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之关系探究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之关系探究
──以《杂阿含经》及《清净道论》为主──
释开仁
福严佛学院高级部
大 纲
一、 问题意识
二、 从《杂阿含经》看“度疑”的意义
三、 觉音《清净道论》的“度疑清净”
四、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的关系
五、 结语
关键词:1. 七十七智 2. 度疑清净 3. 法住智 4. 缘起
一、 问题意识
从《解脱道论》和《清净道论》对“法住智(dhammaTThiti-JANan ;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 of States)”的定义当中,不难理解此智与“度疑清净kaGkhA vitaraNa visuddhI ; Purification by Overcoming Doubt”是有密切关系的。《清净道论》说“度疑清净”是“法住智”的异名之一,其他还有“如实智yathAbhUtaJANan ; Correct Knowledge”、“正见sammAdassanan ; Right Vision”等。1“法住智”思想在发展中的佛教看来,诸部派所说是不尽相同的,最狭义的莫过于有部的主张,如《大毗婆沙论》说“法住智唯世俗性摄,不通无漏”,连随顺胜义的广义说也极力给予驳斥,2这在其他部派的观点来说,不见得会认同,也因此教史上才会出现“法住无为”与“决定无为”之诤议吧!
“法住智”在觉音的诠释中,涵义极广,从七清净的“度疑清净”为始,乃至“行道知见清净”末端的“随顺智”,皆通名为“法住智”的范畴。由于其涉猎的范围太多,所以本文特锁定于“法住智”的起点──“度疑清净”,为探讨的对象。再者,因为“度疑清净”与四圣谛的“集samudaya谛”可以划上等号,3所以促使笔者触发其和《杂阿含357经》“七十七智”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实,若光就契经来看,二者之间不见得有什么关连,但是在笔者爬梳《大毗婆沙论》对“七十七智”的诠释当中,微妙的发现此智主要乃是阐明“集谛”,与“四十四智”阐述四圣谛的角度有点不太一致。4所以,就这问题意识,为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 从《杂阿含经》看“度疑”的意义
在汉译《杂阿含经》中,多处说到“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疑惑,不由于他入佛教法,于法得无所畏”的语句。5然而,其先决条件是“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从此可以知道,于契经在谈及“度疑(惑)”的状况时,必然与“得法眼净”相结合,绝无离此而有说“度疑”的情形。
《杂阿含经》提及“度疑”的诸经中,其中293经最值得作详细探讨。如经中佛说:
我已度疑,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心无所著故,何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如是说法,而彼比丘犹有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今闻法已,心生忧苦、悔恨、朦没、障碍。所以者何?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迳路,灭于相续,相续灭,是名苦边。比丘!彼何所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槃。6
此经有两个关键处:
1.“度疑”:a离犹豫,b拔邪见,c不退转。
2.“无我”:a了解“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
b体证“此无故彼无”的涅槃法。
从上经可以掌握契经中较完整的“度疑”内容,其他尚有说“不著戒取”名为度疑惑,7这都是应该留意的内涵。话又说回来,在《杂阿含经》中所呈现的“度疑”,非常明显的是在说明“得法眼净”的情形。这些内容主要就是在描述初果的特征。8初果,在水野弘元的研究看来,其和“现观(旧译为无间等)abhisamaya”、“法眼viraja vItamala dhamma-cakkhu”、“入正定聚sammatta-niyama-rAsi”、“不堕法avinipAta-dhamma”、“四不坏净catvAro-abhedya-prasAda”等,是同一内容的。9 然而,《清净道论》所说“度疑清净”的“度疑”内容,绝不能与契经所言的“度疑”相提并论的。因为,如实知缘起的集、灭而修行,达到悟入真谛者,是入圣流的圣者──初果,与“度疑清净”所指涉对象──如实知缘起的集(谛),是很不同的,这点须要留意。(《中阿含经》“七车经”(大正1,429c28~431c12)称为“疑盖净”及《中部》24“传车经”(日译南传(九),p.273)称为“断疑清净”,但是都无对其下任何定义。)
在契经中没有明显的分说“度疑”与“度疑清净”的意义,所以不容易知道其之间的差异性(《杂阿含293经》没有对应的巴利经典,故无法知道其真正的涵意)。不过,若依《瑜伽师地论》诠释七清净的内涵看,“见、度疑、道非道”三清净是初果(断三结)的全貌,“见清净”主要是指断萨迦耶见,“度疑清净”乃指超脱三宝四谛的疑惑,而“道非道智见清净”则指非道计道的戒禁取见。10《瑜伽论》的“度疑清净”相对于《杂阿含293经》的“度疑”,但只有三分之一的内容而已,二者不能划上等号。然而,觉音乃依七清净为架构而造《清净道论》,其对于“度疑清净”又有怎样的诠述呢?下一节即将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 觉音《清净道论》的“度疑清净”
《瑜伽论》说从七清净之见清净开始,就是现证慧;这与《清净道论》所说的“确定名色,克服了有情之想,立于无痴之地如实而见名色…(或是)确定名色及行的辨别”11,名为见清净是有一些距离的。二论的出现年代,其实相距颇近的,但是为何对于七清净的阐述会有如此的差异,实不得而知。
此节主要是介绍《清净道论》的“度疑清净”,本论对于此清净的发挥并不多,最简洁扼要的核心,就是“把握于缘而确定集谛”一句了!12本章节(《清净道论》第十九)开头便说:“以把握名色之缘,而越度了关于(过去、现去、未来)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名为‘度疑清净’。”13
至于如何越度三世的疑惑呢?本论从五个角度来切入:
1. 把握名色生起之因缘的无明、爱、取、业及食,舍三世的十六疑惑。14
2. 观名之缘有二种(共与不共),观色之缘有四种(业、心、时节、食)。15
3. 逆观十二缘起来把握名色之缘,断三世疑惑。16
4. 顺观(同上)。17
5. 以业轮转及异熟轮转来把握名色之缘。18
上述所说的五个角度 ,依任何一个方法来观察名色,同样都可以获得“度疑清净”。所谓三世的疑惑,其实就是于“死与结生”之间,完全了知过去、未来及现在的诸法。其又可名为“知遍知JatA-pariJJA”。19
“度疑清净”的异名有“法住智”、“如实智20”、“正见”、“知遍知”、“得入息者”、“得建立者”、“决定至者”、“小须陀洹”等。然而,重心思想无非就是令修行者了解“无明”之缘而有“行”为缘生,不离此缘生之法而有下一个缘生之法,透视与把握“此缘(性)”的智为遍知智。
由于如此不仅能度脱十六种疑惑,亦能舍遣“关于疑师”等八种疑惑,及镇伏六十二种恶见。所谓八种疑即是:1佛、2法、3僧、4学、5前际、6后际、7前后际、8此缘性与缘生法。至于六十二见,从《梵网经》来说主要的就是针对众生的“萨迦耶见”。这萨迦耶见是于三世皆执常乐我净,现世的我见还容易掌握,但是过去与未来怎么观呢?这在《梵网经》可以知过、未的内容,21如下表所示:
我及世间常(四见)
我及世间一分常一分无常(四见)
过去十八见 我及世间有边无边(四见)
诡辩论(四见)
无因论(二见)
死后有想(十六见)
死后无想(八见)
未来四十四见 死后非有想非无想(八见)
死后断灭(七见)
现法涅槃(五见)
这其实与经中常说的“身与命一”、“身与命异”二见的意义,是完全相合的。这是“我”的两点根本命题,只要认为有我,都不出这两种看法,所以契经中说这二见是诸见(六十二见)的根本。
纵贯《瑜伽论》与《清净道论》的“度疑清净”内容来看,本质上并无多大差异,只是二者所站的立场不同而已。我以为:若以“法住智”来看,似乎可以说《清净道论》的“度疑清净”是法住智的起始,而《瑜伽论》的“度疑清净”则是法住智的完成。
四、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的关系
《清净道论》所诠释的“度疑清净”,重点不外乎在“死亡、结生、有分”三心之间,掌握迷于“前际、后际、前后际、此缘性与缘生法”的生命流,彻底度越三世的疑惑;其实,这与《杂阿含357经》“七十七智”的内容,是非常接近的,简单说即是在阐明四谛中的“集谛”。现在先来看看契经的内容: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十七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七十七种智?生缘老死智,非余生缘老死智,过去生缘老死智,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未来生缘老死智,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如是生……。有……。取……。爱……。受……。触…… 。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缘行智,非余无明缘行智,过去无明缘行智,非余过去无明缘行智,未来无明缘行智,非余未来无明缘行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无欲法、灭法断智,是名七十七种智。22
此经的重点是分别“过、现、未三世”及“法住智”,共为七种智,七种智再观十二有支的其中十一支(不说无明支23)的话,则总共为七十七种智,如下表所示:
1.(现在)生缘老死智 (现在)无明缘行智。
2.非余(现在)生缘老死智 非余(现在)无明缘行智
3.过去生缘老死智 过去无明缘行智
4.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 非余过去无明缘行智
5.未来生缘老死智 未来无明缘行智
6.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 非余未来无明缘行智
7.法住智(生缘老死) 法住智(无明缘行)
三世生命流的观察,方便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如将上经与觉音依《中阿含10经》(大正1,432a)来说明三世的十六种疑惑相对论的话,多少可以理解其中奥妙: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3
《杂阿含357经》
过去
(一) 我于过去世存在吗?
(二) 我于过去世不存在吗?
(三) 我于过去世是什么?
(四) 我于过去世是怎样(的状态)?
(五) 我于过去世从什么至什么?
(一)过去生缘老死智
(二)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
(※其他十支同,略)
未来
(一) 我于未来世存在吗?
(二) 我于未来世不存在吗?
(三) 我于未来世将是什么?
(四) 我于未来世将是怎样(的状态)?
(五) 我于未来世将从什么至什么?
(一)未来生缘老死智
(二)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
现在
(一) 我是存在的吗?
(二) 我是不存在的吗?
(三) 我是什么?
(四) 我是怎样(的状态)?
(五) 而此有情(我)从何处而来?
(六) 他将至何处去?
(一)(现在)生缘老死
(二)非余(现在)生缘老死智
就上比照不难发现,“七十七智”经多了一个“法住智”的观察,经中没有明确的说到底是先观完三世后,才观察法住智;还是每观察一世后即要观察法住智?不过,可以肯定一点就是,最后必要“遍了知”──“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无欲法、灭法断智”八相。在对比南传《相应部》则又出现另一问题,如经说:
诸比丘!七十七智事者何耶?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过去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未来缘生而有老死之智,无生无老死之智;有法住智处,亦有尽法、败坏法、离贪法、灭法之智。缘有…缘取…缘爱…缘受…缘触…缘六处…缘名色…缘识…缘行…缘无明…。诸比丘!此等谓之七十七智事。24
第一,法住智是最后才观察的;第二,法住智通于“尽法、败坏法、离贪法、灭法”(不像有部对法住智的狭窄定义,但说法住智为世俗性摄,不许少分通于无漏)25,但是缺了《杂阿含357经》的“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四相。若约四谛来看此句的意义的话,或许可以说:前四相是“苦集二谛”,后四相是“灭道二谛”。
话又说回来,觉音的十六种疑惑,无非就是(从我的分析中进入)名色的观察,从现在名色转起之缘的确定后,“思量比知”26过、未二世,最后达至破除三世生命流的疑惑,彻底了解“于过去由业缘而生的诸蕴,已在彼处而灭;由于过去的业缘而于此有生起别的诸蕴;但没有一法是从过去有而来于此有的。于此有由于业缘而生的诸蕴将灭,于再有(来世)别的(诸蕴)将生;自此有亦无一法将去于再有。”27简言之,即是契经中有名的“有业报而无作者”之教授了。
至于七十七智的 (7智x11支) 观察,亦非著重于一一支的体性分析而已,其主目的也是为了阐发“此缘性(idappaccayatA)──如性(tathatA)、不违如性(avitathatA)、不他性(anaJJathatA)”与“缘生法(paTiccasamuppannA dhammA)”的意义。28所以,觉音才会说“由无明之缘而有行为缘生。这两者都是缘生,把握此缘的智为法住智”。29
其实,觉音所提的十六种疑惑,归纳起来只有四个问题,这或许可以对比《杂阿含273经》(即抚掌喻经)的四个有名的教授,30简例如下:
《清净道论》
《杂含273经》
1
我存不存在吗?
我于何住?
2
我是什么?
云何为我?
3
我是怎样(的状态)?
我何所为?
4
我从什么至什么?
何法是我?
针对这四个问题,开演出三世的种种疑惑,从中我们亦可以获得一个结论就是:我是假我,是依名色和合安立的;这似乎有“我无法有”的思想。其实,一一法若有实在性、常恒性,这一法就可安立我,就是我。唯其法法都没有实在性、常恒性,所以我不可立。法有,必定是如幻如化的世俗假有,才可以依此建立缘起因果。众生不了解这假名的缘起因果,在此因果相续上,执有常恒自在的自我。而佛法,却在这世俗的缘起因果中,显出第一义的真空。在《杂阿含335经》说到六处的和合义时,即开示此义,如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31
经上说的“此阴灭已,异阴相续”,不外乎就是彻底了悟“有业报而无作者”的正确见解。觉音于论中例举了四个譬喻来说明此甚深之理,其中第四个灯喻是最普遍的说法,如说:
(譬如从灯点灯)并非从这一盏灯芯上的灯焰跑走另一盏的灯芯上面去,但不能说不是由于此缘而生那一灯芯的灯焰。32
觉音为此说了一个偈:“譬如意界之后的眼识,不自彼处来,但在彼后生,同样的,结生之时是由心相续而起,前心破坏了,后心继之生。他们没有中间者,也无有间断,没有一物是从死心来,但生于结生。”33生与灭的相续(不断不常)现象,不容易描述,可是却能从名色的把握中,渐次的体会“无我”的真谛,也唯有建立这无我的正见,才能继而亲证涅槃,破我我所,得见道无漏慧现前。
上面已经说过,不论是《清净道论》“度疑清净”或是“七十七智经”都好,两者的核心即在于“集谛”。集谛,到底有什么内容呢?《分别论》(VibhaGga)“谛分别”说:34
1. 诸所有之渴爱而再生、喜贪俱行、悦喜于彼等之物。是为欲爱、有爱、非有爱。
2.即渴爱,是言苦集。
3.是渴爱与余之烦恼,是言苦集。
4.是渴爱与余之烦恼、余之不善法、三善根之有漏,是言苦集。
有情会有苦果的产生(有支),之前有著爱、取二支,这是惑、业,是集谛,是追寻有、生、老死等痛苦的来源而发现的,它是引发五蕴的原动力。所以,“苦”与“集”是互相钩引,互相缠缚,也就是展转为因果。明白了这,对死生的从“缘”而起,已有了扼要的了解。要知缘起说的主要意义,是说:一切的存在,都是从因缘而起。那因缘,也还是从因缘而生。所以每一存在的事物,从过去看,都是从因缘而有的,这就是果了。从这而看到未来,又都有影响未来的力量,所以这也就是因了(且约前后因果说)。35
缘起而缘生、缘起而寂灭,是缘起法可贵之处,现以一简表来显示:36
苦谛
缘起而缘生 世间因果
集谛
缘起法
法 因缘 缘起而寂灭 灭谛
出世因果
圣道法 道谛
要了解“集谛”,决不能忽略“苦谛”的相互影响性。当然,本文主要只是为了探讨“缘生法与缘生法”之间的“此缘性”,以“七十七智”来说:生缘老死,也要知道不离生有老死的必然性;以“度疑清净”(十六种疑惑为例)来说: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业因而来,而未来的我,也必由现在的业因而继续不断的延续下去(论中除了上述所说的五种方法外,也说“有三轮转,辗转不息”37其实意义是一样的)。
五、 结语
综合来说,无论是“七十七智”抑或是“度疑清净”,二者所要表达的关键处是一致的,无非都是为了带出“此缘性”与“缘生法”的关系性。
此文主要阐述“从缘起而缘生”的世间因果,且特重于“集谛”的显发,尤其是“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JANa”的解说;故文中虽然有说此乃是“知遍知JatA-pariJJA”,可是这必须先有之前的“见清净”,也就是“名色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JANa”为基础而说的,这点顺道提出澄清。
从缘生法与缘生法之间的“此缘性”中,可以透视三世流转(和名色聚集)的疑惑,以及令起深切的出离烦恼之心,踏实的履行正法,趣向真正的涅槃之道。
缘起支数的多、寡、详、略、开、合等,世尊本来即依众生作契理契机的方便施设。要知道缘起主要的意义,就是为了对生死死生无限连系的说明,指示如何从逐物流转的无尽业因业果中,看清因果相续的关系──相生相引的必然轨律,继而从中超脱出来,达至彻底的解脱。关于因果的必然性,《成实论》卷15有段引文对修道人很有启发性:
如经中说:若于善法不勤修习,而但愿欲不受诸法,于诸漏中心得解脱,是人所念终不从愿,以不能勤修善法故。行者若能勤修善法,虽不发愿亦于诸漏心得解脱,以从因生果不须愿故。(大正32,359b27~c2)
观察缘起法则的步骤,必须先透过现实人生痛苦为出发点的,因为它不是形而上的概念或哲学,它是理解与对象、能说与所诠的一致;缘起法是活生生解决烦恼的方法,不论过去、现在或是未来,缘起法则始终是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真理,所谓体证一分、清凉一分、解脱一分。
参考书目
一、原典
1. 《杂阿含经》50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大正藏第2册,No.99。
2.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正藏第27册,No.1545。
3. 《瑜伽师地论》100卷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正藏第30册,No.1579。
4. 《成实论》16卷 (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2册,No.1646。
5. 《解脱道论》12卷 (阿罗汉优波底沙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大正藏第32册,No.1648。
6. 觉音著,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马来西亚,1998年。
二、现代人著作
1.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以佛法研究佛法》、《性空学探源》、《杂阿含经论会编》台北,正闻,民85年。
2. 杨郁文著〈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民85年。
3. 水野弘元著,惠敏法师译《佛教教理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
1 Buddhaghosa, Visuddhi-magga, P.T.S., p.604~605 ; Bhikkhu BANamoli,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P.T.S., p.702~703 ;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568~569。
2 《大毗婆沙论》卷110 (大正27,572a27~b15)。
3 叶均译《清净道论》(简体版),p.597。
4 参拙作〈“四十四智”和“七十七智”经义初探〉2000年(未发表)。
5 《杂阿含经》:253经 (大正2,62b15~16);347经 (大正2,97c5~7);912经 (大正2,229b27~28)。
6 《杂阿含293经》(大正2,83c1~22)。
7 《杂阿含346经》(大正2,96b21~22)。
8 在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中)》p.26~27比对《瑜伽师地论》“摄事分”的相当内容,此经针对的似乎是初果或以上的圣者而言,不通凡夫。
9 水野弘元著,惠敏法师译《佛教教理研究》p.96/136/186~187。
10 《瑜伽师地论》卷94 (大正30,838a~c)。
11 《清净道论》(简体版),p.559。
12 《清净道论》(简体版),p.597。
13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2;印顺法师对“三世观”有很好的解说,如《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94说:“我以为,重于‘三世有’的一切有说,根源于佛法的实践性。佛告弟子:已观,今观,当观;已断,今断,当断──这类三世分别的文句,《阿含经》中是常见的。又如说:对于不善的,未生(未来)的要使他不起,已起(过去)的要使他断除;善的,未生的要使他生起,已生的要使他增长广大,这就是‘四正勤’,离恶修善的精进。佛陀开示的修持法,无论是厌,是断,是修,是观,不如后代人师的直提‘当下’,而是绵历于三世的。”
14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2~563。
15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3~564。
16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4。
17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4。
18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4~567。
19 《清净道论》立三遍知,但是古来经论皆说二遍知,名称接近觉音所说的“遍知智”,即是“智遍知”,不过在内容上有些出入。如《大毗婆沙论》云:“问:何等世俗智亦名智遍知?答:除胜解作意相应世俗智,余闻、思、修,观自、共相,诸世俗智极明了者,亦得名现观,亦名智遍知。闻所成慧者,如观十八界、自共相等;思所成慧者,如持息念、四念住等;修所成慧者,如暖、顶、忍、世第一法等,此及无漏慧俱名智遍知。”(大正27,175a25~b8)
20 《瑜伽师地论》(大正30,809b8~26):“复次、有二种如实智:一者、如理作意所发,二者、三摩地所发。当知此中,由正闻、思所成作意,听闻正法增上力故,于五种受分位转变所起过患如实了知。又即于此分位转变如理思惟,名不定地如实正智。此为依止,能随入修。云何名为分位转变所起过患?谓苦乐位诸无常性:苦分位中有自性苦性,乐分位中有变坏法性。云何名为分位转变?谓乐分位与苦分位有别异性。若苦分位与乐分位有别异性,如是当知一切分位展转别异。于此别异如实观见,于此分位住无常想,如实观见别异过患,知所有受皆是苦已,住于苦想。有如是想,有如是见,能证清净,是故亦得名如实智。依定所发如实智者,谓即依彼行相转时,轻安所摄,清净无扰,寂静而转,当知此行与前差别。又无常性,是一切行共相;苦性是一切有漏法共相。二如实智为依止故,当知如实能正显了彼法二相。”
21 《长部》(一)〈梵网经〉(日译南传(六),p.15~66);《长部》(二)〈沙门果经〉(日译南传(六),p.79~89);《分别论》二 (汉译南传(五十),p.140~141)。
22 《杂阿含357经》(大正2,99c27)。
23 《大毗婆沙论》卷110 (大正27,571a17~23)。
24 SN.12.34. Banassa vatthuni (2) p.59~60, P.T.S.,1970 ; Rhys Davids, SaMyutta NikAya, Kindred Sayings II, p.42~43, P.T.S., 1982.
25 《大毗婆沙论》卷110 (大正27,572a27~b15)。
26 《成实论》的用语,见卷16 (大正32,372a1~2);Rhys Davids, SaMyutta NikAya, Kindred Sayings II, p.42 称为retrospective (追溯既往) knowledge;《清净道论》(简体版),p.648的用语是“推理而见(anvayato)”,意谓类比性。
27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7;另p.589~590亦说:“这名色的生起之前,没有未生起的(名色的)聚或集,其生起时不从任何的聚或集而来,灭时没有到任何方维而去,已灭的没有于一处聚、集、或贮藏。譬如奏琵琶时生起的音声,生起之前尚未积集,生起之时亦非从任何积集而来,灭时不到任何方维而去,已灭的不在任何处积集,只是由琵琶、弦及人的适当的努力之缘,其未有(之音)而生,既有而灭。如是一切色与非色之法,未有者而生,既有者而灭。”
28 “缘生法”与“此缘性”之意义,可参考杨郁文〈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一文。《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p.1~34。
29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7。
30 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44~47有诠释此经之义。
31 《杂阿含经》(大正2,92c16~25);《增一阿含经》〈非常品〉第8经,〈六重品〉第7经(有钻木生火喻),有与此相同的经文,都是从六处法门而引入缘起胜义空的法门。
32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7。
33 《清净道论》(简体版),p.567~8。
34 《分别论》一(汉译南传(四十九),p.101/109/111/112)。
35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版) p.165。
36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p.99。
37 《清净道论》(简体版),p.541:“此(缘起支)中:行与有为业轮转。无明、渴爱,取为烦恼轮转。识、名色、六处、触、受为异熟轮转。这有轮以此等三种轮转为三轮转。因为直至烦恼轮转未断,则无间断之缘,故为‘不息’;再再回转,故为‘辗转’。”;帕奥禅师《如实知见》p.177~183;《大毗婆沙论》卷24 (大正27,122b2~10);《大智度论》卷5 (大正25,100b18~29)。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