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的佛教伦理观
安宁疗护的佛教伦理观
——摘自《安宁疗护》杂志
前言
安乐死与不杀人戒
脑死与不杀生戒
安宁疗护与瞻病送终
一、前言
伦理学是以「应该」 (should)、「应当」 (ought) 等的价值陈述 (value statements) 来讨 论有关某事是否善、正确或道德的学问。 与事实判 断( factual statements) 相比较,价值判断也许 更困难判定真或假,但不能说确立价值比研判事实 不具重要性。特别是讨论人际关系、共同福利、或 善恶之争等的时候,价值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因 此,纵然有些人对于「道德是否有客观性」存有怀 疑,但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中就存在有许多「习 惯」或「习俗」(拉丁语是moralis), 它即是「道 德」( morality) 的语源,也可说是伦理的基本意 义之一。其中,由于各宗教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因 而亦产生各种宗教伦理观。
佛教所谓「戒」是由 "sila" 的古印度语之意 译(音译则是「尸罗」 )。 "sila" 之广义是「习 惯、习性」,狭义则是指「善习、善行」。所以, 我们可从佛教的戒律记录中了解佛教之伦理观。其 中与「安宁疗护」( hospice care) 相关的佛教伦 理问题虽然有许多方面, 但最重要的应该是「安乐 死」( euthanasia)、 「脑死」(brain death) 与佛教之「不杀人戒」的关系。 此外,就「安宁疗 护」与佛教戒律中「瞻病送终」的伦理问题也是本 文的讨论范围。
二、安乐死与不杀人戒
由于现代社会医学上惊异进步,延长了许多病 人的生命,却也延长许多重病者的濒死时间,对病 人及家族的精神与经济方面,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压 力。因此,「安乐死」本来是意味着:当任何治疗 对濒死者只是延长死亡而不是生命时, 听任其自然 地死或尊严地死(allowing to die)。对某些人来 说,它也可能会推广成以下两种情况:(注1)
(1) 仁慈助死( mercy death) : 根据濒死者 的要求或取得其许可,以某种方法结束其生命。
(2) 仁慈杀死( mercy killing):当濒死者处于 昏迷时, 无法根据濒死者的要求或取得其许可,但 仍以某种方法结束其生命。从公元前五世纪的佛教 戒律记录中,可发现有几件「久病僧」苦痛难忍要 求「看护僧」结束其生命的个案与「仁慈助死」( mercydeath) 的问题有关。 不同的是有(1)看护僧 亲手杀、(2)看护僧请杀手杀、(3)看护僧请久病僧 自杀等三种情况,但是在戒律中都如同「杀人」一 样是被判为最重罪,并且被教训:佛教应以「身行 慈、口行慈、意行慈」看护病僧,不可认为这种行 为是善法。至于病僧若是自杀的话,依戒律则认为 本人是犯了「次重罪」 (注2)。因此,佛教戒律 应该是反对所谓「仁慈助死」之行为,更何况是 「仁慈杀死」?
而且也不应该称赞病者说:「汝等戒行具足, 应受天福,或若自杀必得生天,何用如是久受苦 为?」若该病者因此自杀而死,则也是如同「杀 人」一样是被认为最重罪,并且被教训:修行人应 该慈忍众生, 不应该以任何宗教之理由(可以生天 等 ) 称赞死亡或劝人自杀。(注3)
甚至连可能使病人厌生而想死的言语也不应该 对病人说。不论是在一般的对话中,例如:有位病 僧很想吃「所忌食」(乳酪粥饼肉羹等美饮食 ), 友人心急骂说:宁可吃毒药也不应吃所忌食,该病 僧因而惭愧饮毒自杀;或者是在「说法」时,例 如:有位法师回家对他的重病的父亲安慰说:不用 忧虑!因为归依佛法僧、受五戒、布施修福、若舍 此苦身,当生善道,天堂解脱如隔轻幔。其父因而 乘机教某婢女杀死他。此二案例虽然在戒律中不是 如「杀人」一样被认为最重罪,但也是属于轻罪而 被禁止。(注4)
又有因曾经发生过「苦痛难忍有死亡意愿的久 病僧利用看护僧外出时,说服小孩拿刀杀他」之案 例,所以,佛教戒律也规定:看护僧不应该让无知 的小孩在外出时代替他照顾苦痛难忍有死亡意愿的 久病僧,纵使不得已时,也应好好教导后才可外 出。(注5)
虽然佛教似乎是为了避免从「安乐死」推行至 「仁慈助死」、「仁慈杀死」等之「骨牌效应」( Domino effect), 而对生命价值(value of life) 如此地尊重; 但也不是意味着不接受死亡或 忌讳谈论死亡,反而积极地促进修行者应该经常意 识到死亡为生命之一部分,而有所谓「念死」( Mindfulness of Death) 的修行法门。 (注6) 这 是借着对死亡的认识, 增进对现有生命的把握,而 反映于日常行为及生活中,使我们能更深入、更有 意义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与死亡的教学历程。 因此,我们可以说:佛教的原则应该是「尊重生, 接受死」。(注7)
三、脑死与不杀生戒
传统上是以心脏、肺脏功能丧失而定义「死 亡」。近年来,医学技术已经可以机器装置或器官 移植的方法使心肺脏功能继续维持,但是脑神经系 统处于不可逆的昏迷状态( Irreversible Coma) , 为了器官捐赠或经济问题等需要,医学界提出了 有关「脑死」( BrainDeath) 的标准, 以便决定 是否可以撤除所有的心肺等生命维持装置或者进行 器官移植。因此,当某人在医学上、法律上被宣告 「脑死」时,应该不会有再次杀死他的可能。所 以,也应该不会有上述之「听任死」( allowing to die)、「仁慈助死」、 「仁慈杀死」等问题。 (注8)
可是佛教界人士对于濒死者是否应该劝他签嘱 器官捐赠同意书的看法有两种:(1) 积极的态度: 基于「为救众生,头目脑髓皆可布施」的菩萨精 神,可以向濒死者提出此类建议,乃至平常时早已 立好遗书同意死后愿意捐赠器官。(2) 保留的态 度:被宣告「脑死」时,仍可感觉到体温,依传统 定义,犹是生命现象的一种。若死者没有相当的心 理准备,恐无法忍受「痛苦」而有失去「正念」之 虑。同理于此,乃至有「死后八小时内不应该移 动」、「尸体不应该立刻冷冻」等看法。(注9)
对佛教界中持有保留态度人士沟通时, 以下两 点应该是关键:(1) 将医学界之脑死认定基准与宗 教或哲学上思考层面作整合性的考量与说明。(2) 说明「舍己为人」的菩萨精神不但不会妨害个人解 脱,并且是真正有助于保持「正念」──看破、放 下、不贪着、不执着,因而达成解脱的目标。
四、安宁疗护与瞻病送终
中国佛教戒律学之集大成者唐朝道宣律师( 596--667) 着有《四分律行事钞》 (注10), 其 中「瞻病送终篇第 26 」与「安宁疗护」之伦理观 相符之处,可整理成下列五点:
(1) 「瞻病」是僧团中之义务。其规定之意 (制意 ) 是:因为「世情流变,始终难一;健壮则 亲,病弱则捐舍」,所以应该发挥相助的团体精 神(汝曹不相看视,谁当应为?同法义重,如何相 弃?) 做瞻病人。佛也曾以身作则亲自照顾病僧, 并且佛更以「若有欲供养我者,应供养病人」以鼓 励僧团重视瞻病之事。曾有二僧为伴同看佛,有一 人生病,另一人舍弃而至佛所,佛种种诃责已,还 令看病。
(2) 对于瞻病者之安排顺序:亲属自看。 若 都无者,则众僧应与瞻病人。若不肯者,应依序轮 流派遣。若都不看者,整个僧团得罪。
(3) 瞻病人应该具备五种德行:知可食应 与。 不恶贱便秽。怀慈愍,不为衣食。能经 理汤药。为病人说法,令得欢喜。(注11)
(4) 病僧安置的场所:依佛陀时代的传统, 在僧院的西北角,日光没处,是「无常院」;若有 病者,安置其中。因为濒死僧若住原来房间,可能 会贪恋本有财物而难以接受死亡。瞻病者可以烧香 散华,庄严病者,乃至若有屎尿吐唾,随有除之。
(5) 依病僧过去所学习之专长(头陀行、诵 经、 持律、法师、禅师、作事等等 ) 而说法劝善 或赞叹,使他保持正念,欢喜不忧。
从上述佛教僧团「瞻病」之种种规定与制度来 看,病者在物质上、精神上、宗教上应该可以获得 僧团整体的支持与帮助,他在生命的价值可受到尊 重,但也能以「人生无常」之体会而自然地接受死 亡。所以,依佛教的伦理观,主张「仁慈助死」、 「仁慈杀死」的方法而「使人们早日脱离痛苦」的 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参考文献与其略号〕
Thiroux, Jacques P.1985.PHILOSOPHY: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Macmillan.
大正藏=大正原版「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 公司影印自「大正新修大藏经」。
Vism(N)=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Visuddhimagga).2 vols., tr. Bikkhu Nyanamoli,Berkeley & London: Shambhala, 1976. 中译本:叶均译。《清净道论》台北:华宇出版社。
本文转载自《安宁疗护》杂志 中华安宁照顾协 会 出版 NO.1 1996年8月 pp.45-49 并曾刊于莲友 通讯86年3.4.5月
--------------------------------------------------------------------------------
Thiroux 1985, 267-8
《摩诃僧祗律》(大正藏22, 253c-254b)、 《五分律》(大正藏22, 7c-8a)其中,有关自 杀的条文是「若自杀者犯偷兰遮罪(次重罪) 」(大正藏22, 8a)
《五分律》(大正藏22, 8a-b)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正藏23, 652c-653b;658b-659c)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正藏23, 653b-654a)
Vism(N) PP. 247-259 (中译本:《清净道 论》中册 PP.1-18)
或许可参考《中阿含经》74 (大正藏1, 542a)中某修行成就者的感言:「我不乐于 死,又不愿于生;随时任所适,立正念正智」 (我不刻意求死,也不贪求生;随生命之生死 时机,保持正念正智以适应各种情况)。此 外,《杂阿含经》1091有「某比丘因曾有六次 退失解脱之机会,因而第七次时,以不住心执 刀自杀」的个案(大正藏2, 286a-b)
注8.Thiroux 1985, 269-270
注9.反之,对于「死后若不立刻冷冻」,不知是否 也会有腐败之「苦痛」等相对的问题?
注10.《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大正藏40)
注11.详细如《摩诃僧祇律》(大正藏22) 38卷中所 说。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