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俨判教思想的形成
智俨判教思想的形成
--《搜玄记》和《五十要问答》的判教学说
廖明活
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
1995.04出版
页335~366
--------------------------------------------------------------------------------
335页
引言
华严宗的教学在中国佛教思想史里占有重要位置,而智
俨(602~668)对华严宗教学的形成贡献良多,其学说具有研
究价值(注1)。智俨为隋朝末年、唐朝初年人,幼年追隋杜
顺(557~640)出家,寻且受学于法常(567~645)和静琳(565
~640)门下,曾听受当代流行的佛典,包括小乘论书《发智
论》和《成实论》、跟瑜伽行学派有密切关系的《十地经》
、《地持论》和《摄大乘论》,及与以佛性为主题的大乘《
涅槃经》等。智俨研习佛法范围甚广,深感法海浩瀚,莫知
归向,遂于经藏前作礼起誓,信手抽取,得《华严经》第一
卷,于是归宗《华严经》。智俨即时跟从智正(559~639)听
习这经,然而疑问未能尽释;及后得阅慧光(468~537)的文
疏,申述“别教一乘、无尽缘起”的道理(注2),又得神异
僧人指示,静思“六相”之义(注3),乃彻然大悟,当时他
才不过是二十七岁。及后智俨长期隐居,到晚年才复出,接
受王室供给(注4)。智俨撰作经论义疏凡有二十余部,由于
行文简约,立义新奇,其门生能得其意者不多(注5),
336页
而以法藏(643~712)为翘楚。法藏演述智俨教学的主要观念
的涵义,并加以组合,形成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的义理架构
,由是被后人推尊为华严宗的第三祖,而智俨遂被推崇为第
二祖,其师杜顺则被推奉为第一祖。
“判教”者,是指对内容、风格多样的佛典和佛理、加
以界别和会通的工作。判教风气是在东晋末年,随著品类多
样的佛典和佛理纷纷传入中土,而开始形成,并在南北朝时
期迅速扩展。在智俨的时代,判教乃是中国佛教思想界的中
心课题,当时的不同学统,例如代表中国早期瑜伽行教学的
地论学统和摄论学统、代表中国中观教学的三论学统、以发
扬《法华经》的精神为本要的天台学统等,都纷纷成立自身
的判教体系,以涵摄各类佛典和佛义;其目的除了是“界别
”和“会通”外,更且是通过排序和比较,以求突出其自身
教学所根据的佛典和所阐扬的佛义的殊胜。智俨曾研习《十
地经》,而地论学统所根据的《十地经论》乃是《十地经》
的注释;又智俨对摄论学统所根据的《摄大乘论》亦表现出
浓厚兴趣(注6),《续高僧传》智俨本传所提到的法常、静
琳和智正众师,皆是地论学统、摄论学统中人(注7);凡此
可见智俨跟地论、摄论这两学统有密切关系,其判教思想受
到这两学统的教说影响,是很自然的事。又智俨在承袭地论
、摄论学统的判教说法之同时,亦对这些说法作出改造,引
进新的成分,以达到显扬《华严经》的目标,创立了具有自
身特色的判教体系,为日后华严宗判教学说的发展提供了基
本的架构和明确的方向。
智俨的著作现存完整者有《搜玄记》、《五十要问答》
、《孔目章》、《一乘十玄门》、《金刚经略疏》五种。其
中《一乘十玄门》真伪未明,《金刚经略疏》没有直接论及
判教问题,因此探讨智俨的判教思想,当以前三种作品为根
据。又这三种作品的判教学说,分别
337页
代表了智俨判教思想的酝酿、发展和集大成三个阶段(注8)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前两阶段,至于《孔目章》的
判教理论,待日后另撰文申述。
《搜玄记》的判教思想
智俨的传记记述智俨在二十七岁时为《华严经》造疏,
“立教分宗”(注9)。今观《搜玄记》的内容,为《华严经
》的注解;书首借助“渐”、“顿”、“圆”三门的判教架
构,厘定《华严经》在佛说整体中的位置,这正是“立教分
宗”的工作。如是《搜玄记》当即是智俨年轻时所造的《华
严经》疏,为智俨的早期作品;而其有关判教的讨论,主要
是反映了智俨的早期判教思想。
《搜玄记》全书分作五门,前四门为综论,篇幅颇短,
后一门为疏释,是中心部分。其中第二门〈明藏摄分齐〉和
第五门〈随文解释〉的启始地方,在说示《华严经》在佛说
中的特殊地位时,提及“渐”、“顿”、“圆”三种教的区
别。又第五门〈随文解释〉的正文,在申释个别章句和佛教
观念时,论及三乘、一乘两种教和小乘、三乘、一乘三种教
的不同。这些地方都是跟判教问题有关,现试分述之如下:
(一)渐、顿、圆三教的分判
《搜玄记》第二门〈藏摄分齐〉启始综述佛陀设立渐、
顿、圆三种教的原委:
第二明藏摄分齐者、斯之 (圣德 ) 玄寂,岂容言哉?
但以大悲垂训, 道无私隐,故致随缘之说,法门非一
。 教别尘沙,宁容限目?如约以辨,一化始终教门有
三:一曰渐教、二曰顿教、三曰圆教(注 10)。
338页
智俨以为佛陀所证会的圣德,是玄妙冥寂,非言语所能表达
;只是佛陀慈悲,遂因应不同机缘,垂示不同教门。又佛陀
垂示的教门众多,不可完全类目,勉强把它们类别,则可有
“渐教”、“顿教”、“圆教”三种。如是看,渐、顿、圆
三教要为是对佛陀应机所安立的教门所作的机宜分类。
对于“渐教”,《搜玄记》第五门状述之如下:
所言“渐”者, 为于始习、施设方便,开发三乘引接
之化, 初微后著,从浅至深,次第相乘,以阶彼岸,
故称为“渐” ( 注 11)。
渐教是为开始学习佛法的人所施设的方便教学,其教学方法
为自浅至深,次第相承,故名为“渐”。《搜玄记》第二门
就“所诠”内容和“所为”对象两方面,把渐教进一步界别
为三种教和两种教。就所诠内容方面,渐教可细分成“修多
罗”、“毗那耶”、“阿毗达磨”三种教,这亦即常途所谓
经、律、论三藏,分别以定、戒、慧为主题。就“所为”对
象方面,渐教可细分为钝根人所设的显浅的“声闻行法”、
以及为利根人所设的深奥的“菩萨行法”这两种教,亦即常
途所谓“声闻藏”、“菩萨藏”这两种藏。又声闻人中又有
钝根、利根之不同;前者乐观四谛,名“声闻声闻”;后者
听习十二因缘,名“缘觉声闻”。菩萨亦一样,有钝根、利
根之分别:前者曾学习大乘,后来退而学习小乘,现今还入
大乘;后者一往长久修习大乘,现今见佛,便能进入顿教之
门。对这四种智量不同、背景不同的修行人,佛陀所说的教
法当然也有分别。智俨又指出《华严经》在三种教中,为“
修多罗藏”所摄;在两种教中,为“菩萨藏”所摄。需要一
提的是智俨在列举两种教的四种修行人时,引用了以下《华
严经》的偈语为证言:
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
示以声闻道,令出于众苦。
若复有众生,诸根少明利,
乐于因缘法,为说辟支佛。
若人根明利,饶益于众生,
有大慈悲心,为说菩萨道。
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
为示于佛身,说无量佛法。(注12)
以上四偈出自《华严经》的〈十地品〉,而〈十地品〉跟《
十地经》原来是同一经本。这经品详述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
地的行业,当述及第九地时,用以上四偈称颂九地菩萨所具
之口业功德,能对四类根器不同的众生,开示四种不同的教
法:对根器下劣的众生则说“声闻道”,对根器略为明利的
众生则说“辟支佛”道,对根器明利的众生则说“菩萨道”
,对有无上心的众生则说“佛法”。智俨以为他所判别的四
种声闻、菩萨,亦即是这四偈所述及的四类众生。
对于“顿教”,《搜玄记》第五门这样界定:
谓始于道树, 为诸大行, 一往直陈宗本之致。方广
法轮, 其趣渊玄, 更无由藉,以之为“顿”。 (注13)
顿教是佛陀在证悟正觉后,在菩提树下最初讲说的教法;其
教授对象为习学大乘的修行人;其教学方法是直接陈述本要
、不假借方便手段;其教学内容为大乘(“方广”)法,意义
“渊”远“深”玄。《搜玄记》第二门举出经论文句,以证
明佛说中有“顿教”一类。首先它再次引用上引《华严经?
十地品》的四偈,然后总结说:“以此文证知有一乘及顿教
、三乘差别”(注14)《搜玄记》这句话的意思,可以从其在
后面随文疏释经句时、对这四偈所作的分析看出来:
340页
此文有四:声闻、缘觉、渐、顿等分四,亦可一乘、
三乘分四也。(注15)
疏释指出四偈所分述的四种教,可以是表声闻教、缘觉教、
渐教和顿教,亦可以是表三乘教和一乘教。就这理解,说从
这四偈文,可以证知有一乘教、顿教、三乘教这些不同教法
的存在,是很自然的事。 又从这疏释看, 智俨明显是以第
四偈所提到的“佛法”,为表顿教和一乘教;亦可见智俨心
目中的顿教,亦即 《华严经?十地品》 所谓以具有无上心
的众生为讲说对象的“佛法”,并跟“一乘教”有密切关系
(注16)。这点从智俨所举出的另一节证文亦可以看出来。这
节证文出自世亲著、真谛译的《摄大乘论释》,其原文如下:
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 二立大乘、三立一
乘。于此三中,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 ( 注 17)
世亲于常途所说的小乘法、大乘法外,别出一种一乘法,以
为佛法有小乘、大乘、一乘三种,而以一乘法最优胜。今智
俨取其言为判立顿教的证文,分明是把顿教跟一乘教连结起
来。智俨继而简别顿教和一乘教的异同:
问:顿悟与一乘何别?
答:此亦不定:或不别,或约智与教别,又一浅一深
也。一乘藏即下十藏也,相摄准之。(注18)
这里假设有发问者,问及为那些能顿悟佛意的菩萨所开示的
顿教,(注19)跟一乘教有甚么分别。智俨的答覆是“不定”
:既可以说二者是没有分别;也可以说前者立名侧重显示“
智”,后者立名侧重显“教”;也可以说前者较显浅,后者
较高深。智俨进而举出《华严经?十无尽藏品》的“十藏”
观念(注20),作为一乘教高深的证明,从是可见出他视《华
严经》为一乘教的经典。
341页
《搜玄记》第五门这样描述“圆教”:
所言圆教者, 为于上达分阶佛境者,说于如来解脱法
门、究竟穷宗、至极果行、满足佛事, 故曰为“圆”
( 注 21)。
圆教的教授对象为那些正在迈向佛境的人,其教学内容为如
来的解脱法门。这法门演述了究竟的宗义、无上的行因果报
和圆满的佛事。《搜玄记》第二门解说圆教所陈义近同,后
附以下案语:
此经即顿及圆二教摄。所以知有圆教者,如下文云:
如因大海有十宝山等,准之。 (注 22)
这里明确地把《华严经》判属顿教和圆教(注23),并举出《
华严经?十地品》的十大山王譬喻(注24),为圆教的文例。
《搜玄记》第五门在分述渐、顿、圆三教的特点后,表
明三教的旨趣原来为一致:
如穷之以实, 趣齐莫二,等同一味,究竟无余,何殊
之有?但以对治功用不等, 故随根器别其浅深,言分
有三 ( 注 25)。
智俨指出三教的归趣是没有分别,都是指向同一的“究竟无
余”终境;只是它们所针对的对象的根器利钝有不同,它们
之间才有浅深的差异。又上文申释三教,是依《搜玄记》第
二门的次第,先说渐教,次说顿教,后说圆教。其实三教的
次第非是固定,随著观察角度不同,可有不同排列。就此智
俨有以下一段话(注26):
其次第者, 就于一乘了义实说,约对治方便、行门差
殊,要约有三,以明次第:
一者、据方便修相对治缘起自类因行以明三教, 渐即
在初,顿中,圆后,三义从渐说也。 初渐以生信,次
顿以成行,次圆以成体用耳。
二者、若约实际缘起自体因行以明时, 顿初,渐次,
圆后。初
342页
示顿以令修,次示渐彰为物,后示圆果德备故也。
三者、若约穷实法界不增不减无障碍缘起自体甚深秘
密果道时,即初圆,次顿,后渐也。 所以两者,正以
冲宗不遣于玄想, 圆道不简于始门,是以事虽近而至
远,相虽著而至密,浅至极深方穷。 故初示圆令见闻
,次彰顿令随喜,后辩渐阶位显德起信行也。 此即约
圆以明三耳。( 注 27)
这里就“方便因行”、“实际因行”和“穷实果道”三方面
,分辨三教的三种次第:
1. 约“因”位众生修习“方便”行方面看,三教的次
序是“初渐、中顿、后圆”:众生首先习行渐教,产生对佛
法的信心;继而习行顿教,成就正确的行为;最后习行圆教
,证成真实的体用。
2. 约佛陀教导“因”位众生的“实际”方面看,三教
的次序是“初顿、中渐、后圆”:佛陀先说示顿教,令众生
修习正确的行为;继而说示渐教,为那些未能明白顿教的众
生渐次彰显真理;最后说示圆教,显示佛果完备无缺的功德
。
3. 撇开方便诱导在“因”位的众生的考虑,纯粹自最
究极的“果”位的理想层面方面看,三教的次序是“初圆、
中顿、后渐”:佛陀首先说示圆教,令听受者见闻圆满的佛
果;继而彰显顿教,令听受者以佛果为乐;最后辨明渐次修
行的阶位,令听受者信受和实行通向佛果之道。
就以上论述所见,智俨界别佛说为渐、顿、圆三教,把
《华严经》判属为向利根修行人所说示的顿教和圆教,从而
突出《华严经》在佛说中的崇高地位。其实“渐、顿、圆”
的判教分类非智俨所发明,考诸现存文献,最早提出这分类
者为慧光。法藏《五教章》便提到慧光“立三种教,谓渐、
顿、圆”(注28),其记及慧光所谓“圆
343页
教”,“为于上达分阶佛境者,说于如来无碍解脱,究竟果
海,圆极秘密自在法门,即此《华严经》是也”(注29),其
陈义和用语,都跟《搜玄记》非常接近。又日本僧人湛睿(1
271~1347)《五教章纂释》保存了慧光《华严经疏》的一些
逸文,其中包括一节有关顿教的话,与《搜玄记》所述完全
相同(注30);还有法藏《五教章》记慧光以《华严经》为圆
教的代表经典,而湛睿《五教章纂释》所收的另一节慧光《
华严经疏》的逸文,则说:“三教之中,(《华严经》)盖是
顿教所摄也”(注31);可见慧光也是跟智俨一样,把《华严
经》判归顿、圆二教。观智俨的本传记载智俨阅读慧光的文
疏,因而领悟《华严经》的“别教一乘、无尽缘起”的意旨
,则智俨很可能曾接触慧光的《华严经疏》,并深受其影响
。总之,从种种迹象看,智俨的“渐、顿、圆”判教系统,
乃是承袭自慧光。慧光为地论学统南道一系的创立人,而智
俨在解说渐、顿、圆三教时所引用经论之文,主要出自《华
严经?十地品》和《摄大乘论释》;前者跟《十地经论》所
注解的《十地经》为同一经本,而《十地经论》为地论学统
的中心教典;后者则为摄论学统教学的主要典据。总之,《
搜玄记》的判教学说,反映出智俨的教学跟地论、摄论这两
大早期中国瑜伽行学统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诸乘的分判
《搜玄记》书首借助“渐、顿、圆”的判教系统,界定
《华严经》在佛说中的位置。《搜玄记》正文解析《华严经
》的章节和教义时,亦偶尔用到“渐教”、“顿教”一类名
辞(注32),但再没有提到“渐、顿、圆”三教。《搜玄记》
正文较常用到的佛法分类,要为是“三乘、一乘”二门分类
和“小乘、三乘、一乘”三门分类。
1. 三乘教、一乘教的判别
344页
《搜玄记》在解说《华严经》经首状述坐于菩提树下的
如来的庄严相的一节文字时,述及三乘教、一乘教之佛身观
的分别:
文有三:初明法身,二“其身遍坐一切道场”下明报
身,三“悉能普现一切众会”下明化身。 此约三乘判
文。 若依一乘,此中即具十佛体、德、用,准以思摄
。( 注 33)
引文指出自三乘教、一乘教的不同观点,读这节经文,
可有不同理解。就三乘教观点看,这节经文先后述及法、报
、应三种佛身;就一乘教观点看,这节经文所述及的佛,是
具足“十佛”的体、相、用。而所谓“十佛”,当是指《华
严经》各品所列举的各种“十佛”和“十身”(注34)。又《
华严经?卢舍那品》记普贤菩萨称颂其承佛力所观见的一切
世界海;《搜玄记》在评述其言时,比较了三乘教和一乘教
的净土观,说:
凡依三乘, 净土有四种:一性、二报、三事、四化可
知。 若依此部一乘,但有二种,谓世界海及国土海。
或十种,如下瞿夷说。( 注 35)
这里指出三乘教所明的净土,有性、报、事、化四种;而一
乘教所明的净土,即是《华严经》所谈及的世界海和国土海
,或即是同经所记及瞿夷所说的十种世界(注36)。
以上所举出的两个例子,显示智俨认为佛法中有三乘、
一乘两种教,它们在佛身、净土这些重要课题上,持不同的
说法。又从智俨举出《华严经》的佛身、净土说法,为代表
一乘教观点,可见智俨视《华严经》的教学,为一乘教的典
范。简别佛说为三乘教、一乘教两种的做法,非始自智俨;
不少印度大、小乘经论,都提到“三乘”、“一乘”及相类
的观念。智俨在其晚年作品《五十要问答》中历述各种“乘
”的分类,当提及“三乘、一乘”的分类时,特别提到《法
华
345页
经》,说:
四者、依《法华经》, 三乘一乘,约界分、体相、方
便、究竟不同故。( 注 37)
从这段话看,在一乘、三乘的分别这问题上,智俨是以《法
华经》的说法为依据。在《法华经》中,“一乘”通指佛乘
;“三乘”则有两说,一说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
说指声闻乘、缘觉乘、佛乘;而前说的菩萨乘跟后说的佛乘
是异是同,前后经文的构思并不一致,成为日后注释家的争
议问题(注38)。以上所出《搜玄记》的两个例子,突出了三
乘教和一乘教的不同,显然是把一乘教视为三乘教之外的另
一种教,非三乘教所涵括。又从其名称看,三乘中的声闻乘
、缘觉乘当是小乘,菩萨乘、佛乘当是大乘。唯以上两个例
子所述及的三乘教的佛身说和净土说,都是大乘教的讲法,
不见于小乘教(注39)。这显示出智俨所谓“三乘教”,乃是
专指大乘教(注40)。
2. 小乘教、三乘教、一乘教的判别
“三乘教”在智俨的判教体系里通常是指大乘教;这点
从智俨别出小乘教为一类教,把它跟三乘、一乘二类教并陈
,亦可以看出来。《搜玄记》便多次并列小乘、三乘、一乘
三种教。例如它在综述《华严经?光明觉品》文殊所说的偈
的来意时,说:
五、文殊说偈,叹佛一乘,三乘、小乘法是一乘信法
方便也。(注41)
这里提到一乘、三乘、小乘三种教,以为后二者乃是导向前
者的方便。又《搜玄记》在赞叹《华严经?十地品》所说法
深密时,谈及一乘教理假托三乘、小乘事法得以彰显;并表
示三乘法和小乘法在彰显一乘理时,不失其宗本,就像下盐
制成羹,而盐不失其碱性:
地法深密,非粗智知。所以然者,为地教法,托彼诸
乘及世
346页
间善事,以显阿含法义分齐。虽托显一乘理,仍三乘
、小乘当宗自住,不失自宗。如盐成羹,盐自住性,
而羹义得成。(注42)
《搜玄记》亦有述及小乘、三乘、一乘这三种教一些具体教
义上的分殊。例如它对比三者的因缘观,说:
又依小乘, 六因四缘;若依三乘,即十因、二十因等
;若依一乘,即随法辨因,每一一因缘,理事各别,
与法界等。今六因义,唯一乘能穷。( 注 43)
依这引文,小乘教因缘观所观者为六因四缘;大乘教因缘观
所观者为十因、二十因等(注44);一乘教则是就个别事理法
观因缘,能穷尽“六因义”。而所谓“六因义”,当是指这
引文前所论及的“因”的六种特性(注45)。
智俨在《五十要问答》论及各种“乘”的分类时,提到
“小乘、三乘、一乘”的界别,说:
三者、依《摄论》,一乘、三乘、小乘。谓于教门中
,成机欲性,显法本末差别不同故。(注46)
这里指出小乘、三乘、一乘三种乘的分类,是源出《摄论》
,这当是指上文所引世亲《摄大乘论释》的一节话(注47)。
要注意的是世亲原文所举出的三种乘,是小乘、大乘、一乘
,而智俨以“三乘”替代“大乘”,再次显示出他有互用“
三乘”、“大乘”二辞的习惯。
(三)其他判教观念
在《搜玄记》里,除了出现上述“渐、顿、圆”、“三
乘、一乘”、“小乘、三乘、一乘”之佛法分类外,亦出现
一些跟判教问题有关的观念。这些观念见于智俨日后的著作
,并对华严宗判教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现试分述如下:
347页
1.同、别二教
如上所见,《搜玄记》第二门〈藏摄分齐〉界别佛说为
“渐、顿、圆”三种教,把《华严经》判属顿、圆二教;但
在释述“渐教”时,它又说《华严经》为渐教三藏中的“修
多罗藏”以及渐教二藏中的“菩萨藏”所摄:这便有解释的
必要。《搜玄记》以问答方式,处理这问题,而在答覆中,
提出了“同、别二教”的观念:
问:此经何故上来通三乘分别及摄者?
答:为此经宗通,有同、别二教,三乘境见闻及修等
故也。如《法华经》,三界之中三车引诸子出宅,露
地别授大牛之车。仍此二教,同在三界,为见闻境,
……(注48)
智俨假设有提问者,问及何以先前说《华严经》为分别向三
乘修行人所讲的渐教所摄。智俨在答问中指出《华严经》其
实包含“同”和“别”两种教,为三乘修行人见闻和修习的
对象。智俨引用了《法华经》著名的长者火宅的譬喻来说明
:长者在火宅中,说火宅外有羊、鹿、牛三种车,以诱引其
儿子离开火宅;及其儿子离开火宅,长者于露地授与他们大
白牛车(注49)。很明显,智俨认为“同教”像譬喻中的羊车
、鹿车、牛车,为方便施设;“别教”像譬喻中的大白牛车
,为真实所授;而它们同为三界中修行人见闻的对象。如是
看,这里所谓同、别二教,分别是指《华严经》教学的方便
和真实两个方面;而就《华严经》教学具有方便一面,说它
为对应三乘修行人之不同根机所方便设立的渐教所摄,也无
不可。值得注意是这里宣称《华严经》的教学有“别”亦有
“同”,显示智俨在强调《华严经》显示真实、因而有“别
”于其他经的同时,亦肯认《华严经》方便应机、跟其他经
有相“同”之处。
2. 一乘共教、一乘不共教
348页
《搜玄记》疏释《华严经?四谛品》,在解释何以《华
严经》作为一乘教的经典,却演说浅近的四谛观念时,用到
“一乘共教”一辞:
为通与下三乘人作见闻境,成后起信入道因缘故。 又
亦可以此通有作、无作,为是一乘共教故。 一乘有作
即空,一乘无作不空,此可思之也。( 注 50)
这解释指出《华严经》的一乘教学有些地方是通于三乘人,
作为诱导三乘人“起信入道”的“因缘”;并表示《华严经
》所说的“四谛”,包括“有作”和“无作”两种(注51)。
这里说明《华严经》的一乘教学亦有浅易、应机的一面,而
提出“一乘共教”一辞,可见“一乘共教”表义跟“同教”
无异,也是要显示《华严经》的教学有跟其他经的教学“共
”通之浅近、方便地方。
《搜玄记》在疏释《华严经?离世间品》时,谈及一乘
修行教学中定学一门之入门时,提到“一乘不共教”:
一乘之行学亦有始。 若依定学明始分齐者,若约回心
人,即用非至定及初禅定等,为学始。 若据直进人,
即用光得意言定,为初学始。 若约一乘不共教,据行
即寂静胜三昧为初学始,若约行解即华严定为初学始
。……顿悟人意言无分别定为初也。( 注 52)
这里列举“回心人”、“直进人”、习“一乘不共教”人和
“顿悟人”所始习的禅定,文内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一乘不
共教”一辞的涵义,但从“一乘不共教”一项下所举出的禅
定的性质、以至“一乘不共教”一辞的文面意思,可推想智
俨所谓“一乘不共教”,当是指一乘教学跟其他乘的教学所
不同的那深远、真实方面,其表义跟“别教”近同。
349页
3. 初教、熟教(终教)
《搜玄记》解释何以《华严经?如来光明觉品》记如来
所放光明越照越远时,自浅至深,列举了二十二门因果,文
内出现了“初教”、“熟教”二辞:
今略开诸位为二十二门:六道因果即为六门。声闻、
辟支二人因果,通说复为二门。 声闻、辟支所依之佛
, 为彼二机,说四谛教及十二因缘教;即分佛通因及
果,复为二门。 声闻、缘觉回心入大乘,于初教处通
因及果,复为二门。 直进初心菩萨通因及果,复为一
门。 直进熟教及回心熟教通因及果,复为二门。顿教
因果,复为一门。 从愚法声闻,总摄诸位干慧地已上
菩萨及佛,复为一门。 普贤位中,从信已上,乃至十
地,皆通因果菩萨及佛,复为五门。(注 53)
综合以上引文之意,所谓二十二门因果,自浅至深,分别为
:
(a)六道之因果共六门。
(b)声闻、辟支佛之因果共四门。
(c)初教之因果共三门。
(d)熟教之因果共二门。
(e)顿教之因果一门。
(f)共十地(“干慧地已上”)因果一门(注54)。
(g)从十“信”至不共“十地”之因果共五门(注55)。
从引文把初教之因果、熟教因果列于小乘声闻、辟支佛之因
果后,顿教因果前,可知“初教”和“熟教”较小乘教为深
,较顿教为浅。又从引文以“入大乘”为初教阶段,又从《
搜玄记》其他地方一再把“熟教”跟“三乘”连辞(注56),
可见初教和熟教均属三乘教范围,为三乘教中自下以上的两
个阶段。
350页
《搜玄记》述及《华严经?十行品》所说之十行所对治
之惑障时,用到“三乘终教”一辞:
二、所治:一乘如前解。三乘终教者,声闻畏苦障。(注57)
这里用到“三乘终教”一辞,并没有作出释义,上下文亦没
有这方面的提示。不过从表面辞义看,“终”有究竟的意思
,跟“熟教”之“熟”一字的涵义相近,则“三乘终教”当
为“三乘熟教”之同义辞。
《五十要问答》的判教思想
《五十要问答》是以问答体裁写成,分五十三节,阐述
《华严经》所关涉的重要佛教观念和课题。书内多次提到玄
奘(约600~664)的译书,当中包括《成唯识论》(注58)。考
《成唯识论》为于659年译出,如是《五十要问答》之成书
,当在659年后,可见其为智俨晚年的作品。又《五十要问
答》阐释佛义,基本上是采取依教分述方式,于每一问题,
评定不同层次的佛教教学所持论的异同,其整体表达方式,
有浓厚的判教味道。
《搜玄记》 的判教思想是以 “渐、顿、圆”分类为骨
干。 《五十要问答》亦出现“渐悟”、“顿教”一类辞语
(注59),但是没有用到“渐、顿、圆”这纲目;而其最常采
用的判教纲目,主要为是“小乘、三乘、一乘”。《五十要
问答》问答第二十以“教相义”为标题,其文如下:
问:一乘教相建立云何?
答:此义相难,今举喻显。如一楼观,内外严饰
,尽其功思,唯有一门,有智慧者能扣开门,示
无智者。一乘教义亦复如是,性起树藏,内庄一
乘,外严三乘及小乘等。……诸教相
351页
中,示彼小乘及三乘教,令物生信起行分证;示一乘
教,令其见闻,后得入证;故彼教相似成内外及教义
不同。即如《法华经》界外大牛车及《地论》第八地
已上文,即是其事。(注60)
以上引文以楼观为譬喻,指出就如楼观装饰有外部和内部,
佛陀的教相亦有内和外。其外者为小乘教和三乘教,能令人
信受习行佛道,证悟部分真理;其内者为一乘教,见闻这种
教的人能完全证入真道。引文最后指出《法华经》所说的大
白牛车和《十地经论》所明十地中第八地以上的部分,即是
表一乘教。以上一节问答以“教相”为主题,而分述小乘、
三乘、一乘三种教,可见《五十要问答》视“小乘、三乘、
一乘”的划分,为佛陀教相的标准分类。
《五十要问答》大部分章节的讨论,都套用了“小乘、
三乘、一乘”这三教分类。例如第一节问答谈及何谓见佛:
问:云何见佛及佛名数,一乘、三乘、小乘等教
中不同义?
答:依小乘教,见色身佛三十二相等,则是实见
。 ……若依三乘,见佛实色身等三十二相,
不名见佛, 若知无性,无来去相,即色是空
, 非色灭空等,不如所谓,是名见佛,由与
佛体相应故。 依一乘教,见闻已去,乃至会
知无生相, 及应十数,见其十佛:一无著佛
、安住世间成正觉故, 二愿佛、出生故,三
业报佛、信故, 四持佛、随顺故,五涅槃佛
、永度故, 六法界佛、无处不至故,七心佛
、安住故, 八三昧佛、无量无著故,九性佛
、决定故, 十如意佛、普覆故,名为见佛。
( 注 61)
这里解释何谓“见佛”,比较了小乘教、三乘教、一乘教的
观点:小乘教以观佛色身之三十二相等为见佛;三乘教以知
佛色身为无相即空
352页
为见佛;一乘教则以为“见佛”所见的佛,应有十数,亦即
是《华严经》所举出的“无著佛”等十佛(注62)。又第二十
节问答申释涅槃的意义,说:
问:诸教涅槃差别云何?
答:小乘涅槃有其二种,谓有余、无余。……三
乘涅槃略有四种:一性净涅槃、二方便净涅
槃、三有余涅槃、四无余涅槃。 ……若一乘
教, 即唯有一大般涅槃,无有差别,广说如
《华严经》。……(注 63)
这里解释“涅槃”,跟上引文解释“见佛”一样,列举了小
乘教,三乘教、一乘教的不同说法:小乘教言有余、无余两
种涅槃;三乘教进而言性净、方便净、有余、无余四种涅槃
;一乘教则认为唯有一大涅槃,其说见于《华严经》。
《五十要问答》并非采用“小乘教、三乘教、一乘教”
这三门分类的第一本智俨著作。从本文上节的论述可见,《
搜玄记》已经多次提及这分类。不过在《五十要问答》中,
这分类的应用范围要更为广泛,阐释也要更为全面和详尽。
又《搜玄记》曾把三乘教界别为初教、熟教(终教)两种,《
五十要问答》于此亦有进一步阐述,从而建立“小乘教、三
乘始教、三乘终教、一乘教”的判教体系。例如第三节问答
分述佛教中关于“众生作佛”的异说,便用到这四门分类:
问:依诸教中,有情众生作佛云何?
答:小乘教于一时中,但菩萨一人慈悲爱行,依
三十三心,次第作佛。 余见行者,并不作佛
,但得二种涅槃,住无余也。 若依三乘始教
,则半成佛、半不成佛。 若直进及回心二人
, 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并皆成佛。
若未至此位, 则与一阐底迦位同,如此人等
,并皆不成佛。……此如《瑜伽?菩萨地》
353页
说。
若依三乘终教,则一切有情众生皆悉成佛。由他
圣智,显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等。如《涅槃
经》说。
依一乘义,一切众生,通依及正,并皆成佛,如
《华严经》说。(注64)
这里分述了小乘教、三乘始教、三乘终教和一乘教于众生成
佛问题上所持的不同意见:小乘教以为在一时中只有菩萨一
人能成佛,其他修行人充其量只能证悟无余涅槃。三乘始教
以为众生有些能成佛,有些不能成佛。它指出在修行人中,
有修行满十千劫,堪任圆满菩提者,亦有不堪任圆满菩提者
,后者跟一阐提相同,永不能成佛(注65)。三乘终教以为一
切众生皆能成佛,因为他们本来皆具有佛性,可作成就佛果
之行;唯是草木等无情之物则不能成佛。一乘教以为一切皆
能成佛,不但一切众生能成佛,甚或作为众生“依报”的无
情草木(注66),在众生成佛时,亦依随众生一起成佛。
上引文把部分众生不能成佛的主张,判为三乘始教之说
;而把一切众生能成佛的主张,判为三乘终教之说。又第三
十六节问答讨论心所法问题,对三乘始教和三乘终教的心识
思想作出了比较:
四、约诸识分别者,赖耶识起遍行 (心所有法)
五。末那识起 (心所有法) 九:遍行五及我见、我爱
、我慢、无明。意识起遍行等六位所有法。五识则不
定,或初五,或一切,由与意识或同体或异体故。…
…此约三乘始教粗相说也。若约三乘终教论,则赖耶
等六识等皆具起一切所有法,由唯一识成十一识故。
(注67)
根据这节文的解说,三乘始教并列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
和前五识,逐一分述跟它们共起的心所法的种类和数目。三
乘终教则从唯一
354页
最基本的识说起,突出此识跟其他的识的本末关系。此外第
二十五节问答讨论“心意识义”,把阿赖耶识受熏成种的说
法归入三乘始教范围,以为这说法是为那些未通达法空道理
的小乘人所权设;而据真理说情况不是如此,而是一切缘起
法皆为真实法界所成:
依三乘教, 初教文中,立有异熟赖耶,受熏成种,所
以知之。 故无性《摄论》云:今立熟赖耶,此亦无伤
。 既知无伤,故知权立。为回心声闻,未达法空,权
举异熟相, 渐引小乘变易生死,渐向细灭,实则不然
。若据实理,一切缘起不离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 ( 注 68)。
以上三节引文举出三乘始教的一些特点,而值得注意的
地方,是这些特点正是跟智俨同时的玄奘所弘扬的一系瑜伽
行教学的特色。众所周知,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初年(约627年
) 西行求法,于印度那烂陀寺习得护法一系的瑜伽行学说,
于654年返国后,译出一系列瑜伽行论著,其中最具代表性
者,包括全本《瑜伽师地论》和《成唯识论》等。这些论著
分述众生各心识,采取横列平排方式;在讲述阿赖耶本识时
,注重其受熏持种,作为轮回主体的作用;并述及有没有种
性的有情,决定不能成佛。这跟地论师、摄论师讨论心识问
题,注重显示心识之间的本末纵贯关系;主张本识是自性清
净,为解脱的主体;力言众生皆具清净本识,故皆能成佛;
是大异其趣。本文上面曾一再提到智俨跟地论学统和摄论学
统的密切关系;以上三节引文在同一问题上,把玄奘新传的
瑜伽行学统的主张判为三乘初教之谈,亦即是说它们只是大
乘教的初步入门;而把地论师、摄论师所代表的早期中国瑜
伽行学统的说法,判属三乘终教,亦即是表示它们乃是大乘
教的究竟义;其抑彼扬此之意,至为明显。
不过《五十要问答》最推崇的,要非地论教学和摄论教
学,而是
355页
华严教学。这点从它释述各佛教观念和课题时,处处引用《
华严经》的说法,来说明一乘教的观点,便可以见出来。在
推尊《华严经》方面,《五十要问答》比《搜玄记》跨进一
步。第二十一节问答讨论一乘教的分齐,提到“共教”和“
不共教”的分别,有以下一节话:
一乘教有二种:一共教、二不共教。 圆教一乘所明诸
义, 文文句句皆具一切,此是不共教,广如《华严经
》说。 二共教者,即小乘、三乘教。名字虽同,意皆
别异,如诸大乘经中广说,可知。 仍诸共教,上下相
望,有共不共。 如小乘教三世有等,三乘即无;三乘
教有,小乘即无。 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数共同;
或二乘俱无, 则一乘教是也。 (注 69)
根据这段引文,一乘教有“共教”和“不共教”两种。不共
教亦称“圆教一乘”,其说具见于《华严经》;共教即是小
乘教和三乘教,其说具见于诸大乘经。引文继而指出要是把
三乘教和小乘教互相比较,亦可以见出“共”和“不共”地
方:“不共”者如小乘教的“三世有”观念,便为三乘教所
无;而三乘教的一些观念,则为小乘教所无。“共”者如“
道品”等名数,同见于小乘教和三乘教。从以上引文对小乘
教和三乘教之“共”和“不共”地方的析述,可见《五十要
问答》之所谓“共”和“不共”,意思分别为“共通”和“
不共通”;如是其所谓一乘之“共教”和“不共教”,当是
分别指一乘教跟其他乘之教的“共通”和“不共通”方面,
跟上节所述《搜玄记》的理解无大分别。不过在《搜玄记》
里,“一乘共教”和“一乘不共教”同是指《华严经》的教
说,而《搜玄记》所以提出“一乘共教”的观念,是要解释
何以《华严经》的教说里有通于三乘人的浅近之处。而上引
文论一乘之“共教”和“不共教”,举出《华严经》为“一
乘不共教”的例子,并没有提到《华严经》亦有“共教”方
面,却说“共
356页
教”即是小乘教和三乘教;其著眼点明显跟《搜玄记》有别
,是要突出《华严经》在佛陀教说里的超然性。又引文没有
说明把小乘教和三乘教说为是一乘的“共教”的理由;大概
智俨鉴于小乘教和三乘教作为导向一乘教的方便法门,其意
旨和内容每有跟一乘教相通地方,故有这说法(注70)。
《五十要问答》第二十六节问答分判诸经部类,也提到
“不共教”和“共教”,其言同样透露出推尊《华严经》的
意图:
问:诸经部类差别云何?
答:如四《阿含经》,局小乘教;《正法念经》举正
解行,别邪解行,通三乘教。《涅槃经》等及《
大品经》,三乘终教,为根熟声闻说故。《金刚
般若》是三乘始教、初会愚法声闻故, 义竟在文
。 《维摩》、《思益》、《胜天王》、《迦叶》
、《佛藏》等为直进菩萨说。 ……《华严》一部
是一乘不共教。 余经是共教,一乘、三乘、小乘
共依故。 又《华严》是主,余经是眷属。……如
《法华经》宗义是一乘经也,……。(注 71)
这里把一些重要佛经先后判属小乘教、三乘始教、三乘终教
和一乘教。被判属小乘教的有《阿含经》和《正法念经》,
前者完全是小乘性质,后者则带有三乘教成分。被判属三乘
始教的有《金刚般若经》,被判属三乘终教的有《涅槃经》
和《大品般若经》。这里又提到《维摩经》、《思益经》、
《胜天王经》、《迦叶经》、《佛藏经》等为向直进菩萨所
演说的经,指出它们跟《金刚般若经》为向愚法声闻,及跟
《涅槃经》和《大品般若经》为向根熟声闻所演说的经,有
所不同;唯没有明确表示这些经当归入三乘教的那一部类。
至于这里归入为一乘教的经,仅有《法华经》和《华严经》
两种,当中又独
357页
《华严经》被推许为“一乘不共教”的代表经典,为众经之
“主”,其他经皆是其“眷属”,俨然居于一尊地位。又这
里把《华严经》以外的一切经说为是“共教”的经,所提出
的理由是它们为“一乘、三乘、小乘共依”,亦即是说它们
同具有一乘、三乘、小乘三种教的成分。亦可见“共教”的
“共”字,有“共通”的意思。
《五十要问答》所提到的判教观念,其应当注意者,还
有“别教”和“同教”。第三节问答在分述小乘教、三乘始
教、三乘终教、一乘教的不同“众生作佛”主张后,有下以
案语,用到“别教”一辞:
以此(《华严经》一乘)义,准上四句义,即是一乘共
教,非别教也。(注72)
这里说要是把《华严经》所明的一乘教之成佛义,跟前面所
述其他教之成佛义互相比照,可见后者所明的乃是一乘共教
之义,非别教之义;则这里所谓“别教”,明显是指一乘教
中有别于其它诸教的成分,其意义跟“不共教”近同。“同
教”一辞只见于第四十八节问答。这问答讨论三阶教的普敬
认恶主张,最后论及三阶教所经常用到的如来藏、佛性观念
,说(注73):
此中所明如来藏、佛性,虽约诸义,差别不同,皆是
同教一乘义也。何以故?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
(注74)
这里指出诸佛经所讲的如来藏、佛性,意义容有差别,但都
同是“同教一乘”义,理由是它们皆成就“普法”。“普法
”乃是三阶教的重要观念,其涵义之一,是说众生无论是邪
是正,同是一体,唯是如来藏(注75)。引文说如来藏,佛性
为“成普法”,为“普法所成”,当是根据此义。不过引文
并有解释何谓“同教一乘”,亦没有说明何以“成普法”便
是“同教一乘”义,因此若只看这段引文,不旁参智俨
358页
的其他论著,实难断定智俨所谓“同教一乘”,所表究竟何
义。
结论
《搜玄记》和《五十要问答》的判教学说,分别以“渐
、顿、圆”和“小乘、三乘、一乘”的分类为骨干。前一分
类为地论师慧光所创立,后一分类源出《摄大乘论释》;智
俨袭用它们,显示出其教学跟地论和摄论学统方面的渊源。
又《搜玄记》援用慧光的“渐、顿、圆”分类的目的,是要
界定《华严经》在佛说中的位置;而《五十要问答》则借助
“小乘、三乘、一乘”的分类,判别对各重要佛教课题的各
种不同意见;两者的进路颇有不同,不过其讨论都同样显示
出推尊《华严经》的意图。又在上述两种主要分类外,《搜
玄记》和《五十要问答》还用到“同教、别教”、“一乘共
教、一乘不共教”、“初教、终教(熟教)”等其他分类;而
《五十要问答》更把“初教、终教”的分类跟“小乘、三乘
、一乘”的分类相配合,形成“小乘教,三乘始教、三乘终
教、一乘教”的判教系统;并在讨论初教和终教的分别时,
表现出对玄奘新传的护法一系瑜伽行教学的不满。及至《孔
目章》,进一步结合“渐、顿、圆”分类,创立“小乘教、
初教、终教、顿教、圆教”的五门判教体系,又对“同教、
别教”的分类,作出更详细分疏,奠定了华严宗判教学说的
基础,这些地方容日后当另撰文讨论。
359页
注解
(注 1)智俨的教学近年吸引到不少学者注意,而以日本学
者的研究最深入和全面,这点从镰田茂雄所著《华
严学研究资料集成》 (东京:大藏出版社,1983年
)第 9章第2节〈华严列祖?关??研究〉内所记录
的众多有关智俨的日文论著,便可以看出来。本文
撰作参考了以下的近人著作:
(1) 木村清孝:《初期中国华严思想?研究》 (东
京:春秋社,1977年),页430~441。
(2) 中条道昭:〈智俨?教判说????〉,《驹
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9期 (1978年),页245
~259。
(3) 石桥真诫:〈华严教判?问题点〉,《印度学
佛教学研究》第30卷第2期 (1982年),页785~
790。
(4) 吉津宜英:《华严禅?思想史的研究》 (东京
:大东出版社,1985年),页9~24。
(5) 吉津宜英:《华严一乘思想?研究》 (东京:
大东出版社,1991年),页23~92。
(6) 阪本幸男:《华严教学?研究》 (京都:平乐
寺书店,1956年),页397~420。
(7) 梅□昭音:〈智俨?教判????〉,《印度
学佛教学研究》第6卷第2期(1958年),页415~
416。
(8) 织田显祐:〈智俨?同别二教判〉,《印度学
佛教学研究》第31卷第2期(1983年),页826~
829。
(9) 织田显祐:〈华严一乘思想?成立史的研究〉
,《华严学研究》第2期 (1988年), 页157~
177。
(10) Robert M. Gimello, "chih-yen (602~668)
and the Foundation of Huayen Buddhism,"
Ph. 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76.
360页
(11) Peter H. Gregory, Tsung-mi and the
Signification of Buddh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117~127.
(注 2) 法藏:《华严经传记》卷3,《大正藏》卷51,页
163下。 “别教一乘”和“无尽缘起”为华严宗教
学的重要观念,前者显示《华严经》经教在佛说中
的特殊地位,后者突出《华严经》的缘起观的殊胜。
(注 3)同上注。“六相”为华严宗教学的重要观念。“六
相”者,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是一切存在具有的六种特性。
(注 4)智俨生平古书记载,以法藏(643~712)《华严经传
记》卷3(《大正藏》卷51,页163中~164中) 为最
详细。至于近人的研究,参阅本村清孝,前引书,
页372~276, 以及Robert M. Gimello,前引文内
有关章节。
(注 5) 《华严经传记》卷3说:俨所撰义疏,解诸经论,
凡二十余部,皆简略章句,剖曜新奇,故得其门,
寮其寡矣。(大正藏卷51,页164上)。
(注 6) 《华严经传记》卷3记智俨:后依常法师,听《摄
大乘论》,未盈数岁,词解精微。 (《大正藏》卷
51,页163下。)
(注 7) 有关智俨的师承,参阅木村清孝,前引书,页376
~382。
(注 8)有关智俨的著述及其年代,参阅木村清孝,前引书
,页388~406。有关《一乘十玄门》真伪的问题,
参阅石井公成:〈《一乘十玄门》?诸问题,〉《
佛教学》第12期 (1981年),页85~111;吉津宜英
:《华严一乘思想?研究》,页31~38。
(注 9) 参见《华严经传记》 卷3,《大正藏》卷51,页
163下。
(注 10)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3下。
(注 11) 同上注,页15下。
(注 12) 六十卷《华严经》卷26,《大正藏》卷 9,页567
下。
(注 13)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5下。
(注 14) 同上注,页14中。
(注 15) 卷4上,《大正藏》卷35,页72上。
361页
(注 16) 有关“一乘教”的意义,详见下节。
(注 17) 卷8,《大正藏》卷31,页212中。
(注 18)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4中。
(注 19)智俨在前面论述渐教时,曾提到利根菩萨由于久习
大乘道,因此今时见佛时,能入顿教之门。可见在
修习顿教的人中,有能“顿悟”佛意的菩萨。
(注 20)六十卷《华严经》卷12〈十无尽藏品〉第18详述三
世诸佛所演说的十藏,参见《大正藏》卷9,页474
~478下。《孔目章》卷2以演说十藏为一乘教教藏
观的特点。参见《大正藏》卷45,页553~554上。
(注 21)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5下。
(注 22) 同上注,页14中。
(注 23)《搜玄记》其他地方亦有以“教”、“圆宗”一类
之辞名状《华严经》的教说。参见下注32。
(注 24)《华严经?十地品》以十大山王比喻其所演述的“
十地”,参见六十卷《华严经》卷27,《大正藏》
卷9,页574下~575上。
(注 25)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5下。
(注 26)阪本幸男以为以下一段话是取自慧光的《华严经略
疏》。参阅氏著:《华严教学?研究》,页198~
199。无论如何,智俨既引用其文,显示他同意文内
的说法。
(注 27) 参见前注25。
(注 28) 卷1,《大正藏》卷45,页480中。
(注 29) 同上注。
(注 30) 原文参见阪本幸男,前引书,页198所出第二节引
文。
(注 31) 原文参见阪本幸男,前引书,页198所出第一节引
文。
(注 32) 例如六十卷《华严经》卷44〈入法界品〉第34记
载听法的会众是先菩萨而后声闻,《搜玄记》卷5
上对此有如下解释:“诸经从相取亲教,以通渐故
;此经约理以辨,由是顿教故也。” (《大正藏》
卷35,页
362页
88上)。
其它经典记述听众,多是先声闻、后菩萨,是因为
它们的教说通于“渐”教;而《华严经?入法界品
》则是先菩萨、后声闻,乃是因为它的教说是“顿
教”。以上引文提及渐、顿的分别,并以《华严经
》为顿教经典。又《搜玄记》卷4上解释何以《华
严经》说理采用问答形式时,以“圆宗秘教”一辞
称呼“华严经”的教说:“然问答辨义者,为明圆
宗秘教,显于时听,修相方便,彰在心目。” (大
正藏卷35,页76上)。
(注 33)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6下。
(注 34)例如六十卷《华严经》卷26〈十地品〉第22列举十
种佛身,分别为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
、辟支佛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
身、(《大正藏》卷9,页565中)。又卷 4〈离世间
品〉第33列举十种佛,分别为无著佛、愿佛、业报
佛、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
、如意佛(《大正藏》卷9,页663中)。有关《华严
经》各品所提到的“十身”和“十佛”,参阅木村
清孝,前引书,页472~475。
(注 35) 卷1下,《大正藏》卷35,页23中。
(注 36)六十卷《华严经》卷56〈入法界品〉第34记瞿夷说
及十种世界,分别为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轮、世
界圆满、世界分别、世界旋、世界转、世界莲华、
世界须弥、世界相(《大正藏》卷9,页756中)。
(注 37) 卷下,《大正藏》卷45,页529上。
(注 38)有关“三乘”、“一乘”观念形成的过程和《法华
经》对它们的理解,参阅稻荷日宣:《法华经一乘
思想?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75年)。
(注 39)《五十要问答》卷上谈及小乘教所讲的佛时,指出
小乘教只说生身、化身两种佛:“三乘佛有三:一
法身佛、二报身佛、三化身佛;小乘佛有二:一生
身佛、二化身佛。” (《大正藏》卷45,页519中。)
363页
《孔目章》卷1指出小乘教没有净土的观念(《大正
藏》卷45,页541上。)
(注 40)就大乘教所教授的对象包括声闻、缘觉和菩萨,从
而称之为“三乘教”,也无不可。
(注 41) 卷1下,《大正藏》卷35,页26下。
(注 42) 卷3上,《大正藏》卷35,页49下。
(注 43) 卷3下,《大正藏》卷35,页66下。
(注 44) 《孔目章》卷1〈普庄严童子处立因果章〉列举了
小乘教所说的“六因四缘”和三乘初教所说的“二
十因” (《大正藏》卷45,页539中~540上) 可参
看。
(注 45)“六因义”依《搜玄记》的立名,分别为“念念灭
”、“俱有”、“随逐至治际”、“决定”、“观
因缘”和“引显自果”(卷3下,《大正藏》卷35,
页66上~中)。
(注 46) 卷下,《大正藏》卷45,页528下~529上。
(注 47) 参见前注17。
(注 48)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4中~下。
(注 49) 参见《妙法莲华经》卷 2〈譬喻品〉卷3,《大正
藏》卷9,页12中~下。
(注 50) 卷1下,《大正藏》卷35,页26中。
(注 51)四谛有“有作”、“无作”两种的说法,见《胜鬘
经?法身章》第 8。《胜鬘经》又称“有作四谛”
为“有量四谛”,称“无作四谛”为“无量四谛”
,并附以下解释: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
圣谛。何以故?非用因他能知一切苦苦、断一切集
、证一切灭、修一切道。……说“无作四谛”义者
,说无量四圣谛义。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苦、
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 (《大
正藏》卷12,页221中)。可见这两种四谛,有深和
浅、圆满和不圆满的分别。
(注 52) 卷4下,《大正藏》卷35,页82中。
364页
(注 53) 卷1下,《大正藏》卷35,页27中~下。
(注 54)“干慧地已上菩萨及佛”一语,当是指《大品般若
经?发趣品》第20所举出的“十地”。这十地以“
干慧地”始,以“佛地”终,当中包括了声闻、辟
支佛、菩萨这三乘人的行位,故被称为“共十地”
。
(注 55)“从信以上,乃至十地”二语,当是指《华严经》
所述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地五个段落。又《华严经》所讲的十地,独为
菩萨所修,为声闻、辟支佛,所不及故被称为“不
共十地”。
(注 56) 例如卷2上说:“若三乘熟教所断,外道我执” (
《大正藏》卷35,页33下)。卷3上说:“十地总名
,亦可是三乘熟教名故”(同上,页52上)。
(注 57) 卷2上,《大正藏》卷35,页38上。
(注 58)例如问答第二十五和第四十三都提到《成唯识论》
。参见《大正藏》卷45,页522下、531中。
(注 59) 参见问答第八和第四十八,《大正藏》卷45,页
520中,534中。
(注 60) 《大正藏》卷45,页522上。
(注 61) 《大正藏》卷45,页519上~中。
(注 62) 参见前注34。
(注 63) 《大正藏》卷45,页523中~下。
(注 64) 《大正藏》卷45,页519下。
(注 65)“一阐提”或有意译为“乐欲者”、“极欲者”、
“大贪者”。在一些佛书里,一阐提被说为是断尽
善根,永远不能成佛。
(注 66)“依报”跟“正报”合称“二报”。“正报”指由
过去善恶业所感得的果报正体,“依报”指相应这
果报正体而感得的处所。例如依业感生于人间的有
情,其“正报”为具备四肢五官的人体,其“依报
”为房舍、器物等;依业感生为畜生的有情,其“
正报”为长满毛羽等的身体,其“依报”为巢穴等
。
(注 67) 《大正藏》卷45,页525下。
365页
(注 68) 《大正藏》卷45,页522下。
(注 69) 《大正藏》卷45,页522中。
(注 70)《五十要问答》一再提及三乘教跟一乘教共通的地
方。例如第四十节问答论及陀罗尼,说:“此法极
用在一乘,分用在三乘”(《大正藏》卷45,页528
下) 。又第四十六节问答描述唯识观后,说:“此
通一乘及三乘教”(页532上)。
(注 71) 《大正藏》卷45,页523上~中。
(注 72) 《大正藏》卷45,页519下。
(注 73)三阶教为信行(540~594)所创立,在隋唐时代颇盛
行,惟每被政府和正统佛教徒视为异端,屡加排毁
,以至归于式微。智俨对三阶教颇为称赏。关于智
俨对三阶教的态度,参阅木村清孝:〈智俨?法藏
?三阶教〉,《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7卷第 1期
(1978年),页100~104。
(注 74) 《大正藏》卷45,页534下。
(注 75)信行《对根起行法》说:“普法无病者,如来藏、
佛性等体是普法,一切凡圣,一切邪正,同是一体
,更无别法,唯是如来藏” (引自矢吹庆辉:《三
阶教之研究?别篇》[东京:岩波书店,1927年]
,页41)。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