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一心”观念的确立
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一心”观念的确立
黄俊威华梵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 1994.07 出版(pp.288-313)
--------------------------------------------------------------------------------
288 页
一、原始佛教“真如缘起说”的端倪
Ⅰ、“缘起”与“真如”
“真如”一词,梵语是 tathata,意思是“如是呈现的状况”。(注 1)本来,在梵语的表达中,tathata 实际上只有“如”的意思,而“真”字则是中文附加进去的形容词,用以表示这“如是呈现的状况”,是比任何的存在还要真实得多。tathata 除了可翻成“如”之外,也有人喜欢把它翻成“如如”或“如性”;同时,在初期大乘佛教当中,中观学派更把 tathata 视同 sunyata (空性)。换言之︰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便成为了另外一种存有论上的“真如说”了。(注 2)
事实上, “真如” (tathata) 一词,最初只是作为对“缘起法”的“现象式描述”,这便是《杂阿含经》所说的“法不离如;法不异如”。换句话说︰“缘起法”便是如是如是地呈现;而如是如是地呈现的本身,便是“缘起法”的状况。由此可知︰“缘起法”是离不开“如是如是地呈现”;而“如是如是地呈现”跟“缘起法”,是没有多大的差别。因此,“缘起法”跟“如是如是地呈现”的关系,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如《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8 经所说︰
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
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
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
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
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注 3)
在《杂阿含经》中,“缘起法”被形容为“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不论佛陀有没有出现于世,此法常在。而且,佛陀更是透过亲证这“缘起法”,才能成就正觉。───────────(注 1) 请参阅望月佛教大辞典 ( 望月 3,p.2083)
(注 2) 由于“缘起法”并非佛陀所创造、 也不是别人所能
创造,因此,它宛然自有、 超然本具的特性,已经
是相当明显的事实了。 就在这一种情况下,中观学
派则认为︰这一种宛然立的存在特性, 应该是一种
“缘起故无自性, 无自性故空”的如是存在状态,
而这一种存在状态, 便是中观学派所说的“缘起性
空”, 事实上,这一种“缘起性空”的宛然存在状
态,也可以说是一种“空性真如”。 请参阅《中论
》卷四〈观四谛品〉(大正 30,p.33 中;No.1564)
(注 3) 《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8 经 ( 大正2,p.85上;No.99)
289 页
并为众生分别演说。由此看来︰“缘起法”就好像是一种宛然客观的存在定律,任何人都不能发明它,创造它;而只能发现它,亲证它而已。因此,把“缘起法”视作一般外在客观的存在法则来看,已经是相当明显的事实。
另外,在第 296 经中,更有这样的一段明显的记载︰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
云何为因缘法?
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
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云何缘生法?
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
住、法界......。 此等诸法,法住、法空 ( 定 )、
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
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注 4)
这一种把“缘生法”比拟为“法住、 法界.... 法住、法空 ( 定 )、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 审谛、真实、不颠倒”等态度,似乎是意谓著︰在这“缘生法”的背后,还隐约有一个称为“法界”或“法如”的东西存在,作为支撑整个“缘起”活动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后设存有论基础。所谓“法不异如;法不离如”,如此一来,“缘起法”跟“ ( 真 ) 如”之间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了。事实上,这一种观念的引申发展,也可以作为日后“法界缘起”或“真如缘起”思想的滥觞!
Ⅱ、“真如”与“如实观”
上文所说的部份,只是单就理论的层面来谈“真如”与“缘起”;至于有关如何才能契入这“缘起”的“如”,便要进一步牵涉到修行上的“如实观”问题。本来,原始佛教的所谓“如实观”,只不过是在说明如何“如实”地去观照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无我所的真相,从而达到厌离解脱的目标。当中的所谓“如”或“如实”,只不过是指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无我所等存在真相,是如是如是地存在著;而一般的修行者,只要“如实”地去观照这五蕴的苦、空、无常,便可达到解脱的效果。如《杂阿含经》卷一.第 9经中,即有如下的记载︰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注 4) 《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6 经 ( 大正2,p.84中
;No.99 )
290 页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故苦,苦即非我;
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
想、行、识无常;无常故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
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
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注 5)
在这里,我们便可以发现到︰透过这“如实观”所呈现的“(真)如”(tatha;如是地、这样子地) ,跟后期大乘佛教所说“恒存实有”的“真如性” (tathata, 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这里所说的“如”,只不过是指五蕴“无常、苦、无我、无我所”真相的如是地呈现,而修行者只要透过这观照的心灵,去如是地观照这五蕴的无常真相,便是“如实观”;而这五蕴无常真相的本身,便是所谓的“如”。因此,能观照的心灵状况是“如实观”;而被观照的对象本身,当然也就成为了“真如境”。
由此可见︰早期原始佛教所说“缘起”“如”或“如实观”,都是泛指五蕴本身的无常真相;修行者只要如是地去观照,便可以从厌离当中获得解脱。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里的所谓“如”,只是作为五蕴无常真相的“现象描述”;而不是作为存有论上的“本体描述”。然而,问题的症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如”的观念,从原先的“现象描述”(如是地,这样子地)一转而成为了存有论的“本体描述”(真如性) 呢?
对于这一个问题,恐怕必须要从部派的对“缘起”观念的转变开始探究,才能进一步获解决问题的真相。
二、部派佛教“缘起无为说”的发展
承接上文所说︰“如”的观念,最初只是作为描述“缘起法”如是地呈现的状态,所谓“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因此,在原则上,它应该纯粹是属于“现象式描述”;而不是作为存有论的“本体式描述”。然而,倘若我们尝试从“十二支”的角度去观察“缘起法”的话,我们便会同时发现到︰“缘起”除了可作为说明世间轮回现象的流转因果外 (缘生─有为法 );同时,更可作为解释出世间法的还灭因果
( 缘灭─无为法 )。 因此,把“缘起法”视作跨越“有为法”和“无为法”之间的两重性格,便越来越受到重视了。───────────(注 5) 《杂阿含经》卷一.第9经(大正2,p.2中;No.99)
291 页
这一种趋势,发展至部派时代,“缘起法”作为出世间法、还灭因果的部份,便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在大众部所成立的“九种无为说”思想中,竟然将“缘起法”和“八正道”,都归摄到出世间法的范畴,这便是大众部“九种无为说”中所说的“缘起支性”和“圣道支性”。而属于上座部系统的化地部,更进而直接将“缘起法”和“八正道”,视之为“缘起真如”和“道支真如”。如此一来︰把“缘起法”推向“无为法”中的“真如说”,更是到达了呼之欲出的境地!
Ⅰ、大众部的“九种无为说”
大众部对于有关出世间法的范畴分类,大概可区分为九种,这便是大众部的所谓“九种无为说”,如《异部宗轮论》所说︰
无为法(asamkrta)有九种︰
(一)择灭 (pratisamkhya-nirodha);
(二)非择灭(apratisamkhya-nirodha);
(三)虚空(akasa);
(四)空无边处(akasanantyayatana) ;
(五)识无边处(vijnanantyayatana);
(六)无所有处(akincanyayatana);
(七)非想非非想(naivasanjna-anasan jnayatana);
(八)缘起支性(pratitya-samutpada-angatva);
(九)圣道支性(arya-marga-angatva)。(注 6 )
在这里,大众部把第八的“缘起支性” ( 缘起法 ) 和第九的“圣道支性” ( 八正道 ), 都视之为出世间的“无为法”。这一种倾向,很有可能跟它们特别侧重“缘起法”还灭因果的超越性部份有关。事实上,站在原始佛教的立场而言︰透过观察“缘起法”和“八正道”,的确是可以成就出世间法的涅槃解脱。因此,把“缘起法”视作超然的客观存在,也是相当自然的现象。
Ⅱ、化地部的“九种无为说”
而化地部所提倡的“九种无为说”,虽然,在内容方面,有些部份是跟大众部不尽相同,但依旧是把“缘起”看成是“无为法”的一种,称为“缘起真如”,其内容如下︰───────────(注 6) 《异部宗轮论》(大正49,p.15下;No.2032)
292 页
无为法有九种︰
1.择灭(pratisankhya-nirodha)
2.非择灭(apratisankhya-nirodha)
3.虚空(akasa)
4.不动(anejya)
5.善法真如(kusala-dharma-tathata)
6.不善法真如(akusala-dharma-tathata)
7.无记法真如(avyakrta-dharma-tathata)
8.道支真如(marga-anga-tathata)
9.缘起真如(pratitya-samutpada-tathata)(注 7)
在这“九种无为说”当中,大众部把“缘起”称之为“缘起支性” (pratitya-samutpada-angatva), 而化地部则把它称为“缘起真如” (pratitya-samutpada-tathata)。如此一来,“缘起法”于是便成为了“无为法”的一种。如《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8 经所云︰
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
出世,法界常住。(注 8)
事实上,这一种试图把“缘起法”看作是“非造作性”“法界常住”的存在,已经隐约地将“缘起法”视为一种出世超然存在的倾向──无为法。因此,就在这种情况下,从“缘起说”的思想进一步过渡到“真如说”,实在也是相当自然的发展。事实上,化地部的“缘起真如”观念,对于后来的大乘经论,如《解深密经》、《大乘庄严论》、《佛地论》等的“真如说”,都具有相当深远意义的影响。
三、大乘佛教的“真如缘起说”
从“真如缘起说”的立场来说︰在大乘佛教的三大系统当中,皆有其自身独自发展的“真如缘起说”。例如︰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思想,从某一些意义来说,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性空系统的“真如缘起说”。
而唯识学派从“依他起性”的角度,去说明阿赖耶识种子的染、净转依等关系的建立,也可以说是一种瑜伽系统的“真如缘起说”。事实上,透过“染依他起”所开───────────(注 7) 《异部宗轮论》(大正49,p.17下;No.2032)
(注 8) 《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8 经 ( 大正2,p.85上
;No.99)
293 页
展的“偏计所执性”,也可以作为“流转真如”或“染污真如”的说明;而透过“净依他起”所开展的“圆成实性”,也可以作为“清净真如”的说明。
同时,站在真常系统的“如来藏缘起说”,则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真如缘起说”。如《大乘起信论》所强调的“一心开二门”, 便是进一步把这“一心” (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视作能够生起宇宙万物的“真如心”,而一切的世间的染、净因果,皆以此“一心”作为基础!
为了论述上的方便,我们仅将大乘三系的“真如缘起说”,逐一加以分析说明如下。
Ⅰ、中观学派的“真如说”──缘起性空
中观学派所主张的“缘起性空”思想,其实正是一种典型的“真如说”。 承如《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8 经所云︰
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
出世,法界常住。(注 9 )
由于“缘起法”并非佛陀所创造、也不是别人所能创造,因此,它宛然自有、超然本具的特性,已经是相当明显的事实了。就在这一种情况下,中观学派则认为︰这一种宛然的存在特性,应该是一种“缘起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的如是存在状态,而这一种存在状态,便是中观学派所说的“缘起性空”,事实上,这一种“缘起性空”的宛然存在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空性真如”。如《中论》卷四〈观四谛品〉所说︰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 ( 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
中道义。
末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注 10)
由此看来︰这一种“缘起”的宛然存在状态;也就是“无自性.空”的宛然存在状态。而这一种“无自性.空”的宛然的存在状态,也就是“假名有”的宛然存在状态。事实上,这也正是中观学派所说的“真如观”。因此,“无自性.空”的真实义,也正可作为一切法得以成立的“存有论基础” (ontological-basis)。如《中论》所说︰───────────(注 9) 《杂阿含经》卷十二.第 298 经(大正2,p.85上;
No.99)
(注 10) 《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正30,p.33中;No.1564)
294 页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
(注 11)
总括以上所说︰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其实也正好是一种“性空真如”的存有论说明。而代表了早期华严开宗思想的杜顺禅师,在他的有名著作《法界观门》中,便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无相教,来说明“空色无碍”的“法界缘起”思想。(注 12)───────────(注 11) 《中论》卷四〈观四谛品〉( 大正30,p.33上;No.1564)
(注 12) 杜顺在《法界观门》中的所谓“真空观”,便是在揭显《大般若经》的无相精神,使人们能进一步掌握到︰观色非实色,而举体是真空,却并非断空;举体是幻色所显,才能除却一切情执,而达到空色无碍的境界。
在观法上,杜顺另开“四句十门”来加以说明︰
(一) 会色归空观─会归一切法(色)于“缘起性空”
(空)的基础上。
i. 色非断空门︰“幻色”并不等于“断灭空”式的虚无,而应认是无实体性(空性)的存在。当诸法以无实体性(空性)的存在为真时,则它的存在性便遭肯定,而不可能是“断灭空”式的虚无了。换句话说︰这里的“空性”,跟小乘人所讲的成、住、坏、‘空’(断灭空),基本上是有区别的。
ii. 色非真空门︰“实色”并不等于真正的“空性”。因为“空性”(无实体性的存在)和“实色” (有实体性的存在) 这两种的存在,基本上是矛盾的。
iii. 色空非空门︰色法的成、住、坏“‘空’(断灭空),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空性” (缘起性空) 。因为“断灭空”只不过是在描述“一切法”的变化现象,但并不等同于存在原则。因此,一切法的变化现象 (成、住、坏、空─断灭空)和存在原则(缘起性空),应该进一步加以区分。
iv. 色即是空门︰“色法”的存在,其实就是“空性”的存在。如此一来,这样便与《般若经》和中观学派所主张的“缘起性空”精神,完全呼应。正如同《般若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便是“真空观”的基本立场。
(二)明空即色观─揭示“缘起性空”乃一切法(色)
的存在真相。
i. 空非幻色门︰“断灭空” ( 变化现象 )并不能够成就无实体性事物 (幻色) 的存在。因为,“断灭空”只不过是变化现象,而并不是存在原则,故此是不可能保证“幻色”的存在。而只有“缘起性空”的存在原则,才能够作为“幻色”的存在基础。
ii. 空非实色门︰“缘起性空” (无实体性的存在) 并不等于“实色” (有实体性的存在)。因为这两种的存在基本上是矛盾的。
295 页
Ⅱ、唯识学派的“真如说”──依他起性
唯识学派的所谓“真如”,其实就是指依他种子而生起的唯识性。如《唯识三十颂》所说︰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由此可见︰“真如”其实正是指一切法的最高存在方式,这便是唯识家所说的“诸法胜义”。事实上,由于是那一种的存在方式,都离不开“真如”;换言之︰不同的存在方式,说穿了,也只不过是“真如”的不同呈现方式而已。因此,不论事物的呈现方式为何,最后,还是可以把它回归到“真如”本身,当然,这一个“真如”的本身,在唯识家的立场来说,便是“依他起性”。有关唯识或瑜伽系统的“真如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要算是《解深密经》和世亲的《摄大乘论释》所说的“真如十相”或“法界十相”。以下我们便开始逐一加以讨论。
a.《解深密经》的“七种真如说”
《解深密经》的所谓“七种真如”(sapta-vidha-tathata)
,分别是指︰
1.流转真如 (pravrtti-tathata);
2.相真如(laksana-tathata);
3.了别真如(vijnapti-tathata);
4.安立真如(samnivesa-tathata);
5.邪行真如(mithya-pratipatti-tathata);───────────
iii. 空非空色门︰“缘起性空”(存在原则)并不等于一切法(色法)的“断灭空”(变化现象)。
iv. 空即是色门︰“缘起性空”才是一切法(色法)的存在原则。
(三)空色无碍观──这也正是一种‘理’ (“缘起性空”─无实体性存在的理) 和‘事’ (“幻色”─无实体性存的一切法) 无碍法界的具体说明。就在这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情况下,‘空’与‘色’之间的关系,便如同“理事无碍”一般,浑然圆融为一。
(四)泯绝无寄观─这正如同《维摩诘经》所说的“入不二法门”一般,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情况下,百非斯绝。从而达到泯空色空,离一切相、一切言说,无待无寄的最高境界。
296 页
6.清净真如(suddha-tathata);以及
7.正行真如(samyak-pratipatti-tathata)等七种。
诚如《解深密经》卷三所说︰
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复七种;
一者、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后性;
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人无我性)及
法无我性。
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唯是识性。
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
五者、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
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
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
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
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
平等。
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
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注 13)
在这里, 《解深密经》试图把“流转真如” ( 轮回 )、“安立真如” ( 苦 ) 和“邪行真如” ( 集 ), 视之为一种轮回现象的“染污”缘起。换言之︰这一种以流转轮回现象来作为染污性真如的做法,正相当于化地部所说的“缘起真如”,或大众部所说的“缘起支性”。
至于“相真如”和“了别真如”,便是要阐明事物的存在性, 就是透过“人无我、 法无我”所彰显的“唯识性”(vijnana-matratva) 的存在。 事实上,这一种对存在性的规定,也可以说是整个唯识学派所共同主张的“存有论命题” (ontological thesis)。
而所谓的“清净真如” ( 灭 ),便是指三乘 ( 声闻、缘觉、佛 ) 所共证的解脱境界,是平等一致的; 这也正是一般佛教所指的︰“三乘同坐解脱床”的意义。
最后的所谓“正行真如” ( 道 ), 便是在说明“八正道”的实践内容。这也正相───────────(注 13) 《解深密经》卷三(大正16,p.701下;No.796)
297 页
当于化地部所说的“道支真如”,或大众部所说的“圣道支性”。
事实上,这里所说的“真如”,并非单纯是指轮回流转现象的本身;而是在进一步指出︰虽然万物皆在流转变化当中,然而其平等一味的“真如性”,却是永恒不变、永不消失。 所谓“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无颠倒性”,(注 14)这便是诸法宛然本具、不生不灭的“如如性”或“真如性”。这一种观念,跟《大乘起信论》所说的“觉心”或“觉性”,都非常类似。(注 15)
b.《摄大乘论释》中的“真如法界说”
在真谛所译、世亲注释的《摄大乘论释》中,竟首次将“真如” (tathata) 和“法界” (dharma-dhatu) 一词连用, 而成为了所谓“真如法界” (tathata-dharma-dhatu)的新观念。而且,在世亲的解释中,更进一步说明了“真如”才是这一个能彰显“法界十相”的本体,这一种观念,正相当于亚理斯多德在本体论中所说的“不动的动者”(unmovable mover),诚如论中所说︰
论曰︰何者能显“法界十相”?
释曰︰此问欲显“真如”有十功德相。此十功德能生
十正行,及十不共果,以显法界体。十功德是
显法界之本故!(注 16)
在这里,世亲已经把“真如”看作是︰唯一能呈现整个宇宙法界种种差别现象的最终本体。而这种种的差别现象,便可归纳为“十功德相”;而由这“十功德相”,便可更进一步产生“十正行”,以及十种不同的结果 (十不共果) ,这便是宇宙法界的全体内容。
接著,我们所要探研的,便是有关“十功德相”的问题。这里的所谓“十功德相”,分别是指︰
1.遍满义(普遍性)︰
这是指由人无我、 法无我所呈现的存在方式(真如)
,是普遍存在于“法界”的任何地方。
2.最胜义(绝对性)︰───────────(注 14) 请参阅田养民著、杨白衣译《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说之研究》 (日本.昭和46年元月初版;民国67年8月初译版、地平线出版社)p.69。
(注 15) 《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32,p.576;No.1666)
(注 16)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上;No.1595)
298 页
除了人无我、法无我的存在方式外,没有比这个更高
的存在方式,因此,实际上,这两种无我的存在方式
,才是唯一、绝对、最高的存在方式。
3.胜流义 ( 衍生性 ) ︰
从绝对性的最高存在中所流出的法,佛是佛法。
4.无摄义(非执性)︰
这是指“真如”的不可执著性, 透过“三轮体空”的
体证而表现出来。
5.相续不异义(主体性)︰
这是指诸佛菩萨是以“真如”所显的“法身”为体,
随缘示现,以“应、化身”救渡众生。因此,其“主
体性”是恒常不变,这也就是所谓的“法身一如”了。
6.无染、净义(超然性)︰
这是指“真如”本身“不垢不净”的超然性。
7.无别义 ( 共同性 ) ︰佛教法门虽然有千万别, 但
解脱目标的“共同性”,却是始终如一的。
8.不增、减义(寂然性)︰
当八地菩萨成道时,便会见一切法,道成时不增;惑
灭时不减。
9.定自在依止、土自在依止、智自在依止︰
这是指依菩萨的愿力所成就的所有相、所有国土、四
无碍智,皆悉圆满展现。
10.业自在依止、陀罗尼门、三摩提门自在依止︰
这是“十地”的最高境界,能通达如来一切秘密法藏
,利益众生。
事实上,这“十功德相”,是分别配合“十地”的层次而逐一展开的。
例如,就有关第一相的“遍满义” ( 普遍性 ) 而言︰它正是指“真如”的绝对普遍性,是无处不遍满的,所谓“真如法界,于一切法中,遍满无余”。换句话说︰“真如”是普遍于一切法中,无处不在。然而,如何才能亲证到这一种“真如”的遍满性呢?这便要进一步牵涉到“人无我、法无我”的证得问题。如释中所说︰
先问十功德相。
论曰︰于初地,由一切遍满义,应知法界。
释曰︰真如法界,于一切法中,遍满无余。何以故?
诸法中,无有一法非无我故。人、法二执所起分别,覆
藏法界,一切遍满义。由此障故,愿行位人,不得入初
地;若除此障,即见真如遍满义,人、法二执,永得清
净。
由观此义,得入初地。(注 17)───────────(注 17)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上;No.1595)
299 页
由此可知︰透过“人无我”的证入,便可以破除“烦恼障”;透过“法无我”的证入,便可以破除“所知障”。因此,从“人、法二无我”的证入,便可以破除烦恼、所知的二重障,得“人、法二无我”的如实观,亲证“法界遍满义”的真如境,进入“初地”。诚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法界遍满功德,得通达一切障空义,得一切障
灭果。(注 18)
至于第二相的“最胜义” ( 绝对性 ), 主要是在彰显“人、法二无我”的存在状态,正是全体法界的真正存在状态 ( 真如 )。 而这一种存在状态,也正是所有存在状态中,最透彻、最终极的存在表现,这便是“真如法界”透过“人、法二无我”所呈现的“最胜义”,是“存有论”中的最高表现形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法二无我的存在方式,也正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极的存在表现。如释中所说︰
论曰︰于二地,由最胜义。
释曰︰人、法二空摄一切法,尽是遍满义;此义于一切
法中最胜清净。由观此义,得入二地。(注 19)
因此,所谓的“最胜义”,也正是要彰显“人、法二空(无我)”的最高存在状态,是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因为,除了这两种存在方式外,再也找不到更高的存在方式。能够如此观察人、法二无我的“最胜义”,便可进入“二地”。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法界最胜功德,得于一切众生最胜、无等菩提果
。(注 20)
而且,倘若我们对人、法无我的“遍满义”和“最胜义”能如实观照,这样便可获得“无分别智”;再由“无分别智”中衍生出“无分别后智”,生起“大悲心”;从而开始创立佛教,救渡众生,结集成三藏十二部经典。事实上,这些佛教经典,都是透过佛陀的“大悲心”所衍生流出。因此,菩萨为了要得到这些最胜之法,更不惜牺牲性命,如六度万行,一切难行之行,都能任劳任怨,毫无怨言,这便是“胜流义” ( 衍生性 ) 的真谛。事实上,这“胜义流”的证入,也正是整个“菩萨行”的实───────────(注 18)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注 19)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中;No.1595)
(注 20)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300 页
践过程。如释中所说︰
论曰︰于三地,由胜流义。
释曰︰真如于一切法中最胜。由真如起无分别智;无分
别智是真如所流,此智于诸智中最胜。因此智流
出无分别后智所生大悲,此大悲于一切定中最胜
。因此大悲,如来欲安立正法,救渡众生,说大
乘十二部经。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于一切说中
最胜。菩萨为得此法,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由观此法,得入三地。(注 21)
由此可知︰“胜流义”也正是指这“真如”所衍生出来的正法,其实都是“大悲心”的流露。因此,倘若能体会到这“胜流义”,便可进入“三地”。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法界胜流文句功德,得无边法音,及能满一切众
生意欲果。何以故?
此法音无边、无倒故。(注 22)
从“人、法二无我”的证入,便可体会到真如的“遍满义”、“最胜义”和“胜流义”,由此而萌生“大悲心”。然而,如何才能圆满地实践“菩萨行”,在渡化众生的过程中,不为外在客尘所沾染,从而保持菩萨原来的清净性,这便要进一步牵涉到“三轮体空”的问题。
因此,假如菩萨能亲证“三轮体空”,体会到“自” (作者─主体 )、“他” ( 受者──对象 )、“法” ( 作业─行为本身 ) 三者皆不可得的道理,这样, 便不会对外尘对象产生执著心,不生法执、法爱,从“三轮体空”中获得解脱。如释中所说︰
论曰︰于四地,由无摄义。
释曰︰于最胜真如,及真如所流法,菩萨于中,见无摄
义。谓此法非我所摄、非他所摄。
何以故?
自、他及法三义,不可得故。
譬如北鸠娄越 (Uttara-kuruya;北拘卢洲 ) 人,于外
尘不生自、他摄───────────(注 21)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中;No.1595)
(注 22)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301 页
想;菩萨于法界亦尔故,法爱不得生。由观此义,得入
四地。(注 23)
这里的所谓“非我所摄、非他所摄”,正好是原始佛教“无我、无我所”的最佳说明,这也正是所谓“去我执、离我所”的实践方法。所不同的是︰原始佛教是以此来达到厌离轮回的解脱目的,而大乘佛教则将之应用到“菩萨行”的实践工夫,其目的是要达到“无人、我二相”的“无相解脱”。因此,这里的所谓“自、他及法三义,不可得故”,便正好是“三轮体空”的最佳说明。事实上,这也正是“真如”“无摄义” ( 非执性 ) 的根本要旨,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法界无摄功德,得如所应一切众生利益事果。
(注 24)
由于菩萨能透过“三轮体空”的证入,不沾染外在的法爱,因此,若单从表面上看︰诸佛菩萨好像是跟众生一同轮回生死。如此一来,诸佛菩萨的轮回跟众生的轮回之间,到底又有何种差别呢?
倘若要讨论这一个问题,便必须要进一步从“主体性”的差别方面著眼。事实上,若是单从现象上观察︰众生与佛,都是在六道中轮回,但其“主体性”部份,则显然是各有差别。因为众生的轮回,是受制于染污分别、业力所感的“轮回主体”;而诸佛菩萨的轮回,却是真如清净性、愿力所显的“成佛主体”。因此,严格地说︰诸佛菩萨的轮回,只有轮回之相;而无轮回之实。所以,应该称作“示现”。诚如部派佛教时代的《异部宗轮论》所说︰
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执受︰羯剌蓝 (kalala;凝滑
位)、頞部昙 (arbuda;疱位 )、闭尸 (pesi;软骨位)
、键南 (ghana;坚肉位 ) 为自体。
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一切菩萨出母胎时,皆
从右□生。
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
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注 25)
由此可知︰众生的轮回,是业力所感的“业感缘起”;而菩萨的示现轮回,则是───────────(注 23)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中;No.1595)
(注 24)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注 25) 《异部宗轮论》(大正49,p.15下;No.2032)
302 页
“大悲心”所感召的随缘示现。因此,众生的“主体性”,是业力所感的“轮回主体”;而菩萨的“主体性”,则是真如所显 ( 法身 )、 愿力所召 ( 报身 ) 而又随缘示现( 化身 ) 的“真如法身”。如释中说︰
论曰︰于五地,由相续不异义。
释曰︰此法虽复无摄,三世诸佛,于中相续不异不如;
眼等诸根,色等诸尘,及六道众生,相续有异。
何以故?
如此等法,分别所作用故,相续有异;三世诸佛,真如
所显故,相续不异。若观此义,得入五地。(注 26)
因此,按释中所说︰众生的“轮回主体”,是分别作用所产生的“虚妄分别性” ( 偏计所执性 )。 同时,由于众生的执受作用而造成的“隔阴之迷”,更使得众生在每一次的轮回过程中,都执著不同记忆的“自我意识”为自已的“轮回主体”,这便是“相续有异”。而菩萨的示现六道,则是真如体的彰显 ( 法身 ) ,随缘示现 ( 化身 ), 所以,轮回只不过是“化身”的随缘作用;而“法身”却是恒住不变,这便是“相续不异”。若能明白个中道理,便可证入“五地”,获得“法身”,这便是最高存在的“成佛主体”。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法界相续不异功德,得与三世诸佛无差别法身果
。(注 27)
由于“法身”是“真如所显”,所以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差别,故能恒存不灭,相续不异。同时,若针对未来而言,它同样也是不会退转的,因为“真如”本身就是恒常清净的 ( 不垢 ); 若针对过去、现在而言︰也不能说它没有清净, 因为它从来也不曾被染污过 ( 不净 ),这便是“真如本体”的“不垢不净”。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说明“真如”本身的无染性和无净性的超然意味。诚如释中所说︰
论曰︰于六地,由无染、净义。
释曰︰三世诸佛,于此法中,虽复相续不异,此法于未
来佛无染,以本性净故;于过去、现在佛无净,
以本性无染故。由观此义,得入六地。(注 28)───────────(注 26)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中;No.1595)
(注 27)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注 28)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中;No.1595)
303 页
因此,倘若我们能证得这“不垢不净”的真如性,便可进一步清净整个法界的一切众生,证入“六地”。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十二缘生真如无染、净功德,得自相续清净、及
能清净一切众生染浊果。(注 29)
事实上,一切三藏十二部经典,虽然皆有八万四千无量法门,谈有说空,内容各不相同;然而,其目的皆是指向同一目标,那就是“解脱”。因此,纵然法门无量有别;但解脱的目标,却始终是一致无别的。如释中所说︰
论曰︰于七地,由种种法,无别义。
释曰︰十二部经,所显法门,由种种义,成立有异。由
一味修行、一味通达、一味至得故,不见有异。
由观此义,得入七地。(注 30)
佛教经典,纵然是浩如烟海,但只要始终如一地去实践、修行,最后定可通往涅槃解脱之道。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种种法无别功德,得一切相灭,恒住无相果。
(注 31)
因此,倘若能体察解脱涅槃的“无别义”,便可恒住于涅槃的无相果位,进入“七地”,并以种种威神之力,变化自在,这便是涅槃的“不增、减义”,也可以说是它的“寂然性”。如释中所言︰
论曰︰于八地,由不增、减义。
释曰︰菩萨见一切法道,成时不增;或灭时无减。如此
智,是相自在及土自在依止。
相自在者,如所欲求相以自在故,即得现前。
土自在者,若菩萨起分别愿,愿此土皆成颇梨柯
(pundarika;即莲花) 等,以自在力故,如其愿
即成。───────────(注 29)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注 30)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中;No.1595)
(注 31)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304 页
初自在为成熟佛法;后自在为成熟众生。
此二自在,由不增、减智得成,即以不增、减智为依止。
由观此义,得入八地。(注 32)
在这里,菩萨透过对涅槃的证得,便可亲见一切法的“不增不减性”,所谓“成时不增、灭时不减”,这便是“涅槃智”或“不增、减智”证得。同时,透过这种“涅槃智”的证得,更可作为生起“相自在”和“土自在”的必要性基础 (依止) 。所谓“相自在”(Laksana-isvara),便是指菩萨所欲祈求的所有现象,皆可如愿现前 (化身)。 至于“土自在”, 其实就是指“国土自在” (bhumi-isvara) , 它是依菩萨所发的愿力,如其所愿而实现的国土 (报身)。 因此,“相自在”主要是为了成就佛法,相当于华严经所说的“上回向”;而“土自在”,则是为了成就众生,这正相当于华严经所说的“下回向”。诚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不增、减功德,得共诸佛平等威德智慧业果。
(注 33)
事实上,这一种“相自在”和“土自在”的成就,正是“如来业”的实现,也就是“圆满报身”或“应身”的具体展现,如此便可进入“八地”。
至于“九地”的境界, 则是以“定自在” ( 相自在 )、“土自在”、“智自在”作为基础。有关“定自在”和“土自在”的内容,前面已经提到,今不用多说了。现在我们要说的是有关“智自在”的问题,所谓“智自在”,主要是显现为“四无碍智”,并且以“无分别智”作为基础。如释中所云︰
论曰︰于九地,由定自在依止义;由土自在依止义;由
智自在依止义。
释曰︰初二依止义,如前释。
智自在者,四无碍解所显名智,此智以无分别后
智为体。何以故?
遍一切法门,悉无倒故。由得此智故,成大法师
,能令无穷大千世界众生,此自在以无分别智为
依止。由得此自在故,入九地。
又释︰通达法界为智自在依止故,得四无碍解。由观此
义,得入九地。(注 34)───────────(注 32)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下;No.1595)
(注 33)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注 34)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下;No.1595)
305 页
因此,倘若能通达前面所说的“相、土、智”等三种自在依止,便可得到“四无碍解”,从而证入“九地”;而且,倘若能证得“相、土、智、业”的四种自在,更可获得法、报 ( 应 )、化的三身。如释中所说︰
若通达四种自在依止功德,得三身果;若通达无分别依止,得法身果;若通达土及智自在依止,得应身果。由此应身,于大集中,得共众生,受法乐果。若通达业依止,得化身果。因于此果,能作无量众生无边利益果。(注 35)
顺著「九地”的修持,最后便可进入“十地”的“业自在依止”,以及“陀罗尼门、三摩提门自在依止义”,从而广作利益众生工作,成就一切如来秘密法藏。如释所说︰
论曰︰于十地,由业自在依止义。
由陀罗尼门、三摩提门自在依止义,应知法界。
释曰︰通达法界,为作众生利益事。若得诸佛三业,及
陀罗尼门、三摩提门,则能通达如来一切秘密法
藏,得入十地。
又释︰通达法界为业自在依止;通达法界为陀罗尼门、
三摩提门自在依止。由此通达,为化度十方众生
,得三身、三业故,名业自在。由得陀罗尼门、
三摩提门,如来一切秘密法藏,如意通达故,名
自在。此三自在并以“真如”为依止。由观此义
,得入十地。(注 36)
总括而言︰以上这“法界十相”,皆是以“真如”本身作为依止。换言之︰“真如”的体性,虽然三世一如,恒住自性;但从这“真如”的体性所彰显的现象,却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从菩萨的初发心到成佛的阶段,皆是不离“真如”或“法界”。就在这种情况下,“真如缘起”或“法界缘起”的彰显,正可圆满地说明每一位众生的流转轮回,以及还灭解脱,也是不能离开这“真如缘起”或“法界缘起”。由此可知,“真如”或“法界”的观念,至此已经可以作为一切法、一切相的代名词了。
c. 《大乘起信论》中的“真如说”─一心开二门───────────(注 35)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3上;No.1595)
(注 36) 《摄大乘论释》卷十(大正31,p.222下;No.1595)
306 页
《大乘起信论》在这里所彰显的“真如说”,其实正是“一心真如”的说明。换言之,也就是以“一心开二门”的“真如说”。事实上,这一个“一心”,在众生来说,就是“众生心”;而在佛的立场来说,则是“真如心”。然而,不管“众生心”也好,“真如心”也好,其体是平等一味,无有差别,而只有迷悟之不同属性而已。如论所说︰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法”;二者、“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
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
以故?
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义体故;
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
用故。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
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减故。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
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注 37)
在《大乘起信论》中,已经正式提及有关“心真如”和“心生灭”的两个观念。因此,这里是以“心真如”为本体;而以“心生灭”为作用,事实上,这一个“一心”,就是“如来藏心”。所以,倘若是从存在事物 ( 法 ) 上来分析的话,则可区分为本体和作用;然而,若就义理 ( 义 ) 上来分析的话,则可区分为体大、相大、用大。虽然,性质上纵使是千差万别,但皆可说是这一心的不同显现。如论中所说︰
依一心法,有二种门。
云何为二?
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
摄一切法。
此义云何?
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
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注 37) 《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32,p.575下;No.1666)
307 页
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
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
,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
不可得故。
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实故;亦无可立
,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
,名为“真如”。(注 38)
在这里,“一心开二门”的理论,于是便正式确立。所谓“一心开二门”,便是指︰依止这“一心”,而开展出“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两种,而这二门的关系,更是相即不离,如涛波依水一般,密不可分。
事实上,“心真如门”就是指全体法界的大总相,也就是所谓的“一真法界”所表现的宇宙全体现象。换言之︰“真如缘起”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法界缘起”。然而,“真如缘起”始终是侧重于“真如”的衍生义,例如,“真如”的用大,是“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这些都是“真如”的衍生义,或者是“一心开二门”的衍生开展。 然而, 倘未能有效说明事物与真如理之间的无碍性 (理事无碍 ), 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无碍性 ( 事事无碍 ),仍至“一多相即”“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的圆融无碍境界。有关这一部份的理论发声,也正是整个“法界缘起”所要处理的具体内容。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真如缘起”其实正是“法界缘起”的理论泉源;而“法界缘起”却又成为了“真如缘起”的理论完成。两者的关系,实在是密不可分。
既然“真如”又是如此的“既内在又超越”,它既可作为全体法界的大总相 ( 超越 ), 同时又能衍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 ( 内在 ), 像如此“既内在又超越”的“真如”,那当然是不可言诠、离言语相、离文字相、离一切相了。然而,对于作为凡夫众生的我们来说,到底又该如何才能证入呢?
事实上,证入这“真如”的方法无他,那就是以“离文字相、离一切相”的方式证入,这便是所谓的“随顺证入”。如论所说︰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
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为念,名为得入。
(注 39)───────────(注 38) 《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32,p.576上;No.1666)
(注 39) 《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32,p.576上;No.1666)
308 页
同时,若进一步就“真如”的绝对义和衍生义来说,更可细分为“如实空”和“如实不空”两种。所谓“如实空”,主要是就“真如”超越面的绝对义而说;而“如实不空”,则是就“真如”内在面的衍生义而说。如论中所云︰
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云何为二?
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
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
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A]、非无相[-B]、非非有相[--A]、非非无相[--B]、 非有无俱相[-(AB)];非一相非异相[-P-Q]、非非一相非非异相[--P--Q]、非一异俱相[-(PQ)],乃至总说。
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故,名不空。(注 40)
因此,这里所谓的“如实空”,正是指“真如”的本来清净状态,世间任何的语言文字都无法加以描述,这正是就它绝对超越义的消极面而言;至于“如实不空”,则是就它内在衍生义的积极面而言,指出它能具足一切出世间法的无漏性功德。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如实空”,也是专就不生不灭的真如体而言;而“如实不空”,则是专就生灭作用的真如相而言。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空”,已经跟中观学派的使用定义,完全不同。
总括以上所说︰《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思想,的确是“真如缘起”理论的登峰造极!透过“真如缘起”的理论架构,一切有关“缘起”、“法界”、“一心”的观念,在这里都可以获得一个理论上的支撑点,同时,它更可进一步汇通到《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唯是一心作”的经证。由此可知︰佛教思想中“真如说”,主要是起源于原始佛教“缘起说”中所说的︰“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此等诸法,法住、法空 ( 定 )、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等思想启发,从而发展成部派时代,大众部的“缘起支性”,或化地部的“缘───────────(注 40) 《大乘起信论》卷一 ( 大正32, p. 576 上、 中;No.1666)
309 页
起真如”理论。就在这种情况下,“缘起法” (法) 跟“ 缘起的存在状态 ” ( 法如 ) ,于是便被正式划上等号(缘起=如)。
到了大乘时代, 由于中观学派把“缘起的存在状态”( 法如 ), 正式定义为 “性空”、“假名”、“中道”,(注 41) 如此一来,“缘起性空”的观念,于是便成为了另外一形式的“真如说” ( 法如=性空 ), 这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性空真如说”。
接著,《解深密经》的“七种真如说”提出以后,“真如”于是便正式成为了一切流转轮回,以及还灭解脱的成立基础 ( 所依止 ),这便是所谓“依他起性的真如说”。 到了世亲的《摄大乘论释》,透过对“真如”十功德相的说明,于是“真如十相”、“法界十相”跟“菩萨十地”之间的关系,便几乎相等了 ( 真如=法界;十相=十地 )。 就在这种情况下,从菩萨的初发心,到成佛为止的修行活动,也都离不开“真如”或“法界”了。这一个观念,发展至《大乘起信论》,更以“一心”的来作为“一法界的大总相”,如此一来︰“一心”、“真如”、“法界”、“缘起”、“性空”、“依他起”、“十地”、“十相”等观念,几乎都在为了“真如”的同义词,所以,“真如缘起”也就可以变相地说成是“法界缘起”或“一心缘起”了。
Ⅲ、如来藏系统的“真如说”──如来藏缘起
在公元三世纪的中叶,一些宣说“众生皆有如来藏”的大乘经典,终于在印度流行起来。它们企图从众生相续不断的现象背后,点出有一个不灭的“如来藏”,由此而导引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结论。事实上,如来藏是梵语tathagata-garbha 的义译,这是指在众生本身,即恒存著本来清净的如来胚胎,作为未来成佛的基因。因此,“如来藏”也就是指如来在胎藏中;也可以说是众生潜能地存在的如来。这一个“如来藏”,对每一位众生来说︰都是潜能地本来具足,只不过是现在尚未付诸实现而已。
这一种从“如来法身不灭”的思想,而理解出众生本有的如来体性。代表这一时期的经典,主要是以《增一阿含经》、《央掘魔罗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胜髟曼髟曼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大集经》、《无上依经》等为代表。
首先,有关“如来藏”一语的最早起源,大概可直接追溯到原始佛教的经典《增一阿含经》卷二的序品所说︰───────────(注 41) 请参阅《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正 30,p.33中;No.1564 ) 所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 空 ) ;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末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一段。
310 页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足,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注 42)
这里的所谓“如来形”“如来体”,原先可能是用来指涉佛的法身功德,皆如金刚一般,永恒不灭。这一种从“法身”的不灭,进而演变成众生皆有一个不灭的“如来藏”,也是相当可能的。例如,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便是从众生本有“如来智”、“如来眼”和“如来身”的大前提下,进而肯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如经上所说︰
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
、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
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
备足,如我无异。(注 43)
这里所说的“如来身”,跟《增一阿含经》所说的“如来形”“如来体”,其意思都是相通的。同时,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如来藏”其实就是“我”的异名 (如来藏=我;tathagata garbha = atman)。所谓“德相具足,如我无异”,正是“如来藏我”的最佳写照。而且,在《大般涅槃经》卷七中,更把“如来藏”、“佛性”、“我”,看作是相同的概念,如︰
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注 44)
因此,“如来藏”除了等同于“我”之外,还等同于“佛性” ( 如来藏=我=佛性;tathagata garbha = atman= Buddhatva; Buddha gotra)。 同时,在经中接著更以“常、乐、我、净”的四种德性,来说明这一个“如来藏”,例如︰
‘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 我者名为如来,...... 常者如来法身,...... 乐者即是涅槃,...... 净者,诸佛菩萨所───────────(注 42) 《增一阿含经》卷二(大正2,p.554上;No.125)
(注 43) 《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16,p.457中、下;No.666)
(注 44) 《大般涅槃经》卷七(大正12,p.407中;No.376)
311 页
有正法。(注 45)
《大般涅槃经》所说的四德, 主要是依如来 ( 佛 )、法身、涅槃、正法而安立。如此一来,“如来藏”除了等同于“我”、“佛性”之外,它还等同于“法身”、“涅槃”、“正法”。在《胜髟曼髟曼经》中,更进一步把“如来藏”跟“法界”、“法身”、“出世间法”、“自性清净心”等观念,统统划成等号。例如︰
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
净藏。 (注 46)
而且,在《不增不减经》中,更把“众生界”、“如来藏”、“法身”的观念,都把它归到甚深义的第一义谛。例如︰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
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注 47)
因此,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义谛”、“众生界”、“如来藏”、“法身”这四个概念,在这里已经是把它看成是异名而同实的东西。经中接著更依“众生界”的观点,来进一步说明如来藏的三种涵义,例如︰
众生界中,示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
何谓三法?
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过去︰不空);
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不清净法(现在︰空);
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未来︰平等)。(注 48)
在这里,“众生界”所说的三法,其实也正是“如来藏”跟“真如”,在过去、现在、未来所彰显的三种状态。由此看来︰
过去的“如来藏”,是跟“真如”相应的清净法体,这也正是“如来藏”的不空───────────(注 45) 《大般涅槃经》卷七(大正12,p.377中;No.376)
(注 46)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12,p.222
中;No.310)
(注 47) 《不增不减经》(大正16,p.467上;No.668)
(注 48) 《不增不减经》(大正16,p.467中;No.668)
312 页
义;
而现在的“如来藏”,则是跟“真如”不相应的不清净法体;
而未来的“如来藏”,则是跟“真如”染、净平等的恒存法体。事实上,这三种“如来藏”的存在状态,只不过是表示“真如”染、净的三个面相而已。如经中所说︰
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
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
、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
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
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
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
菩提智之所能断。
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
生故,说为︰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
思议法。
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
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
,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
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
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
所以者何?
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
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以是义故,我依彼法,说
名众生。(注 49)
按此而论︰过去的“如来藏”,其实就是“自性清净心”,它就是跟“真如”相应的清净法体。而现在的“如来藏”,则是跟“真如”不相应,以及被烦恼所缠的不清净法体。所谓“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说为不净”。(注 50)
事实上,它正是指众生当下轮回现象的实际状况,虽然,众生是在客尘烦恼中流转,然而,心性依然还是本来清净的,只要把外在的客尘除掉,即可返回本来面目,───────────(注 49) 《不增不减经》(大正16,p.467下;No.668)
(注 50) 请参阅《异部宗轮论》(大正49,p.15下;No.2032)
313 页
而佛菩萨的菩提智,便是在去除客尘,返回“本性清净”。因此,现在的众生,虽然是陷溺于生死轮回当中,然而,众生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却丝毫没有改变其清净的本质。所以,众生的染著轮回,其实都只是暂时的现象而已,只要把这些客尘的染污现象彻底解除即可。
综合以上所说,未来的众生,必然是朝向彻底解脱的清净法界,而一切的客尘染污,都必将回归于清净法界,从而更消融于清净的“真如法界”当中,这便是“如来藏”的染、净清融,能、所双泯的绝对境界。由此观之︰“如来藏缘起”在未来际所开展的清净法界,也正好为“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开展,提供了一条直通式的思想枢纽。换句话说︰“真如缘起”思想的发展顶峰,正好成为了“法界缘起”形上学进入的真正契机!
关键词︰ 1.法界 2.缘起 3.真如 4.法界缘起
5.真如缘起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