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溪对于三教的分别与融通
王龙溪对于三教的分别与融通
蔡家和
中央大学硕士生
华梵大学 第四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0.05 ) 页243-255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p243
三教融通之说法,在宋明儒思想中,龙溪算是较早提出的,但龙溪有时亦同于宋明儒一样,分判佛老。既然分判之,为何又可以说三教融通呢?我想可就圆融的最高理境与三教不同进路之分法来看。在最高理境上或说是圆教系统上(以龙溪认为,真正佛家亦不该否认良知实事实理,但这只是龙溪认为佛家只就现象谈,但何以能不执著、作用见性,因有良知本体,如此以本体加入现象,则可承体起用,这与之前佛家只讲幻化,而空不是实体,这是不同的),可以说三教都是一心的朗现,都是无限的,可以相通不隔;但就教法或是人的局限气性之工夫进路(人落于气性上的有限观点)来看,其立教入路是不同的。
一.三教之别
三教在立教之意旨上是不同的,但不妨碍其最高境界的相容。其所以不同是因为人的气性之限制所为,此限制性也是人的通孔。一方面人透过此限制表现道体,一方面也限制了道体。如同朱子称的气质之性,是指天道落在个别的气性上所表现的样貌一样。在此我们亦以此“一察”(通孔)来看三教之不同进路。而龙溪在分别三教之不同时,有贬低释、道的意味,因释道(道家非实有型态,而是境界型态)不谈本体,若能不否定本体便中肯,在此龙溪便认为可谈三教会通。
a.儒家与道家不同之进路:
儒家与道家的进路取向是不同的,儒家虽然讲无所为而为,但却是“应然的实践法则”(天理)所决定,而且有创生的意思。而道家是虚静心的静观之学,最长于观察识变,但对于应然的道德法则,就不是道家进路之兴趣所在。龙溪亦看出这一点,龙溪认为:
夫弭灾之术有三,或强而拒之;或委而安之;或玩而忘之,然而其归远矣。学贵著根,根苟不净,营于中而犍于外,是强制也,其能久而安乎?上士以义安命,其次以命安义,动忍增益以精义也,若以为无所逃而安之,岂修身立命之学乎。[1]
龙溪以三种弭灾之术而比较之,强而拒之是指告子;委而安之是指道家;以义安命是儒家。告子是义外之学,其所以不动心,并不是心悦诚服,而只是按之不动,是强制也,连道家的自然也说不上,其能持之以恒,亦是有问题的。而庄子的无所逃而安之,并没有道德的创生义,只有消极的接受。其言:
--------------------------------------------------------------------------------
[1] <自讼长语示儿辈>《王龙溪全集》,页1066。台北,华文书局。
--------------------------------------------------------------------------------
p244
天下有二大戒,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1]
因为人天生下来,一定有父母、君王,所以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若是朋友的话,就不在二大戒里,于是可逃就逃之,则有所意必固我。一定要处江湖之远,而不能与人为徒,所以说庄子知天而不知人。但庄子还认为父母是无所逃的,若再极端些,如二乘禅学(龙溪用语),连父母都是可逃的,如是则有所分六合之内与六合之外,而不是随应然的法则而行了。在龙溪而言,是即六合之内,以证六合之外,也是说只此心便是天。这也是以义安命与以命安义的区别。道家是以消极的天之戮民而接受之,是先有此自然之气命,故转变自己的心以迁就之,没有积极的创生义;而儒家的义之所在也是命之所在,先以良知之天则为主,而有所遇、所值之气命,心亦乐于从之,气命亦随转而为理命,故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故当朋友有难时,是性分之不容已的要求,不能说有气命在此,而委弃之,也是孟子说的“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的意思。故儒家有德性的创生义,道家没有,是以无所逃而立命,不是真正的“穷理尽性至于命”之学。
b.儒与佛之不同进路:
龙溪相对其他宋明儒者,较能正视佛教,对其批评亦少,但儒佛之间的不同,亦不得不说明之。龙溪曰:
异端之说,见于孔氏之书,当时佛氏,未入中国,其于老氏,尚往问礼,而有犹龙之叹,庄子宗老而任狂,非可以异端名也。吾儒之学,自有异端。至于佛氏之家,遗弃物理,究心虚寂,始失于诞。...良知者,千圣之绝学,道德性命之灵枢也,致知之学,原本虚寂,而未尝离于伦物之感应,外者有节,而内者不诱,则固圣学之宗也,何偏之足病,故曰致知在格物,言格物所以致吾之知也,吾儒与二氏毫厘之辨,正在于此。[2]
首先龙溪并不把道家视为异端,而佛学也不都是异端,但是一旦佛学只是究心虚寂、遗弃物理时,便是异端,佛家亦会批评之。当只究心虚寂而不能面对事事物物时,便不能合于内外之道(诚己、诚物)。所以在此儒、佛之不同在于是否是真良知,真良知必能及于物,必能“无而有,虚而实”,必能面对事事物物,而有所感应。若不能如此,儒家亦有异端,佛家亦是沈空之学、二乘禅学。但有人问说,佛家亦不离伦理,为何又要判别儒、佛呢?龙溪的看法是:
问者曰:佛氏上报父母之恩,下乐妻孥之养,未尝遗弃伦理,是世出世法,只缘众生父子恩重,夫妇情深,佛氏恐其牵缠相续不断,为下根众生说法,立此戒门,所谓权也。若上根人,无欲应世,一切平等,即淫怒痴为戒定慧,所谓实也。予曰:佛氏虽上报四恩,终是看得与众生平等,只如舜遇瞽叟,号泣怨慕,引咎自责,至不可以为人,佛氏却便以为留著相。天地絪缊,万物化生,此是常道,佛氏虽乐有妻子,终以断淫欲为教门,若尽如佛教,种类已绝,何人传法度生?所谓贤知者之过也。[3]
--------------------------------------------------------------------------------
[1] 《庄子集释》,郭庆藩,天工书局,页155。
[2] <三山丽泽录>《王龙溪全集》,页121-2。
[3] 彭国翔:<明刊《龙溪会语》及王龙溪文集佚文(下)>,《鹅湖杂志》288期,页27。
--------------------------------------------------------------------------------
p245
问者以天台宗的“烦恼即菩提、贪嗔痴即戒定慧”来谈佛家的开权显实及会通的问题,但以龙溪认为,纵使都是圆教,佛家的圆教不是本体的生起论,与儒家还是不同。于是龙溪就立教之进路不同以分判之,首先龙溪认为佛氏以断淫欲为教门,则不能有阴阳二气之交感,亦是不能有明觉感应之迹。但此二气交感是天地之常道,正是生生化化之感应,也是天理所在,是不容改变的,若一定要断淫欲,是有所执著于“一切皆苦”的法门,此苦不是本体[1],不能生乐,是有所意必固我。而且儒家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有等级,有渐进的,因其本体是常中有变。如阳明说的,先有一阳,而后至六阳,亦是有等级的。但佛家的平等,儒家也能肯认之,是变中有常,若是执常而不通变,是为执滞之病,反而才是留著相,龙溪认为:
器本不可执,言本不容滞。议拟矜缀,执之病也。诵说训解,滞之讹也。有可守即为执,有可测即为滞,若曰为浮诞惰纵者之所托,此则学禅者之病,非禅病也。后儒以其执器滞言之见,而欲窥其廓然之际,以为形迹可略,品节将由以不存,大义少疏,条理或因之无辨,是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一切拘迫谫泥之态,将为禅者之所嗤,乌在其为辟禅也哉。夫吾儒与禅不同,其本只在毫厘,昔人以吾儒之学主于经世,佛氏之学主于出世,亦大略言之耳。佛氏普渡众生,尽未来际,未尝不以经世为念,但其心设法一切,视为幻相,看得世界全无交涉处,视吾儒亲民一体,肫肫之心终有不同,此在密体而默识之,非器数言诠之所能辨也。[2]
龙溪认为学禅者容易有所执器而守之,执虚寂而不能通于有,但这是人病,不是法病。而难道儒者没有人病吗?若儒与禅各去其人病,是有融通的可能。但这里是就儒与禅之不同,略而议之。首先龙溪以象山所判别的:“佛氏为出世,而儒家为入世”来分判。但这样谈之,佛家亦会反对,因为佛家普渡众生,亦有经世之念,所以龙溪认为此判别法不清楚,而是经世是本一体之仁心良知,此良知是实事实理,必能承体起用,以经纶世界。所以龙溪认为,儒、佛之不同点在于《大学》谈的“亲民”与《中庸》谈的“肫肫其仁”。《大学》的亲民,是有循序渐进的,是先从明明德,到止于至善,或先从亲自己家人,再到爱物,这也是良知本体的要求。这是不同于墨子的兼爱,与佛家的众生平等的。若众生平等,先敬爱别人父母,亦是可以的,这与儒学大不相同。而《中庸》里谈到: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3]
《中庸》以道德的直贯创生为原则,以上达天德、天道,而佛家是不谈天道的,因为不以道德之明觉感应为主,也没有与万物一体的仁心呈现。故儒家的天地之化育、生生不息的道德创造、仁心直通天心,这种道德形上学,是与佛家的空理不同的。
综上所言,儒、佛之不同在于:第一,佛家不谈道德神感神应之说,能感应则能合内外之道而诚己诚物,面对事事物物都还之以天理之自然。亦不能肯定阴阳二气之感应,但阴阳二气是天地化生之常道,是定常之理,如何能灭。如同张载认为佛家:“彼
--------------------------------------------------------------------------------
[1] 佛家理论不谈本体之实有,而正是要打掉这实有之执定。
[2] 彭国翔:<明刊《龙溪会语》,及王龙溪文集佚文(中)>,《鹅湖杂志》287期,页35。
[3] 《中庸.三十二章》
--------------------------------------------------------------------------------
p246
语寂灭者,往而不返”[1i]。正是指天地的生化之道是为常道,而循序出入之,不该有所停滞,有所停滞,则是过与不及,是只有理而没有气的状态。也是说龙溪认为儒、佛之第二点不同,一在中和之道(常道),一在过与不及。过与不及,则离本体远矣,是无而不能有,有而不能无,是与物有对的状态。第三,龙溪认为,佛家是一味的平等(都如幻如化),没有儒家的理一分殊的说法,理一分殊,是循序渐进的,从春夏到秋冬,有条不紊;推行在人,也是先亲亲而仁民而爱物。故龙溪常认为儒、佛之不同,是彻悟的事,不是言诠知解的事。也是说是没有道德实践下的神感神应,就没有道德实践的真切体会,也不能有物我一体的仁心之呈现,更不能有儒、佛不同之体验。而以上三点之不同,都在于儒家谈的天道性命相通之一贯性,是为常道,是为民之秉彝,仁义礼智同于元亨利贞,天人相通不隔的道理,就是尧舜相传之道统,正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精一之传,此义理佛家未谈及之。
c.三教之不同进路:
龙溪对于三教之不同,主要指释、道不能守其中道;中和之道是心之本体,本体虚寂,却能及于万有,因为存神至矣。故儒家虽只讲经世之学,可是此经世之学,超越而内在,天理亦不过在“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道德实践中显,更不用故生分别心,有世间法与出世法之别,是即世间法以证出世法。讲经世之学,便是彻上彻下语,可上通天道、天德,不是外有无以证无为,因为心可通于天。龙溪既然本著良知之学,亦是宗于孔、孟,也不认为自己是释、道,但他自己又是如何看待释、道的呢?龙溪说:
二氏之学,与吾儒异然,与吾儒并传而不废,盖亦有道在焉,均是心也。佛氏从父母交媾时提出,故曰父母未生前,曰一丝不挂,而其事曰:明心见性。道家从出胎时提出,故曰: 地一声,泰山失足,一灵真性既立,而胎息已忘,而其事曰:修心炼性。吾儒却从孩提时提出,故曰:孩提知爱知敬,不学不虑,曰: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而其事曰:存心养性。夫以未生时看心,是佛氏顿超还虚之学。以出胎时看心,是道家炼精气神,以求还虚之学。良知两字,范围三教之宗,良知之凝聚为精,流行为气,妙用为神,无三可住,良知即虚,无一可还,此所以为圣人之学。若以未生时兼不得出胎,以出胎时兼不得孩提,孩提举其全,天地万物,经纶参赞,举而措之,而二氏之所拈出者,未尝不兼焉,皆未免于臆说,或合而同,或排斥而异,皆非论于三教也。[3]
龙溪在此举出三种不同的心性,但天下道理只有一个,为何有三种不同的心性之学呢?这是在人主观的看法、教路的进路上,才有所不同,故三教融通是可能的。但这里是以三教之进路不同为主[4]。龙溪在此的说法,与一般的宋明儒的说法不太一样,但此创见又掌握到三教之宗旨。龙溪以父母未生前看心,是为佛家;以出胎时看心是为道家;而以孩提时看心,是为儒家。龙溪这种说法其实是有根据的。因为儒家是本孟子所言的,孩提之童,无不知孝其亲、敬其长,也是指孩提的良知良能。而此良知良能,道家可以谈吗?老子说:复归于婴儿。但这婴儿之心性,是为经纶天地的性善吗?有道
--------------------------------------------------------------------------------
[1] 张载《正蒙.太和篇》
[2] 有学者认为此十六字真传为伪文,但纵使是伪文,不影响其义理。
[3] <南游会记>《王龙溪全集》,台北,华文书局,页465-7。
[4] 因为心性之不同,所谈之道也不同,儒家是为天理,佛家是为空理,道家是为玄理。
--------------------------------------------------------------------------------
p247
德的创生意义吗?显然是没有,但龙溪认为,这只是进路之不同,不可因而排斥之,因其不谈,是重点不在彼。而另外道家为何是以出胎时看心呢?第一,道家是以命安义,故出胎时,命已定了。第二,因为道家常要复归于婴儿,也是要归根复命,复归于无,“无”才是道家的本来面目,婴儿之性不是儒家说的孩童之良知良能,而是虚无,是因著人为造作,而归本于无为,归本于自然。而佛家所言的明心见性,从父母未生前看出,其实是指佛氏的业力轮回之说。但儒家以“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来替代轮回的说法,也是阳明所谈的“知昼夜即知生死”之说法。它是一种循环没错,但是不同于佛家所谈的,有三世因果相序,以承受业力因果。吾人认为,依因待缘的生死聚散,是现象界的,现象界的自然往来,现象的往来不同于儒家的一气之流行(气中有理),故落于业力轮回[1]。这里之不同,只能说是修证上体悟之不同,或重点不同。故儒家所谈的生死只是一气之流行,此气是指全神是气,气散了又聚,聚了又散,聚散之间,都有道运行于其中,是为本体宇宙论的说法。所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是从尽生之道,可以知死之道。而且从有自觉的孩童开始,便有良知的呈现,所以儒家的良知说,从孩提开始,也是指从道德的自觉开始,而此创生之道,是弥纶天地之道的,是能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样也能尽死之道的。所以龙溪虽说以明心见性、修心炼性、存心养性来判儒、道、释,或说以未生前、出胎时、孩提时来分别三教,其实其判准还是本著天理良知,因为是本著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及存心养性事天而来的,所以还是以良知即天理来分别儒、道、释的。在此吾人认为龙溪对三教之别的看法是为合理的,但却不可因此而否定释、道。而龙溪此判准,自是承先秦儒家是明显的。
二、三教融通
宋明儒以发扬孔、孟思想为职志,对于释、道之批评,不遗余力。而龙溪对于三教会通,算是宋明儒之先趋,很可看出其思想整合的宗旨。但龙溪这种会通方式合理吗?还是一厢情愿呢?而且会通的基础,在于良知学,三教都能同意吗?于此可看出龙溪的用意,与其思想所要表达的义理。
a.以良知统三教:
三教之融通,其共同点的地方,在于三教都是心、性之学,也是说都是先从主观的角度出发,而后把握到客观存有。那么三教相同的地方,都是心学,而龙溪也是以良知心学来把握三教的共通点。其言曰:
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均有恒性,初未尝以某为儒,某为老,某为佛而分授之也。良知者,性之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范围三教之枢,不循典要,不涉思为,虚实相生,而非无也,寂感相乘,而非灭也,与百姓同其好恶,不离伦物感应而圣功征焉。学老佛者,苟能以复性为宗,不沦于幻妄,是即道释之儒也,为吾儒者,自私用智,不能普物而明宗,则亦儒之异端而已,毫厘之辨,其机甚微,吾儒之学明,二氏始有所证,须得其髓,非言思可得而测也。[2]
首先龙溪认为汉儒才是儒学的异端,以仪文度数为学,沦于有而不能无,假借于外,
--------------------------------------------------------------------------------
[1] 佛家的业力轮回之说,可解决德福不一致问题,但儒家不是这进路,而是以心转的方式解决。
[2] <三教堂记>《王龙溪全集》,页1205-7。
--------------------------------------------------------------------------------
p248
不能自求本心,而沦为异端。而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原来也没有分儒、道、释,是为浑沌之期、太上无知的时期,在三教未创教之前,难道人没有一种恒性吗?其实还是有物则的,故当顺天性而行。而三教之分,是人为进路的不同,不影响其最高理境的融通。而龙溪喜欢以良知讲人的天性,其认为,若是善学者,以良知为宗,不离伦物之感应,既使是佛,不只为灭度,亦是善也,故其沈空之学,亦只是权法,而主要是能复其良知本心,复其天命之性,便是善学。也是说良知之虚无,三教同宗,但儒家是无而能有(面对万有以无心应之)、寂而能感,这是天地之恒性,不容抹灭的。若只是无而不能有,便是异端,因为不能复天地之心、天地之常,而天地之常是从感应里见天地之情,是有、无相生,寂、感相成的,而范围三教的根据在于本心良知。因为良知是性之灵,不是气之灵,与朱子讲的心是气心不同,朱子的气心不能谈感应,因为他认为如此气象迫狭,只能有下学上达的工夫,不能有逆觉顿悟的工夫,故然也无法成为三教融通之基础,因为只是有限的气心,不是自由无限心之感应。而良知能虚实相生,上达天德,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神感神应,才可能把握到三教融通之宗旨。或许有人又问,三教虽都是心,但佛家明心见性的心,与儒家存心养性的心不同,如此合一,可能只是形式上的相合。吾人认为,儒家的实有层的心,是物自身的呈现,佛家的如幻如化的心,是现象界的心,佛家认为现象的心要空无掉,而实有的心,不一定否认,在此可以会通。儒家重在本体的肯认,佛家重在现象的舍离,可不相违背之,龙溪后文会提及之。
b.以良知的虚寂统三教:
除了良知的主观性原则是三教所同一之外,三教还有心的“虚寂性”是相同的。但是龙溪主张的心学之虚寂性,张载反对,其言:“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1]。也就是说如果这虚寂,是永远的空寂,无而不能“有”的话,便成灭断了(张子虽说虚不能生气,是指太虚不能宇宙论的创生二气[宇宙论的无生有,与龙溪的无中生有不同],否则虚无穷,气有限。但张子的太虚还是必及于气)。而良知的虚寂性是无中生有(此生亦不是宇宙论之生,而是相即的意思),且即寂即感的,故其体用一如,所以张载与龙溪的看法并无冲突。而三教之所以能融通,在于圆教的理境下,可以融通。这时的“无”与“有”,是相即的,道家的无为,不离有为而证之,佛家的空也不离世间而证之,故曰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儒家的良知也必应物,所以能扫洒进退便是精义入神。在此龙溪是如何谈良知的虚寂性以融通三教呢?其言曰:
念庵子谓二氏之学,起于主静似矣,但谓释主空明,老主敛聚,其于真性,咸有断绝,恐未足以服释、老之心。断灭种性,二乘禅与下品养生之术,或诚有之,释、老尚指为邪魔外道。释、老主静之旨,空明未尝不普照敛聚,未尝不充周,无住而生其心,原未尝恶六尘,并作而观其复,原未尝离万物,吾人今日未须屑屑与二氏作分疏对法,且须究明吾儒本教一宗,...吾儒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一言,乃是千圣之的,范围三教之宗,非用戒惧慎独切实功夫,则不可得而有。[2]
--------------------------------------------------------------------------------
[1] 张载,《正蒙.太和篇》。
[2] <书陈中阁卷>《王龙溪全集》,页1185-6。
--------------------------------------------------------------------------------
p249
龙溪认为,三教的虚寂性是相同的,而且三教同宗之虚寂性并不排斥万有的世界,若是排斥世界实有且断灭本性的话,是为二乘之学或是只顾养生的道教,连释、道都会指责的。而真实的道家是以“万物芸芸,吾以观复”的静观之学,有其神妙性,也有其徼向性;庄子的<人间世>,也是对于人世间的处世态度,不是一味的逃离,至少还有消极的保存。而佛家的无住而生其心,其“无住”是指一种作用的保存,即使言空,亦是及物而言空,非只是断灭心性,所以其空性亦能明照万物,如同龙溪讲的无心之心,故三教的虚寂性是可以相通的。而这良知的虚寂性,以龙溪看法,是所谓的未发之中,能有未发之中便能有发而中节之和,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是“无”而能“有”,寂而生感的意思。但细微而言,儒家的无与有,是体用义的关系,佛家的空与法,并不是体用的关系[1],其间有所不同,儒家的无而有,是现象与物自身两面谈之,佛家的空不是体,故只现象界谈之,物自身方面先不谈,故龙溪以良知学为主,可以会通佛家。
若再问,三教如果都是无而有、寂而感之学,为何龙溪不以“有”的学问融通三教,而以“无”来范围三教呢?其实一方面是人生而静,静是心之本体,学问之道都是主收敛的,发散是不得已的。而且有定、静,才能安、虑、得,若是一味的以“有”为宗,而不能归根复命,复其本体的话,则容易流于盲爽发狂。且良知的虚无性之先验根据,虽可不离经验,但却不从经验的“有”而来。另一方面,“无”是一种上升之道,“无”才能“有”(所谓的静无而动有,以无心面对万有,而何以能无心、不执著呢?正是以虚无之本体为根据)。在此龙溪的看法是:
或问致虚之义,先生曰:心为神之所居,正以有那虚窍子,譬如鸡卵中必有一点虚处,乃其生化之机,不虚则不能生矣,致虚虽是养生家修命之术,圣学亦不外此,所谓密机也。[2]
真正的虚无是本体的虚无,本体的虚无是生生之道。此良知之虚,正是真阳种子,而良知自能生天生地生万物,此生生之道,是道德的生生之道,也是天地的生化之道,因为虚才能容物,所以龙溪认为谦虚的重要,谈谦卦的六爻无凶。这如同《中庸》“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的意思,重在致虚守寂,而面对万物时,才能发而皆中节。从虚无中,一阳来复,无中生有,复生起天地之心,也是道德的创生,这是龙溪喜欢谈的复卦。也正因此,龙溪从良知学过渡到易学。
c.良知虚无之基础在于大易:
三教所同宗的“无”,不是从释、道那儿抄来的,在龙溪认为,其基础是在于《易经》,龙溪说:
先师有言:“老氏说到虚,圣人岂能于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于无上加得一毫有,老氏从养生上来,佛氏从出离生死上来,却在本体上加了些子意思,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吾人今日,未用屑屑在二氏身分上辨别同异,先须理会吾儒本宗明白,二氏毫厘,始可得而辨耳。圣人微言,见于大易,学者多从阴阳造化上抹过,未之深究。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便是吾儒说虚的精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便是吾儒说无的精髓。...天地四时日月,有所不能违焉,不求养生,而所养在其
--------------------------------------------------------------------------------
[1] 可参看牟宗三先生:《心体与性体》册一,附录:<佛家体用义之衡定>。
[2] <新安斗山书院会语>《王龙溪全集》,页490-1。
--------------------------------------------------------------------------------
p250
中,是之谓至德。尽万卷丹经,有能出此者乎?无思无为,非是不思不为,念虑酬酢,变化云为,如鉴之照物,我无容心焉,是故终日思而未尝有所思,终日为而未尝有为也。无思无为,故其心常寂,常寂故常感,无动无静,无前无后,而常自然,不求脱离而自无生死可出。[1]
阳明对于释、道尚有批评,而龙溪却较能平等观之。龙溪认为真正的虚无本色,是存乎义而行,无所为而为;而且虚无也不是永远的虚无,而是本体的虚无,无能生有、寂能生感的体用圆融义。所以龙溪认为“虚”的精髓在于干、坤二卦,“无”的精髓在于咸卦,也是《易经》的上、下经之始,便讲尽了虚无的本色,故虚无不从佛老而来,在易学就有基础了。而为何“虚”的基础在于干、坤二卦呢?因为此二卦阴阳交感,生其它六卦,也是说二气生五行、万物,所以是广生、大生,可见这虚无本色,是无而能有,是天地生生之大德,是直贯的创生;天地自然的生化,同于吾人道德的创生。而干、坤二卦有何“虚”的精髓呢?干是静专动直,坤是静翕动辟。在本体中,静能生动(非现象义),故能广生、大生。庄子也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能虚才能有所生。另外为何“无”的基础在于咸卦呢?咸卦大象里说:“君子以虚受人”,也是谈虚无之本色,而这虚无的本色,是即寂即感的,所以说“观其所感,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可见有天地的絪缊、二气之交感,才能生之又生。咸卦里谈到天下何思何虑,而龙溪以无思无为谈之,也是一种自然的化境,自然的感应,而不加入人为的干预。故咸卦言:“日往而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也是指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而能感而遂通天下之志,但无思无为,不是不思为,而是思的自然,而义理自在其中。故以此虚寂本色,可以开显显实,因为无所为而为,顺著道德的应然而行,故亦能包括道教的养生之道,佛家的生死之道,而成其广大之学。
但或许释、道之学,并不认为此寂而感、无而有的虚无本体,能会通三教,但龙溪认为,三教的虚无,《易经》已经讲尽了,三教之根源在于《易经》,龙溪如此的会通老子:
或问老氏三宝之说,先生曰:此原是大易之旨,但名不同耳。慈者仁也,与物同体。俭者啬也,凝聚保合也。不敢为天下先者,谦冲礼卑也。慈是元之亨,俭是利贞之性情,无为之先,是用九之无首,故曰老子得易之体。[2]
龙溪的看法,老子也是宗于《易经》,只是用的辞语不同罢了。慈比配于仁,也是配四德的元。而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故说乾元是万物资始,使万物各正性命。而俭是为利贞,是为保和大和,也是坤卦的“括囊,无咎无誉”的意思,亦同于否卦的“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的意思。而不可为天下先是谦卦的礼让精神,也是群龙无首的和谐气象。故老子的虚无精神也是《易经》无为谦卑的承继。而佛家虽来自西土,但心同理同,也有与《易经》相通的义理。龙溪曰:
谓天地之道,贞观者也,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乃形容观法气象,故曰观天之神道,圣人以神道设教,即是以此观出教化也,西方奢摩阤三观,乃观中顿法,二十五轮,乃观中渐法,若无观行,智慧终不广大,只成弄精魂,...以吾儒之学例之,察即诚意,观即正心,所谓正者,只在意根上体当,无有一毫固必之私,非有二也。[3]
--------------------------------------------------------------------------------
[1] <东游会语>《王龙溪全集》,页292-4。
[2] <南游会纪>《王龙溪全集》,页469-470。
[3] <兴浦庵会语>《王龙溪全集》,页515-6。
--------------------------------------------------------------------------------
p251
三教都与观卦有关,如道家是观复之学,也是静观的学问。而儒家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也是观仰的意思,所以龙溪认为圣人以神道设教,也是仰观伏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设立教化天下之义理。在此三教都是设教化民,只是教法的进路不同罢了。而佛家的观中、观假、观空,及二十五轮,亦是顿、渐之观法。由此可知静观是一种智慧,能观才有所得。所以龙溪以正心喻为“观”,也是先天法门,是指心的中和之道,也同于观卦的“中正以观天下”,先正自己之心,才能让人民仰观,达于治国平天下,而基础在于正心。故龙溪的正心先天之学,也是四无的教法,可以同于二氏之观法,可见三教的智慧都是从静观之学开始。
d.以良知学为大成圆教系统之展示:
龙溪的学问性格,可以说是大融合,他对于三教是如何进行会通呢?是如何的开权显实呢?其说法合理吗?龙溪言:“其(双江)曰二氏得之以绝念,吾儒得之以感通,恐亦非所以议上乘,而语大成也”[1]。这里所说的“二氏得之以绝念,吾儒得之以感通”,是聂双江的说法,而龙溪针对其说法,予以反驳,认为上乘圆教的佛老,也不是只有绝念,那是二乘禅学的说法,上乘的佛家,其空无亦足以明照世界,与儒者一样,不舍世间法的。若是如此,则三教会通是可能的。而曾阳晴先生[2]却不认为龙溪的三教融通是成功的,其言:
我认为,王龙溪在三教本体上的整合,基本上是失败的。他的高度统合的论学取向,如果不能先就理论间的内容与结构加以考量,是否有矛盾的可能性就迳行理论整合,是很容易流于“形式”取向的“整合”──“综合”。[3]
首先龙溪的三教之整合,是本体上的整合吗?吾人认为不是。因为龙溪是以良知学为本体来整合,而二氏在本体上加了些意思,已经是过不及了,不再是中和之体,故不是本体的整合,而虚与无,在释、道是为作用的保存,而非本体义。故空与法之间,非直贯的体用义。
曾先生在其论文中先问到,何以正视吾儒之学问,则佛老之学自正呢?因为曾先生认为,儒佛的根源是不同的。龙溪认为儒佛的“无”是相同的,但这都只是作用上的相同──作用上能无执著,而这是因本体的虚无本色,但二氏却不谈道德良知之虚无本体,但不谈不见得否定,因著重点不同,故可以会通,但非本体的相同之会通,而是以良知为本体,二氏为作用,开权显实以会通。但曾氏反对的理由,一直放在何以虚无的本体是一呢?曾氏有一个自创的检验标准[4]。看其良知之虚无,是否为最后之预设。在阳明认为,良知之虚寂是最后预设,天理也是最后预设,所以心即是理。而阳明批评佛老不是虚无之本色(见本节c段第一引文),且在本体上加了些意思(如为生死涅槃,或为养生)。也是说佛家在虚无之背后加了一切皆苦的世界观,所以要灭度,往而不返。道教执著于养生,也是有所为而为,不是儒家的应然而行的道德行为。但是若是以龙溪之看法而言,第一,阳明所批评的只是二乘禅学或是养生家罢了,还不足以语上乘圆教之佛学。上乘圆教之佛学,可以谈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是无所遁逃于世间法的,也是发迹显本之学,在迹中可以显其逍遥之本,而不是一定要归隐
--------------------------------------------------------------------------------
[1] <致知议辨>《王龙溪全集》,页421。
[2] 曾阳晴先生:《无善无恶的理想道德主义》,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88年。
[3] 同上,页156-7。
[4] 同上,页141-157。
--------------------------------------------------------------------------------
p252
的。第二,纵使佛学可以不舍世间法,这佛家虚无并不是良知直贯虚无之本体,而是作用之虚无,但并非不可会通,因讲明了良知虚无本体,作用之虚无不执著也有了根据,龙溪也是能够抓住这种精神而进行三教会通的。
曾阳晴先生的论文里,认为龙溪是为儒家无误(非同于劳思光先生与陈来先生认为龙溪是禅),但又问到儒家何以能把缘起轮回法加入其学说之中呢?笔者见到牟宗三先生的看法:
无论事或物,就其为现实的事或物而言之,它总是依因待缘而生的,总是在缘起中存在。这点儒者亦不能否认,不在说不说,因为这是事实,...儒者对此虽未多说,因为他们的重点不在知识论,亦不在因著执著而生的烦恼之直接灭度,然而如果一旦有人说之,或他们自己一旦意识到,则他们必承认这事实,而不能故意违背之。[1]
为何会有曾阳晴先生与牟宗三先生的不同认定呢?吾人认为牟先生是就圆教的最高理境谈融通,而曾先生是就印度佛教的世界观谈的,而佛教只有一个,难道中国圆教,与印度佛教不同吗?印度佛教的唯识系统,是不能有个真实之本心,而只是现象识心的刹那生灭之相继罢了;而牟先生所本的圆教系统是就天台宗来谈圆融,天台宗也不说良知本体。前者唯识系统,是带有一切皆苦的世界观,也是带有三世轮回的世界观,而且只有现象的生灭法罢了;而后者的圆教系统,也不讲良知本体,但不舍世间法,而谈缘起法的,是不违背即有谈空的。在此并无冲突,冲突的是曾阳晴先生认为龙溪谈佛家的无,是为本体,这是有问题的。先不管这些冲突,先看龙溪的本意,龙溪显然是与牟先生同,因为现象的缘起法,循自然因果法则,都是依因待缘的,这点龙溪也不能否认,只是龙溪不常谈之罢了,儒家喜欢谈德行之知,但也不完全否认见闻之知。同样的龙溪喜欢谈的是一体而化的四无境界,是物自身呈现的境界,但并不否认现象界的存有义。其言:
人之有生死轮回,念与识为之祟也,念有往来,念者二心之用,或之善,或之恶,往来不常,便是轮回种子,识有分别,识者发智之神,倏而起,倏而灭,起灭不停,便是生死根因,此是古今之通理,亦便是见在之实事,儒者以为异端之学,讳而不言,亦见其惑也已。夫念根于心,至人无心,则念息自无轮回,识变为知,至人无知,则识空,自无生死。为凡夫言,谓之有可也,为至人言,谓之无可也,道有便有,道无便无,有无相生,以应于无穷,非知道者,何足以语此。[2]
龙溪认为儒者把生死轮回视为异端而不敢言之,是儒者之惑。儒家亦也可以有一念与二念之分别,一念心是指良知灵明,而二念是指落于现象之相对有待的事物。相对现象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因为那是中性罢了,而是不能以良知统识心,才是不好的。所以说人有生死轮回,是现象界自然起落的事,是不可免的,但是生死轮回中,都有道在其中,都有良知灵明做主,佛家便没有谈到这里。而道与良知自无生死轮回可言,因为都是永恒的,所以同于张载说的:“知死而不亡者,可以言性矣”[3]。故儒家亦可以谈生死轮回,只是不多谈之罢了,谈之亦只是把自然现象之事实指出罢了。儒家只
--------------------------------------------------------------------------------
[1] 牟宗三先生,《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页447。
[2] <新安斗山书院会语>《王龙溪全集》,台北,华文书局,页493-4。
[3] 张载《正蒙.太和篇》
--------------------------------------------------------------------------------
p253
是要讲,纵使现象之自然,亦要有良知做得主才有意义,否则只是死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儒家若一味的否定现象事物,便是有所执定,而三千法有可废之处,那就不是自由无限心之开展,因为有所限定或区隔就不是无限的。在此吾人认为龙溪可以谈轮回、业力,因龙溪认为是落入二念才有轮回根因,在良知下的生死观,是为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是一气流行,理中有气,气中有理,现象与物自身二面都兼备;而佛家在二念下,是为轮回业力,只有现象而无物自身(空与法不是体用义)。龙溪其实是要开权显实,以开所有教法,若能打通,不只是三教可以融通,三教之外都可以融通。
龙溪在书信中提到:
近溪兄主盟一方,吾道尤幸,闻提省人颇涉禅家因果,中人以下,以此作接引阶梯,坚其信道之心,亦是权法。其上根敦行之士,不能相谅,或不免于有疑,亦或不可以不慎也。[1]
正是指说因果轮回法,是为缘起法,但这是当做权法可以,若是究竟法(本体义)则不可。权法不一定要掩弃,而是要有良知作得主,才能开权显实,会通三教。而轮回法,在道德心的相对下是为权法,是因果法则,儒家亦不反对,这是就现象意义下谈的。以龙溪的看法,心发为意;性发为情;知发为识,前者都是物自身,后者是现象,龙溪既然能以良知统知识,故也可以用良知统识情(二念),有二念才有轮回,在龙溪学说里是说的通的(以良知开决轮回法),而且亦是合理的。
吾人认为,三教的融通,既然是以良知的主观性原则,也是一心的伸展、润泽为主,而且三教都以无限智心为主,在此可以谈会通之道。儒家是就实事实理处说真,佛家就执著处说空说灭,其实是不相妨的。也是说一个是就真说真,一是就假说假,都是分析命题,都是全真的。真的儒家圆教,亦要肯认佛家的不执著,真的佛家的圆教,亦要肯定明觉感应之实事实理。所以说儒家说“不诚无物”,就物之现象意义看,自然之物的依因待缘,都只是死物。但一旦有道德之明觉感应时,良知浑然与物之本体同时呈现,故儒家二层存有(现象与物自身)都可以说;而佛家重在现象的灭断,故是就假说假,或是同于牟宗三先生所谓的,儒家是纵贯纵讲,佛家是纵贯横讲。在此龙溪认为:
陆(五台)子曰:宋之儒者,莫过于濂溪、明道,只在人天之间,亦未出得三界。欲界为初禅,色界为二禅,无色界为三禅,虽至非非想天,尚住无色界内,四禅始为无欲阿罗汉,始出三界,天人不足言也。先生曰:三界亦是假名,总归一念,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境缘,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出此则为佛乘,本觉妙明,无俟于持而后得也。先师谓吾儒与佛学不同,只毫发间,不可相混,子亦谓儒佛之学不同,不可相混,其言虽似,其旨则别,盖师门归重在儒,子意归重在佛,儒佛如太虚,太虚中岂容说轻说重,自生分别。子既为儒,还须祖述虞周,敦法孔颜,共究良知宗旨,以笃父子,以严君臣,以亲万民,普济天下,绍隆千圣之正传,儒学明,佛学益有所证,将此身心报佛恩,道固并行而不相悖也。[2]
陆五台把天看成是一般的天地宇宙的自然之天,而不是天理的意思,故认为儒学义理
--------------------------------------------------------------------------------
[1] 《王龙溪全集》,页823。
[2] <答五台陆子问>《王龙溪全集》,页452-3。
--------------------------------------------------------------------------------
p254
还有三界未出,此刚好是儒佛之别。于是龙溪以三界归于一念而谈之,三界都是一念心之感通时,无远弗界的。且儒学明,佛学有所证,因为可以开权而相通的,儒学是自由无限心(道德)的展现,佛学亦是无限心(现象)的展现,只是进路来说,儒学是重在道德意识的知体明觉,佛学是重在执著烦恼的直接灭度,在此道理是并行不相悖的,佛家若反对就不是无限心了,而是有限的了。同样的佛学明,儒学亦有所证亦可,但儒学以现象、物自身两面都谈,故龙溪以良知统三教较为恰切,但都同于太虚,是不须说轻重高低的。太虚是无限的,一心即是无限心,可超任何界。“天理”也是在道德明觉感应时,所无限感通到的实事实理。
吾人认为,在此二层存有之区分,是必要的,现象的要去执著,物自身的要肯认,以良知的无限心去统现象,良知是为至虚至无,该不执著的就不执著,该肯定的要肯定。但以龙溪认为,区分的同时,又要相即;或应该说现象与物自身同体(事体非本体)而异用,而看一心之诚与否,当心能诚意时,便达与物自身,与天理相通;当心有所遍计执时,便是只具现象意义,故该空无而不执定。龙溪会再强调,分现象与物自身,又是有所隔断,而真正圆教,应该是现象即于物自身,不离不杂。而我们分解的讲知识,不碍实践的圆融,故龙溪亦不会反对,因龙溪亦有先天与后天之分,本体与非本体之分。而三教之差别只是通孔的不同,入教进路的不同罢了。龙溪认为若佛家能不归于灭断,亦是别教的圣贤。亦是以“无而能有”(无是作用的不执著,儒家才讲到本体之虚无)来会通三教。龙溪曾说:
余尝戏曰:公入得佛,入不得魔,意其庄严之过,若以世为魔境,众为魔党,不屑混迹同尘,相忘于一体,佛与魔尚为对法,非究竟义也,盖能忘分别之意,以无心应世,魔即是佛,才起分别心,非背即触,佛总成魔。譬之虚谷之答响,明镜之鉴形,响有高下,形有妍媸,分别炽然,而谷与镜未尝有心以应之也。良知知是知非,而实无是无非,知是知非者,不坏分别之相,无是无非者,无心应之也。...会须脱去庄严气象,浑同世出世法,即五浊世界为道场,从众生心行作佛事,坦然平怀,入于神化,无佛可成,无魔可遣,是谓得无所得,而忘无所忘。[1]
龙溪的学说算是圆了,龙溪即世间法证出世法,而不离人常日用。若逃离人伦父子,是为沈空之学,是有所分别心,不是圆教,因为看不起世间法,有高低人我之区别,这不是龙溪的究竟法的意思。究竟法,是不离三千法,即烦恼证菩提,权法通于实法(讲明良知更为究竟),没有相对之分别。若只有二念,总有不屑混迹同尘的见在分别心,即使证得佛,这佛心亦是不究竟,不圆融,所以龙溪说佛总成魔。吾人认为,庄子的学问算是圆了,但庄子认为儒墨有是非,而要泯除,但是该有是非时,要有是非,所以龙溪的时时知是知非,又时时无是无非,比庄子更进一步。是即有为而证无为,一体而化之学。一方面保住是非善恶之别,一方面又不执著。但是知是知非如何可合于无是无非呢?此是实有层与作用层之区别。实有层是至善,作用层是不执定的意思。如龙溪所言的即本体即工夫。工夫何以能不执著,因有虚无之本体为根据。也是寂然不动(无是无非),感而遂通(知是知非)的本体之学。故能时时无善恶相,时时感通而为心体之至善。在此龙溪言:
--------------------------------------------------------------------------------
[1] <从心篇寿平泉陆公>《王龙溪全集》,页997-8。
--------------------------------------------------------------------------------
p255
山人又问有为法中六如之义。予谓人在世间,四大假合而成,如梦境,如幻相,如水中泡,如日中影,如草头露,如空中电,倏忽无常,终归变灭,惟本觉无为真性,万劫常存,无有变灭,大修行人作如是观,即有为而证无为世出世法,若外有为别求无为,是二乘见解,究竟法也。[1]
龙溪认为,世间法如幻如化,儒家也可以不否认,因为都是缘起性空,依自然因果法则而来的。但是若都只谈到现象意义,如何能开权显实呢?所以龙溪谈到以良知真性人人本有,所以对于佛乘之权法,亦可保住。这是圆教,也是究竟法,如同程明道的看法,即道德实践下,便是彻上彻下的,而不做两头说,是即形下证形上,超越而内在。而蕺山批评龙溪,只讲上一截,而遗却下一截[2i],是不对的,龙溪是讲化境圆融的究竟法。在良知的感通之下,如幻如化的物,亦可提升为实事实理。故有良知本觉,可以发迹显本,开一切教法,不只三教可以融通,三教之外,亦能融通。
e.开权显实,三教之外亦能融通:
龙溪讲的究竟法,是不应当有所分别,无所为而为的。讲明了良知之本体,除了会通了三教,对于其他三千法,亦可不否定而为大成圆教。其言:
孟子道性善本于大易继善成性之言,人性本善,非专为下愚立法,先师无善无恶之旨,善与恶对,性本无恶,善亦不可得而名,无善无恶是为至善,非虑其滞于一偏而言之也,孟子论性莫详于公都子之问,世之言性者,纷纷不同,性无善无不善似指本体而言,性可以为善,为不善,似指作用而言,有性善,有性不善,似指流末而言,斯三者,各因其所指而立言,不为无所见,但执见不忘,如群盲模象,各得一端,不能观其会通,同于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3]
以龙溪认为,孟子的性善之说,是究竟语,不是只为下根人立法,也同于阳明说的良知至善之本旨。这里龙溪先点明了究竟法──良知灵明。但是既然说性善,为何又是无善无恶呢?以龙溪认为,是作用见性的意思,是在不执著下,见人性本善。故讲明了人人可以成圣的性善根据,便可开权显实,对于性善、性恶诸说,有所开决阐发。性无善无不善,是指本体而言之,本体的善,不与物对,也就不是世间相对的善恶,故无善无恶,是为至善。而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就作用上而言,作用上该执著的要肯定,不该执著的不能执意,这是龙溪的意思,吾人也可以自然之性与道德之性言“性可以为善,为不善”,但因有人性本善之心(究竟法),以一心之觉悟与否,天理、人欲是可以同体的(事体)。而有性善、有性恶,是指现实的人所表现上来看,故荀子的性恶说或告子的生之谓性,亦可以因圣人立教之本怀,而会通义理,这也是龙溪的圆教之大融合。若不讲明性善之本体根据,一切只具现象意义,亦不能会通。故龙溪的学说,真的是完成了会通各家的工作,而其圆教的取向,义理高明却只显平凡相。
--------------------------------------------------------------------------------
[1] 彭国翔:<明刊《龙溪会语》,及王龙溪文集佚文(下)>,《鹅湖杂志》288期,页28。
[2] 不过蕺山的批评只讲上一截,而遗却下一截,若是指龙溪只有境界,没有工夫过程,龙溪教法虽有不废渐修,其人病,很容易导致如此。
[3] <答中淮吴子问>《王龙溪全集》,页256-7。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