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古印度佛教人物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言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古印度佛教人物 吴言生博士主持


 
【释迦牟尼 (Sakyamuni)】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
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
者)、世尊、释尊等。(参见彩图插而第2页)。

  早年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
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劫比罗伐 堵)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
居的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意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
罗国的属国。在4世纪法显游历印度时,这个国家已日见衰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
掘出一个藏有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前数世纪流行的婆罗谜文字,意为释迦族供奉的佛
骨。另外,在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
后尼泊尔政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耶。是与
迦毗罗卫场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
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时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
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座年推算。因此说法不一,竟有60种之多。最早一说和最
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年。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博寨等南传佛教国家,
一般认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并以此为依据,在1956~1957得举
行纪念释迦牟尼尼涅槃2500周年的盛大活动。西方学者根据南传史料,对佛灭年年代有公元
前489、487、486、484、483、482、478、477诸说;日本宇井伯寿根据北传史料,从阿育王
即位年代公元前271年上溯116睥,推定为公元前466生、386年卒。中村元又据阿育王即位年
为公元前286年,推定佛陀的生卒年为公元前463~前383年。中国年代学者依南齐僧轵跋陀
罗所译《善见律毗婆沙》师资相传的“众圣点记”,即释迦牟尼逝世的当年,优波离结集律
藏,并在是年七月十五日,在收后记下一点,以后每年添加一点,至南齐永明七年(489)
共计得975点。由此上推,则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灭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上与中
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同代,而比孔子早逝七年。此说也为日本 、印度、等国的佛教学者所
采用。 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又传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灭之说。

  摩耶夫人在释迦牟怪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提养育
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
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 罗。

  出家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
适合不同季节的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处长天避署的,雨季防潮的;
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
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
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
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
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
的老、病、死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
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
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山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
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迦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所到他的出家的消息,
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 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
摩诃男的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尔后,他寻访隐
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
们的教义,在释迦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山若行林,在尼连
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研,
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

  传教 释迦牟尼证悟以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为了使他的思
想学说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便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
苑,向阿若 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会、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
说,五人皈依了他,成为最初的佛弟子。这次说教,佛教称为初转法轮。与此同时,又度波
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以及沙门“
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删 耶)的学生舍利弗和目犍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
了他的很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 罗皈依了佛教。

  释迦牟尼传教的区域,订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大致是北到迦毗罗卫,南到王舍城,东
到瞻波,西到 赏弥(拘 弥)。其直传弟子的活动地区和影响所及,东至恒河流域下游,
南至高达维利河畔,西至阿拉伯海沿岸,西北至怛义尸罗等地区。佛陀居住时间最长的是
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和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前者有富商须达多和太子祗陀(逝多)捐赠的祗园
精舍(又名“给孤独园”),后者有竹林精舍,为释迦牟尼对众人说法布教的重要场所。跋
耆、鸯伽、末罗、伽尸等国,他也曾居留说法。

  释迦牟尼的传教的方式,是随机的施设,不拘一格。他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直
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说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
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的行善。他准许弟子可不用规范化的梵语,而用地区
方言进行说教。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僧伽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建立了佛教的组织——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
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 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这个僧团在传教过程
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后,他的姨母波 波提入教后,才开始接纳女
弟子(比丘尼)。

  僧团在开始的时候并无严格的制度,凡是信仰佛陀的学说,不分种姓贵贱,均可加入。
在僧团内部过着平等的生活。以后为了防止僧团的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其他
伦理道德相龉,使僧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才制定了奴隶、负债者、杀人犯、盗贼(悔过的除
外)、残废、病人以及年不满20岁者不能加入僧团的具体的规定。

  起初,僧团以云游乞食为主,无固定的住处。后来为了适应雨季安居和集地的需要,才
开始在僧众的所在地,建立了僧院。在僧众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又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
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戒律内容。

  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俗
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同样可以证得涅槃。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
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
力量。

  涅槃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
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
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
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鱼伐那村(竹林村)。时
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
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
(亦译“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迦牟尼中
毒腹写,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
或译阿利罗跋提、阿恃多伐底)河边的娑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
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
弟子。终年80岁。

  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火化。遗骨(舍利)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毗族、迦
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子族、波伐的末罗族(南末罗国)、
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呔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

  史料 有关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在早期佛教经藏四阿含和小乘律藏中,尚无专让的
记述。三藏的结集者,主要记录释牟尼的言辞。但是经藏和律藏在记录言辞中,详细地记述
了每一段教和制订第一条戒律的原委。这些记述,虽属片断,但也包含了佛陀直接接触的那
些人对佛陀的思想和行事的回忆(其可靠性如何,已无法考证)。另外,在经、律中通过佛
陀自己之口,记载了他自己早期生活的经历。在早期经藏和律藏中,记载释迦牟尼家世和出
家经过的,有《长阿含经》中的《大本经》等;记载初转法轮时情影的,有《杂阿含经》中
的《转法轮经》等;记载教化活动的有《摩诃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阿
含经中的诸小经;记载释迦牟尼晚年生活的有《长阿含经》、《般泥洹经》以及《根本说一
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等。

  后来,随着佛教向印度次大陆发展,统一的佛教分成很多的派别,同时受到了印度教、
耆那教的偶像崇拜以及希腊文化的影响,在部派佛教中出现了对教祖的崇拜,把佛陀描写为
神通广大、威力无穷、大智大慧,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手长过膝、面颊如满月、
梵音深远、胸表 字等。这就出现了专门记载释迦牟尼生世行业,被称为“本生”、“
本起”、“本行”的一类经典。如《修行本起经》(异译《瑞应本起经》、《经过现在因果
经》、《佛本行集经》)、《普曜经》等。它们的特点是把原行散见于经藏和律藏中的资料
联贯起来,使一事与他事前后衔接,缀成佛陀的传记。但在内容上完全是泻染和神化佛陀,
使佛陀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崇仰对象。这些经典最长的也只主要记述了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几
年的活动。以后马鸣写了《佛所行赞》,他根据传说和资料,描绘了佛陀一生的经历,成为
最早的一部完整佛传。

  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 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
此外,在宋志磬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

  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史料,除了佛教经典的记载以外,还有文物资料。近代,印度和其
他国家的考古学家、佛学家根据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及印度
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诞生、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处等陆续发掘出一些古建筑的遗
址和文物,并以证明了佛陀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边部)
 
【十大弟子】


释迦十位主要弟子。具称释迦十大弟子,又名释迦十圣,或十弟子。关于此十大弟子,《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

(1)舍利弗(S/a^riputra,舍利子)︰智慧猛利,能解诸疑,有智慧第一之称。

(2)目犍连(Maudgalya^yana,目连)︰神足轻举即能飞至十方,有神通第一之称。初与舍
利弗同为怀疑论派之门人,后来两人同时成为佛弟子。曾于定中见其母堕于饿鬼道,为救之,
依佛言于佛欢喜日设斋供养诸佛及僧。此即盂兰盆节的由来。

(3)摩诃迦叶(Maha^kas/yapa)︰修十二头陀行,能堪苦行,有头陀第一之称。释尊灭后率
领五百罗汉僧,作第一次结集。又称付法藏第一祖。

(4)须菩提(Subhu^ti)︰恒好空定,能分别空义,有解空第一之称。常出现在讲说空理的
大乘经典中。

(5)富楼那(Pu^rna)︰善于弘法,分别义理,有说法第一之称。

(6)迦旃延(Ka^tya^yana)︰能分别深义,敷演教法,有论议第一之称。

(7)阿那律(Aniruddha)︰因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有天眼第一之称。释尊的堂兄弟,与
阿难同时出家,曾在佛前瞌睡受叱责,遂立誓不眠而致失明,仍勤修不懈,终得天眼。

(8)优波离(Upa^li)︰奉持戒律无所触犯,有持戒第一之称。佛入灭后,第一结集时,负
责编纂戒律。

(9)罗侯罗(Ra^hula)︰释尊之子。不毁禁戒,诵读不懈,有密行第一之称。于释尊返乡时
出家,为僧团沙弥之鼻祖。

(10)阿难陀(A^nanda)︰知时明物,多闻不忘,有多闻第一之称。释尊之堂兄弟。出家后
以迄释尊入灭,二十五年间皆为佛的侍者。第一次结集时,经藏之结集即由其所诵。

中国于南北朝时代即流行对此十大弟子的崇拜。甘肃省敦煌千佛洞第一三八窟(被认为是宋初之作)、一六八窟中,有十大弟子之彩画,画旁并附有铭文,明示各弟子之威德,可惜多
已剥落缺损。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维摩经略疏》卷一;《宗镜录》卷二十
四;《翻译名义集》卷一;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
【阿育王】


  佛教护法名王。亦译阿输迦。意译“无忧王”。印度纪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生卒年月不
详。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268年至前232年。他继承并发展了父祖统一印度的事业,使孔雀王
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他把自己统治的业绩及对人民的教化要求,刻在岩
壁及石柱上,即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参见彩图插页第一页)

  据法敕记载,阿育王灌顶第九年,曾以武力征服羯陵伽国。其后,便开始推行“正法”
统治,即要求人们节制欲望,清净内心,不杀生,不妄语,多施舍;服从并维护社会等级制
度,尊敬父母、尊长、宗教导师,按照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对待亲友、婆罗门、奴隶和仆人。
为了实现正法,巩固统一,阿育王修筑道路,建立驿站,经常遣“正法大官”到各处巡视,
并推行一些公益事业。他执行一种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在法敕中表示自己对佛教的景仰,
但又宣布对佛教、耆那教、婆罗门教、阿耆昆伽(“邪命外道”)教一视同仁,给予保护。

  据佛教传说,阿育王即位之初,诸多暴虐。后信仰佛教,在全国修建了84000座佛舍利
塔,多次对佛教僧团施舍大量的土地与财物。因此,传说在他皈依佛教前被称“黑阿育王”,
后称“白阿育王”。但也有人考证,历史上曾有两个阿育王。

  据南传佛教经典所记,由于阿育王大力供养佛教僧团,6万外道混入佛教,以致首都鸡
园寺的比丘7年没有举行布萨(每月举行两次的忏悔仪式)。为了消弭僧团的混乱,阿育王请著
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赶走外道,会诵经典,并编
纂了《论事》。结集后,阿育王又派遣许多长老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传播佛教。当时佛教徒
认为他是个理想的国王,尊为“护法名王。(方广福)
【陈那(Dignaga 约5-6世纪)】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新因明的创始人,后人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
据《大唐西域记》卷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卷三以及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第23章
等记载,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后先为小乘佛教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
据说是世亲弟子。于南印度安达罗国作《因明论》,擅长因明比量,在与佛教以外其他教派
的辩论中屡屡获胜,常在那烂陀寺讲《俱舍论》和唯识、因明学说。因受小乘佛教经量部的
影响,主张“有相唯识”说。认为在识(能缘)的活动中,会变带出境(所缘)的影相;境
有实体,能够使能缘识缘托而生。又从“量”(认识)的角度考察,提出“三分”说:识能
够变带出被认识的境的影相,此名为“相分”;识能够认识境,此名为“见分”;识能够自
己体认自己,此名为“自证分”。相分有实体,见分有行相,这种主张被称为“有相唯识”。
陈那开始提出“境不离识”的主张,使“唯识无境”的唯识学在性质上有所改变。

  改革因明学是陈那的最大贡献。他的因明学说被称为“新因明”。其改革要点有:①主
张只有现量与比量两种认识,舍弃了圣教量、譬喻量等认识途径;②认为现量必须是纯粹的
知觉,不带任何“名相”概念的分别作用;③将五支作法变为三支作法,删去合、结二支;
④创制“九句因”以判定因的正确与错误,进一步充实了“因三相”的罗辑内容;⑤区分喻
体与喻依,使同喻体与异喻体之间形成换质换位的关系;⑥提出“遮诠”说,强调概念通过
否定事物矛盾性质以肯定事物自身的性质。这些改革,将正理派与佛教古因明的类比推理改
造成为演绎推理,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大飞跃和转折。

  主要著作为《集量论》(现存藏文译本)。此外还有《顺明正理门论》、《取因假设论》
《观总相论颂》、《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以上现存汉文译本)和《因轮论》、
《观三世论》、《普贤行愿义摄》、《入瑜伽》、《阿毗达磨(俱舍论)注紧要义灯》、
《圣文殊瞿沙赞》(以上现存藏文译本)以及《解捲论》(《掌中论》)、《观所缘缘论》
(以上现存汉,藏文译本)。(罗炤 )
【护法(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音译达磨波罗。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志补罗城一大臣
之子。幼怀雅量,长志弘远。出家修学佛法后,周游四方,深究内外学。曾在中印度与小乘
佛教和佛教以外的宗教学派辩论,名声大扬。据说曾受学于陈那,研究由无著、世亲开创的
大乘唯识学说。在主持那烂陀寺时,弟子众多,戒贤、最胜子、胜友、智月等皆出其门下。
29岁离那烂陀寺,至菩提伽耶修习禅观,从事著作。32岁逝世。在佛学方面,继承陈那的有
相唯识说主张“境不离识”。又依据《密严经》,提出“四分说”,认为自证分复有能、所,
另有证自证分体认自证分,调和种子说中的新熏与本有两种对立主张。他认为种子既有本有,
又有新熏,二者均发生作用,都可以有无漏种子。在因明学说方面,着重三支作法的比量形
式,发展了概念的“简别”理论,开始将因明引向形式主义。相传他有很多关于因明的著作,
内容不详。据玄奘和义净所传,他在声明(文字学)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对世亲的《广五蕴
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作过注释。其学说经过玄奘的传译和弘扬,盛行于
中国。主要著作有:《成唯识宝生论》、《广百论释》、《观所缘论释》。(罗炤)
【寂天(Santideva 约7世纪)】


  古印度佛教思想家。据西藏资料记载,他是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德桤王的儿子,原名寂
铠,出家后改为寂天。他曾在东印度第五代师子王处服务12年,勤奋好学,博通风外各派学
说。后到那烂陀寺出家,拜胜天为师。“内勤修学,外出放逸”。初不受大家欢迎,被称为
“三行者”(只会吃、睡、大小便)。后来当众诵出《入菩提行》一千颂,才引起人们的重
视。不久,又离开那烂陀寺,回到南印度。他是晚期大乘龙树一派空宗的思想家,分别真俗
二谛,反对弥勒、无著一派的有宗,对瑜伽行派的理论加以驳斥,同时也反对佛教的与非佛
教的其他几个派别的论点。在《入菩提行》中,宣讲六度(六波罗蜜多),注重修持。他对
佛学的贡献表现在学风的转变上。其特点,一是“守约”,即由博而约;二是“见行相应”,
即不偏于“见”(理论和观点),也不偏于“行”(实践)。这对大乘学说的发展有一定影
响。他的学说在11世纪由阿底峡传入西藏后,被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加宣扬,对藏传佛教
颇有影响。(金克木)
【迦腻色迦(Kaniska)】


  佛教护法名王。印度贵霜王朝第三代国王。又译作割尼尸割、 腻迦、葛诺歌。生卒年
月不详。在位年代约在2世纪前期。关于他的事迹,佛教中有很多传说。近年来考古发掘的
钱币、碑铭提供了一些可信的依据。

  迦腻色迦与中国《汉书》中所记的贵霜王朝前两代国王丘就却、阎膏珍可能并无血统关
系。据佛教典籍的记载,他出生于新疆和阗(一说在和阗国为质子)。出任贵霜国王后,迁
都白沙瓦,继续扩展领土,成为当时与中国、罗马、安息并立的世界大国。贵霜王朝融合了
印度、中国、罗马、塞族等文化,他仿照中国皇帝自称天子;使用罗马的金币;在国内的钱
币上铸造了释迦牟尼、阿波罗、湿婆等神像。他统治贵霜约28~29年(一说24年)。传说他
在向北方征战中被部下暗杀。1911年在印度马土腊曾出土一尊迦腻色迦雕像,高1.85米,身
穿牧人服装,手持宝剑,并有婆罗谜字体铭文,雕像头部已失落。

  据佛教传说,迦腻色迦曾修建白沙瓦大塔,并于塔的四方建造四大伽蓝,供养3万大、
小乘比丘。因当时佛教部派分烈,歧说纷纭,他还曾召集说一切有部500名比丘结集佛典,
共得三十万颂,刻于铜碟,封于石室,并建塔加固。北传佛教称这次结集为第四次结集。此
外,据说他还曾派兵前往摩揭陀国,迎请著名佛教诗人马鸣。他与著名佛教学者胁尊者、世
友关系也很密切。上述传说是否确实尚须研究。由于贵霜王朝在迦腻色迦在位时空前强盛,
佛教得以向四方传播。佛教徒把他看作与阿育王、戒日王齐名的护法名王。(方广 )
【戒日王(Siladitya 约590-647)】


  佛教护法名王。印度塔内萨尔王国普湿婆提王族第六代国王。音译易利沙、曷利沙伐弹
那,意译为喜增王。戒日王蛤了的称号。606年,戒日王因其兄罗贾伐弹那为邻国所杀而嗣
位。他励精图治。6年后,誓师复仇,进而以首都曲女城为中心,征伐四方。当时领土包括
恒河流域,旁遮普和拉其普特的大部分地区,直到西印度卡提阿瓦尔半岛一带。他是继笈多
王朝多之后统一印度的著名国王,曾多次派遣使臣与中国唐朝通好;唐太宗亦派王玄策等人
多次使印报聘。在他统治的40余年间,北印度相对稳定繁荣。死后,帝国开始分裂,出现了
王朝林立的局面。

  戒日王信奉印度教湿婆派,但对其他宗教也都采取扶政策。他修建了许多佛塔、伽蓝,
供养佛教僧众。每五年举行一次无遮大会(各个教派都可以参加的宗教大集会),鼓励各教
派进行宗教学术交流。中国玄奘访印期间,正值戒日王治世,颇受礼遇。戒日王奖掖文艺,
在宫廷中供养了一批著名文人。他自己也是一个文学传记作家。著有《龙喜论》(有中文译
本)、《珠璎传》、《爱见记》3部剧本传世(一说这些剧本系他人所写)。另外,他创作
的《八大灵塔梵赞》和《野朝赞》表现出强烈的佛教情趣。由于戒日王对佛教的扶西支持,
佛教徒把他看作与阿育王、迦腻色迦齐名的护法名王。(方广 )

 
【戒贤(Silabhadra 约528-651 )】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音译尸罗跋陀罗。出身东印度三摩 吒国王族,属婆罗
门种姓。少好学,曾历游寻师访道。后至摩揭陀国那烂陀寺谒护法,从之出家,学有成就。
曾代其师护法与佛教以外的教派教论获胜,享有盛誉。当时那烂陀寺常住僧人四千多,加上
临时来往僧俗,常逾万人。戒贤曾长期为住持,讲授《瑜伽师地论》,弘传唯识教义。玄奘
访印时,戒贤年事最高,为那烂陀寺大长老,受人崇敬。玄奘拜他为师,从学多年。戒贤依
《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把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谓“三时教”。第一时教,
即“四阿含”等经。指佛成道最初在鹿野苑所说的小乘法,虽说人我空,犹未说法空;第二
时教,即诸部《般若经》等。虽依偏计所执自性说诸法性空,然犹未说依他起、圆成实唯识
道理等;第三时教,即《解深密经》等。方就大乘正理,说三性、三无性等唯识二谛。认为
只有第三时的唯识大乘才是真正了义之教。又主张五种姓说,认为众生先天具有的本性有五
种,其中有一种“无性有情”,永远达不到解脱。这些理论,均被玄奘传来中国,后又传入
日本。传说其著作有十余部,但中国传译的,只有藏译《圣佛地(经)释》一种,内容约当
玄奘译《佛地经论》之半,文句大同。弟子多人,著名的除玄奘外,有亲光、胜军等。
(高振农)
【龙树(Nagarjuna 约2-3世纪)】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关于他的生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
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婆国,属婆罗让种姓。幼年曾学“五明”,其后皈依佛教。初习小乘
经典,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深受南印度安达罗王朝的引正王的推崇,
晚年住在黑峰山(今哥斯坦河上游)。一说晚年住在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50公里的吉祥山,
并传其为王子所杀。

  龙树进一步发挥了大乘佛教般若经的空性思想。所谓“空”即不是“零”也不是“空无”
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实在。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包括惑觉、概念、意
识和地、水、火、风等元素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
实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无自性)。宇宙万物的真实相是“空”,亦是
“中道”。所谓“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最高存在,也就是
“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又认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无我
亦空。生死空,涅槃亦空。既然一切皆空,那么,森林罗布的世间万物又作何解释?为了解
决这一矛盾,龙树提出了二谛(真谛和俗谛)说。他说,佛陀为那些被无明覆盖的凡夫说法
时,采用俗谛,承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存在;为那些已经消除无明、洞察真理的人说法时,
采用真谛,否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性。他认为只有众俗谛入手,才能达到真谛,“若不依俗
谛,不得第一义”。

  龙树在论述世界的非真实性中,为了破除名相,排队因缘关系,还提出了不生不灭、不
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八不”概念。认为这四对对立的范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
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依据,在每一个范畴的前面加上否定的“不”字,说明了事物存在
和认识的相对性,不真实性。可见龙树的范畴论是为他的本体论服务的。他的“八不”说,
不生不灭是指实体而言,不常不断是从时间方面考察,不一不异是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出
是从运动方面来说明的,这四对范畴包含了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因素。

  从“空”的根本立场出发,龙树不但认为世界是不真实的,而且认为涅槃也是假象,他
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又“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
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只要消除无明,就可以达到涅槃。“涅槃”在他看来是无
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排除了生死干扰的寂灭境地。龙树为大乘佛教的宗教
和社会实践开辟了新的道路。它的宗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佛教很多宗派都有很大影响。

  著作甚多,据西藏所传为122种,汉译为22种。有“千部论主”之称。其主要著作有:
《中论颂》、《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藏译)、《迥净论》、《六十颂如理论》、
《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因缘心论颂》、《菩提资粮论颂》
《宝行王正论》、《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等。(黄心川 宫静)
【世亲(Vasubandhu 约4或5世纪)】


  中印度佛教哲学家。一译天宗。音译“婆薮槃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体系建立者
之一。无著之弟。出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的布路沙城(意译丈夫城)。属婆罗门种姓。初习
小乘,在说一切有部出家,曾去迦湿弥罗国精研该部教理4年。后回布路沙城,作《俱舍论
》,批语说一切有部的烦琐教义和在乘教义。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当世亲自北印度
来到中印度阿 陀国时,无著曾命弟子迎候,并止于户牖之外。夜分之后,无著诵《十地
经》,世亲听后感到其法深妙,于是追随无著改信大乘,弘扬唯识论。他在《唯识二十论》
和《唯识三十颂》中,充分阐明了他“识生似外境现”的思想,意即外境本来并不存在,由
于识生起的作用,转变成为心的对象,如同病目见空华。他的这两部著作,集唯识思想的精
华,也是唯识学说发展的高峰。

  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他把宇宙万有分为五大类,即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
应行法、无为法。心法是说以心(精神现象)为主体,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末那、
阿赖耶八种“识”,心所有法是指心的作用,包括五根、五境和意识的对境十一种现象;不
相应行法是一种非精神、非物质的现象,它区别于前三种法,是假立的有为法,包括二十四
种现象,它区别于前三种法,是假立的有为法,包括二十四种现象;无为法是不生不来的现
象,湛然常住的理法,其中包括六种无为:虚空无为(认识真理犹如虚空的境界)、择灭无
为(得到至善智慧的精神境界)、非择灭无为(通过神秘的直观得到真理的境界)、不动灭
无为(通过深思静虑,不为苦乐所动的境界)、想受灭无为(灭断一切观念、感觉、以直观
显现真理的境界),真如无为(得到真理的精神境界)。以上五位百法总括来说,就是心是
识自体,心与识相应,色是心识所变现,不相应行法是区别于心、色的假立,无为法则是前
四位断染成净的最终结果,无为法也以识为根本,但它是最真实、最圆满的最高真理。

  在《佛性论》中,他提出五性各别说,把一切众生分为:声闻、独觉、如来、不定种性、
无性有情等五类。此五者是潜藏在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由于每个人所具有的善、恶种子不同,
因而修持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声闻可修证阿罗汉;独觉修证辟支佛;如来种性可修证为佛;
不定种性的证果不确定,可修证以上三种之一;无性有情只具有有漏种子,因此要受业报轮
回的限制,虽然苦心修持,也不能下得上面三果。这种五性各别说和古代印度的种姓观是密
切相关的。

  著作甚多,主要著作除上面提到的以外,尚有:《大乘成业论》、《大乘五蕴论》、
《止观门论颂》等。还有对《中边分别论》、《摄大乘论》、《大乘庄严经论》、《六门教
授习定论》、《金刚般若经论》《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十地经》、《宝髻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等的注释。据传,还有《论轨》、《论式》、《论心》等因明著作三
部,梵本已佚,也无汉文译本,仅从其他经典中略知片断。

  世亲学说的后继人,说法不一。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记载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
(世亲同时)、难陀、净月、火辨(世亲同时)、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家;据西藏的记载,
则为安慧、陈那、德光、解脱军等四大家。(黄心川 宫静)
【提婆(Deva 约3世纪)】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中观派的理论奠基人之一。龙树弟子。也称迦那提婆(意为一
眼提婆),意译“圣天”。生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据传他原是一个王子,后舍弃王位
出家,学婆罗门学说,学识渊博,富有才辩。因久仰龙树的名声,特从师子国到 萨罗去求
论义,拜龙树为师。他曾到过中印、北印等地,并先后在珠利耶国和钵罗耶伽国定居。在波
厘(华氏城旧都)曾和佛教及佛教以外的各派哲学家进行激烈的辩论。尽管他的学说曾使
一些异教徒折服,但最后仍为异教徒折服,但最后仍为异教徒所杀。其传略有汉译《提婆菩
萨传》和《传法藏因缘传》,《大唐西域记》卷八亦有所记载。

  提婆进一步发挥了龙树中观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人对它们的认识都是相对的观念,
不过是由于人被无明所覆盖而主观臆造的一种假名;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名称虽然不同,但就
它们的实相而言,是没有差别的,一切都是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诸法空不可得。但
他并非只是消极地解释龙树的空观,百是进一步提出了“破想”的正观。所谓“破想”,不
单是破除主观的想象能力,而且也是从根本上破除客观上的存在,即破境,认为只有破境,
才能破识,证得空见。

  他还对龙树的二谛说提出了“真假”的问题。他认为“诸世间可说,皆是假非真;离世
俗名言,乃是真非假”。指出,以思维语言了解的法才是真有。意即法若是可说的,那末一
定是假非真;如果是真的,定不可说。因此,为了使人了解真谛,必须从假有的俗谛入手,
然后离开假有,才能进入第一义谛(真谛),这就比龙树不偏于俗,不偏于真的中道说,更
加前进了一步。在批驳印度其他学派方面,也发展了龙树的学说。他的论证原则是用“空”
来破斥异论。主张一破到义,“破而不立”,认为如果立了自宗,就会给人留下反驳的余地,
因此,他在破一切过时,首先声明,自己的武器也是“空”。在破斥方法上,则采用三分法:
破有、破无、破亦有亦无。不同于龙树的破有、破无而得中道的二分法。

  主要著作有《百论》、《四百论》、《百字论》等。其中《四百论》现存有梵文、藏译。
汉泽即玄奘所译《大乘广百论本》与梵本后二百偈相当。1914年,印度学者曾将此残存梵文
后半部连同月称的注释一并印行。后又有法国学者重新校订,将其中残缺部分根据藏文还译
成梵文。(黄心川 宫静)
   

 
 
 
【无著(Asanga 约4或5世纪)】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之一。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的
布路沙城(意译丈夫城),属婆罗门种姓。初习小乘,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又从宾头卢学习
小乘空观理论。其后在中印度阿 陀国改信大乘,弘扬《瑜伽师地论》、《金刚般若波罗蜜
经论》、《辨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其主要的佛学思想,概括
在他的《摄大乘论》一书中。该书根据《大乘阿毗达磨经》对唯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明,认
为阿赖耶识是一切诸法的根本,也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具有能藏、所藏和执藏三种性质。能
藏,即把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因藏于自身,它保存一切种子,形成宇宙万有的潜在状态,并和
宇宙万有的显现状万言书互为因果关系;所藏,指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潜在力的所藏所;执
藏,是针对唯识论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而说的。阿赖耶识是常恒流转的识,它被末那识所
爱执。另外,为了阐明“一切唯识”、“境无识有”,他还提出三性说,他认为从认识上看
对宇宙万有可分析为三笥,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是一种虚妄的
丰在,是由于人对外界事物的迷妄而赋与它的名称;依他起性是一种相对的存在,事物本身
并非永恒的存在,而是由因级或条件引起的;圆成实性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它最完满、最真
实,排除了各种妄执而达到的一种存在。无著为了证得他所单有的一切保证识和三性的理论,
还提出了一套修行实践的方法。他主张戒、定、慧三学,勤修“六婆罗蜜”(波罗蜜意为达
到彼岸,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把证悟的阶段分为“十地”,
最后达到“无住处涅槃”的境界。此外,他还证明佛有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和变化身。
这些理论进一步发挥和重新组织了前一个时期大乘经典的教理和实践,从而奠定了瑜伽选派
的基础。

  此外,无著的批驳数论、胜论、顺世论、佛教说一切有部和中观派的过程中,在方法论
上运用了因明,由于重点是同别人辨别是非,所以采用论议的形式,总括为七因明即论体性、
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七因明虽然不是无著首创,但是
他继承了前人的学说并吸取了正理论的精华,构成了自己的方法论,成为唯识派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

  其主要著作约有汉译、藏译30种。除《摄大乘论》外,最重要的尚有《顺中论》、《金
刚般若经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六门教授习定论》等。
(黄心川 宫静)

 
【月官(Candragomin约7世纪)】


  古印度佛教晚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学者。据藏传资料,他系东印度婆连陀罗王族班支
达毗斯沙迦之子,曾从安慧、阿输迦等人受学,精内外五明。曾在东印度跋卢舍王国写了声
明、医方、韵律、工巧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后被国王逐出,随商人到今斯里兰卡,建狮子音
神殿,讲大乘法,并写作工巧、医方等著作。随后到南印度,为《波腻尼经》作注;又到那
烂陀寺,以瑜伽行派学者的身份与中观派学者月称辩论。据说这场辩论持续了七年,旁听者
甚众,最后的结论是“嗟嗟龙树宗,有药亦有毒,慈氏无著书,众生之甘露”。意谓月称所
传的龙树之学,有可取的,也有不足取的;而月官所传的瑜伽学则守全是可取的。月官在这
场辩论中获得好评,说明他对瑜伽行派学说有所发展。嗣又在檀那室利建立百余度母神庙。
最后逝于南印度普陀山。

  月官从瑜伽行派观点出发讲中道,学贯显、密;弘通博识,著述甚丰。传说他对世间的
声明、工巧,佛家的赞颂、义理等四个方面著作各有108部,共计432部。但今存甚少,梵文
仅有《与弟子书》一封信,汉译全无,藏译有40余部;其中一半以上是关于密教的,大多保
存在藏文大藏经中。主要著作有关于声明的《记论旃陀罗经》、《记论旃陀罗字经解》、《
字缘二十颂释》、《忏悔赞》、《菩萨律仪二十论》(以二十颂概括菩萨戒的内容)等。他
在西藏主要是作为一个文法学者而名彰后世。此外,他对菩萨戒的说法,也与玄奘的译本有
出入,内容虽无变化,但也戒的说法,也与玄奘的译本有出入,内容虽无变化,但也显示出
两家传承的不同。他的说法,完全为藏传佛教所传承。(方广昌)


 
   
【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


  古印度佛教僧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传说他出身于
南印度萨曼多婆罗门种姓。少年出家,师承佛护的弟子莲花觉。精通佛护一系的中观学说。
曾任那烂陀寺住持,并曾与月官进行过辩论。后又在南方,弘扬佛法,兴建寺庙。最后逝于
摩 藩伽山。他发挥了中观无自性学说,反对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不同意立自证分。承
认有离心的名言外境,但认为无论是世俗谛、胜义谛外境都无自性,反对清辨的世俗谛有自
性。他把龙树的缘起性空的理论发展成性空缘起,并发展了如何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障
差别,以及佛果位的尽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的理论。在方法论上,他发扬了佛护的传统,对
论敌的观点采用归谬论证法,严格地只破不立,以破显宗。因此被称为“随应破派”或“应
成派”现存的月称著作有十余部,既有中观通论性质的著作,也有对龙树的《中论》、《六
十颂正理论》、《七十颂性空论》和提婆的《四百论》所作的注。主要有《入中论》、《中
观根本明句论》(又名《明句论》)、《六十道理论释》、《七十空性论释》、《菩萨瑜伽
行四百论广释》等。其中《中观根本明句论》,梵本已由西方学者校刊出版。苏联谢尔巴茨
科依还将其中的第一品《观象品》与本宗的最后一品《观涅 品》译成英语。日本荻原云
来译出其中的六品,山口益译出了十一品。《入中论》西方学者也已校印,法尊则从藏译本
译成汉语。

  随应破派由于月称的努力而大张其势,不仅与瑜伽行派相对立,而且与中观自立量派相
抗衡。月称的学说通过阿底峡完整地传入西藏,中经宗喀巴等人的提倡,在西藏十分流行。
(方广昌)
【马鸣(Asvaghosa)】


  中印度佛教哲学家、诗人。据说约于2世纪时出生于中天竺俱萨罗国枳多城,与迦腻色
迦王是同时代人。原是婆罗门教信徒。在中天竺阿 陀曾与佛教著名学者胁尊者进行辩论,
受佛教的影响,改信佛教,属说一切有部。以后在东天竺、北天竺宣传佛教,曾参加《大毗
婆沙论》的编写工作。马鸣不仅是一个佛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写过不少诗
篇和剧本,其主要著作是《佛所行赞》、《金刚针论》、《庄严难陀》和《舍利佛颂》(剧
本)。他的佛教理论阐述了苦、空、无常、无我等小乘佛教基本教义,但也提倡大乘缘起性
空的思想,反映了小乘向大乘过渡的内容,因此中国和日本有些佛教学者认为他是大乘佛教
的创始人。(王新)


【清辨(Bhavaviveka 约490-570)】


  古印度佛教学者。印度佛教中期大乘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观派的实际创始人之
一。又名婆毗呔伽。生平不译。藏传资料谓其出身于南印度摩卢那罗之最胜王族,并在该国
出家,从僧护学习龙树中观学说,曾为南方五十伽蓝之主。汉传资料则谓其上承青目。他对
佛教内部大小乘及佛教以外各派,凡是与他说法不同的,一律采取批判的态度。据传他曾欲
与护法辩论,护法避而不见。又传说他晚年在驮那羯磷迦国南山念陀罗尼而逝。

  清辨承认心外有境,认为外境由极微积集而成,反对瑜伽行派的唯识无境说。他主张俗
有真空,认为瑜伽行派所执的三性,从世俗谛可许为有,但从胜义谛则应为空,并与瑜伽行
派展开辩论。后世称这一场辩论为“空有之争”。在方法论上,清辨主张液化 是破是立,
都应该自己立量,即用因明格式建立适当的比量以积极地表述空,反对中观派另一学者佛护
只破不立的归谬论证法,故后世把清辨倡导的这一派称作“自立量派”或“自续派”。清辨
著作甚多。为当时注解《中论》的八大家之一。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有《中观根本般若灯
释》(又名《般若灯论》)、《中观心论》、《大乘掌珍论》、《异部宗精释》等。
(方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