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著:静思、智慧、爱(1)
作者:证严法师
卷一 静思
1.清凉月
菩萨心如清凉月,
常游太虚毕竟空。
明心
佛教中有一句话:“菩萨心如清凉月,常游太虚毕竟空。”我相信大家的心都像月亮一样,那么的圆融、清凉、清静,显露出它无比的柔光,常常照彻大地;在黑暗中唯有月光,才能破除大地黑暗。太虚大师作词的“三宝歌”中第一句即言:“人天长夜、宇宙黯黮,谁启以光明……。”人生的罪恶大多是黑暗中造成的,这里所说的黑暗,不是大自然黑暗,而是众生心地中的黑暗——心中的那分良知被罪恶的乌云所掩盖,以致无法发出人人自性的良性,所以才会造成惊天动地的罪恶。
佛教的教育,就如太虚中的净月,能照亮众生的心地,启发良知,发出良能。你能说抢劫作案的人没有能力吗?只因他昧于良知,掩盖了良能,却发出了一分罪恶可怕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用真心推行佛教的教理,如一轮明月,照亮众生心,它不但是一分光明,也是一分清凉。
菩萨心如清凉月,常游太虚毕竟空;希望每个月圆之夜,抬头仰望明月,照亮我们的心地,培养我们的心地,培养菩萨的精神,普照大地迷惘中的众生。
如来
佛教徒向往的目标就是如来的境界。什么是如来境界呢?
六明法数解释:“如者,就是一心真如,自性中来。”也就是真的意思,每一个人真而纯的本性就叫做“如”。一般人就是杂念心重,本来我们与佛有同样的清净、单纯的本性,只因为受到社会上欲与情爱的薰染,以致充满杂念的不定心,感染了贪、嗔、痴的恶习,一念真如的本性就因而被迷住了,学佛就是要唤醒内心的真如本性。
“来”,就是“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显现。”
我们学佛应不是为了脱自己,而是为了救度众生;用佛陀的心来救世间的众生才是。
无常
有一次我去玉里,正好碰上一件个案,案主是以前地方上有钱有势、呼风唤雨的出名人物,而现在却落得财产散失,车祸、重病又接二连三降临,贫病到需要我们救济的地步,真正印证了富不过三代的格言。这就是无常啊!父母的财富不一定能庇荫子孙,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有钱、有名、有势是一辈子永久的事。
台北市有一栋十四层的大楼,在地震中变形了,甚至二、三楼已无法再使用。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人生事物都有变化的可能;有的人从无变有,有的人却从有变无。我曾看过很多人,他们过去的生活一无所有,却靠著勤奋而成就大事业,因此我们不能轻视“无”的人,而“有”的人也不可得意忘形。
最踏实的事,就是今天我有多少力量,就赶快付出,做一些有利益人群、社会的事。
服务人群
现在的人每天都很忙碌,但也需要争取时间,为社会做些服务工作。因为,平时事业的忙碌,与义务性志愿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忙碌,那种心灵上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肯付出心力为别人服务的人,因为是抱著义务的精神服务人群,所以无论再怎么忙碌,也会感到很愉快,但如果是为了职业或做事业,争取利益而忙碌,那他一定会忙得无可奈何,忙得非常烦恼。
所以,同样的人生,同样的忙碌,却有著不同的心境。
快乐忙
有一句话说:“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吃饱饭没事做的人,一定不快乐,一点意思也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这世间又有谁会是闲人呢?看社会上每个人,每天总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状,而他们忙得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活得很无聊,正事不做,却忙著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这种忙,我想,在饱乐之后,一定是疲倦与空虚。人生宝贵的光阴就这样浪费掉了,真正快乐的工作,他却没做到。
什么是人生快乐的工作呢?凡有利于社会群众的工作,都是快乐的。但有人却不这么想,每天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的需求而忙碌,造成了心胸不能开阔,无法接触到真正善良可贵的本性,把自己关闭在私我私欲中,宁愿空抛时光在无所事事的是非无聊中;这种人生毫无人生价值感,哪有乐趣可言?
“忙人无是非”,的确是。因为人生苦短,而真正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如计划、推行……,时常都是要分秒必争、心无旁骛,为人群、福利事业而努力。他们过得殷实而富有意义,这种“快乐忙”的人生,哪有空闲时间去惹是生非呢?
第一步
“路”是人走出来的,千里之路,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圣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佛陀与凡夫没有不同,释尊虽已成佛,但在成佛之前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他爱真理的心比我们恳切,而且他除了爱真理之外,还能身体力行,所以能较早抵达目的地。而我们求真理的心不切,少了这分毅力、勇气,因此仍然停留在凡夫的阶段。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身体力行,提起信心、毅力、勇气,凡夫也一样可以成佛的。
心灯
常有人说,修行学佛要学什么呢?就是在洗除我们的心源恶念。用什么方法来洗除呢?用什么方法可使凡夫的观念,进入圣人的境界呢?那必须走上学佛的轨道;有了轨道,就不容易出轨,这也是学佛的目的。
人生迷茫,是心迷而不是人迷。迷就是不觉,不觉就是不知。但是,知而不去做也无用,知而且又肯身体力行,才会有成就。
佛教徒不可有自私自利的心,有的人听说某寺院有法会,就赶去拜拜,吃一餐保平安……。其实,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须先得理;理得心安,即阖家平安。
也有人说要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是要从我们的心点起来,佛前的灯你们不必刻意去点,最主要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要如何点心灯呢?我们去寺院拜佛最主要的是礼佛求法,有了佛法,才能滋润我们的慧命、智识。所以,我们如能懂得佛法,能体会佛陀的精神,才能够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
财物如能善用,除了能养家无乏外,又能救助别人,那才是真正的福利事业,福利人群。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平时念佛,这分心就是大善根,热心于慈济志业就是大福德。但是这分大善根、大福德若是不能持久常行,那只不过是一粒种子,把善因种子种植在心田,必须不断地培育它。
要如何培育呢?必须身体力行。
有这分救一切众生的心,有这分解救众生的大愿,就是佛陀的心,若仅有心(善根)而没有行(福德),也难成就;所以说念佛是善根,布施救济是福德,必须要善根福德并行,才能有所成就。
以佛心为己心
当初我设立慈济的目的是为佛教、为众生,希望佛教不只是挂在嘴上而已,而是要显扬出来,把佛陀的精神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现,使事(慈济精神)、理(佛陀精神)并行;同样的,善根是理、福德是事,善根福德具足也就事理圆融。
我们庆祝佛陀的诞生,就是自己的心中时时有佛,每日每时都是佛陀的诞生纪念,把佛心永远存放在我们的心中,时时勉励己心要如佛心。
启发良知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有人带福来人间,也造福在人间;有些人是带业来人间,也造业在人间。学佛就有自己转“业”为“福”的能力。
要如何才能转恶业而造福人间呢?那就需要接受佛教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力量,能把我们本具的良知启发出来,亦即将慈悲本性——“良知”从欲尘中显现出来。
大乘慧心
中秋月圆,以佛教中所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下有很多江水,而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只要有水就可映出月亮。这比喻佛陀来人间,其所教育的目标,本来只有一个——成佛之道的大乘教育。唯众生的心量与领受力不一,故不得不分层施教,所以有三乘教法,三乘就是大乘、中乘、小乘。
小乘的佛法,教化根机浅、慧根薄弱的人,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教法。中乘是独觉辟支佛,独觉辟支佛的智慧较利,他只看到世间的形象,就能体悟人生无常,生命苦短而自得觉悟,这就是中乘。再说大乘,就是菩萨乘、佛乘,大乘是转愚迷为智慧。对独善其身者,鼓励启发他本具的大乘慧心,透彻人间的真理。对物质享受能看得淡,一切物质只是提供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利用品。慎勿被物质所利用,或受物质迷惑。
所以说,佛陀教育我们,小乘、中乘最终的目标是大乘的慈悲、智慧。这也就是自爱之前,必须先去爱人,如同孔子所说的“己立立人”,自己要成就,必须先成就他人,也就是“己达达人”,这就是大乘的精神。
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释迦佛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都是大乘的表现。
大愿慈悲
我常说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拿出至诚的心,有至诚的心,何患事不成呢?何患愿不了呢?我一向不谈神通、怪异,但偏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发生,这就是心力。
学佛先从我们的心学起,修行也要从我们的心修起,救世也要从我们的心救起,如有这分慈悲周切的心,我们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具有菩萨的精神。我们礼拜地藏王菩萨,其实是礼拜我们心中自性地藏的本能——大愿;念观世音菩萨是念出我们心中的本具良知——慈悲。
我们如能了解拜佛、学佛的意义,即能成就这分佛教的事业,我希望大家能提出这分真诚的意愿,以佛陀所教化的大乘心,来普济一切众生,立地藏王菩萨的愿,发观世音菩萨的心,那么此刻的我们,人人都是地藏王菩萨,个个都是观世音菩萨了。
圣化教育
佛陀辛辛苦苦的教导众生,只为了一大事因缘,故现于世。经云:“佛陀出现人间,是为大乘作因缘。”大乘的因缘就是教一切众生发大乘菩萨心,使一切众生达佛的境界。这也是佛教教育的唯一目标。
现在的人往往佛、道不分,真正的道教不是妈祖,也不是关公;佛也不是神,佛陀本已圣化,而不是神化。圣是圣人,佛陀是我们心目中的圣人,是人格至高的升华,真实人生智慧的引导者;神则是出没无常,空幻无踪,牵强地说:是飘荡的神(灵),神在佛教中是列入鬼神道,不超出三界,他的灵神不离尘,不能脱俗。我们恭敬佛陀,因为圣人是真实的存在,是真正出入世间来教育众生的人。所以说佛不是神,神也不是佛。
“神”是否属道家呢?也不是,真正传统的道家,有道德的精神及教育书籍,如老子、庄子,他们这分道德及哲学性的教育,已流传于后世。而妈祖、王爷一切的神又是什么教呢?我认为:他们非佛非道,而是一种民间的信仰,有信无教。是民智未开时,一种存在于人民心目中虚幻的信仰寄托。
有人认为佛教是科学的,那也没错。因为佛教中说三千大千世界,人类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只是宇宙间的一个世界,这难道不科学吗?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已揭穿了宇宙的真相,大胆地说:“娑婆世界上下虚空,更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以科学的观点来看,谁说地球不是虚空中的一个世界呢?现在的科学发达,只是佛教科学观的证明而已。
佛教同时是心理学、哲学或科学的,只要研究佛法,都能得到圆满解答。佛教的教育,包罗万象,如知识渊博的学者研究佛法,越钻越深,大有精深奥妙的感叹!而一般的学者也能受用。所以说:佛教是有教无类,老年人可以接受,年轻人也可以接受,三根普被。
云开见青天
今天我们有缘能以佛教的精神来推动慈济的志业,为人群服务,这是最纯、最诚、最清净的善念,像是晴空无云万里天一样。我们的净心爱念,就像是一片晴空,无一点云遮住。这就是因为每个人抱著不求回报的精神,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我们的心要像明月一样,只要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只要云开就见青天。能像晴空一样地宽阔,如此的人生才能逍遥自在。
佛教中有句话,形容出家人的生活:“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多逍遥洒脱啊!在家的居士只要心无乌云遮蔽,能看得开,任何人都可以海阔天空、逍遥自在。
人性教育
过去佛陀在世时,他教导众生,可说是一种社会民间的教育。二千多年前的当时,民间教育水准低落,靠著宗教才能引导人群走上人伦智识轨道,教育人群互相帮助,发挥人性的本能及爱心。
佛陀入灭后,他的教育变成了宗教形象化,演变至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仪式而已。这是佛教中不幸的事,因为一般人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宗教,只是拜拜而已,有拜拜的仪式,就说是宗教,这与佛陀在世时对我们的教导完全成了两回事。
我一直期待佛教能恢复佛陀时代的教育,如此一定能引导众生的心理,启发众生的智慧慈悲,以发挥人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的本性。
生老病死大医王
人生多苦,但莫过于有生、老、病、死四大苦。世人也许会认为生怎么会是苦的呢?生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其实,生是苦的,因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开头;有生就会有死。而反过来说,死也就是生的起点。
凡夫生死不能由己,随业力而舍此投彼。我们过去未受到佛陀的教育,不知造了多少业,今世依照不同的业,来人间受著不同的苦。世间人生活的形态是甜是苦,是幸是不幸,都是过去生的业力所带来的苦或乐的业报,我们应该以一分欢喜心来承受。所以说:这生的结束是来生果报的开始。
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出发点,死是把过去的业消掉,所以死等于是解脱(只要不再造恶因)。宗教上所说的生死与社会上所说的生死并不一样,社会上说到生就想到要恭喜,其实在佛教上来说,死才是真正的恭喜——因为它已消掉了一段业缘!
人生的罪与福是人自作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爱的也是人。看你怎么做,做好的,“生”便值得恭喜;如果做恶而来,“生”于人于己都是苦啊!
老也是苦;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老更痛苦。除了身体不自由,六根衰败、眼睛看不清楚、耳朵听不清楚、牙齿掉光了不说,自身的活动也无法像年轻人那么利落,意识也无法像年轻人那么敏捷。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慢慢退化,有人说人生七十才开始,这句话也有其道理存在,因为从七十岁开始又像小孩子一样了。
目前老人问题,已成了社会问题之一。过去的老人受年轻人的敬重,而社会变迁的结果,现在的老年人太凄凉了,所以我在建院时就有人提议应该建一座老年人安养院,这也是我将来计划进行的工作之一。
老是苦,死也是苦,病了更苦啊!生、老、病、死都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然而,病是可以预防的,病是人生最痛苦的,有身病也有心病。身上的病需要医生来治疗,而心病就要找大医王。
谁是大医王呢?
就是佛陀。我们要用佛陀创立的宗教精神来医治身、心的病根。
珍惜人生
佛教说六道,也就是说众生有六个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中除了天、人二道较好之外,其余阿修罗道虽有天福,但缺天德,整天发脾气,与人斗气,非常痛苦,另外的三恶道更是苦不堪言啊!
真正对佛法有研究的人,都不希望生在天道,为什么呢?因为那里天寿有五百、一千岁以上,寿命很长,他们的一天是人间的五十年或一百年以上,以人间的岁月来推算他们的寿命实在很长,真的是活得很枯燥、无味!而且在天道没有富贵贫贱之分,想要帮助别人、做好事也没机会;天天没事做,多无聊、多乏味啊!所以,天寿在佛教中也是八难之一。
反观人道,人间虽然是苦,但是却很有趣,有富有贫、有恶有善。看到贫苦的众生,我们付出爱心来帮助他,这种行善带给我们快乐!比较一下困苦的人,再看看自己,也会觉得目前所拥有的已经很多,的确也很满足了。
所以我们不要求长寿,就因人间寿命短暂才显得珍贵有价值。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已在人间发挥自己的功能才是。
大功德
“病”,可以说是八苦之最,尤其是当我因病无法起床时,才更深深体会到《地藏经》所说的铁床地狱之苦,铁床地狱中的一张床有四十里大,一个人躺在上面不觉得大,几万人躺在上面也不觉得小。这段文也许很多人看了不甚明白,但是你们想想,每个人生病躺在床上,只会感受到自己的病痛,无暇顾及到其他病人,所以说“一人亦满,多人亦满。”
在《三国志》中,我们都晓得张飞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夫。有一天,孔明把一个病字写在手中,叫张飞过来看,结果吓得他退了三步!虽然张飞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勇夫,但是一样也怕病来磨。所以佛陀说人生八大苦中,以病苦为最苦;而八大福田中,也以看病的功德为最大,因为能解决最痛苦的苦,才是最大的功德。
2.菩萨道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业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修己结缘
人们都有烦恼,而烦恼大多指的是贪、嗔、痴而言。因贪嗔痴能生障碍,人们有了贪就易发嗔,由嗔心又起痴念。人为何不创造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呢?因为舍不得付出(贪),不但不能舍,反而要争(嗔)。为什么要争?因为我们不明真理(痴)。这三种是我们内心的毛病,一定要消除。
人们要追求的,不只是福报,更要勤修智慧,才能有真正的福业。我们要修的福,应该是福缘,这是到任何地方都被人敬爱的。有了被人支援成就事业的好人缘,就是福缘,也就是我常说的“未成佛前,先结好人缘”。我们如常去做利益众生的事,就可以广结众生的福缘。
依道而行
佛陀讲经就是讲道,经者道也,人若能依道而行,终会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学佛者能依教奉行,则终至成佛。有道是:“佛法难闻今已闻。”现在既已闻到佛法,就要赶快把握。“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们既已得人身,得闻佛法,如不赶快利用今生了脱烦恼断生死,更要等到何生度此身呢?
我们要爱惜、重视自己的力量,不拘大小,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财富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来铺好将来要通往菩萨道的桥梁。
除旧布新
我们常用“福祉与春光并茂,德业与岁时俱新”这两句话向人贺年。
什么是“福祉与春光并茂”呢?学佛的人,就是要有造福人群的心,如此才能在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茂盛的福业,日日都如沐浴在春天一样的快乐安详。孔子说:“择不处仁,焉得智?”他的意思也就是告诫我们:居住的地方要选择仁德之士多的地方,那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我们应从自我做起,以仁以德来感化周围的人士,使周围的人都有造福人群的慈悲心,共同缔造祥和安乐的社会。
什么是“德业与岁时俱新”呢?众生在人间,大多数都在烦恼中增长恶业。我曾说过: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这是一般的人生。学佛的人就要常念知足,才可发挥充足的力量,每个人都是知足的福中人,有一分力量就去救人一分。所以我常说:你们都活在富有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爱心及感情,这就是知足守道。大家常行在菩萨道中,不断向前精进,所以说:“德业与岁时俱新”。
如我们每个人在过年前,总会把屋子内外整理、粉刷得焕然一新。学佛的人,心也要日日都像过年一样除旧布新,从现在开始把好的、新的布置起来,把坏的淘汰掉,让自己每天的心地清新洁净。
八垢与三福田
在佛教经典中曾说到八垢——八种悖逆情理的心理垢病——那就是:(一)毁谤佛、(二)毁灭法、(三)毁谤僧、(四)不孝父母、(五)不敬师长、(六)不看护(救)病人、(七)不救济贫民、(八)不怜悯众生。以上这八种该护的不护、该做的不做,就是逆理不顺道。
若能把上面所说的八种悖情逆理的心理垢病,转善过来,顺理行持,则能成就三大福田(亦称八福田)。
一、敬田:是尊重(一)佛、(二)法、(三)僧三宝。
二、恩田:是(四)孝养父母、(五)尊敬师长。
三、悲田:是(六)看护病人、(七)救济贫民、(八)怜悯众生。
具备了这三种田,就是大福田,慈济就是希望人人能亲自耕种福田,以增长诸善福业,消除三灾。所以我们能有今天的安定生活,就要更精进更努力的去造福人群,完成菩萨道业。
福慧双修
佛陀也是凡夫所修成的,众生只要有佛陀这分救人救世的精神,则与佛同体。所以佛陀出现在人间,也就是因为要救度众生。尽管二千五百多年前,他出生在印度,入灭也在印度,但他却能够把精神遍布天下宇宙间。因为佛陀的法身慧命,是超越时空法界、无始无终的。我们每年庆祝佛诞节,只是化迹人间的佛。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可以说是福慧两就。
佛教徒不但要修福更要修慧,福慧两者不可或缺;修行如有偏差,距离成佛的目标就很远。有些人总认为只有专心念佛,不管世事才可了生脱死,这是不正确的。在《阿弥陀经》中有句话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是善根呢?就是慧;对佛教的教理不去追究,不透彻众生本身的心源,又怎能得生彼国呢?众生的心一片糊涂,要如何才能得生彼国呢?一定要有大善根;除了大善根外,还要有大福德,这个福德也就是广结众生缘,完成菩萨的道行。
布施
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不离布施心。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世间的人为了财,造就了无量的罪,世间的天灾人祸,都是由于大众的贪嗔欲念所造成的。
不会利用金钱的人就会被财物利诱而埋没了,有钱而善于利用财物,则能造福人群,功德无量,这就像人要靠水分而活,但也有很多人被水溺死的道理一样。
人虽然不能离开水,但水也要恰到好处啊!有句话说:财欲是祸水。学佛要能利用财物,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以慈悲、欢喜、勇猛的心来为善喜舍。认清世间的财物,只不过是给予我们的资生之物而已。
凡夫到佛
为什么我要用慈济来表现佛陀的精神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人间,四十九年的讲经直到将入灭前七、八年间,讲的是《法华经》。《法华经》佛陀讲了七年,我们一字一拜,字字称妙、句句称宝,真是妙法啊!《妙法莲华经》可以说是佛法之宝;佛陀出现在人间,他的本怀就是要讲《法华经》,所以说《法华经》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出现在人间,也就是为了讲《法华经》。
《法华经》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要教我们行菩萨法。我们每个人都说我在学佛,学佛也就是要到达佛的目标,从凡夫要到佛陀的境界,这中间要经过的就是菩萨道,菩萨道也就是凡夫与佛,此岸到彼岸之间的桥梁,也可以说是茫茫大海中的渡船。所以佛陀在人间说法教化,就是教我们行菩萨道,也就是《法华经》的全部精神。
菩提心
众生都有佛性——良知,只因没把它发掘出来,所以无法发挥良能。现在的社会,造罪作案的人这么多,难道那些作恶的人一生下来就是恶人吗?不是的,他们一样有良知,只不过他们的良知被物欲所蒙蔽。
佛法就是要启发众生这分良知,大家应该都听过“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初的本性是善的,只因为受到后天环境、潮流的影响,使这分善良的心埋没了。佛陀、菩萨出现在人间的使命,就是要启发众生的善心——良知。这分良知如果能确实地把它发挥出来,就是良能,就可以救度众生。我们本身就是佛,自己就是菩萨,只要良知良能发挥出来,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的,这分可以救人之心,就是菩提心。
上求下化
佛陀教导众生要修行大直道,虽然尚有其他很多方便法门,但人生的时间不久长,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然有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可从凡夫地直通佛的境界,为何我们不走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真正的菩萨道,我们应向这条大道前进,福慧双修。如此,极乐世界就在眼前。
倒驾慈航
菩萨的路是无穷无尽的,是永远没有止境的,纵然已走到尽头也要再倒驾慈航。如观世音菩萨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而现在却又再来人间做菩萨,即是倒驾慈航而来普度众生。所以,修行虽然已经到达目标,但还是要再倒驾慈航。所以说,菩萨的道路是永远无尽头、无止境的。
四摄
菩萨的起点必须要具备四种条件: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又称为四摄。
一、布施:相信很多人都有布施的经验,我们有这分力量去扶助一个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这分施舍的感受是多么快乐啊!布施是快乐之本,也是做人幸福的泉源。所以有句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我们要做菩萨,首先就是要布施;施,就是不断地付出,不管是财物、是心力,或是身体劳力的付出;如担任志工。只要做得到的,我们就要多付出,这就是最幸福、快乐的人生。
二、爱语:要怎么样与人相处,才会常受欢喜呢?唯有爱语。在日常生活中使人我烦恼、生气、紧张、郁闷、惶恐的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声与色。眼睛看到不如意的形态——色,就会引起爱憎烦恼、生气;耳朵听到不满意的声音,就愤怒、痛苦、忧郁。既然烦恼是由声色引起,那我们就该好好改善,做到柔声和悦——每一句话让人听了都会欢喜、快乐、安定。要做到这样,就必须爱语,爱语就是声音温柔,对所讲的话都要负起责任,要解决别人心中的结,而不要去增加别人的烦恼。
有一天,台北的委员陪同会员来,其中两位家庭生活富有,房地产多得必须借朋友的名义去登记,由于土地价格飞涨,他要与建筑商合建,必须这位朋友盖章,没想到朋友却狮子大开口,他觉得很不服气,再加上其他的朋友对他说:“你何必这么傻呢?循法律途径挖告他不就行了吗?”于是,他打起官司来。他一见到我就说:“师父,我好痛苦啊!一星期要跑三趟法院。”我问他:“他究竟要你多少钱呢?”他说:“四百五十万元。”我说:“假如你如数给他,那你还能拿回多少钱呢?”他回答:“当然不只这数目,而是以亿计算的。”我听了之后告诉他:“那就给他吧!你给他四百五十万元,不但可以保持朋友的感情,而且也不必三天两头地跑法院。你若把去法院的时间精力用于事业,赚的钱还比给他的多。”他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地说:“师父谢谢您,如果早有人这样告诉我,我就不会去打官司了。”
另外一位也接著说:“我的情况和他的一样,我是把土地登记在亲兄弟的名下,这个弟弟是我把他扶养成人的,住的房子也是我买给他的,没想到他竟有恩不报,还对我说他的章岂能白盖。”我对他说:“既然是自己的弟弟,你就给他吧!欢欢喜喜地给他,他会感激你。过去,你既然已给他九十九分的爱,又何必为了一分和他计较呢?”
他说:“师父,我竟然忘了我已给他九十九分,何必再和他计较这一分呢!”就这样一股怨气也都打消了,他欢喜,对方也欢喜,彼此皆大欢喜。这不就是一个清净欢喜的净土吗?
他们争执打官司的原因,就是听了别人的闲言闲语,而增加烦恼怨气。所以我说,要做一个菩萨,除了培养布施心外,还要培养爱语啊!
三、利行:所谓利行就是一切的行动必须要利益众生。我们要做一项事业,并不是只考虑到会不会赚钱,而是必须考虑这分事业是不是对社会有贡献。你所做的事业如对社会人群有贡献利益,那你所赚的钱就是功德;假如你只管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身心是否受到戕害,即使你所赚的钱都拿来做功德,也弥补不了这分罪过。比如大家乐的风行、电动玩具的充斥,不知毁灭了多少人的家庭,断送了多少青年的前程,所以我们要做事业或从事任何职业,应该先考虑看看不是有利众生?
四、同事:自己有机会接近佛法,能做好事,能净化自己的身心,也要以身作则,把这分爱心、诚心及利益众生的行动来感化他人,使周围的人群与我一样有这分布施、爱语、利行,大家同事一起来力行菩萨道。
清净本性
既然我们都要学佛,就要把内心的杂念怨贼除掉,把自身的佛性显现出来,把佛性化为菩萨的功能。我常说心净则土净,要一个团体美好,就必须先从个体美化,所以说,娑婆世界实在很不错,因为有恶浊,才能衬托出菩萨清净的行为。
有句话说:“菩萨所缘,缘苦众生。”没有苦难的众生,你又怎能做菩萨呢?就像慈济建医院是为了救护病人,没有病人就不需要医院,也就不需要医生;医生能够出名,是因为有病患让他医治,这些都是同样的道理。
虽然今天我们都处在五浊恶世中,但我们应该要自己培养这分清净的本性,希望大家共同一心,美化自己的心态,来清净我们周围的环境。你看人人都是菩萨,对每个人都以恭敬、信仰的爱心相待,能这样别人看你就是菩萨,对你当然也会起恭敬的爱心,这样的世界,岂不是最清净美好的世界吗?
所以,学佛千万莫向远方的灵山去求。要记住,只要能够向著自己心中的灵山塔好好地修行,如此,现生你就是活的菩萨,来生就是已成就的佛。希望大家能多用心,彼此成就、互相鼓励,共同在菩萨道上福慧平行前进。
万般带不去
学佛必须以佛道为自己当行的道路。人都常常生死不得自在;怕死而求神、求鬼、安太岁,更有很多荒谬不合理的迷信。
有一位老太太,拜神拜得很虔诚,可以说无所不拜。虽然已经皈依了,却不是正信的佛教徒。儿子媳妇表面都很孝顺,却是因为贪图她的钱。她刚往生时,尚停尸在家中,父子、兄弟就吵起来了,为的只是因为她的裤带不见了。在台湾有种习俗,就是谁能得到父母往生时所穿的裤带,他就会“有财有库”。当他们争吵不休、没有结果时,就去问神,最后得知母亲哭著说,她死后连裤子也没得穿。虽然她一生都很虔诚地拜神,但死后仍堕入鬼道而无法超生,这是因为她平时没有认识佛教,无法对子孙施以佛教教育,以致含恨而终。如果她在世时能看开财物,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尽量去造福人群,那么这些福业就能由她带去。
经云:“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自己修行自己得,自己做的功德自己受用,不要等到身后让子孙替你做。《地藏经》亦云:七分功德,六分生者自得,亡者只得一分。
学佛要学正见,虔诚念佛,功夫要自己做。能发菩提心用心念佛,就不必怕子孙不为我们做功德。如果自己不念佛,不用功、不造福,到时子孙为我们做多少功德也没多大用处。总之,虔诚的念佛,多发菩提心,为社会众生做救济工作,如此则福慧兼修,生死就可断,菩萨道就可完成。
3.八正道
不依偏邪而行,
故名为正;
复能通至涅盘,
故名为道。
教育家
佛陀是人间最超然的教育家,也是培养人间善根福德的导师。
佛陀在世时,到处受人恭敬供养。有一位农夫生性偏激,曾当面问佛陀:“你们为何要出家呢?应该像我们一样辛勤耕田、播种、收获,如此对社会、对人群才有贡献啊!”
佛陀用很温和的语气向这位农夫说道:“我也是一位农夫啊!我不断地在耕耘,也不断地在收获。”
农夫问道:“你用什么耕田?你有牛吗?有种子吗?”
佛陀说:“当然有啊!一切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良田啊!我在耕耘众生的心田,布撒八正道的种子,而精进就是耕田的良牛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心田,要撒好的种子才会有好的收获。佛陀教育弟子要行八正道,要用八种方法来修养。八正道是:正见、正思、正业、正念、正命、正语、正精进、正定。
正见与正业
为何目前的社会这么乱?常使人心惶惶,一有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这是因为人缺少良知与正见的关系,人的观念不正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业就会错误;那些作奸犯科的人是否家境困苦、乏衣欠食,或没有受教育?并不是,有的人所受的教育以及家庭背景都很好,但为何偏偏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呢?因为见解偏差、观念错误,欠缺了正业所致。
正思
除了正见、正业之外,佛陀还教我们要正思,要有正确的思想,必须接受正确的教育。国家、社会的教育,只是教导人类谋生技能,如何与人竞争;而宗教的教育除了教我们如何建立信心、产生毅力之外,还净化我们的思想及心念。
正命
除了有正确的思想外,佛陀还教我们要正命,所谓的正命就是要有正常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些人对生命的见解有所偏差,无法了解生命的价值。多数人的生活,只为了追求享受,不知人生在世有潜藏的一股能力,这股能力能创造社会的福利事业,也能自救救人,发挥人生真善美的生活。偏偏有些人只为了自己的身体享受,而轻视了生命的价值,所以佛陀教我们既然来到世间就要好好利用生命,从事正当职业,健全生活,这就是正命!
正念
佛陀又教我们要正念——要有正确的观念。自己的幸福、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和睦,都是在我们的正念中推行。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观念,生活就能从容不乱,行为端正不阿。我时常说,身为主妇、身为先生、为人父母,应该要具备二种观念:一是用菩萨的智慧来教导子女,二是用父母的爱心去爱社会人群。
如果能以智慧来开导自己的眷属,以身作则,以这分爱的精神来鼓励,如此家中的孩子有样学样,能启发良知,教导良能,家庭就会很幸福。如果家中每个人都只在狭窄的私爱范围内自寻烦恼,家庭中的气氛也就因而乌烟瘴气,永远无法幸福。所以说为人父母者,如能拿出菩萨的精神来教育子女,把爱子女的心来爱社会上一切的众生,这就是正念。
正语
每一个人都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观念、思想以及言语,而这几项中最容易犯过,最容易造成业因的是口,因为开口动舌是非常简单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气力就能轻易地出声说话。我常常谈“声”与“色”,我们出声与人谈话时,常会使人改变观念,若以正语(正当的语言)来引导人,可以使人改变观念,向于正道;设若有一句戏言或是不负责任的话,很容易导人误入歧途,堕落深渊而不得自拔,这种言语真是可怕啊!
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谨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开口动舌,必须说正确负责的话,这就是正语。
正精进
佛陀教育我们要正精进,好的事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去做,不要停滞退转。有句俗话说:细水长流能穿石。我们的能力做得到就要多做,不是短暂,而是要长久地做。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时常抱著这分善念,时时刻刻向善的方面去做;念佛修行也都一样,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这就是正精进。
有些人可能会误解精进是修行人的事,其实精进是进步的意思,在家人也要精进。修行是修养的一部分,出家人要修养,在家人也要修养。
我们的心田,应该要多播种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可减少一枝杂草;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有一分善念。比如在路上有玻璃碎片,为了怕别人踩到,把这些碎片捡起来小心处理好,这也是一分善念;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举动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而这就是在种善的种子。
精进是在平常平凡的人生中,自我约束行为,自我反省,把好的形态教育在我们的身上,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就是正精进。
正定
学佛必须要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的心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产生智慧。
种子
佛陀出现在人间为了教导众生,把众生的心地比喻是他要耕耘的田,八正道则是他要播撒的种子,精进是耕田的牛,能精进才能耕好心田,才能建立八种正确的观念。佛陀是位农夫,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来做农夫。除了自己接受佛陀的教育外,也要接引别人来学习,一人引导一人,一个家庭影响到另一个家庭,这样扩大出去,这个世界就可以安和乐利。
4.知足
若欲脱诸苦恼,
当观知足。
富乐安稳
人生要怎样才能得到富有的生活呢?佛陀在《遗教经》中教育弟子:“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什么样的人最快乐?其实,很少有真正快乐的人。家庭富裕,财物充足的人就算是快乐吗?不,他还有心灵上的苦恼、还是有不足的缺憾。
我们要常常警惕自己,时时刻刻修知足常乐,人生才无憾事,也才能脱诸苦恼。故佛陀又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佛陀教我们要知足,能知足就能够处于富乐安稳。人都是在不足中造业,在不足中烦恼。
人生活在五欲中,永远都有填不满的不足感——苦恼。放眼天下看人生,又有哪个会说:“我所得到的已很够了,我已够满足了呢?”人往往有了一分,还想要得另外的九分,越得越想得越多。爱欲的心始终没有办法满足,人永远都在欠缺中。所以我们如能有自我心里的满足,就是处于最安稳快乐的环境中。
知足寡欲
知足寡欲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人。世间的物质再怎么追求,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无限的爱欲与情就是人生苦恼的根源,要除去这些苦恼,唯有用知足的方法。一个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但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而有些人在柔软的床上,却还有不足的苦恼!所以人生一定要能够知足,常找环境磨练这分知足的心理;如不知足,即使住在天堂,物质上的享受丰富,你还是不称意,心中的烦恼仍多。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因为不知足的人,心中还有欠缺,有欠缺就是贫。相对的,知足者,虽贫而富,从形态上看来,也许他是贫穷的,但他的心中却是富有的。什么都不觉得欠缺的人就是富有啊!
永远的名
现今的社会上,许多人不是为名、就是为利,争来斗去到头来又是为了什么呢?真正要为社会、为人群做事的人,又岂需要如此的你争我夺呢?难道人生在世只是为名与利吗?
真正的名是要从良能发挥出来,无形中建立在受惠者的心中,这才是永远的名。所以名根本不需要去争取,该得的总是会实至名归!
自食恶果
报纸报导的馊水油事件,我当时就说过,这是自种其因,自食其果。自己不想吃,吃不完的东西倒掉以后,因为不肖商人的伎俩,把那些丢掉的东西再制,让消费者吃回肚子。这不是自种浪费的因,而自食恶果吗?
现代人身体有病,几乎都不是营养不良的病,而是营养过剩的病,这都是“吃”出来的毛病。
沉迷的人生
睡,也就是沉迷的人生。有美好的人生,有与生俱来的良能,却不去发挥救人救世的工作,只沉迷在歌台舞榭中,浪费在观光旅游中,这等于是活著在睡觉的人生,贪得一己之清闲,而不肯去服务人群,真是可惜。
五欲造业
从一个知足的人来看不知足的人,会觉得对方很可怜。因此,佛陀看众生,怜愍众生,就如同一位修行已觉悟的人,看到在迷途中昧了本性良知的人,那样的痛心和怜愍。所以往往有钱尚不知足的人,也会被没钱而安贫乐道——知足的人所怜愍。
佛陀教育我们,最主要的是要顾到我们原来的本性,去发挥我们的智慧,用这分智慧去看透世间一切的物质,而世间的物质都是一种潮流。太平年代时金银玉石是宝,而战乱时期米粮衣布是宝,世间所谓价值的东西是要用什么来衡量呢?其实,那完全是盲目追随潮流及虚荣心的作祟。
扩大爱心
人为什么不得安稳快乐呢?比如说:一个人身边有金钱宝物,他的心一定很惶恐不安。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即使在白天也会害怕随时有祸患发生。为何会有防患不安的烦恼呢?就是因为害怕有人来争夺自己所爱的东西。
有一位女士,她的先生是一位企业家,她说她很痛苦,过去夫妇二人白手成家,什么都没有,夫妻两人联手并肩建立家庭,创下事业。而现在生活富裕了,事业发达了,先生却变心了。过去贫困的时候,她虽然背著孩子去做工,住的房子是租的,身上没有任何装饰,她却感到很满足幸福,且很有安全感。
现在住高楼大厦,生活富足,反而让她天天都哭哭啼啼的。到底她在苦恼什么?她还要争取什么呢?只是为了争个爱与情啊!为了争取先生的感情。她说她女儿曾劝她,“不要去争取,苦苦争取又能得到什么?不争取又会损失什么?”我向她说:“你生了这么一位有智慧的女儿,反而生她的人却是如此沉迷不醒!”我告诉她:“你应该满足了,虽然现在的生活少了一分先生对你的爱,但你有四个儿女,你已得到了子女的四分爱;你该把这分母性的爱发挥出来,移给四个孩子,好好教育他们;移给整个家庭,把家庭事业照顾好,再把这分爱发挥到社会人群。如能这样,虽然失掉了一个人的爱,却是扩大了无边无量的爱心。何况情、爱并不是硬争能得的。”
我常比喻情与爱:“它如同一个球,你愈硬碰硬,弹得愈高、越远。一切顺其自然,该来的自然会来,它不来就算想尽办法争取,还是无法获得……。”她回答道:“可能是这样吧!”先生曾向邻居说过:“太太把我爱得太痛苦了,所以故意用冷酷的形态去磨她,把她磨得死心。”
问情是何物呢?如能拓宽感情的范围,放弃一对一的私己情爱,那不是会很安稳泰然吗?
心胸宽阔
知足,生活才会富有;有人说出家就是要学解脱。佛教中有句话:“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出家人真正洒脱,因为他们只有三衣一钵就可以生活,而且走遍天下把佛陀的教化宣导给众生。他们的心胸宽阔,能包容天下一切万物,无论天边海角,只要看得到的东西,就是我的;至于有没有放在我身上那是无关紧要的。
这就是佛陀训练弟子要有一分宽阔的心胸,如能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别人的富有如自己的富有,这就是永远满足的人生,永远富有的人生。
知足常乐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真正快乐幸福的。但幸福与快乐并不是用物质衡量的,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精神上如能常常满足,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有知足思想的人,自然心量是开阔的。有开阔胸襟的人,对人、事就不会计较。要做到如此的胸怀,那就必须走进宗教之门。能真正体会到超然的宗教思想与教育,自然所感触到的一切事物也会很美满。
精神长存
不知足,就是智慧不开的人,他不了解社会物质价值的程度,会随著物质的表相而迷失了本性,这岂不是很可怜吗?世间的物质本来是给人用的,而现在都变成人被物所用了。我希望大家能把父母给我们的身体能力,及无始以来就具有的本性发挥出来;找回自己,找回良知良能,为人生服务,发挥人生的作用,这样才不枉费人生。
“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是使人的精神长存于人间的重要方法。释迦牟尼佛距今已将近三千年了,但是他在人间并未消失,还是活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佛陀普爱众生的心胸,就是广大的慈悲心。
生死自在
学佛要知道“生死疲劳”。在六道之中,不是在天道就是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或地狱道、饿鬼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实在非常疲劳。这疲劳的事从何而起呢?是从贪欲而起,所以我们必须少欲知足;能知足的人,才有快乐。
“少欲无为,生死自在。”所谓修行学佛,除了为社会人群谋福利,更要追求佛陀的教理,知道生从何处来,死从何处去,要以什么形态去选择、如何去进取……,直到生死自由,来去自在,如此就可达到想要以什么形态来人间,就可以随意来人间。观世音菩萨可以三十二应化身,以种种形态出现人间,应人间的需要现身形,而救度人间的众生;一切菩萨都是生死自在。
要生死自在,首先必须少欲无为。我们既来人间,就应抱持——来人间是为众生而来。为众生而来人间,就是菩萨;为自己来人间,就是凡夫。既然我们都有一分福,也就是在过去生中造人道的福因,人道的业力牵引我们来到人间,虽然现在还是凡夫,但是,我们应该很庆幸已得人身,又能闻佛法。
我常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既然听到佛法就要赶快走向佛道,赶快修行。佛经不单是我们要去听、去诵,还要把它当作路来实行。
5.修养
水动月不明,
云生性起尘。
光明本性
如果天气不好,一直下雨,晚上看不到月亮,是不是月亮消失了呢?月亮并没有消失,只是被云遮盖而已。因此有句话说:“水动月不明,云生性起尘。”
人人都具有清净的佛性,只因为尘欲污染,显现不出原来的本性。学佛就是要拭掉这层层欲尘的遮盖,像天上的月亮必须钻出云层,才能显现出它的光明来一样。
培养功德林
人人原有的清净本性,又如何生起了污染心呢?是来自周围的物(色、情、爱)欲。所以说:浩浩欲风吹残了功德林。
我们学佛就像是在培植菩提苗、功德林,如气候顺适,雨水均和,树就可以保养得很好。“心”如起无明欲染就如同一阵黑风,吹毁了菩提苗——功德之林。所以我们平常生活中,就必须好好在培养慈悲心,于待人接物要有柔和的气质,这即是慈悲的本性起作用,于平常的形态中,自然表现出来。人如能柔和、慈悲,世间再大的困难都可以排解,能排除一分烦恼,多一分修养,自然就能成就一分功德;这也是修养的功夫,学佛就是在学这分修养。
清净慧命
每一位学佛的弟子所重视的是——“慧命”,而世间人所重视的却是“生命”。
在佛教中所谓生命分为二种:一种是分段生死的生命,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身躯,父精母血所构成的肉体。这个身躯有生老病死,有一定的期限,几十年,甚至百年,长短不一,这就是凡夫的分段生死。
人在分段生死中什么都没有带来,只带来一分业,业又分为福业与恶业。就是过去的那一段生死所带来的业力,在今生牵引著,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它摆布。
另一种生命永无生灭的慧命,这种慧命无始无终,是永远常存的。从过去的无始以至现在,至于无终的未来,慧命是永远存在的。不过慧命如果被蒙蔽,那就变成污染的意识,就是现在所说的灵魂,不管是意识或灵魂都是极不自在的。我们如能把意识或灵魂净化,就可来去自如,这就是慧命,是菩萨的智慧,也是佛菩萨的生命。
慧命是永远常存,没有生死的。如诸佛菩萨来人间,只是倒驾慈航,为了人间的需要,为了普度众生才来人间,并不是因业力的牵引,或凭命运的安排生死来人间。
过去已受污染的灵魂,若能再一修持,锻炼,便可以还我人人本具清净的慧命。就像钻石矿未经切磋琢磨,还是一块石头,一旦经过了切磋琢磨,就成了一颗闪亮的钻石一样。凡夫原本都具有清净与佛陀同等的本性,只要我们下工夫去切磋琢磨,就可成就这段最清净的慧命,其清净像明月一样。
不生不灭
佛经中,常以日光来比喻智慧,以月亮来比喻慈悲,日月的光明可以照耀天下,天下有多少美丽的境界,日月皆不受其迷惑;天下有多少污染、肮脏、恐怖、险恶,日月也不受其污染。日月既不受美的东西诱惑,也不受恶浊所污染。学佛就是要学得能在恶浊的世间及险恶的人群中,不受环境潮流影响到我们原有的自性,使它保有原来的智慧、原来的慈悲。
我们应该利用父母所生的身体,好好去追求理想中的慧命,利用这有限的分段生死的时间,来修炼成就不生不灭的良知慧命。要真正报父母恩,就要利用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发挥良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人间事,好好的完成菩萨道业,把这分功德回向父母才是。
点点滴滴的累积
佛陀在世间,给我们的是一分心理上的教育,是无限无形的智慧教育,而现在社会上的教育是职业、生活的教育。佛陀所施给我们的教育是不限职业的,是超出生活的,是一种心灵的教育,不是一般人所说的“佛教是赶庙会。”佛陀对我们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中。
我曾说过,修养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的,我们要抱著这分点滴的修养,以长久心,在最平凡、平常的行为中,不离开佛陀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佛陀所教育的就是亲爱、和睦、精诚、平等、美好的人性修养。
不要伤害别人
我常说做慈济发心救贫困是福,但是在造福人群之外,更要进一步追求佛教的宗旨,这就是精神上的资粮。在《遗教经》中,佛陀把要修行、要探讨佛法的人,比喻为牧牛人。一定要把牛看好,不可放纵于田埂上,而跑进别人的田中,踏坏别人的农作物。这也是教我们要把心理观念控制好;人往往为了爱自己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不要去伤害别人。
共修善业
学佛要学得身心健康,把世间的东西都看开了,不计较就不会有烦恼。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调节我们的心理;宇宙间要减少灾难,也是要众生的心先调治好。世间一切的破坏都是众生的共业所致,好人多的地方自然就吉祥。佛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二种报:一种是正报,一种是依报。
什么是正报呢?佛教中说:“六道轮回”是依各人的行为而有不同的趣向,比如你做十善业,我也做十善业,就可同生天堂;你持五戒,我也持五戒,把做人的条件做好,你我就同样生在人间,这就是共同的正报;每个人都有到天堂、人间、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的正报。
而依报是你我同来人间做人,但却各有不同的享受。我们生在台湾,过著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是过去生中曾共同种了善因的果报。有些地方却多灾多难,这是那里的恶业之报。所以我们要里仁而居,同修善业。
去除三毒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要过得快乐,就必须把心中的三种毛病去掉,哪三种毛病呢?就是贪、嗔、痴。如果我们去掉贪念,自然世间的一切物质、道理就看得破;贯通了道理,心就会很自在。嗔就是发脾气,发脾气是一件最痛苦的事,这也是一般人所说的赌一口气,气忍不住就会发为暴戾,既损人又不利己,这难到不是通苦的事吗?痴就是不明事理,不能秉持人与人之间相持的礼节,忍不住那一口气。
去除贪、嗔、痴三毒,身、口、意三业就会清净,人生自然快乐幸福。
常行精进
现在社会上的人,多数由于“欲”来牵引大家去造业。这个“欲”不知丧失了多少人的志节、败坏了多少人的名誉。世人为名为利、贪求名闻而争,不知害惨了多少人。欲,能引诱我们进入烦恼的深渊。人生的确是多欲为苦,多欲能使恶业增长。佛陀教育我们看开这些物欲,防止物欲冲昏了良知,埋没发良能,进而学习利益人群;这是菩萨该做的,如此常行精进,才能破烦恼恶。
直心
佛陀在《遗教经》中教导弟子说:“当知道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这是佛陀教育出家弟子的方法,也就是说学佛要直心,不要谄曲;谄曲是心不直,以不坦诚的心应付社会,应付别人。而人与人之间,如不能坦诚相待就违背了道;换言之,谄曲的心也就是自欺欺人。
我们既然要修行,就必须老实修行,不能形顺心违。譬如朝山拜佛,当以最虔诚、最纯直的心来礼拜。如此灵山就在我们的眼前,菩萨道也定能直达无碍。
虔诚
我们要以直心拜佛,除了朝山、拜佛要有虔诚之心念外,在日常的做人处事中也要抱著这分心念;这就是修行,如果只有朝山、拜佛很虔诚,那么虔诚的心也只有一小段时间而已。我们把虔诚的心用在日常生活上,天天虔心至诚,终身抱持著此心道场的态度,不但佛道可成,佛教也可兴了。
诚心转业
在中国大陆有这么一个真人真事的感人事迹:
大陆的丛林寺院,大都在郊区外。在苏州,有一位告老还乡的老太爷,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平日在朝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回乡不久就病了。他女儿很虔诚地到一寺院去礼佛,祈求让父亲的身体得以早日康复。
这坐寺院离家虽不远,但步行至少也要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她必须要服侍父亲汤药,却又希望以最虔诚的心意到寺中礼佛。在踯躅犹豫时,寺中的老师父最后教她一个方便法门……。
隔天,她在清晨两点钟起来,在庭前设一个香案,供上清茶、香花、素果,朝寺院的方向虔诚礼拜,脑海中观想从家门出发直到寺内佛前,观想著一路上的景物。直到一步一步地跪拜进入寺中礼佛。每天清晨三个小时的观想:拜佛、礼佛,整整七七四十九天。老太爷的身体果然康复了,而她仍继续观想礼拜。
在当地有位年轻人考上状元,衣锦荣归,返乡祭祖。他的母亲很高兴地带著礼果到寺院还愿。他们到达时,已是黄昏了,老夫人请求寺中知客法师烧头炷香。隔天,一大早起来,师父们敲板打钟开殿门后,老夫人点好香要插入香炉时,才发现炉中已有人上过香了。老夫人特别拜托香灯师说隔天她要点头炷香,寺中的住持方丈也指示下去,任何人不可点头炷香。隔天一早,门一打开,香灯师却发现炉中又早已有人整齐插上三炷香了。真是怪事!全寺中没有一个人特别早起,香又从哪来呢?
这位状元爷,觉得很奇怪,就决定晚上留守在大殿中,一探究竟。他一整晚都没睡,到半夜时,眼睁睁地看到殿门未开,而一位女孩竟进来插上那三炷香,虔诚地拜佛后又出去,门还是关著哪!
天亮,状元向住持师父说明这个情形,师父详细地询问状元这位女孩的穿著及长相。状元一一告诉,这位老师父听了之后,知道这位少女一定是那位县太爷的女儿。遂解释说,在二个月前,这位少女来请示:如何才能求得父亲康复?而老师父又如何教她以最虔诚的心,才能转业。老方丈说:“虔诚的心,并非三朝五日,而是要持之以恒的。由于她家境清寒,自己必须亲自照料父亲,既要虔诚又要照顾病人,那真是一件困难的事。因而我就教她这个方便法门:用最虔诚的心意及最诚恳的态度观想。佛菩萨一定会有感应的。”老方丈肯定地说:“一定就是她!”
青年状元爷听了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于是他亲自来到县太爷家,开门出来的正是他所见的女孩。老夫人深被她的孝心感动,立即为儿子提亲,娶她为媳妇。
这不是故事,而是真人真事,可见有一分至诚的心,就会与佛菩萨有一分的感应。
不违佛心
佛陀曾说过:“入我门不贫,出我门不富。”佛陀这样的教导众生,尤其教导出家弟子,“你真正入到我门来,即令你不穷。”其意是:为佛弟子若能依佛之宅心,为救众生而立业,则其力量无穷。“你出我的门,也不会富到哪。”意思是说:违弃佛心,设有世智辩聪之本领,事亦难成。
总之,这句话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有诚意为大众做事,佛绝不会孤负你;如没有诚意,即使假借佛的名也没有用。
修学狮子吼
佛陀离开人间已二千多年,但佛陀的慧命——佛法,还是不断地延续在人间,这是因为佛教受持了佛陀的教化,表现了佛陀的精神。佛陀的弟子共有四众: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出家二众是以佛陀的精神为精神,以佛陀的生活为生活,与佛抱著同样出世的意志,离开小我的家庭,走入如来的大家庭。所以,僧宝是延续佛教精神的中心,承担如来家业的中坚分子。
我常说,出家人住持佛法,佛法要靠出家人来延续。但佛法更需要在家弟子,因为,有住持佛法的人,也必须要有护持佛法的人。所以,在家的佛教徒,是护持佛法最大的力量。今天,佛教的兴衰最大的关键就是在家佛教徒。佛陀在即将圆寂的时候说:我最不放心的是将来毁灭佛法者并不是外教,而是自称为佛教徒的人,就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身上肉!
佛教徒如精神萎靡,独善其身,不能发挥佛陀的勇猛精神与力量,佛教就会衰落。我们常把佛陀说法比喻为狮子吼,就像狮子在山林中发出了吼声,震退百兽一样。所以,我们称佛陀为人中之圣,圣中之王。既是人中之圣、圣中之王,就有相当的勇气及毅力。我们既然要学佛、做佛的弟子,就必须与佛有同等的毅力及气魄。
祝福自己
常常有很多人向我诉苦,念他们的苦经。我都向他们说,举头三尺有神祇,我们应常常祝福自己,为什么要诅咒自己苦呢?学佛的人即使是吃苦,也是苦尽甘来;所以,应常常为自己祝福,天神护法也会起欢心。人生在世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我们只不过是十之五、六而已,比别人幸福多了。你、我都应常常为自己祝福。
君子慎其独
修行不是三天五日的事,应是时时在修行,决不能刚开始修行时,很认真也很热衷,但年久日深,就松懈了。
有一句话说,第一年修行佛在眼前,第二年修行佛在西天,第三年修行佛已不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第一年修行时,觉得佛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因此不敢犯错。到了第二年,修行的心力慢慢懈怠,与佛的距离,渐行渐远。第三年,已将修行抛诸脑后,佛已不在心中。曾子说:“君子慎其独。”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时常在警惕自己,虽然独处静室,但行、住、坐、卧都很注意。因此,要做个君子,必须要很谨慎,于自己独处时也要谨慎。
普通人都是在有人看到的时候很注意形象,真正的君子是表里一致的。我们修行最主要的是要时时佛在眼前、佛在心田,如果修行如初,成佛就有余了。修行要日日新;修行如能与岁序俱新,则修行功德圆满!
地狱五条根
学佛要以做人为起点,而以到达佛的境界为目标;先做好一个成功的人,人格完美,佛格也就成就了。人生最大的五种病,就是“贪、嗔、痴、慢、疑”。人们贪些什么呢?贪的不外乎是“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五欲就是地狱的五条根。
每天打开报纸看社会上许多惊天动地的杀、盗、淫……的悲惨事件,都是因贪而起的。抢银行是为了贪财,此外,如贪色、贪名……起了五欲的贪念,就会造下种种罪障。
为善竞争
我们仔细算算,人们一个月有四十多小时用在吃饭,有十天花费在床上,这数字是很惊人的。真正人生的功德是由时间所累积;就如同走路,用的时间愈多,走的路就愈长。
“龟兔赛跑”是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为什么兔子会跑在乌龟的后面呢?因为乌龟真的是花较多的时间来跑;而兔子仗著它走得快,就用较多的时间来睡觉。所以,做人贪睡贪吃也是浪费人生。人身难得,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做人,九十岁的人不比四十岁的人命长;不会利用时间,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只能算是众生,而不是人生。真正的人生,是要以良知良能来做人;有了良知良能,就能使人生过得丰富、踏实。
人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人生的成就也是由时间所累积。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寿命有多长。我们信佛,就是敬仰佛陀的慈悲、勇气、智慧和他的崇高精神,相信自己与佛有同等的力量,为善竞争;这种竞争,不可稍事停顿。
信而有教
我们要有逆来顺受的勇气,如欠缺这分勇气,就容易走入迷道邪信,所以大家要拿出勇气来面对现实的人生、接受坎坷的考验,这就是佛教的教育。佛教并不是迷信,不是去拜拜就一定得佛保祐,就业消障除了。福要自己去做,灾也要自己去消,能造福人群,自然就会有这分福报;能培养这分正信,自然就会消灾,这是一种感应——智慧的感应。
没有这分福,求也求不来;若有这分业,要转变也不容易,唯有心甘情愿地接受,勇于承受,灾难自然就会消除,若不肯欢喜承受,则此业永远也消不了。人的业并非无中生有,而是过去生中带来的,我们要相信因果,既然种如是苦因,怎能不受如是果报呢?如能欢喜受报,业也就消了。总而言之,信佛是心灵上的教育,我们应该信而有教,不可信而无教。
真正的佛教徒是要学习佛陀的人格修为,佛怎么修养,我们就怎么修养;佛怎么教导,我们就跟著怎么受用。如能很正确地接受佛陀的教育,自然就可以修得像佛陀一样的人格,如此才是真正达到信而有教、依教而培养修心养性及端正行为的信仰。
安贫乐道
人,大多是被五欲所困,有一点成就时就想得到更多。有得就有失,这是必然的道理,佛陀时常开导我们切莫为物欲所驱使,亦莫为财利而争夺。应得的,就该以正当的劳力方式去取得,并须取于社会用于社会。不该得的,或有损于人,即不该去取,如此就不会有得失的痛苦。
佛陀说不能懈怠,懈怠的人是一定会堕落。佛陀鼓励我们,内心要少欲,但决不能懈怠。亦即是:得时切莫骄狂,忘本失真,而失时更不得消沉自卑。就如同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学于孔子说:“我如果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是否就很好了呢?”孔子听了说:“好!能够修养到这种程度是很好的,但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如若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则更好!”
在贫困中仍能乐于道业,安乐、自在,不因贫困而生自弃、自卑感。富能不骄傲,而能时时以礼待人,这才可贵,佛陀教我们的意思也就在此。人生必须要上进积极,安贫乐道,进修慧业,不因境遇的得失而丧失生存的斗志。
智者
人过去是怎么来人间的,已无法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人,往往也很茫然,更何况于未来!许多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做人,才可以做个真正的智者。“人”时时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起心动念,接触到顺境时就高兴地得意忘形;受到逆境时则烦恼悲泣,无不受境界所牵制而喜怒无常,心随境转,动荡不安;因之,智慧功力也就受阻,不能发挥效用,因而对人处事的日常生活就不得自在,这就是凡夫。
佛陀教我们在排除欲念后,进而精神要统一起来,如此方可增加正确的智慧,才能成为一个智者。
安排命运
常有人问:“人为什么会不得自主,如痴人任凭环境摆布、被命运安排呢?”我的回答是:“只有凡夫才会被命运(业力)安排,圣人自能安排命运。”
如何安排命运呢?必须用信心志愿及智慧力,坚毅地去破除烦恼的恶念,则智慧生,而业力随转!一切就能解脱自在。
熄灭无明火
《普门品》中说,如遇大火我们虔诚的念佛,火就能熄灭,灾难就可解除,这是指我们心理的无明火。我们的心理时时刻刻都会造成火灾,什么是心理的火灾呢?佛教有句话说:“一把无明火,烧尽功德林。”平常我们很欢喜从事造福人群的志业,在佛教中这就是功德;平常辛辛苦苦,欢欢喜喜做好事,却因一念无明动了嗔心、起了痴念,自作障碍……因而前功尽弃了。这是否相当的可惜呢?
我们的心常在无明中,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人我是非、事理不明,时常争长计短,人如不明白道理,生活就不能踏实,心灵就会空虚,整天惶惶恐恐,摇摆不安……。
我们如能常念观世音菩萨,念得观世音菩萨的心就是我的心,心中就不会起无明的火灾,也不会沉溺于欲海。常念观世音菩萨,除了可消灭有形的灾害外,也使我们的心乎顺和气。
一切唯心造
有些人常问我,算命有用吗?说实在的,命理是有的,但不能迷信。一般人所说的命运,或说是运气,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业力;既然相信业力,自然就会有命理。但是,佛教中有句话说:“一切唯心造。”凡夫受命运所操纵,但圣人却能操纵支配自己的命运。
天下有二种人:一种人能转移命运,另一种人被命运所转。有人说:算命的说他什么时候会死,心中很惶恐。其实,被预言会死的,并不一定真的会死,但若世缘已尽,业相现前,就是要逃也逃不掉的。
所以说,我们要守本分,珍惜这个身体,以有用的身躯去为人间做有意义的事,这也是父母给我们这个身体的目的。取诸社会而用诸社会,今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就马上做,一切的命运皆操之在已。
6.信心
信能渡渊,
摄为船师,
精进除苦,
慧到彼岸。
救心
佛陀所说的教理,最主要的是教人怎样自救,同时又如何去救人。于自救或救人之前,必先建立虔诚而正确的信心。有句话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也就是虔诚的表现,而虔诚的心就是由信心起。
佛陀示现在人间的目的是要救人救世,而救世必须先救心,把人的心态端正起来。就如孔子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家庭和睦,就必须从个人的修养开始,以一个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响开导别人的家庭,家家和睦,社会就能祥和。
正确的信仰
多数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总是以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唯有我能力最强,处处为自己打算,这种迷信自我、不信任他人的信念是不正确的,设若有良师益友的忠言劝告,也觉得逆耳难以接受,反而对谄媚迎合的巧言,听得神魂颠倒,以致于误入邪途,这是迷信的一种。
另外有一种人不敢相信自己,完全相信他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只听信别人,或听信神鬼的话、迷信神鬼,却很难相信真正的正信宗教教育。有很多人遇到人生的逆境时,动不动就去问神卜卦、问乩童、或是去算命,迷于邪途,受鬼神所操纵而转动人生的方向,迷信于命运,而使人生陷于消极恐慌,这也是迷信的一种。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但不可执著,这就是中道——正确的信仰。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有差错。
除我慢心
每个人都有我慢心,认为天下唯我最大,也唯有我最了不起,时时以“我”为中心。要去除我慢心,就要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里开始做起,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互相温和礼让,对父母、公婆要孝敬如堂上佛,不要只以“我”为主。
我们学佛应该对人时时存有一分敬重与信任之心,佛教中说人人是佛,何况夫妻之间更应该互相敬重、信任,若敬重对方如佛如菩萨,则家庭会很和睦,扩展到对社会、朋友、亲戚,也有同样的这分心,那么社会就会很祥和安乐。
端正坚强
做人就是要端正自我的见解,用佛法的观念来透视世间一切物质的无常。只要信心坚强,用这分心自我调整,用很正确的理智、思想,来透视人生无常,那么不管是贫、是富,也不管人间物质的生有破灭,皆会觉得安然自在,没有得失的心理,这就是学佛的乐观。
克服逆境
我肩头的担子很重,需要大家来帮我分担。尽管我的身体差,然而我的信心却绝对不差,这分信心也就是来自诸位的支援。
曾有一位年轻人建议我说:“希望师父不要创办大学,因为现在的孩子不好教,万一这些孩子不受教,岂不是浪费了众多爱心人士的金钱。”我问他:“政府培养人才,有没有先考虑一千人当中,到底有几个是好的?”他说:“政府培养青年学子是义务的啊!”我说:“只要十个人中有一位是好的,那一百人之中就有十个好的,我以这十个再来影响十个,不就有二十个好的吗?一届的学生如果有十个好的,十届就有一百个了,这总比没有的好啊!何况佛陀时常教诫:‘人人皆有佛性。’值得互相信任与彼此尊重。”
想当初我要建院时,我也不敢期望会有多少人来响应,但是事实证明,却有这么多人来帮助我。当初我也曾想过,医院建好之后,会有医生吗?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医生是这么好。所以我相信,只要有这分诚实的信心,再艰难的逆境我们都能克服,也必定会达到目标。
7.启发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灵山塔
我常说,学佛就是要学菩萨的精神,我们都是凡夫,凡夫要达到佛的境界,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你们看过《阿弥陀经》吗?释迦牟尼佛在介绍阿弥陀佛时说:离此娑婆世界以外的十万亿佛国土之地,那里有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国土。可见我们距离佛土有多遥远!说实在的,这个娑婆世界也是佛的世界,这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土,因为释迦牟尼佛发愿要在娑婆世界建立净土。
你们一定听过“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的偈文,佛在灵山,你们不必跑到十万亿外的佛国那么远的地方去求。
灵山在哪呢?是否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的道场才叫做灵山呢?佛陀说:灵山就在你自己的心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灵山塔,应该向自己心地的这个灵山塔,好好地下工夫修行。
所以说,我们要学佛,不需要舍近求远。
心净土净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你现在的心能清净下来,那么你所住的地方就是清净的佛土了。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社会很恶浊,说的一点也没错。佛陀也这样告诉我们:娑婆世界具足五浊;浊就是不清净、污染。但是佛陀却又进一步地告诉我们:一切的污染都是凡夫心所造,是凡夫心来造污染的共业,才使娑婆世界恶浊险难。
我们应该清净自身,立志把目前周围的污染去除,化污染为清净,在你我的周围如能安立一个净土,那么我们就不必等到来生,也不必等到舍此身,才能往生距离十万亿那么遥远的佛国土了。我们何不就近寻找最安稳的净土,立意建设最理想的净土呢?
也许你们会认为目前的社会这么复杂,我哪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呢?其实要改变社会风气并不难,只要从我自己先改变起。
教化众生
佛陀常教诫我们切莫“愚痴生死”。凡夫愚痴,耽恋眼前欲乐,不知生死之苦。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就是多听、多学,就能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如此一来就能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究竟的大乐。
教化众生有二种工具:
一是身的威仪,也就是(色);二是口的说法,也就是(声)。只要把身心见解观念改正过来,行为律仪(举止气质)就可具足,而所表现的形态就自然而庄严。然后运用智慧辩才去说法教化。这就是以身(色)、口(声)教化众生。
四无碍智
说法辩才:有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这就是四无碍辩才,也可谓四无碍智。
一、法无碍:佛陀的教法是圆融的,能随众生的根性去分析教法名相,使人心能通达,这就是法无碍。
二、义无碍:通达诸法义理,能为众生谆谆善导、细细分析,就是义无碍。
三、辞无碍:就是说这个深妙教义,面对众多的人群,应以什么言辞、用何种适当的言语去分析,才能使人人都能了解佛法教义,这就是辞无碍。
四、乐说无碍:是随顺众生的根性所需的教法而说,能圆融无碍、毫无厌倦,就是乐说无碍。
佛陀说法有二种方式:一、是随他语意,二、是随自语意。
随他语意是同样的道理要看众生的根性知识能听什么,就以什么方法来教导,说方便法,谆谆善诱地劝导。
而随自语意,就是把佛陀自己想说的法,也就是成佛之道、奥妙的真理实相,随著自己的心意而畅说无碍。
不管随他语或随自语,都是四无碍辩智。有如此辩才,才能教化一切众生,远离愚痴生死。
寂静光明
虽然大陆有美好的风光,以及壮丽的山川,可是我总觉得台湾也不输于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与佛同等的寂静光明净上。
所谓的“寂静”就是完全没有受到污染之物来干扰心的境界,而“光明”就是亮丽光明、不暗味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一分寂静光明的本性,与佛同等。这分心灵美好的大地,当然胜过大陆的山河大地啊!所以说,会享受的人,即使是足不出户,也同样能享受到各人心地的风光。
清净自我
佛陀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之所以会称为五浊恶世,是因为众生有贪、嗔、痴、慢、疑。贪是为自己的利益,嗔就是爱发脾气,疑是迷失了自己,除了自己迷失以外,也使别人迷失,再来是我慢和多疑,人与人之间相处,无法彼此信任。
在慈济世界中,人人都能做到清净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也相信他人,彼此坦然相爱,谁说这不是最清净的佛土呢?所以说,我们不需要经过十亿万佛国去找佛土,娑婆世界中就已有清净的佛土,我们也不用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求菩萨,在我们的心灵上,人人都是活菩萨。
感应
菩萨不是木刻、土塑、石雕的偶像才是菩萨,才会有感应,我们彼此的心能和睦,相互沟通,即是最亲切而有效的感应。众生共业,仅仅一个人做善业仍不够,必须要很多人共同来行善。当初我要做慈济,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有行善的机会,人人都来共修佛法,把凡夫心行,转为菩萨心行。
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人都是菩萨,在我面前,你们都是我心中的菩萨。我在你们面前,我也是你们心中的菩萨,所以我们要彼此的心灵沟通。我讲的话你们听得进去,而且能发生效用,这就是感应。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