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郁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40 页
“我”、是“我所”;亦即于“老死”具有“我、我所”之
邪见。“命”指“命者”,即是“我”之代名词,“身”指
会“老死”之身体;如是,“我即老死。”与“命即是身。
”以及“老死属我。”与“命异身异。”惟说话之语句不同
,而意义相同。
正见清净之梵行者,无“我即老死”或“老死是我所”
之邪见;亦无“命即是身”之“绝对同一”或“命异身异”
之“绝对相异”等等边见。梵行者离此“一”、“异”二边
,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
;透过缘起、无常、苦、无我而把握“空”。一一缘起支之
观察亦复如是;如此,离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
则识灭……乃至……纯大苦聚灭。如是于十二“有轮”无“
我、我所”之邪见、无“一、异”之边见;无“无明”、无
“无明之行”……乃至……无“无明造业之异熟、苦报”,
是名“大空”、“大空法”。
2. 《中阿含 191 大空经》以“多行空者”内空成就游
、外空成就游、内外空成就游、不移动成就游,心解脱、知
五阴中我慢 (asmimana) 已灭,称谓《大空经》;亦即究竟
成就内空、外空、内外空是“大空”。(注 71)
然《舍利弗阿毗昙论》另以一切法空名为“大空”;
(注 72) 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有异解,以十方空
名为“大空”。(注 73)
《大智度论》保留《阿含经》原义,亦注意到大乘经之
新义,而言:“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如《杂阿含大空经
》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
邪见。’是人老死则众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诃衍经》
说:‘十方,十方相空。’是为大空;问曰:‘十方空,何
以名为大空?’答曰:‘东方无边故,名为大;亦一切处有
故,名为大;遍一切色故,名为大;常有故,名为大;益世
间故,名为大;令众生不迷闷故,名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
,名为大空。余空破因缘生法、作法、粗法,易破故不名为
大;是方非因缘生法、非作法、微细法,
───────────

(注 71) 见大正. 1-738上~739中

(注 72) 《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大空?如比丘一切法
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
我所亦空,常空、不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
定、心住、正住。是名大空。”(见大正. 28-633上)

(注 73)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何等为大空?东方,东
方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南、西、北
方,四维、上下,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空,
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大空。”周遍
义、无边义为“大”,十方周遍、无边;而十方空
,故大空。(见大正. 8-250中)
141 页
难破故名为大空。……乃至……破邪见故,名为大空。”
(注 74)
龙树菩萨对《杂阿含经》十二有轮之“无我”是“众生
空”,“无我所”是“法空”,而以“法空为大空”;愚见
北传《杂阿含 297 大空经》乃是指明于第一义: “众生空
、法空为大空”;因无我、我所即是众生空、法空,亦即是
一切法空, 所以是“大空”。 与《大空经》相当之南传《
S.12,35 经》,《经》中主要内容全同;然结集者命名为《
`Avijjapaccaya`(1) 》, 乃指出:透过不一不异之缘起,
如实知“无明(等十二支)之缘”及如实知“灭无明(等十
二支)之缘”为本经之重心。《 S.12, 35 经》不举“众生
空、法空为大空”,与北传有所不同;然缘生十二支,每支
都是“阴”,能知一一阴皆非我、非我所,即当知十二支缘
生法皆非我、非我所,亦当知又众生空、法空。
龙树菩萨对《摩诃衍经》所说十方空,何以名为大空,
广演其义;虽非牵强附会,然惟慧根增上者方能会意是等空
所以谓“大空”矣。
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以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
,略摄为一,而名为“大空”;亦即“人空”及“法空”,
合称“大空”。《阿含经》说明“无我”、“空”,是依缘
起之“不一、不异”, 来看“即蕴无我”、 “离蕴无我”
(注 75);弥勒菩萨以“即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
故。”谓“法无我”,“离一切缘生行,外别有实我不可得
故。”谓“补特伽罗无我”。( 参阅《瑜伽师地论大正
.30-832 中》)
(五) 世间空 (`sunna loka`)
1. 《杂阿含 232 经》:“三弥离提....白佛言:‘世
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
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
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
、不苦不乐,彼(一一)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
[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
空)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注 76)
───────────

(注 74) 见大正.25-288上中。

(注 75) 见拙著〈以四部阿含经为主 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
无我〉§9-0-1~9-0-3《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
pp.29~31。

(注 76) 见大正.2-56中。
142 页
2. 《S.35,85.Sunna.》〈§4~11〉: “ `Yasma ca
kho Ananda su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阿难
!因那我或我所是空,) `t=asma'Sunno loko'ti vuccati`.
(故名‘世间空’。)`Kinca Ananda sunnamatteana va
attaniyena va`?(阿难!云何我或我所是空耶?)
`Cakkhumkho Ananda sunnam attena va attniyena
va`.(哦!阿难!眼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Rupa sunna
attena va attaniyena va`.(诸色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Cakkhuvinnanam`....(眼识....) `Ckakkhusamphasso`
....(眼触....) pe(乃至....) `Yam-p'idam
manosamphassapaccaya uppajjati vedayitam sukham va
dukkham va adukkhm asukham va`,(即此意触因缘生受──
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tam pi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彼﹙一一﹚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Yasma
ca kho Ananda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又,
哦!阿难!因那我或我所是空,)`tasma'Sunno loko'ti
vuccati.(故名‘世间空’也。)”(注 77)
《杂阿含 230 经》以六根、六境、 六识、六触、六受
,六入处集则(六)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如是名“
世间”。(注 78)而《 S.35, 68. Samiddhi.(4)》指出:凡
有眼等六根、有色等六境、有眼识等六识,于眼等六识得识
别法之处,则有“loko(世间)”或“lokapannatti(世间之
施设、世间之名义)”(注 79)《杂阿含276经》难陀尊者指
明:六内入处无我、六外入处无我、六识身无我、六触身无
我、六受身无我、六想身无我、六思身无我、六爱身无我;
(注 80)八“六处”无我故,“世间”是空。《杂阿含567》
说明由“空心三昧”观察“世间空”,乃如实观察[世间是
无]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注 81)凡夫之世间
为其六根所对境,而为彼六识所分别;此世间一切法是非我
、非我所,此世间一切法以无我、无我所,所以是空。佛陀
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所对一切世间、一切法亦是
无我、无我所、空。因此,世间是空,而圣人有“世间空”
或“空世间”之名义施设。
“世间”之所“空”、所“无”,当然是站在第一义之
立场所说,指无“自性之可得 (`attabhavapatilabha`) ”
, 无“常、 恒、永住、不变易法 (`nicca dhuva sassata
`aviparinamadhamma`) ”;(注 82) 如《净不动道经》:
“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 此
───────────

(注 77) 见SⅣ.p.54。

(注 78) 参阅大正.2-56上中。

(注 79) 参阅SⅣ.p.39f。

(注 80) 见大正.274-上中下。

(注 81) 见大正.2-150上。

(注 82) 参阅 SⅢ.p.144;大正. 2-67下。
143 页
世空,空于神(我)、神(我)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
,空不变易。”(注 83)所示并非如恶取空者、虚无空见
(`sunyata drsti`) 者否定世俗谛之“依缘而起之世间”。
《杂阿含 36 经》:“有色,因色系著色,自观察未生
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受、想、行、识亦复
如是。”(注 84) 凡夫如是取著五阴世间而起惑、造业、受
苦;然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我所,见五阴世间空
,终于自觉涅槃,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如《杂阿含34经》
所示:“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我所;如是观察,
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
槃。”(注 85) 结集《杂阿含经》之大德,将如理作意:“
五阴世间空”,安排于《杂阿含经》之首二卷;“六六处 (
世间)空”安置于第十一卷。 然《无碍解道》之著作者,甚
为重视“世间空”之观察,于“空之类集”,即把“世间空
”列于二十六空之首位。(注 86)
(六) 一切空 (`sabba sunna`)
1. 《杂阿含 319 经= S.35,23.Sabba. 》:“佛告婆
罗门:‘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色,耳、声,鼻、香,
舌、味,身、触,意、法,是名一切。若复说言:此非一切
,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我今舍,别立余一切者,彼但有言说
,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注 87)
2. 《杂阿含 195 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
切无常;云何一切?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若眼触
因缘生受──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彼亦无常;耳、鼻
、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无常经》,如是[一切
]空亦如是说。”(注 88)
六内处、六外处合为十二入处是“一切”;有情依六根
接触六境,意所对境即“一切法”;“一切无我”《杂阿含
195经》、“一切法无我”,(注 89)“无我即是空”;所以
“一切空”、“一切法空”。
───────────

(注 83) 见大正.1-542下。

(注 84) 见大正.2-8中。

(注 85) 见大正.2-7下。

(注 86) 见`Pts`Ⅱ.p177。

(注 87) 见大正.2-91上中;SⅣ.p.15。

(注 88) 见大正.2-50上。

(注 89) 同(注 75)§11-0-4(乙) pp.41~43。
144 页
由〈§二.(五)世间空〉所引《杂阿含230经》给予“世
间”之定义,与〈本节§二.(六)之1.〉所引《杂阿含319经
》给予“一切”之定义,是初期佛教对“世间”、“一切”
之特殊、狭义之定义,不同于一般;是以十二入处或六根对
六境所缘生之识、触、受、想、思、爱等六六法谓“一切”
、“世间”。如是,“一切”及“世间”都是有情感官所能
攀缘之境界(visaya);“一切空”即是“世间空”;“世间
空”即是“一切空”。
虽然《杂阿含经》有现成之“大空”名相(如〈本文§
二.(四)大空〉所示),然“一切法空”在《舍利弗阿毗昙论
》里,另外名为“大空”(注 90)如是,初期的佛法名相“
大空”,在发展的佛法《舍利弗阿毗昙论》里,不依《杂阿
含297经》所说“十二有轮无我、无我所之邪见,无一、异
之边见,是大空”,亦不依《中阿含191大空经》所言“究
竟成就内空、外空、内外空是大空”,以“一切法空名为大
空”;然,“内外皆空、究竟无我我所”与“一切法空”,
其义相同。
(七)第一义空(`paramatthasunna;Sk.paramartha-
sunyata;第一最空、胜义空)
1. 《杂阿含 335 经》名谓《第一义空经》亦是杂阿含
经中少数具有“经名”之一经;其主要内容如是: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
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
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
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
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如]无明灭故行灭
,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诸]比丘
!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注 91)
本经为《中论》“不来不去”缘起之《经》证;《瑜伽
师地论》依本经开示“七种空”:后际空、前际空、中际空
、 常空、我空、受者空、作者空。(见大正.30-826中)透过
八不缘起,处中如实知无常、无我,如实见常空、我空,为
龙树菩萨及弥勒菩萨所重视。
───────────

(注 90) 同注(72)

(注 91) 见大正. 2-92下;七种空:后际空、前际空、中际
空、常空、我空、受者空、作者空。(见大正
.30-826中)
145 页
2. 《增一阿含第37品第7经》与《杂阿含335经》相当
,世尊言:“我今当说第一最空法,汝等善思念之....若眼
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眼)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
号法、因缘法;云何假号、因缘(法)?所谓是有则有,此生
则生;无明缘行、行缘识...”(注 92)
站在世俗谛之立场,依缘起“有业、有报”,如无明未
尽,我慢未断,则此阴灭已,舍此故阴而取新阴,有异阴相
续生。(注 93)此业、报于第一义并非实有,“第一义之实
有”不经缘起而自有;因此,依第一义言:“无作者”,同
理当言:“无受者”。依缘而起之“业、报”,于世俗共认
而附以名数,方便沟通意思;于世俗若言:“无业报”、“
无作业、无受报”则属恶取空者、无因果论者、大邪见者。
如实观察缘起,洞察“不实生、不实灭....乃至....无
有来、无有去”之空相应缘起随顺法;依世俗谛而通达第一
义谛,处中道而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是故“俗
数法有”;又,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是故“第一义法
空”。(于)第一义法(是)空,则名为“第一义空”、“第一
义空法”或“第一最空法”。依缘起“此无故彼无”所成就
之“无为法”,或依缘起“此灭故彼灭”所逮得之贪、嗔、
痴灭尽──涅槃为“第一义”或“第一义法”。“涅槃”非
我、非我所,“涅槃”无我、无我所,“涅槃”无惑、无有
漏业、无苦;所以“涅槃是空”。《舍利弗阿毗昙论》《摩
诃般若波罗蜜经》亦以第一[义]法为涅槃而言“第一义空
” (注 94)《大智度论》依《杂阿含第一义空经》以“无实
故”,名第一义空;又,依《摩诃衍经》及《阿毗达磨》以
“涅槃空”,名第一义空。(注 95)
《增一阿含第41品第6经》:“若彼比丘漏尽阿罗汉,…
…至于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淫
、怒、痴之所致也。”(注 96)《大智度论》即以此而言:
“以众生闻涅槃名生邪见,著涅槃音声而作戏论──若有、
若无;以破著故,说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间,若著无则
著涅槃;破是凡人所著涅槃,不破圣
───────────

(注 92) 正. 2-713下~714中。

(注 93) 参阅《杂阿含105经》见大正. 2-32中。

(注 94) 《舍利弗阿毗昙论》:“何谓第一义空?第一谓涅
槃;如比丘,思惟涅槃空,知空、解空、受空;以
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变易空;如
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第一义空
。”(见大正. 28-633上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何等为第一义空?第一
义名涅槃。涅槃,涅槃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
性自尔。是名涅槃空。” (见大正. 8-250中)

(注 95) 见大正.25-288中下

(注 96) 见大正.2-766中
146 页
人所得;何以故?圣人于一切法中不取相故。”(注 97)
《杂阿毗昙心论》依《阿含经》原来之说法:“第一义
空者,谓眼起时,无所从来,(眼) 灭时,无所至; 如是比
说。”(注 98)
《增一阿含第37品第7经》“第一义空”名为“第一最
空之法”,“俗数法”名为“假号法因缘法”、“假号因缘
(法)”(注 99);“假号 (`prajnapti`) ”即“假名”或“
施设”,施设名称、符号,甚至叙述一段话使人知义。凡夫
往往误以为有“名”必有“实”;如对“我、人、众生、寿
者....乃至....摩那*缚迦、 主宰、作者、生者、起者、动
者、说者、分别者、知者。”而认为有“我”亦执“我”。
(注 100)
“胜义空”为“第一义空 (`paramatthsunna`) ”之异
译,《无碍解道》及《舍利弗阿毗昙论》空之类集时,将“
胜义空”殿后;表示如是之“空”,亦即是“涅槃”、“般
涅槃”,其义乃最殊胜、最为第一。《`Patisambhidamagga`》
更以“`Sampajanassa pavattapariyadanam sa=bbasunnatanam
paramatthasunnam`(正知者为永断流转一切空性中之胜义空
) ”称呼之。(注 101)
(八) 究竟无上清净之空(`parisuddha paramanuttara
nsunnata`)
《中阿含 190. 小空经》:“阿难!若过去诸如来
、无所著、等正觉彼一切行此真实、空、不颠倒,
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阿难!若当来诸如
来、无所著、等正觉彼一切行此真实、空、不颠倒
,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阿难!若今现在
我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行此真实、空、不
颠倒,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阿难!汝当
如是学:‘我亦(当)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
尽、无漏、无为、心解脱!’是故,阿难!当学如
是!” ] (注 102)
───────────

(注 97) 见大正.25-288下。

(注 98) 见大正.28-925下。

(注 99) 见大正.2-713下~714中。

(注 100) 参阅《佛说频婆娑罗王经》(见大正.1-826上);
《杂阿含306经》(见大正. 2-87下~88上)。

(注 101) 见`Pts`Ⅱ.p.178,184。

(注 102) 见大正. 1-737下。
147 页
“我亦(当)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无漏、无
为、心解脱。”在《M.121.`Culasunnata-sutta`》作:“
`parisuddham paramanu=ttaram sunnatam upasampajja
viharissamiti` (余当具足住究竟无上清净之空!)”
(注 103) 如是,“究竟无上清净之空”如《小空经
(`Culasun=natasutta `)》所示,乃指次第专精禅思而成就
真实、空、不颠倒之智见清净,心解脱三有漏,无漏、无为
之状态即是“究竟无上清净之空”;维持如是状态而过日,
即是“具足住究竟无上清净之空”。(注 104)
以上为出现于《四部阿含经》及《`Panca-nikaya`》之
种种“空之固有法说及义说”,以及《阿毗昙》乃至《大乘
经、论》根据“佛法”(注 105)而有之种种“空之继承与/
或创新空之法说(命名)及义说(说明)”。
今,根据“佛法(狭义之佛法:指《阿含经》及《尼柯
耶》)”出处,叙述后出《阿毗昙》及《大乘经、论》有何
、如何创新种种“空之法说及义说”;如下:
(九) 空空 (`sunnasunna`;`Sk.sunyata-sunyata`)
《杂阿含232经≒S.35,85.Sunna.》:“眼空,常、恒
、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耳、鼻、舌、身、意亦
复如是。…”(注 106)
此段经文,于《无碍解道》只引用六内处空,而无引用
六外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等;特别名为“空空
(`sunnasunna`)”。(注 107)六六(`cha chakkani`﹙六根、
六境、六识、六触、六受、六爱﹚)法等是世间,六六法空,
所以“世间空”;然六内入处空,此是“空空”,有别于“
世间空”则很难想像《无碍解道》如此命名之所以然。如六
内入处是“空空”,则其他六六处,依理同为“空空”。
根据《无碍解道》之论文:“`Cakkhm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atena 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眼以我、我所、常、恒、永住
───────────

(注 103) 见MⅢ.p.109。

(注 104) 参阅《中阿含190.小空经》(见大正.1-737上中下)
;《`Culasunnat=a-sutta`.)》(见MⅢ.p104~109)

(注 105) 见印顺导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1:“流传
世间的一切佛法,可分为‘佛法’、‘大乘佛法’
、‘秘密大乘佛法’─三类。‘佛法’是:在圣典
中,还没有大乘与小乘的对立;在佛教史上,是佛
灭后初五百年的佛教。”今狭义所指“佛法”是:
“根本佛教”佛及弟子所说之法,由“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所共同信奉的佛法。

(注 106) 见大正. 2-56中;参阅〈本文§二.之(五)〉

(注 107) 见`Pts`Ⅱ.p.178。
148 页
或不变易法是空,)`sotam sunnam..pe..ghanam sunnam
jivha sunna, kayo sunno, mano sunno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atena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耳空....乃至....鼻空、舌空
、身空、意以我、我所、常、恒、永住或不变易法是空;)
`Idam sunnasunnam`.(此是空空也。)”(注 108)作者以眼
、耳、鼻、舌、身、意根皆为无“我、我所、常、恒、永住
及不变易法”;如是一一根是我空、我所空、常空、恒空、
永住空、不变易法空。所以六根“空空”即是强调我、我所
、常、恒、永住及不变易法等皆空。
《杂阿含 80 经》:“若有比丘作是说‘我于空三
昧未有所得,而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
,莫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
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
比丘作是说‘我得空[三昧],能起无相、无所有
、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若得空
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
处。” (注 109)
如是《经》教,《舍利弗阿毗昙论》即言:“何谓
空空?如比丘,成就空定行,思惟空,知空、解空
、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
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空定、心住、正住。
是名空空。” (注 110)
“空定”是“空三昧”之异译;由空三昧出定观察
──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知、解、受持无我、无
我所;亦即依“空三昧”而获得“空解脱”,而心正住于空
者,不取著「空定”。知、解、受持“空定”、“空三昧”
为无我、无我所,《舍利弗阿毗昙论》即称谓“空空”。
然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异解,谓:“何等
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
尔。是名空空。 ”(注 111) 如实知“一切法空”者,当不
───────────

(注 108) ibid.

(注 109) 见大正.2-20上中。

(注 110) 见大正. 28-633上;此段《论文》,《阿毗达磨
大毗婆沙论》引《施设论》说:“云何空空三摩
地?谓有苾刍思惟有漏、有取诸行皆悉是空;观
此有漏、有取诸行空,无常、恒、不变易法、我
及我所。如是观时,无间复起心、心所法,思惟
前空观亦复是空;观此空观亦空,无常、恒、不
变易法、我及我所。如人积聚众多柴木以火焚之
,手执长竿周旋敛拨,欲令都尽;既知将尽,所
执长竿亦投火中,烧令同尽。”(见大正.27-543
上中)

(注 111) 见大正. 8-250中。
149 页
执空;然不如实知者,或有误解乃至恶取空,为此等人以“
空空”纠正之。
自《舍利弗阿毗昙论》以后,“空之类集”因部派
传承之不同,或有或无“空空”之类集。有仍然在“内空、
外空、内外空”之后,安排“空空”为第四项──如《摩诃
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或安置于末项者──如《
施设论》、《大毗婆沙论》及《杂阿毗昙心论》等。(注 112)
所以然者,如《大智度论》经释,言:“空空者,以空破内
空、外空、内外空;破是三空故,名为空空。……空破五受
众(众,阴之异译),空空破空。……以空灭诸烦恼病,恐空
复为患,是故以空舍空,是名空空。复次,以空破十七空,
故名为空空。 ”(注 113)同理趣,《施设论》、《大毗婆
沙论》及《杂阿毗昙心论》以“空空”殿后,乃指明以“空
空”破在此之前所列“种种空”,避免患空。
正见空者,当不执空;错会空者,以“空空”救治
。然佛世内空、外空、内外空之正见者并无“空见”;又漏
尽者:“至于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
由坏淫、怒、痴之所致也。 ”(见大正. 2-766 中 ) 如是
涅槃者见空不著空,不需以“空空”矫正;因此,无“空空
”之名词。
《杂阿毗昙心论》更有他解,谓:“空空者,谓有漏空
于无漏空,作空空思惟。”(注 114)论义难解。有漏法乃属
“此有故彼有”之缘起,是无自性、空;无漏法亦是缘起,
择灭所成,属“此无故彼无”之缘起,亦是无自性、空。于
有漏法作空思惟、亦于无漏法作空思惟,通有漏法、无漏法
则作“空空”思惟。相当于狭义之有为法空、无为法空;狭
义之有为法乃“有漏法”,狭义之无为法乃“无漏法”,故
有漏空、无漏空等于有为法空、无为法空矣。
(十) 行空 (`sankhara-sunna`)
1.《S.12,2.`Vibhanga`.=杂阿含298经》:“行有三
种:身行、口行、意行。” (注 115)
2.《D.33.`Sangiti-suttanta`.;杂阿含292经》:“[
有]三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杂阿含经作:无所有行)
。”(注 116)
───────────

(注 112) 参阅〈§二.“种种空 之 表解(一)”〉。

(注 113) 见大正. 25-287下~288上。

(注 114) 见大正. 28-925下。

(注 115) 见SⅡ.p.4;大正.2-85上。口行=语行,
意行=心行。

(注 116) 见DⅢ.p.217;见大正. 2-83上。
150 页
3.〈本文§二.之(四)〉“大空”引《杂阿含297经》,
明十二缘起之“行支”是我、我所空。(注 117)
《无碍解道》以“行”有三──福行、非福行、不动行
; 福行是以(无 ) 非福行及不动行故空;非福行是以(无
)福行及不动行故空;不动行是以(无)福行及非福行故空
。“身行、语行、心行”、“过去行、未来行、现在行”等
空,亦复如是。如此名为“行空”。(注 118)论裁“有”一
行而“空”其他二行,可能是摹仿《 D.15.`Mahanidana`
-sutta=nta.=长阿含13大缘方便经》:“如以‘受’为‘
我’,受有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然乐受为我,
则苦受及不苦不乐受我是空;苦受为我,则乐受及不苦不乐
受我是空;不苦不乐受为我,则乐受及苦受我是空。”
(注 119)
(十一) 变易空(`viparinama-sunna`)
《S.22,59.`Panca`.=杂阿含34经》:“‘比丘!
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丘白佛:‘无
常。世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耶?’比丘白
佛:‘是苦。世尊!’‘比丘!若无常、苦,是变
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
复如是。”(注 120)
色等五阴、眼等六根……乃至……三有,变易、变坏,
已坏终归于空;于《无碍解道》名为“变易空”。(注 121)
《无碍解道》之“变易空”相当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及
《大智度论》之“散空”。(注 122)
(十二) 最上空(`aggasunna`)
1.《 A.10,60.Girimananda.》:“`Etam santam etam
panitam`,(斯寂静、斯胜妙
───────────

(注 117) 见大正.2-85上。

(注 118) 见`Pts`Ⅱ.p.178。

(注 119) 参阅DⅡ.p.66f。

(注 120) 见大正. 2-7下;SⅢ.p.66f。

(注 121) 见`Pts`Ⅱ.p.178f。

(注 122) 参阅本文〈§二.之(二十二)〉。
151 页
,)`yad idam sabbasankhara samatho`(即此:一切诸行之
寂止、) sabbupadhipatinissaggo (一切取之定弃、)
`tanhakkhayo` (渴爱尽、)`nirodho`(灭尽、) `nibbanan`
(涅槃。)'ti (注 123)
2.《A.7,52.Purisagati.》:指上述经句谓“`atthuttarim
padam santam`(最上义寂静句)”(注 124);或许《无碍解道
》因此对一切无明行之寂止,一切烦恼之舍弃,灭尽一切我
、我所见、我慢随眠,究竟涅槃,名为“最上空”。(注 125)
此与“究竟无上清净之空”名异义同。(注 126)
(十三) 相空(`lakkhna-sunna`)
1.《A.3,47.`Sankhata`.》:“`Tin' imani bhikkhave
sankhata=ssa sankhatalakkhanani`.(诸比丘!此等是有为
之三有为相。) `Katamani tini`?(云何三[相]?)`Uppado
pannayati`(生[相]被知、) `vayo pannayati`(灭[相]
被知、) `thitassa annathattam pannayati`. (住之变易
[相]被知。) `Imani kho bhikkhave tini sankhatassa
sankhatalakkhanani ti`.( 哦!诸比丘!此等是有为之三
有为相也。)”(注 127)
2.《杂阿含293经》四有为相:“有为者,若生、若住、
若异、若灭。”(注 128)
3.《杂阿含456经》:“彼光界者,缘闇可知;净界,缘
不净故可知。……”(注 129)
4.《杂阿含45经》:“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
闻凡夫无明触故,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
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
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
、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
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注 130)
有为法依缘而有,由因缘、条件之和合、维持、离
散有“生”、“住”、“异”(或作“住之异”)、“灭”等
“诸相(`lakkhanani`)”。在“生”位,未达“
───────────

(注 123) 见AⅤ.p.110f;参阅大正No.99(262,293)见大正.
2-66中;83下。

(注 124) 见AⅣ.p.70。

(注 125) 见`Pts`Ⅱ.p.179。

(注 126) 参阅本文〈§二.之(八)〉。

(注 127) 见AⅠ.p.152;。

(注 128) 见大正.2-83下。

(注 129) 见大正.2-116下。

(注 130) 见大正.2-11中。
152 页
住、异、灭”位; 亦即“生相”是住、异、灭相空 ( 亦即
于生相,无住相、异相、灭相 )。“住相”、“异相”、“
灭相”亦复如是。色等五阴……乃至老死等十二有支之生、
住、异、灭相皆空。黑暗之处必无光明,反之亦然;有般若
者无无明,反之亦然。如是状态,《无碍解道》名为“相空
”。 (注 131)
(十四) 同分空 (`sabhagasunna`)、 异分空
(`visabhagasunna`)
《杂阿含276经》:“尔时,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
‘云何,姊妹!于眼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
不?’答言:‘不也;尊者难陀!’‘[于]耳、
鼻、舌、身、意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尊者难陀
!我等已曾于此法如实知、见──于六内入处观察
无我;我等已曾作如是意解:六内入处[如实]无
我....六外入处如实无我....六识身如实无我....
六触[身]如实无我....六受身如实无我....六想
身如实无我....六思身如实无我....六爱身如实无
我。’”(注 132)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是同分, (同为内处
、内入处) 一一皆无我、空,《无碍解道》名为“同分空”
。(注 133)如是,眼等六内处,于第一义谛每一处皆无我、
空,即是后来学者所谓:“自空”。(注 134)
六内处是与六外处、六识身....等异分(不同分);六外
处....等亦复如是。于六内处,无六外处、六识身....等,
....《无碍解道》名之谓“异分空”。(注 135)如是,于世
俗谛观察眼等六内处无六外处、六识身……等,可能源自《
中阿含190小空经》而形成后来学者所谓:“他空”。
(注 136)
又,“同分空”及“异分空”在《无碍解道》空之类集
,排行为第十五及十六,与第十二“内空”、十三“外空”
、十四“内外空”同属观察“无我、无我所”
───────────

(注 131) 见`Pts`Ⅱ.p.179“相有二,愚相及贤相。愚相,
以贤相是空;贤相,以愚相是空也。....此相空
也。”

(注 132) 见大正. 2-中下。

(注 133) 见`Pts`Ⅱ.p.181。

(注 134) 参阅印顺:〈妙云集〉─上?〈中观论颂讲记〉
p.543;中?〈中观今论〉p.75;下?〈大乘是佛
说论〉p.186─有关“自空”与“他空”之论述。
《大毗婆沙论》:“以一切法有义故空,约他性
故;有义故不空,约自性故。”
(见大正. 27-45上)

(注 135) 见`Pts`Ⅱ.pp.181-2。

(注 136) 同(注 134)。
153 页
为主,提前一起说明;第七“镇伏空”……至第十一“出要
空”,第十七“寻求空”……乃至第二十四“深解空”同属
“修心、发慧而离染、断结、明空、证解脱”之论述,一并
于下节说明:
(十五) 镇伏空 (`vikkambhana-sunna`)、彼分空
(`tadanga-sunna`)、正断空(`samuccheda-sunna`)
、安息空 (`patipassaddhi-sunna`)、出要空
(`nissaranasunna`) 、寻求空 (`esana-sunna`)、
摄受空 (`pariggaha-sanna`)、获得空
(`patilabha-sunna`)、通达空(`pativedha-sunna`)、
忍空(`khanti-sunna`)、确立空(`adhitthana-sunna`)
、深解空 (`pariyogahana-sunna`)、一性空异性空
(`ekatta-sunna nanatta-sunna`)
1. 《杂阿含715经=S.46,51.`Ahara`.》:“何等为贪
欲盖不食?谓不净观于彼思惟,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
盖令断;是名贪欲盖不食。何等为嗔恚盖不食?彼慈心思惟
,未生嗔恚盖不生,已生嗔恚盖令断;是名嗔恚盖不食。何
等为睡(相应部作:昏沉)、眠盖不食?彼明照思惟,未生睡
、眠盖不生,已生睡、眠盖令断;是名睡、眠盖不食。何等
为掉、悔盖不食?彼寂止思惟,未生掉、悔盖不生,已生掉
、悔盖令断;是名掉、悔盖不食。何等为疑盖不食?彼缘起
法思惟,未生疑盖不生,已生疑盖令断;是名疑盖不食。”
(注 137)
2. 《大集法门经;D.33.`Sangiti-suttanta`.》:“
六种对治出离界是佛所说,谓有苾刍作如是言:‘我修慈心
解脱观,随所作事皆如实知,发起精进慈心对治,我于嗔心
而悉能尽!’为由如是慈心解脱观故,所有嗔心无处容受,
而但观彼慈心现前;是故,嗔心不于是处有所生起。何以故
?由彼慈心出离因故。有苾刍作如是言:‘我修悲心解脱观
....我于害心而悉能尽!’....有苾刍作如是言:‘我修喜
心解脱观....我于不喜心而悉能尽!’....有苾刍作如是言
:‘我修舍心解脱观....我于欲贪之心而悉能尽!’....有
苾刍作如是言:‘我修无相心解脱观....我于取相心而悉能
尽!’....有苾刍作如是言:‘我修决定行,以决定法对治
,我于疑惑之心而悉能尽!’为由如是决定行故,所有疑惑
之心无处容受,而但观彼决定心现前;是故,疑惑之心不于
是处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决定心出离因故。”(注 138)
───────────

(注 137) 见大正.2-192下;SⅤ.p.105f。

(注 138) 见大正.1-232上中;DⅢ.p.247f。
154 页
3. 《杂阿含474经=S.36,15.Santaka.》:“阿难白佛
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佛告阿难:‘初禅正受
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
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
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
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
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 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
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
上者。’”(注 139)
4. 《杂阿含821经=A.3,85.sikkha.》:“重于戒、戒
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见:
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注 140)
“五盖”障碍定、慧、解脱,世俗凡夫惟于定中使五盖
不起,所谓“镇伏离(`vikkhambhana-viveka`)(注 141)”;
圣出世间者于散心时亦不起五盖,所谓“正断舍断
(`samucchedappahana`)(注 142)”。“九次第正受 (`sam=
appatti` 等至)”等等如上所引诸《经》,由初禅、第二禅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灭受想正受;
(1) 次第镇伏五盖....等等障碍;依出离( =无贪 ),
欲贪被镇伏而空(无作用)....乃至....依阿罗汉道,一切烦
恼被镇伏而空(无作用),《无碍解道》名为“镇伏空”;
(注 143)
(2) 次第入定而排除彼五盖....等等障碍之成分;依出
离,彼欲贪分是空....《无碍解道》名为“彼分空”;
(注 144)
(3) 次第出定作观,以般若正断五盖……等等障碍;依
出离,欲贪被正断而空....《无碍解道》名为“正断空”;
(注 145)
(4) 次第在定时或出定作观时,身、心轻安无五盖....
等等障碍;依出离,欲贪被止息而空……《无碍解道》名为
“安息空”;(注146)
───────────

(注 139) 见大正.2-121-中;SⅣ.p.220f。

(注 140) 见大正.2-211上AⅠ.p.232。

(注 141) 见VM.pp.141f。

(注 142) 见VM.p.696。

(注 143) 见`Pts`Ⅱ.p179。

(注 144) 见`Pts`Ⅱ.p180。

(注 145) 见`Pts`Ⅱ.p180。

(注 146) 见`Pts`Ⅱ.p180。
155 页
(5) 次第在定时或出定作观时,身、心从五盖……等等
障碍出离;依出离(`nekkhammena`),欲贪是已出要(`nissato`
已脱出──如脱出轮回)而空....《无碍解道》名为“出要空”
;(注 147)
(6) 次第在定时或出定作观时,心无欲贪之寻求(注 148)
....《无碍解道》名为“寻求空”;(注 149)
(7) 次第在定时或出定作观时,心摄受定无漏学、慧无
漏学,身、心离五盖....等等障碍;摄受出离时,欲贪是空
....《无碍解道》名为“摄受空”;(注 150)
(8) 获得五根(注 151)出离五盖....等等障碍;获得出
离时,欲贪是空....《无碍解道》名为“获得空”;(注 152)
(9)“法住者(`dhammaviharin`)”通达佛法,依法奉行
,勤于内心之寂止,(注 153)离五盖....等等障碍;通达出
离即欲贪空....《无碍解道》名为“通达空”;(注 154)
(10) 修习三无漏学,断五盖....等等障碍(注 155) 堪
忍出离....等等;于出离忍,欲贪是空....《无碍解道》名
为“忍空”;(注 156)
───────────

(注 147) 见`Pts`Ⅱ.p180-1。

(注 148) 参阅DⅢ.p.216 D.33§22。

(注 149) 见`Pts`Ⅱ.p182。

(注 150) 见`Pts`Ⅱ.p182。

(注 151) 参阅《S.48,11.`Patilabha`.》:由信如来之菩
提获得信根、由四正勤获得精进根、由四念处获
得念根、由作舍为所缘获得定心一境性、由智慧
圣抉择获得生灭慧正尽苦。(见SⅤ.p.199f);参
阅大正No.99(646)(见大正. 2-182中)

(注 152) 见PtsⅡ.p182。

(注 153) 参阅《A.5,73~74.`Dhammavihari`.》
见AⅢ.p.86ff。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