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论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俗语说︰“万事起头难。”例如香港举办短期出家这件事,中国二千多年来是没有人做过的,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一直以来,出家之后绝对不可以还俗,如果还俗就是罪人,永久不敢再进佛门。故要举办短期出家这件事,就如一人与万人敌,其难可知。据说,出家还俗且会倒霉一生。古德说︰“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出家之后,终日念佛拜佛,念佛何止十万声,拜佛何止十万拜,所得的功德岂有限量?结果反而倒霉一生!作善因,结恶果,这样能符合因果法则吗?
六十年代,由于交通方便,香港许多僧尼前往星、马、泰旅行,看到槟城大小乘佛教都有举办短期出家的。香港僧伽联合会会长洗尘法师,想到别人能办短期出家事,我们为甚么不能?回港决心也要举办,当时不知有多少人反对,有人拿著录音机各处作访问,竟是没有一人赞成,由于洗尘法师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成功誓不罢休。
终于一九七二年在荃湾九咪半弘法精舍,举办第一届短期出家,约有七、八十人参加,以后每年人数逐渐增加,一直举办至一九七八年时,由于蓝地妙法寺大雄宝殿落成,地方宽敞,可容万人,食住舒服,故此将短期出家迁移至妙法寺举办。原订只收三百人,报名时竟多达六百人,各界人士均有,包括外教徒、政府官员等,并有三十多名警员参加,由于求过于供,六百人中只能选录一半,很多托人求情,希望能亲躬此盛事,唯因僧多粥少,只好失望而去。
从第一届短期出家开始,本人便有协助洗公,一直担任开堂和尚。目睹参加人数越来越多,于是想出一个主意,凡落发者优先取录。故每年均有百余人受沙弥十戒,其余带发者受八关斋戒。妙法寺举办的短期出家及八关斋戒非常成功,轰动港澳各地,每次短期出家之后,报纸及电台均连日报导,对宣扬佛教弘法利生有很大的贡献,可惜妙法寺举办短期出家,从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四年便停办了。
本人协办短期出家接近二十年之久,妙法寺虽然停办,本人仍未停止,除在香港、澳门举办八关斋戒,也到加拿大举办短期出家,长达十载。一九九八年四月开始,又在河南省水帘寺,首创短期出家及八关斋戒。翌年又到广东省罗浮山华首陀寺举办,至今已有五载。初在香港举办尚不容易,何况在大陆举办?困难重重,可想而知。首先需要通知宗教局,在八关斋戒期间,政府曾派遣四位官员,监视法会进行,幸好第一次举办安然无事,往后一切也就顺利多了,到第三次时,他们且公开邀请我们来主办呢。
当然初时难免偶有僧侣反对,唯到二○○二年,大陆寺院已有八处举办短期出家及八关斋戒法会。台湾星云大师见到香港短期出家办得相当成功,于是在台湾也年年举办。二○○二年本人率团四十二人前往台湾观光,见到佛光山短期出家有千余中外人士参加,短期出家在台湾已蔚然成风,普遍流行起来。菩萨度众生,是应机施教,因势利导,没有固定的方针,只要能对症下药,一切方法都是善法,本人认为短期出家及八关斋戒,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有人说︰“男众出家,可以三次或五次,女众出家只能一次。”我想这种说法,可能不是佛经所载,而是中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因为旧社会规定男子可娶多妻,妻死可以再娶,而女子只能嫁人一次,故此规定女子也只能出家一次,此乃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所为。现今世界开放,从前女子不可以读书,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有资格做官。现今女子不单可以读书,更可以出任政府高官。近数十年来,随著社会制度的改良,很多事情再不能墨守不变,佛教是人的宗教,我们应该配合社会进步,纵然是佛制,也不能将二千五百年前的制度用在今天,当时在印度,女子不单嫁人之后不准再嫁,甚至丈夫死后,妻子还要陪葬。佛陀原本不许女子出家,由于阿难尊者再三恳求,佛陀在不得已之下,制定女众要守持八敬法,才容许女子出家,出家乃指长期出家,更不准许她们出家之后还俗。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万一还俗之后怀孕再来出家,岂不成为天大的笑话。现在是出家七天,她们怀孕与否无关重要。有很多女居士发牢骚地说︰“男众出家可以三次五次,我们女众就没有出家一次的机会,真是岂有此理。”因此本人发菩提心,满其所愿,准许她们出家七天。我敢断言,无论男女,纵然每年出家一次,不但没有罪过,还有无量功德。祝发授戒仪规说︰“若人起七宝塔,高三十三天,亦不如出家功德最胜。”
《观无量寿经》说︰若人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阿弥陀佛亲来迎接。我在《大藏经》中引来十二处出家所得功德,非常殊胜,记载如下︰
《优婆塞戒经》说︰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涅槃经》说︰居家迫窄,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出家宽广,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
《菩萨本生鬘论》说︰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俗出家而成佛者也。
《摩诃僧祗律》说︰若人百千岁,供养百罗汉,不如一日中,出家修梵行,缘此之福德,得离于六千六百六十岁三涂之苦恼。
《十住毗婆沙论》说︰如法求财,于恒河沙等劫,常行大布施,是诸布施之福,犹尚不如发心出家,在家则有无量过恶,出家能成无量功德。
《大宝积经》说︰于正法中出家,获二利益。一者为现得道果,二者得见未来诸佛。又说︰无有在家,修习无上正觉之道,何以故,因为在家贪聚,出家舍离。在家人我,出家平等。在家尘垢,出家寂静。在家恶摄,出家善摄。在家没于爱欲淤泥,出家拔于爱欲淤泥。以此则知欲求圣道,先须出家。
《出家功德经》说︰若有一人,满百岁中,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一四天下大阿罗汉,至槃后,建塔起庙,种种珍宝华香、璎珞,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不如出家受戒一日一夜。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大乘本生经》说︰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谛观在家多过失,造诸罪业无有边。古德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佛经又说:佛在世时,有一黎车王子,终日耽于色欲,佛知其七日死,若不出家,必堕恶道。阿难将佛所言,转告其知,王子闻此语已,甚大惊怖,死前一日一夜出家,死后生四王天,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于六欲天,往来七反,满二十劫,不堕恶道,最后人中,生富贵家,畏生死苦,剃发出家,精进修道,成辟支佛。
《大智度论》记载︰有一醉婆罗门,来至佛所,欲求出家,佛敕弟子,与其披剃,著袈裟已,酒醒惊怪,脱下袈裟,便走回家。比丘问佛,何故听此醉汉出家?佛言此人无量劫中,无出家心,经此出家,后当修道。
《本生经》记载︰佛在世时,有一郁钵比丘尼具六神通,至贵人舍,劝人出家,贵妇女言,我等年少色美,甚易破戒。尼对笑说,我宿世作戏女,披尼袈裟,以为嬉戏,因此缘故,于迦叶佛时,作比丘尼,自恃高姓,颜色端正,而破禁戒,堕于恶道,受诸苦恼,受罪毕已,遇释迦佛,出家得道,成阿罗汉,六通自在。
《一切有部经》说︰诸有智者,见五利故,当应出家,云何有五︰一者我得自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应求出家。二者自知我是普通世民,并非达官贵人,既出家后,受人恭敬赞叹礼拜,是故智者,应求出家。三者,当得安稳无上槃,是故智者,应求出家。四者,从此命终,当生天上,是故智者,应求出家。五者,常为诸佛菩萨,及声闻众,与诸世人欢喜赞叹,是故智者,于善法律,应求出家。
以上处处陈述出家一日一夜所得的功德不可思议,何况出家七日七夜,所得的功德岂有限量哉!所有佛经并没有说是男是女,为甚么自己杜撰硬说是男非女。其实人在身体上分有男女,而在思想上何来有男女相?出家僧尼穿一样服装,目的就是破男女相之别,假使在事相上没有男女的观念,男女之相立刻破除,何况在理性上诸佛与众生平等,无增无减,何来有男女相?而在习因习果上,也是没有男女相。习是习续之义,习续前念之善,而起后念之善;相反,习续前念之恶,而起后念之恶,前为习因,后为习果,一念善即生天堂,一念恶即下地狱,因果之理,还分男女吗?现在出家七日七夜,善的种子种在八识田中,终会萌芽、开花、结果,善恶种子还分男女?
我们应在真谛上论功与过,不要在俗谛上论短与长,应以智慧抉择,放下个人执著,发无上菩提心,为众生谋福利,世人终年忙忙碌碌,为衣食住行,营营役役,披星戴月地工作,每年于暑假期间,能在寺院住七天,修学佛法,增广见闻,过一段宁静的日子,撇开出家功德多少,就是对身心的修养,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