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土宗祖师传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净土宗祖师传承
  净土宗不像其他宗派有师徒授受的法系,所以没有祖师的直接传承系统。一千多年来,虽然阐扬此宗的祖师很多,也有广大的信仰群众,但是直到宋朝石芝宗晓法师,才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而有重大贡献者,像慧远
  、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和省常等诸位大师,列为莲宗七祖。到了明代,又举云栖袾宏、藕益智旭为第八、第九祖。清代则有行策、省庵、彻悟等诸大师为第十、十一、十二祖。近人推印光大师为第十三祖。
  一、初祖--庐山慧远大师(西元三三四--四一六年)
  慧远大师,东晋雁门楼烦人,年十三,游学洛阳,博综六经,尤善老庄。二十一岁,入太行山,与弟慧持依止道安大师听讲《般若经》,乃谓‘九流异议皆糠秕耳’。於是,与弟同礼道安大师出家,昼夜精勤,以弘扬大法为已任,深得道安大师器重。年二十四,便代道安大师宣讲《般若》实羲,多引《庄子》为比类说明,
  以应问难,使惑者晓然领解。自是,道安大师特许慧远不废俗书,并常赞叹:‘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后来因北方战乱,慧远与弟及数十人避难到荆州、浔阳一带,见庐山清净,乃居止龙泉精舍。时江州刺史桓伊惊其才智,为创东林寺。慧远於该寺供奉阿育王像,并构筑龛室,立图写佛影,日夜率众修行,道俗闻风云集。於是与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等缁素一百二十三人於般若台上,阿弥陀佛像前,其结白莲社,同修西方净业,期生净土,乃为后世结社念佛的滥觞。
  慧远的净土思想,以《般舟三昧经》的念佛三昧为主。般舟意为佛立、出现,三昧即定。般舟三昧为定中见佛的念佛观,属於‘观想念佛’,而非‘持名念佛’。此种念佛方式注重观念,与禅观同趣,故慧远大师虽未倡禅净合一的理论,实则已启后世‘禅净双修’的端绪。
  刘遗民修此念佛三昧,常得见佛。慧远一生亦三见圣容,撰有〈念佛三昧诗集序〉。羲熙十二年(西元四一六年)七月晦夕,於定中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观音势至分立左右。社中已往生者,如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亦在其侧。阿弥陀佛向慧远道:‘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七日后,汝当生我国。’慧远出定后,告诉弟子们:‘我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必生净土无疑。’又七日,自制遗诫,端坐入寂。僧腊六十二,世寿八十三。谢灵运撰文建碑,宗炳复立碑於寺门。
  慧远大师著作甚多,有《庐山集》十卷、〈大智度论抄序〉、《大乘大羲章》、《明报应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法性论》等。晋安帝敕谥‘庐山尊者’、‘鸿胪大乡 ’、‘白莲社主’;唐宣宗追谥‘辩觉大师’,南唐李先主追谥‘正觉大师’、宋太宗追谥‘圆悟大师’,宋孝宗谥‘等遍正觉圆悟大师’。其伟德永为后世所钦仰。
  二、二祖--善导大师(西元六一三--六八一年进)
  善导大师,隋末唐初山东临淄人(一说安徽泗州人),俗姓朱,号终南大师。少即也家,见西方变相图,深受感动,乃立愿往生净土。受具足戒后,与妙开律师共研《观无量寿经》,信此观门乃解脱生死之法。
  贞观十九的,赴西河玄中寺拜谒道绰,见大师‘净土九品道场’说‘修馀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因而专事念佛,昼夜勤苦礼诵,遂得念佛三昧,於定中亲见庄严净土。
  后至长安弘化,书写《阿弥陀经》十万卷,画极乐变相图三百幅。行持精严,恒常跪诵佛名,力竭方休。
  三十馀年护持戒法,秋毫不犯。身穿粗衣,心甘恶食,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一意弘扬净土。曾在西京寺内与金刚法师论议念佛的胜劣,当下立誓:‘若念佛往生果是真实,堂内诸像皆当放光;若是虚诞,则使我堕地狱。’语毕,堂内诸相果然大放光明。其后至长安,道俗皆受感化,由此掀起修行净土的风潮。或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三十万遍者,或有日课佛名一万至十万遍者,或有得念佛三昧而往生净土者,当时热烈情况可见一斑。
  有人问善导大师:‘念佛真可往生净土吗?’师答:‘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乃自念佛一声,立时有一道光明从口而出;念佛十声至百声,就有十道、百道光明从口而出。目睹此一异象者,对大师所提倡净土法门,信仰归依,终身不悔。所以善导在师被尊为‘弥陀化身’,又号‘光明和尚’。
  大师的著作有《观无量寿经羲疏》、《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往生礼赞偈》、《般若三昧行道行生赞》等。其中,以《观无量寿经羲疏》最能代表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对於《观无量寿经》的研究,在当时十分盛行,天台智者大师、三论嘉祥吉藏大师、净影寺慧远大师各以自宗立场注疏,唯皆不同意仅憑口头唱名就能往生西方,更不主张凡夫可入报土。而善导大师的《观经羲疏》中却大力的主张:凡夫众生称名念佛,
  即可在如来的强大本愿摄引下,往生报土。此乃承继昙鸾大师及道绰大师的思想,以末法时代必须称名念佛,作为往生西方净土的易行道思想。
  高宗永隆二年,一日,善导大师忽对弟子言:‘此身可厌,诸苦逼迫,无暂休息,我将西归。’乃登柳树,向西祝愿:‘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此心,不失正念,不起惊怖,得生安养。’愿毕,於树上端身立化。世寿六十九。高宗以其念佛口出光明,又预知时至,乃赐‘光明寺’额。弟子怀恽於长安城南神禾原建塔纪念,并於塔侧筑伽蓝,栽植神木灵草,四事供养不怠。
  三、三祖--南岳承远大师(西元七一二--八O二年)
  承远大师,唐代净土宗僧。年二十四,至刑州玉泉寺依止专真法师剃度。后至南岳衡山通相寺受具足戒,更学经、律。又至广州就教於慈愍三藏慧日大师,示以独善不可为,应以《无量寿经》念佛三昧救济群萌,自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
  天宝元年(西元七四二年),承远大师归衡山营立精舍,号‘弥陀台’,仅安置佛像。粗食蔽衣,人遗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羸形垢面,躬负薪樵。专修般舟三昧,常感胜境现前。四祖法照大师在庐山时,一日入
  定,往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身旁有一劣衣僧,问此何人,佛答曰承远。乃往衡山拜谒承远,惊如梦中所见,悲喜交集,而受其教,由此师事承远大师。远近道俗闻风来集,大兴法宇,梵钟相宣,受法弟子千馀。唐代宗亦南向礼之,并敕赐新建寺陀号为‘般舟道场’,德宗时赐‘弥陀寺’之额。
  贞元十八年入寂,世寿九十一,戒腊六十七。柳宗元为之撰写碑文,立石於寺门的右侧。
  四、四祖--五台法照大师(约西元八世纪)
  法照大师,唐代净土宗僧,因提倡‘五会念佛’,又称‘五会法师’。代宗永泰年中(西元七六五--七六六年),因慕慧远大师行迹而入庐山,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於佛侧,即登南岳衡山师事承远,受净土法。后修‘五会念佛’法门。(在其所撰的《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载,五会念佛是因其勤修行般舟三昧,定中由阿弥陀佛所亲授的念佛法门。)
  唐大历二年(西元七六七年),在南岳云峰寺勤修不懈。一日,见僧堂粥钵内显五彩祥云,云内现大圣竹林寺,他日又於钵中感见五台诸寺。又过二年,於衡州湖东寺开五会念佛般舟道场,再次感见五台胜境。乃与数人上五台山佛光寺,忽有二童子引领至大圣竹林寺,如钵所见,并感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赞叹宣说念佛
  法门,能速证菩提,为诸法之王。又是舒金臂摩大师顶,谓大师以念佛力故,不久将证无上正等菩提。大师欢喜作礼而退,二童子送出寺门,忽失所在。大师乃立石标记其处,令见闻者发菩提心,获大利益。
  大师极力痛斥禅徒不拜佛,不立文字。尤其禅徒以‘音声是执相’,而舍弃念佛,此亦是‘执空’之见,故大力提倡‘五会念佛’法,教合五音曲调,依心念口唱佛名而成就三昧。此五会念佛,第一会是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急非缓,盘旋如秦乐;第四会渐急念,即‘用力吟’。以上四会均唱‘南无阿弥
  陀佛’六字圣号。第五会转急声加速念,只唱‘阿弥陀佛’四字。此运用音乐、曲调、节奏变化,引导心灵渐趋宁静,而入念佛三昧的方法,既创新又能调摄身心。
  大师以音声作佛事,大力弘倡‘五会念佛’法门。唐代宗因於长安宫中,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遗使寻至太原,果见师弘扬之胜,遂迎入宫中请教五会念佛法,而有‘五会法师’之称。又其教羲内容承继善导大师的教学,故又有‘善导后身’的称举。后不知所终。
  示寂后,敕谥‘大悟和尚’。著名弟子有纯一、惟秀、归政、智远及沙弥惟英等人。著有《净土五会念佛
  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略事仪赞》。大师一生灵异事迹颇多,他所创立的‘五会念佛’,更是声名远播,流传至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