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寒山、拾得、丰干--风狂三圣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寒山、拾得、丰干--风狂三圣僧
  寒山,一个看似疯癫的出家人,
  拾得,一个路边拾回的野孩子,
  丰干,终日漫步云端得骑虎和尚,
  这三位「大士」凑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趣事?
  树林中,村屋里写满醒世的诗句,
  提醒世人好好用功,各自努力。
  菩萨化身天台三圣,不可貌相,
  人间处处有菩萨,珍惜宝贵的因缘……
  虽已是晚春的早晨,空气还冷冽得很,因为夜里寒冷而在叶尖上形成的露珠,随著早晨的微风,轻轻滚动。可是,那一列奔往天台山国清寺的队伍,却是个个满头大汗。他们因为剧烈喘息而呼出的白气,和天台山缥缈的云气,似乎结合在一块儿了。让人搞不清楚,到底围绕在身旁的腾腾雾气,是山气?还是汗气?
  队伍里的每个人,沿著石阶,脚不沾地似的,迅速的往上爬升,很快的又越过一个小山头。在轻微的山风中,除了传来脚步移动的沙沙声和粗重的喘息声,林间的鸟儿早就被这一群队伍吓跑了,不再发出喧哗的鸣叫,把偌大的山野让给这个赶路的队伍。
  「快!再快一点!」这道命令,出自四个大汉所扛的轿子。由声音可以判断,里面的人很急,巴不得立刻飞抵国清寺。
  原来,这轿子里坐的是新派任到台州的太守闾丘胤,据可靠的消息来源,天台山国清寺里,住著两位大菩萨,一位叫寒山,一位是拾得。这可是大好的机缘,如果可以面见两位大菩萨,亲承法诲,又可以供养他们,岂不是太棒了吗!
  可是没想到,国清寺里的上上下下竟不这么认为,因为寒山只不过是个流浪汉,而拾得也不怎么样,是个在厨房洗碗筷、倒馊水的小沙弥,哪有菩萨的德行呢?至于提供消息的丰干禅师,和那两人比较起来,好象还有两把刷子,因为他敢骑著老虎,满山遍野的跑来跑去。不过,他留在国清寺的期间,也只是个舂米的僧众,既不会讲经说法,更不是持戒严谨的大律师。所以,一个朝廷命官来找菩萨,大概是开玩笑的吧!
  但是,当寒山、拾得避入寒岩,丰干也不再回国清寺,符合「佛菩萨应化世间,道破身分,随即入灭」的原则后,大家开始陆续的追想,才发现,他们的行持的确有过人之处。而他们所留下来亦诗亦偈的文字,在在都直指人心,非是一般世智辩聪的人能写的出来的。尤其是丰干禅师提醒闾丘胤的话语:「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不仅是当时的警语,即使是现代,我们依旧应该奉为圭臬。
  而经过时代的变迁,寒山的诗目前留存有三百一十四首,拾得的诗偈有五十余首,但却倍受争议。有人认为闾丘胤的《天台三圣诗集序》,全是怪力乱神之说。也有人主张,这些诗偈都是后人伪造的,即使是闾丘胤这号人物,也是虚构的。但是赵滋藩先生经过考据后,却相信,虽然寒山、拾得及丰干三位僧侣的生平,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可是闾丘胤这个名字,确实出现在清康熙六十一年所出版的《历代官制——台州职官题名录》中,所以他在《寒山子其人其诗》一书中说:
  「关于寒山子的行状,见于同时代人的记载者,首推闾丘胤的《天台三圣诗集序》,寒山、拾得的诗,能够不在竹木石壁,村墅人家厅壁,或土地堂壁上灭没,得以流传后世,闾丘胤实居首功,而道翘也功不没。……这是历史的目击者所作的第一手记录与见证,其可信度,不应等闲视之。」
  因此,寒山、拾得的书,可能无法像其他高僧小说一样,清楚的交待他们的生平与成就,但是透过和我们一样都是凡人的闾丘胤,也许我们一样得到第一手的宝贝,实实在在、清清楚楚。
  作者:林淑玟 
  摘自《法鼓》杂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