容挺特,诸根清净,其心寂默成就止观,
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见已,即诣其前,而说偈言
:‘云何无所求,空寂在于此,独一处空闲,而
得心所乐?’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若失若复
得,于我心不乱;婆罗门当知,莫谓彼如我,心
计于得失,其心不自在!’”(注 31)
(2)《杂阿含262经》:“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
爱尽、离欲、涅槃。”(注 32)
───────────

(注 28) 见大正. 2-575下。

(注 29) 见大正. 2-702中。

(注 30) 见大正. 2-224上、中。

(注 31) 见大正. 2-318中。

(注 32) 见大正. 2-66中。
131 页
心空寂无所求,无得失心、心不乱,但心自在;甚至,
心无我、我所见,三渴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欲爱、有
爱、无有爱)灭尽,离诸贪欲,贪、嗔、痴永尽,一切烦恼
永尽──涅槃。
10.虚空
(1)六界之一,如空界(见大正. 1-562下)、空持(
见大正. 1-815中)、空种(见大正. 1-266下)、
`akasa-dhatu`(空界,见DⅢ.p.247)。
(2)七识住之一,空处住(见大正.1-52上)、“有诸
有情从一切色想之超越、诸有对想之灭没、种种
想之不作意,(而只作意):‘虚空是无边也。’
(之概念),如是,空无边处(`akasanancayatana`)
具足住;此是第五识住。”(见DⅢ.p.253)。
(3)八解脱之一,住空处解脱(见大正.1-52中)、“
从一切色想之超越、诸有对想之灭没、种种想之
不作意,(而只作意):‘虚空是无边也。’ (之
概念),如是,空无边处具足住;此是第四解脱
也。” (见DⅢ.p.262)。
(4)九有情居之一,“有众生空(无边)处住,是(第)
六众生居。”(见大正. 1-52下;DⅢ.p.263)
(5)十遍处之一,空一切入处(见大正. 2-143上)、
空普(见大正.1-241上)、`akasa-kasina`(空遍
,见DⅢ.p.268)。
名辞之“空界”,在印度哲学体系为组成宇宙元素之一
(注 33);为超越物质之干涉,虚空作为有情识住之行境,或
居住之境界;观察虚空遍一切处,可作为禅那之“业处
(`kammatthana` 修定用心之手段)”,成就初禅乃至第四禅
。(注 34)
11. 徒然
《长阿含2.游行经》:“诸末罗(族人)来共举床,皆不
能胜;时,阿那律(尊者)语诸末罗(族人):‘汝等且止!勿
空疲劳!今者,诸天欲来举床。’”(注 35) 相当于“空疲
劳”而作“形容词”用之巴利语有“mogha”一字──空虚
、empty,徒然、vain,无效、 useless,愚痴、foolish
等义;同字之受格(accusative)则可作副词用。
“空”作副词用,表性态;凭白、白白、徒然、无效、
无益、无作用等。
───────────

(注 33) 参阅 中村元:“空之意义”见〈佛教思想6空
(上)〉p.35。

(注 34) 见清净道论 VM p.175。
132 页
(三) 总结“空”字义
1.“空”主要作形容词用,形容“无所有”、“无实
”、“空虚”:
(1)形容无“我、我所”、无“常、恒、住、不变
易法”、无“自在、独存者”、无“我、人、
寿者”,亦即指无“实体我”;
(2)形容无“贪、嗔、痴”、“贪欲、嗔恚、愚痴”
永尽──涅槃;
(3)形容限定之境界内无“人、物”,非无境界。
2.名词用之“涅槃”、“空寂”、“空界”、“空识
住”等等。
3.副词用之“空疲劳”,如上已述。
(四)译作汉字“空”之 圣典(`Pali`)语
巴利语 `sunna` 汉译作“空”之外,尚有 ritta,
rittaka, tuccha, tucchaka, `akasa`, mogha 等字亦汉译
作“空”。(注 36)
二、“初期的佛法 (`Adi`-/Fundamental buddhism)”空名
相之“原义”以及“发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注 37)空名相之“衍义、新义”及其脉络
《阿含经》已有“内空、外空、内外空、世间空、大空
、第一义空”,《尼柯耶》亦有“内空、外空、内外空、世
间空、大空、究竟无上清净之空”等名相;为修心、为认识
实相、为智见清净、为证涅槃作种种说明。例如:为成就“
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应当多“行空─于空作意
(manasikaroto `sunnataya`)”;然欲多行空者,彼当持内
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当念外空...当念内外空...。
(注 38)例如:《杂阿含230经=S.35,68.Samiddhi.》以六根
、六境、六识、六触、六受施设“世间”,(注 39)而众生以
“五阴世间”为我、我所,或以“器世间”为我所;然
───────────

(注 35) 见大正.1-27下;相当之《D.16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第六诵分§14节〉并无“空疲劳”
一句。

(注 36) 参阅(注 7)及本文〈§一.(二)之 10.及11.〉

(注 37) “发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指
“部派佛教”之《阿毗达磨论典》及“大乘佛教”
之《大乘经典、论典》所示之佛法。

(注 38) 见《中阿含191大空经=M.122.Maha-sunnata sutta》
大正. 1-738中下;MⅢ.pp.111f

(注 39) 见大正.2-56上中;SⅣ.pp.39f。
133 页
世间是“危脆败坏法”,(注 40)世间是“空─常、恒、不
变易法空,我[、我]所空”参阅本文〈§二.之 (五)〉
例如:为说明“甚深、明照、空相应、随顺缘起法”,对“
空”给予“大空”、“第一义空”之尊称;或对次第专精禅
思而成就真实、空、不颠倒之智见清净,心解脱三有漏,无
漏、无为之状态,称谓“究竟无上清净之空”。
《杂阿含110 经》:“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
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
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注 41)
《杂阿含270经》:“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
顺得涅槃。”(注 42)
《杂阿含23经》指出平等慧如实观“一切色、受、
想、行、识,一切眼、耳、鼻、舌、身、意,一切地、
水、火、风、空、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知
、如是见者,“于此我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
所见、我慢使系著。”如是者,断爱欲缚、转去诸结、
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注 43)
《增一阿含第37品第10经》:“无我者即是空。”
(注 44)
如是, “平等慧如实观阴、处、界无我(非我、不异我
、不相在)=观空→无‘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涅槃”
是早期诸圣弟子修行之重心;为解脱贪、嗔、痴、一切烦恼
,而对“空观”之重视,推动“空义”之开展。复次,从《
阿含经》中有关“无所有”、“无我”“空”、“涅槃”之
教说中,衍绎旧义乃至开展新义,施设种种“空类名词”,
方便“如理作意、如实观想、法次法行”,乃至自作证“空
解脱、无我、涅槃”;表现于后出“发展的佛法”之《南、
北传经、论》者如:
───────────

(注 40) 《杂阿含 231经=S.35,82.Loka.》:“危脆败坏法
名为世间。” (见大正. 2-56中)SⅣ.p.52
“`'Lujjhati'ti kho bhikkhu tasma 'loko 'ti
vuccati"ti`. (哦!比丘!‘破坏之。’因此,被
称谓:‘世间也。’)”

(注 41) 见大正. 2-37上。

(注 42) 见大正. 2-71上。

(注 43) 参阅《杂阿含23;199;465经》见大正. 2-5上中;51
上;118下~119上。

(注 44) 见大正. 2-715下。
134 页
《无碍解道》(注 45)《舍利弗阿毗昙论》(注 46)《施
设论》(注 4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注 48)《大毗婆沙论
》(注 49)《大智度论》(注 50)《杂阿毗昙心论》(注 51)
等等有种种空之类集。例表如下:
┌───────────┐
│ 种种空 之 表解(一) │
┌────────┴───────────┴─────┐
《阿含经》《无碍 《舍利弗《施设论》《摩诃般若 《杂阿毗
解道》 阿毗昙 《大毗婆 波罗蜜经》昙心论》
论》 沙论》《大智度论》
1.内空 1.世间空 1.内空 1.内空 1.内空 1.内空
2.外空 2.空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3.内外空 3.行空 3.内外 3.内外空 3.内外空 3.内外空

4.变易空 4.空空 4.有为空 4.空空 4.有为空
世间空 5.最上空 5.大空 5.无为空 5.大空 5.无为空
一切空 6.相空 6.第一 6.无始空 6.第一义空 6.有为无
为空
大空 7.镇伏空 义空 7.本性空 7.有为空 7.无事空
第一义空 8.彼分空 8.无所有空8.无为空 8.第一义

究竟无上- 9.正断空 9.毕竟空 9.空空
-清净之空10.安息空 10.无始空
11.出离空 11.散空
12.内空 12.性空
13.外空 13.自相空
14.俱空 14.诸法空
15.同分空 15.不可得空
16.异分空 16.无法空
17.寻求空 17.有法空
18.摄受空 18.无法有法空
19.获得空
20.通达空
21.一性空
22.异性空
23.忍空
24.确立空
25.深解空
26.正知者为永断流转一切空性中之胜义空
───────────

(注 45) 见PⅡ.p.177~184。

(注 46) 见大正. 28-633上中;姚秦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
译。

(注 47) 法护译《施设论》并非完本,只有“因施设”而已
;西藏译《施设论》尚有“世间施设”及“业施设
”。今汉译本《施设论》并无“十种空”之资料;
引用自《大毗婆沙论》卷 104。(见大正. 27-540
上)

(注 48) 见大正. 8-250中~251上;后秦 鸠摩罗什译。

(注 49) 见大正. 27-540上;唐 玄奘译。

(注 50) 见大正. 25-285中~296上;后秦 鸠摩罗什译。

(注 51) 见大正. 28-925中下;宋 僧伽跋摩等译。
135 页
( ※“阿拉伯数字”表示,在同一《经》或《论》类集一处
之“次序”;此“种种空”之依次分列,表达某些意义──
宜顺序作观,乃至以“胜义空”或以“空空”等殿后,表示
究竟之空。而各《经》《论》之间,所类集之次第互有同、
异,正表示对空观之进行、空之认识、空之现观,相互间因
修、证之经验而部分或同或异?。※参阅〈本文§二.(七);
§二.(九) 〉 )
以下,先对《阿含经》固有“空之类集”以及“空之名
相”,引用经典先行解说;其次,叙述“后出《经》、《论
》”所类集“空之名相”在《阿含经》之出处,以及如何“
衍绎旧义”、“开展新义”。至于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空
之类集”有关诸问题,请参阅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p.110
~116、宫本正尊〈根本中?空〉pp.556~570。
(一)内空(`ajjhatta sunnata`;`Sk.adhyatma-sunyata`)
1.《大空经》:“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当持内心住止
令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注 52)
2.《M.122.`Mahasunnatasuttam.`》:“`Ayam kho pan',
Ananda, viharo Tathagatena abhisambhddho`,(阿难!
且说,此住是如来所现等觉,)`yadidam sabbanimittanam
amanasikara(即此:由不作意一切相,) ajjhattam sunnatam
upasampajja viharitum.'(成就内空而住之。)”(注 53)
“多行空(`sunnataviharena bahulam viharati`)”指
每日,多以空性住而过日;(注 54)“空性住(`sunnatavihara`
)”指处于无“我、我所见”亦无“我、我所”执之状态。
“内空”之“内”《中部注》指“`idhaniyaka' jjhattam
attano pancakkhandhesu nibbattanti attho`.(此乃关于
自身、个人、自己之五阴所生[概念]义。)”(注 55);又
,《D.22. `MahAsatipatthana-suttanta`=中阿含98.念处
经》:“ `Iti ajjhattam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立念在身;...)”(注 56)关于
内身 (`ajjhattam kaye`)之“内”,《长部注》:“`'Iti
ajjhattam va'ti evam attano va assasapassasa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如是或‘内’”云云,实指于
───────────

(注 52) 见大正. 1-738中。

(注 53) 见MⅢ.p.111。

(注 54) 参阅大正.1-737上;MⅢ.p.104。

(注 55) 见MA Ⅳ.p.161。

(注 56) 见DⅡ.p.292;大正. 1-582下。
136 页
‘自己之’出、入息身,成为随观身者而住之。)”(注 57)
所以“内空”或“内身”之“内”指“个人”、“自己”、
“自身”;且“内空”乃指关于自身、个人、自己之五阴无
我、我所见亦无我、我所执。六内处与“自己之五阴”相同
,指有情个人之身、心;《无碍解道》《舍利弗阿毗昙论》
《杂阿毗昙心论》《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皆以六内入处无我、空,名为“内空”。(注 58)
“内空”在“空之类集”除《无碍解道》外,其他《经
、论》均列于类集之首,表示“内空”一向作为“空观”之
始基;由内而外,推己及他,遍观一切无我、无我所。且“
内空”→“外空”→“内外空”之次第类集,各《经、论》
皆一致。
───────────

(注 57) 见DA p.765

(注 58) 一.《无碍解道》:“`Katamam ajjhattasunnam`?
(云何是内空耶?) `Ajjhattam cakkhum`(内(自
己)之眼,)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 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nnmadhammena va`,( 以我、我所、常、
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 `ajjhattam sot=
am sunnam..pe.. ajjhatam ghanam sunnam
ajjhatam jivha su= nna, ajjhatam kayo
sunno`, (内之耳....乃至....内之鼻[....]
内之舌[....]内之身[....])`ajjhatam mano
sunno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 va madhammena va`(内
之意,以我、我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
是空。) `Idam aj= jhattasunnam`.(此是内空
也。)”(见`Pts` 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内空?如比丘,一
切内法、若一处内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变易
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内空。”(见大正. 28-633上)
三. 《杂阿毗昙心论》:“内空者,谓内入空,作
无我思惟。”“内法”、“内入”均指个人、
自己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入”
。(见大正. 28-925中下)
四. 《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曾对
十八种空作分别,部分与《阿含经》及《阿毗
达磨论》义说相同,部分则作新解。(见大正.
8-23上下及250中下)此二经都以六内处空作为
“内空”。
五.《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见大正. 27-37上:“
萨迦耶见是十种空近所对治,所以偏说;十种
空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
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
空。”又,引《施设论》说:“空有多种,谓
: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
边际空、本性空、无所行空、胜义空、空空;
如是十种空,如余处分别。”(见大正. 27-540
上)。论文曾言:“如是十种空,如余处分别。
”但,二百卷之《大毗婆沙论》找不到十种空
之分别;汉译《施设论》并非完本,无十种空
及其分别;《大毗婆沙论》所引用者,可能是
《施设论》之〈世间施设〉或〈业施设〉部门
,而不在〈因施设〉部门。很遗憾,不能认识
《施设论》之十种空之分别。
137 页
(二)外空(`bahiddha sunnata;Sk.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191 大空经》:“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空
,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
,彼比丘当念外空。”(注 59)
2.《M.122.`Mahasunnatasuttam`》:“`Evam santam
etam Ananda, bhikkhu evam pajanati`:(正如是时,阿难!
斯比丘如是知:) `Ajjhattam sunnatam kho me manasikaroto
ajjhattam sunnataya cittam na pakkhandati nappasiati
na santitthati na vimuc=catiti`.(哦!作意内空之余,
心于内空并不雀跃、不信喜、不确立、不(胜)解。) `Itiha
tattha sampajano hoti`.(实如是,于此时彼是正知者;)
`So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彼作意外空
!....)”(注 60)
“外空”之“外”,《中部注》:“`Bahiddha ti parassa
panc=asu khandhesu`.(所谓“外”,[此乃]关于他人之五
阴[所生概念义]。)”(注 61);《长部注》:“'Bahiddha
va'ti parassa va assasa-passasakaye`.(“或‘外’”云
云,实指于‘(自己之外)他人之’出、入息身,[成为随观
身者而住之。])”。(注 62) 所以“外空”指关于自身、
个人、自己之“外”,“他人”之五阴无“实体我、我所见
”,亦无“实体我、我所执”。他人“无实体我”,如前文
所述,指任何他人无“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无碍
解道》《舍利弗阿毗昙论》《杂阿毗昙心论》《放光般若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皆以六外入处无我、空,名为“
外空”。(注 63)
───────────

(注 59) 见大正. 1-738下。

(注 60) 见MⅢ.p.112。

(注 61) 见MA Ⅳ.p.161。

(注 62) 见DA p.765。

(注 63) 一.《无碍解道》:“`Katam bahiddhasunnam`?
(云何是外空耶?)`Bahiddha rupa sunna`
..pe..((自己以)外之色,....乃至....[声、
香、味、触]....) `bahiddha sunna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 外之法,以我、我
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 `Idam
bahiddhasunnam`. (此是外空也。)”(见Pts
Ⅱ.p.181) 六外处指个人之外,他人之五阴及
器世间。
二.《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外空?如比丘,一
切外法、若一处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变易
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外空。”(见大正. 28-633上)
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何等为外空?外法名
:色、声、香、味、触、法。色,色空,非常非
(断)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声,声空;香,香
空;味,味空;触,触空;法,法空,非常非(断)
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外空。” (见大正.
8-250中)
138 页
(三) 内外空(`ajjhattabahiddha sunnata;Sk.adhyatma-
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191 大空经》:“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外空
,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
,彼比丘当念内外空。”(注 64)
2.《M.122.Mahasunnatasuttam.》:“....`So
ajjhatta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
彼作意内外空!)”(注 65)
“内外空”之“内外”,《中部注》:“`Ajjhattabahiddha
ti kalena ajjhattam kalena bahiddha`.(所谓“内外”,
[此乃]时而内[有关自身、个人、自己之五阴生我、我所
之概念],时而外[关于他人之五阴生我、我所之概念]。)
”(注 66) 《D.22.`Maha-satipatthana sut-tanta`.》“
`ajjhatta-bahiddha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比
丘观内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注 67);参阅《长部注》:
“`'Ajjhattabahid-dha va'ti kalena attano, kalena
parassa assasapassasakaye`. (或‘内外’云云,[此乃
指]时而于‘自己’,时而于‘他人’之出、入息身,[成
为随观身者而住之。])”(注 68)
所以“内外空”指时而观察自已之阴、处、界无“实体
我、我所见”,亦无“实体我、我所执”;时而观察他人之
阴、处、界亦无“实体我、我所见”,亦无“实体我、我所
执”。此乃作观时,“内空”与“外空”非同时观察;时而
观察自己无我故空,时而观察他人亦无我故空。
然《无碍解道》以“`dubhatosunna`(俱空)”代替“
内外空”专精禅思之过程,可有惟观内空,惟观外空,时而
观内空、时而观外空,或观内外俱空、内外双方皆空。
《无碍解道》《舍利弗阿毗昙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杂阿毗昙心论》《大智度论》(注 69)皆以观察六内、外入
(处) 无我故言:“内外空”;相当于“一切空
───────────
四.《杂阿毗昙心论》:“外空[者,谓外入空,作
无我思惟;]亦如是。”(见大正.2-925下)

(注 64) 见大正. 1-738下。

(注 65) 见MⅢ.p.112。

(注 66) 见MA Ⅳ.p.161。

(注 67) 见DA .p.292。

(注 68) 见DA p.765。

(注 69) 一. “云何是俱空耶?内(自己)之眼、外之色,我
、我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内之
耳、外之声....乃至.... 内之鼻、外之香
[....]内之舌、外之味
139 页
”。参阅〈本文§二.之(六)〉。
(四) 大空(`Sk.maha-sunyata`)
1.《杂阿含 297经》名谓《大空法经》,是杂阿含经中
少数具有“经名”之一经;其主要内容如是:
“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
苦聚集。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
死属谁?’彼(被问者)则答言:‘我即老死;今(
“今”拟作:“或”),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
’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
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
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彼]梵行
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
、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
、识、行,缘无明故有行。’若复问言:‘谁是行
?行属谁?’……乃至……所谓:‘缘无明行。’
诸比丘!若无明离欲而生明,(此等疑问)‘彼谁老
死?老死属谁?’者,老死则断、则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乃至…
…若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
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大空法经》。”(注 70)
本经为《中论》不一不异缘起之《经》证。以缘起之“
老死”支来观察,非梵行者起邪见──或认为“老死”即是
“我”,或不认为老死是我而认为“老死”属
───────────
[....]内之身、外之触[....]内之意、外之
法,我、我所、常、恒、永住、不变易法是空。
此是俱空也。”(见`Pts`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内外空?如比丘,
一切内外法、若一处内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
、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
不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
。是名内外空。”(见大正. 28-633上)
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何等为内外空?内外
法名内六入、六外入;内法,内法空,非常非灭
故;何以故?性自尔。外法,外空,非常非灭故
;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内外空。”
(见大正.8-250中)
四.《杂阿毗昙心论》:“内外空[者,谓内外入空
,作无我思惟;]亦如是。”(见大正. 2-925下)
─────────

(注 70) 见大正. 2-84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