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郑志明
中国佛教
第29卷第五期(1985.05)
页28-33
·1985 中国佛教社
台北市
--------------------------------------------------------------------------------
页28 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中国佛教第29卷第五期(1985.05)
“销释金刚科仪”又简称为金刚科仪或金刚宝忏,与“慈悲三昧水忏”、“观世音法华经普门品”同为民间佛教法会常用偈赞式的经咒,随著设斋、打醮等法事的持诵,流行极为普遍与广泛。
销释金刚科仪是将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用说唱的方式,讲解浅释,使其经义简明而易懂。内容格调极高,是佛教礼忏法仪中的杰作。本文根据“续藏经”第一二九册礼忏部道光乙未年的版本,作义理的疏导,探求其内在的思想结构。
一、金刚科仪的形式
有关金刚科仪的作者与撰写的年代,据日本学者吉冈义丰撰“销释金刚科仪の成立について─初期宝卷の一研究”(小笠原宫崎丹尊二博士华甲纪念特集)认为科仪中的“宗镜”非五代高僧永明延寿,而是南宋理宗淳祐年间(西元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宗镜禅师的作品,此宗镜禅师的生平,全无史科可考。
金刚科仪分成三部份:经文前解经缘起部份、经文讲解说唱部分、经文后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解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相当复杂,其结构如下:1.唐义净三藏法师题取经诗。2.唐太宗题焚经台诗。3.恭请十方圣贤现坐道场。4.信体常住三宝。5.解经文义,附十二句七言韵文。6.举香赞。7.缘起:叙生命苦难,强调超生死不相关之地,了鬼神觑不破之机,附十四句七言韵文。8.持咒念真言,包括净口业真言、净三业真言,安土地真言、普供养真言。9.缘起:表彰净土真诠,附十四句七言韵文、词调(句型为四四七四五)、四句五言偈。10.奉请八金刚四菩萨。11.解经:说明此经的出处,附十八句七言韵文、词调(句型为四四五四四四四四五)、四句五言偈。12.发愿文:十句五言韵文。13.云何梵:八句五言韵文。14.开经偈:四句七言偈。
第二部分,依昭明太子将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分为三十二分,加上宗镜的解题与结论,共得三十四个单元。每一单元的形式皆相同,其结构为:1.金刚经文。2.宗镜述白。3.十四句七言韵文。4.词调(句型为四四五四四四四四五)。5.四句五言偈。宗镜的解题则无经文,其余皆同。第三部分的结构为:1.补阙真言,结构与第二部分的单元同,仅将经文换成咒语。2.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附宗镜述白、十二
页29 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中国佛教第29卷第五期(1985.05)
句七言韵文。3.回向文,附八句七言韵文二则及称颂佛号十句。4.十忏经文。5.十报经文。6结经偈。
二、关心与思考的主题
金刚科仪所关心的问题,是生命存在的忧患,感慨生命的短暂坎坷,面对著茫然的生命历程与广阔的宇宙世界,希望获得合理的诠译与真正的解脱,如云:
详夫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每日尘劳汨汨,终朝业识茫茫,不知一性之圆明,徒逞六根之贪欲,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争人争我,到底成空。夸会夸能,毕竟非实。风火散时无老少,溪山磨尽几英雄。绿鬓未几而白发早侵,贺者才临,而吊者随至。一色浓血,长年苦恋思情;七尺髑髅,恣意悭贪财宝,出息难期入息,今朝不保来朝。
生命的有限性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困难,经由此有限性,拓展到万物的有限性。追求名利是一般人最大愿望,而名利虽著个人的生死,岂能长久!因此金刚科仪一再强调存在的虚妄性,否定生命的真实性,以“业识茫茫”说明短暂的人生犹如一场大梦,而强调“一性之圆明”追求永恒的存在。但是个体是虚妄的,灵魂也是不真实的,须接受更多的折磨,如续云:
阎罗王忽地来追,崔相公岂容展限,回首家亲都不见,到头业报自家当。鬼王狱卒,一任期凌,剑树刀山,更无推抵,或摄沃焦石下,或在铁围山间,受镬汤则万死千生,遭剉磕则一刀两段,饥吞热铁,渴饮镕铜。十二时甘受苦辛,五百劫不见头影,受罪业,复入轮回,顿失旧时人身。
地狱与轮回是佛教业感缘起论的主题,金刚科仪顺著业报的观念,强调灵魂的限制义,一般人是以灵魂来延伸存在的有限性,作精神的拓展。但是灵魂受地狱与轮回的限制,使单纯的生死的问题,也变成永恒的遗憾。
如何才能解脱生死,唯有“直下承当”。所谓“直下承当”,金刚科仪以十个例子来作说明,第一:释迦文佛抬皇宫而直往雪山。第二:居士庞公将家产而悉沉沧海。第三:真武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第四:吕公既作神仙尚勤参请。第五:苏学士常亲佛印。第六:韩文公终体大颠。第七:斐公夺笏于石霜。第八:房相问法于国一。第九:妙善不招驸马成佛无疑。第十:六祖相遇客人听经悟道。其结论为:“禅道若无况味,圣贤何肯归依?”由此十个引用的例子得知,金刚科仪的内容,不仅专思佛理,也受到儒家道教的影响。这种影响,金刚科仪明示云:
岂识菩提觉性,个个圆成;争知般若善根,人人具足。莫问大隐小隐,休别在家出家。不拘僧俗而只要辨心。本无男女而何须著相。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若能返照回光,皆得见性成佛。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足见金刚科仪偏重于禅宗思想,但是“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又有宋代理学的影子。或许金刚科仪是宋代理学与佛学教化下的作品,一方面极力发挥大乘佛教真空的玄义,契入理学心性的会通,一方面又将出世的修炼方法转用于待人处事的现实生活中,强调根本归宿的“解脱”。“解脱”是金刚科仪关心与思考的主题。故金刚科仪也有浓厚“净土”的色彩,如续云:
国土极乐,佛号弥勒,四十八愿弘深,百万行门广大。双明真化应接高低,地前地上皆生,是圣是凡俱往
页30 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中国佛教第29卷第五期(1985.05)
。弥勒缘愿,于是彰为,净土真诠,由斯显矣。
著重生命的解脱,发挥修行的妙用,以神秘经验来证明玄妙境界,使玄理与解脱联合一致,而发挥禅净双修的奥旨,如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去灵山塔下修。”一方面强调自性灵明,一方面又著重解脱的修行,故续云:“愿令合会诸男女,同证金刚大道场。”
如何才能同证本真呢?如何修行才能解脱呢?诗云:“在家菩萨智非常,开市丛中作道场,心地若能无挂碍,高山平地总西方。”金刚科仪是强调在家修行,只要心地明朗,定能“一条直路超三界,但念弥陀归去来。”禅净双修的解脱之道,是其主要的义理结构,本文著重在“解脱”的证悟工夫,同馈其思想形态。
三、解脱的意义
解脱包含两个意义,一为肉体苦难的解除,一为精神极乐的长存。肉体苦难的解除,是其修行的主要的动机,如下列数则云:
1.始知生死事无常,莫道先从老者亡。大限到来无定准,后生年少也提防。
2.人间阳寿真难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3.百岁光阴瞬息回,其身毕竟化为灰。谁人肯向生前悟,悟取无生归去来。(第一分)
4.人命无常呼吸间,眼观红日落西山。宝山历尽空回首,一失人身万劫难。(第五分)
5.百岁光阴捻指间,奔驰不定片时间。烦君检点形骸看,多少英雄去不还。(第十一分)
6.百岁光阴老尽人,青山绿水至如今。开眸认取来生路,莫学愚顽错用心(第十二分)
7.百岁光阴似水流,无穷无尽几时休。不如先证菩提路,悉免轮回得自由。(第十六分)
8.荒郊日落草风悲、试问骷髅尔是谁。或是英雄豪杰汉,回头能有几人知(第十八分)
9.春来秋去几时休,堪叹众生又白头。东廓郊中多古墓,北邱山下有骷髅(第二十八分)
10.朝日忙忙暮日忙,众生何不早思量。人如春梦终须短,命若风灯岂久长。
金刚科仪到处扬溢著生命有限性的苦恼与无奈,由存在的恐慌,逼迫反省生命的真正意义,去除身躯的有限性,证悟解脱的圆寂境界。第一则从“生死事无常”引申到“年少也提防”,提防什么呢?第二则强调人身难得,须及时学道,学道即用来提防生死,故第三则云“生前悟”,要悟得“无生”归去来。为什么一再强调要及时修行呢?因为第四则云:“一失人身万劫难”要珍重可贵的人身,所以“烦君检点形骸看”(第五则)。但是修道,必须“开眸认取来生路”(第六则),所谓来生路,即是菩提路,其效果第七则云:“悉免轮回得自由”,不仅解除生死,也要化掉轮回。第八、九、十则仍然一再强调存在的有限性,在“堪叹众生又白头”(第九则)之时,劝勉众生要及早思量。
“高超三界证真空“回出四流无苦趣”是金刚科仪求解脱的主要心态,其重点在“无苦趣”,求得精神的永乐长存。从物体的有限性转出精神的无限性,即是解脱的主要意义,如下列数则云:
1.极乐国中真快乐,永无八难及三灾。常闻天乐空中
页31 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中国佛教第29卷第五期(1985.05)
响,敢劝众生归去来。(第九分)
2.真乐真常真净土,宝池宝树宝华开。无寒无暑无凋变,归去来兮归去来。(第十四分)
3.极乐家乡甚妙哉,无诸忧苦乐常谐。因谈果海圆音彻,时礼金容归去来。(第三十二分)
4.西方极乐景幽深,宝网光腾百万寻。菩萨为邻谈妙旨,声闻作伴演圆音。
此四则一再强调西方极乐世界,无诸忧苦乐常谐的精神境地。所谓解脱,即是去除一切外在的限制,回归一个“声闻作伴演圆音”的家乡。当面对著苦难的世界,似乎唯有“归去来兮归去来”的理想国土,才能安顿生命的存在。
极乐世界是只有乐不见苦的世界,是与娑婆世界的苦恼相对。娑婆世界有三有、四生、五道、六趣等,皆无乐趣,充满苦报。金刚科仪认为,欲安住庄严净土,唯有归回极乐世界,才能转化生存的大悲。要解脱生死,回归家乡,来自自力与他力,化除恶业罪障,得以永生。所谓他力是蒙佛接引,摄取光明,如下列数则云:
1.稽首弥陀真圣主,身乘七宝紫金台。四十八愿常无间,摄受众生归去来。(第五分)
2.势至观音悲满怀,宝瓶杨柳洒三■[安-女+火]。誓随净土弥陀主,接引众生归去来。(第六分)
3.念佛临终见宝台,宝幡宝盖满空排。弥陀势至观音等。合掌相随归去来。(第十二分)
仰仗他力,得以解脱,是发挥自我的愿力,与佛相证,透过专心反复念佛,由“信”、“愿”、“行”彻入三昧境界。这种他力解脱是属于净土宗的修行法门,但是在金刚科仪里,则又强调心性超越,由明心的工夫,得以永生,近于禅宗,如下列数则云:
1.休插龙钗与凤钗,莫将胸粉污唇腮。法身清净元无垢,体露堂堂归去来。(第七分)
2.般若现前无挂碍,横身宇宙莫疑猜:虚空拶破难藏覆,大道分明归去来。(第十三分)
3.大力量人元不动,等闲抹过上头关。倒握吹毛扫异踪,顿令心地尽开通。(第十五分)
4.直饶讲得千经论,也落禅家第二筹。心眼俱通法界周,恒沙妙用没踪由。(第十八分)
5.到岸从来不用船,坦然大道透长安。了知元不因他悟,面目分明总一般。(第二十五分)
由以上五则得知,金刚科仪是以禅理来解释净土法门,主张禅净兼修,肯定自性弥陀,经由明心见性,一念即可往生。第一则引文,主张破除一切外在的虚相,呈现“无为法性”当下即证涅槃。第二则“大道分明”即超越性的自觉,由明心而解脱,所以“心地尽开通”、“心眼俱通”,顿悟本性明觉,照知“面目分明总一般”。
四、解脱的方法
不管自力与他力,皆求永远的生命与绝对的光明。金刚科仪的修行法门,在于参证四句偈,洞明真如本性,解脱生死轮回,类似禅宗的参话头,由禅定而生教慧,进而契合本性,以求解脱。有关四句偈的妙用,见下列引文:
1.宝万三千、财施有尽;偈宣四句,法施无穷。发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妙道,所以称扬德胜,了达性空,彻诸佛之本源,豁一经之眼目。(第八分)
2.布施三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能宣四句之偈,胜前万倍之功。用真智以照愚,如急流而勇退。(第
页32 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中国佛教第29卷第五期(1985.05)
十一分)
3.受持四句,皆应如塔庙尊崇,常行无念之心,实为希有之法。(第十二分)
4.福等三千,施须弥之七宝,经持四句,耀智海之明珠,能令识浪澄清,顿使义天开朗,弘慈普济广利无边。(第二十四分)
5.持经四句,入圣超凡,频频转念,金刚体最坚。(第三十一分)
“偈宣四句”、“能宣四句之偈”、“受持四句”、“经持四句”、“持经四句”等原本在解释金刚经经文:“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金刚经的四句偈有二,一为:“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科仪的四句偈共有三十八句,在这四句偈中提到四句的妙用,共有三则如下:
1.一相元无垢,体性离尘缘,专心持四句,且要诵真言。
2.四句绝堪夸,河沙数渐多,算来无一法,净处娑婆诃。(第十分)
3.演说四句偈,六度已为初,纵横无挂碍,般若自如如。(第三十一分)
在七言韵文也有二则提到四句的妙用:
1.真性洞明依般若,不劳弹指证菩提。徒将七宝施三千,四句亲闻了上根。(第八分)
2.宝聚山王算莫穷,还如仰箭射虚空。洞明四句超三际,绝胜僧祇万倍功。(第二十四品)
持诵四句偈只是方便法门,最重要在“洞明四句超三际”,经由四句入圣超凡,使得本性开朗,所以云:“算来无一法”,第三十二分后补阙真言的七言韵文亦云:“言言见谛言非有,句句超宗句本无。金刚本体湛然虚,把断牢关一物无。”
由四句偈,导致有为法与无为法的相互比较,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唯有无为法方是解脱的妙门。由四句偈到无为法,无外乎强调本性的圆满自足,如云:“西方净土人人有,不假修持已现前。”又云:“步步头头皆是道,弥陀元不住西方。”(第四分)“直指单传深密意,本来非佛亦非心。分明不受然灯记,自有灵光耀古今。”(第十七分)但是什么是无为法呢?如何才能识得如来本性呢?第十九分云:“有为虽伪,弃之则功行不成;无为虽真,拟之则圣果难证。”有为与无为的执著心宜全部抛弃,如二十二分的四句偈云:“无为所得法,得法何所持,无有少法故,三藐三菩提。”在金刚科仪中,四句偈即是无为法,如云:“般若真空性,福慧两双修,四句无为法,持念片时周。”(第二十三分)即是从有为的偈语中,参悟无来无去耀古腾今的生命本真。似若有为实亦无为,此乃解脱的方法。
五、解脱的境界
超越生死,永不轮回,只是解脱的附属品,解脱的真正境界,在于见性成佛,彰显性灵的全体大用。若有丝毫杂念,就不得解脱。金刚科仪虽然是由生命的有限性,反省到精神的无限性,但是到最后,须忘却一切的有为心,甚至连无为心也要去除,如第九分云:“勿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果位声闻独善身,寂然常定本非真。”迷著解脱的境界,乃是生灭的假象。但是金刚科仪也非停留在“言语道
页33 销释金刚科仪义理初探 中国佛教第29卷第五期(1985.05)
断,心行处灭”的全般否定,其解脱的境界在于虚空的顿悟,体悟语言文字的缺陷,知道取鱼忘诠,得意忘象的真谛。
虚空是解脱的境界,有无穷的妙用,是人性证真的本源,回悟生命本性自觉的灵光,如七言韵文云:
1.重增七宝满恒沙,如弃甜瓜觅苦瓜。溪悟真空元不坏,百千三昧总虚华。(第十一分)
2.要心灭尽业还空,直证菩提超等级。恶因谁作罪谁招,真性如空不动摇。(第十六分)
3.从来无说亦无传,才涉思惟便福关。语默离微俱扫尽,客家独坐古灵山。(第二十二分)
4.一点灵光塞太虚,也非禅教也非儒。打成一片谁人会,具远还他大丈夫。(第二十七分)
5.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法空非我道非亲,树倒藤枯笑转新。(第三十一分)
超越一切有为法,直证宇宙的虚空,顿悟自性的本自清净,故第一则云:“虚空元不坏”,超越一切有无的对待,还原本来面目的“真性如空不动摇”。第三则是说明法空,在灭尽定中,一切法寂灭了,空相也寂灭,所谓“宾主两忘,色相俱离”(第二十分)。法相虽空,却能见空得道,故第四则云:“一点灵光塞太虚”所谓灵光,起无所起,住无所住,不是自体能起能住,见灭得道,顿悟涅槃空寂。第五则由法空寂灭,赋予直接的证验,在一树倒藤枯”中,消泯万相,反映出直觉体证的境界。
金刚科仪的四句偈,大多强调空无自性,直指本心,赋予直觉的观察,了达空性的假名离言,体悟空的无相无言,超越生死,真正获得解脱,举数例说明:
1.如如真妙理,湛湛自然观,圆明真实见,随处得安然。(第四句)
2.五果并四向,本体元无相,两目不相似,鼻孔都一样。(第八分)
3.授记本无言,真慈大觉宣,四相非四相,菩提果自鲜(第十六分)
4.净心平等行,无下亦无高,善法非善法,何须口叨叨。(第二十二品)
5.人人具四大,我见万法空,行住并坐卧,来去与真同。(第二十八品)
6.三千界微尘,俱来一念心,如来一合相,推倒太虚空。(第二十九品)
金刚科仪的四句偈,文辞相当的活泼,在自然通畅的语言中,表达无为法的真谛。第二则说明“本体元无相”,须遮拨一切相;才能无为常住。第三则“四相非四相”也是无名诸法性,强调一切根尘皆不可得,方能“随处得安然”(第一则),“随处”二字代表自性的圆通,是绝对的逍遥,能“来去与真同”(第五则)
六、结论
金刚科仪是一部较大众化的典籍,是佛教思想在中国社会具体发展的重要文献,可以探求佛教在中国固有的传统与民俗中,如何打成一片,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礼忏”的作品,主要是为了禳灾、避邪、祈雨、治病、息灾等现世利益,但是金刚科仪将禅净双修的哲理思想,透过宗教仪式面广为流传,使得佛教思想能更具体的民众化,深入基层社会,成为一般民众信佛学佛的主要教理依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