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
郑志明
中国佛教
第28卷第12期(1984.12)
页24-28
·1984 中国佛教社
台北市
--------------------------------------------------------------------------------
页24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
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984.12)
一、前 言
净土思想,渊源于佛陀时代的念佛与生天的概念,是佛弟子梦寐向往的理想世界,希求摆脱现实的痛苦,追求永远安稳的归宿。因此佛陀为了救济众生,设立解脱现实痛苦的方便法门,创立以念佛往生净土的思想,以为人们发大菩提心,广修菩萨道,即可到达无量无边的诸佛净土世界。
往生净土,不是单单解脱自我生存的困顿,自了于快乐安祥的享福,而是要立大心、发大愿,将来与佛陀同样救度众生,发愿以今世的成就,从事众生的救济工作,不仅个人解脱,也促成众生都能解脱,此为佛陀的本愿思想,亦是净土法门的主要教理。所谓“本愿”,系指自身成为觉者,同时使他人完成正觉的普愿,俾使理想的佛国世界早日完成。
本愿一般分为总愿兴别愿两种,所谓总愿即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无上菩提誓愿证。总愿精神大致上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学佛决心,是原则纲领的提示,较为抽象。别愿则补充总愿的不足,是较为具体的誓辞,是本愿思想完全展开,透露佛教普渡众生的宗教情怀。
本文取无量寿经中的四十八愿,重新加以分析,探讨此四十八愿在文化、社会、宗教、思想等四方面的具体意义与价值,进而探讨佛教在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及其教化的发展与功能。本人对佛理,只是初学而已,因阅读无量寿经时,以为此段具有文化史研究的价值,因此不揣谫陋,妄以粗疏的理解,赋予新的阐释,错漏之处必多,说理未必完善,衷心盼望对佛理研究有兴趣的同道们不吝指教,或导引出更精采的学术论著。
二、四十八愿的分类
为了解说方便,根据了慧的无量寿经钞,设定四十八愿的专有名称:1.无三恶趣愿 2.不更恶趣愿 3.委皆金色愿 4.无有好丑愿 5.宿命智通愿 6.天眼智通愿 7.天耳智通愿 8.他心智通愿 9.神境智通愿 10.速得漏尽愿 11.住正定聚愿 12.光明无量愿 13.寿命无量愿 14.声闻无数愿 15.眷属长寿愿 16.无诸
页25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
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984.12)
不善愿 17.诸佛称扬愿 18.念佛往生愿 19.来迎引接愿 20.系念定生愿 21.三十二相愿 22.必至补处愿 23.供养诸佛愿 24.供具如意愿 25.说一切智愿 26.那罗延身愿 27.所须最净愿 28.见道场树愿 29.得辩才智愿 30.智辩无穷愿 31.国土清净愿 32.国土最饰愿 33.触光柔软愿 34.闻名得忍愿 35.女人往生愿 36.常修梵行愿 37.人天致敬愿 38.衣服随念愿 39.受乐无染愿 40.见诸佛土愿 41.诸根具足愿 42.住定供佛愿 43.生尊贵家愿 44.具足德本愿 45.住定见佛愿 46.随念闻法愿 47.得不退转愿 48.得三法忍愿。
以上四十八愿,按慧远的无量寿经义疏分为三大类:(一)摄法身愿:第十二、十三、十七愿。(二)摄净土愿:第三十一、三十二愿。(三)摄众生愿:其余四十三愿。日僧圣冏将慧远的摄众生愿又分为摄凡夫愿与摄圣人愿。摄凡夫愿包括:摄自国愿(一─十一、十五、十六、廿一、廿七、卅八、卅九),摄他国愿(十八─廿、卅三─卅五、卅七)。摄圣人愿包括:摄声闻(十四)、摄善根愿(分为摄自国愿廿三─廿六、廿八─卅、四十、四十六,摄菩提愿廿二、廿六、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四十八)。
摄法身又作求佛身,成就佛的法身,摄净土又作求佛土,成就净土,摄众生又作利众生,利益十方众生。以上的分类就誓愿的对象加以区分。本文尝试就誓愿的性质与功能来区分:
(一)理想的人类本能:人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有限的身躯,遭遇到许多限制,因此超越时空,显现各种神通,完成各种妙用,是人梦寐以求的信仰憧憬。因此一旦自身成佛,也期求众生能各显神通。
(二)理想的生命修养:人格的圆满完成,是求佛身的基本功夫,唯有从自身的功德著手,方能自利利人,己渡渡人,因此内心的修德,透过谦逊,无私欲等反省,方能成就正觉。
(三)理想的社会状况:由于现实社会的痛苦,引起理想家乡的愿望,希望塑造出一个无灾无难,清净庄严的理想社会,俾使生命有个永远安稳的归宿。
(四)理想的宗教境界:宗教助人完成企求愿望,著重在救济人类生存的不足,因此宗教境界实包括前三种愿望,也就是透过宗教的力量,作为人类生活的精神指标。
三、理想的人类本能
这一类愿望的有:三─九、十二─十五、廿六、廿九、卅、卅三、卅五等十六愿。据此十六愿勾绘出理想人类所具有的特性:人体的颜色以金色为佳(第三愿),而且无美丑的分别(第四愿),无男女相的差异(第三十五愿),身心柔软(第三十三愿),寿命无限(第十三愿),长短自在(第十五愿),即称为金刚那罗延身(第二十六愿)。具备的本能有:宿命通(第五愿)、天眼通(第六愿)、天耳通(第七愿)、心智通(第八愿)、飞行自在(第九愿)、声闻佛法(第十四愿)、智慧辩才无限(第二十九、三十愿)。
不论任何时代与空间,因为人类身躯的有限性,遭受自然环境的无尽压迫,因此在人类的心灵里萌芽产生各种人生思考,包括宗教、哲学、科学等具体反应。其中以宗教成效最大,几乎支配了广大百姓的意识型态。佛教虽然源生于印度,属于印度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以宗教方式思
页26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
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984.12)
考人生问题,具有普遍共存的特征。无量寿经所描绘的人类本能的愿望,我们也可以传统的文化背景来解释。
生命的长寿永生与社会的和谐安乐是一种追求现世利益的宗教理想,使人可以不必追求飘渺的未来,努力于现世的满足,赋予人无穷的妙能。如此人类具有特殊保命延生的通灵法术,以消除困扰人类已久的生存问题。首先,生命的形态要彻底的改变,才能符合生命的再生,完成长生不死的愿望,此种改变必然与当今的生命不同,现在的身体有一定形状,遂产生男女、美丑、高短等差别相,而理想的人类应该突破形躯的固态化,形成柔软长短自在又无男女美丑的金色人,所谓金色是金光闪闪,完全透过光来呈显自己,如此可以任意往来人间施展各种神通,故飞行自在是人最大的愿望,可以不受任何羁绊,表现超越形体的永恒存在。其次宿命、天眼、天耳、心智等神通,是使人的灵魂与意志超越时空,兴外在超能力相感应,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生存烦恼。
四、理想的生命修养
这一类愿望的有:十、十六、十八─廿二、三十七、四十二、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八等十二愿。理想的人类应具有向上发展的文化精神,可使人格圆满完成。这十二个愿望代表人类生存的价值需求;使人人无欲爱,不生贪念(第十愿);无恶心,无有不善(第十六愿);至心信乐(第十八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第十九愿);植众德本,至心回向(第廿愿);具足三十二相(第廿一愿);积累德本,渡脱一切(第廿三愿):修菩萨行,为人天所敬仰(第三十七愿);得善分别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第四十二愿);修菩萨行。具足德本(第四十四愿);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第四十五愿),得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第四十八愿)。
佛教是伦理色彩浓厚的宗教,善恶的分辨极为清楚,以为恶的表现是以我执为中心的贪、嗔、痴。是人我执我欲的放纵,故唯有消极的去除欢爱,不生贪念,才能独善其身,但是消极的独善其身仍是一种潜著的我执,要真正打破我执,更须积极地开拓善端,以德行的净化,达到生命的解脱。发菩提心,是企图以道德打破我执,开拓新的自主世界,故“修诸功德”、“植众德本”、“积累德本”、“具足德本”说明了道德与佛教修养有极密切的关系。善是成德的依据;亦是解脱的阶梯,虽然宗教的理想是超越是非善恶,达到绝对平等的真如涅槃境界,破除一切的存在假象,完成真空妙有,但是欲达到此一境界,还是必须经由的道德的实践,方能完成清净解脱三昧。
佛教重道德的修行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教化相契相合,故能迎合百姓重现世的固有文化,巧妙为民众所吸收,进而混同于民间习俗。虽然佛教中国化的因素很多,但是佛教重道德的精神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五、理想的社会状况
这一类愿望的有:一、十一、二十七、三十一、三十二、三十八─四十一、四十三、四十六等十一愿。发菩提心,欲往生净土,即认为净土是人类理想的修行道场,也是一个完美的国土,呈现出和乐的社会秩序。这样的社会
页27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
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984.12)
,人类不再有地狱、恶鬼、畜生,人人可以取正觉脱离轮回(第一愿);无灭度遂住涅槃(第十一愿);国土中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第二十七愿),国土清净犹如明镜,睹其面像(第三十一愿);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第三十二愿);衣服随念即至,自然在身,不必裁缝捣染浣濯(第三十八愿);身心无限快乐(第三十九愿);于宝树中照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第四十愿);国人具足诸根,未有残废之人(第四十一愿);寿终之后,生富贵家(第四十三愿);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第四十六愿)。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理想与愿望,以满足其心理与社会需求的功能,其中乐园的追寻,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世界,居于人类对现实社会困顿,产生而成一种超越时空的乐园社会,这样的社会,首先强调平等性与自由性,平等的表现是不再有六道轮回,人人都可以取得正觉,也多可以证涅槃,消除生存的忧虑,又人人具足诸根,未有差异相,不致有残全、贫富之别,目由的表现是人可以随心所欲,欲闻法就能自然得闻,欲穿衣就能自然在身,最重要的是人人都能身心快乐,自由自在。
理想的社会景观,是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首先它是由人间罕见的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玛瑙、砗磲七宝所造成,其组合的方式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树是以紫金为根、白银为干、琉璃为枝,玛瑙为华,砗磲为果实。上有楼阁,下有宝池,光明照耀世界,无山水高低之别,是一平坦大地的国土,四季永无寒暑,常保温和。如此的乐园世界充满了人类丰富的想像与奇幻的歌诵,具体表现出人类意识深处理想的时空环境。这样的乐园世界,因中国自古以来常受水灾、旱灾以及各种人为灾害,以致由于生存危机,而易安顿于无灾难的宗教追求,故能普及流传,使净土信仰,成为民众乐于接受而普遍存在的宗教。
六、理想的宗教境界
除了以上三节的别愿外,其他别愿归类于此,包括有二、十七、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八、三十四、三十六、四十七等九愿。所谓宗教境界,是指宗教修持精进所完成的满足感,是无限开拓的宗教情怀。这种情怀为:经过修持,不再退转三恶道(第二愿);我名关于十方世界(第十七愿);承佛神力,供养诸佛(第二十三愿);在诸佛前,现其德本(第二十四愿);国中菩萨,演说一切智者(第二十五愿);知见道场树无量光色(第二十八愿);世界众生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总持者(第三十四愿);常修梵行,至成佛道(第三十六愿);闻我名字不再退转修道(第四十七愿)
四十八愿可以说是以生天的福乐思想引人入信,进一步发扬往生净土的定慧力量。就其本质而言,是以极乐净土发掘自性的宗教情操,藉著佛力,成就一切众生。成就众生,救渡众生,首先必须脱离轮回,与迷妄的现象界完全断绝,进一步完成解脱,呈显真空妙有。
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为其救世的悲怀,表现其广修功
页28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
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984.12)
德回向众生的修行善法。一切众生的堕落生死,皆是无始惑业所致,若能使众生闻我名号,以致专心修道,不再退转,故能断除惑业,常修梵行,终成佛道;若能使众生闻我名号,而能承续佛力,现其德本,得无上正觉,则可以少掉许多自力的苦修,藉菩萨的大愿,超凡入圣,得以渡苦海而获解脱。就其内涵而言,最富有宗教精神,最能表现宗教情怀与理想的修行法门,也因为具有简易的实践方法与普渡众生的悲愿,比一般修行法门,更具宗教性与超越力量的神秘信仰,故广泛为乡土百姓所推崇,藉念佛以断烦恼,以求永生。
七、结 论
四十八别愿是阿弥陀佛以自己修道的成就,摄受众生,使众生依果修因,依净境得净智,普度上中下根,同成佛果,得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脱)秘藏的快乐。如此的法门,由信生愿,由愿导行,以愿代解,是简易修行的佛法,顺众生避苦趋乐之心,因势利导。而进一步圆摄一切。
就四十八愿的内容分析,彰显出佛教文化理想境界的价值内涵与解脱要义,是符合佛教积极创世的精神,一般念佛者久念此经,自然与佛意相通,产生缔造理想国的悲情,因此念佛者不只在自身的往生西方,而在于带愿往生,以求自身早日开佛知见,具显佛的智慧、佛的德相,进一步拓大要求呈现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发菩提心,广行利人事,以证理想乐园世界,解脱生存的困顿。如此,有著个人实践履行的动力,共同为理想的社会,积极的努力,则美好的人生,将会及时到来,故四十八愿虽意在出世,却有救世之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