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教育的反思
自杨仁山先生开启近代僧教育的先声以来,僧教育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学修俱佳的法师和居士,如太虚大师、印顺法师,欧阳竟无居士等。尽管后来一度历经坎坷,中国的僧教育仍然焕发着古老的气息和勃勃的生机。
近几十年来,我们看到,港台佛教不论在学术还是在导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令我有一种紧迫感;而观今日的社会依然有许多无奈、无助、空虚、焦虑的生命,这使我有一种使命感。如今世界在动荡中,社会在转型中,国家在改革中,我们不禁要问佛教何去何从?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佛法常说“欲知来生事,今生做者是”。佛教也是如此,今天有怎样的僧教育,明天就有怎样的佛教。古德也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此,僧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到佛教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这里,我想就僧教育本身谈谈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今日的僧教育有三个关键问题必须理清。
一、主体地位的颠倒
教学是心智实践的过程。首先从它的因来说,是学人心存困惑,需要解除,因此才需要学,有学才需要教。其次,从果来说,教学的最终完成是学人的人格的高尚圆满,也即是内心困惑的解决。再者,从教学的过程来说,老师固然是最重要的增上助缘,但这一心智的实践过程,必定要由学人积极主动的自体实践来得以实现。因此,从因到果都是指向学人的,学可以说是彻因彻果的。在唯识上讲,唯亲因缘种子是自性亲因,其它的条件都是助缘,教学也是如此。而反观今日之僧教育,教与学有颠倒的趋势,教育者常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从事教学,就好像是知识的批发商,对学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漠然置之。这一根本理念的错误,导致了教学平台只能在低水平上做重复的、盲目的运作。因而,今天的僧教育出现低效率,混乱无章的状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法华经》中有“贫子衣中珠”的故事。《坛经》中也说:“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并不是有一单传密付的秘密给你,秘密就在你那里。马一浮先生也说“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圣贤血脉”。我们多识前言往行,并不是为了知识的积累,而是要在自己的身心上体察涵养,渐渐发明心地,由发明心地而正心起修,这样才能得到清净无漏的智慧。
其实,今天的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终身教育,它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它不仅仅是一种新观念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在教学这一心智实践过程中,学人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指向的模糊
僧教育应培养怎样的僧人?僧教育的指向是什么?是支离破碎的知识吗?是优侗颟顸的说理吗?牟宗三先生曾说西方文化是智的系统,东方文化是仁的系统,佛法更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智慧。一切学问若不能指归生命,就等同于戏论。佛法尤其如此。
虽然,太虚大师曾提出“人成即佛成”的理念,但直到今日,僧教育界并没有形成清晰的理念,要么是满足于支离琐碎知识的传授,要么做一些基础文化的补课,或者是在社会学者后面做亦步亦趋的考证,对于佛法整体的、实践的、指归身心的特征却不能把握。契理尚且不能,更不要说契机了。
宇宙间事物之所以存在,在于它有不同于其它事物的价值,佛法若不能高举生命实践智慧的大旗,必然会淹没在世俗的尘嚣中,成为历史文化博物馆中的展品。身为佛子,安忍如是!
三、师生之间缺少精神的贯注
有一则公案这样说,黄山谷向晦堂禅师请问法要,禅师对他说:“二三子,吾无隐尔乎?”黄山谷不解,当禅师走到木樨树下时,嗅着木樨花香,对黄山谷说:“二三子,吾无隐尔乎?”黄山谷言下大悟。类似的公案还有很多。为什么古人能在这么不经意间,就完成了法的授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师徒之间有这种精神上的贯注。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和马耳巴上师,乃至于宋明时期的大儒朱熹、王阳明和他们的弟子们,弟子对师有绝对信心,师对弟子也十分了解。不像今天,学生以老师为平常,老师以学生为平庸,彼此都缺乏信心,学生对老师缺少敬重心,师生之间是隔阂的、冷漠的,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很糟。无怪有人悲叹:“师道之不存久矣!”
其实,无论世法还是出世法,对于师道都极其重视。小到泥瓦匠,大到身心性命的学问,若没有庄严的师道,就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西方人讲究学统,中国人讲究师承,可见东西方文化在这一点上,也是共通的。
总而言之,今天培养怎样的僧人,明天就有怎样的佛教。社会在转型中,佛教也面临着新的机运。在这新旧时代的交替中,在这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在这举世滔滔的物欲中,在这干戈四伏的国际环境中,佛教将以何种面目立足于世间?我要说,佛教兴亡,佛子有责!佛教究竟如何?且看我们今天的努力!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