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医理精华》和印度佛教医学理论之比较(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医理精华》和印度佛教医学理论之比较(下)
  ——摘自《法音》2001年第4期
  陈明
  二、食物与消化
  《医理精华》第一章对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既指出食物不消化的四种特征、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以及针对各种症状所应采取的措施,也指出了哪些性能相冲的食物不宜同食。
  要是食物没有被消化、消化之火热量减弱,它就是一切诸病的根源。它的特征也是四种:(1)胃是满的;(2)口水是酸的;(3)湿气和乳糜不会消化;(4)大小便难以下泄。
  由于胃是满的,引起胆汁失调,多唾沫,心绪不宁,肠胃气胀。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菖蒲和盐煮水喝,使他呕吐。
  由于酸口水过多,就可能导致吐酸水,头昏眼花,眩晕发呆和干渴。因此,在那种情况下,他必须喝冷开水,并使他坐在凉快的地方。
  由于乳糜不消化,一个人就会身体疲倦,伸懒腰,头脑发木,厌食。在那种情况下,让他整天睡觉,断食,并(注意)防止风病。
  (大小便)难以排泄的病态有(胃)疼、便溏、大小便受阻。在那种情况下,要用发汗剂,并喝盐水。
  由于所吃的食物性质相反,所有的病由此而生。因此,在放弃那些不相容的食物之后,去吃有益的食物,这就对了。(Si.1.50—55)
  如果那个人出于无知,服用了那些味道和性能都相冲的食物、或类似的东西,那么这个人将会被病痛所折磨,甚至死亡。(Si.1.57)
  他应该使用泄药和催吐剂,去解决由于(吃了)物性相反的食物所得的病。(Si.1.58)
  它明确指出,食物没有被消化和消化之火热量减弱就是一切诸病的根源。消化不良会引起身体的连锁反应,从而引起胆汁失调、多唾沫、心绪不宁、肠胃气胀、身体疲倦、伸懒腰、头脑发木、厌食等症状。此外,在平常的饮食中不注意有关食物的禁忌,吃那些性质相反的食物,会出现中毒等症状,甚至被病痛折磨致死。
  在佛教的病因学中,尤其强调了饮食不调的致病因素,并有“食多有五罪”的教诫。佛教认为贪食会使人烦心,而少吃能使人潜心修行、锻炼心智。《法苑珠林》指出:
  若过分饱食,则气急心满,百脉不通,令人壅塞,坐卧不安。……若限分少食,则食羸心悬,意虑无固。
  因此,佛教提倡饮食适量,并将“过午不食”作为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凡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起居不当,都会影响消化系统并导致身体的疾病。《南海寄归内法传》云:
  凡有食噉令身不安者,是与身为病缘也,不要头痛卧床,方云是疾[11]。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云:
  夫谓病者,皆由嗜欲,饮食无度,四大不调,转变成病。百节苦痛,气力虚微,饮食寡少,眠卧不安……。(No.188,T3/630a)
  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还指出:
  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咸从多食而起,或由劳力而发。或夜餐未泄,平旦便餐;或旦食不消,午时还食。因兹发动,遂成霍乱。呃气则连宵不息,鼓胀即终旬莫止[12]。
  正由于饮食不当给身体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因此义净极力主张节食,并说明印度人在生病期间所采用的断食疗法是很有效果的。饮食不当不仅致病,甚至致死。《佛说佛医经》列举患病十因缘的第二条就是“食无贷”,并强调患病致死的九因缘,其前四种亦与饮食习惯有关。该经云:
  佛言:有九因缘,命未当尽为横尽。一不应饭为饭,二为不量饭,三为不习饭,四为不出生,五为止熟,六为不持戒,七为近恶知识,八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九为可避不避。如是九因缘,人命为横尽。不应饭为饭,谓不可意饭,亦谓不随四时食,亦为已饭复饭,是为不应饭为饭。不量饭者,谓不知节度,多食过足,是为不量饭。不习饭者,谓不时食,若至他郡国,不知俗宜,饭食未习,不稍稍饭,是为不习饭。不出生者,谓饭物未消复上饭,若服药吐下不尽便食来,是为不出生……。(T17/737b)
  《摩诃僧衹律》卷二十八云:
  病人成就五法难看,何等五?不能服随病药随病食;不从看病人语;病增损不知;苦痛不能忍苦;懈怠无慧。是名五法病人难看。……病人九法成就,命虽未尽而必横死。何等九?一知非饶益食贪食,二不知筹量,三内食未消而食,四食未消而擿吐,五已消应出而强持,六食不随病食,七随病食而不筹量,八懈怠,九无慧。是名九法成就而必横死[13]。
  病人难看的第一条就是不能服随病食,病人横死有六种是不良饮食习惯所造成的。与之相反的是病人“成就九法终不横死”,那就必须改变这些坏的习性。
  为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减少疾病,灭断贪欲,护养身心的健康,佛教对饮食作出了种种细致的规定。在律藏中,《五分律》第三分之八“食法”等阐述了饮食的戒条。佛教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主要的两条是过午不食和素食制度。禁断食肉在大乘佛教中更严格和普遍。禁断食肉,就意味着不杀生,这也是佛教大慈悲精神的具体表现。《十诵律》中提倡喝粥,其卷二十六云:
  粥有五事利身:一者除饥,二者除渴,三者下气,四者却脐下冷,五者消宿食[14]。
  《医理精华》在治疗发烧(Si.5.22)和便秘(Si.19.8)等病时,也主张喝粥。
  除了有关的食物疗法之外,断食疗法在《医理精华》中也多次运用:乳糜不消化(Si.1.53);刚发烧时(Si.5.13);断食适度(Si.5.15);断食过度(Si.5.16);断食后喝汤(Si.5.20);治疗未成熟痢疾(Si.6.11);刚患出血症(Si.7.12);止呕吐(Si.17.8);治疗三液和合型心脏病(Si.19.31);酒精中毒(Si.22.17)等[15]。
  《南海寄归内法传》认为,只要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快要生病,就赶紧断食。断食可以治疗的病症种类远远多于《医理精华》,差不多到了每病皆先断食的地步。“斯乃不御汤药而能蠲疾,即医明之大规矣。”[16]“此等医明,传乎帝释。五明一数,五天共遵。其中要者,绝食为最。”[17]可见,佛教医学的断食疗法直接源自印度医方明。断食疗法在七世纪的印度及南海等地还很盛行,义净记载:“其西天罗荼国,凡有病者,绝食或经半月,或经一月,要待病可,然后方食。中天极多七日,南海二三日矣。”[18]不过,神州之地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并不太流行断食疗法。
  三、时令气候
  生命吠陀医学体系也很关注外部的自然环境对人的疾病的巨大影响。《医理精华》即讨论了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对人体内三种体液的影响。
  时间是永恒的,它的特征就是一眨眼一眨眼。不间断的时间,被划分为六个季节。雨季两个月:室罗伐拏月、婆达罗钵陀月;秋季两个月:頞湿缚庾阇月、迦剌底迦月;冷季两个月:末迦始罗月、报沙月;寒季两个月:磨祛月、颇勒窶拏月;春季两个月:制呾罗月、吠舍佉月;热季两个月:逝瑟吒月、頞沙荼月。(Si.1.4)
  雨、冷、热这些季节是依据太阳之路的两分而来的。在雨季、冷季和热季中,胆汁、痰和风是增长的。在春季、秋季和雨季时,它们被说成是受影响的。(Si.1.5)
  《医理精华》将一年划分为六个季节,在其他书中印度划分季节的方法有多种。《南海寄归内法传》根据佛教的分法是一年分为“五时”,即:
  言五时者,既而方域异仪,月数离合,自非指事,难以委知。一谓冬时,有四月,从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二谓春时,亦有四月,从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三谓雨时,但有一月,从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四谓终时,唯一日一夜,谓六月十六日昼夜。五是长时,从六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五日。此乃独于律中佛制,如是次第,明有密意也。若依方俗,或作三时、四时、六时,如余处说[19]。
  《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中“岁时”条[20],有几种分法。如来圣教,岁为三时,即热时、雨时、寒时。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一年分为六时,即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寒时。六时的分法是印度民间的习俗。必须注意,六时、《医理精华》的六季与现在十二个月的起至时期是有区别的。
  佛教医学论述时令气候对疾病之影响,比《医理精华》更详细。《医理精华》只说了季节对人体三液有影响,而佛教医学还论述了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佛说佛医经》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规律教诫说:
  春正月二月三月寒多,夏四月五月六月风多,秋七月八月九月热多,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风有寒。(T17/737b)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七:
  天竺冬末月八日、春初月八日,此十六日寒热猛甚,多发冷病,以冬春气交诤故。又日在下道行,光照处少,是故寒甚。春末月八日、夏初月八日,此十六日热势极盛,多发热病,以日正在上故,所照处广,是故大热。夏末月八日、冬初月八日,此十六日不寒不热,以日所行道不高不下故,以寒热俱,有发冷热病。(No.1440,T23/547c)
  此处清楚地说明了是由于太阳在一年中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日照影响了气温,气温则影响到人体,所以寒热等病就此而产生。
  佛教医学还将时令气候与饮食综合考虑,强调在不同的季节应该注意哪些食物是不宜食用的。《佛说佛医经》云:
  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食粳米、醍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不得食芋、豆麦,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热,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细米、麨、蜜、稻、黍;冬三月有风寒,阳与阴合,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T17/737b)
  《金光明最胜王经》云:
  病有四种别,谓风热痰癊,
  及以总集病,应知发动时。
  春中痰癊动,夏内风病生,
  秋时黄热增,冬节三俱起。
  春食涩热辛,夏腻热咸醋,
  秋食冷甜腻,冬酸涩腻甜。
  于此四时中,服药及饮食,
  若依如是味,众病无由生。(T16/448a)
  《医理精华》还强调医生在看病时,要注意到地域因素,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所诱发的疾病也不相同。
  对地点而言,多水、有森林和山峦的地区,常潮湿,易发痰和风病。(Si.1.34)
  缺水少树的干旱地区,常发由于血液和胆汁(被扰乱而生)的疾病。(Si.1.35)
  在不太干也不太湿的混合型地区,所得的病也认为是混合型的。(Si.1.36)
  比较而言,佛教医学对地域因素注意不够。
  四、良医与护理
  医德是古今中外医学界无不重视的问题[21],《医理精华》也不例外。《医理精华》将医疗分成四个部分:医生、药物、病人和护理员。对医生和护士都提出了职业技术及人格道德两方面的要求,只有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才可称得上是良医或合格的护士(瞻病者)。
  医生应学习医药理论,知道其含义,会用药,有一双技巧高明的手,而且心地诚实纯洁。(Si.1.29)
  瞻病者应心地诚实、天性愉快,不懈怠放逸,而且强健有力。(Si.1.32)
  医生在着手行医之前,要考虑下列因素:地点、时间、年龄、消化之火的热度、习惯、本质特征、药物、身体、心的力量、脑的力量以及病情。(Si.1.33)
  佛教医学对良医也是从医术和医德两方面作出要求的。医术上要精通各科,善于观察病相,对症下药;医德上要对病人一视同仁,体现出慈悲爱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
  譬如良医善八种术,先观病相。相有三种,何等为三?谓风热水。有风病者授之酥油,热病之人授之石蜜,水病之人授之姜汤。以知病根,授药得差,故名良医。……见诸病人不观种姓、端正好丑、钱财宝货,悉为治之,是故世称为大良医。(T12/511b)
  《金光明最胜王经》则着重从医术上对善医者提出要求:
  食后病由癊,食消时由热,
  消后起由风,准时须识病。
  既识病源已,随病而设药,
  假令患状殊,先须疗其本。
  风病服油腻,患热利为良,
  癊病应变吐,总集须三药。
  风热癊俱有,是名为总集。
  虽知病起时,应观其本性,
  如是观知已,顺时而授药。
  饮食药无差,斯名善医者。
  复应知八术,总摄诸医方,
  於此若明闲,可疗众生病。(T16/488a-b)
  《佛说医喻经》叙述了良医知病识药的四种方法:“一者识知某病应用某药;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四者断除病源令后不生。”(T4/802a)
  佛经中护理病人最著名的故事是世尊亲自护理一位生病的比丘。该故事见于《五分律》卷二十(T22/139c)、《四分律》以及其他经典。《大智度论》云: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救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所以,佛陀要求佛教四众本着慈悲为怀的精神去护理病人,并对此作出了许多规定。这也说明佛教医学已经注意到对病人不仅要施药,而且要使病人心情舒畅、精神受到安慰,才可更快康复。佛教医学的这些理论对中医学家的医德和治疗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2]。
  五、小 结
  《医理精华》和佛教医学在疾病的分类、病因学、饮食与时令对疾病的影响、医德、护理学等理论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均继承了印度生命吠陀体系的理论素养。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医理精华》没有什么宗教色彩,而佛教医学则将佛学理论融合进印度传统医学之中。这种融合既对印度生命吠陀体系是一种较大的改造,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丰富。不过,由于佛经的繁复,佛教医学理论的本身也有相互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四百四病,有的说“地火水风”各一百一病,而有的则说“病者,有四百四病。风病有百一,火病有百一,水病有百一,杂病有百一。”[23]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通过佛教的传播,佛教医学理论对中医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注 释:
  [10] No.197, T4/166c-169a.
  [11]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151页。
  [12]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155页。
  [13] T22/457a.
  [14] T23/188c.
  [15] 敦煌出土的《吐蕃医疗术》中,亦用断食疗法。
  [16]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158页。
  [17]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160页。
  [18]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162页。
  [19]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128页。
  [20] 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169页。
  [21] 蔡景峰、洪武娌《略论古代藏医医德的发展及其特点》,收入《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516-531页。
  [22] 申俊龙《佛教与中国传统医学》,第四小节“佛教理论对古代医家医德的影响”。
  [23] 《摩诃僧衹律》卷十,T22/316c。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