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论述天台智者大师的次第戒圣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英善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述天台智者大师的次第戒圣行

陈英善
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
1993.12 出版
页141-160

--------------------------------------------------------------------------------
.


页141


提要

本文是笔者《天台戒学与禅观》(未出版)中之一章节。就天台
智者对戒的看法而言,可分为两方面。“十支戒”(指次第戒)与圆顿
戒(又称为圆戒、佛戒、绝待戒),本文则针对“十支戒”来加以探讨

所谓“十支戒”,是指十种戒相之意,在诸经论中有许多种有关十
种戒相的说法,而天台智者所采用的“十支戒”,是《大般若经》<圣行
品>中菩萨护他之“十支戒”,以及《大智度论》菩萨所念戒之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份:(一)“十支戒”之出处、(二)“十
支戒”之涵义、(三)“十支戒”之浅深。(四)“十支戒”之特色

由于天台智者所引述经论之“十支戒”名称与《大智度论》、《
涅槃经》略有出入,故本文先就“十支戒”之出处加以厘清,进而
于第二部份,论述“十支戒”之内涵。再由“十支戒”的内涵配合
凡圣之修持和天台四教(藏、通、别、圆)教理、论述“十支戒”
之浅深不同,此为第三部份所处理内容。最后,则透过天台智者之
思想,以凸显“十支戒”之特色,在于说明次第戒圣行。然就就圆
顿观行或实相教理而言,“十支戒”实乃应运生别而说,就戒本身而言
,莫不是圆顿戒,此才真正显示之实相义。而“十支戒”中次第戒圣
行之教戒只是相待圆而已,仍未能真正颢示戒之实相义。

一、“十支戒”之出处

所谓“十支戒”,是指十种戒相之意(注1),亦即戒之戒相。
有关天台智者大师的“十支戒”,主要是采自于《大涅槃经》及《大
智度论》,然此二部经论所论述之“十支戒”戒名略有出入,详如下
述:

页142


(一)引自《涅槃经》

有《涅槃经》之“十支戒”,是出自于<圣行品>,所谓:


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菩萨摩诃萨护持如是禁戒已,
悉以施于一切众生,以是因缘,愿令众生护持禁戒,得清净
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
竟戒、具足成就波罗蜜戒(注2)。

此中所说的“禁戒”、“清净戒”、“善戒”、“不缺戒”、“不析
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
成就波罗蜜戒”等大种戒,被称为《涅槃经》之《护他十支戒》,或
简称“十支戒”。以此“十支戒”来说明菩萨从所护持五篇六聚中(
注3),具足自行五支戒(注4),而更进一步发愿,亦令众生得护持
禁戒,得清净戒等,以此圆满菩萨之戒圣行。此“十支戒”在天台《
法华玄义》及《四念处》皆引述到(注5)。

(二)引自《大智度论》

有关《大智度论》之“十支戒”内容,出自于<次第学品>,如
其云:


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已来,应念圣戒、无缺戒、无隙戒、无
瑕戒、无浊戒、无著戒、自在戒、智者所赞戒、具足戒、随
定戒。(注6)

此中所列举念戒之内容----“圣戒、无缺戒....随定戒”,即是“十支
戒”之内容,而基本上此“十支戒”之内容,是来自于《摩诃般若波
罗蜜经》<三次品>所谈之念戒内容,如其云:


菩萨摩诃萨云何应修念戒?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已
来,应念圣戒、无缺戒、无隙戒、无瑕戒、无浊戒、无著戒
、自在戒、智者所赞戒,具足戒、随定戒。(注7)

此念戒之内容与上所述《大智度论》“十支戒”内容完全相同,由于
《大智度论》是注释《般若经》之论著,所以直接摘录于《般若经》
念戒之内容。
另外,《大智度论》所论述“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
戒、念舍、念天、念入出息、念死(注8),谈到“念戒”之内容,
列举了八种,如其云:


念戒者,戒有二种:有漏戒、无漏戒。有漏戒复有二种:一
者律仪戒、二者定共戒。....行者念清净戒、不缺戒、不破
戒、不穿戒、不杂戒、自在戒、不著戒、智者所赞戒(注9)

页143

或许我们会有疑虑:《大智度论》同样是列举念戒,而为何会有八种
与十种之差别?且八种戒之内容与十种戒之内容,大体名目相同,其
中只有“圣戒”与“清净戒”名称有异,另外是“不”字与“无”字
之差。在天台《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摩诃止观》、《法华玄义
》、《菩萨戒义疏》等诸论著中,所引述《大智度论》“十支戒”之
内容,都采“不”字,虽然“不”字与“无”字之字面意思一样,但
我们仍然可以说天台是采用了两者之综合。
除此之外,最值吾人注意的,不论是《大智度论》或是《般若
经》“十支戒”内容中,皆未有“随道戒”,这一支戒,然而在天台
诸论著中所引用《大智度论》“十支戒”内容却有“随道戒”,这是
吾人无从加以以解释的,或许经由天台将《大智度论》之“清净戒”
(或“圣戒”)改成“随道戒”,亦名“道共戒”,以显以无漏心
持根本戒,而清净无染。(详参附图表一)

(三)经论“十支戒”之异同

若对照上述所言《涅槃经》与《大智度论》之“十支戒”来看,
吾人将发现经论之“十支戒”名称是有所不同的,如《法华玄义》云


《大论》亦明十种戒:不破、不缺、不穿、不杂四种,即《
大经》根本支中禁戒、清净戒、善戒、不缺戒。《论》随道
戒,即是《大经》持护正念中不析戒也。《论》无著戒、即
是《大经》回向支中不退戒。《论》智所赞戒,即《大经》
大乘戒。《论》自在戒,即是《大经》自在戒。《论》随定
戒,即《大经》随顺戒。《论》具足戒,即是《大经》波罗
蜜戒。《大经》明毕竟,《论》言随定。此大同小异,于义
无失(注10)

引文中所提到的《大论》或《论》,皆是指《大智度论》,亦即是《
人智度论》之简称,而所谓 《大经》,则是指《大般涅槃经》。文
中将《大智度论》之“十支戒”与《涅槃经》之“十支戒”作一对照
,而此中所该注意的,在引文中所说的“《论》自在戒,、即是《大
经》自在戒。《论》随定戒,即《大经》“随顺戒”,此是将《大智
度论》“十支戒”之第八支戒----自在戒,与《涅槃经》第八支戒作
对比,然在《涅槃经》“十支戒”中,亦无所谓的“自在戒”(此如
前所明《涅槃经》“十支戒”内容),且在《法华玄义》引述《涅槃
经》“护他十支戒”时,亦不见有“自在戒”之一词(注11)。由此
我们可以研判,此段文字乃是抄录之笔误,应更正为一“《论》自在
戒,即是《大经》随顺戒”,

页144

而将多余之处一“即是《大经》自在戒。《论》随定戒”这部份删除
,否则文中所述《涅槃经》则变成十一支戒了,多出“自在戒”一支
,而《大智度论》之“随定戒”则出现两次,诸如此类与事实不合。
以下将经论“十支戒”之对比,以图表之:

《大论》 《大经》
1.不缺戒┐ ┌1.禁 戒
2.不破戒┤ ├2.清净戒
3.不穿戒┤ ├3.善 戒
4.不杂戒┘ └4.不缺戒
5.随道戒 5.不析戒
6.无著戒 6.不退戒
7.智所赞戒 7.大乘戒
8.自在戒 8.随顺戒
9.随定戒 9.毕竟戒
10.具足戒 19.具足戒

由图中我们可以窥知《大智度论》“十支戒”之名称与《涅槃经》“
十支戒”之差异,同时亦可得知彼此“十支戒”间之关系。
《大智度论》与《涅槃经》于“十支戒”之名称虽有差异,然于
其所要表达之内涵上并没太多差别,故《法华玄义》评之为“大同小
异,于义无失”。
除了《法华玄义》论及《大智度论》与《涅槃经》之“十支戒”
关系外,在《摩诃止观》亦略提之,认为彼此间是“义势略同”(注
12)。
另外,《大智度论》“十支戒”名称与《涅槃经》虽略有异,而
上述中判其是“大同小异,于义无失”,此乃是就整体上来论述,但
天台对《大智度论》与《涅槃经》“十支戒”之前三支戒之解释,则
不竟相同,但就皆属律仪戒这一点来看,则是一致的,此大概其所谓
的“大同小异”吧!(参下节<“十支戒”之涵义>所述)。

页145

二、“十支戒”之涵义

在前节中已论述智者大师“十支戒”之出处,以略明“十支戒”
与《涅槃经》、《大智度论》之关系。接著所要论述的是智者大师对
“十支戒”所作的解释。

(一)《涅槃经》“十支戒”之涵义

要了解《涅槃经》“护他十支戒”之涵义,首先得明了其与自行
五支戒之关系,且依智者大师的看法,《涅槃经》的菩萨“护他十支
戒”,是由菩萨自行五支戒开出的。所谓自行五支戒,是指根本业清
净戒、前后眷属余清净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护持正念清净戒、回
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如《涅槃经》云:


菩萨摩诃萨持四重禁及突吉罗,敬重坚固等无差别。菩萨若
能如是坚持,则为具足五根诸戒,所谓具足菩萨根本业清净
戒、前后看属余清净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护持正念清净
戒、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注13)

此中所列举的五根诸戒,即是所谓自行五支戒,而此自行五支戒则是
由坚持四重禁戒,乃至突吉罗戒等六聚戒而具足。对此五支戒,智者
大师解释云:


根本者,十善性戒,众戒根本,为无漏心持,故言清净。前
后眷属余清净者,偷兰遮等是前眷属,十三等(僧残)是后
眷属,余者,非律藏所出,絓诸经所制者,如“方等”二十
四戒之流,名为余戒也。此两支属律仪作法受得之戒也(注
14)。

此首先对五支戒之前二支戒----根本业清净戒与前后眷属余清净戒提
出解释,如文中所说,“根本业清净戒”之“根本”是指十善性戒,
因为十善性戒众戒之根本,所以称十善性戒根本戒,至于“清净”之
意,是就无漏心持戒而言,以无漏心持戒,则诸业清净矣,以显菩萨
所持性戒清净。第二支戒“前后眷属余清净戒”,前眷属戒者,是指
偷兰遮戒;后眷属戒,是指十三僧残戒,余眷属戒是指律藏之外,诸
经所制的戒,如方等经所制之二十四戒(注15),皆属此范围。此“
前”、“后”、“余”眷属戒,虽非性戒,但都有可能成为犯戒之因
缘,故称之为“眷属”,为犯戒之前方便。
五支戒之前二支戒如上述,是属律仪作法受得之戒亦即指律仪所
制戒,而后三支戒是就得法时所发之戒,非指律仪作法之戒,如《法
华玄义》云:

页146


后三支,非作法,是得法,得法时乃发斯戒也。(第三支戒
)非诸恶觉觉清净者,即定共也,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
。以戒净故,事障除,发得未来(禅);性障除,发得根本
(禅),灭恶觉观,名定共也。(第四支戒)护持正念念清
净者,即四念处观理,正念虽未发真,由相似能发真道,成
道共戒,故名正念清净....(第五支戒)回向具足无上道
戒者,具四弘、六度、发愿要心回向菩提(注16)。

此文中首先总明“五支戒”之后三支是就得法上而言,且进一步解释
其涵义,如第三支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即是定共戒,是因发禅
定而灭除诸恶觉观,即因定而除诸恶觉观,所以是定共戒。第四支戒
“护持正念念清净戒”,是就观慧上而言,依四念处观理,由相似念
能发真道,而成道共戒。五支戒“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则是就“四
弘”、“六度”,“发愿”等而言。而《涅槃经》之“十支戒”,是
“五支戒”之第五支戒“发愿”之内容,如《法华玄义》云:


又更发愿,愿一切众生得护持禁戒,得清净戒、善戒、不缺
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诸波
罗蜜戒,以此十愿防护众生。(注17)

引文中所谓的“禁戒”、“清净戒”,乃至“具足诸波罗蜜戒”,即
是“十支戒”之内容。因此可以说自行五支戒之后三支戒,是由定、
慧、发愿愿等三方面所组而成,而非属律仪所制之戒。
智者大师除了说明《涅槃经》“十支戒”与“五支戒”之关系外
,还更进一步阐明“十支戒”基本上是由“五支戒”所开出的,如《
法华玄义》云:


然护他十戒从自行五支(戒)中出,从根本、眷属两支出禁
戒、清净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发
无作,乃名清净,清净即止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从非
恶觉觉清净戒开出不缺戒,何者?虽防护七支,妄念数起,
致有缺漏,若发未来禅,事行不缺;得根本禅,性行不缺。
从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开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灭色入空
    是析法,道共今体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内有道共则戒品牢固
    ,不可破析也。从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开出大乘、不退、随顺、毕竟
,具足波罗蜜戒(注18)。

将上述引文中所明“五支戒”开出“十支戒”之情形,以图表表之于
下:

页147

五支戒 十支戒
1.根本业清净戒 ┐(开出) ┌1.禁 戒 ┐
┤-----→ ├2.清净戒 ┤(律仪戒)
2.前后眷属余清净戒┘ └3.善 戒 ┘

3.非诸恶觉觉清净戒 -----→ 4.不缺戒 (定共戒)

4.护持正念念清净戒 -----→ 5.不析戒 (道共戒)

┌6.大乘戒
├7.不退戒
5.回向具足无上道戒 ----→ ├8.随顺戒
├9.毕竟戒
└10.回向具足

从图表中,吾人很容易可以了解到“五支戒”所开出“十支戒”之情
形,且也可略得知“十支戒”之涵义,依智者大师的观点,认为自行
五支戒之前两支戒----根本戒与眷属戒,皆代表五篇六聚等之律仪戒
,亦可说是禁戒,由持禁戒而发无作戒体,则所持之戒名为清净戒,
而此清净戒是就止善而言,相对于清净戒之善戒,是就行善而说。因
此,我们可以看出“十支戒”之禁戒、清净戒、善戒是同一体的,禁
戒是就所受戒而言,因受戒而发无作戒体,而有止行二善,此即是清
净戒与善戒。所以,可视为从自行五支戒之根本戒、眷属戒所开出。
“十支戒”之第四支戒----不缺戒,即是指定共戒,此是因定而
发之戒,行人虽受律仪等戒,然仍不免有种种妄念生起,此于持戒上
仍是有漏,若因禅定而持戒,则发未来禅能令事行不缺;若发根本禅
而持戒,则令性行不缺,此为定共戒也,即不缺戒。
不析戒者,是因由体法入空而得名,非由析法入空,故名不析戒
,亦即是道共戒。另因是道共戒,此戒牢固不可破析。
另外,“十支戒”之后五支戒是由自行五支戒之第五支戒----回
向具足无上道戒所开出。其详细内涵,在《法华玄义》有进一步之解
释,所谓:


从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开出大乘、不退、随顺、毕竟、具足波罗蜜
戒。言大乘(戒)者,菩萨持性重、讥嫌等无差别,自求佛
道性重则急,为化众生讥嫌则急。小乘自调,性重则急,不
度他故,讥嫌则宽。
菩萨具持两种(指性重、讥嫌),故名大乘戒。不退者,行
于非道,善巧方便,淫舍酒家非法之处,辄以度人,而于禁
戒无有退失,如医疗病,不为病所污,故名不退(戒)。随
顺者,随物机宜,随顺道理,故名随顺戒。毕竟者,竖究竟
无上之法也。具足波罗蜜者,横一切圆满无法不备也。(注
19)
所谓大乘戒,是从菩萨的上求下化来说的,亦即是相对于小乘为己上
求佛道而说,所以称为“大乘戒”。不退戒,则表现在菩萨于非法处
化度众生,然于禁戒仍不退生而言。随顺戒,是指随顺众生机宜而化
度之,且亦随顺道理。毕竟戒,就竖而论,是指究竟无上之法,此唯
佛一人所具之净戒,所以名“毕竟戒”,如《法华玄义》云:“唯佛
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故名毕竟戒”(注20)。足具戒者,
相对于毕竟戒,是就横说,以明戒圆摄一切法,因戒即法界,具一切
佛法众生法(注21),故称此戒为具足戒,或具足波罗蜜戒。
以上所述是《涅槃经》“十支戒”之涵义,是藉由“五支戒”与
“十支戒”关系来了解的。而在《涅槃经》本身中并未对菩萨护他之
““十支戒”加以解释。从“五支戒”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前四支戒
实是二乘菩萨所共持之戒相,而第五支戒----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唯
独菩萨佛所持。因此,称此支戒为大乘戒,其特色表现在四弘、六度
、发愿上(注22)。而所谓“护他十支戒”,则是由自行五支戒之
进一步展开,其基本上仍不离自行五支戒。这也是本文在探讨“十支
戒”之涵义时,先就“五支戒”谈起,然后再进一步论及“十支戒”
之原因。
此外,就“护他十支戒”内容而言,基本上,仍希望众生具备自
行五支戒之内涵、亦可说“护他十支戒”仍不外乎自行五支戒,以显
菩萨化导众生,无非亦令众生亦具备自行戒,而所差别者,一为自行,
一为化他。于自行戒中,所应具的是根本戒、定共戒、道共戒及发愿
化度众生之戒,而于化他戒中,则将自行戒之内容作更清楚的详述。
且化他之圆满,即是自行之圆满。

(二)《大智度论》“十支戒”之涵义

有关《大智度论》“十支戒”之内涵,在智者大师诸论著中所引
用到《大智度论》“十支戒”时,皆有所解释,只是详略不同而已,
为清楚起见,本文将于下列作成图表,以便对照查阅,如下图(注
23):

页149

┌───┬────────┬───────┬───────┬─────┐
│╲ 论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摩诃止观 │菩萨戒义疏 │备 注 │
│十╲著│ │ │ │ │
│支戒╲│ │ │ │ │
├───┼────────┼───────┼───────┼─────┤
│不缺戒│一时(持)不缺 │即是持于性戒,│持于性戒,性重│ │
│ │戒,谓初持四重 │乃至四重,清净│清净如护明珠,│ │
│ │不犯 │守护如爱明珠,│若毁犯者,如器│ │
│ │ │若毁犯者,如器│已缺,佛法边人│ │
│ │ │已缺,无所堪用│也。 │ │
│ │ │,(是)佛法边│ │ │
│ │ │人,非沙门释子│ │ │
│ │ │,故称为缺。 │ │ │
│ │ │ │ │ │
├───┼────────┼───────┼───────┼─────┤
│ │二持不破戒,谓对│不破者,即是持│不破者,持于十│ │
│不破戒│僧残不犯。 │于十三(僧残)│三(僧残)无有│ │
│ │ │无有破损,故名│破也。 │ │
│ │ │不破。若毁犯者│ │ │
│ │ │,如器破裂也。│ │ │
├───┼────────┼───────┼───────┼─────┤
│ │三持不穿戒,谓对│不穿者,是持波│不穿者,波夜提│△下三篇;│
│不穿戒│下三篇不犯。 │夜提等也。若有│等,若有毁犯,│是指五篇戒│
│ │ │毁犯,如器穿漏│如器穿漏,不堪│之后三篇,│
│ │ │,不能受道,故│受道也。 │即舍堕,波│
│ │ │名为穿。 │ │夜提,突吉│
│ │ │ │ │罗等戒。 │
├───┼────────┼───────┼───────┼─────┤
│ │四持无暇戒,亦名│虽持律仪(戒)│不杂者,持定共│△不杂戒,│
│不杂戒│不杂戒。谓不起谄│,念破戒事,名│戒虽持律仪(戒│亦名道共戒│
│ │心及诸恼觉观杂念│之为杂,定共持│),念破戒事名│。 │
│ │,亦名定共戒。 │心,欲念不起,│之为杂,定共持│ │
│ │ │故名不杂。 │心,欲念不起。│ │
├───┼────────┼───────┼───────┼─────┤
│ │五持随道戒,即是│随道戒者,随顺│同左 │见惑已破 │
│随道戒│心行十六行观,发│谛理,能破见惑│ │ │
│ │苦忍智慧亦名道共│。 │ │ │
│ │戒。 │ │ │ │
├───┼────────┼───────┼───────┼─────┤
│ │六持无著戒者,即│无著者,即是见│同左 │思惑已破 │
│无著戒│阿那含人,若断欲│真成圣,于思惟│ │ │
│ │界九品思惟尽,名│惑无所染著也。│ │ │
│ │断律仪戒,乃至色│ │ │ │
│ │爱无色爱等,诸结│ │ │ │
│ │使尽,皆名无著戒│ │ │ │
│ │。 │ │ │ │
├───┼────────┼───────┼───────┼─────┤
│智 所│七持智所赞戒,发│智所赞戒,自在│ 同左 │指菩萨为化│
│赞 戒│菩提心,为令一切│戒,则约菩萨化│ │度众生所持│
│ │众生得涅槃乐,故│他为佛所赞,于│ │之十重四十│
│ │持戒,如是持戒,│世间中而得自在│ │八轻戒而言│
│ │则为智所赞叹,亦│。 │ │。 │
│ │可言持菩萨十重四│ │ │ │
│ │十八轻戒。此戒能│ │ │ │
│ │至佛果故,为智所│ │ │ │
│ │赞叹。 │ │ │ │
├───┼────────┼───────┼───────┼─────┤
│ │八持自在戒,菩萨│ 如上述 │ 同左 │《止观》与│
│自在戒│持戒,于种种破戒│ │ │《义疏》将│
│ │缘中,而得自在,│ │ │自在戒部份│
│ │亦可言菩萨知罪罪│ │ │合并在智所│
│ │不可得故,但随利│ │ │赞戒中。 │
│ │益众生而持戒,心│ │ │ │
│ │无所执故,名自在│ │ │ │
│ │。 │ │ │ │
└───┴────────┴───────┴───────┴─────┘

页150

(续)
┌───┬─────┬───────┬─────┬───────────┐
│ 论 著│释禅波罗蜜│ │ │ │
├───┤次第法门 │ 摩诃止观 │菩萨戒义疏│备 注 │
│十支戒│ │ │ │ │
├───┼─────┼───────┼─────┼───────────┤
│随定戒│九持随定戒│随定、具足两戒│ 同 左 │△《释禅波罗蜜次第 │
│,不起灭定│,即是随首楞严│ 法门》之第九、十两 │
│ │现种种威仪│定不起灭定,现│ │支戒次序与《止观》 │
│ │戒法,以度│诸威仪,示十法│ │《义疏》不同,即先 │
│ │众生。 │界像导利众生,│ │具足戒,后随定戒, │
│ │ │虽威仪起动,而│ │为配合图表之方便, │
│ │ │任运常静,故名│ │将第十支随定戒提前 │
│ │ │堕(随)定戒。│ │至第九支来谈。 │
├───┼─────┴───────┼─────┤△《止观》与《义疏  │
│ │十持具足戒 前来(指前八支│ 同 左 │《将随定戒及具足戒 │
│具足戒│,菩萨能见 戒)诸戒律仪防│ │合并一起说明,此二 │
│ │一切众生戒 止,故名不具足│ │戒皆是指中道第一义 │
│ │法及上地戒 ,中道之戒,无│ │戒。 │
│ │。 戒不备,故名具│ │ │
│ │ 足,此是持中道│ │ │
│ │ 第一义谛戒也,│ │ │
│ │ 用中道慧遍入诸│ │ │
│ │ 法。 │ │ │
└───┴─────────────┴─────┴───────────┘

由上图所表示,吾人可得知《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摩诃止观》
及《菩萨戒义疏》等对《大智度论》“十支戒”所作的解释。大体上
来说,此三部论著对“十支戒”所作的解释,大致是相同的,尤其是
《摩诃止观》与《菩萨戒义疏》对“十支戒”所作的解释内容,在用
字遣词行文上几乎是一样,此令人想到是《菩萨戒义疏》之“十支戒”
内容抄自《摩诃止观》?抑是《摩诃止观》之“十支戒”内容抄自《
菩萨戒义疏》?若能解决此问题,或许有关《菩萨戒义疏》作者之问
题,就可得到解答。而有关《菩萨戒义疏》作者问之细节部份,将以
另篇幅来作处理。本文暂且不论。
然无可置疑地,不管《菩萨戒义疏》是属智者大师之论著,或非智
者大师之论著,我们都可以肯定其对《大智度论》“十支戒”之解释
,皆可视为智者大师之看法。若《菩萨戒义疏》为智者大师之论著,
则无庸置疑。若不属智者大师之论著。然从抄录自《摩诃止观》这一
点来看,仍可视为是智者大师的看法。所以,在本文处理《大智度论》
之“十支戒”时,一并纳入讨论中。
智者大师对《大智度论》“十支戒”之解释,将之归纳,略述如
下:
1.不缺戒:指不犯四重戒,亦即不犯性戒。
2.不破戒:提指不犯十三僧残。
3.不穿戒:是指不犯舍堕、波夜提、突吉罗等。
4.不杂戒:是指定共戒,即定中持戒。
5.随道戒:是指道共戒,即随顺谛理破见惑而持戒。

页151

6.无著戒:即断思惑三界欲不染著所持之戒。
7.智所赞戒:此为菩萨化度众生所持之戒(如《梵网经》之十重四十
八轻戒),为佛所赞叹。
8.自在戒:是指菩萨于非法中化度众生,于世间法自在而不染著,不
退失禁戒。
9.随定戒:是指随首楞严定,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化导众生。亦即是
     究竟无上之法。
10.具足戒:是指圆备一切法之戒。与随定戒皆中道第一义谛戒。
若将智者大师所释《大智度论》“十支戒”与《涅槃经》“十支
戒”作一对比,可得知其并不完全相同,如智者大师以空、假、中道
谛来解释《大智度论》“十支戒”之后六支戒。即随道戒与无著戒是
属真谛持戒,智所赞戒与自在戒为俗谛持戒,随定戒与具足戒是中道
持戒(注24)。则配合四教来看,则真谛持戒为藏、通教所持,俗谛
持戒为别教所持,中道持戒为圆教所持。然在《涅槃经》“十支戒”
中,智者大师以后“五支戒”为大乘戒(即是依自行五支戒之第五支
戒所开出的五戒为大乘戒),以四教而论,此五支戒为别圆二教所摄
,即第六支不退戒、第七支大乘戒为别教摄,第八支随顺戒、第九支
毕竟戒与第十支具足戒等三支戒为圆教所摄。而“十支戒”之前五支
戒为藏通二教摄,即前四支属藏教,第五支属通教摄。由此可得知智
者大师对《大智度论》“十支戒”所作分判与对《涅槃》“十支戒”之
分别判略有所不同(如附图表二所示)。

三、“十支戒”之浅深

智者大师所论述之“十支戒”,有其深浅之差别,以下就两方面
来说明之:(一)就凡圣所持而论。(二)就四教教理而论。分述于
下:

(一)就凡圣所持而论

在《摩诃止观》中,论述《大智度论》“十支戒”受持之情形时
,认为“十支戒”之前三支戒(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是属律
仪戒,而凡夫散心则能持得律仪戒。而不杂戒则是凡夫定心能持得。
随道戒,则是属于初果圣人才能持,非凡夫能持。无著戒,则为三果
圣人所持,亦非初果所能持。至于

页152

智所赞戒及自在戒,则为菩萨利他所持,非二乘人所持。随定戒与具
足戒,是大根性菩萨所能持,非偏浅菩萨所能持,此如《摩诃止观》
云:


束前三种,戒名律仪戒,秉善防恶,从初根本,乃至不穿,
纤毫清净,束名律仪戒,凡夫散心悉能持得此戒也。次不杂
一戒,定法持心,心不妄动,身口亦寂,三业皎镜,此是定
共戒,入定时任运无杂,出定身口柔软亦不杂,凡夫入定则
能持得也。随道戒,初果见谛发真成圣,圣人所持,非凡夫
能持也。无著戒,则三果所持,亦非初果所持也。智赞、自
在(戒),此乃菩萨利他须持此戒,则非二乘所持也。随定
、具足(戒),此是大根性所持,则非六度通教菩萨所能持
也,况凡夫二乘耶?向判位高下,事义不同(注25)。

以上所述,乃是就凡圣所能持之戒,来分判“十支戒”之高下,以图
表之如下:

(“十支戒”) (凡圣所持戒)
1.不缺戒┐
2.不破戒│律仪戒────凡夫散心则能持
3.不穿戒┘
4.不杂戒(定共戒)───凡夫定心则能持
5.随道戒(道共戒)───初果圣人则能持
6.无著戒────────三果圣人则能持
7.智所赞戒┐
8.自在戒 ┘──────偏浅菩萨
9.随定戒┐
10.具足戒┘───────大根性菩萨

此依凡圣所能受持之程度来分判“十支戒”之高下,其基本理论
是建立在智者大师对此“十支戒”之看法上,依智者大师之观点,“
十支戒”之前三支戒是属律仪戒,亦即是事法戒,为凡圣所共持,故
言凡夫散心则能持得此三支戒。而不杂戒,是属定共戒,须于定中才
能发得此戒,即以定持戒(律仪戒),故言凡夫定心则能持受此戒,
但此仍是属事法戒。“十支戒”之后六支戒,则皆属理法戒,但此中
亦有差别,如随道戒、无著戒,就见谛发其真言,亦即是

页153

指就真谛而论持戒,所以是属初果、三果所能持之戒。如智所赞戒、
自在戒,是为约俗谛而论持戒,此为利他之菩萨所持戒。随定戒、具
足戒,为大根性菩萨所持戒。

(二)就四教教理而论

在《法华玄义》论述《涅槃经》之“十支戒”时,配以藏、通、
别、圆等四教来说明“十支戒”,其认为《涅槃经》“十支戒”之前四支
戒----禁戒、清净戒、善戒、不缺戒是属藏教所摄之范围,而第五支“
不析戒”一戒,为通教摄,第六支不退戒与第七支大乘戒为别教摄,另
“十支戒”之最后三支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戒等为圆教所摄,
如《法华玄义》云:


《涅槃》欲辨菩萨次第圣行,故具列诸戒浅深始终具足,善
护持,即入初不动地,不动不退不堕不散,是名戒圣行。戒
圣行既从始浅,以至于深,今仍判其粗妙。禁、净、善三戒
属律仪通摄众故,定尊卑位次绪,虽有菩萨佛等,不别立众,
故戒法是同,但以佛菩提心为异耳,故知律仪等三戒三藏摄
,不缺是定共,根本禅是事,亦属三藏摄,是故为粗。不析
戒是体法道共,即通教摄。大乘、不退等,别教摄,亦兼于
通(教),通(教)有出假随机顺理,于道不退,然依真谛
,不及别人,别人为妙。随顺、毕竟、具足等圆摄(注26)

此中所论述“十支戒”之浅深,乃因于《涅槃经》所明之“十支戒”
,在说明菩萨之次第戒圣行,故有浅深可言,而《法华玄义》依“十
支戒”之内涵配以四教教理而分判之。“十支戒”之前三支戒皆属律
仪戒,本为三乘人所共同之戒法,而依其有否菩提心,判此三支及第
四支不缺戒为藏教摄,此亦即依藏教教理著重于析空为判准,似属事
法,未及即法而空之理。而第五支不析戒是属体知戒法当体空,此为
通教教理所摄。大乘戒与不退戒两支戒为别教菩萨摄,通教菩萨亦可
通于此,但以别教菩萨为妙,故判为别教摄。后三支戒----随顺、毕
竟,具足等戒,即为圆教摄,事实上,即为属佛之阶位,如《法华玄
义》解释“毕竟戒”时,说到:“毕竟者,竖究竟无上之法也”(注
27),又云“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故名毕竟戒”,由
此可得知,此乃是至佛之阶位所行之戒相,亦即是圆教之戒法。
若将《涅槃经》“十支戒”视为菩萨次第圣行,即是从藏→通→
别→圆,

页154

层层转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菩萨所历经之修行次第(指次第戒圣行
),“十支戒”之浅深次第,以图表之于下:

1.禁 戒┐
2.清净戒│律仪戒----┐
3.善 戒┘ │-藏 ︵ ────事戒
4.不缺戒--定共戒----┘ ↓ 二
5.不析戒--道共戒---- 通 乘 ────真┐
│ ︶ │
6.大乘戒┐ ↓ ︵ │
│────── 别 菩 │
7.不退戒┘ │ 萨 ────俗│─理戒
8.随顺戒┐ ↓ ︶ │
9.毕竟戒│────── 圆 ︵ │
10.具足戒┘ 佛 ────中┘

四、“十支戒”之特色

至于,我们或许会有种疑惑----为何智者大师要采《涅槃经》之
“十支戒”,或《大智度论》之“十支戒”,作为戒相之内容?而其
以《涅槃经》之“十支戒”论述菩萨之次第戒圣行,以《大智度论》
之“十支戒”作为观行上所应持之戒,其之用意何在?而又有什么特
色呢?在本节中,著重智者大师所论述之“十支戒”特色来谈。此分
三方面来进行,如下述:

智者大师“十支戒”特色之一,认为“十支戒”摄一切戒,如《摩诃
止观》云:

明持(戒)者,此十种戒(案:指《大智度论》之“十支戒
”)构一切戒(注28)。

又云:

设诸经论更明戒相,终不出此十种(指“十支戒”)(注29
)。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智者大师所论述的“十支戒”,即是含摄了一切
戒相,亦即所有一切戒相,不出此“十支戒”。如“十支戒”之前三
支则摄一切事戒(如五篇六聚戒等),而第四支“定共戒”,仍可说
是依定持事戒。从第五支

页155

“道共戒”以后,则是著重在智慧上,即断破见惑思惑,而无戒可犯
,所以可说是依理持戒,其所持之戒即为理戒。因此,我们可以说智
者大师之“十支戒”,实包括了事、理二戒,而一切戒亦不出此事理
二戒。且因诸经论对戒理之诠释有浅深之不同,智者大师以藏、通、
别、圆四教分判之,以此显示“十支戒”具备一切事戒、理戒。

(二)观心持“十支戒”

智者大师论述“十支戒”特色之二,在于以观心论持“十支戒”
,即就观行及教理上论述“十支戒”,以一念心开显“十支戒”之义
理。其认为《大智度论》“十支戒”之前四支戒,为因缘所生法,而
吾人之一念心亦是因缘所生法,若观一念心从恶缘起,则能破四重戒
,及至破不杂戒;若以善顺之心防止恶心,则能令根本戒(指不缺戒
),乃至不杂等戒善顺成就,得无损毁,此善心防恶即是止善,善顺
即是行善,此即是因缘所生之心,则持四种戒。亦即就因缘所生之心
而起观照,以此论因缘所生之四支戒----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
不杂戒等(注30)。
上述明观因缘所生之善恶心,接著则进一步观此因缘所生之心即
空,善恶之心既是因缘所生,那么因缘所生之心即是空,如《摩诃止
观》云:


次观善恶因缘所生心即空者,如《金刚般若》云:若见法相
者,名著我人众生寿者,若见非法相者,亦著我人众生寿者
,不见法相,不见非法相,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故知法与非法二皆空寂,乃名持戒(注31)。

此是就诸法皆空明持戒义,不论法或非法而本身皆空寂,善恶因缘所
生之心亦复如是,如《摩诃止观》云:


今云法者,祗善恶两心假实之法也,若见有善恶假名,即是
著我人众生寿者;若见善恶实法,亦是著我人众生寿者。所
言非法相者,若见善恶假名是无者,亦著我人众生寿者,何
以故?依无起见,故不应著,乃至依非有非无起见,皆名著
我人众生寿者,观如是等法与非法,皆即是空(注32)。

此是将善恶因缘之心,从有善恶假名实法,乃至非有非无善恶名实法
,论其皆不可取著,若认为有善恶心,或无善恶心,或亦有亦无善恶
心,或非有非无善恶心,那么仍皆是取著,取著则皆生诸见,此与空
不相应。

页156

故若能观因缘所生之心即空,那么则能持随道戒与无著戒,如《
摩诃止观》云:


由此观(指空观)故能顺无漏,防止有无六十二见故名随道
戒。若重虑此观思惟纯熟,历缘对境,于一切色声悉皆即空
,名无著戒。

此即是随顺空理而持戒,亦即是随道戒,若能了知善恶因缘之心皆空
,则可防止有、无等六十二邪见。若将此观运用于历缘对境上,而于
一切皆不取著,此即是无著戒。此为观因缘所生心即空,则是随道戒
、无著戒,亦可言随道戒、无著戒是就因缘所生戒相即空来说。
如何就观心持智所赞戒及自在戒?诸法虽是因缘生、是空,但亦
不可永滞空,而以道种智之方便,于无所有法中任运诸法化导众生,
如《摩诃止观》云:


次观因缘心即是假者,知心非心,法亦非法,而不永滞非心
非法,以道种方便,无所有中立心立法,拔出诸心数法,导
利众生,为智所赞。虽广分别无量心法,但有名字如虚空相
,不生爱著,惑相不拘,名为自在(注33)。

此是就因缘所生心即假而论智所赞戒与自在戒,若能知诸法空,而不
永滞于空,那么则能以种种法来化导众生,此为圣者诸佛所赞叹,以
此持戒即是智所赞戒,亦即智所赞戒是著重在知法空而能任运诸法化
导众生上来说。虽分别无量心法度化众生,然仍能于无量心法中知其
空相,于诸心法不生爱著,如此则能于诸法自在,此为自在戒,亦即
自在戒是就所任运诸法中不爱著而言,因不爱著,故不为诸惑所缚,
而能任运自在。
何谓观心持随定戒与具足戒?此是就诸心法因缘生是中道第一义
上说,如《摩诃止观》云:


次观因缘生心即中者,观于心性毕竟寂灭,心本非空,亦复
非假;非假故非世间,非空故非出世间。非贤圣法,非凡夫
法。二边寂静,名为心性。能如是观者,名为上定,心在此
定即首楞严,本寂不动,双照二谛,现诸威仪,随如是定,
无不具足(注34)。

此是就心性毕竟寂灭上言,亦即相对于前所述因缘所生心即空或即假
而说,因为心性本非空亦非假,若空假二边寂静,即是心性。当吾人
说因缘所生心即空或即假时,仍难免于“空”、“假”上作分别、取
著,故为泯此二边之分别而说中道第一义谛。若空、假二边皆寂,即
是上定,随是定而持戒,即是随定戒。心随是定而无戒不具足,故言
观心持具足戒,亦即中道之心无法不备,具足一切戒。

页157

智者大师虽约观一念心论持“十支戒”,(亦可说以观心论持“
十支戒”),但反过来说,可说一念心即具足此“十支戒”。

(三)“十支戒”为观行之前方便

智者论述《大智度论》“十支戒”之另一特色,皆置在观行之二
十五前方便来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述“十支戒”如此,而
《摩诃止观》亦是如此。即智者大师在论述二十五前方便之第一前方
便----持戒清净时,广谈“十支戒”相及如何持戒,若有犯戒,则如
何经由忏悔,至忏悔清净。此为修行三昧、禅,乃至止观,不可或缺
之事前准备工作,因为尸罗不清净,则三昧不现前。所以,持戒清净
为观行之前方便。
然就智者所发挥“十支戒”之义理来看,“十支戒”不单只是前
方便而已,事实上,是种圆顿观行法门,如以观心论持“十支戒”,
此是就次第三观而论(即空→假→中)。若就圆顿观法而言,应是一
心三观同时具足。此从“具足戒”一戒可得知。然在此文中,智者并无
进一步发挥此道理。此在于所引述《大智度论》之“十支戒”,是著
重于观行之前方便来论述,所以著重“十支戒”之次第性。另在《法
华玄义》论述《涅槃经》“十支戒”时,仍然著重在菩萨的次第戒圣行来
谈,此为配合《涅槃经》之次第行而作如此说。
因此,我们可以说智者大师所论述的“十支戒”,基本上是著重
在戒行之次第上来论述。
吾人若从天台圆行的观点来看,一行即是一切行,而“戒”是一
法,亦是一行,持戒本身即是具足一切行,以三学来说,持戒即具足
定慧二学。且戒是法界,具足一切法。此为天台所谓之圆戒思想(注
35)。

注释


注01 在佛教经论中,有关十种戒之项目,至少有七种说法;第一种

,是指沙弥及沙弥尼所受持之十戒,所谓:1.不杀生戒、2.不
偷盗戒、3.不淫欲戒、4.不妄语戒、5.不饮酒戒、6.不涂饰香
鬘戒、7.不歌舞观听戒、8.不坐高广大床戒、9.不非时食戒、
10.不蓄金银宝戒。此如《沙弥十戒法并威仪》、《沙弥尼经》
等所说。第二种,是指菩萨所持的十种无尽藏戒,所谓:1.饶
益戒、2.不受戒、3.无著戒、4.安住戒、5.不诤戒、6.不恼害
戒、7.不杂戒、8.离邪命戒、9.离恶戒10.清净戒,此如《华
严经》<菩萨无尽藏品>所说。第三种,指菩萨所持之十净戒,
所谓:1身净戒、2.口净戒、3.心净戒、4.具一切净戒、5.守
护如来所说净戒、6.守护如来所说净戒,7.微密净戒、8.不作
一切恶净戒、9.远离一切有见净戒、10.守护一切众生净戒,此
如《华严经》卷第41<离世间品>所说。第四类,是菩萨之十种
戒,如《华严经》所说:“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戒,何等为
十?所谓不坏菩提心戒、离声闻缘觉地戒、饶益观察一切众生戒
、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一切菩萨学戒戒、一切无所有戒、一切
善根回向菩提戒、不著一切如来身戒。”(大正9,633中)此中
所列举只有八种,另在唐译《华严经》第53卷,则有十种完整
列出,即除上八种戒外,又加入“思惟一切法离取著戒”与“诸
根律仪戒”第二戒。第五类,是指菩萨所持之十重戒,所谓:不
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说比丘等过、不自赞毁他
、不悭、不嗔、不谤三宝等,如《梵网经》<心地品>所说。第六
类,是菩萨护他之十戒,如《涅槃经》<圣行品>所述。第七类,为菩
萨所念之戒,如《大智度论》所说。因第六、七类之“十支戒
”,常为智者大师所引用,为本文所要论述之内容,故详细内
容在此略之。
注02 大正12.433上。
注03 所谓“五篇戒”,是指四禁(杀、盗、淫、妄)、僧残、舍堕
波夜提、突吉罗等戒,若加“偷兰遮戒”,即谓“六聚戒”。
此为《涅槃经》明示出家人应奉持此等戒,如护浮曩,不可破
损(参<圣行品>)。
注04 所谓“自行五支戒”----是指“根本业清禁戒”、“前后眷属
余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护持正念念清净戒”、“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等戒。详参《涅槃经》<圣行品>
(大正12.423上-433下)。
注05 有关《法华玄义》所引述《涅槃经》之“十支戒”,详参大正
33.717上。或参下节“十支戒之涵义”部份。而《四念处》所
引述《涅槃经》之“十支戒”之内容,基本上并不完整,且主
要就别教阶位来论述“十支戒”(详参大正46.568中下)。另在
   《摩诃止观》中亦提及《涅槃经》之“五支戒”与“十支戒”(
   参大正46.36下)。
注06 大正25.667下。
注07 大正8.386上。
注08 大正25.218下。
注09 大正25.225下-226上。
注10 大正33.717中下。
注11 在《法华玄义》论述《涅槃经》与《大智度论》“十支戒”之
同文中,有1两处提及《涅槃经》“十支戒”内容之处,皆不见
有“自在戒”之文,如《法华玄义》云:“又更发愿,愿一切
众生得护持禁戒,得清净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
、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诸波罗蜜戒”(大正33.717
上)。另一处则在论述“十支戒”。自行五支戒所开出时提到
(此可参考大正33.717中)。此二处所述与《涅槃经》“十支
戒”之内容完全吻合。因此可判定“自在戒”是多出的。
注12 在《摩诃止观》论述《大智度论》“十支戒”之戒相及持戒内
容后,略提到其与《涅槃经》“五支戒”及“十支戒”之关系
时,说到:“《涅槃》明五支戒及十种戒,义势略同。设诸经
论更明戒相,终不出此十种(指《大智度论》之“十支戒”)
。(大正46.36下)
注13 大正12.432下。
注14 大正33.716-717上。
注15 依《摩诃止观》对二十四戒之说法,所谓:“二十四戒者,逆
顺十二因缘发道共戒也。”(大正46.13下)
注16 大正33.717上。
注17 同上。
注18 大正33.717中。
注19 同上。
注20 大正33.717下。
注21 如《法华玄义》云:“戒是法界,具一切佛法众生法,到尸彼
岸,故名具足波罗蜜戒。”(大正33.717下)此是就中道实相
而论戒。
注22 如《法华玄义》云:“迥向具足无上道戒者,即是菩萨于诸戒
中,具四弘、六度、发愿要心迥向菩提,故名大乘戒。”(大
正33.717上)
注23 图表中所引用资料,依其次序,大正46.484下-485上,36中下
及大正40.563下。
注24 如《摩诃止观》论述受持“十支戒”,说到:“随道者,随顺
谛理,能破见惑,无著戒者,即是见真成圣,于思惟惑无所染
著也。以此两戒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自在戒,则约菩萨化
他,为佛所赞,于世间中而得自在,是约俗谛论持戒也。随定
、具足两戒,....此是持中道第一义谛戒也。”(大正46.36
下)此可言就三谛(真、俗、中)论持戒。
注25 大正46.36下~37上。
注26 大正33.717下。
注27 同上。
注28 大正46.36中。
注29 大正46.36下。
注30 有关此段,参见《摩诃止观》卷第四上(大正46.37上)。
注31 同上。
注32 大正46.37上中。
注33 大正46.37中。
注34 同上。
注35 此圆戒思想在《法华玄义》论述圆行时述及之。因篇幅关系,
有关圆戒思想这部份,另以篇幅来处理之。
~p20t24g2;
<图表一>

┌───┬─────┬────┬─────┬────┬────┬────┬───┬────┐
│书名 │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菩萨戒义疏│法华玄义│大智度论│般若经 │涅槃经│法华玄义│
├───┤ │ │ │ │ │大智度论│ │ │
│十支戒│次第法门 │ │ │ │ │ │ │ │
├───┼─────┼────┼─────┼────┼────┼────┼───┼────┤
│ 1 │不缺戒 │ 〞 │ 〞 │ 〞 │ 〞 │无缺戒 │禁 戒│ 〞 │
├───┼─────┼────┼─────┼────┼────┼────┼───┼────┤
│ 2 │不破戒 │ 〞 │ 〞 │ 〞 │ 〞 │无隙戒 │清净戒│ 〞 │
├───┼─────┼────┼─────┼────┼────┼────┼───┼────┤
│ 3 │不穿戒 │ 〞 │ 〞 │ 〞 │ 〞 │无瑕戒 │善 戒│ 〞 │
├───┼─────┼────┼─────┼────┼────┼────┼───┼────┤
│ 4 │不杂戒 │ 〞 │ 〞 │ 〞 │ 〞 │无浊戒 │不缺戒│ 〞 │
├───┼─────┼────┼─────┼────┼────┼────┼───┼────┤
│ 5 │随道戒 │ 〞 │ 〞 │ 〞 │△清净戒│圣 戒 │不析戒│ 〞 │
├───┼─────┼────┼─────┼────┼────┼────┼───┼────┤
│ 6 │无著戒 │ 〞 │ 〞 │ 〞 │ 〞 │ 〞 │不退戒│ 〞 │
├───┼─────┼────┼─────┼────┼────┼────┼───┼────┤
│ 7 │智所赞戒 │ 〞 │ 〞 │ 〞 │ 〞 │ 〞 │大乘戒│ 〞 │
├───┼─────┼────┼─────┼────┼────┼────┼───┼────┤
│ 8 │自在戒 │ 〞 │ 〞 │ 〞 │ 〞 │ 〞 │随顺戒│ 〞 │
├───┼─────┼────┼─────┼────┼────┼────┼───┼────┤
│ 9 │具足戒 │随定戒 │ 〞 │ 〞 │ │具足戒 │毕竟戒│ 〞 │
├───┼─────┼────┼─────┼────┼────┼────┼───┼────┤
│ 10 │随定戒 │具足戒 │ 〞 │ 〞 │ │随定戒 │具足戒│ 〞 │
└───┴─────┴────┴─────┴────┴────┴────┴───┴────┘

<图表二>:天台“十支戒”之分判

《涅槃经》 《大智度论》
1.禁 戒┐ 1.不缺戒┐
2.清净戒│─(律仪戒) ┐ 2.不破戒│─(律仪戒)
3.善 戒┘ │─藏 3.不穿戒┘
4.不缺戒 ──(定共戒)┘ 4.不杂戒──(定共戒)
5.不析戒 ──(道共戒)──通 5.随道戒──(道共戒)┐ ┌ 藏
6.大乘戒┐ │─真│
│────────别 6.无著戒--------------┘ └ 通
7.不退戒┘ 7.智所赞戒┐
8.随顺戒┐ │───────俗─别
9.毕竟戒│────────圆 8.自在戒 ┘
10.具足戒┘ 9.随定戒┐
│────────中─圆
10.具足戒┘

附录:本文曾于七十九学年第一学期于中华佛学研究所专任研究员论
文研讨会中发表。
于第一章第一节之第二项部份,作了小幅度之删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