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怎样读「妙云集」(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目录
  序……………………圣严法师……………1
  自序…………………………………………3
  怎样读「妙云集」…………………………6
  一、 从高僧类型看导师的风格…………8
  二、 初学者如何读「妙云集」…………12
  三、 久学者如何读「妙云集」…………15
  四、 学佛者如何读「妙云集」…………19
  五、 佛学者如何读「妙云集」…………20
  六、 专宗专修者如何读「妙云集」……22
  「妙云集」宗趣窥探……………………24
  一、 研究的方法…………………………25
  二、 修持的观念…………………………28
  三、 时代的意义…………………………33
  四、 与导师的因缘………………………35
  「妙云集」的特色与精神………………38
  一、 前言…………………………………38
  二、 「妙云集」的特色…………………39
  三、 「妙云集」的精神…………………47
  四、 结论…………………………………52
  读书随笔…………………………………53
  附录
  妙云集的内容与精神………慧吉祥……58
  序
  圣严法师
  经过长期沉默的中国佛教思想界,由于印顺论师的出现,无异是给萎顿的中国佛教,带来了新的机运,虽然印公在其最近编印的『法海微波』序文中自叹:「一生写作、出版而不能对佛教有些影响,不免有浪费纸墨的感觉」。其实这是他的自谦,据我所知,国内外有许多读过印公著作的人,无不同声赞扬。他一生甘于淡泊,耐于寂寞,穷于三藏圣典的整理研究,勤于思想而作多层面的撰述,若在日本,应该要被视为国宝级的文化财了。
  印顺论师的思想,不受中国传统佛教思想的约束,而是直探印度原始佛法的源头,以开展其大乘佛教的精神,此虽与中国传统的宗派佛教观点不甚相应,确与近代世界佛教学术的潮流相融,假以时日,若有多一些人以外文翻译及介绍印公的著作之后,印公必将成为世界级的佛教学者。
  对于信仰的佛教而言,我也主张应以印公的思想立场为指归,否则难免有不落于断见便堕于常见的危险。因此,印公的著作,虽非如通俗小说那样的畅销,确也是许多探究佛法者所喜读的佛书。特别如宏印法师所说:『妙云集』的精神是人本的、入世的、利他的、今生的、自力的、肯定的。这也正是现实人间所须要的佛法。
  不过,印公的书,重于理性的探索与思辨,少涉感性的叙事与抒情,所以要付出耐心,才会一本接一本的读下去。故对他的文集,『妙云集』计上中下三编二十四册,全部读完读通的人,恐怕不多。幸好在青年辈的法师之中,出了一位宏印法师,相当热心『妙云集』的研究、介绍与宏扬,先后写成了「妙云集的特色与精神」、「妙云集宗趣窥探」、「怎样读妙云集」。文字细致流畅,条理清楚,叙述简明,使人读后,对于『妙云集』的体裁内容,便有一目了然之功,虽非出于研究性的论文方式,若能据此脉络来读『妙云集』,确有看图索骥的便利。因有高雄旗津佛教居士林林长魏宗仁居士,发心将此数文编印成书,宏印法师及魏居士同函来信,问序于予,故述所见如上。
  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十月七日序于台北北投中华佛学研究所
  自 序
  印顺导师在七十四年,出了一本「游心法海六十年」的书;承导师厚爱,惠赠一本。此书可称为导师六十年漫长岁月,深入佛法的总表白;有意研究印顺导师的思想者,实有细读此书之必要。
  兹承旗津佛教居士林魏宗仁及林进良两居士之热心,将笔者历年来有关「妙云集」的拙作,辑成一书印行。于此,再将导师在「游心法海六十年」书中,提到治学之方法的资料列出,权作本书之序文也。
  1、「从论入手」:我从研读论书入门,本是偶然的。有些论典,烦琐、思辨,对修持有点泛而不切。但直到现在,还是推重论书。因为论书,不问小乘、大乘,都要说明生死流转的原因何在。知道生死的症结所在,然后对治、突破,达成生死的寂灭。抉发问题,然后处理解决问题;这是理智的而不只是信仰的。决不只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妙;这个法门成佛快,那个法门很快了生死,从不说明更快更妙的原理何在,只是充满宣传词句,劝人来学。我觉得论书条理分明,至少修学几部简要的,对于佛法的进修,明智抉择,一定是有帮助的。
  2、「重于大义」:佛法的内容深广,术语特别多,中国人又创造了不少。重视琐细的,就不能充份注意重要的。所以十八地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看过了事,知道就好,不用费心的记忆他(久了,自会多少知道些)。佛法不出于三宝,如释尊化世的方法与精神,制律摄僧的意义,法义的重要理论,修持的主要方法,却非常注意。重于大义,也就注意到佛法的整体性。我的写作(与讲说)虽是一分一分的,但与部份的研究者,没有对佛法的整体性。我的写作(与讲说)虽是一分一分的,但与部份的研究者,没有对佛法的整体印象,只是选定论题,搜集资料来详加研究,不大相同。
  3、「重于辨异」:不知道佛法中有什么问题,那就阅读经论,也不容易发现问题,不知经论是怎样的处理问题。由于我从修学论书入手,知道论师间有不少异义,后来知道部派间的异义更多。如『成实论』所说的「十论」,就是当时最一般的论题。『大般涅?经』(卷二三、二四),『显宗论』「序品」,都列举当时佛教界的异论。大乘法中,阐提有没有佛性,一乘究竟还是三乘究竟,阿赖耶是真是妄,依他起是有是空,异说也是非常多。世间法是「二」,也就是相对的。佛法流传世间,发展出不同意见,也是不可免的。如不知道异义的差异所在,为什么不同,就方便的给以会通,「无诤」虽是好事,但可能是附会的,笼统的、含混的。我在『摄大乘论讲记』「自序」中说:「非精严不足以圆融」。我著重辨异,心里记得不少异论,所以阐读经论时,觉得到处是可引用的资料。我的立场是佛法,不是宗派,所以超然的去理解异论,探求异说的原因。如『摄大乘论讲记』的「附论」中,列举唯识经论对唯识变的说明,条理出:重于阿赖耶种子识的,成为「一能变」说;重于阿赖耶现行识的,成为「三能变」说。这都是渊源于印度的,真谛与玄奘所传,各有所重,何必偏新偏旧,非要「只此一家」不可呢!我先要知道差别,再慢慢来观察其相通。
  4、「重于思惟」:佛法,无论从人或从经论中来,都应该作合理的思惟,我的记忆力弱,透过思考,才能加深印象,所以我多运用思惟。学习所得到的,起初都是片段片段的。如认真记忆而不善思惟,死读死记,即使刻苦用功,将来写作,也不过将别人的拼揍成篇。如经过思惟,片段的便能连贯起来。有时在固有的知识堆里,忽而启发得新的理解,触类旁通。不过思惟要适可而止,一时想不通,不明白,苦思是没有用的,可以「存疑」。知道某一问题、某一意义不明白,那末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慢慢明白过来。或是见到了解说、答案,或因某一问题的了解而连带解决了。对于某些问题,为什么彼此见解不同?彼此有什么根本歧见?为什么会如此?我常常凭藉已有的理解,经思惟而作成假定的答案。在进修过程中(也许听到见到别人的意见),发现以前的见解错了,或者不圆满,就再经思惟而作出修正、补充,或完全改变。总之,决不随便的以自己的见解为一定对的。这样的修正又修正,也就是进步更进步,渐渐的凝定下来。这样,我的理解,即使不能完满的把握问题,至少也是这问题的部份意义。
  导师的治学方法,在此书中更有申论,兹不详述。最后,要特别感谢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圣严法师的惠序,从圣严法师对印顺导师的推崇及赞誉,让人深觉「德不孤,必有邻焉!
  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十月十五日
  宏印序于嘉义市宝华佛学院
  怎样读「妙云集」
  ??民国七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讲于慈济文化服务中心??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好!过去也曾应邀到此演讲,但因担任职事较忙,始终未能成行,这次透过陈慧剑居士安排到慈济文化中心来演讲,个人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印顺导师是慈济功德会会长证严法师的师父,因此今天讲这个「怎样读妙云集」的题目,介绍印顺导师的思想,在系统上、范围上不会有太大的意外。首先要声明一下,我不曾做过这个题目的讲演。虽然以前曾在慧日讲堂办过「研读妙云集」的「法轮班」,也曾在高雄办过「妙云集」的讲习班,但都是每周上课,持续半年,不是这种公开性的短期演讲。
  经常有人问我:「妙云集」该怎么读?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我是什么因缘而读到「妙云集」。我是民国五十五年出家,出家前,在小学五年级时就看到佛书了,当时第一本看到的佛书是「大唐西域记」;遂由这一本书,吸引我进入佛教。服兵役前当沙弥时,唯一的嗜好也是看佛书。在军中时,一个意外的因缘而调到军司令部里担任文书,相当有空,照样天天看佛书;那时我的注意力是在看「太虚大师全书」,而「太虚大师全书」的编辑者就是印顺导师。同时晓得印顺导师的著作很多,所以退伍下来,就去找印顺导师的书来研究;那时我的剃度师父正好过世,我就住到印顺导师的慧日讲堂,从六十一年下半年到六十六年初都住在那儿。慧日讲堂有正闻出版社,出版印顺导师的书,我那时负责代理卖书的职务。当时很多人来买书时问我书籍的内容,我都不太知道;我想卖书的人不知道书的内容,这样是不可以的,于是我就尽量抽空把全套「妙云集」看完,约在六十三年时,就把导师的著作都看完了。六十三年在淡江大学演讲,第一次谈有关妙云集的题材,讲题是「妙云集的精神与特色」;且因印海法师的催促而整理成一篇约八千多字的文章。此后即经常有人要我谈谈「妙云集」,或者怎样读「妙云集」,直到最近,都还常有人指定要我讲「妙云集」;其实我的研究范围,也不只是在看「妙云集」而已!不过印顺导师的著作确实有相当崇高的成就,值得我们来深入了解。
  现在进入本题:「怎样读妙云集」。首先对「妙云集」作者印顺导师做个简单介绍,通常在这个学团、系统中,都称呼他为导师,大家习惯了,也都称「印顺导师」;这在大陆时即已如此。对于他老人家,相信在台湾的佛教界都知道有一位印顺老法师;因此对于他本人,我不再做太多的介绍,如果有人有兴趣,可看导师自己写的「平凡的一生」,此文收录在「妙云集」下编第十册「华雨香云」一书中。在此我特别要向各位提出来的是:
  一、从高僧类型看导师的风格
  从高僧类型看印顺导师的风格,这观点怎么说呢?我们从「大藏经」中看「高僧传」,高僧到底有那些类型?僧传所描述的共有十种类型,是由梁朝的慧皎所区分的;但是其中所说的大部分是中国的高僧,只有在翻译类中才介绍了少部份的印度高僧。印度僧人来华,继续留在中国而有成就者,都是收在翻译类。其他则有持戒、诵经、修定、神通、宏法、义解等;还有兴福,即是在僧团中领有职事,为大众做事的。在谈从高僧风格看导师之前,我要先声明一点,今晚所说,都是我个人的研究心得和观点,纯粹只是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印顺导师是属于印度型的高僧;就大体而言,印度的高僧,我们多称为论师或菩萨,如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或者无著论师、天亲论师、护法论师、戒贤论师等。至于宏扬大乘的印度高僧,在中国,我们都称之为菩萨。那么何以我说导师是属于印度型的高僧呢?因为印度型的高僧,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特色,他们都擅于「摧邪显正」。我们从印度的佛教史上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印度的高僧都是长于辨异与摧邪显正的。什么叫「辨异」呢?就是把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批判得非常清楚明了。什么是了义、不了义?在佛法的观点上,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认清因果,对因果要有正见;但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如何能最正知正见的实在了解因果?这是涉及邪正的问题,只要有一毫之差,不得其正,就很难修成正果了。那么为什么印度的高僧擅于摧邪显正呢?因为印度的外道太多了;在佛陀未生之前,早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沙门团,至佛陀降生后,印度仍有九十六种外道;因此佛陀也是一位相当擅于摧邪显正的人。
  至于中国的高僧是什么风格呢?中国人观点中所崇拜的高僧,倾向于那一种类型呢?可以说大致倾向于与世无争、修苦行、长住山林的那一种型态,那种不吃不喝不倒单的类型,很为中国人所崇拜。是对或不对,那还是其次的问题;而中国人特别喜欢这种风格形象的高僧。我举个例子,蓝吉富老师在联合报编的一套「中国文化新论」丛书中有篇「历代高僧侣分类考查」的文章,他就把庐山慧远大师尊为中国第一高僧,对慧远终生不出庐山,送客不过虎溪的风格极为赞佩。其实我们若从中国佛教史来了解,以我的观点,东晋道安法师的成就应是超过慧远的。最近「狮子吼」杂志中有演培法师一篇文章,对释道安给予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看看。中国高僧在经典学理的义学方面,较擅于「圆融」,与印度人相当不同。为什么中国高僧擅圆融呢?因为中国人对佛教从印度传来的一切大小乘经典,通通认为是佛所说的,所以佛经中有些观念、见解不太相同、不太圆融的部份,由于昔人都将之完全当成是佛所亲说的,必须加以接受,在此前提之下,遂都把它们合理化、圆融化了;说全部都是对的,只是修行的法门有所不同。而中国人也特别崇拜「出世型的高僧」,所谓方外之人、与世无争、远离社会、隐居深山的这种性格,修行方面则讲究修苦行,愈苦愈感动人。其实在印度,这种修苦行的高僧是否受人崇拜呢?虽然受人崇拜,但是不象我们那么盲目崇拜,因为印度这些修苦行、不吃、不穿、隐居深山的,外道之中多的是,即使今日到印度,这种人还是很多。所以若要以苦行的形象来显示成就,在印度根本是不稀奇的;反而是在宗教邪正、真伪方面有所体验的,能提出相当精辟入理,相当透彻了义的佛法见解者,在印度佛教史上地位才高,如马鸣、龙树、无著、世亲、月称等皆是。
  在此我们介绍印顺导师在佛法的研究和成就,实在说来,他是对印度佛教方面功夫下得比较深,也对印度佛教方面的著作写得较多。导师近年来所写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如来藏之研究」、「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空之探究」等等都是这一类的书籍。不过我觉得若不是专门研究学术的人,倒不一定要看这些学术性的著作;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曾说,他老人家最近的这些著作,不过是为「妙云集」做注解罢了。因为无论观念或见解方面,「妙云集」中早已都有;差别只在「妙云集」是以传统方式所写,处在现代讲究学术的潮流中,必须在学术界得到肯定,让学术界的人也能口服心服,因此才以学术研究的方法写出晚年的著作。记得在高雄时有人告诉我说,印顺导师写东西比我们看得还快,买了一本还没看完,他下一本又出来了,看都来不及。我就说,
  那是你们弄错了,依我的了解,他的资料老早都齐全了,他的观点也老早都成熟了,最近的写作,不过把它重新整理出来而已。
  我最近有一篇「论形象与风格」的文章,就是谈高僧的形象与种类。对于导师在佛学上的成就,我提出一句话给大家做个参考:我觉得印顺长老是已达到能对佛教提出「全面性」看法的人。一个人对佛教的研究,能达到「全面性」的看法,这不是简单的事;有人在戒律、在禅定、在修密上有特别的成就,那都只是局部的看法、局部的成就。至于全面性的看法,应该说是在佛法的学纲、佛学的系统上,对于「信、解、行、证」,「教、理、行、果」,或者对「教义、教制、教史」都同时具有博大且精深的见解;不是粗略的大概认识,而且既博又精的能深入者,才能算是达到全面性看法的人。以上是介绍「妙云集」的作者,以下就来谈谈怎样读「妙云集」?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妙云集」绝对不能只看一两本,因为导师的思想系统已自成一家之言。导师自己即说,他是不属于哪一个宗派的。简单的说,导师的这些著作,不是在某一宗派的观念下写的,而是提出自己自成系统与见解,关于这点,待会还会介绍。
  以下即从五方面来看应该怎么样来读印顺导师所著之「妙云集」?
  二、初学者如何读「妙云集」?
  初学者是指对佛法完全陌生的人,这种人要读「妙云集」的话,该从何开始呢?「妙云集」共有二十四册,约三百五十万字左右,上编七册、中编六册、下编十一册。初学者若看佛书,要看深入浅出的书。下编第十一册「佛法是救世之光」中,有几篇文章极宜于初学,可以让对佛法完全陌生的人了解佛教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佛教对生命的看法、对宇宙的看法等;这些都是初学者应在最短时间内先去把握、了解而建立的信念,知道一个佛教徒所该建立的健康而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道德观、宇宙观。该书首篇文章即名「佛法是救世之光」,最宜先看。另有一篇「人生的意义何在」,处在繁华忙碌的都市中,我们有时会相当茫然,到底人生意义何在?如果是生活在富贵顺境中的人,或许还不会想到这个问题,等他人生受了波折、历练后,冲击纷至,那时更会面对人生好好做一番思考了,同时困惑也将不断发生,到底人生意义何在?人生总是要经一番历练才能成熟,而此书即能简明扼要的点出人生的意义。此外,另有一篇「切莫误解佛教」,针对一些传统或习俗而造成的错误观念,给予深入浅出的解释和说明。下篇第十一册有许多较浅、较通俗的文章,都是很适合初学者看的,如「佛为救护我们而来」、「佛学的两大特色」等都是很好的。接着应看中编「成佛之道」,该书共有五章,初学者顶多看到第四章,最好看到第三章即可,第一章「归敬三宝」、第二章「闻法趣入」、第三章「五乘共法」都是初学者可看的,至于第四章「三乘共法」,因讲到小乘的解脱道,算是较深的,对十二因缘、四圣谛等佛法观念,都有深入的解说。最后一章「大乘不共法」因需有相当基础才能懂,初者可不必看。接下来可看下编第六册「我之宗教观」,该书第一篇文章即是「我之宗教观」,有点像比较宗教学。关于比较宗教学,北投农禅寺圣严法师曾写过一本,是相当好的一本书。圣严法师的较属于学术性著作,印顺导师的则较属于宗教性著作,有他个人的观点,可以说整套「妙云集」,都充满了导师相当浓厚的宗教观点。该书中有一篇约三、四万字的「修身之道」,是专门写给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熏陶的人看的,此书能很客观的比较佛法和孔孟思想,而显出学佛的特色。如果是深具西洋宗教观念者,导师有一篇「我怎样选择了佛教」,该文叙及他在大陆时曾参加过许多教会的研究活动,后来因在理性的探讨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而走出西洋宗教。进而研究老庄之道,才由老庄之道转入佛教。
  看过以上三本书之后,第四本可以读中编第一册「佛法概论」,虽然现有的概论、纲要性佛书很多,如蒋维乔的佛学概论等,都是很好的。但导师的这一本,却是完全与众不同,该著原有另一个名字叫「阿含讲要」,是导师在太虚大师于四川创办的「汉藏教理院」任教时的讲义,加以改编而成的。事实上该书完全是原始佛教「阿含经」的思想,全书二十章,所有引用的经文,全部都出自「四阿含」。如果有人觉得「阿含经」不好读,太过于繁琐、深奥,则不妨来读这本「佛法概论」。凡是该书所引用的「阿含」经文,可以说是全是「阿含」之精华重点所在,有兴趣研究原始佛教者,这本书一定要读。通常佛教概论的书,多像蒋维乔的方式,从印度的思想源流如「吠陀」、「奥义书」等著作上去介绍佛教的思想,然后介绍佛陀的早期思想,到部派佛教,到南传佛教、北传佛教等等,将各宗派的代表人物、经论、思想,加以介绍。一系列介绍下来,就成了一本概论。而导师的「佛法概论」则完全不采此方式,他完全针对佛教的义理去写。我曾试将此书分段,而可将之分为「信、解、行、证」的四个段落,所以我觉得该书极适合初学者阅读。
  接着可继续读下编第一册「佛在人间」,此书最殊胜处,即在表彰六道中唯有人道可以学佛,唯人道有佛法,所以人道其实胜过天道,所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在人间成佛。此书特别发扬出原始佛教的精神,而且把人间佛教的精神和大乘菩萨道精神遥遥相应,配合起来。真正的人间佛教不是藏身山林的佛教,要走入社会才能实现菩萨道人间佛教的理想,但为了避免其俗化,必要有相当的反省与自觉,以保持其超拔的另一面。「佛在人间」对此有相当好的见解,值得大家用心去看。
  此外下编第八册「教制教典与教学」,则是最适合出家人看的,该书有数篇文章,对初发心出家者极好。告诉我们怎么做好一个出家人,出家人该学些什么,以及要做那一类的出家人,如何报佛恩才不失为出家人本份等问题。该书「论佛学的修行」、「谈修学佛法」、「论僧才之培养」等,都是极好的文章。其实在佛法的修持上,出家或在家,并无绝对的差别关系,重要是修持的本身。
  再来还有一本书,也可放在初学者阅读的部份,就是下编第二册「学佛三要」,该书首篇「学佛之根本意趣」及「生生不已之流」、「信心及其修学」、「慈悲为佛法的宗本」、「菩提心的修学次第」等文,都是初学者可看的。此书最后三篇的「慧学概说」、「解脱者之境界」、「佛教的涅?观」,都是相当有深度的文章,对初学者而言较困难。本书前八篇初学者都可看,尤其「自利与利他」一篇,该文讨论了学佛者都会碰到的问题:到底是先自度还是度人呢?一般人常以为要先自度才能度人,如俗语「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即代表了一般人对此问题的观点。其实未必如此,该文以经为证、以古大德为证,提出许多例子,告诉我们纵使自己还有烦恼尚未解脱,也有能力使人解脱。「妙云集」二十四册,每册中都有深有浅,很难指出到底那本较浅,适合初学者,以上所说,只是一个概略的介绍。
  三、久学者如何读「妙云集」
  接下来介绍久学者应如何来读「妙云集」。久学者指传统佛教熏习已很深厚者,可能不但信心坚定,而且在修持体验上都有相当深入的程度,这类人普遍的特点是宗派门户色彩较深厚,可能偏于禅、净、律、密之某一派。学天台者,奉「天台四教仪」,学华严者,奉「贤首五教仪」为圭臬,还有其他各宗派,也多各有所宗。我曾为此颇困惑,直到读「妙云集」后才知,其实那都只是代表一种判教的观点而已,它有崇高的成就,但不代表绝对的权威。举例来说,如民国以来的欧阳竟无之唯识学系统,曾培养出许多人,如王恩洋、汤用彤等都是。而唯识本身还分几派,欧阳所推崇的是唐玄奘的系统,而唐前尚有真谛、菩提流支等人的唯识学,都不太一样。而他们则不管什么经典,一解释下去,全是唯识的观念。可说学天台者解经即天台,学法华者解经即法华,学禅、学净者亦皆如是,都易有宗派见解。对此,特别要指出导师的思想特色,该特色可能即是导师日后最能被承认的价值,那就是大乘三系的分判。该观点于民国三十一年,导师之第一本著作「印度之佛教」中即已提出。导师曾表示,该书的基本见解,无多少修改的必要,所差者仅在学术文献的引用上。该书提出初期的大乘佛教为「性空唯名系」,以龙树菩萨所代表的般若思想为主。所谓初期,指佛灭五百年,龙树应世的时代。中期则是「虚妄唯识系」,指无著、天亲论师应世的时代。后期,依印顺导师之见,认为是「真常唯心系」,又称为如来藏的思想,以「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楞伽经」之观点为主。该书一出,首先提出反对看法者便是太虚大师;因他亦有另一套判教之法,认为初期佛教是以马鸣菩萨之「大乘起信论」为主要观念之「法界圆觉宗」,在民国三十年代,连日本学术界对此观点,都无法提出很充份的见解。太虚大师认为第一期是「法界圆觉宗」,第二期「法相唯识宗」,第三期才是「法性空慧宗」。可以说在思想史的发展上,两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但是至今日而言,可以说大乘初期是性空唯名,已经是完全被认定的,依此,可见导师确有其过人的先见之明。
  久学若要了解导师思想,在上编有「中观论颂讲记」,即是龙树菩萨的般若空宗思想。要深入佛教空义思想者,「中论」是必读之作。该书对「中论」的科判,是发前人所未发,他指出「中论」其实是发挥「阿含」思想的,此观点从未有人提出。但导师却能完全指出「中论」各品阐释「阿含」思想的相应处。在导师最近的一本著作「空之探究」中,他还是再度引经据典的提出证据,说明「中论」的观点是出自「阿含」,是直接源自佛陀的本怀。
  关于「性空唯名」思想,还有两本著作一定要看,就是「中观今论」。该书处理了许多中国哲学或西洋哲学所处理不了的问题,哲学界所面临的形上学的问题,该书都提出了圆满的见解。所以国内好些大学教授,如李恒越、许巍文等人,都因读了「中观今论」,而对导师心悦诚服,都归依了导师。再来还有「性空学探源」,从印度的历史上找出性空思想的深入渊源。这些书看起来都较吃力,但耐心慢慢看,必可了解性空唯名思想。还有上编第一册「般若经讲记」,该书事实上就是「金刚经」和「心经」讲记的合订本。关于「金刚经」的讲记,在?字续藏中共有五十几种,但真能站在龙树学观点来讲性空观念者,却也不很多。「金刚经」的汉译本,有六种之多,有的连经名都不同。而导师对「金刚经」经文的出入和义理的探究等问题,都有相当程度的交待。
  再来,要了解「虚妄唯识系」,则应看上编第六册「摄大乘论讲记」。「摄大乘论」为无著论师所著,是大乘唯识系中很重要的代表人物;其他另有安慧、护法、玄奘等系统。唯识学在中、印都有好几家不同说法,导师在其中都提出讨论。「摄大乘论」是大乘唯识学中极重要的一个系统,「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等虽也是重要的论著,但都属于广泛丛书型的论书,在印度被视为工具书。而「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二十颂」等,则为较精华的论著。关于唯识,还有一本「唯识学探源」可看,导师的著作谈唯识者不多,但所提出者,必为最精要,最难以处理的问题,可以说是深入浅出的著作。
  第三本要谈的则是「大乘起信论讲记」,即是「真常唯心系」的如来藏思想。该书也是照样提出如来藏系统中许多深奥的问题来讨论。上编另有一书「胜?经讲记」,也和「大乘起信论」为同一系统的经典。
  关于性空学方面,上编另有一本「宝积经讲经」谈到。导师曾讲过「楞伽经」、「妙法莲华经」,录音带都保存下来,有人曾要整理,但导师都不同意。
  读完以上的著作,将可使久学者对宗派的观念有相当大的修正,可化解一般人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最后,则可看下编的「无诤之辨」,该书收集了导师和人辨论的许多文章,其中最精彩者即为大乘三系的论辨。有默如老法师和导师之间,极为精辟入理的辨论。
  在此我特别有个感想,我觉得导师真是讲什么像什么!讲唯识像唯识,讲性空像性空,都不会误解其本义。他往往只有三言二语,却能点出各宗的纲要、精华。八万四千法门,毕竟有其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契性,门门都是解脱门,但其方便善巧则各有不同。中国人向来擅于圆融,孔子即有「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说,中国人向来惯于广纳众流、汇为一体。但在印度则不然,印度外道太多,为了显出佛法的殊胜,必要能摧邪显正。所以不论是佛陀或印度的高僧,都擅于「辨异」,特别注重破邪以显正。
  四、学佛者如何读「妙云集」
  接着谈学佛者应怎样读「妙云集」,学佛者系指重信仰、修持者。在此先应对学佛的层次有一认识,即是「信、解、行、证」与「教、理、行、果」的层次,这是学佛者必需掌握的重点。同时,学佛者还要特别注意三个大问题:一、发心,二、修持,三、证果。就是所谓的动机、方法与目的这三大问题。整套「妙云集」即提供给我们一个完全的大乘菩萨道思想,以成佛学佛的动机与最终目标。在成佛的历程上,有「正常道」与「方便道」两种;成佛要经三大阿僧祇劫的是正常道,修六度万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相当不容易的。正常道着重理事的相应,有心灵理性境界,还要有实际的事相行为。方便道则不然,主张可在观想中修,可不经三大阿僧祇劫而往生得阿毗跋致(不退转),净土思想在大乘中被提出,即出于此一观念。有人以为导师不承认有净土,反对念佛。其实导师只是提出龙树「十住毗婆娑论」中难行道与易行道的观念。导师的净土观念,虽有别于唐善道、明莲池、清印光以来的净土观念,但绝非他否认净土的思想。他只是较推崇大乘正常道的思想,不过他也包容、尊重、随喜方便道的修持,在「成佛之道」的「大乘不共法」章中,即有谈论及此者。另下编第四册「净土与禅」一书中,有很多文章讨论净土的问题,如「净土新论」等,只差别在导师不只光讲「持名念佛」,他还提出各种净土的修持法门,其观点较类似于净土三经一论中「往生论」的思想。
  学佛者读「妙云集」时,应特别注意书中所谈发心、修持与证果等方面的问题,注意其讨论信解行证的层次。若以书为代表,则有「佛法概论」、「成佛之道」、「学佛三要」、「佛在人间」等书,另加上「般若经讲记」、「宝积经讲记」、「胜?经讲记」等书。
  五、佛学者如何读「妙云集」
  接着谈谈偏于理性分析,重视学理研究之文化学术界的佛学者,他们的心态约可分为几种。若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者,宜看下编第六册「我之宗教观」及「佛在人间」两书。中国儒家向来认为「圣人以神道设教」,「远天道,近人事」,「未知生,焉知死」等都充满了非宗教的人文色彩,此类人应看看「我之宗教观」一书中所讨论儒家思想的文章。另有下编第九册「佛教史地考论」中有一篇「中国佛教史略」,评论比较了中国历史,与佛教史的观点,可以参考。
  若是受欧美思想影响深者,这种人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受西洋宗教影响深者,一是受西洋科学及哲学影响深者。前者宜读「我之宗教观」与「佛在人间」两书。后者,重科学实证及哲学思辨,则宜读「中观今论」,论书说明了许多科学、哲学、形上学所无法处理的问题;建立一种三世因果的生命信仰来接受缘起性空之观念。
  导师晚年还有许多作品,如「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及「空之探究」等,都是专题专论,若非专业学术者,不太适宜阅读。我建议大家还是读「印度之佛教」,即可了知其他的问题。本来学佛是先读经后读论,但若依大乘三系之演变,则宜先读论后读经;其实论是解释经的,真正说起来,经较难读而论较易读,若有懂论的基础,经就好读了。所以看「妙云集」宜先从论方面下手。
  六、专宗专修者如何读「妙云集」
  最后,说说专宗专修者如何读「妙云集」,现大多数学佛者都有专宗专修的观念,但其实佛在世时根本没有专宗的观念,顶多只有专修的观念。宗派的观念是历史发展后才形成的,喜好专宗专修者,基本上不离「解」与「行」两大问题;我认为修行可以专,才能成就,解则应广博,才不会偏离正知正见。
  大藏经原只是一堆未经整理的资料,其中有待处理的问题极多,要真能掌握住各宗的代表名著,才能博而不杂。重于信者,重于净土修行者,下编第四册「净土新论」即是谈净土,不论东方净土、弥勒净土或西方净土都有谈到。重持戒者,「妙云集」中虽无专论戒律者,但散见各书仍多有可参考者。戒的真正目的在「正法久住,僧团和合」,不只是偏于日常细行的坚持上。儒家有「礼之本,和为贵」,之说,戒律也是如此,以六和合表彰戒律的真正精神。中国佛教向来没有掌握住戒律的真精神,尤其寺院的私有化,更使戒律精神难以发挥。我出家二十一年来,感触最深的,即是中国佛教的僧团制度戒律不彰。
  其次谈谈修证的问题,这是最难也最不能谈的问题,未证言证是大妄语,要逐出僧团的。我们很难判别谁是有修有证,但从佛法及历代高僧行谊中可见一基本原则,即是不要流于只是神异或感应。世界所有宗教中,只有佛教可称得上是「人的宗教」,不像其他宗教,都是「神的宗教」。「人成即佛成」,人性的圆满即是佛性的光辉。
  最后,引「妙云集」下编第八册「教制教典与教学」中「学无止境与学以致用」一文所提出的「劝除三病」和大家共勉。学佛者不外修持、演教与兴福三类,导师特对此指出:一、修行是好事,但不可怪。二、演教是好事,但不可慢。三、兴福是好事,但不可俗。修行是学佛者求解脱生死不可少的历程,导师说有些人容易病在「怪」字上,留长发哪,放光哪,不吃不睡哪,说前生后世哪,种种「索隐行怪」,不是邪命,便是增上慢人。演教即是做学问,能弘法能写作;古德说:「说法必娇慢」,能说能写便容易心生贡高我慢,随意评论是非,落入主观情见中。兴福便是从事有关社会性的弘法事业,如慈善、文教等。导师说:如不发真切心,没有为教的诚意,那么容易与俗人成家立业一样,市侩气,势利态都会随着名闻利养而来,走入全盘俗化,毫无道意。
  「妙云集」的内容,精深又博大,其涉及范围,绝不是今晚能介绍完毕,只能就其层次及特色,重点的提供大家一个系统性的方向罢了!愿各位有志深入佛法者,不要放过深入研读「妙云集」的良好机缘,则今生今世将带给您受用无穷。(苏钊琳记)
  「妙云集」宗趣窥探
  今年五月,逢印公导师八秩高寿;蓝吉富居士倡议,邀约一些人,撰写介绍导师的著作,编印成册,将他老人家的思想,
  藉此纪念文集,传播给世人。如此祝寿方式,诚为希有难得,因缘殊胜而又最富意义。蓝老师多次向我摧稿,屡辞不允,
  只好将个人有限的一隅之得, 不揣浅陋, 求正于方家焉。
  笔者在民国六十三年五月,曾尝试性的发表一篇「妙云集的精神与特色」(注一);提出『妙云集』有六点精神及八项特色。精神是人本的,入世的,利他的,今生的,自力的,肯定的。特色是信智合一,大小一贯,空有无碍,真俗融通,心物相依,解行并重,理事相即,今古共扬。这篇文章,事隔十年后的今天看来,固觉不够十分周到圆熟;而其主要观念,仍觉颇能契合原作者的意涵。
  印公导师的成就,名播中外,久享盛誉,向为教内所熟闻;然而誉之所加,谤亦随之。由于笔者近十年来,在宝岛的佛教,喜欢向学佛的知识青年,介绍导师的思想,间接的也就听到不少批评『妙云集』思想的话。如妙云集的思想只是一种知识性的著作,是学术性研究的写作,甚至说:「印老只是一位学者」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一贯主张,佛法须是真修实证,非关「文字知解」,徒然画饼充机,说食不饱。我积多年的见闻,总觉得这些人的批评是「隔靴搔痒」,抓不住印公导师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们不知『妙云集』到底是在传递什么讯息!相当多的人,对着我问同样的一句话:「印老到底是主张怎样的修行,印老是属于那一宗」?使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的确,这部二十四册,总数三百四十多万字的庞大著作,其内容可说涉及南北传全面佛教的教义、教史、教制等既「精」且「博」的结合。一个初学者或久受传统宗派意识熏习者,确实容易有「茫然无绪」之感。
  本文想再次尝试,探索『妙云集』的宗趣所在,试图为初步研读『妙云集』者,条理出导师的思想的核心。兹分三层次:一、研究的方法,二、修持的观念,三、时代的意义,四、与导师因缘的回忆。
  一、研究的方法
  我们常说,印公导师的思想领域,在佛法上的成就,真可说得上是「博大精深」。然而他老人家对佛法的研究方法,究竟是持何种态度?这是很多知识份子的学佛者,容易问起的问题,我想这亦是我人想欲窥探其宗趣者,亟应把握的关键。
  在导师的全部著作中,有几篇文章,我以为导师本人,明白的流露了他的研究方法的面目。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即是印老一生的「全部著作」,都是自己写的「序文」;只有『唯识学探源』一书,有一篇太虚大师的简短序文(注二),这种?异常情的现象,我起初颇觉纳闷,感到奇特。等到我读完『妙云集』,颇觉能把握「读通」『妙云集』时,顿觉豁然开朗,有心照不宣之感呢!我深深觉得,这些属于「自序」的文章,真是不作第二人想,实在难有恰当的人选,来为他那「震古烁今」的宏论伟构写序。这些亲撰的「自序」,充分表露了他老人家的「真实意趣」,读者诸君,允宜深切细思,千万勿轻易看过。
  现代人一谈到佛教的研究方法学,几乎全面倒的以西欧及日本为马首是瞻(注三);客观说来,笔者亦十分尊重并接受,现代「文献学」所提供的正确领域。然而对佛法探讨的终极意义,释尊真面目的原始本怀,断乎绝非如文献学者,那种完全脱离「宗教信念」(注四),纯为知识性的学术职业之研究而已。于此,我人深觉导师在这些「自序」中透露的「微言大义」之讯息,不但将学术与信仰结合为一,并用心良苦的有意纠正,偏于纯学术而抛弃信仰的孟浪,偏于纯信仰而否定学术的蒙蔽。
  导师在『佛法概论』序文中恳切的说到:「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深奥与究竟的。从来都称为佛法,近代才有称为佛学的。佛法流行于人间,可能作为有条理,有系统的说明,使他学术化;但佛法的本质,决非抽象的概念而已,决不以说明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绝非离「信」「戒」而可以有成就的。「法」为佛法的根本问题,信解行证,不外乎学佛者倾向于法,体现于法的实践。所以本论虽是说明的,可说是佛法而学的,但仍旧称为佛法概论,保持这佛法的根本立场。我愿意读者,本着这样的见地去读他」!
  还有『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一书的序文,我以为是所有序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宣告,兹不具引,请读者自行检阅为盼!
  除了全部「序文」以外,再介绍几篇文章,同样可列入关于「研究方法学」的范围。在『教制教典与教学』一书里,收录了「论佛学的修学」,「谈修学佛法」,「论僧才之培养」,「学以致用与学无止境」等四篇文章,都应参考。再加上「以佛法研究佛法」(注五)一篇,此五篇非常适合初学者研读,尤其是初出家的学僧。这里抄录一段在「论僧才之培养」一文中的讲话,给那些初出家即想入山唯恐不深,准备去真修实证者参考。印公导师说:「不要以为过去唐代禅宗之发扬,专于着重自身的熏修,无须了解其他。不知禅者的力求实践,不重闻思经教,正因为那时的教学,已极为发达普及,而我们现在是怎样呢?当时的对手,是儒、道,禅者多少有些认识,而现在世间的学术,又是怎样呢?在现代,对于无边佛法的义理,不能随分随力的闻思修学;对世间知识太欠缺,要想宏法利生,确实是件难事」!
  这里,再谈到一篇颇晓意味的文章,我以为它几乎可以当作是导师本人的「夫子自道」。下编五册,『青年的佛教』,书中前两段,大体是印公依『华严经』『入法界品』,以善财的故事而改写成现代语体文。言辞藻丽,生动感人。其中『青年佛教参访记』,善财参访的第三位对象,「佛教的名学者」。此文读来,绝像印公本人自己的素描,为了避免断章取义,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吧!
  二、修持的观念
  导师自己曾说:「我选择了佛教,为我苦难中的安慰,黑暗时的明灯。可惜我的根性太钝,赞仰菩萨常道,不曾能急于求证。然而从此以来,我过着平淡安定的生活,不知别的,只是照着我所选择的,坦然直进」(注六)。一种宗教家,自信自尊的信念,表露无遗。这是什么思想?什么见地?什么精神?导师一生平凡又平实,无神异奇迹以感人,无不吃不睡以动人;行住坐卧,一如常人。又与书为伍,著作等身,给人的形象,似乎是学者的风格,缺乏修持。殊不知导师对修持观及解脱观,亦有其?异传统中国佛徒的不共之见呢!
  导师阐扬菩萨正常道,斥印度后期的密及中国化的禅与净,评为大乘的「异方便」。显然的,这种思想见地,有相当成分是受了太虚大师的影响而来。导师在『太虚大师菩萨心行的认识』一文(注七),举出四项,赞扬为虚大师在佛法中之意趣。其中对虚大师「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学菩萨发心修行之真意」两项,给以极高的推崇及阐发。我时常说:「印公导师与太虚大师,虽然二位在大乘了义与不了义的科判上,互有出入(注八);然其大乘精神的正常道,则是一贯相承的」。
  导师在『成佛之道』一书里,将大乘分为直入大乘的正常道与回入大乘的方便道。正常道的意义,这里摘录『学佛三要』一书「自利与利他」一文的解释发挥做参考:文中说:「菩萨这套长在生死而能广利众生的本领,除了「坚定信愿」,「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无自性,得二谛无碍的正见,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经上说:「若有于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惟有了达得生死与涅?,都是如幻如化的,这才能不如凡夫的恋着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样的以「三界为牢狱,生死如冤家」而厌离他,争求摆脱他。这才能不如凡夫那样的怖畏涅?,能深知涅?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样的急趣涅?。……发愿在生死中,常得见佛,常得闻法,「世世常行菩萨道」,这是初期大乘的共义,中观与瑜伽宗的共义」。印公导师做了最明白的开示:「大乘经中,以退失菩提心为犯菩萨重戒;以悲愿不足而堕入自利的证入为必死无疑。不重悲愿,不集利他的种种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为能速疾成佛,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精神的没落」!导师认为:「大乘与小乘,都要经历「种」「熟」「脱」的过程。出世法的教化,也不只是使人当下解脱自在,才是利他,使人「种」「熟」也是利他」。「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缚,被误会,被歪曲,这非从根救起不可!这非从菩萨道的抉择中,把他发挥出来不可!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怀,下报众生的恩德」。「真能存菩萨的心胸,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利他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妣的急求己利」?
  像上面「自利与利他」文中的部份内容,这样的信念与见地,岂是学者的研究,所能说出来的吗?
  导师曾经与已故张曼涛教授论辨,发表一篇『谈入世与佛学』(注九)。我以为此文是全部『妙云集』中,导师对中国传统佛徒讲修行,做了最详尽的剖析及批判,可惜读者大都轻易看过,少能精确领会。这里让我们再细心的听听印公老人那鞭辟入里的抉择分析吧!
  「菩萨的不求急证(不修禅定,不得禅脱),要三大阿僧祇劫,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在生死中打滚,利益众生:这叫一般人如何忍受得了?超越自利自了的大乘法,面对这些问题(采取偏重信仰的办法,此处不谈),于是在「入世出世」,「悲智无碍」,「自利利他」,「成佛度生」??大乘姿态下,展开了更适应的,或称为更高的大乘佛教。这一佛法的最大特色,是「自利急证精神的复活」。不过从前是求证阿罗汉,现在是急求成佛。传统的中国佛教,是属于这一型的,是在中国高僧的阐扬下,达到更完善的地步。这一大乘的体系,虽也是多彩多姿,就同一性来说:一、理论的特色是「至圆」:我可以举三个字来说:「一」,什么是一?一即一切,举一全收。简单的说:一切佛道,一切众生,一切烦恼,一切法门,一切因果,一切事理??一切一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而不离于一。这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就是「事事无碍」。第二个字「心」,什么是心?如果说救众生、布施、庄严佛土:真的要向事上去做,那怎么做得了呀!做不了,怎么可说「圆满」,「波罗密多」(事究竟的意思)!原来一切唯是一心中物:度众生也好,布施也好,庄严佛土也好,一切从自心中求。菩萨无边行愿,如来无边功德庄严,不出于一心,一心具足,无欠无余。第三个字「性」,什么是性?法性平等。如佛法以缘起为宗,那就因果差别,熏修所成。现在以法性而为宗元,如禅宗说「性生」(何期自性,能生万物),天台宗说「性具」,贤首宗说「性起」。从无二无别法性而生而起,所以圆通无碍,不同事法界的隔别。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简」;理论既圆融无碍,修行的方法,当然一以摄万,不用多修。以最简易的方法,达成最圆满的佛果。根据这种理论,最能表显这种意境的,莫过于参禅、念佛了!三、修证的特色是「至顿」;基于最圆融的理论,修最简易的方法,一通一切通,当然至顿了!例如「一生取办」,「三生圆证」,「即心即佛」,「即身成佛」。成佛并非难事,只要能直下承当(如禅者信得自心即佛;密宗信得自身是佛,名为天慢),向前猛进。在这一思想下,真正的信佛学佛者,一定是全心全力,为此大事而力求」。
  导师又说:「这一思想发展起来,成为佛教界公认的准则,那末真心修行的,当然是一意专修,决不在事相上费力。入佛门而敷衍日子的,也得装个门面,赞扬赞扬,总不能让人看作甘居下流,骛世事而不务道业。信众自然也钦慕这个;老年来学佛修行,桑榆晚景,更非急起直追不可。中国佛教的重于自修自了,出家在家,一体同风,就是这种最大乘思想的实践。这所以被太虚大师评为思想是大乘,行为修持是小乘了」。「中国佛教入世精神的衰落,问题在:轻视一切事行,自称圆融,而于圆融中横生障碍,以为这是世间,这是生灭,都是分外事。非要放下这一切,专心于玄悟自修。这才橘逾淮而变枳,普遍地形同小乘。问题在:在家学佛,不知本分,一味模仿僧尼,这才不但出家众不成入世,在家学佛也不成入世,这真是中国佛教的悲哀」!
  印公导师,对于大乘菩萨的正常道,也有明确的开示,他说:「菩萨入世的大乘行,或以十善为代表,称十善菩萨,而实是人间的一切正行。本生谈也好,大乘经也好,简要或深广,多少不同,而表现入世的意义,是一样的。大乘经中,或从宣扬佛法以表达大乘,如维摩长者那样,到处方便摄导,利益众生。论究学问也好,经营实业也好,从事政治也好,办理教育也好……哪一样不表达大乘的入世?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法官也有,语言学家也有,比丘、比丘尼也有,航海家也有,工程师也有,严刑、善政的政治家也有……哪一样不表达大乘的入世」?导师对大乘行者的形象与风格,最后归结为:「菩萨遍及各阶层,不一定是喧赫的领导者。随自己的能力,随自己的智慧,随自己的兴趣,随自己的事业,随自己的环境:真能从悲心出发,但求有利于众生,有利于佛教,那就无往而不是入世,无往而不是大乘!这所以菩萨人人可学。如不论在家出家,男众女众,大家体佛陀的悲心,从悲愿而引发力量:真诚,恳切,但求有利于人。我相信:涓滴、洪流、微波、巨浪,终将汇成汪洋法海而庄严法界,实现大乘的究极理想于人间」。
  佛法的修持,一切以导归成佛为目的。笔者认为这些口口声声以真修实证为凭的人,实应深入『妙云集』,重新领悟成佛的正确因行系从何而来。
  三、时代的意义
  『妙云集』的时代意义,这接近佛法上所谓「时节因缘」的契理应机意义了。于此。笔者三项看法,提出供学界参考。一、结合南北传佛教之结晶,二、突破传统判教之领域,三、开拓现代人学佛之新指南。兹分项述之:第一项「结合南北传佛教之结晶」,佛教肇始于印度,而后分南北传
  ,各有其经典依据。这些经典都经过传译,始流行于南北传各国地区,其中宗派之繁多,思想见解之差异,纷然杂陈,真伪莫辨。由于南传佛教文献,可说都已译成日文,而印公本人,能使用参考日文佛教文献资料;加上北传佛教文献大都已在汉译佛典中。因此,导师「游心法海六十年」的独到探究,其成就可说跨越北传佛教历代古德。这点,除了印公本人卓越的学养功力外,南北传佛教的时空会合条件,其因缘可说优胜了历代前贤。
  第二项「突破传统判教之领域」,传统的中国佛教,自汉魏两晋南北朝的传译,以迄隋唐的融贯光大,可说已塑造成中国佛教的独自风貌,其在思想领域上,便是隋唐古德「判教」的成就。「判教」在因应承受印度传译的众多大小乘经论,自有其历史地位及价值意义。然而中国佛教下迄宋元明清,虽说延续笃行,而思想上,始终不出隋唐判教之外,因循无生气,缺乏新观念的突破。导师『妙云集』及其晚年诸多巨著,其哲理上的思想领域,其成就可说充分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判教范畴,为中国佛教开拓新境界,谋中国佛教之「新生」,为未来新中国文化思想注入其新血。导师之苦心孤诣,愿力弘深,其与专宗专论一法一咒之偏狭佛教为如何?
  第三项「开拓现代人学佛之新指南」,印公在『中国佛教史略』书中说到:「传统佛教以禅宗为骨髓,而禅者已面目尽失。台、贤沈寂,律制久废,乃唯以礼忏,念佛,持咒为佛法。昔日文化之为友为敌,唯儒与道;今则文化之新友新敌,将加入西方之宗教,哲学,科学。处非常之变,而晚唐来之传统佛教者,一仍旧贯,无动于心,真难乎为继矣」!中国佛教,虽已绵延二千年,而面临二十世纪的现代化科技社会,人类思想、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均因东西方文明交流,门户大开,一切都起了空前剧变。佛教面对的问题及挑战,处处受到了考验;如何因应时代,启导现代人,提供更理性的思想理念及生活轨范。这些,都是当今学佛者所应深思熟虑的。又寰视国际间的佛教,对照于中国佛教的兴革损益,我觉得导师在其字里行间,亦常流露出那殷殷的关切及剀示。现代人修学佛法,如何尊重传统,因应时代,又不背学佛知见,与法趣证;以上这些,我觉得导师在其著作中的抉择启示,是开拓了受新教育者的指南。
  四、与导师的因缘
  最后,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印公导师,抛开「思想领域」,从「日常生活」中,以笔者与印公老人的有限因缘,点滴回忆,藉以捕捉印公的形象及风格。当然,这又是我个人的一麟半爪,绝不足以代表印公真实的「庐山真面目」。于此,只是想让那些较少亲近印公的人,如同笔者「亲同身受」的感受到印公老人,其平凡风格,是那么的自然流露!其慈和剀切,又是那么令人永生回忆!
  笔者在民国六十一年秋,入住慧日讲堂,中间到狮头山静修约一年,再到慧日讲堂住到六十五年初离开。而后每两年中,大概拜见导师三次。我住讲堂时,导师很少到讲堂来,如来,事先我们这些小和尚也不知。有一次导师对供桌上以假花假水果而供在佛前,叫我拿下来。我有问题,都觉得不大敢与不好意思向导师请示,最初,也觉得导师像一般老法师们,都是高高在上威严十足吧!有一次,看到导师对一个穿着中山女高的学生,在讲堂很自然又亲切的跟她讲了一小时之久的自所谓「怎样才是正信佛教徒」。导师的慈悲温和,平等而耐心的对待一切人,这是稍微亲近过印公的人,都能感觉出来的。
  笔者自五十四年出家后,迄六十一年春季退伍回僧团;在佛法上,完全是抓到什么就读什么??只因不曾听过法师们讲佛经,在听得慧日讲堂讲经最多,内心生起一股无法形容的「听经欲」推动下,向往而住入讲堂。除此之外,不曾知道有『妙云集』(注一O),更不知印顺导师是何等人?住讲堂时,可说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况下,『妙云集』一本一本的如醍醐灌顶,读得我心花怒放,茅塞顿开,疑网尽扫。从此我的个性开朗而积极起来,尤其有了强烈的护教为法的信念。
  六十三年五月,在印海法师鼓励下,代他到淡江大学佛学社演讲;我以『妙云集的精神与特色』向学生介绍印公的思想。事后印海法师又催我写出来,结果在『菩提树』月刊登出。大概事隔三月,导师到讲堂来,才首次找我去谈话,也是较多的第一次谈话。问我是那里人?在那里出家?说我年纪轻,能看懂妙云集里的重点,颇有善根,鼓励我仍须多读多思,深入法海。之后,我曾接替「正闻学社」卖书事宜,与导师单独见面稍多。有一次,我带了五十多位大学生集体归依导师,导师开示时,高声说:「归依是归依三宝,不是归依我一个人啊」!
  六十四年秋冬,因我参加「慈云服务队」而引起我在讲堂处境的困难,亟想离开。导师曾在信中留我,甚至劝我到「福严精舍」静修。也曾为了化解我的不利「杂志启事」,而作了唯一仅有的亲到菩提树月刊社,说明并劝朱斐居士不必登出。(虽然印公已住台中多年,却从不曾到过树刊社址,此朱居士面告笔者,笔者始闻悉)。我不是导师的徒弟,也不是他的学生,更不曾亲听他老人家的「讲经法座」,印公老人体弱多病,而却仍时常为一个与他,可说「不相干」的人,付出他的关怀!
  导师曾多次向我说到,要想深入法海研究,而有所成,则最好不要办道场。并曾劝我学日文,定心下来读藏经,不要以『妙云集』为已足。而我,仍时常居无定所,常年飘泊,云苍苍,水茫茫的聊寄此身,虚度岁月,如今想来,我有负印公老人一片慈心的地方,太多了!太多了!
  末了,谨以此文,遥祝 印公导师福寿无疆,妙云普被。
  七十五年三月重稿于汐止慈航堂幻住室
  附 注:
  注一:此文登于菩提树月刊,二六O、二六一期;并收入笔者『心涛集』内。
  注二:此文原称『题唯识学探源』,只有一百三十多字, 不像序文。
  注三:请参考:学生书局出版,吴汝钧著:『佛学研究方法论』。
  注四:这里指结合依戒修定启慧的生活道德之实践。
  注五:此文在『妙云集』下编第三册第一篇文章,书名亦称:『以佛法研究佛法』。
  注六:详见『我的宗教观』,三O六页。
  注七:见『华雨香云』,三O九页。
  注八:见『无诤之辨』,一一七页,「敬答『议印度佛教史』」。
  注九:见『无诤之辨』,一七五页起。
  注一O:印公导师在六十一年,始以此名称编集, 陆续重版出书。
  「妙云集」的特色与精神
  ???民国六十三年五月二日讲于淡江正智社??
  一、前 言
  各位同学:今天能有机会来到贵校,与诸位同学见面谈论佛法,个人实在感到十分的惶恐与万分的高兴。惶恐的是佛法广大渊深,义海无穷,非凡夫心量所能认识或分别,我自己虽出家多年,而一向荒学废道,所学有限。今天在此,也只是与各位同学对于我们所信仰所探求的佛学,作一共同研究,互换心得而已,各位同学也不必以我所说的为是,不当的地方,希望不客气的提出来共同研讨。
  另外使我感到特别高兴的原因,就是看到有这么多的青年朋友,大家对佛法都有着无比的爱好与信心。处于今天的这个社会环境里,一般人正追逐于私我的享受,沉醉于声色的欲乐中,背觉合尘,迷途而不知返。而各位能抛开社会的诱惑,忘却个我的享受,本于求真理的精神,向「深涩枯燥」的佛学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谛,这种牺牲,这种精神,实在令人赞扬,令人敬佩。
  因为我在慧日讲堂,目前暂时代理负责流通慧日讲堂出版的佛书,而住持印海法师要我在慧日讲堂的大专佛学讲座里,向同学们介绍印顺论师的著作「妙云集」。对于这部总数约三百四十多万字,共讲二十四册的伟大巨著「妙云集」,我于一年前住在狮头山元光寺时,曾与普献法师两人专以这部「妙云集」为研究的对象,作一较为精细的深入。
  印顺论师在佛法上的造诣及成就,其崇高伟大的贡献,早为国内外学者所崇仰推重。在此我想不必再作太多的介绍,今天我在这里想跟各位谈谈「妙云集」的特色与精神,也只是我个人自己尝试性的点滴探讨而已,请勿以为印顺论师的「妙云集」内容,就是我向各位报告的这些而已,这点,必须请各位事先了解的。
  由于层次上的方便起见,我想先从「妙云集」的特色讲起,然后再来论述「妙云集」的精神。
  二、「妙云集」的特色
  这里我简单的提出八项观点与各位来研究它的特色所在。(一)、信智合一,(二)、大小一贯,(三)、空有无碍,(四)、真俗融通,(五)、心物相依,(六)、解行并重,(七)、理事相即,(八)、今古共扬。
  (一)、信智合一
  通常我们接受一种宗教的信仰,如果只偏重于情感的信仰,以为只需相信教主的话就对了,无须在学理上去求理解、求明白,这种以为信就可以的人,我们称为偏于信心的一边,就像西洋耶稣教,宣传只要绝对的信主,便可以得救一样,这种人一般说来老人家居多。
  又有一种人,对于宗教甚至是佛法,有过相当的深入与理解,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对于宗教的「体验境界」,却不愿相信,不愿接受。听说日本的铃木大拙博士,在欧美宏扬东方的禅学,虽带给西方人认识到东方精神文明的伟大,但是他本人却不相信佛教的轮回道理,这类人以受过现代科学实验思想的知识份子居多。
  以上两种人,如果以中道的佛法来看它,都是落于一边,经上说:「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邪见」,修学佛法必须是信仰与理解相辅相成,重信或重智,难免有落入歧途的危险。现在我们还常听到以及看到这样的现象,偏于学术理解的知识份子,自称「佛学家」,重理解的「佛学者」轻视偏重信行的「学佛者」;而重于信行的「学佛者」反讥「佛学者」说食不饱,似乎「学佛者」与「佛学者」是可以分隔开的两回事,各执一边,各行其是。
  这种现象,实在是佛教的畸型发展。印顺论师在「妙云集」中,为我们疏导沟通这问题,重建佛法的「信智合一」的一体。这在他的「佛法概论」、「成佛之道」等书里,有著合理的分析及解释,让您可以知道怎样是个「学佛者」同时也是个「佛学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