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原始佛教的證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水野弘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原始佛教的證悟

一、前言

[99]所謂「證悟」,是指遠離錯誤,了知真實,到達理想。藉由證悟。能遠離阻礙理想的煩惱障礙,脫離其束縛,到達理想的境界。此稱為「解脫」,其狀態亦稱為「涅槃」。不僅是佛教,印度哲學或宗教亦皆追求如此的理想。

  在佛教以前,已經提出「從生死輪迴的束縛解脫(mokṣa)」之說法,並說「無有束縛的理想境界─不死的梵界(brahma-loka)」,及其達成之方法。

  雖然佛陀教法的產生,也受到這些說法的影響,但是,佛陀對於這些古來的學說加以徹底地檢討:首先,外道所認為的理想目標,果真是人類真正的理想目標嗎?其次,能達成理想的方法是否合理而正確?又,作為這些理想或實踐方法之基礎的世界觀或人生觀是否無誤?

  檢討的結果,佛陀認為外道的說法,從任何一方面來看,皆是不合理或不完整。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批判,[100]是由於佛教有正確的世界觀或人生觀,並訂定正確的理想目標,以及發現達到理想的正確方法;這一切皆因釋尊的證悟而產生。

  釋尊的證悟是依菩提樹下的成道而得,它有別於聲聞的證悟(sāvaka-bodhi,聲聞菩提)或緣覺的證悟(pacceka-bodhi,辟支菩提)而被
稱為「無上正等覺」(anuttara samāsambodhi,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原始佛教中,弟子聲聞絕對無法得到佛的證悟。

  關於弟子聲聞的證悟,在原始佛教中,可大致分為三階段:(一)從凡夫進入聖者的最初證悟,(二)其後的幾個證悟,(三)斷除一切煩惱的阿羅漢之最高證悟。必須得到此三階段的任何一種證悟,才能被稱為是佛教的聖者。其境界稱為「出世間」、「無漏」或「聖」,與不存在證悟的「世間」、「有漏」、「凡夫」有嚴密的不同。

  於下一節中,將試著對前述佛教的三種階段之證悟,依次作考察。1


  二、最初的證悟(a)隨信行(四不壞淨)

從凡夫到聖人最初的證悟,後世佛教稱之為「見道」,也就是見到聖道,即得到佛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確立佛教的信仰。在此初步的證悟中,依照學人的性格,有(a)從宗教信仰進入,以及(b)從理論的理解進入兩種區別。但是,其實也可能有中間性,或者二者兼具者,不過,今將二者區別開來做考察。

[101]對於理論沒有把握者,或者沒有充裕的時間研究理論者,可以藉由宗教信仰,得到佛教正確的人生觀,以安心立命。以信仰為主而得證悟者,主要是在家、出家中的在家,男性、女性中的女性,出家中戒臘低,或者不擅於﹝*理解﹞理論者;但是,從原始經典仍可知道有不少例外。

得到以信仰為主的初步證悟者,稱為「隨信行者」(saddhānusārin),它相對於依理論而得初步證悟的「隨法行者」(dhammānusārin)。隨信行者所得之證悟,稱為「不壞淨」(aveccapasāda)(新譯作「證淨」),是絕對而確實的金剛不壞之淨信。得此淨信者,絕對不會從佛教信仰退轉,而改信其它宗教信仰。

不壞淨有四項:對佛法僧三寶絕對歸依的信,以及對聖戒的絕對遵守,稱為「四不壞淨」。關於四不壞淨,原始經典有如下之敘述:


諸比丘!具備四法的聖弟子,即成為須陀洹,不墮法,決定成正覺者。四者為何?

〔佛不壞淨〕諸比丘!於此聖弟子對佛具備〔如下之〕不壞淨,所謂「彼世尊乃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法不壞淨〕對法具備〔如下之〕不壞淨。即所謂「法乃為世尊所善說、可現見、無時間性〔超越時間的永恆真理〕、來見(來見而可實證其真理)、引導(正確引導人們趨向理想者)、智者可自知者」。


〔僧不壞淨〕具備〔如下之〕不壞淨。即所謂「世尊弟子眾,是妙行者、真行者、應理行者、和敬行者、四雙八輩者,彼等應受〔他人〕尊敬、供養[102]、恭敬、合掌,為世間無上之福田」。

〔戒不壞淨〕〔彼〕具備不敗壞、不切斷、無斑點、無雜色、不拘束、為識者所讚賞、不執著、能引起禪定的、為聖者所愛的〔完美無缺之〕戒。2


由前述之引文可知,所謂「四不壞淨」,是指正確地認識並信賴佛法僧三寶,無條件的歸依之,並且完全而絕對具備聖者所愛的戒。雖然信仰三寶、受持戒律等事,是初入佛門之作為佛教徒最基本的必要條件;不過,在其信仰尚未徹底之前,對於三寶的信及戒律的受持,並不絕對確實。一旦確實之後,即能得四不壞淨,入聖者之位。

此聖者,即如前引文所說,稱為「須陀洹」(sotāpanna,預流),他是「不墮法」(avinipāta-dhamma)、「決定成正覺者」(niyata sambodhi-parāyana)。此中,所謂「須陀洹」,是指進入〔聖者之〕流者,是聖者的最初階段者。成為此聖者之後,即不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稱為「不墮法」(不墮者)。

關於不墮法,於同樣之原始經典中,敘述如下:


彼具足四法(四不壞淨),如是彼完全脫離地獄、完全脫離畜生界、完全脫離餓鬼界,完全脫離苦界惡趣墮處。3


為何不會墮於三惡趣?因為他完全遵守戒律,所以絕對不犯惡不善之行為,因此,絕對不會墮於惡業果報的惡趣。

另外,所謂「決定成正覺」,是指由於須陀洹不退轉其信仰,所以絕不會再退轉成為凡夫,或者改信其它宗教。稱彼為「正性決定」,也就是決定朝向最高的證悟而前進,[103]又稱之為已入「正定聚」(sammattaniyata-rāsi)。我認為,後世淨土宗的信仰可能是由此而來的。

附帶一提,簡單教示此四不壞淨的立場者,即是有名的七佛通誡偈。其漢譯為: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4


此中,「自淨其意」表示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淨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看成是戒律的完全受持。也有人將此偈的前三句解讀成命令句,如:「諸惡不可作!眾善須奉行!須自淨其意!此是諸佛所教。」這是違反原文的讀法。原文絕對不是命令句,非但如此,而且由於此偈是從得到四不壞淨的聖者的立場來說的,所以並不是從他律性、﹝利害﹞計算性的角度,對凡夫所作的命令:止惡行善持戒,可得樂報,而避免苦果;而是在說超越利害計算的自律性、無所得的聖戒。

又,四不壞淨亦稱為「四預流支」(cattāro sotāpannassa aṅgā),5 這可能是由於此四項是作為預流者(須陀洹)的四項必要條件之故。

此四不壞淨是釋尊入滅前,在跋耆國(*Vajjī,又作跋祇)那陀村(Nātika)的煉瓦堂(堂)時,所說的「法鏡之教示」(dhammādāsa-pariyāya)。6所謂「法鏡」,即真理之鏡,因為照見此鏡時,即能判斷自己的命運或修行的進展等,是否正確。

具備四預流支,也就是具備法鏡者,與前述四不壞淨所說的相同,不墮三惡趣,成為須陀洹、不墮法,乃至決定成正覺。


  三、最初的證悟(b)隨法行(現觀)

[105]前面已介紹了依宗教信仰而得最初證悟的四不壞淨,其次要考察的是依佛教理論的理解而得最初證悟者。如前所述,依理論而得證悟者,稱為「隨法行」,其證悟稱為「現觀」(abhisamaya,舊譯作「無間等」)。7

現觀一詞,是從"abhi-sam-i"所形成,動詞"abhisameti" 是「正確地、好好地到達」、「充分理解」之意;因為在原始經典中,此語通常和「現等覺」(abhisambujjhati)一詞並用,8 所以,"abhisameti" 本來可能和 "abhisambujjhati" 一樣,是用來表示佛教全體性的最高證悟。

因此,現觀不只是指最下位的聖者─須陀洹,也用於說明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證悟,甚至辟支佛(緣覺)的證悟,以及佛陀的無上正等覺的證悟。9 此外,瑜伽行派對於凡夫位到初聖者位,乃至最高位的各種現觀,立六現觀,亦可參照之。10

但是,原始經典中現觀的用法,是以「四諦」或「法」作為現觀,如:諦現觀、聖諦現觀、四諦現觀、法現觀等。此處的「法」是指緣起法,不過,現觀仍多用於指四諦的現觀。而因為四諦被理論性的證悟─現觀,主要是在須陀洹的證悟,所以,現觀一詞亦多用於須陀洹的場合。11

總之,所謂現觀,是理論性地理解四諦或緣起的道理,通常得到現觀之後,才能算是須陀洹。此現觀的證悟是「遠塵離垢的法眼」(viraja vītamala dhamma-cakkhu)。此處的「法眼」,是「有關法(緣起道理)
的智慧之眼」,是指佛教正確的[106]世界觀、人生觀。

提到得法眼的經典極多。例如,佛的最初弟子─五比丘,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因聽聞四諦教法,憍陳如最早得法眼。此事在原始經典中,記載如下:


世尊說此〔四諦〕教時,尊者憍陳如生起「一切集法,皆即此滅法」之遠塵離垢法眼。12


其後,最早成為佛在家弟子的耶舍,到鹿野苑見佛,請求救濟時,佛首先為他說施論、戒論、生天論三論,一旦耶舍心變得柔軟、明淨之後,佛再為他說苦集滅道四諦之教法。因聽聞四諦法,耶舍生起遠塵離垢的法眼。13 佛教化在家人時,多用前述方法令之得法眼。

舍利弗歸依佛教前,因見五比丘中馬勝(*Aśvajit)比丘的態度,得知佛教的可貴,便進一步向他請教:「佛教是如何的宗教」,馬勝比丘以一首簡單的緣生偈告之。雖然這是敘述緣起道理的偈頌,但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由此簡單的偈頌,即得遠塵離垢的法眼。14

其他出家或在家的佛弟子,在得到聖位時,亦皆同樣描述其為「得到遠塵離垢的法眼」。法眼的內容─「一切集法,皆即此滅法」(yaṁ kiñci samudaya-dhammaṁ sabbaṁ taṁ nirodha-dhammaṁ),是說明「凡是依
於原因或條件而生起的一切法,若除去其原因或條件,即會因此而消滅」的緣起道理。所謂「法眼」,是指「明白緣起道理的智慧之眼」,因為四諦亦不外是緣起,所以依於正確理解四諦的道理,即能得到法眼。在教導他人的場合中,雖然有如舍利弗,因簡單的緣起而得法眼的例子,但是因為大多仍是依於四諦而得,所以是依四諦得法眼,而得現觀。

關於現觀四諦而得法眼,即證得須陀洹,如漢譯《雜阿含》所云:


[107]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現觀)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至〕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15


  由此可知,依於現觀亦可得須陀洹的證悟,以及須陀洹的情況。



  四、須陀洹

[108]從前二節可知,佛教最初證悟的須陀洹,能藉由佛教的宗教性信仰—四不壞淨,以及佛教理論性理解—現觀而得到。由於二者皆可稱為須陀洹,所以必然有其性格特徵。由前一節最後的引文,可知其特徵為:

一、遠塵離垢的法眼生

二、能斷身見、疑、戒禁取三結

三、成為不墮法,絕不會墮惡趣

四、決定成正覺

依於信仰之四不壞淨而證須陀洹,固然只有說明前述的第三、四項特徵,而未提到一、二項;但是,既然是須陀洹,必定斷除第二項的三結,這點可從經中說明諸聖者及斷滅煩惱的定型說法得知,即:

一、〔阿羅漢〕我的弟子,充分了知一切教法者,諸漏盡滅故,於現世能自證知、作證、具足住於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二、〔阿那含〕一切教法未能充分了知的一部分人,五下分結遍盡故,成為〔色界、無色界的〕化生者,不再從彼世界返還〔欲界〕,即於彼處般涅槃。[109]

三、〔斯陀含〕一切教法未能充分了知的一部分人,三結遍盡故,薄貪、瞋、癡故,成為斯陀含,再來此世界一次,即終其苦。

四、〔須陀洹〕一切教法未能充分了知的一部分人,三結遍盡故,成為須陀洹,為不墮法,決定成正覺。16

以下就考察須陀洹所斷盡的身見、疑、戒禁取三結。只要是須陀洹,必定是斷三結;因為三結存在時,就無法得到須陀洹的證悟。從這點來看,可說三結是妨礙須陀洹之證悟者。

後世的阿毘達磨佛教也有提到這點,也就是,須陀洹是依見道的證悟而得,亦即完全斷除見惑—迷於理論的煩惱而得到。見惑之中,以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五見為主,此五見可看成是網羅了外道所有錯誤的見解。雖然須陀洹所斷除的三結是包括在前述五見之中,但是,可說其意義與五見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將三結與五見的關係作如下之表示:

       

       

三結

五見

身見-------

身見

身見-------

邊見

疑---------

邪見

戒禁取-----

見取

戒禁取-----

戒禁取


      

                       

為何可以如此?由以下的說明即可明白。首先,就各別討論五見。17 [110]

第一、身見(sakkāya-diṭṭhi, satkāya-dṛṣṭi,有身見、薩迦耶見)
又稱為「我見」,認為有不生不滅的常住實體,例如:認為有常住不變的
我或靈魂。

第二、邊見(antaggāha-diṭṭhi, antagrāha-dṛṣti,邊執見)是偏頗、
極端的看法,例如:極端主張我或世界是永遠不滅的常住(常見,sassata-diṭṭhi)或者斷滅虛無(斷見,uccheda-iṭṭhi)等。對於我或世間,除了前述
的常見、斷見之外,也有「亦常亦斷」的一分常、一分斷的折衷說,以及「不常不斷」的對斷常不可知的懷疑說。常(肯定)、斷(否定)、折衷、懷疑這四種立場,是釋尊當時的外道所說的,這些雖然有肯定、否定、積極、消極的不同,但是因為是以本體或實體為問題,所以可以算是屬於本體論。

佛教對於本體論〔*的看法是〕,由於絕對無法認識、經驗它的存在,不僅如此,本體界與作為我們世界的現象界沒有關連,也與我們的苦惱或解決苦惱完全無關,所以堅決禁止以本體﹝為出發﹞的問題。

在此意義之下,由於五見中的身見、邊見屬於本體論,所以佛教認為其不能成為問題而予以排除。在須陀洹所斷的三結中,五見中的身見、邊見可合併成一結,此與遠離本體實體的佛教無我說相對。

第三、邪見(micchā-diṭṭhi, mithyā-dṛṣṭi),是認為無善無惡,亦無善
惡果報,否定善惡、業報及三世因果。也就是,否定倫理道德,不承認現象的合理行動。因為一旦有邪見,就會否定善惡,不承認有正確的因果關係,所以,也就一概否定人倫道德、宗教以及修行方法等。因此,若有邪見,就絕不會歸信佛教。

[111]釋尊在教化民眾時,如前所舉耶舍之例,通常會先為之開示施論、戒論、生天論三論。這是一種因果業報之說,也就是,若布施行慈、遵守戒律道德,來世必能生天,受用福樂之果。其背後亦蘊含此意:若不布施、愛惜物品、不守戒律而造重罪,死後必墮惡趣,受苦果報。

充分理解並信受此三論說之後,釋尊才為之說佛教獨特的四諦教法。這是由於相信因果道理之後,才能理解佛教四諦或緣起的道理。也就是,因果道理是進入正信佛教的先決必要條件。因此,否定因果的邪見,在佛教是絕對不被認同的。

在須陀洹所斷的三結中,並沒有邪見,而是說疑。但是,疑與邪見可視為同一類。因為所謂「疑」,是指懷疑善惡或因果業報,雖然程度比完全予以否定的邪見為弱,但是,由於不信善惡因果,對此起疑,仍然無法歸信佛教。在此意義之下,疑與邪見實質上是類似的。因此,在三結中,可以看成疑包含了邪見。

第四、見取(diṭṭhi-parāmāsa, dṛṣṭi-parāmarśa,見取見),是指對於修行解脫目標的理想境界沒有正確的見解。也就是,雖然建立了理想目標,但是,它並非人生真正的理想,而是錯誤的。例如:主張我們本能性的生活現實,就是理想境界─﹝*此名為﹞現法涅槃論;或認為初禪乃至四禪即是證悟的境界;或認為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為理想境界等等。由於理想目標是錯誤的,所以縱然再怎麼努力地達到,也不是真正的理想;因此,其努力終究是徒勞無益的。在三結中,雖然沒有說到見取,但是,也可以將它看成是包含在有關理想方法的戒禁取中。

第五、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 śīlavrata-parāmarś a,
戒取、戒禁取見)是指雖然認同因果業報的道理,但是由於其因果關係不正確,而建立邪因邪果之說。邪見是否認因果的無因無果、無因無緣之說,[112]戒禁取則相對於此,是有因有果、有因有緣之說;但是其因、緣、果的關係不正確。

後世阿毘達磨,將戒禁取分為(1)非因計因,(2)非道計道二種,前者是將不是原因的以為是原因,是錯誤的因果關係說;後者是將不是朝向理想的正確之道看成正道,是錯誤的修道說。

非因計因的戒禁取之例,如:認為人類幸運或不幸的命運,是依最高神的旨意,由其創造支配而決定;或者過去世的宿業能完全左右現世的命運;或者依於出生、身體要素之結合狀態的好壞,人類一生的命運從出生時就已被決定;或者依於日時或方位,即已決定禍福之命運等等,種種不合理的迷信,即是戒禁取。這些皆是沒有認清正確的因果關係。

非道計道的戒禁取之例,如:認為在河水中沐浴、塗滿塵土,或模仿象、狗過日子,就是生天的原因;或者主張只有苦行或禪定,才能得到最高的證悟等等。從佛教來看,當時外道的修行方法,有許多是非道計道的戒禁取。釋尊出家之後,因為當時出家人提倡禪定與苦行的修行方法,所以釋尊起先跟隨有名的禪定家阿羅邏迦藍(*Āḷāra-kālāma)仙人、優陀羅羅摩子(*Uddka-Rāmaputta)仙人學習,雖然得到了比他們更高的禪定,但是仍不滿足,便拒絕了他們的強留,一次又一次地嚐試不同的苦行。花了六年的時間,將生命孤注一擲地徹底實踐當時所有的苦行,仍然無法滿足,最後終於捨棄了苦行。這是由於那些禪定或苦行並不能達到正確的理想目標之故。在這反省之下,懷著正確的理想意識,藉由菩提樹下的禪定,方成正覺。在外道的修行中,有著對於自我錯誤的執著,這些有關錯誤修行法的戒禁取,或者有關錯誤理想目標的見取,皆可看成包含在三結中的戒禁取之中。

由以上可知,須陀洹所斷的三結之內容,可視為與五見相同,這些從佛教的立場來看,皆是錯誤的想法,只要有這些想法,就不能進入佛教的信仰。滅除三結或五見之後,[113]才能確實理解佛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四諦、緣起之道理,如此方能確立佛教的證悟或信仰。

一旦得到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確立信仰,即住不退轉之位,就不會改信他教或造惡業,因此也就不會墮於惡趣。由於必定朝向理想而前進,所以必定當來能得到最高的證悟─正覺。此即名為「正性決定」(sammatta-niyata, samyaktva-niyata),或「入正定聚」。關於須陀洹何時得正覺,有「極七返」(sattakkhattuparama)之說,也就是,縱使是最下位的聖者,只要最多生於欲界七次,其後必定得正覺而般涅槃。


  五、第二階段(修道)及最高的證悟(無學果)

依於四不壞淨或現觀,得到最下位的聖者─須陀洹之後,即能理論上理解四諦或緣起的道理;雖然在理論上得以理解,但是,日常生活並不完全只是像理論那樣。因為我們長時以來錯誤的思考或行為,成為習慣力而保存在我們的性格中,所以,若不除去這種錯誤的習慣力,實踐就無法被完成。但是,斷除錯誤的習慣力,培養正確的習慣力並不容易。

[114]因為理智上理論性的迷惑,可以藉由聽聞正確的道理而立即破除,所以理智上的迷惑─見惑一旦去除,即能瞬間得到見道位。但是,要滅除錯誤習慣力的修惑(感情或意志的迷惑),必須長時間才能做到。因此,修惑必須慢慢地斷除,於是在斷除的修道階段中,有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六種之分。此中,關於斯陀含果、阿那含果,由前一節所引用的經文可知:

﹝斯陀含﹞已遍盡三結,薄貪、瞋、癡。

﹝阿那含﹞遍盡五下分結。

此處的三結即是已在須陀洹時所斷的見惑,到了斯陀含,則薄弱了三結之外的貪、瞋、癡,此三者被部分地斷除。

到了阿那含聖者,則五下分結全部被斷除。所謂「下分」,是指欲界;下分的五種結(煩惱),即是五下分結。也就是身見、疑、戒禁取三結之外,再加上瞋恚、欲貪二項。瞋恚只限於欲界,不存在於色界、無界色禪定的狀態,所以欲界煩惱被斷除時,瞋恚也就完全斷除。所謂「欲貪」,是指貪欲之中,有關欲界的貪欲;色界的貪欲稱為色貪,無色界的貪欲稱為無色貪。也就是,在阿那含時,雖然完全斷除欲界的煩惱,但是只有完全斷除貪欲中的欲貪。

由以上可知,斯陀含斷除欲界一部分的煩惱,及至阿那含,即可完全斷滅欲界的煩惱。「阿那含」(anāgāmin),又譯為「不還」,所謂「不還」,是指不再還來欲界者之意。因為完全斷滅欲界的煩惱,所以再也不會生到欲界,必定進入色界或無色界,在彼處得到最高的證悟,或者從欲界命終時,直接得到阿羅漢的證悟。

相對於此,「斯陀含」(sakadāgāmin,sakṛdāgāmin),又譯為「一來」,是指再生到欲界一次,之後即成為阿那含或阿羅漢。附帶一提,如前所述,須陀洹[115]至多七次生於欲界,此外也有六次乃至二、三次的情形。完成修道,斷盡一切見惑、修惑的煩惱時,即成就阿羅漢的證悟。因此,「阿羅漢」被稱為「漏盡者」(āsavakkhaya,āsravakṣaya,斷盡煩惱者)。因為在阿那含是斷除五下分結,所以到了阿羅漢,是斷除五上分結。所謂「上分」,是指色界、無色界;「五上分結」即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此中,「色貪」、「無色貪」,如前所述,是色界、無色界的貪欲。「慢」是指與他人比較之後,自大高傲,它在色界、無色界的禪定也會殘存。只要沒有消除自我為中心的自我意識,慢就會存在。及至阿羅漢,完全消除我欲、我執等自我意識,所以慢也被除滅。

「掉舉」是高舉輕躁,雖然在禪定中,掉舉不會生起,但是只不過是一時鎮伏而已,到阿羅漢才能永久捨斷。

最後,「無明」是一切煩惱中最為根源者。因此,十二緣起中,將無明置於最前面。我們除了有理智上無明的迷惑之外,也具有本能性、習慣性,以自我為中心的無明迷惑。五見等理智上的無明,於見道位時即被斷除,但是情感、意志上的我執無明,因為是一切煩惱的基礎,所以及至斷除一切煩惱阿羅漢位,才被斷滅。

關於阿羅漢的證悟,原始經典中的定型句為:


khina jati vusitam brahmacariyam katam karaniyam naparam itthattaya ti pajanati.

生已盡,梵行已終,所應作者皆作完畢,不再到此﹝輪迴的﹞狀態。18


   又《轉法輪經》中,釋尊對於自己的證悟敘述如下:


banab ca pana me dassanam udapadi: akuppa me ceto-vimutti, ayam antima jati, natthi dani punabbhavo ti.

[116]我生起了如此的智見:「我心的解脫是不動的。這是最後的一生,不會有再有了」。19

 



 

 

1參見水野弘元《證悟》(《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21號,昭和37年10月,52-82頁。收錄於本選集第二冊)。

2Saṁyutta,v, p. 343。南傳16下,221頁以下。

Catuhi bhikkhave dhammehi samannāgato ariyasāvako sotāpanno hoti avinipāta-dhammo niyato sambodhi-parāyano. Katamehi catuhi.

Idha bhikkhave ariyasavako buddhe avecca pasādena samannāgato hoti : Iti piso Bhagavā araham sammā-sambuddho vijjācaraṇa-sampanno sugato lokavidū 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 satthā devamanussānam buddho bhagavā ti.

Dhamme avecca pasādena samannāgato hoti :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ṭṭ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ṁ veditabbo viññūhī ti.

Saṅghe avecca-pasādena samannāgato hoti : Su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vgho, uj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vgho ñāyapatī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āmīci-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yad idaṁ cattāri purisayugāni aṭṭha-purisa-puggalā, esa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āhuneyyo pāhuneyyo dakkhiṇeyyo añjalī-karaṇīyo anuttaraṁ puññakkhettaṁ lokassā ti.Ariyakantehi sīlehi samaññāgato hoti,
akkhaṇḍehi acchiddehi asabalehi akammāsehi bhūjissehi viññū-pasaṭṭhehi aparāmaṭṭhehi samādhi-saṁvattanikehi. 參照漢譯《雜阿含》卷20(大2, 145b)。(參原書p. 103)

3Saṁyutta,v, p. 343。南傳16下,220頁。So catuhi dhammehi samannāgato, atha kho so parimutto ca nirayā, parimutto ca tiracchānayoniso, parimutto ca pettivisayā, parimutto ca apāyaduggati-vinipātā.參照漢譯《雜阿含》卷30(大2, 214b)。(參原書p. 104)

4此偈在巴利語 Dhammapada中, 183; Dīgha,ii, p.49,是Sabbapāpass’ akaraṇaṁ kusalass’ upasampadā, sacittaparyodapanaṁ etam buddhāna ṣāsanaṁ.

(一切惡之不作、善之具足,以及自心之淨化,此即是諸佛之教示。)漢譯散見《法句經》卷下(大4, 567b)、增一阿含卷1(大2, 551a)、梵漢諸戒本、《大乘涅槃經》、大小乘之諸論書等。

5Saṁyutta, ii, p. 69f.(南傳13, 101頁以下),參見漢譯《雜阿含》
卷41(大2, 298c)。(案:《雜阿含》(大2, 298c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當知是須陀洹。」

6Dīgha, ii, p. 93f.(南傳7, 58頁以下),參見漢譯《長阿含》卷2(大1, 13b)。

7關於現觀,參見水野弘元「Abhisamaya(現觀)」(《東海佛教》第七輯,昭和36年6月)。

8Saṁyutta, ii, p. 25:Taṁ (paṭicca-samuppādaṁ)tathāgato abhisambujjhati abhisameti, abhisambujjhitvā abhisametvā ācikkhati deseti paññāpeti paṭṭhapeti vivarati vibhajati uttānī-karoti passathā ti cāha.

9《雜阿含》卷15(大2, 106b)、cf. Paṭisambhidā-magga, ii, p.217.

10所謂「六現觀」,即1.思現觀,2.信現觀,3.戒現觀,4. 現觀智諦現觀,5.現觀邊智諦現觀,6.究竟現觀。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5、卷71(大30, 605c以下、690c以下)、《成唯識論》卷9(大31,50c)等。(參原書p. 107)

11須陀洹以後諸聖者的證悟,也使用現觀一詞時,可以看成是指對於四諦或緣起理論上最初的理解。佛陀成正覺是在菩提樹下,依三十四心而完全斷結;這是依於成道前,十六心剎那的四諦現觀之見道。又,辟支佛稱為百六十心完全斷結而成道,是說緣覺證悟時,是在見道十六心剎那之時,而得現觀。但是,從須陀洹階段性依次得諸聖位時,因為在最初須陀洹證悟時,即得到現觀,所以,之後的證悟即沒有必要再得現觀。因為一旦得到現觀,即能不退轉。

在《轉法輪經》中,將四諦的證悟分為三階段,即三轉十二行法中的三轉。此即;1.示轉,2.勸轉,3.證轉。其中,最初的示轉因為是理論上理解四諦的階段,所以相當於現觀(見道位)。勸轉是實踐四諦理論的階段,所以相當於修道位。證轉是完成體驗四諦的理論及實踐之階段,所以表示是最高阿羅漢的證悟。(參原書p. 107)

12Vinaya, i. p.11(南傳3,21頁),Samyutta, iii, p.68 (南傳14,107頁)。

13Vinaya, i. p.15f. (南傳3,28頁)。

14出處同上,p. 41 f. (南傳3,74頁以下)。

15《雜阿含》卷15(大2, 106c)。

16Dīgha, ii, p. 251ff.(南傳7,268頁以下)。又,漢譯《雜阿含》卷15(大2, 106a以下):「三結盡,得須陀洹……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參原書p. 113)

17關於五見詳細的定義說明,參見水野弘元《以巴利佛教為主的佛教心識論》515頁以下。

18Saṁyutta, iii, p. 21; p.68 ; Vinaya, i. p. 14 及其它隨處可見。巴利語中的 "vusitaṁ brahmacariyaṁ",一般譯為「梵行已住」,但是,我認為它本來的意思是"vositaṁ brahmacariyaṁ"「梵行已終」,故今亦如此譯。
(參原書p. 116)

19Saṁyutta, v, p. 423; Vinaya, i. p. 11。巴利語中的 "ceto-vimutti ",並不是後世比較而說心解脫、慧解脫的心解脫之意,而是如原始經典中所說的 "anupādāya āsavehi cittaṁ vimuttaṁ"「不執著,從諸漏中,心得解脫」(Vinaya, i. p. 17),是其心從一切煩惱而解脫,成為漏盡的阿羅漢之意。(參原書p. 116)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